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39)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39)

1. 半夏厚朴湯之注釋

求真按:「此證可用本方,或本方加石膏,無加犀角之必要。」

《東郭醫談》曰:「疝氣累陰囊,後世家用五積散加茴香或木香通氣,或三和散等。古方家用烏頭煎等,不效者,諸家術盡時,余有治以半夏厚朴湯加犀角者。」

《叢桂亭醫事小言》曰:「一婦人一日患急積,飲食不入口。夜中,余使門人脈之,平穩,只有一滴水下咽,即煩躁欲死,而腹滿仍不可進藥。門人歸,問余方。余曰:『非喉痹乎。』則曰:『否,咽不痛。』曾問看守人昨日食餅後,初發時,一醫官治之,卻增劇云。門人曰:『恐係食滯乎。

』使與中正湯。至次日,願乞余診。至其家,問之。云前夜飲一醫官藥,不能下咽,亦吐不出,乃大發汗而煩悶。飲門人藥,似稍減,只有一滴潤喉耳。診無異狀,仍與水試之。問:『下喉後,如噎,如嗆,出自鼻孔耶。』則云:『無其事,惟暫苦而漸下耳。』問其痛苦如何?惟覺咽中梗塞。

集看護人三四,努力撫心、按背,仍覺有物逆上心下,其嗆勢而引張腹氣。若以為喉中病,則喉又無異狀,方殆窮。先與半夏厚朴湯,得小快。更經三四日,而復原。」

求真按:「有此逆上於心下者,所謂癔病也。余亦曾用本方治此證矣。」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證後世所謂梅核氣也,加桔梗尤佳,兼用南呂丸,治妊娠惡阻,極妙。大便不通者,兼用黃鐘丸或大簇丸。若用蘇子,則效勝蘇葉。」

求真按:「梅核氣,不必兼用南呂丸。又妊娠惡阻,不可加桔梗(因桔梗有催起噁心嘔吐故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局方》名七氣湯,為氣劑之祖(求真按:『氣劑者,神經證治劑也』)。故不僅治梅核氣,凡諸氣病,皆可活用之。據《金匱》、《外臺》惟用於婦人者,非也。蓋婦人氣鬱,多由血病而生者。一婦人,產後氣不舒暢,少有頭痛。

前醫以為血證,投芎歸劑不效。診之,脈沉,此由氣滯生痰證。與此方,不日愈。血病理氣,亦一法也。《東廓》水氣蓄滯於心胸不利,用吳茱萸湯等,倍不通利者,及小瘡、頭瘡內攻之水腫、腹脹,小便甚少者,此方加犀角,取奇效云。又加浮石,有效於噎膈之輕證。雨森氏治驗,睾丸腫大如斗者,其腹必滯水阻隔,心腹之氣,因不升降,使用此方,加上品之犀角屑。百餘日,心下漸開,囊裡之水消化而痊。

身體發巨瘤者,亦有效。且不限於此二證,凡腹形有血水二毒痼滯者,皆可以此方取奇效云。可試之。」

《橘窗書影》曰:「一男子年四十餘,患噎膈,食管常如有物梗塞,飲食至此悉吐出,肢體枯柴,其人決死。余診曰:『自心下至中脘間無凝結頑固之狀,病方在食管。況年強壯,何必待斃?』因與半夏厚朴湯理其氣,時用化毒丸動蕩其病,兼灸大椎節下間至七椎節下間,每節七八壯。過五六日,咽喉之間覺如火燃。

白話文:

求真認為:「這個病症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湯,或是半夏厚朴湯加石膏,沒有必要用到犀角。」

《東郭醫談》說:「疝氣蔓延到陰囊,後世醫生多用五積散加茴香或木香來疏通氣機,或用三和散等。古代醫生則用烏頭煎等藥方,如果效果不佳,當所有方法都用盡時,我曾用半夏厚朴湯加犀角來治療。」

《叢桂亭醫事小言》說:「有一位婦人突然患了急性的積症,吃不下任何東西。到了晚上,我讓學生替她把脈,脈象平穩,但只要喝下一滴水,就會煩躁得想死,而且腹部脹滿,藥也無法吃下去。學生回來問我用什麼藥方,我說:『難道是喉嚨的疾病嗎?』學生說:『不是,她喉嚨不痛。』我曾問看護的人,昨天吃餅之後,剛發病時,一位醫生替她治療,結果病情卻加重了。學生說:『恐怕是食物積滯吧?』於是給她吃了中正湯。到了第二天,她希望能讓我診斷。我到她家,詢問她的情況。她說前一天晚上吃了醫生的藥,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結果大汗淋漓,反而覺得煩悶。喝了學生的藥,似乎稍微好一點,但只能勉強潤喉而已。把脈後沒有其他異常,我還是用水試探。我問:『水到喉嚨後,感覺像是被噎住、嗆到,或是從鼻孔出來嗎?』她說:『沒有這種情況,只是暫時感覺難受,然後慢慢吞下去。』我問她痛苦的感覺是什麼?她只覺得喉嚨裡面有東西堵住。

我找了三四個看護人,努力地撫摸她的胸口、按壓她的背部,她仍然覺得有東西從心下往上衝,並引發腹部脹氣。如果認為是喉嚨的病,但喉嚨又沒有異常,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我先給她吃了半夏厚朴湯,情況稍微好轉。過了三四天,又恢復原狀。」

求真認為:「這種東西從心下往上衝的情況,就是所謂的癔病。我也曾經用這個方子治療過這種病症。」

《類聚方廣義》在半夏厚朴湯的條目中說:「這個病症就是後世所說的梅核氣,如果加上桔梗效果會更好,同時搭配南呂丸,治療妊娠惡阻,效果非常好。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同時服用黃鐘丸或大簇丸。如果用蘇子,效果會比蘇葉更好。」

求真認為:「梅核氣不一定需要搭配南呂丸。另外,妊娠惡阻不可以加桔梗(因為桔梗會引發噁心嘔吐)。」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在半夏厚朴湯的條目中說:「這個方子,在《局方》中叫做七氣湯,是治療氣病的始祖(求真認為:『氣劑是指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藥劑』)。所以不僅能治療梅核氣,凡是各種氣病,都可以靈活運用。根據《金匱》和《外臺》的記載,這個方子只用在婦女身上,這是錯誤的。因為婦女的氣鬱,大多是因血病而引起的。有一個婦女,產後氣不順暢,稍微有點頭痛。

之前的醫生認為是血虛,給她吃了芎歸湯等藥方,都沒有效果。我把脈後,發現脈沉,這是氣滯生痰的病症。我給她吃了這個方子,沒幾天就好了。治療血病,也能用理氣的方法,這也是一種方法。《東廓》提到水氣停留在胸腔,導致呼吸不順,用吳茱萸湯等藥都無法改善的,以及小瘡、頭瘡往內部侵襲造成的水腫、腹脹,小便很少的情況,這個方子加上犀角,效果很好。另外,加上浮石,對於輕微的噎膈也有效果。雨森氏的治療經驗,睾丸腫大像斗一樣的病人,他的腹部一定有積水阻礙,心腹的氣機無法升降,使用這個方子,加上好的犀角屑。經過一百多天,心下逐漸舒暢,囊裡的水也消退而痊癒。

身體長出巨大的腫瘤,這個方子也有效果。而且不限於這兩種病症,凡是腹部有血水毒素積滯的,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獲得奇效,可以試試看。」

《橘窗書影》說:「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患了噎膈,食道常常感覺有東西梗塞,吃東西時都會吐出來,身體消瘦如柴,他自認為活不久了。我診斷後說:『從他的心下到中脘之間,沒有明顯的凝結腫塊,病灶應該在食道。而且你還年輕力壯,為何要等死?』於是給他吃了半夏厚朴湯來疏通氣機,同時使用化毒丸來鬆動病灶,並在脊椎的大椎穴以下到第七椎穴之間進行艾灸,每個穴位灸七八壯。過了五六天,他的咽喉之間感覺像火在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