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411)

回本書目錄

別論 (411)

1. 拾掇篇

此散吾門試效繁多,比世醫所用則更有效,故特名曰超世散。」

《百疢一貫》曰:「鶴膝風,有以綿包足仍冷者,膝邊之上,發腫如腫物然,有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兼用伯州散者。又濕毒後有足趺冷者,亦用上方兼伯州散,濕毒經久,足發腫物,若用伯州散,則潰而愈矣。」

伯州散,可兼用於一切之瘡瘍,已成膿者則潰膿,未成膿者則內消,實可謂外科之聖方也。乳癰、乳岩、瘰癧之類,亦兼用之。

《黴瘡治方論》曰:「下疳初起,陰頭生細瘡者,為漸漸變證矣,葛根湯主之。苦於爛痛,或癢者,葛根加大黃湯主之。若膿汁出者,葛根加桔梗湯主之,兼服伯州散。所謂魚口者,隨證與大黃牡丹皮湯或葛根加大黃湯兼用伯州散,時以梅肉散攻之。」

《溫知堂雜著》曰:「所謂外科倒者,本名伯州散也,散藥之異稱。由瘍科腫、爛之故,附其理由而異其稱也,至後可了解之。伯州散之名由伯州醫學會所稱,余茲演述之。本方由四味配合而成,實以反鼻為主藥,是以反鼻可謂外科倒之骨髓矣,蓋特種之藥宜有特種之功用,請申述之。

反鼻又稱飯匕,疑即現今薩隅地方所稱之波布,與反鼻似同音,波布當為反鼻之一種,反鼻亦云飯匕者,取其形似也。本名為蝮蛇,即真蟲是也。本品實屬奇藥,余見識不廣,未見中醫書籍多載之,惟《本草綱目‧蝮蛇條》云:『溶化於酒,以治癩疾、諸瘻、心腹痛,又惡瘡、瘰癧、皮膚頑麻、半身枯死等證。

』且載服用法,取活蛇一枚投器中,以醇酒一斗封定,埋於馬溺所,周年取開,蛇已消化,酒味猶存。有患諸證者,不過服一升以來,當覺身體習習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頓服云。其主治與今所用相合,其心腹痛及瘰癧,麻痹不仁者,余未試(求真按:『如上證,若為陰虛證,則本藥有奇效』),如陰虛諸瘻證,反有害也(求真按:『用本藥有害者,因用於有急性炎證者,非藥之罪也』)。癩疾古來以大楓子配以烏蛇、白蛇,雖為特效藥,不如以反鼻為伍也。

然余治癩疾無多,故無經驗,除此酒製之外,醫籍寥寥也。使用本品多而功效廣者,實係近世之醫師,如吉益東洞、山脅東洋、松原才助等數家(求真按:『先於此輩者,甲斐之德本已多使用本藥矣』),皆二百年前人也。就中多用伯州散,名聲嘖嘖者,以東洞翁為最。今摘東洞翁之治驗數則於下,以供參考。

一人時有左臂痛,俄頃而凸起,甚則痛徹指頭,晝夜廢寢食,殆不自勝,每發或三日或五日而止,止則凸所亦消散如平人矣,如是數年不已。先生診之,其色紅赤如血瘤,乃作大黃牡丹皮湯及伯州散使飲之,服一百劑而痊愈。此等案其奏效之最著者,併用大黃牡丹皮湯者,東洞派之慣用手段也。

白話文:

我整理的這些方子,效果比世俗醫生用的藥還要好,所以特別稱它為「超世散」。

《百疢一貫》這本書說:「鶴膝風這種病,有些人用棉花包住腳仍然覺得冷,膝蓋附近會腫起來像個腫塊一樣。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再搭配伯州散來治療。另外,濕毒引起的腳背發冷,也可以用上面的方子,再搭配伯州散。濕毒時間長了,腳上會長腫塊,如果用伯州散,腫塊就會潰爛而痊癒。」

伯州散可以用於治療各種瘡瘍,已經化膿的可以幫助膿液排出,還沒化膿的可以讓它消散,實在可以說是外科的良方。乳癰、乳岩、瘰癧這些病,也可以搭配伯州散來治療。

《黴瘡治方論》說:「下疳剛開始的時候,陰莖頭上長小瘡,這表示病情正在加重。可以用葛根湯來治療。如果覺得潰爛疼痛或搔癢,可以用葛根加大黃湯來治療。如果已經流膿,可以用葛根加桔梗湯來治療,同時服用伯州散。所謂的魚口瘡,可以根據情況使用大黃牡丹皮湯或葛根加大黃湯,同時搭配伯州散,並時常用梅肉散來攻治。」

《溫知堂雜著》說:「所謂的外科倒,其實就是伯州散,只是散藥的不同稱呼。因為外科腫、爛的原因,而附帶說明其用途,所以有不同的名稱,之後大家就會了解。伯州散這個名字,是從伯州醫學會傳出來的,我現在來解釋一下。這個方子是由四味藥組成的,其中以反鼻為主藥,反鼻可以說是外科倒的精髓。因為它是特殊的藥,自然有特殊的效果。我再詳細說明一下。

反鼻又叫做飯匕,可能就是現在薩隅地區所說的波布,發音和反鼻很像。波布應該是反鼻的一種,反鼻又叫做飯匕,是因為它的形狀像飯勺。反鼻的本名是蝮蛇,是真正的蟲類。這種藥非常特別,我見識淺薄,在中醫書籍裡很少看到相關記載。只有《本草綱目》的蝮蛇條記載:『可以泡在酒裡,用來治療癩病、各種瘻管、心腹痛,以及惡瘡、瘰癧、皮膚麻木、半身不遂等症。』書中還記載了服用方法,把一條活蛇放入容器中,倒入一斗純酒密封好,埋在馬尿的地方,過一年後取出,蛇已經消化,酒的味道還在。如果有人患上這些病,只要喝一升左右,就會覺得身體舒服而痊癒。但是,這個藥有小毒,不能一次喝太多。它主要治療的疾病和現在我們用的相同,關於心腹痛、瘰癧、麻痹不仁,我還沒有試過(求真按:『如果上述症狀是屬於陰虛證,這個藥會有奇效。』)。如果陰虛導致瘻管,反而有害(求真按:『用這個藥有害是因為用在急性發炎的患者身上,不是藥的問題。』)。癩病自古以來都用大楓子搭配烏蛇、白蛇來治療,雖然效果很好,但還是不如用反鼻搭配來得好。

不過我治療癩病的經驗不多,所以沒有什麼經驗,除了酒製的方法外,醫書裡很少有關於反鼻的記載。近代的醫生使用反鼻的次數多,效果也好,像是吉益東洞、山脅東洋、松原才助等幾位(求真按:『比這些人更早的,甲斐的德本就已經大量使用這個藥了。』),都是兩百年前的人。其中使用伯州散,而且名氣最大的,要數東洞先生。現在我摘錄東洞先生的幾個醫案,供大家參考。」

有一個人常常左手臂疼痛,過一會兒就會腫起來,嚴重的時候疼痛會傳到指頭,整天都睡不好吃不下,非常痛苦。每次發作大概三到五天就會停止,腫的地方也會消散,跟正常人一樣。這樣反覆發作了好幾年。醫生診斷後,發現他腫的地方紅腫像血瘤一樣,於是開了大黃牡丹皮湯和伯州散給他服用,服用一百劑後就痊癒了。這個案例的效果最顯著。搭配使用大黃牡丹皮湯,是東洞學派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