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14)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14)

1.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2.4克,梔子1.6克,香豉6克。

上各別細銼,先空煮醋二勺,水二合,為一合二勺,納枳實、梔子,煮為五勺。去滓,納豉,五六沸,頓服之。

《傷寒蘊義》曰:「枳實梔子豉湯,治食復、勞復而身熱,心下痞悶者。如宿食不下,大便秘實,脈中有力者,宜加大黃。」

《內外傷辨惑論》本方條曰:「食膏粱過多而煩熱悶亂者,亦宜服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大病新瘥,血氣未復,勞動、食啖過度時,則心胸滿悶,或作煩熱,與此方,使將養之則愈。若大便不通,有宿食者,宜枳實梔子大黃豉湯。」

白話文:

枳實2.4克,梔子1.6克,淡豆豉6克。

以上三味藥材分別切細,先將醋兩湯匙倒入鍋中,加水兩小杯(約四湯匙),煮至剩下一杯又兩湯匙時,放入枳實、梔子,煮至剩下五湯匙。濾掉藥渣,放入淡豆豉,再煮五六滾,一次喝下。

《傷寒蘊義》說:「枳實梔子豉湯,治療因飲食過量、勞累過度而導致身體發熱,胸口下方感到痞悶的症狀。如果宿食積滯在腸胃無法排出,大便乾硬,而且脈搏有力的人,應該加入大黃。」

《內外傷辨惑論》在討論本方時說:「因吃了過多肥甘厚膩的食物而感到煩躁、發熱、胸悶混亂的人,也適合服用這個方子。」

《類聚方廣義》在討論本方時說:「凡是大病初癒,身體虛弱,氣血還未恢復,如果勞動或吃太多東西,就會感到胸悶、或發熱煩躁,服用此方,再好好調養就會痊癒。如果大便不通,有宿食積滯的人,應該改用枳實梔子大黃豉湯。」

2. 枳實梔子大黃豉湯之注釋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則愈。(《傷寒論》)

【註】

前方證若因不消化物停滯於胃腸內者,於前方加用大黃如博棋子大者五六個則治矣。而博棋子大者,《千金方》云:「博棋子者,長二寸,方一寸也。」東洞翁以博棋子大五六枚為六分,故以克量換算時為2.4克,可以推想其意矣。

前方證於梔子豉湯證外僅有胃部停滯膨滿之自他覺證,故加枳實於梔子豉湯以對應之。但本方證加不消化物停滯,以枳實獨力不足以治之,故更加大黃以驅除之。於其腹證上,不止胃部有停滯膨滿之自他覺證,若按之,則有比較的緊滿充實於腹內之感,且概伴便秘而覺有多少之抵抗。是以東洞翁以本方為治枳實梔子豉湯證之大便閉者為定義也。

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枳實梔子大黃豉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酒黃疸,酒客黃疸也。熱痛者,肝或膽囊部有熱、有疼痛也。但由余之經驗,本方證之黃疸,於肝或膽囊部腫脹硬結,有自他覺的疼痛,或懊憹,或熱痛者,故有此腹證時,不論是否酒客,總以用本方與大小柴胡湯合用之機會為多。

枳實梔子大黃豉湯方

梔子5克,大黃7.2克,枳實7克,香豉29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湯。

白話文:

枳實梔子大黃豉湯之注釋

大病痊癒後,如果因為過度勞累而復發,可以使用枳實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殘留,可以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像圍棋棋子大小的大黃五六枚,服用後就會痊癒。《傷寒論》

【解釋】

如果原來的病症是由於未消化的食物停滯在胃腸內引起的,可以在原方枳實梔子豉湯中加入像圍棋棋子大小的大黃五六個,就可以治好。所謂的圍棋棋子大小,《千金方》說:「圍棋棋子是長二寸,寬一寸。」東洞翁認為圍棋棋子大小五六枚大約是六分,所以換算成公克大約是2.4克,可以推測他所指的分量。

原來的病症,除了梔子豉湯的症狀外,僅有胃部停滯膨脹的自我感覺和他人觀察到的症狀,因此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枳實來對應處理。但這個方證如果加上未消化食物停滯,單獨使用枳實的力量不足以治療,所以要加入大黃來清除。從腹部症狀來看,不僅胃部有停滯膨脹的感覺,如果按壓,會感覺到腹內比較緊繃充實,而且大多伴隨便秘,感覺到有些阻力。因此,東洞翁將本方定義為治療枳實梔子豉湯證但又出現大便不通暢的狀況。

酒黃疸,心中煩悶或發熱疼痛,可以使用枳實梔子大黃豉湯來治療。《金匱要略》

【解釋】

酒黃疸,指的是嗜酒的人引起的黃疸。發熱疼痛,指的是肝臟或膽囊部位有發熱、有疼痛的感覺。但根據我的經驗,本方證的黃疸,在肝臟或膽囊部位會腫脹硬結,有自我感覺或他人觀察到的疼痛,或是煩悶,或是發熱疼痛。所以,當有這些腹部症狀時,無論是不是嗜酒的人,通常會將本方與大小柴胡湯合併使用。

枳實梔子大黃豉湯的組成

梔子5克,大黃7.2克,枳實7克,香豉29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與小柴胡湯相同。

3. 梔子柏皮湯之注釋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傷寒論》)

【註】

腸傷寒經過中,致黃疸發熱者,以本方為主治也。其與前方異處,以彼方中有枳實、大黃,故呈前記之腹證。本方為治熱毒黃疸,梔子、蘗皮之外,不過有緩和藥之甘草,故於腹診上無何等可以徵知。是以東洞翁謂本方定義為治身黃,發熱,心煩者。

梔子柏皮湯方

梔子14.5克,甘草6克,黃柏12克。

煎法用法同前。

《方輿輗》本方條曰:「茲云發熱者,是蒸蒸發熱,非翕翕發熱也。此方之治,專為解熱也。」

求真按:「此說是也,可從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洗眼球黃赤熱痛甚,有效。又胞瞼糜爛癢痛及痘瘡落痂以後,眼猶不開者,加枯礬少許,洗之,皆妙。」

白話文:

梔子柏皮湯之注釋

在傷寒病的病程中,如果出現黃疸和發燒的症狀,就用這個梔子柏皮湯來治療。它和之前提到過的另一個方子的不同之處,在於那個方子有枳實和大黃,所以會出現之前描述的腹部症狀。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熱毒引起的黃疸,除了梔子和黃柏之外,只有能緩和藥性的甘草,所以在腹部觸診上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因此,東洞先生認為這個方子的定義是治療全身發黃、發燒、心煩。

梔子柏皮湯的組成

梔子14.5克,甘草6克,黃柏12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同前。

《方輿輗》這本書中關於這個方子的註解說:「這裡說的發熱,是指身體內熱氣蒸騰的發熱,而不是指皮膚表面微微發熱。這個方子的治療重點,是專門用來退熱的。」

求真認為:「這種說法是對的,可以採用。」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中關於這個方子的註解說:「用來清洗眼球發黃赤紅、灼熱疼痛的症狀,很有效。還有眼皮潰爛、搔癢疼痛,以及出過天花,痂皮脫落後眼睛還是睜不開的情況,可以加入少許枯礬清洗,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