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226)
別論 (226)
1. 麥門冬湯之注釋
咳血,此方加石膏,雖為先輩之經驗,但有變為肺痿者,因用石膏過久,則有不食脈減之虞,故若用《外臺》麥門冬湯類方之意,加地黃、阿膠、黃連,則適合而能奏效。又仿《聖惠》五味子散意,加五味、桑白皮,則咳逆甚者有效。又老人津液枯槁,食物難以下咽,類似膈證者,亦可用之。
又大病後,飲藥嫌惡,咽下有喘氣,如竹葉石膏湯證,無虛煩者,用之,皆咽喉不利之餘旨也。」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年二十三四,產後得外感,咽喉腫塞,痰喘壅盛,口中臭氣甚,絕食數日,手足微冷,脈無力,疲勞極。余作麥門冬湯加桔梗,使徐咽下。又煎祛風解毒,加桔梗、石膏,使冷而含嗽之。一晝夜,咽喉分利,少下粥飲。後經二三日,現發熱,煩渴,咳嗽,脈虛數,有外感之狀,與竹葉石膏湯加桔梗、杏仁而愈。」
一人患梅毒,數年不瘥,咽喉糜爛,聲音嗄而不出,虛瘦骨立。來都下醫治,無效。余與麥門冬湯加桔梗、山豆根,兼用結毒紫金丹。數日,聲音朗亮,咽喉復常。
白話文:
咳血的情況,這個方子(麥門冬湯)可以加石膏,雖然是前輩的經驗,但有時候反而會讓病情變成肺痿(肺部虛弱萎縮),因為用石膏太久,可能會導致食慾不振、脈搏減弱的危險。所以,如果參考《外臺秘要》中麥門冬湯類方的思路,加入生地黃、阿膠、黃連,會更適合而且有效。另外,參考《聖惠方》五味子散的用法,加入五味子和桑白皮,對咳嗽劇烈的人也有效。此外,老年人津液枯竭,食物難以吞嚥,像是有膈噎症狀的人,也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還有,大病初癒後,病人不喜歡喝藥,吞嚥時有喘氣,像竹葉石膏湯證但沒有虛煩症狀的人,用這個方子也有效,這些都是針對咽喉不適的餘症。
《橘窗書影》記載:「一位婦人,二十三四歲,產後得了外感,咽喉腫脹堵塞,痰多喘氣嚴重,口氣很臭,幾天都吃不下東西,手腳有點冰冷,脈搏無力,非常疲勞。我用麥門冬湯加桔梗,讓她慢慢吞服。又煎了祛風解毒的藥,加桔梗和石膏,讓她冷卻後含漱。一天一夜後,咽喉通暢了,可以喝一點粥。之後過了兩三天,出現發燒、口渴、咳嗽、脈搏虛數,有外感的症狀,給她服用竹葉石膏湯加桔梗、杏仁就痊癒了。」
另有一個人患梅毒,好幾年都沒好,咽喉潰爛,聲音沙啞發不出聲,身體虛弱瘦得只剩下骨頭。到京城求醫治療,沒有效果。我給他開了麥門冬湯加桔梗和山豆根,同時配合使用結毒紫金丹。幾天後,聲音變得清晰洪亮,咽喉也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