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六 (2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6)

1. 九宮八風篇第七十七

明日居新洛,諸本六、作五。據上文張注。此本說。當改。張云。新洛、乾宮也。主立冬至小雪大雪三節。共四十五日。至三百六十六日。周一歲之全數而止。倪云。乾宮名新洛者。新、始也。洛書戴九履一。一乃乾之始也。此九宮之位。應於八方。四時各隨時而命名也。

太一日遊(止)終而復始,馬雲。其太乙所遊之日。假如冬至居葉蟄之宮。照圖數所在之日。從一處至九。冬至為一。立秋為二。春分為三。立夏為四。中央為五。立冬為六。秋分為七。立春為八。夏至為九。復反於冬至之一。常如是輪之無已。終而復始。張云。此結上文而總其義也。太乙始於坎。終於乾。乃八宮之日也。八盡而九。則復反於一。而循環無已矣。然河圖宮九。而此居惟八。蓋中宮為太一所主。而臨御乎八宮者也。盧良侯云。此太一日遊於九宮也。數所在日者。以所在之宮數。至九日而復反於本宮也。如居葉蟄之宮。即從葉蟄之一處。一日而至天留。二日而至倉門。三日而至陰洛。四日而至天宮。五日而至中宮。六日而至玄委。七日而至倉果。八日而至新洛。九日復反於葉蟄之宮。如居天留之宮。即從天留數至九日。而復反於天留也。常如是無已。簡案、此與馬注異義。馬則依圖解之。似是。

太一移日(止)多汗,張云。移日、交節過宮日也。節之前後。必有風雨應之。若當其日而風雨和調則吉。故歲美民安少病也。汗、當作旱。志同。風雨先期而至。其氣有餘。故多雨。風雨後期而至。其氣不足。故多旱。

佔在君,張云。冬至為一歲之首。位在正北。君居宸極。南面而治。其象應之。故佔在君。

佔在相,張云。春分為卯之中。位在正東。相特文衡。職司教化。其象應春。故佔在相。

佔在吏,張云。中宮屬土。王在四維。吏有分任。其象應之。故佔在吏。簡案、上文太一所移之日。但八宮而無居中央招搖之日。似可疑。然鄭玄雲。四季乃入中央。則四季每十八日在中宮也。張謂四維。蓋指四季而言。觀下文注而可見耳。

佔在將,張云。秋分為酉之中。位居正西。將在威武。職司殺伐。其象應秋。故佔在將。

佔在百姓,張云。夏至為午之中。位在正南。兆民眾庶。如物蕃盛。其象應夏。故佔在百姓。

五宮,馬雲。東南西北中央也。張云。言所重者。在子午卯酉四正之節。及中宮之應。即四季土王用事之日是也。

病風折樹木,志作疾風。注云。此太一出遊之第一日。即移宮之第四十七日也。二至二分。乃陰陽離合之候。中宮乃佔八風之時。是以遞居本宮之第一日。有變則佔在君民將相也。疾風折木揚沙。暴戾之變氣也。張云。其病在風霾異常。折樹木。揚沙石者。乃謂之變。否則非也。

白話文:

[九宮八風篇第七十七]

新洛的位置

原本的文字寫「明日居新洛」,有些版本寫成五,有些版本寫成六。根據之前的張氏註解,這個地方應該要修改。張氏說,「新洛」指的是乾宮,主管立冬、小雪、大雪這三個節氣,總共四十五天,直到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三百六十六天為止。倪氏的說法是,乾宮之所以叫做「新洛」,是因為「新」有開始的意思。《洛書》中,戴九履一,一就是乾的開始。這九宮的位置,對應著八個方向,四季各自按照時間命名。

太一神的遊走

太一神每天巡遊,週而復始。馬氏的解釋是,太一神巡遊的日子,舉例來說,如果冬至這天太一神在「葉蟄」這個宮位,就按照圖上的順序計算所經過的日子。從一到九,冬至是一,立秋是二,春分是三,立夏是四,中央是五,立冬是六,秋分是七,立春是八,夏至是九。然後又回到冬至的一,如此不斷循環。張氏認為,這句話總結了上面的意思,太一神從坎宮開始,到乾宮結束,是八宮的運轉。八宮結束之後就是九,然後又回到一,這樣循環不已。然而《河圖》有九宮,這裡卻只有八宮,是因為中宮由太一神主管,並統御著其他八宮。盧良侯說,這指的是太一神在九宮巡遊。所謂的計算日子,就是指太一神所在的宮位,每經過九天就回到原本的宮位。例如,太一神在「葉蟄」這個宮位,就從葉蟄開始,一天到「天留」,兩天到「倉門」,三天到「陰洛」,四天到「天宮」,五天到中宮,六天到「玄委」,七天到「倉果」,八天到「新洛」,第九天又回到「葉蟄」的宮位。如果太一神在「天留」這個宮位,就從天留開始計算,經過九天就回到「天留」的宮位。如此不斷循環。簡案認為,這和馬氏的註解不同。馬氏是按照圖來解釋,似乎比較正確。

太一神的移動和徵兆

太一神移動的日子,通常會有風雨的徵兆。張氏說,「移日」指的是節氣交替的日子。節氣前後,一定會有風雨相應。如果當天風調雨順,就代表吉祥,所以這一年會豐收,人民安樂,疾病也少。原本的「汗」字,應該改成「旱」,兩者意思相近。如果風雨提前到來,就代表氣過盛,所以會多雨。如果風雨延後到來,就代表氣不足,所以會乾旱。

徵兆在君主

張氏說,冬至是一年的開始,位置在正北方,君主居住在中央,面向南方治理天下,這個現象與冬至相應,所以徵兆在君主身上。

徵兆在宰相

張氏說,春分在卯的正中間,位置在正東方,宰相負責教化人民,這個現象與春天相應,所以徵兆在宰相身上。

徵兆在官吏

張氏說,中宮屬土,君主在四個角落,官吏各有職責,這個現象與中宮相應,所以徵兆在官吏身上。簡案認為,前面說的太一神移動的日子,只有八宮,沒有提到太一神在中央的日子,似乎有些奇怪。不過鄭玄說,四季都進入中央,也就是說,四季每十八天都在中宮。張氏說的四維,指的就是四季。從下面的註解就可以看出來。

徵兆在將軍

張氏說,秋分在酉的正中間,位置在正西方,將軍負責殺伐,這個現象與秋天相應,所以徵兆在將軍身上。

徵兆在百姓

張氏說,夏至在午的正中間,位置在正南方,象徵人民眾多,萬物繁盛,這個現象與夏天相應,所以徵兆在百姓身上。

五宮

馬氏認為,指的是東、南、西、北和中央。張氏認為,指的是子、午、卯、酉四個正節氣,以及中宮所對應的日子,也就是四季土王掌權的日子。

颳風折斷樹木

原文的「疾風」被改寫為「疾風」,註解說,這是太一神出遊的第一天,也就是移動宮位的第四十七天。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是陰陽分離交會的時候,中宮是占卜八風的地方。所以,太一神在各個宮位的第一天,如果發生異常的變化,就會徵兆在君主、人民、將軍、宰相身上。疾風刮斷樹木,捲起沙土,都是暴戾的變異氣象。張氏說,所謂的異常變異,是指風霾不正常,以至於刮斷樹木、捲起沙石,才稱之為變異,否則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