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21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213)

1. 梔子甘草豉湯之注釋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傷寒論》)

【註】

少氣者,雖為淺表性呼吸,然不外急迫症狀,故欲緩和之,新加甘草也。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甘草各3.2克,香豉8克。

煎法用法同梔子豉湯。

《千金方》本方條曰:「梔子豉湯,治食宿飯、陳臭肉及羹、宿菜等而發者。」

松川世德之本方治驗曰:「伴藏之妻,產後下血過多,忽唇舌色白,氣陷如眠,脈如有如無,殆將死矣,乃以荐齅、苦酒,使作本方加甘草與之。半時許,盡五六帖,忽如大寐之寤矣。」

求真按:「荐齅,川芎也(川芎之古名為芎藭)。苦酒,食醋也。則『以荐齅、苦酒,使作本方加甘草』者,加川芎於本方,以醋及水煎之也。」

白話文:

在發汗、催吐或瀉下之後,如果出現虛弱煩躁、無法入睡的情況,嚴重時會翻來覆去、心神不寧、焦躁不安,這時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還伴隨呼吸短促、氣不足的現象,就應該用梔子甘草豉湯來治療。如果出現嘔吐,則應該使用梔子生薑豉湯來治療。(出自《傷寒論》)

【註釋】

所謂的「少氣」,雖然是淺層的呼吸,但實際上也是一種呼吸急促的症狀,因此為了緩和這種情況,才額外加入甘草。

梔子甘草豉湯的藥方

梔子、甘草各3.2克,淡豆豉8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與梔子豉湯相同。

《千金方》記載,此方可以治療因食用隔夜飯、腐臭肉類、剩湯、隔夜菜等引起的疾病。

松川世德運用此方的經驗是:他妻子在生產後大量出血,突然嘴唇和舌頭蒼白,氣息微弱如同昏睡,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情況危急,他便用川芎和醋來協助喚醒病人,再給她服用此方並額外加入甘草。大約服用了五六帖後,病人突然就像從沉睡中醒來一樣恢復了意識。

求真的解釋是:「荐齅」指的是川芎(川芎的古名是芎藭),「苦酒」指的是食醋。所以說「以荐齅、苦酒,使作本方加甘草」,意思是在藥方中加入川芎,用醋和水一起煎煮。

2. 梔子生薑豉湯之注釋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生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傷寒論》)

【註】

以梔子豉湯證而嘔者,故方中新加生薑也。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2.4克,香豉、生薑各6克。

煎法用法同前。

松川世德之本方治驗曰:「一男子便血數月,雖服藥漸愈,但身體無色,面上及兩腳浮腫,心中煩悸,頭微痛,時時嘔,寸口脈微,乃與本方加生薑愈。」

白話文:

在發汗、催吐或瀉下後,如果出現虛弱煩躁、睡不著的情況,嚴重的甚至會翻來覆去、心煩意亂,可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同時感到氣短,可以用梔子甘草豉湯來治療。如果出現嘔吐,就用梔子生薑豉湯來治療。(這段話出自《傷寒論》)

【解釋】

因為這個病人本身是屬於梔子豉湯證,又出現了嘔吐,所以在原本的方子中新加入了生薑。

梔子生薑豉湯的藥方組成

梔子2.4克,豆豉、生薑各6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與之前說的相同。

松川世德曾經用這個藥方治好了一個案例,他說:「有一個男子便血好幾個月,雖然吃藥後漸漸好轉,但身體卻面無血色,臉上和兩腳都浮腫,心裡煩躁不安、心悸,頭有點痛,而且時不時會想吐,把脈發現脈象微弱,於是給他開了這個藥方,並加了生薑,結果病就好了。」

3. 枳實梔子豉湯之注釋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則愈。(《傷寒論》)

【註】

瘥者,病雖已治大半,尚未全復健體也。勞復者,因種種不攝生而病證再發也。本條之勞復,以飲食不適為主,治之以本方也。所以者,病者若怠於飲食等之攝生時,尚未全復常態,不僅使刺激消化管而發炎,且使胃部有停滯膨滿之自他覺,故用梔子豉湯治炎證,以苦味健胃解凝藥(微有緩下作用)之枳實治胃部之停滯膨滿感也。故於腹證上診得梔子豉湯證外,更於心下部有膨滿也。

是以東洞翁以本方為治梔子豉湯證而胸滿者為定義也。

白話文:

大病剛好之後,如果因為過勞而使病復發,就用枳實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體內還有未消化的食物殘留,就加入像圍棋子大小的大黃五六枚,服用後就會痊癒。《傷寒論》

【解釋】

所謂「瘥」是指疾病雖然已經治療好了一大半,但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健康。「勞復」是指因為各種不注意保養身體的行為而導致疾病再次發作。這裡所說的「勞復」,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所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原因是,病人如果在飲食等方面不注意保養,身體還沒完全恢復正常,不僅會刺激消化道而發炎,而且會使胃部有停滯脹滿的感覺,因此用梔子豉湯來治療發炎症狀,並用味道苦,能健胃、解凝滯,且有輕微瀉下作用的枳實來治療胃部的停滯脹滿感。所以,除了在腹部診斷出是梔子豉湯證之外,還會在心下部感到脹滿。

因此,吉益東洞認為,這個方子的定義就是用來治療有梔子豉湯證,並且有胸悶症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