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405)

回本書目錄

別論 (405)

1. 雲母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雲母,甘平,入肺。下氣,補中,堅肌,續絕。治勞傷瘧癖,瘡腫癰疽。」

據此說以觀,則本藥有多少之殺蟲殺菌作用矣。

白話文:

《本草備要》這本書說:「雲母,味道甘甜性平和,歸肺經。可以使氣向下運行,補養脾胃,使肌肉結實,接續斷裂的筋骨。能夠治療因勞累造成的損傷、瘧疾、腹中腫塊、瘡腫和癰疽。」

根據這些說法來看,這種藥材應該具有一些殺蟲和殺菌的作用。

2. 礬石湯之注釋

礬石湯,治腳氣衝心。(《金匱要略》)

【註】

仲景曰:「治腳氣衝心。」只用外治恐不能奏效,為輔佐內治之劑耳。

礬石湯方

礬石16克。

上銼細,以水一升二合,醋三合,煎,浸腳。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腳氣痿弱不仁,及入於上而搶心者。」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腳氣腫滿之類,或腳痛、中風、痛風、或腰痛之類,皆以此湯浸洗其腳,或可為腰湯。」

白話文:

礬石湯,用來治療腳氣上衝到心臟的症狀。(出自《金匱要略》)

【註釋】

張仲景說:「用來治療腳氣上衝到心臟的症狀。」單用外治恐怕效果不佳,這方劑是輔助內治的。

礬石湯的組成

礬石16克。

將礬石切碎,加入水一升二合,醋三合,一起煎煮,然後用來浸泡雙腳。

東洞翁對這個方劑的定義是:「治療腳氣導致肢體痿弱無力、感覺麻木,以及腳氣上衝到胸口導致心悸的症狀。」

《古方便覽》這本書中對此方劑的說明是:「用於治療腳氣腫脹、疼痛,或是因中風、痛風、腰痛等引起的腳部不適,都可以用這個藥湯浸泡雙腳,或可以用來泡腰。」

3. 礬石之醫治效用

礬石為明礬之別名,有收斂、消炎、催吐、防腐諸作用也明矣。

白話文:

礬石就是明礬的別名,它具有收斂、消炎、催吐、防腐等作用,這些都是很明顯的。

4. 硝石礬石散之注釋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病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本條《雜病辨要》云:「色欲內傷,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自利者,名曰女勞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者,硝石礬石散主之。」

則本方不僅此證已也,全身貧血,腹部膨滿,恰如腹水之劇者,而排出黑便,且時時緩下痢者,亦所能治,不可以狹義解也。

硝石礬石散方

硝石、礬石等分。

上為細末,以大麥粥汁,服4克許,一日三回服用。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一身悉黃,腹脹如水狀,大便黑,時溏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蘇恭曰:『療腹滿。黃胖病(求真按:『此即一種之貧血證也』),腹滿有塊,胸膈跳動,短氣不能起步者,宜此方加鐵粉為丸,亦良。』」

硝礬散證,痰喘咳嗽,氣急息迫,不能臥起,面身有煤黃色者,為極惡之候,宜撰麻杏甘石湯、木防己湯等與此方交互用之,能食者可起。

白話文:

黃姓人,在傍晚時發熱,反而感到怕冷,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的。會有膀胱急迫,小腹脹滿,全身皮膚發黃,額頭發黑,腳底發熱等症狀,因此形成黑疸。他的腹部脹大像水腫一樣,大便一定是黑色的,而且時常稀溏,這屬於過度勞累引起的疾病,不是水腫病。腹部脹滿的人比較難治療。可以用硝石礬石散來治療。(出自《金匱要略》)

【註釋】

這條在《雜病辨要》中提到:「因為性慾過度導致內傷,出現額頭發黑,稍微出汗,手腳心發熱,傍晚就發病,膀胱急迫,小便順暢的,稱為女勞疸。如果腹部脹大像水腫一樣,大便一定是黑色,而且時常稀溏的,可以用硝石礬石散來治療。」

可見這個藥方不僅限於治療這種症狀,對於全身貧血,腹部脹滿,看起來像腹水很嚴重,而且排出黑便,又時常腹瀉的人,也都能治療,不能用狹隘的觀點來理解。

硝石礬石散的藥方

硝石、礬石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大麥粥汁送服,每次服用約4克,一天服用三次。

東洞翁對這個藥方的定義是:「治療全身發黃,腹部脹大如水腫,大便黑色,而且時常稀溏的症狀。」

《類聚方廣義》中關於這個藥方的記載說:「蘇恭說:『可以治療腹脹。黃胖病(求真按:『這就是一種貧血症』),腹脹有硬塊,胸口跳動,呼吸短促無法走路的人,可以用這個藥方加上鐵粉做成藥丸,效果也很好。』」

出現硝礬散症狀,同時有痰喘咳嗽,呼吸急促,無法躺平,臉色和身體呈現煤黃色的人,屬於病情非常惡劣的狀況,應該用麻杏甘石湯、木防己湯等藥方與硝石礬石散交替使用,如果還能進食,病情就有可能好轉。

5. 硝石之醫治效用

硝石,不外於硝酸鉀,故有消炎、利尿、解凝作用也明矣。

白話文:

硝石,其實就是硝酸鉀,所以它具有消炎、利尿、以及化解凝結的作用,這是很明顯的。

6. 礬石丸之注釋

婦人經水閉而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沈淋云:「臟,即子宮也。『止』字,當作『散』。堅癖不散者,子宮有乾血故也。白物,世謂之白帶。」

甚是,故本條宜作「婦人經水閉而不利,臟堅癖不散,而下白物者,中有乾血故也,礬石丸主之。」臟堅癖者,子宮內有堅硬瘀血塊也。然本方僅治白帶下,不能作用於其原因之乾血,故必併用內服藥也。

礬石丸方

礬石5克,杏仁5克。

上為細末,以蜂蜜作球,插入陰道。劇者,日再插之。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經水不利而下白物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礬石丸、蛇床子散二方相合加樟腦,和煉蜜,作小指大,長一寸,更用白粉為衣,盛綿囊內,納陰中,為良。」

求真按:「隨此法,以煉蜜代可可豆脂為陰道球,反便也。」

白話文:

婦女月經閉塞不通暢,子宮內有堅硬的腫塊無法消散,並且排出白色分泌物,這是因為子宮內有乾瘀血的緣故,可用礬石丸來治療。

【註解】

沈淋說:「這裡的『臟』指的是子宮,『止』字應該改為『散』。子宮內堅硬的腫塊無法消散,是因為子宮裡有乾瘀血。白色分泌物,就是世俗所說的白帶。」

說的沒錯,因此這段話應該解釋為:「婦女月經閉塞不通暢,子宮內有堅硬的腫塊無法消散,而且排出白色分泌物,這是因為子宮裡有乾瘀血,可用礬石丸來治療。」所謂的子宮堅硬腫塊,指的是子宮內有堅硬的瘀血塊。然而,這個藥方只能治療白帶,無法處理造成白帶的原因——乾瘀血,所以必須配合內服藥一同使用。

礬石丸的處方

礬石5克,杏仁5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狀,放入陰道內。情況嚴重者,一天可放入兩次。

東洞翁認為此方的定義是:「治療月經不順暢且有白帶者。」

《類聚方廣義》中關於此方的記載是:「礬石丸、蛇床子散這兩個方劑混合加入樟腦,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小指大小、一寸長的藥丸,再用白粉包裹,放入棉布袋中,塞入陰道內,效果很好。」

求真認為:「依照這種方法,用煉製過的蜂蜜代替可可豆脂製作陰道塞劑,反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