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十 (1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5)

1. 五運主病

木運: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掉搖也,眩昏亂眩暈也。風而頭目眩暈,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木復生火,風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為眩暈。春夏風火相搏,多起旋風,或乘舟、躍馬、登車、環舞而眩暈,其動不止,左右紆曲,曲直動搖,風之用也。

火運: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土運: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濕者,地之體也。土濕極盛者,則痞濕腫滿之候生焉,故無濕亦然。

金運:諸氣膹郁病痿,皆屬肺金。膹郁,膹滿奔迫也。肺主氣,氣為陽,主輕清而升,故肺主上部,則膹滿奔迫,不能上升也。痿者,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疾,血液衰少,不能榮養百體,故秋金旺,霧氣矇育,而草木萎落也。

水運:諸寒收引,皆屬腎水。收斂引急,寒之用也,故冬寒則拘縮。

白話文:

**木運:**各種頭暈目眩,搖頭晃腦的症狀,都屬於肝木的問題。所謂「掉」,就是搖動的意思;「眩」,指的是昏亂、暈眩。如果是因為風邪導致頭暈目眩,通常是因為肝木太旺盛,而金氣衰弱無法制約肝木,導致木又生火,風本身屬陽,陽主動,兩種動的力量互相搏擊就產生了眩暈。春夏時節風火相搏,容易出現旋風,或者像搭船、騎馬、坐車、旋轉跳舞時感到眩暈,那種動搖不止、左右彎曲的感覺,都是風的表現。

**火運:**各種疼痛、搔癢、瘡瘍等症狀,都屬於心火的問題。

**土運:**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腹脹等症狀,都屬於脾土的問題。所謂的「濕」,是地的本性。如果土的濕氣太過旺盛,就會產生胸悶、腹脹、腫滿等現象,就算沒有外在的濕氣也可能發生。

**金運:**各種氣悶、氣急、萎弱無力的症狀,都屬於肺金的問題。「膹郁」指的是胸悶氣滿、呼吸急迫。肺主氣,氣屬於陽,主輕清而上升,所以肺主上焦。如果肺氣不能上升,就會感到胸悶氣滿、呼吸急迫。所謂的「痿」,指的是手腳軟弱無力,無法活動。這是因為肺金本身乾燥,燥邪會導致血液衰少,無法滋養全身,就像秋天金氣旺盛,霧氣濛濛,草木枯萎凋零一樣。

**水運:**各種寒冷、收縮、拘急的症狀,都屬於腎水的問題。收斂、拉緊、拘急都是寒冷的表現,就像冬天寒冷時身體會拘縮一樣。

2. 六氣主病

厥陰風木:諸暴強直、肢痛、裡急、筋縮、軟戾,屬風木之氣。

少陰君火: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如鼓之有聲、癰、疽、癆、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寒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或悲哭、譫妄、衄衊血汙,皆屬君火之氣。

太陰濕土:諸痙強直、積飲、痞隔、吐下霍亂、痿、厥、中滿、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屬濕土之氣。

少陽相火:諸熱瞀瘛、筋惕惕悸動、搐搦、瘛瘲、暴瘄、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痠疼、氣逆上衝、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屬相火之氣。

陽明燥金:諸澀枯涸、幹勁皺揭,屬燥金之氣。

太陽寒水:諸病上下水液出,澄徹清冷,不利清白、吐利腥穢、癥瘕、堅痞、㿗疝、腹滿急痛、食已不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寒水之氣也。

凡有餘不足之氣,至而不至,與未至而至者,皆因初之氣早遲各十三日也。其餘五氣,皆因之早遲俱同。

六氣分主定期,但以大、分、小三字記。以蓋大寒、暑為初、四之氣,春、秋分為二、五之氣,小滿、寒為三、終之氣也。是一氣管六十日有奇。

訣云: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便向某年尋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

人犯邪氣,發之早遲不同,故當看其病與何年運氣相同,斯治之無不得也。

白話文:

六氣主病

厥陰風木:各種突然發生的僵硬、肢體疼痛、肚子裡急迫不適、筋脈攣縮、肢體軟弱無力等症狀,都屬於風木之氣引起的。

少陰君火:各種氣喘、嘔吐、吐酸水、突然腹瀉且腹部下墜、腿腳抽筋、小便混濁、腹部脹大如鼓且有聲響、癰、疽、癆病、疹子、腫瘤、氣滯、結核、上吐下瀉的霍亂、頭暈悶、腫脹、鼻子寒冷、打噴嚏、流鼻血、出血、下血、排尿困難或閉塞、身體發熱、怕冷、發抖、驚嚇或悲傷哭泣、胡言亂語、鼻腔出血或血污,都屬於君火之氣引起的。

太陰濕土:各種痙攣僵直、積水、胸腹痞塞、上吐下瀉的霍亂、肢體痿軟無力、昏厥、腹部脹滿、身體沉重、肢體浮腫且按壓後難以恢復原狀,都屬於濕土之氣引起的。

少陽相火:各種發熱導致的頭暈目眩、肌肉抽搐、震顫、抽搐、突然發病、意識模糊、煩躁不安、行為異常、罵人、驚恐、肢體浮腫、痠痛、氣向上衝逆、發抖、精神恍惚、打噴嚏、嘔吐、瘡瘍、咽喉腫痛、耳鳴或耳聾、嘔吐不止、吃不下東西、視力模糊、突然腹瀉或抽搐、突然發病死亡,都屬於相火之氣引起的。

陽明燥金:各種乾燥枯竭、皮膚乾硬起皺,都屬於燥金之氣引起的。

太陽寒水:各種身體上下出現水液外流、清澈寒冷、排泄物不利、吐瀉物有腥臭味、腫塊、腹部硬塊、疝氣、腹部脹滿疼痛、吃飽了也不覺得餓、身體屈伸不靈活、肢體逆冷、抽搐僵硬,都屬於寒水之氣引起的。

凡是出現過盛或不足的氣,應該到來卻沒到,或還沒到就先到了的情況,都是因為每年的起始之氣早到或遲到十三天的緣故。其餘五氣的早到遲到情況都相同。

六氣分管的時間是固定的,但用「大、分、小」三個字來記錄。大寒和暑熱為第一、第四氣,春分和秋分為第二、第五氣,小滿和大寒為第三、終結之氣。每種氣主管六十多天。

訣竅說:如果生病不是當年當令的氣所導致,就要看看和哪一年的運氣相同。然後就去那一年尋找治療的方法,才會明白都在至真的道理之中。

人感受邪氣,發病時間有早有遲,所以要看看疾病和哪一年的運氣相同,這樣治療才能百發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