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效秘傳》~ 卷三 (6)
卷三 (6)
1. 婦人脈
婦人女子,尺脈常盛,而右手脈大,皆其常也。若腎脈微澀,左手關後尺內脈浮,或肝脈沉急,或尺脈滑而斷絕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也。婦人三部浮沉正等,脈來流利,均勻和平,無他病而不月者,娠也。尺脈滑大數而旺者,亦孕也。又左手尺脈洪大為男,右手沉實為女。
又曰洪大為女。經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尺內陰脈搏手,則其中有陽脈也。陰陽相彀,故能有子也。凡女子天癸未行之時屬少陰,既行屬厥陰,已絕屬太陰。胎產之病屬厥陰。凡婦人室女,病傷寒熱病,及諸寒熱氣滯,須問經事若何。產後須問惡露有無多少。
白話文:
女人的脈象,通常尺脈會比較強盛,而且右手脈會比較大,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腎脈微弱且澀滯,左手關部後方的尺脈卻浮起,或者肝脈沉而急促,又或者尺脈滑動但斷斷續續不均勻,這些都是月經閉止或不調的徵兆。
婦女如果寸、關、尺三部的脈象浮沉都正常,脈搏流暢、均勻平和,沒有其他疾病卻不來月經,那就是懷孕了。尺脈滑動有力且快速旺盛,也是懷孕的徵兆。另外,左手尺脈洪大通常表示懷的是男孩,右手沉實有力則表示懷的是女孩。
也有說法是脈象洪大表示懷的是女孩。《黃帝內經》說:「陰脈搏動而陽脈分離」,就表示懷孕了。尺部內側的陰脈搏動,代表其中有陽脈存在。陰陽相互交合,所以能夠懷孕。
一般來說,女子在月經還沒來時屬於少陰體質,月經來潮後屬於厥陰體質,月經停止後屬於太陰體質。懷孕生產方面的疾病屬於厥陰範疇。凡是未婚女子如果患有傷寒發熱等病,以及各種寒熱氣滯等症狀,都必須詢問月經情況;產後則必須詢問惡露的有無和多少。
2. 辨胎脈
脈動入產門者,有胎也。尺中脈滑而旺者,胎脈。左手尺脈浮洪者為男,右手尺脈沉實為女。關脈滑者為男。左手寸口脈大為男,右手寸口脈沉細為女。足太陽膀胱洪大是男,足太陰脈洪是女。陽脈皆為男,陰脈皆為女。陰中見陽為男,陽中見陰為女。手少陰脈動者,妊子也。
兩手尺部俱洪者為兩男。兩尺俱沉實者為兩女。左手脈逆為三男,右手脈順者為三女。寸關尺大小連疾相應,是為一男一女。脈滑而疾者,三月胎候也。但疾而不散者,五月也。關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一動二止者,二月,依此推之,萬不失一。中衝是陽明胃脈連絡,脈來滑疾者,受孕。
及九旬,尺脈沉細而滑,或離經,夜中覺痛,日中則生矣。
白話文:
脈搏跳動的位置如果觸及到產門,就表示懷孕了。尺部脈象滑順且強盛,是懷孕的脈象。左手尺部脈象浮盛洪大,懷的是男孩;右手尺部脈象沉實有力,懷的是女孩。關部脈象滑順,懷的是男孩。左手寸口脈象洪大,懷的是男孩;右手寸口脈象沉細,懷的是女孩。足太陽膀胱經脈象洪大,懷的是男孩;足太陰經脈象洪大,懷的是女孩。屬於陽性的脈象,懷的是男孩;屬於陰性的脈象,懷的是女孩。陰性的脈象中出現陽性,懷的是男孩;陽性的脈象中出現陰性,懷的是女孩。手少陰經脈搏跳動明顯,是懷孕的徵兆。
兩手尺部脈象都洪大,懷的是兩個男孩。兩尺部脈象都沉實,懷的是兩個女孩。左手脈象逆亂,懷的是三個男孩;右手脈象順暢,懷的是三個女孩。寸、關、尺三部脈象大小、快慢互相呼應,表示懷的是一男一女。脈象滑順且快速,是懷孕三個月的脈象。如果脈象快速但不散亂,是懷孕五個月的脈象。關部脈象跳一下停一下,是懷孕一個月;跳一下停兩下,是懷孕兩個月,依此類推,推斷懷孕月份絕不會有差錯。中衝穴是陽明胃經的連絡,脈象滑順快速,表示已經受孕。
等到懷孕九個月時,尺部脈象變得沉細而滑,或者脈象跳動不循常規,夜裡開始感覺疼痛,白天就會生產了。
3. 傷寒不治症
大發熱,汗出不止如貫珠,此本氣衰者,不治。爪甲青為陽氣衰者,不治。循衣摸床,喘而不休,衛氣絕者,不治。聲如鼻鼾,肺絕者,不治。身體如僵,正氣脫也。喘而不休,邪氣勝也。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者,此為命絕也,不治。汗出發潤,喘而不休者,此為肺絕也。
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縶習汗出者,此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脾絕也。溲便失遺,狂言,目反直視者,此腎絕也。皆不治也。
醫書,生死書也,最忌迂而不切,晦而不明,以滋學者之惑,而傷寒一書尤甚。吾師因由博反約,採取前賢往論,集成二卷,復講明陰陽升降之理,切脈審症之要,為一卷也,名曰醫效秘傳。書僅盈寸,而旨趣無窮。此吾師不得已成此既明且切之書,以便學者觸眼即豁,不致低徊沉索,亦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也。然讀是書者,不得因其觸眼即豁而不低徊沉索,又大非吾師繼往開來之深意矣。
乾隆七年五月望日,門人陸得楩禹川百拜敬識。
白話文:
高燒不退,汗水像斷線的珠子一樣不停流,這是身體元氣衰竭的表現,無法醫治。指甲發青,表示陽氣衰弱,無法醫治。手在空中摸索、在床上亂抓,呼吸急促不停,這是衛氣耗盡的表現,無法醫治。呼吸時聲音像打鼾,表示肺氣衰竭,無法醫治。身體僵硬,這是正氣脫失的表現。呼吸急促不停,表示邪氣過於強盛。汗如油一般,呼吸急促不停,水和食物都無法下嚥,身體麻木不仁,時而安靜時而混亂,這是生命走到盡頭的徵兆,無法醫治。汗水濕潤、不停流,呼吸急促不停,這是肺氣衰竭的表現。
陽氣反而獨自停留在體內,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眼睛直視且頭部搖晃,這是心氣衰竭的表現。嘴唇發青,四肢抽搐且汗流不止,這是肝氣衰竭的表現。嘴唇周圍發黑,汗水發黃,這是脾氣衰竭的表現。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眼睛向上直視,這是腎氣衰竭的表現。以上這些情況都無法醫治。
醫書是關乎生死的書籍,最忌諱不切實際、含糊不清,導致學者困惑,而傷寒這方面的書籍更是如此。我的老師因此由博返約,採納前人的論述,彙集成兩卷,又闡明陰陽升降的道理,以及把脈診斷的要點,作為一卷,命名為《醫效秘傳》。這本書雖然只有盈寸厚,但內容卻博大精深。我的老師不得已才寫成這本既明白又切實的書,以便學者一讀就能領會,不至於迷茫困惑,也表達了由淺入深、登高自卑的道理。然而,讀這本書的人,不能因為它容易理解就忽略深入思考,這就大大違背了老師繼承前人、開創未來的深意了。
乾隆七年五月十五日,門人陸得楩禹川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