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62)

回本書目錄

別論 (62)

1. 文蛤湯之注釋

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如果嘔吐完後很渴,想要喝水而且貪喝不止,可以使用文蛤湯來治療。還可以治療微風、脈搏緊以及頭痛。(出自《金匱要略》)

註:

  • 阿膠:一種由驢皮熬製而成的膠狀補品。
  • 鹿茸:鹿角的嫩枝,具有補陽益氣的作用。
  • 冬蟲夏草:一種真菌,具有補肺益腎的作用。
  • 人參: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氣養陰的作用。
  • 靈芝:一種藥用真菌,具有補益強壯的作用。
  • 山藥: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
  • 茯苓:一種藥用真菌,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
  • 薏苡仁:一種藥用植物,具有健脾滲濕的作用。
  • 當歸: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血活血的作用。
  • 升麻: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 黃芪: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氣利水的作用。
  • 川芎: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 白芍:一種藥用植物,具有養血和胃的作用。
  • 陳皮:柑橘類果皮的曬乾品,具有理氣化痰的作用。
  • 黨參: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
  • 枸杞: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
  • 菊花: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 薄荷: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利咽的作用。
  • 石斛: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 麥冬: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 天花粉: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 蟬蛻:蟬蛻皮,具有利尿通絡的作用。
  • 海馬:一種海洋動物,具有壯陽補腎的作用。
  • 銀杏: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腦益智的作用。
  • 薑黃: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 桑葚:一種藥用植物,具有補血益腎的作用。
  • 山楂: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

尾臺氏曰:「文蛤湯,其證明有錯誤,驗之事實,則自了了。夫此方與大青龍湯較,相差僅一味,惟分量有小異耳。」

白話文:

尾臺氏說:「文蛤湯,它的說明有錯誤,驗之於事實,則自然明瞭。這個方劑與大青龍湯比較,相差只有一味藥,只有分量有小的差異而已。」

此方本為發散之劑,觀方後之「汗出則愈」一語可知。「兼主云云」八字,雖似注語,亦足以見其方意。今特舉渴飲一證,是與渴欲飲水不止之文蛤散證同。因是以觀,則「吐後」以下之十字,其錯簡斷然明矣。按五苓散條所別舉之證,正是文蛤湯之證也。本論作文蛤散者,誤也。

然本方若隨東洞翁之定義,以煩躁而渴,惡寒喘咳急迫者為目的,則可用矣。

文蛤湯方

白話文:

這個藥方原本是發散的藥劑,從藥方後面「汗出則愈」這句話可以知道。其中「兼主云云」這八個字,雖然看似是注釋,但也足夠體現藥方的意義。現在特別舉出一個口渴症狀,和《傷寒論》中渴欲飲水不止的文蛤湯症狀相同。因此可以看出「吐後」以下十個字,前後順序顛倒。另外,在五苓散的條目中,分別舉出的症狀,正是文蛤湯的症狀。本論中寫成文蛤散,是錯誤的。

如果這個方劑依照東洞翁的定義,以煩躁口渴、惡寒咳嗽急迫為治療目標,那麼就可以使用。

蛤蜊湯配方

文蛤9克,石膏20~100克,麻黃、甘草、生薑、大棗各5.5克,杏仁4克。煎法用法同前,汗出即愈。

白話文:

文蛤9公克、石膏20~100公克、麻黃、甘草、生薑、大棗各5.5公克、杏仁4公克。煎煮服用方法與前面相同,只要出汗就行。

2. 文蛤散之注釋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金匱要略》)

白話文:

口渴狂飲,無法止渴者,使用蛤散主治。(《金匱要略》)

3.

文蛤散方

文蛤。上為細末,一回以4克入熱湯中,攪拌而頓服之。

白話文:

文蛤散

文蛤打成細末,取 4 克放入熱湯中,攪拌後立即服用。

4. 文蛤之醫治效用

文蛤為有斑紋之蛤殼。《本草備要》云:「止消渴,解酒毒,與牡蠣同效。」可知其作用矣。

白話文:

文蛤是一種有花紋的蛤蜊,類似牡蠣。

《本草備要》中記載:文蛤可以止消渴,解酒毒,與牡蠣的功效相同。由此可知它的作用。

5. 越婢湯之注釋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越婢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風水病,即中風後遺症,四肢肌肉腫脹,脈浮不起,不口渴,身體不斷出汗,沒有高熱,用越婢湯治療。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為則按大青龍湯證,無咳嗽衝逆,而有腳攣急之證者主之。『不渴』當作『渴』;『自汗出』之下,當有『或無汗』之字。又越婢湯治一身悉腫,喘而渴,自汗出,惡風者,俱可從之。」

越婢湯方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中記載,如果符合大青龍湯的症狀,但沒有咳嗽和衝逆,卻有腳抽筋的症狀,就可以用這個方子。方子中「不渴」應該改成「渴」;「自汗出」後面應該加上「或無汗」。此外,越婢湯治療全身浮腫、呼吸困難、口渴、自汗出、怕風等症狀,也都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麻黃11克,石膏20~100克,生薑5克,大棗7克,甘草3.5克。

白話文:

麻黃 11 克、石膏 20 至 100 克、生薑 5 克、大棗 7 克、甘草 3.5 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風水加朮四兩。

白話文:

將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兩碗水煎煮,煎至剩下一碗藥液,濾去藥渣,一天分三次服用。如果病人怕冷,加附子一個;如果病人有水腫,加白朮四兩。

《方輿輗》本方條曰:「上體、下體或一身悉腫,脈浮而渴,自汗出,惡風,小便不利,或喘咳者,越婢湯主之。腳氣、痛風、瘡毒內攻等多此證。又犯風邪久咳等,沐浴而變此證者,往往見之。」

白話文:

《方輿輗》的本方條目說:「上半身、下半身,或整個身體都腫脹,脈博浮動並口渴,自發出汗,怕風,小便不利,或有喘息咳嗽,應該用越婢湯治療。腳氣、痛風、瘡毒內攻等多有這種症狀。另外,還有受風寒而久咳不癒,洗澡後症狀變化成這種情況的,也經常見到。」

《青州醫談》曰:「傷寒有多汗憎寒,若近衣被,則汗漏不止,去之則憎寒不可忍,數日不止。世醫試與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或桂枝加黃耆湯等,不愈,有變譫語,飲食不進,終至危殆者。逢此證而內熱如此其甚者,宜越婢湯。」

求真按:「余曾治類似此證之感冒,如惡寒發熱,自汗,口舌乾燥,舌有白苔者,與本方得速效。」

白話文:

《青州醫談》醫書裡說:「傷寒有很多汗,但卻畏寒,如果有近距離的衣服和被子,汗水就會漏個不停,出去後,畏寒又讓人無法忍受,持續好幾天都無法停止。一般的醫生嘗試給予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或桂枝加上黃耆的湯劑,仍無法治癒,反而出現胡言亂語,拒絕進食,最終危在旦夕的狀態。遇到這種症狀而內熱如此嚴重的人,適合用越婢湯這種藥方。」

我曾經治療過類似這種感冒的證狀,例如感到寒冷發熱、冒冷汗、口舌乾燥、舌苔為白色的患者,使用這個方劑能快速見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之本義云發越脾氣,雖同為麻黃劑,而與麻黃、大青龍湯異趣,以無大熱,自汗出為目的也。故用於肺脹、皮水等,而不用於傷寒溢飲也。又論中之麻黃甘石湯,亦與此方同類。」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的條目中提到,這一治方是發泄脾臟之氣的,雖然都含有麻黃,但與麻黃、大青龍湯作用不同,不是以發汗為目的的,而是以解除內熱、自汗出為目的的。因此用於治療肺脹、水腫等疾病,不用於治療傷寒、水飲。此外,書中提到的麻黃甘石湯與這一治方屬於同類。

求真按:「越婢湯之名稱,有云因此方有發越脾氣之作用而名者,亦云以仲景得自越國之婢,故有此名者,皆想象之說也。」

越婢加朮湯之注釋

白話文:

求真對越婢湯的命名有以下看法:有說法是因該方具有發散脾氣的作用,也有說法是張仲景從越國的婢女那裡得知的,因此得名。這些說法都是猜測而已。

越婢加朮湯注釋

此方治產後惡露不止,腹痛,腰痛,血熱崩中。

越婢,一名柏子仁。治傷寒,熱入血室,心煩不得眠,心中懊憹。

白朮,一名山藥。治脾胃虛弱,泄瀉,久痢,反胃,吐瀉,小便頻數,遺尿,消渴,霍亂吐瀉,氣下迫。

當歸,一名角菜。治產後惡露不止。

芍藥,一名離草。治血熱,崩中,血痢,赤白下痢。

川芎,一名血見愁。治血熱崩中,血滯痛經,頭痛,目痛,腳痛,產後血暈,風熱頭痛。

丹皮,一名丹頭。治產後惡露不止。

阿膠,一名阿膠。治虛勞骨蒸,血熱崩中,吐血,衄血,便血,血痢。

地黃,一名地骨。治產後惡露不止,崩漏,胎漏,心煩不得眠,骨蒸,盜汗,遺精。

生地黃,一名真生地。治產後惡露不止,崩中,血痢,血崩,吐血,衄血,便血,心煩不得眠。

紫河車,一名胞衣。治產後惡露不止,血熱崩中。

桃仁,一名桃花心木。治血熱崩中,血痢,赤白下痢,心煩不得眠。

紅花,一名紅藍花。治血熱崩中,血滯痛經,胸中氣血凝滯,癥瘕積聚,跌打損傷。

烏梅,一名青梅。治血熱崩中,吐血,衄血,便血,血痢。

香附子,一名莎草根。治血熱崩中,血滯痛經,痛經,腹痛,月經不調。

甘草,一名蜜草。治心煩不得眠,胃脘疼痛,脾胃虛弱,泄瀉,久痢,反胃,吐瀉,小便頻數,遺尿,消渴,霍亂吐瀉,氣下迫。

薑,一名薑根。治胃脘疼痛,脾胃虛弱,泄瀉,久痢,反胃,吐瀉,小便頻數,遺尿,消渴,霍亂吐瀉,氣下迫。

棗,一名大棗。治心煩不得眠,胃脘疼痛,脾胃虛弱,泄瀉,久痢,反胃,吐瀉,小便頻數,遺尿,消渴,霍亂吐瀉,氣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