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述,吳金壽校

《醫效秘傳》~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噦(附噫氣)

噦與乾嘔相似。噦者其聲濁而長,嘔則聲短而小,皆有聲而無物出,是嘔為輕,噦為重也。經曰:木衰者,枝葉枯落。病深者,其聲噦。蓋因胃氣本虛,汗下太過,胃氣虛冷則噦,或恣飲冷水,水寒相搏則噦。是則胃中虛寒故也,理中湯主之。又有熱氣鬱遏,上塞下不通則噦,輕則和解之、疏利之,甚則溫散之。

白話文:

噦與乾嘔類似,但噦的聲音渾濁悠長,乾嘔的聲音短小,兩者都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吐出來,因此乾嘔較輕,噦較重。古醫書中說:肝木衰敗,枝葉就會枯萎掉落。病情嚴重的人,發出的聲音是噦。這是因為胃氣本來就虛弱,汗流太多,胃氣虛寒就會噦,或者過量飲用冷水,寒水相爭也會噦。所以這是因為胃中虛寒所致,應使用理中湯治療。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熱氣鬱結,導致上部不通暢、下部也不暢通,就會產生噦。症狀輕微的,可以採用和解、疏通的方法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使用溫散的方法治療。

至若噦而不屎者,則病篤矣。又有所謂噫氣者,胸喉間氣不得下通,然而無聲也。蓋因寒氣客胃,厥逆上行,復出於胃,故為噫也,理中湯加橘皮半夏丁香之類。

白話文:

如果嘔吐又不拉肚子,那麼病情就嚴重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叫做打嗝,這是因為胸腔和喉嚨之間的氣無法順利往下通過,但又沒有發出聲音。這通常是因為寒氣進入胃中,導致胃氣逆行上行,然後又從胃裡溢出,所以才會出現打嗝。這時可以服用理中湯,並加入橘皮、半夏、丁香等藥材。

2. 呃逆

呃逆,氣自腹中時逆上衝,才發聲於咽喉則遽止,軋軋然連續數聲,其聲短促不長,俗謂之呃忒。古謂之噦,非也。且其氣皆從胃中起,至胸嗌之間,而為呃忒也。若將呃逆紊為噦與咳逆,誤人多矣。然呃逆之病,或胃中實熱失下而作,或服寒涼太過胃中虛冷而作,或胃中痰火沖逆而作,或水氣停蓄而作,或食積壅塞而作。寒者,溫中以散寒。

白話文:

呃逆,氣體從腹部突然向上衝,到了喉嚨時才發出聲音,然後就突然停止,連續發出幾聲嘎嘎的短促聲音,俗稱「呃忒」。古代稱之為「噦」,這是不對的。而且,呃逆的氣體都從胃中產生,到胸腔和咽喉之間,才會產生呃忒的聲音。如果把呃逆和噦、咳逆混為一談,那就會誤導很多人。然而,呃逆的發病原因,可能是胃中實熱無法向下運行,或服用過多寒涼之物導致胃中虛寒,或胃中痰火上沖,或水氣停滯,或食物積滯阻塞。如果是寒性呃逆,就要溫中散寒。

熱者,涼膈以逐熱。水停者,分利之。食積者,消導之。痰逆者,開豁之。俱用引而伸之,達而降之,推而逐之,由而順之,無不愈也。

白話文:

發熱時,使用清涼藥物清瀉中焦以驅逐熱邪。水腫時,使用利尿藥物排出水分。飲食停滯時,使用消導藥物幫助消化。痰液上逆時,使用開豁藥物疏通氣道。以上治療方法都使用引(升)和伸(降)的手法,疏通經絡,驅除邪氣,順應身體的生理機能,達到治療效果。

3. 咳嗽

肺主氣。肺為邪所幹,氣逆而不下,故令人咳嗽。有肺寒而咳,有停飲而咳,有邪在半表半裡而咳,治各不同。其水咳三症,不可不辨。小青龍湯,太陽之表水也。十棗湯,太陽之裡水也。真武湯,少陰之水氣也。

白話文:

肺主導呼吸。當肺部受邪氣侵襲時,氣息阻塞無法順利排出,因此導致咳嗽。有因肺寒而咳、有因體內積水而咳、有因邪氣位於表裡交界處而咳,需針對不同病症施予相應的藥方。

對於水咳的這三種病症,醫師們無法分辨。小青龍湯,用於太陽經表證水氣。十棗湯,用於太陽經裡證水氣。真武湯,用於少陰經水氣過盛。

4.

喘者,氣逆而上行,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掀肚者是也。有邪在表而喘,有邪在裡而喘,有水氣之喘。在表者,因太陽表邪未解所致,必心腹滿而不堅,治宜發散。在裡者,因陽明內實失下而致,必心腹脹滿,治宜攻下。《指掌賦》云:微喘緣表之未解。

白話文:

喘:氣往上衝,呼吸急促,喘氣頻率高,張嘴抬肩,搖晃身體,鼓起肚子。

喘的原因:

  1. 感冒或外邪在體表造成:症狀表現為心腹脹滿但按起來不硬,治療上應以發散藥物為主。

  2. 內臟實熱造成:症狀表現為心腹脹滿,治療上應以瀉下(通便)藥物為主。

  3. 體內水氣過多造成。

《指掌賦》說:輕微的喘,是因為表證還沒解除造成的。

喘滿而不惡寒者,當下而痊。若飲水過多,水氣泛溢而喘,必心下怔忡,治宜行水。若身汗如油,喘而不休,又為絕候。

白話文:

氣喘和呼吸困難但沒有怕冷症狀的人,一般很快就能痊癒。

如果喝水過多,導致水氣過盛而喘,一定會心悸不安,治療時應以利水化濕為主。

如果出汗像油一樣,喘個不停,又屬於危重症狀。

5. 嘔吐(附乾嘔)

嘔者,聲物俱有而漸出。吐者,無聲有物而頓出。較其輕重,嘔甚於吐也。若有聲無物,為乾嘔也。蓋因表邪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大抵傷寒嘔吐,多屬半表半裡,間有胃熱而嘔吐者。經曰:嘔多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為氣逆未收斂為實也。若胃熱而嘔吐者,脈弦數,口燥渴是也。

白話文:

嘔吐:有聲有物,逐漸突出。吐:沒有聲音,有物體突然突出。比較輕重,嘔吐比吐嚴重。如果有聲音但沒有物體,稱為乾嘔。通常是表邪傳裡,裡氣上衝,才會產生嘔吐。一般來說,傷寒嘔吐大多屬於半表半裡的證型,偶爾有因為胃熱而嘔吐的。醫經上說:嘔吐頻繁即使有陽明症的徵狀,也不可攻之,因為這時氣逆未斂為實證。如果是胃熱引起的嘔吐,脈搏弦數、口乾渴就是徵狀。

胃寒而嘔吐者,脈弦遲逆冷是也。水氣而嘔吐者,先渴後嘔,膈間怔忡是也。膿血而嘔吐者,喉中腥腥,血逆上衝是也。又有所謂乾嘔者,蓋因邪熱在胃脘,熱氣與穀氣相併,逆上衝胸,故有此症。大率與嘔吐治法不遠。若太陽汗出而乾嘔,桂枝湯,主自汗也。少陰下利而乾嘔,姜附湯,主下利也。

白話文:

胃寒引起的嘔吐: 脈搏弦而遲緩,而且冰冷。

水氣引起的嘔吐: 先感覺口渴,然後嘔吐,橫膈膜區域有陣發性的疼痛。

膿血引起的嘔吐: 喉嚨中有腥味,血逆向上衝。

另有一種乾嘔: 是由於邪熱在胃脘,熱氣與食物中的氣體相併,逆流衝上胸部,因此出現乾嘔的症狀。

乾嘔的治療方法與嘔吐的治療方法相差不大。

如果是太陽病汗出後出現的乾嘔: 使用桂枝湯,主治自汗。

如果是少陰病下痢後出現的乾嘔: 使用附子理中湯,主治下痢。

厥陰吐涎沫而乾嘔,吳茱萸湯,主涎沫也。邪去則嘔自止矣。又有水氣之症,當以表裡別之。

白話文:

厥陰證出現吐涎沫、乾嘔的症狀,可用吳茱萸湯來治療,主要針對涎沫的症狀。邪氣消除,乾嘔症狀也會隨之消失。另外還要注意水氣引起的疾病,應加以辨別表證和裡證。

6.

悸者,心中築築然動,而不能自安,即名怔忡,此屬心,心虛故築然而動,若人捕焉。然悸症有九,其治法惟三。一曰氣虛,因發表太過,氣衰神弱,心虛不能自持。二曰水停心下,水氣乘心,心火畏水不能安。三曰汗為心液,汗之過多,液去心空,無所倚依。各從症治,或養神,或補氣,或溫經分水可也。

白話文:

心悸指心中咚咚跳動,不能安定,也叫怔忡。這是心臟出了問題,心氣虛弱才會咚咚亂跳,就像有人在抓它一樣。但心悸有九種病症,治療方法只有三種。第一種是氣虛,因為發汗過多,氣血衰弱,心氣虛弱無法自我維持。第二種是心下有水氣,水氣進逼心臟,心火怕水而無法安定。第三種是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出汗過多,津液流失,心臟空虛,沒有依靠。根據不同的症狀,可以滋養心神,補氣,或者溫暖經絡,祛除水氣。

7.

振者,聳然動搖者是也。蓋汗吐下太過,使氣血虛而作。傷寒振者,責其虛寒,至於欲汗之時,其人素虛,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振,近戰者也,而輕者為振矣。戰則正與邪爭,爭則鼓慄而戰。振則虛而不至爭,故止聳動而振也。下後復發汗者振寒,謂其表裡俱虛也。

白話文:

「振」是指一種全身顫動搖晃的症狀。通常是因為出汗、嘔吐或瀉下過多,導致氣血虛弱而引發。在傷寒病中,如果出現「振」的症狀,表明患者虛寒。當患者體質虛弱,在需要出汗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蒸蒸而振的狀況。但這時如果發熱出汗,症狀就會緩解。

「振」就像一場小型的戰鬥,正邪雙方在體內展開爭鬥,表現為鼓慄而戰。但「振」這種情況下,患者虛弱,無法激烈戰鬥,只能微微顫動搖晃。

如果在瀉下之後又出汗,而出現「振寒」的症狀,說明患者表裡虛寒。

血家發汗,寒慄而振者,謂其氣血俱虛也。諸如此者,都是振聳耳。茲若振振欲擗地有聲為振搖,二者皆發汗過多之陽經虛,不能主持,身為振搖也,非振慄之比,皆用溫經助陽滋血益氣之劑。一說:氣血俱虛,不能營養筋骨,身不能主持,故為振搖也。須大補氣血,曾用人參養營湯數服甚效。

白話文:

如果使用發汗方法治療疾病,出現了發冷顫抖的症狀,這表示氣血都很虛弱。像這樣的症狀,都叫做振動。如果身體劇烈地顫動,以至於發出聲音,這叫做振搖。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陽經虛弱,不能控制身體,因此身體才會顫動,和一般的發冷顫抖不同。這兩種情況都應該使用溫補經脈、幫助陽氣、滋養氣血的藥物。另有一種說法:氣血都很虛弱,不能滋養筋骨,身體不能控制自己,所以才會顫動。這種情況需要大量補氣補血,曾經使用過人參養營湯,服用多次後效果非常好。

有一人身搖不得眠,以十味溫膽湯倍用人參得效。

8. 戰慄

戰慄者,陰陽相爭,肢體振動是也。經曰:戰者身為之戰搖,慄則心戰是也。形雖相似,實非一也。既分為二,更有內外之別焉。戰者,外也,屬陽。慄者,內也,屬陰。邪氣外與正氣爭,則為戰,戰其愈者也。邪氣內與正氣爭,則為慄,慄為甚者也。戰者,正氣盛。慄者,邪氣勝也。

白話文:

戰慄:是指陰陽相互爭鬥,導致肢體震動。

《黃帝內經》說:戰,是身體會顫抖;慄,是心臟感到不安。雖然症狀相似,但實際上並不相同。區分為兩種情況後,還有內外之分。

戰慄:指外在症狀,屬於陽性。慄:指內在症狀,屬於陰性。如果邪氣在體外與正氣爭鬥,就會出現戰慄,戰慄程度越嚴重,表示正氣越強。如果邪氣在體內與正氣爭鬥,就會出現慄,慄的程度越嚴重,表示邪氣越盛。

一云:戰之與振,振輕而戰重也。戰之與慄,戰外而慄內也。昧者通以為戰慄,非也。傷寒六七日,欲解時,必發戰而汗解也。戰則正氣勝,故得汗而解。粟則不戰,而但心戰,搖頭鼓頷,遂成寒逆,此陰氣內勝,正氣虛極,不能勝邪,宜姜附四逆湯以救之。故經曰:陰中於邪,內必慄也。

白話文:

有人說:「『戰』和『振』,振動輕微而戰慄劇烈。」有人說:「『戰』和『粟』,戰慄在體外而粟在體內。」糊塗的人混在一起稱之為「戰慄」,錯了。傷寒六七天,即將痊癒時,必定發作戰慄而汗出痊癒。因為戰慄表示正氣戰勝了病邪,所以汗出而痊癒。粟則不戰慄,而僅是心中恐懼不安,搖頭晃腦,遂成寒逆,這是陰氣在體內戰勝了正氣,正氣極度虛弱,不能戰勝病邪,應當用「四逆湯」來救治。所以經書上說:「陰氣侵入體內,內必慄。」

正氣內實,邪不能爭,則便汗出而不發戰。若邪氣欲出,其人本虛,邪與正爭則為振,甚則為戰。戰已發熱汗出而解矣。若正不勝邪,雖戰無汗,為難治。若至半日或至夜有汗,亦解也。七日,或十四日,或五日,或十一日,忽然身寒鼓頷戰慄,急與姜米湯熱飲,以助陽氣,須臾戰止汗出而解矣。

白話文:

當身體內正氣充足,邪氣無法與正氣抗衡,就會發汗而不發抖。如果邪氣想要排出體外,但人的身體本身虛弱,邪氣與正氣就會相互爭鬥,導致身體發抖,嚴重時會發燒。發燒發汗後,身體狀況就會好轉。如果正氣不勝邪氣,即使發抖也不會出汗,這種情況比較難治療。如果到了下午或晚上才開始出汗,也表示身體狀況好轉。經過七天、十四天、五天或十一天之後,如果突然感到身體發冷、下巴發抖、發抖不止,這時要趕快喝薑米湯取暖,幫助提升陽氣,很快就能止住發抖和出汗,身體狀況也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