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72)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72)

1.

【註】

在小承氣湯條。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論》)

【註】

成無己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邪熱甚於內,上熏於目也。」

方有執曰:「了了,猶瞭瞭也。」

尾臺氏曰:「目中不了了者,眼睛矇瞳而不慧然也,以《金匱.驚悸篇》『目睛慧了』可證。」和久田氏曰:「目中不了了者,謂睛子不明也。睛不和者,無潤澤之謂也。無表裡證者,六七日時,宜有由表及裡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等證,已有日數,而無其證也。大便硬,身有微熱者,此因邪氣內實,外證雖不劇,而內實之勢已迫。急下之,不可忽也。」

求真按:「患傷寒,經過六七日後,眼球朦朧而亡光澤,且不滋潤,無表證及半表半裡證,而大便難通,身有微熱者,裡實之機已迫,急宜以大承氣湯下之也。」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論》)

【註】

和久田氏曰:「陽明病,發熱不惡寒,而汗出多者,胃中津液被熱驅出,內實之機已迫,攻下不可忽緩也。」

尾臺氏曰:「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因已是陽明病,又加多汗發熱,則津液枯竭,而燥屎譫語之險證可立而待也,此機不可失,故急下之。雖發熱汗多,若仍惡寒者,宜更發汗也。凡曰急下之,急溫之,急救之,皆一時之救急也。《本論》『急下之』凡六條,皆僅見證之一二。

然此不制,則必危險竟起,災生不測,而至於無可如何也,故曰急,以示不可緩治也,所以用大承氣湯以應機而制變,為醫者之要務,可不慎歟?」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論》)

【註】

成無己曰:「發汗不解,邪熱傳入於府也(求真按:『入府者,入於胃腸也』),而成腹滿痛者,傳之迅速也(求真按:『由太陽傳於陽明之迅速也』),此須急下之。」

和久田氏曰:「發汗而熱不解,腹滿痛者,亦內實之候也。以其來速,宜急下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傷寒論》)

【註】

和久田氏曰:「腹滿下之不減,減不足言者,須下之至腹滿消至相當程度者,當用大承氣湯。此承前腹滿痛而言。」

傷寒,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當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宜大承氣湯。(《玉函經》)

【註】

程林《金匱直解》曰:「(求真按:『《金匱》雖載本條,無“宜大承氣湯”句,且“傷寒腹滿”作“病者腹滿”』)腹滿證,虛者可按,實者不可按(求真按:『虛者不痛,故得按;實者因痛,故不得按也』)。若舌有黃苔,未經下者,則因實熱結於中焦,下之實熱除,而黃苔自去矣。」

白話文:

[小承氣湯條的說明]

傷寒病發作六七天,眼睛看起來模糊不清,眼珠子不靈活,沒有表證或半表半裡證狀,卻有大便困難、身體微微發熱的情形,這代表體內有實熱。必須立刻用藥攻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

成無己說:「眼睛模糊不清,眼珠不靈活,是因為邪熱在體內很嚴重,向上薰蒸到眼睛的緣故。」

方有執說:「『了了』,就是『瞭瞭』的意思,指看東西清楚。」

尾臺氏說:「眼睛模糊不清,是指眼睛矇矓不明亮。可以從《金匱要略.驚悸篇》中『眼珠明亮』來佐證。」和久田氏說:「眼睛模糊不清,是指眼珠子不明亮。眼珠不靈活,是指眼睛沒有潤澤感。沒有表證或半表半裡證,是指生病六七天了,應該要有從體表傳到體內的發冷發熱交替、胸悶肋痛等症狀,但已經過了這麼多天卻沒有這些症狀。大便硬結、身體微微發熱,這是因為邪氣在體內鬱積,雖然體表症狀不嚴重,但體內實熱的趨勢已經迫切。必須趕快用藥攻下,不可輕忽。」

求真認為:「得了傷寒,經過六七天後,眼珠子看起來矇矓沒有光澤,而且不滋潤,沒有表證和半表半裡證,卻有大便困難、身體微微發熱的情形,代表體內實熱已經很嚴重,應該立即使用大承氣湯來攻下。」

[陽明病,發熱汗多的情況]

陽明病,出現發燒、大量流汗的症狀,必須立刻用藥攻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

和久田氏說:「陽明病,發燒但不怕冷,且大量流汗,是因為胃裡的津液被熱氣逼出,體內實熱的趨勢已經迫切,必須趕快用藥攻下。」

尾臺氏說:「陽明病,出現發燒、大量流汗的症狀,必須立刻用藥攻下。因為已經是陽明病,又加上大量流汗發燒,會導致津液枯竭,很快就會出現大便乾結、胡言亂語等危險症狀,這個時機不能錯過,所以要趕快用藥攻下。雖然發燒流汗,如果仍然怕冷,就應該改用發汗的方法。凡是說『趕快用藥攻下』、『趕快用溫藥』、『趕快救治』,都是指緊急情況下的救急措施。《傷寒論》中提到『趕快用藥攻下』總共有六條,都是只看到一兩種症狀,

但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就一定會產生危險,造成無法預料的災難,以致無法收拾。所以說是『趕快』,就是要表示不能拖延治療。因此要用大承氣湯來應對這種緊急情況,控制病情變化,這是醫生最重要的責任,不可以不謹慎啊!」

[發汗後病情未解,腹脹疼痛的情況]

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出現腹脹疼痛的症狀,必須立刻用藥攻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

成無己說:「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是因為邪熱傳入到臟腑(求真補充:『入腑是指進入胃腸』),造成腹脹疼痛,表示邪熱傳入的速度很快(求真補充:『是指從太陽經傳到陽明經的速度很快』),這種情況必須趕快用藥攻下。」

和久田氏說:「發汗後發燒沒有退,出現腹脹疼痛,也是體內實熱的徵兆。因為病程發展很快,所以要趕快用藥攻下。」

[腹脹不減輕,或減輕不明顯的情況]

腹脹的情況沒有減輕,或是減輕的程度很小,應該要用藥攻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

和久田氏說:「腹脹用藥後沒有減輕,或是減輕的程度很小,必須要用藥攻下到腹脹消除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這裡講的是前面提到腹脹疼痛的情況。」

[傷寒,腹脹,按壓的感覺]

傷寒病,出現腹脹,按壓肚子不痛的表示是虛證,按壓肚子會痛的表示是實證,應該要用藥攻下。舌苔黃但還沒用藥攻下的,用藥攻下後黃苔自然會消退,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註解]

程林在《金匱直解》中說:「(求真補充:『《金匱要略》雖然有這條記載,但沒有『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這句話,而且把「傷寒腹滿」寫成「病人腹滿」』)腹脹的症狀,虛證是可以按壓的,實證是不能按壓的(求真補充:『虛證不痛,所以可以按壓;實證因為痛,所以不能按壓』)。如果舌苔是黃色的,還沒有用藥攻下,是因為實熱積聚在中焦,用藥攻下把實熱清除後,黃苔自然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