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1)
別論 (11)
1. 甘草之醫治效用
用作黏滑藥,有偉大分子量,無晶形膠樣之物質,取水分時漸漸膨大,遂有形成黏稠之假性溶液之性,用以敷於黏膜創面等,全無化學的與生理的之能力,惟機械的包攝之,但對於外表之相當刺激,有防禦之功能耳。
即味覺、溫覺、痛覺等,皆由黏滑藥而鈍麻,例如砂糖之水溶液,與同一之比例溶液之於樹膠漿中,則不同。其甘冷水,比同一溫度之乳汁,使大感低溫。以苛辣刺激之味,亦加入黏滑藥時,則成為微弱。
局部刺激藥之作用,亦由黏滑藥而緩和。以加入一二滴芥子油之水,注射於腸管之一部,結紮其上下,即時黏膜發赤腫脹,腸腔充滿炎性滲出液。若用1%之阿拉伯膠漿溶液代水時,僅至充血而已。
黏滑藥之消化溶解不迅速,以其吸收非常緩慢,且同時被水及其他易吸收物質所阻礙,故凡欲使藥物作用於腸管,則宜擇含有黏滑藥之生藥為便利。又如內服黏滑藥之量大時,腸內容稠厚,發為瀉下,恰等於硫酸鈉等之鹽類下劑。
黏滑藥用於腸管之卡他症狀時,則被包腸壁以防刺激,故有抑制疼痛、鎮靜反射的蠕動,以促其治愈之效,尤於腸管內刺激性之分解產物發生之時為然。且又用於腐蝕性或刺激性物質之中毒,或為有刺激性味藥物之調味等,或為防止瀉下藥、驅蟲藥之吸收而配入之。
又往往用為賦形藥或結合藥、黏滑藥者,樹膠、澱粉及含此等性質之生藥是也。
如上說,則可移黏滑藥之醫治效用,而為甘草之醫治效用。此森島氏之所論,以科學的立證說明東洞翁學說之一部,吾人得益不鮮。然甘草之應用僅止於皮膚、口腔、咽喉、支氣管、腸疾病等,未及於他體部之病證,實不備也。
白話文:
甘草作為一種黏滑藥,具有巨大的分子量,呈現無晶形的膠狀物質。它吸水後會逐漸膨脹,形成黏稠的類似溶液,可以敷在黏膜創面等部位。甘草本身不具有化學或生理作用,主要是靠機械性的包覆作用來保護,對於外來的刺激,像是味覺、溫覺、痛覺等,有防禦的功能,能使其變得遲鈍。例如,同樣濃度的糖水和樹膠漿水,在味覺感受上就會有差異。甘冷的水,會比同溫度的牛奶帶來更強烈的低溫感;而辛辣刺激的味道,加入黏滑藥後也會變得微弱。
局部刺激藥的作用,也能被黏滑藥緩和。例如,將含有少量芥子油的水注射到一段結紮的腸道中,會立刻引起黏膜發紅腫脹,腸腔內充滿發炎的滲出液。但如果改用1%的阿拉伯膠漿溶液,就只會出現充血現象。
黏滑藥的消化溶解速度不快,吸收非常緩慢,同時還會被水和其他容易吸收的物質阻礙,因此,如果想要藥物在腸道發揮作用,選擇含有黏滑藥的生藥會比較方便。另外,大量內服黏滑藥時,會使腸道內容物變得濃稠,進而產生瀉下的效果,作用類似於硫酸鈉等鹽類瀉劑。
黏滑藥用於腸道的卡他症狀時,可以包覆腸壁,防止刺激,進而抑制疼痛、鎮靜反射性的蠕動,促進癒合,特別是在腸道內有刺激性分解產物的時候效果更佳。此外,黏滑藥還可以用於腐蝕性或刺激性物質中毒,或是作為刺激性藥物的調味劑,也可以加入瀉藥或驅蟲藥中,以防止其被過度吸收。
黏滑藥也常被用作賦形劑、黏合劑,例如樹膠、澱粉和含有這些成分的生藥。
以上所說的黏滑藥的醫療效用,也可以應用在甘草上。這是森島先生以科學驗證的方式,解釋了東洞翁學說的一部分,對我們很有啟發。然而,甘草的應用僅限於皮膚、口腔、咽喉、支氣管和腸道疾病,並沒有涉及其他身體部位的病症,這是不夠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