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253)
別論 (253)
1. 白頭翁湯之注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有內熱而下痢,裡急後重者,以本方為主治也。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本方證有渴,雖如仲景所云。但其渴也,不出微渴之範圍,非如石膏劑證煩渴引飲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9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湯。秦皮現在難得,可以黃芩代之。此擁鼻老人之經驗。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熱利下重而心悸者。」
求真按:「仲景僅云熱利下重者,下利欲飲水者,頗不備。新加『心悸』二字,可從之。」
《方機》曰:「胸中熱而心煩,下利者,白頭翁湯主之。」
《方輿輗》本方條曰:「熱痢下重者,即後世所謂痢證也。此方可用於痢熱熾而渴甚者,因白頭翁為解痢熱之著藥也。蓋痢熱與傷寒熱大異,非白虎輩所能治,而黃連、黃柏、白頭翁之類能治之。他家用黃連解毒湯,或三黃加芒硝等,但余用此湯而屢奏效。此由白頭翁有治痢熱之殊效也。此湯之的證,雖屬強熱,然非可用下劑之處也。」
求真按:「本方有效於痢熱者,雖如有持氏說,但非特效藥,不可忘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熱痢下重,渴欲飲水,心悸腹痛者。此方主治之。」
求真按:「此說較東洞翁之定義更加具體,可從之。」
貉丘岑先生曰:「嘗在甲斐時,痢疾流行,無不傳染。其證每大便時,肛門灼熱如火,用此方多有效。余奉此說而數得效。」
求真按:「本方有效於急性大腸炎、赤痢者,雖如貉丘岑及尾臺氏說,若不加用大黃,則其效果不全。」
治眼目鬱熱,赤腫陣痛,風淚不止者。又為洗蒸劑,亦有效。
求真按:「本方本為消炎收斂劑,故可治此證,不待辨矣。但不如加用大黃以誘導腸管也。」
白話文:
如果因為體內有熱而導致腹瀉,並且有裡急後重的感覺,就應該使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腹瀉時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這種情況也適用白頭翁湯。
這個方證雖然有口渴的症狀,但並不像使用石膏類藥物那樣,會出現非常口渴、想大量喝水的狀況,只算是輕微口渴。
白頭翁湯的組成是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9克。煎藥和服用方法,與小柴胡湯相同。因為現在秦皮不容易取得,可以用黃芩來代替。這是一位老醫師的經驗。
東洞翁認為白頭翁湯是用來治療因熱而腹瀉,並伴隨裡急後重和心悸的症狀。
求真認為:仲景只說「因熱而腹瀉並有裡急後重」以及「腹瀉又想喝水」,內容不夠完整,新增加「心悸」二字是可以接受的。
《方機》說:胸中有熱而感到心煩,並伴隨腹瀉,就應該使用白頭翁湯。
《方輿輗》關於白頭翁湯的說明是:因熱而腹瀉並有裡急後重,就是後世所說的痢疾。這個方子可以用於治療痢疾發熱嚴重且口渴的狀況,因為白頭翁是治療痢疾熱的特效藥。痢疾的熱和傷寒的熱很不一樣,不是用白虎湯這類藥物可以治療的,而像黃連、黃柏、白頭翁等藥物才能治療。其他人可能會用黃連解毒湯,或是三黃加芒硝等藥物,但我使用白頭翁湯卻多次有效。這是因為白頭翁有治療痢疾熱的特殊效果。這個方子的適應症雖然是熱盛的狀況,但不是適合用瀉藥的時候。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對於痢疾熱有效,雖然如同有持氏所說,但並非特效藥,不能忘記這一點。
《類聚方廣義》關於白頭翁湯的說明是:因熱而腹瀉、裡急後重,口渴想喝水,且有心悸腹痛的狀況,應該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求真認為:這種說法比東洞翁的定義更加具體,可以採納。
貉丘岑先生說:我曾經在甲斐地區的時候,痢疾很流行,而且會傳染。這種病的症狀,每次排便時肛門都會像火燒一樣灼熱,用這個方子治療大多有效。我遵循這個說法,也多次取得療效。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對於急性大腸炎、赤痢有效,雖然如同貉丘岑和尾臺氏所說,但如果沒有加上大黃,效果就不會完全。
白頭翁湯也可以治療眼睛發熱鬱悶、紅腫疼痛、迎風流淚不止的狀況。也可以當作洗劑或蒸劑來使用,也有效。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本來就是消炎收斂的藥物,所以可以治療這些症狀,不必多加解釋。但不如加上大黃來幫助腸道排泄。
2.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之注釋
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下利虛極者,因下痢而虛證至極也。然本方不特治產後下痢虛極,亦能治白頭翁湯證而有急迫之情,及黏血便、血便、或子宮出血等。東洞翁曰:「雖曰產後,實不僅言產後也,當以血證為準。」又按云:「當有急迫證。」概括言之,為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7克,甘草、阿膠各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方機》曰:「胸中熱而心煩下利者,白頭翁湯主之。若心煩不得眠,或煩躁者,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求真按:「心煩不得眠與煩躁,皆甘草、阿膠之主治也。」
《成績錄》曰:「一男子患疫,八九日。一醫下之,黑血數行,下利不止,氣力頗脫,渴不能食,晝夜煩躁不得眠。先生診之,脈微弱,舌上有苔。乃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未幾痊愈。」
求真按:「對於腸傷寒之經過中,裡急後重,排黏血便,恰如赤痢者,以白頭翁加大黃湯而速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痔疾,肛中焮熱疼痛,或便血者。若大便燥結者,加大黃。」
治產後,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熱,唇舌乾燥,便血急迫,或惡露猶不止者。
求真按:「亦用本方於此證,得奇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唯云虛極者之『極』字,與六極之『極』同義,謂虛憊甚也。阿膠,主下利(求真按:『阿膠不特主下痢,亦主心煩出血也』)。甘草,扶中氣也(求真:『按甘草,惟有緩和黏滑作用,非扶中氣也』)。」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產後,下血久不止,肛門疼痛,日夜不得忍,顏色青慘,短氣有微熱,脈數無力。余診曰:『腸中濕熱釀內痔,血管破裂也,故有苦痛,非直下血也。』即與白頭翁甘草阿膠湯,兼用蠟礬丸,疼痛大減,下血亦隨止。後無疼痛,時時下血,因與溫清飲,而痊愈。」
求真按:「兼用蠟礬丸者,蛇足也。可用當歸芍藥散兼用第二黃連解毒丸,以代溫清飲。」
一婦人產後下利不止,虛羸不足。診之,脈數無力,舌上無苔而乾燥,有血熱,便色亦茶褐色而帶臭氣,因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下利逐日減,血熱大解。
白話文: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的解釋
產婦生產後,因為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可以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來治療。《金匱要略》記載了這個方子。
【說明】
這裡說的「下利虛極」,是指因為腹瀉而導致身體虛弱到極點的狀況。這個方子不只可以用於治療產後腹瀉虛弱,也可以治療像白頭翁湯證那樣但帶有急迫感的症狀,例如黏液血便、血便或是子宮出血等。東洞翁說:「雖然說是產後,但實際上不只用於產後,應該以有沒有血證作為判斷標準。」他又補充說:「應該要有急迫的症狀。」總而言之,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可以用於治療白頭翁湯證,但同時伴隨血證和急迫感的狀況。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的藥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7克,甘草、阿膠各5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跟之前的方子一樣。
《方機》這本書說:「胸口發熱、心煩、而且腹瀉,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如果心煩到睡不著,或者煩躁不安,就用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求真按:「睡不著和煩躁不安,都是甘草和阿膠可以治療的症狀。」
《成績錄》這本書記載:「有個男子得了瘟疫,七八天後,有個醫生給他用了瀉藥,結果拉出很多黑血,腹瀉不止,身體非常虛弱,口渴吃不下東西,白天晚上都煩躁得睡不著。先生診斷後發現他脈象虛弱,舌頭上有苔。就給他用了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不久就痊癒了。」
求真按:「對於傷寒病程中,出現裡急後重、拉黏液血便,就像痢疾一樣的狀況,用白頭翁加大黃湯可以很快治好。」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中提到:「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痔瘡,肛門灼熱疼痛,或是大便帶血。如果大便乾燥,可以加大黃。」
這個方子還可以用來治療產後腹瀉、腹痛,病情纏綿難癒、身體消瘦、吃不下東西、心悸發熱、嘴唇舌頭乾燥、大便帶血且有急迫感,或是惡露不止的狀況。
求真按:「用這個方子治療這些狀況,效果非常好。」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這本書中提到:「這個方子中說的『虛極』,跟六極中的『極』是同一個意思,指的是非常虛弱疲憊。阿膠,主要治療腹瀉(求真按:『阿膠不只治療腹瀉,也能治療心煩和出血』)。甘草,可以扶助中氣(求真:『我認為甘草只有緩和黏滑的作用,不是扶助中氣』)。」
《橘窗書影》這本書記載:「有個婦人生產後,出血不止,肛門疼痛,日夜都難以忍受,臉色蒼白,呼吸短促,有輕微發熱,脈象快而無力。我診斷後說:『這是因為腸道濕熱導致內痔,血管破裂造成的,所以才會疼痛,不單純只是出血。』我給她用了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同時用了蠟礬丸,疼痛大減,出血也跟著停止。之後不再疼痛,但偶爾會出血,就給她用了溫清飲,才痊癒。」
求真按:「同時使用蠟礬丸是多此一舉。可以用當歸芍藥散同時加上第二黃連解毒丸,來代替溫清飲。」
有個婦人生產後腹瀉不止,身體虛弱。診斷後發現她脈象快而無力,舌頭上沒有苔而且乾燥,有血熱,大便顏色是茶褐色而且有臭味,就給她用了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腹瀉每天都在減少,血熱也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