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221)
別論 (221)
1. 三物黃芩湯方
黃芩、苦參各8.5克,乾地黃17克。
煎法用法同前。多吐下蟲。
《千金方》曰:「苦參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天行熱病,五六日以上者。《外臺》引《肘後》,療傷寒汗出不已,三四日胸中惡,欲使吐方(求真按:『此方即本方。惡,噁心之略也』)。」
《方機》本方主治曰:「四肢煩熱者(兼用黃連解毒散)。」
《類聚方辨》曰:「三物黃芩湯,治血脫鬱熱在裡者。曰四肢苦煩熱者,示有鬱熱在裡也。煩熱也,是虛熱,而非實熱,故攻四肢也。若頭痛者,為邪氣外襲而煩熱,故致頭痛,非以煩熱為主也。是以小柴胡湯逐外襲之邪氣,則煩熱自治矣。若自然煩熱者,此方主之。」
《成績錄》曰:「一人年二十餘,胸中煩悶,按腹則空洞無物,神氣鬱鬱,悲喜無常,手足煩熱,汗出如油,口乾燥,大便秘,朝間小便濁,夜則諸證皆緩。先生診之,與三物黃芩湯兼黃連解毒散而愈。」
求真按:「按腹空洞無物者,即本方(三物黃芩湯)之腹狀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骨蒸勞熱,久咳,男女諸血證,肢體煩熱甚,口舌乾涸,心氣鬱塞者。」
求真按:「乾涸二字,能表示地黃之舌狀,可玩味之。」
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煩熱難堪,夜間最甚,不能眠者。
治諸失血之後,身體煩熱倦怠,手掌足下熱更甚,唇舌乾燥者。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不限於蓐勞、婦人血證頭痛有奇效。又用於乾血勞(求真按:『因於陳久瘀血之肺結核也』)之任何頭痛煩熱為目的,此證俗稱疳勞。女子十七八歲時,必多患之,可用此方。一老醫傳『手掌煩熱,有赤紋者』,為瘀血之候。乾血勞有此候,無他證候者,此方為得治,亦可備一徵。又治凡婦人血熱不解,諸藥不應者。」
求真按:「本方證若有頭痛煩熱時,似與小柴胡湯證無所分別,但此證以煩熱為主,頭痛為客;小柴胡湯證則以胸脅苦滿為主,頭痛煩熱為客。可以此分別之。」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產後發煩熱,頭痛如破,飲食不進,日漸虛嬴。醫以為蓐勞而辭去。余與《金匱》三物黃芩湯,服四五日,煩熱大減,頭痛若失。時惡露再下,腰痛如折,與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兼用鹿角霜而全安。」
求真按:「余治血熱,用竹皮大丸料、三物黃芩湯,屢奏奇效。如竹皮大丸,已屢載治驗,茲不贅。往年吾友尾臺榕堂女,寒熱久不解,遂成勞狀,諸藥無效。父母深患之,乞診於余。余以為有血熱之候,處三物黃芩湯。服數日,熱漸解。後服當歸建中湯而痊愈。爾後發血熱時,自製此方而服云。」
白話文:
三物黃芩湯
藥方組成:黃芩、苦參各8.5克,乾地黃17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同之前所述。這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因蟲積引起的吐瀉症狀。
《千金方》說:苦參湯(也就是本方),可以治療流行性熱病,發病五六天以上的患者。《外臺》引用《肘後方》的記載,可以用來治療傷寒病,汗出不停,三四天後感到胸悶噁心,想吐的症狀。(這裡的「惡」指的是噁心)
《方機》認為本方主要治療四肢煩躁發熱的症狀(可同時使用黃連解毒散)。
《類聚方辨》說:三物黃芩湯,治療因失血而導致體內鬱熱的病症。四肢感到煩躁發熱,表示體內有鬱積的熱邪。這種煩熱是虛熱,不是實熱,所以會影響到四肢。如果是頭痛,那是因為外邪侵襲導致的煩熱,並非以煩熱為主因。這時可以用小柴胡湯來驅除外邪,煩熱自然會好轉。如果是自然出現的煩熱,則適用本方。
《成績錄》記載: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胸悶煩躁,按壓腹部感覺空空的,精神萎靡不振,情緒起伏不定,手腳煩熱,汗如油滴,口乾舌燥,大便秘結,早上小便混濁,晚上症狀會減緩。醫生診斷後,開了三物黃芩湯合併黃連解毒散,病就好了。
(這裡說的腹部空空,指的是服用本方後會出現的腹部狀態。)
《類聚方廣義》說本方可以治療骨蒸勞熱、久咳、男女各種失血病症,以及四肢煩躁發熱嚴重、口乾舌燥、心氣鬱悶等症狀。
(「乾涸」二字,能表示乾地黃會使舌頭乾燥的狀態,值得細細體會。)
此方也可用於治療每到夏天就手掌足心煩熱難耐,夜間更甚,導致無法入睡的情況。
還可以用於治療各種失血之後,身體煩躁發熱、疲倦乏力,手掌腳底發熱更嚴重,嘴唇和舌頭乾燥的症狀。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認為:此方不僅限於治療產後虛勞、婦科血症,對頭痛也有奇效。還可以用於治療乾血勞(指因陳舊瘀血引起的肺結核)引起的任何頭痛煩熱,這種病俗稱疳勞。年輕女子(十七八歲)比較容易患上這種病,可以使用此方。有經驗的醫生說,如果手掌煩熱,有紅色紋路,就是有瘀血的徵兆。如果乾血勞有這種徵兆,沒有其他症狀,用此方治療效果很好,這也是一個判斷依據。此外,此方還可以用於治療婦女血熱不退,其他藥物沒有效果的情況。
(本方證如果出現頭痛煩熱的症狀,似乎和小柴胡湯證很像,但本方證是以煩熱為主,頭痛為次;小柴胡湯證則是以胸脅苦滿為主,頭痛煩熱為次,可以藉此區分。)
《橘窗書影》記載:一位婦女產後出現煩熱,頭痛劇烈,飲食不進,身體日漸虛弱。醫生認為是產後虛勞就沒有繼續治療。後來我用了《金匱要略》的三物黃芩湯,服用四五天後,煩熱明顯減輕,頭痛也消失了。這時惡露再次排出,腰痛如折,我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上鹿角霜,病就痊癒了。
(我治療血熱,經常使用竹皮大丸和三物黃芩湯,效果很好。竹皮大丸的療效已多次記載,這裡不再贅述。我以前的朋友尾臺榕堂的女兒,發燒很久不退,病情越來越虛弱,用了很多藥都沒用。她的父母非常擔心,請我去看診。我認為她有血熱的症狀,就開了三物黃芩湯。服藥幾天後,發燒慢慢退了。之後又服用當歸建中湯就痊癒了。後來她再發血熱時,就會自己配製這個方子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