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總論 (27)

回本書目錄

總論 (27)

1. 論中醫治療中瞑眩症狀之發起者為原因療法之確證

《尚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是為前人未發之真理,而亦醫者、病者所信服之金玉良言也。中醫方劑服用後,往往其反應有不預期之不快症狀出現,是即稱為瞑眩者也。因呈此等症狀時誤認為中毒症狀而疑懼者,不乏其人,其實似是而非之甚者也。若為中毒症狀,則理當隨服藥之後而益增惡。

瞑眩者,不過為藥劑之反應現象,其症狀為一時性,片刻後此等症狀固即消滅,而本病亦脫然痊愈矣。今舉一二實例於下而詳論之。余曾用半夏厚朴湯於重證之惡阻病者,服後反大嘔吐,然須臾而吐止,絕食幾於數十日之病者,欣然進食矣。由此觀之,則服藥後之嘔吐,為此方驅水毒作用之反應症狀明矣。

又此病鎮吐之後,隨腹證與以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大黃,數日之後,腹痛大發,并子宮出血,同時排出葡萄狀塊胎,不數日而如故。由此觀之,則服藥後之腹痛及子宮出血者,為此方之驅瘀作用之反應,又了然矣。

不獨此等之方劑如是,其他諸方,服用後往往發現種種瞑眩症狀,是不外因病的細胞,藉有力藥劑之援助,奮然蹶起,而欲驅逐病毒之作用之返照也。則此症狀之發現,當為中醫方劑治療實為原因療法之佐證,故此症狀之出現,洵可慶賀者也。昧者不察,偶然發現,則周章狼狽,更易他醫,而深詆中醫者,不乏其人,至可慨嘆。

東洞翁云:「世人之畏瞑眩如斧鉞,保疾病如赤子。」真乃悲憫之言也。

白話文:

《尚書》說:「如果用藥後沒有產生瞑眩反應,那麼疾病就無法痊癒。」這是前人發現的真理,也是醫生和病人都信服的至理名言。中藥方劑服用後,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不適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瞑眩反應。有些人因為出現這些症狀,誤以為是中毒而感到恐懼,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誤解。如果是中毒,那麼應該是服藥後症狀越來越嚴重。

瞑眩反應不過是藥物作用的反應現象,症狀是一時性的,很快就會消失,而原本的疾病也會隨之痊癒。現在舉幾個實際例子來詳細說明。我曾經用半夏厚朴湯治療一個嚴重的妊娠劇吐患者,服藥後反而出現更嚴重的嘔吐,但過一會兒就停止了。這位幾乎絕食幾十天的病人,竟然開始高興地進食了。由此可見,服藥後的嘔吐,明顯是這個方子驅除體內水濕的反應。

這個病人在鎮住嘔吐後,根據腹部情況給予桂枝茯苓丸加川芎、大黃,幾天後,腹痛劇烈發作,並且子宮出血,同時排出葡萄狀的血塊,沒過幾天就恢復正常了。由此可見,服藥後的腹痛和子宮出血,是這個方子驅瘀血的反應,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僅是這些方劑如此,其他方劑服用後也常常會出現各種瞑眩症狀,這無非是患病的細胞在強有力藥劑的幫助下,奮起反抗,想要驅逐病毒的反應。因此,這些症狀的出現,可以作為中醫方劑治療確實是針對病因治療的佐證,所以這些症狀的出現是值得慶賀的。不明白的人沒有仔細觀察,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就手忙腳亂,更換醫生,並且深深地詆毀中醫,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實在令人感慨。

東洞翁說:「世人害怕瞑眩反應就像害怕斧頭砍劈一樣,卻像保護嬰兒一樣保護疾病。」這真是悲天憫人的話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