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307)
別論 (307)
1. 茵陳蒿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茵陳蒿莖葉
【氣味】苦平,微寒,無毒。
【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本經》)
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別錄》)
通關節,去濕熱,傷寒用之。(藏器)
石茵陳治天行時疾,熱狂,頭痛,頭旋,風眼疼,瘴瘧,女人癥瘕,並閃損乏絕。(大明)
《本草備要》曰:「茵陳,苦燥熱,寒勝熱。…發汗利水,以泄太陰、陽明之濕熱,為治脾黃疸之君藥。又治傷寒時疾,狂熱,瘴瘧,頭痛,頭旋,女人之瘕疝(皆濕熱為病)。」
由以上諸說觀之,則本藥為消炎性利尿藥,有治黃疸之特能。
白話文:
茵陳蒿的莖葉:
【味道】味道苦,性平和,稍微偏寒,沒有毒性。
【主要功效】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寒熱病邪,以及因熱邪積聚而導致的黃疸病。(出自《神農本草經》)
能治療全身發黃、小便不順暢,消除頭部發熱,去除體內積聚的腫塊。(出自《名醫別錄》)
能疏通關節,去除濕熱,也能用於治療傷寒。(出自陳藏器)
石茵陳能治療流行性疾病,發熱狂躁,頭痛,頭暈,眼睛因風邪引起的疼痛,瘴氣引起的瘧疾,婦女的癥瘕,以及跌打損傷引起的虛弱。(出自《日華子本草》)
《本草備要》說:「茵陳,味苦能燥濕熱,性寒能勝熱。…它能發汗利尿,用以排除太陰、陽明經的濕熱,是治療脾臟黃疸的主要藥物。還能治療傷寒、流行性疾病、狂熱、瘴氣引起的瘧疾、頭痛、頭暈,以及婦女的癥瘕疝氣(這些都是濕熱引起的疾病)。」
綜合以上各種說法來看,這種藥物屬於消炎利尿劑,具有治療黃疸的特殊功效。
2. 大黃硝石湯之注釋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金匱要略》)
【註】
自汗出,若似於表證,則臟當無他病。今有腹滿證,加以小便不利而赤,為病不在表而在裡之明徵,故曰:「表和裡實,當下之。」
大黃硝石湯方
大黃、黃柏、硝石各9.5克,梔子6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納硝石,溶之,一日分三回,冷服。《脈經》本方稱大黃黃柏梔子芒硝湯。用芒硝,不用硝石,我日本先輩亦然,故余隨之亦用芒硝。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發黃,小便不利,腹中有塊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發黃色而腹滿,小便不利者。身熱,心煩,大便不通者。」
《方輿輗》本方條曰:「此裡實證。其腹滿大而堅,小便不利,亦添『赤』字,是明其裡熱甚也。況已經久,恐大黃硝石湯亦難取效。…此方是蕩滌瘀熱之劑,而治疸者,無比此方更劇也。」
此本治黃疸之藥,余假治血淋脈數者,常加甘草或去芒硝。按崔氏用大黃芒硝二味療尿血,見《外臺》,意旨相似。凡熱淋、暴淋,雖見血,亦可用此方得效。
《靜儉堂治驗》曰:「一男子患黃疸,更數醫,累月不見效,發黃益甚,周身如橘子色,無光澤,帶黯黑,眼黃如金色,小便短少,色如黃柏汁,呼吸迫促,起居不安,求治於余。以指按胸肋上,黃氣不散,此為疸證之極重者。仍用茵陳蒿湯合大黃硝石湯作大劑,日服三四帖。三十日許,黃色始散,小便清利而痊愈。」
凡察疸證之輕重,以指重按病者之胸肋骨間,放指後,黃散,跡白,而忽復黃者,輕證也,易治。按重,黃不少散者,重證也,當與大黃硝石湯合茵陳蒿湯,飯菜用蜆炒。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嘈雜,胸中煎熬,腹滿有塊,二便不利,或口中覺苦、辛、酸、鹹等味者,此證後必成膈噎,早用此方可防之。」
白話文:
大黃硝石湯的解釋
黃疸,肚子脹滿,小便不順暢且顏色赤紅,同時又自己會流汗,這表示身體表面是平和的,但裡面卻是實證,應該要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適合使用大黃硝石湯。《金匱要略》
【註解】
自己會流汗,如果看起來像是表證,那身體內部應該沒有其他疾病。但現在有肚子脹滿的症狀,加上小便不順暢且顏色赤紅,這明確表示疾病不在表面而在內部,所以說:「表和裡實,當用瀉法。」
大黃硝石湯的藥方
大黃、黃柏、硝石各9.5克,梔子6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約360毫升煎煮至約180毫升,濾去藥渣,加入硝石溶化,一天分三次,放涼後服用。《脈經》將此方稱為大黃黃柏梔子芒硝湯,使用芒硝而不是硝石,日本的前輩也是這樣用,所以我之後也跟著使用芒硝。
東洞翁認為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發黃、小便不順暢,以及肚子裡有腫塊的情況。
《方機》記載這個方劑主要治療發黃且肚子脹滿、小便不順暢的症狀,以及身體發熱、心中煩躁、大便不通暢的情況。
《方輿輗》中關於這個方劑的解釋是:「這是裡實證。腹脹而且堅硬,小便不順暢,再加上有『赤』字,表示體內熱邪非常嚴重。而且病程已經很久,可能大黃硝石湯也不容易見效...這個方劑是用來清除體內瘀熱的,而在治療黃疸方面,沒有比這個方劑更強效的。」
這個方劑原本是治療黃疸的藥,我把它用來治療血淋,脈象跳動快速的情況,常常會加入甘草或是去掉芒硝。根據崔氏的記載,使用大黃和芒硝兩味藥來治療尿血,見於《外臺》,意思相近。凡是熱淋、急性血淋,即使看到有出血,也可以使用這個方劑,會有療效。
《靜儉堂治驗》記載:「有一個男子患了黃疸,換了很多醫生,治療了好幾個月都沒效果,黃疸越來越嚴重,全身皮膚像橘子一樣黃,沒有光澤,帶有黯黑色,眼睛黃得像金色,小便量少,顏色像黃柏汁,呼吸急促,坐立不安,來找我治療。用手按壓他的胸肋上方,黃色沒有散開,這表示黃疸非常嚴重。我仍然使用茵陳蒿湯搭配大黃硝石湯,加大劑量,一天服用三四帖。大約三十天後,黃色才開始消退,小便變得清澈,病就好了。」
要判斷黃疸的輕重,可以用手指用力按壓病人胸肋骨之間,放開手指後,黃色消散,皮膚變白,但很快又恢復黃色,這是輕微的黃疸,比較容易治療。如果用力按壓,黃色沒有明顯消散,那就是嚴重的黃疸,應該使用大黃硝石湯搭配茵陳蒿湯,飲食方面可以吃蜆肉。
《類聚方廣義》關於這個方劑的解釋是:「治療胸口嘈雜、有灼熱感,肚子脹滿有腫塊,大小便不順暢,或是嘴巴感覺苦、辛、酸、鹹等味道的情況,這些症狀之後很可能會變成食道阻塞,早點使用這個方劑可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