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效秘傳》~ 卷一 (15)
卷一 (15)
1. 傷寒治例(三十七條)
凡治傷寒,須按其腹痛與不痛,硬與不硬。若腹中痛與硬者,此燥屎也。臍下硬而痛者,此燥屎與蓄血也。臍下築築然痛,上衝於心者,此奔豚氣也。腹中響,氣下趨者,欲作瀉也。燥屎者,小便不利,而臍下如疙瘩狀。蓄血者,小便利,而臍下如懷孕狀。
凡治傷寒,須問渴與不渴。渴而不飲水者,邪在表也。渴而飲水多者,內熱甚也。含水不欲吞者,欲作衄也。
凡傷寒得死症,其脈尚可治者,則當棄症從脈,虛補之,實瀉之。
凡傷寒得死脈,其症有可治者,則當棄脈從症,表急解之,裡急攻之,熱則清之,寒則溫之。
凡傷寒脈洪大浮數動滑,此陽脈也。陽症宜見此脈,若陰症得此者凶。脈來沉澀弱弦微,此陰脈也。陰症宜見此脈,若陽症得此者凶。
凡傷寒頭疼身熱,忽然無脈而昏冒,此欲汗之候,如天將明,六合皆晦之象,不須服藥。
凡傷寒頭疼身熱,便是陽症,不可服熱藥。
太陰,頭不疼,身不熱。少陰,有反發熱而無頭疼。厥陰,有頭疼而無身熱。
凡傷寒之症,不可驟用補益。
凡傷寒不思飲食,不可就用溫補脾胃藥。
凡傷寒腹痛,亦有熱症,不可概用溫暖藥,當參脈症治之。
凡傷寒自利者,當看陰陽,不可便用止瀉溫補。
凡傷寒手足厥冷,當分熱厥、冷厥。
凡傷寒,若見吐蛔蟲者,雖有大熱,忌用寒涼。
凡服下藥,另用鹽炒麩皮於病人腹上款款熨之,使得熱,則行而易通。
凡服藥吐出不納,須用薑汁半鍾熱飲,其吐即止。
凡傷寒發黃,用生薑周身擦之。若心胸脅下結實滿悶硬痛,用姜渣炒熱,於患處熨之。若加蔥水,更妙。
凡傷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呷下。如無韭子,雞子清亦可。
凡傷寒熱病,亢極不解,用黃連煎湯一盞,井中頓冷,浸於青布上,搭在胸中,徐徐易之,候熱稍退即除。
凡傷寒腹中痛甚,將河水一鍾飲之,其痛稍可,屬熱,當用涼藥清之,清之不已,急用寒藥下之。若飲水愈加作痛,屬寒,當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急用熱藥救之。
凡直中真寒陰症,或痛甚無脈,或吐瀉脫元無脈,須用酒釀薑汁各半鍾服之,脈來可治,脈不來者死。
凡直中陰經之真寒症,或腹中絞痛,或嘔逆厥冷,或不省人事,或藥不得入口,或六脈暴絕,將蔥白三寸搗成餅,先用麝半分,填於臍中,後放蔥餅在上,以火熨之,連易二三餅,稍醒,灌入薑汁,然後煎服回陽急救湯。如不醒,再灸關元、氣海。若得手足溫和、汗出者,生。
凡傷寒陰病,不論熱與不熱,不分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或重按全無,便是陰病也,最為良法。
白話文:
傷寒治例(三十七條)
治療傷寒,必須觀察病人腹部是否疼痛、是否堅硬。如果腹部疼痛且堅硬,這是因為大便乾燥。如果臍下堅硬疼痛,這是因為大便乾燥且有瘀血。如果臍下陣陣疼痛,並向上衝擊心臟,這是奔豚氣。如果腹部發出響聲,氣往下走,就要腹瀉了。大便乾燥的病人,小便不通暢,臍下像疙瘩一樣。瘀血的病人,小便通暢,臍下像懷孕一樣。
治療傷寒,必須詢問病人是否口渴。口渴但不喝水,邪氣在表層;口渴且喝很多水,內熱很重;含水不想吞咽,就要流鼻血了。
傷寒病人出現危重症狀,但脈象尚可治療,就要捨棄症狀而根據脈象治療,脈虛則補,脈實則瀉。
傷寒病人出現危重脈象,但症狀尚可治療,就要捨棄脈象而根據症狀治療,表證急則疏通解表,裡證急則攻裡,發熱則清熱,畏寒則溫暖。
傷寒病人的脈象洪大浮數動滑,這是陽脈。陽症應該出現這種脈象,陰症出現這種脈象則凶險。脈象沉澀弱弦微,這是陰脈。陰症應該出現這種脈象,陽症出現這種脈象則凶險。
傷寒病人頭痛發熱,突然沒有脈象且昏迷,這是將要出汗的徵兆,像天將亮卻萬物昏暗的景象,不需要服用藥物。
傷寒病人頭痛發熱,這是陽症,不能服用溫熱藥物。
太陰證,頭痛不發熱。少陰證,反覆發熱但不頭痛。厥陰證,頭痛但不發熱。
傷寒的各種症狀,不能立即使用補益藥物。
傷寒病人不想吃東西,不能立即使用溫補脾胃的藥物。
傷寒病人腹痛,也可能有熱症,不能一概使用溫暖藥物,應根據脈象和症狀治療。
傷寒病人自行腹瀉,要觀察陰陽虛實,不能立即使用止瀉溫補藥物。
傷寒病人手腳厥冷,要區分熱厥和冷厥。
傷寒病人如果吐出蛔蟲,即使有很高的熱度,也要避免使用寒涼藥物。
服用藥物後,另用鹽炒過的麩皮放在病人腹部溫熱熨敷,使藥物容易通行。
服用藥物後嘔吐不吸收,要喝半碗熱薑汁,嘔吐就會停止。
傷寒病人黃疸,用生薑擦拭全身。如果心胸脅肋下結實飽滿,堅硬疼痛,用薑渣炒熱後熨敷患處。如果加蔥水效果更好。
傷寒病人吐血不止,用韭菜汁磨墨汁服下。如果沒有韭菜,雞蛋清也可以。
傷寒熱病,病情嚴重難解,用黃連煎湯一碗,立即放入井水中冷卻,浸在青布上,敷在胸部,慢慢更換,等到熱度稍退即可去除。
傷寒病人腹部劇烈疼痛,喝一碗河水,如果疼痛稍微減輕,屬於熱證,應使用涼藥清熱;清熱後仍不見效,就要用寒涼藥物攻下。如果喝水後疼痛加重,屬於寒證,應使用溫藥緩解;緩解後仍不見效,就要用熱藥急救。
遇到真正的寒邪陰症,或者疼痛劇烈沒有脈象,或者嘔吐腹瀉元氣耗損沒有脈象,要服用等量酒釀和薑汁各半碗,脈象回來就可以治療,脈象不回來就死亡。
遇到真正的寒邪陰症,或者腹部絞痛,或者嘔逆厥冷,或者神志不清,或者藥物無法入口,或者六脈全無,要取三寸蔥白搗成餅,先放半分麝香在臍中,然後放蔥餅在上面,用火熨敷,連續更換二三塊蔥餅,稍有清醒,灌入薑汁,然後煎服回陽急救湯。如果仍然不醒,再灸關元、氣海穴。如果手腳溫暖、出汗,就會活過來。
傷寒陰證,不論發熱與否,不論脈象的浮沉大小,只要指下無力,或者重按全無,就是陰證,這是最好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