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345)

回本書目錄

別論 (345)

1. 大黃附子湯(大附辛)之注釋

求真按:「本方所謂疝塊,不外為腸之假性腫瘤,故時常縮脹,而痛亦有緩急也。然大黃牡丹皮湯是真結塊,而非假性的,故無如此之變化,以是可以鑒別二方矣。」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大黃附子湯條曰:「此方主偏痛,不拘左右胸下各處,即自胸肋至腰痛者,亦宜用之。但烏頭桂枝湯是自腹中及於偏腹者,此方自脅下痛引於他處者也。蓋大黃與附子為伍者,皆非尋常之證,如附子瀉心湯、溫脾湯亦然,凡頑固偏僻難拔者,皆涉於陰陽兩端,故為非常之伍。附子與石膏為伍亦然。」

白話文:

大黃附子湯這個方劑所說的疝塊,其實就是腸子形成的假性腫瘤,所以才會時常有縮小或脹大的變化,疼痛也時有時無。而大黃牡丹皮湯治療的才是真正的結塊,不是這種假性的,所以不會有這樣變化的情形,這就是這兩個方劑可以區別的地方。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中提到,大黃附子湯主要治療身體單側的疼痛,不論是左右胸部下方,或是從胸脅到腰部的疼痛,都適用這個方劑。但如果疼痛是從腹部開始蔓延到側腹的,則要用烏頭桂枝湯。這個方劑的疼痛是從脅肋下方牽引到其他部位。大黃和附子一起使用,通常不是用在一般的病症,像是附子瀉心湯、溫脾湯也是如此。凡是頑固、偏僻、難以治療的病症,大多和陰陽失調有關,所以才需要用到這樣特殊的組合。附子和石膏一起使用也是相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