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效秘傳》~ 卷二 (8)
卷二 (8)
1. 不大便
不大便,謂大便不通。蓋因熱蓄於胃,胃土燥裂,津液潰耗,以致大便不通。若見發渴,譫語,潮熱,自汗,脈實,脹滿等證,宜三承氣湯選用。若以下後或發汗後,而大便仍不通者,此津液內竭,宜用蜜導或豬膽導法。若帶嘔者,未全入府,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若小便清者,知邪不在裡,而仍在表,亦不可攻之。
若瘥後食早,胃氣不能運行而不便,分輕重以消導之。若病後血少,腸胃燥澀而不便者,又分老壯以滋潤之。
白話文:
大便不通,就是指排不出大便。這通常是因為熱氣積聚在胃部,導致胃土乾燥龜裂,津液被耗損,進而造成大便不通。如果出現口渴、胡言亂語、潮熱、自汗、脈象有力、腹脹等症狀,應該選用三承氣湯來治療。
如果服用瀉藥或發汗後,大便仍然不通,這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耗竭,應該使用蜂蜜塞肛或豬膽汁塞肛的方法來幫助排便。
如果伴隨嘔吐,表示病邪還未完全進入腸道,即使有陽明症的症狀,也不能使用攻下的藥物。如果小便清澈,表示病邪不在體內,而仍在體表,也不能使用攻下的藥物。
如果病癒後太早進食,導致胃氣無法正常運作而排便困難,應該根據情況的輕重程度來進行消導治療。如果病後血虛,腸胃乾燥澀滯而排便困難,則要根據年齡大小,用滋潤的方法來治療。
2. 小便自利
太陽症,下焦有熱,小腹必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血症諦也,抵當湯主之。陽明症,自汗出,復發汗,應小便少,今反利者,津液內竭也,屎雖硬,不可攻之,宜蜜導法。少陰症,而小便利者,虛寒症也,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下焦有熱,小腹一定會脹滿,應該是小便不順暢,現在反而小便順利,這是血證的確證,用抵當湯來治療。陽明病,自己會流汗,又使用發汗的治療,應該是小便減少,現在反而小便順利,這是體內津液耗竭的緣故,即使大便乾燥,也不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應該用蜜煎導法來幫助排便。少陰病,小便順利,這是虛寒的症狀,用四逆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