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效秘傳》~ 卷二 (6)
卷二 (6)
1. 頭重
傷寒頭重有二症,有太陽惡寒項強頭疼而不能舉,宜發散寒邪。有異病百節解散而眩運不能舉,宜補益真元。
白話文:
頭重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傷寒引起的,會怕冷、脖子僵硬、頭痛,導致頭抬不起來,這種情況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驅除寒邪。另一種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會全身關節痠痛、頭暈目眩,導致頭抬不起來,這種情況應該用補養元氣的方法來治療。
2. 咽痛
咽痛者,熱毒上衝所致也,宜甘桔、苦酒湯主之。然有陰陽二症,脈浮數,面赤斑斑如錦紋,而咽痛吐膿血者,此陽毒也。脈沉遲,手足冷,或吐利,而咽痛者,此少陰也。
白話文:
咽喉疼痛,多半是熱毒向上衝擊所導致,應該用甘桔湯、苦酒湯來治療。但咽痛又有陰陽兩種證狀:脈搏浮且快,臉色潮紅且有像錦緞花紋的斑點,並且咽痛到吐出膿血的,這是陽毒的表現;脈搏沉而慢,手腳冰冷,或者有嘔吐腹瀉的情形,並且咽喉疼痛的,這是少陰的表現。
3. 咽癢
咽癢者,或陽厥誤汗而致,或寒伏於腎,陰火上衝而致。
白話文:
咽喉發癢,有可能是因為陽氣閉塞導致的昏厥被誤用發汗療法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寒氣潛伏在腎臟,導致虛火往上衝而引起的。
4. 身癢
身癢者,或太陽不能作汗而致,或陽明久虛無汗而致,或厥陰似瘧不能得小汗而致。
白話文:
身體發癢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太陽經的功能失常,無法正常流汗所導致;也有可能是因為陽明經長期虛弱,沒有汗液所導致;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厥陰經的病症類似瘧疾,導致身體無法微微出汗所造成。
5. 耳聾
耳聾者,邪傳少陽之經也。若未曾經汗,宜和解。曾重發汗,宜補。
白話文:
耳聾這種情況,是邪氣傳入少陽經所導致的。如果之前沒有發汗過,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如果曾經多次發汗,就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
6. 胸脅滿
胸滿者,謂膈間氣塞滿悶,非心下滿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塞填滿,非腹中滿也。蓋邪氣自表傳裡,必先自胸膈、脅肋,以次至腹入胃。是以胸滿多帶表症,治宜發散。脅滿為半表半裡症,治宜和解。若腹滿,又為里症,而用通利之法也。大抵胸脅滿者,以邪氣初入里,未停留為實,氣鬱積而不行,致生滿也,發散和解之,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非湧吐不可也。
白話文:
胸部滿悶,指的是橫膈膜之間氣機阻塞、感到脹滿悶悶的,不是指胃部以下的滿悶。脅肋滿悶,指的是兩側肋骨下方氣機阻塞、感到充塞脹滿,不是指腹部的滿悶。一般來說,邪氣從體表傳入體內,一定會先經過胸膈、脅肋,然後才到腹部進入胃。因此胸部滿悶大多伴隨有表證,治療上適合用發散的方法。脅肋滿悶屬於半表半裡證,治療上適合用和解的方法。至於腹部滿悶,則是裡證,要用疏通排泄的方法。總的來說,胸部、脅肋滿悶是因為邪氣剛進入體內,還沒有停留在裡面形成實證,只是氣機鬱積不行,才產生脹滿感,所以用發散、和解的方法就可以解決。如果邪氣停留在胸中,聚積形成實證,就必須用催吐的方法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