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357)

回本書目錄

別論 (357)

1. 人參湯理中丸之注釋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心下痞硬者(大簇)。心下痞,喜唾,不了了者(南呂)。暑病(所謂霍亂),嘔吐下利,心下痞硬者(紫圓)。」

《成績錄》曰:「一男子,項背強急,或腰痛,飲食停滯,時時胸痛,心下痞硬,噫氣喜唾,先生與人參湯,兼用當歸芍藥散而愈。」

求真按:「項背強急,或腰痛者,為當歸芍藥散證,餘皆本方證也。」

《續建殊錄》曰:「一婦人,患胸痛一二年,發則不能食,食即不下咽,手足微厥,心下痞硬,按之如石,脈沉結,乃與人參湯,服之數旬,諸證漸退,胸痛痊愈。」

求真按:「此所謂胸痹也。」

《古方便覽》曰:「一男子,一身悉腫,小便不通,心下痞硬,鬱鬱不欲飲食,以此方兼用三黃丸,二十劑而愈。」

《證治摘要‧鼓脹條》曰:「人參湯加附子,腹平滿而大便滑者。」

求真按:「本方主治之腹脹滿,按之軟弱而有多少之冷感,使仰臥之,則側腹部膨起,其脹滿即減退矣。」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產後續得下利,乾嘔不食,心下痞硬而腹痛,小便不利者。及諸久病不愈,見心下痞硬,乾嘔不食,時時腹痛,大便濡瀉,微腫等證者。又老人每至寒暑時,下利,腹中冷痛,瀝瀝有聲,小便不禁,心下痞硬,乾嘔者,皆為難治證,宜此方。若惡寒或四肢冷者,加附子。」

求真按:「本方中含朮、乾薑、甘草,方意類似於苓薑朮甘湯。以有小便不利,或自利證也,且本方證以老人為多。」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治胸痹之虛證方,然以理中丸為湯,宜用於中寒,霍亂,太陰吐利證,厥冷者,宜從《局方》加附子。朮與附為伍時,有附子湯、真武湯意,效能驅內濕,與四逆湯意稍異,四逆湯是以下利清穀為第一目的,此方以吐利為目的也。」

《橘窗書影》曰:「一女子從來患痔疾,脫肛不止,灸數十壯,忽發熱衄血,心下痞硬,嘔吐下利。一醫以寒涼劑攻之而增劇,余與理中湯而漸愈,一醫欲以藥緩攻,余答曰:『痞有虛實。邪氣為痞,宜用疏劑。若胃中空虛,客氣衝逆為痞者,攻之有害。古方瀉後膈痞者,用理中湯。』又以理中湯治吐血,洵有故也。」

白話文:

人參湯理中丸之注釋

東洞先生對這個方子的定義是:「這個方子治療心下(胃部)覺得堵塞、硬硬的,小便不順暢,或者小便時會急迫疼痛,或者胸口覺得麻木不舒服的症狀。」

《方機》這本書裡說,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的症狀有:「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這是大簇的說法)。心下覺得堵塞,喜歡吐口水,但又覺得不清爽的(這是南呂的說法)。夏天得病(也就是所謂的霍亂),出現嘔吐、腹瀉,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這是紫圓的說法)。」

《成績錄》這本書裡記載:「有一個男子,脖子和背部僵硬,有時腰痛,吃東西消化不良,常常胸痛,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打嗝、喜歡吐口水。醫生給他開了人參湯,同時搭配當歸芍藥散,結果病就好了。」

求真認為:「脖子和背部僵硬,有時腰痛,這是當歸芍藥散的適應症,其他症狀都是人參湯的適應症。」

《續建殊錄》這本書裡記載:「有一個婦人,胸痛一兩年,發作時就吃不下東西,吃下去也難以下嚥,手腳稍微冰冷,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按下去感覺像石頭一樣硬,脈象沉而結實。醫生給她開了人參湯,吃了幾十天,各種症狀逐漸減輕,胸痛也痊癒了。」

求真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胸痹。」

《古方便覽》這本書裡記載:「有一個男子,全身都腫脹,小便不通暢,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心情鬱悶不想吃東西。醫生給他開這個方子,同時搭配三黃丸,吃了二十劑,病就好了。」

《證治摘要‧鼓脹條》裡說:「如果腹部脹滿,但按下去軟軟的,而且拉肚子,可以用人參湯加上附子。」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的腹脹滿,按下去是軟軟的,有點冷冷的感覺。如果讓病人仰躺,側腹部會鼓起來,但脹滿的感覺就會減輕。」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裡說,這個方子適合用在:「產後持續腹瀉,想吐、吃不下東西,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而且腹痛,小便不順暢的情況。以及各種久病不癒,出現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想吐、吃不下東西,常常腹痛,大便稀軟,稍微腫脹等症狀。還有,老年人每到天氣變化時,就容易腹瀉,腹中發冷疼痛,肚子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小便失禁,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想吐。這些都是難治的病症,適合用這個方子。如果怕冷或者四肢冰冷,可以加上附子。」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裡面有白朮、乾薑、甘草,和苓薑朮甘湯的藥理作用類似。因為有小便不順暢,或是有腹瀉的情況,而且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的是老年人的病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這本書裡說,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胸痹虛症的方子,但這個方子是把理中丸做成湯劑,所以適合用在中寒、霍亂、太陰吐瀉的病症,如果手腳冰冷,可以按照《局方》的記載加上附子。白朮和附子一起使用,有附子湯、真武湯的藥理作用,可以驅除體內的濕氣,和四逆湯的藥理作用稍微不同,四逆湯主要針對拉肚子拉出沒有消化食物的情況,這個方子主要針對吐瀉的情況。」

《橘窗書影》這本書裡記載:「有一個女子,一直有痔瘡,脫肛的情況很嚴重,用灸法治療了幾十次,突然發燒、流鼻血,心下覺得堵塞、硬硬的,嘔吐、腹瀉。有個醫生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結果病情更嚴重,我用理中湯治療,病情才慢慢好轉。有個醫生想用比較溫和的藥物來慢慢治療,我回答說:『堵塞這種症狀有虛實之分。如果是邪氣引起的堵塞,適合用疏通的藥物。如果是胃部虛弱,外來的邪氣衝逆而引起的堵塞,用攻邪的藥物反而有害。古代醫書上說,腹瀉之後胸口堵塞的,可以用理中湯。』我也用理中湯治療吐血,確實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