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述,吳金壽校

《醫效秘傳》~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經論要旨

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血多氣,太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

五運生病者,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六氣為病者,謂諸暴強直,支痛軟戾,裡急筋縮,皆屬於風,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諸病喘嘔吐酸,暴注急迫,轉筋,小便渾濁,腹滿䐜脹,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鼻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癇,悲笑,譫妄,衄衊血汙,皆屬於熱,少陰君火之熱,乃心小腸之氣也。

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諸熱瞀瘛,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跗腫痠疼,氣熱上衝,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耳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屬於火,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三焦之氣也。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大腸之氣也。

諸病泄利,所出水液,澄沏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滿,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六極者,盡力謀慮,勞傷乎肝,應乎筋極。曲運神機,勞傷乎心,應乎脈極。意外過思,勞傷乎脾,應乎肉極。預事而憂,勞傷乎肺,應乎氣極。矜持志節,勞傷乎腎,應乎骨極。此因五勞,應乎五極者也。然精極者,五藏六府之氣皆衰,形體皆極,眼視無明,齒焦發落,體重耳聾,行履不正,邪氣通於六府,厥於五藏,故成精極。

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少腹痛脹。氣海有餘者,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者,少氣不足以言。

血海有餘,則嘗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則嘗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能食。水穀之海不足,則飢而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身輕有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空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惰嗜臥。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狀,逆則頭痛,耳聾。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人之自齧其舌者,此厥逆走上,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白話文:

經論要旨

太陽經脈多血少氣,少陽經脈少血多氣,陽明經脈多血多氣,太陰經脈多氣少血,少陰經脈少血多氣,厥陰經脈多血少氣。

五運所致的疾病,例如各種風引起的眩暈,都屬於肝臟的病變;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臟的病變;各種濕邪引起的腫脹,都屬於脾臟的病變;各種氣機鬱滯,都屬於肺臟的病變;各種寒邪引起的收縮疼痛,都屬於腎臟的病變。

六氣所致的疾病,例如各種突然發作的強直、肢體疼痛、肌肉痙攣,都屬於風邪,厥陰風木,是肝膽之氣的病變。各種喘息、嘔吐、胃酸、腹瀉、肌肉抽搐、小便混濁、腹部脹滿、腹部鼓脹如鼓、癰疽、瘍疹、腫瘤、結核、霍亂、昏迷、腫脹、鼻塞、鼻出血、出血、尿閉、發熱、惡寒、戰慄、驚癇、悲笑、神志不清、鼻出血、血污,都屬於熱邪,少陰君火之熱,是心和小腸之氣的病變。

各種肌肉痙攣、積聚的飲邪、胃脘痞塞脹滿、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身體沉重、腳踝腫脹、肌肉鬆軟如泥,按壓不起,都屬於濕邪,太陰濕土,是脾胃之氣的病變。各種發熱、驚癇、突然失聲、神志不清、躁擾狂妄、謾罵驚恐、腳踝腫脹疼痛、氣熱上衝、恐懼如喪魂落魄、噴嚏、嘔吐、瘡瘍、喉嚨阻塞、耳鳴耳聾、嘔吐、食物不下、視力模糊、突然發作的抽搐、暴病暴亡,都屬於火邪,少陽相火之熱,是心包和三焦之氣的病變。各種乾燥、枯竭、皮膚粗糙,都屬於燥邪,陽明燥金,是肺和大腸之氣的病變。

各種疾病引起的泄瀉,排出液體清澈透明、冰冷,以及癥瘕、積聚、疝氣、腹部堅硬、痞塊、腹部脹滿、腹瀉排出清澈的液體、飯後不飢餓、嘔吐腹瀉排出腥臭的物質、屈伸不利、厥逆、便秘,都屬於寒邪,是腎和膀胱之氣的病變。

六極是指:盡力謀劃思考,損傷肝臟,影響筋脈;操勞心智,損傷心臟,影響脈絡;過度思慮,損傷脾臟,影響肌肉;為事憂慮,損傷肺臟,影響氣息;過於矜持,損傷腎臟,影響骨骼。這是五勞損傷,影響五極的結果。而精氣耗竭,則五臟六腑之氣皆衰弱,形體也極度衰弱,視力模糊,牙齒脫落,頭髮脫落,身體沉重,耳聾,步履不穩,邪氣侵入六腑,影響五臟,最終導致精氣耗竭。

內熱消退後則容易出現寒象,寒邪入侵後則容易出現熱象。胃中熱邪則消化良好,令人容易飢餓。肚臍以上皮膚發熱,腸道有熱邪,則排出黃色黏稠的糞便,肚臍以下皮膚發熱。胃中寒邪則腹部脹滿。腸道有寒邪則腸鳴、腹瀉。胃中寒邪、腸道熱邪則脹滿而且腹瀉。胃中熱邪、腸道寒邪則容易飢餓,少腹疼痛脹滿。氣海充盈則胸中氣息通暢,面色紅潤;氣海不足則氣短,說話費力。

血海充盈則感覺身體很大,渾身不適不知病因。血海不足則感覺身體很小,渾身不適不知病因。水穀之海充盈則腹部脹滿,能吃東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餓卻吃不下東西。髓海充盈則身體輕盈有力,甚至超過正常水平。髓海不足則腦空耳鳴,脛部痠痛,頭暈目眩,視力模糊,倦怠嗜睡。

肝臟貯藏血液,血液是魂的居所,肝氣虛弱則害怕,肝氣鬱結則容易發怒。脾臟貯藏營氣,營氣是意的居所,脾氣虛弱則四肢無力,五臟不安,脾氣鬱結則腹部脹滿,大小便不利。心臟貯藏血液,血液是神的居所,心氣虛弱則悲傷,心氣鬱結則狂笑不止。肺臟貯藏呼吸之氣,呼吸之氣是魄的居所,肺氣虛弱則鼻塞不通,氣短,肺氣鬱結則喘息、胸悶。腎臟貯藏精氣,精氣是志的居所,腎氣虛弱則厥逆,腎氣鬱結則脹滿。

肝臟疾病,則兩脅下疼痛,牽引至少腹,容易發怒,虛弱則眼睛昏花,看不清東西,耳朵聽不清聲音,容易害怕,如同有人要抓他一樣,肝氣逆亂則頭痛,耳聾。宗脈虛弱,虛弱則氣血下泄,脈氣衰竭,故而耳鳴。人咬舌頭,是因為厥逆之氣上逆,少陰經氣盛則咬舌,少陽經氣盛則咬頰,陽明經氣盛則咬唇。所以邪氣所至之處,都是不足的表現。因此,上部氣血不足,則腦部充盈不足,耳朵產生耳鳴,頭部昏沉,眼睛產生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