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379)

回本書目錄

別論 (379)

1. 黃土湯之注釋

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亦主吐血、衄血。(《金匱要略》)

【註】

消化器或泌尿器之出血,先有大小便,而後出血者,為由深部之出血,以本方為主治也。然出血不問自深部或淺部,若存下記之腹證,皆可用之。余嘗用本方,治痔出血也。治吐血、衄血、血尿、子宮出血,亦然。

黃土湯方

甘草、地黃、朮、附子、阿膠、黃芩各5克,灶中黃土12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白話文:

黃土湯的解釋

如果出現下體出血,且是先排便後才出血,這代表出血位置較深,這種情況適合用黃土湯治療。黃土湯也可用於治療吐血、流鼻血等出血症狀。(出自《金匱要略》)

註解:

消化器官或泌尿器官的出血,如果先有大小便,之後才開始出血,表示出血位置較深層,這時主要會用黃土湯來治療。不過,無論出血位置是深層還是淺層,只要有下面說的腹部症狀,都可以使用黃土湯。我曾經用這個方子治療痔瘡出血,效果很好。它也可以用於治療吐血、流鼻血、血尿、子宮出血等情況。

黃土湯的組成

炙甘草、生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各5克,灶心土12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二合五勺水煎煮成一合,去藥渣,一天分三次溫服。

2. 黃土湯之腹證

本方證,因裡虛而陰陽相半,故腹部軟弱無力。心臟及腹部大動脈雖虛悸(黃土證),心下雖痞滿(黃芩證),然臍下不仁而無力(地黃附子證),外表則煩熱、惡寒,或煩熱(地黃證)與惡寒(附子證)交互,四肢,殊以手掌足蹠煩熱厥冷交代,尿利減少(地黃、朮、附子證),瀉下頗易,殆常現諸種之出血(地黃、阿膠、黃芩、黃土證),概在諸病之經過中或出血持久後致成此證者,故一般有貧血衰弱之候,脈亦準之多沉弱也。

《方機》本方主治曰:「下血,四肢不仁,或冷痛者。下血,手足煩熱,心煩,不得眠者。吐血、衄血,若有前證,則以此湯主之。」

《續建殊錄》曰:「有一婦人,兩腳酸痛,自膕至膝臏,見紫色筋,婦云:『有時臍下悸,上突胸間,劇則精神變亂,此時紫色處倏隱倏現。』先生使服黃土湯,因是下血,而苦疾全解。」

求真按:「止血劑反變驅血劑,可謂神妙矣。」

《成績錄》曰:「一男子,年二十餘,喘咳數日,時時咯血,脅下結硬,旁有動。先生診之,與黃土湯。四五日,血止,咳未解,乃與小柴胡湯,諸患已愈。後復發咳,於是作芩甘薑味辛夏仁湯與之而愈。」

求真按:「與小柴胡湯,誤治也。」

一男子,久咳數月,胸中痛,時少吐血,巨里動甚,微盜汗出,且下血亦二三次,面無血色,羸瘦骨立。先生與黃土湯兼赤石脂散而愈。

《用方經驗》本方條曰:「婦人崩血不止,男子下血久久不愈,面色萎黃,掌中煩熱,爪甲乾色(求真按:『乾色,恐為褪色之誤』),脈數胸動,或見微腫者,得效。是禁血之劑,不可漫投。」

求真按:「一切方劑,不可漫投,況附子劑乎。」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熱惡寒,面青體瘦,脈弱,舌色刷白,或腹痛下利,或微腫者。又治臟毒、痔疾,膿血不止,腹痛濡瀉,小便不利,面色萎黃,日漸羸瘠,或微腫者。」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傷寒數日不解,一日,下血數行,或如豚肝,或時漆黑,數塊脫下,四肢厥冷,汗出喘鳴欲絕。余與黃土湯,下血止。」

一婦人,暑疫數日不解,虛羸煩熱,脈微細,手足微冷,不能飲食,僅啜米飲少許耳。…元氣稍復,食少進,一日,下黑血過多,舌上乾燥,而身發熱,精神恍惚,殆至危篤。余作黃土湯使服之。一晝夜,下血止,精神爽然矣。

求真按:「上二治驗,為腸傷寒之腸出血之劇者。然本方有如是之速效,西醫以為何如?」

白話文:

這個方劑(黃土湯)的症狀,是因為身體內部虛弱,導致陰陽不協調,所以腹部會感到軟弱無力。雖然心臟和腹部的大動脈會有虛弱的心悸(這是黃土湯證的特徵),心下會有痞滿的感覺(這是黃芩的藥效),但是肚臍下方會感到麻木無力(這是地黃和附子藥效的表現),外表則會出現煩熱、怕冷的感覺,或者煩熱和怕冷交替出現(這是地黃和附子的藥效)。四肢,特別是手掌和腳底,會出現煩熱和厥冷交替的情況,小便會減少(這是地黃、白朮和附子的藥效)。此外,容易出現腹瀉,而且經常會有各種出血的狀況(這是地黃、阿膠、黃芩和黃土的藥效)。這些症狀通常是在疾病的過程中,或長期出血後才會出現,因此患者一般會有貧血和身體衰弱的現象,脈象也多半是沉弱的。

《方機》這本書提到,黃土湯主要治療下血、四肢麻木不仁或冷痛的症狀。此外,也治療下血、手腳煩熱、心煩、難以入睡的情況。如果患者有吐血、流鼻血,而且同時有上述症狀,也適用此方。

《續建殊錄》記載,有一位婦女兩腳酸痛,從膝蓋後面到膝蓋骨的地方,可以看到紫色的血管。婦女說:「有時候肚臍下方會悸動,往上衝到胸部,嚴重時會精神錯亂,這時候紫色血管會時隱時現。」醫生讓她服用黃土湯,結果導致下血,但病痛卻完全解除了。

評論者說:「止血的藥反而變成驅血的藥,真是太神奇了!」

《成績錄》記載,有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子,咳嗽了好幾天,時常咳血,脅下有硬塊,旁邊有跳動感。醫生診斷後,給他服用黃土湯。四五天後,血止住了,但咳嗽還沒好,於是又給他服用小柴胡湯,所有疾病都治好了。後來咳嗽又復發,醫生改用芩甘薑味辛夏仁湯,才痊癒。

評論者說:「使用小柴胡湯是誤治。」

另有一位男子,長期咳嗽數個月,胸口疼痛,時常少量吐血,腹部的大動脈跳動得很厲害,稍微盜汗,而且也下血了兩三次,臉色蒼白,非常消瘦。醫生給他服用黃土湯,並加上赤石脂散,結果就治好了。

《用方經驗》這本書提到,黃土湯適用於婦女崩漏不止、男子下血久治不癒、臉色萎黃、手掌煩熱、指甲乾燥無光(評論者認為可能是褪色之誤)、脈象急促、胸部跳動,或者出現輕微水腫的情況。這是一個止血的藥方,不能隨便亂用。

評論者說:「所有的藥方都不能亂用,更何況是含有附子的藥方呢!」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提到,黃土湯可以治療吐血、下血,且久久不止,心下痞滿,身體發熱怕冷,臉色發青、身體消瘦、脈象虛弱、舌苔發白,或者腹痛腹瀉,或者輕微水腫的情況。也可用來治療腸道毒素引起的疾病、痔瘡、膿血不止、腹痛腹瀉、小便不利、臉色萎黃、日漸消瘦,或者輕微水腫的情況。

《橘窗書影》記載,有一位婦女,傷寒好幾天都沒好,有一天,突然下血好幾次,有的像豬肝,有的像漆黑的焦油,還會脫落下好幾塊,四肢冰冷,出汗喘氣,感覺快要不行了。醫生給她服用黃土湯,下血就止住了。

另有一位婦女,得了暑熱的疾病好幾天沒好,身體虛弱,煩躁發熱,脈象微弱細小,手腳冰冷,無法進食,只能喝一點點米湯。…等到元氣稍微恢復,能稍微吃點東西,有一天,突然下黑血過多,舌頭乾燥,身體發熱,精神恍惚,幾乎到了危急的地步。醫生給她服用黃土湯。一天一夜後,下血就止住了,精神也恢復了。

評論者說:「以上兩個案例,都是腸傷寒導致腸出血很嚴重的例子。但是這個藥方有如此迅速的療效,西醫會怎麼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