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96)
別論 (196)
1. 瓜蒂散之注釋
決死生,欲定治不治者,當候腹以審腹氣之虛實。此事如易而實難,其故何哉?因如虛而有實者,如實而有虛者,有邪來虛而邪去實者,有邪來實而邪去虛者,此在得心應手,父不能以喻子也。
人之有脈,猶戶之有樞,微乎微乎,感而能通,思不可得。如水陸草木之花實不一,有忽開忽落者,有忽花而徐萎者,有花盛而實者,有結實而無花者,有花至小而長存者。染病之人,亦猶此也。當察其開落之機,而謹艾刈之期。
求真按:「候腹診脈者,感而能通。得心應手者,言文所不及,嘯庵氏之言實然。」
吐後三五日,當調飲食,省思慮,不當風,不宜內,不可勞動。
古語云:「病在膈上者,吐之。」是用吐方之大表也,而其變不可勝數。若沉研不久,經事不多者,則難得而窮詰之。
吐後氣逆極多,用下氣之方可也,或三黃湯,或承氣湯。
膈噎,勞瘵,鼓脹等,若吐之則促其命期。
張子和吐癩,余未見其可也。
張子和《儒門事親》有「時氣、溫病、傷寒等,一二日以裡,頭痛、身熱、惡寒者,以通聖散,益元散,蔥白、蓮鬚、豆豉一撮吐之」之法,余試之數十人,時有效,要之不為之亦可。
初學者,妊娠、產後、痰血、咳血、癥毒、血崩、亡血、虛家等,暨年過六十者,不可吐之。
傷寒吐之,不宜過二三回,得一快吐,則止。用瓜蒂者,或三分,或五分。其治一次逆時,急者促命期,緩者為壞證。
苦瓠瓤,其仁如大豆,有七粒者,有十粒者,窮鄉無瓜蒂時,可代之。其形至小,瑩潔無黶翳者,為佳品。
藜蘆,華產為佳,尤多毒。用之者,二分或三分。
常山,華產為佳,為末用之,五分或一錢。
巴豆,不去油可也。
豆豉,從《本草》製法可也。
傷寒,用承氣湯而不下者,吐後再下之。
求真按:「用承氣湯不下者,若有欲吐之機,則先行吐方,後再下之。」
諸氣疾,諸積聚,心下痞硬,遍於臟腑上者,問其平生,無吐血、咳血、衄血等之患者,悉可吐之。後服瀉心之方數十日。
喘息初發暨未發者,按其腹脈,知腹氣堅實時,則吐之。後服瀉心湯,小承氣湯之類,數十日,灸數千壯。
五十以裡,偏枯,痰涎滿胸者,可吐之(腹氣不堅定者,決不可與之)。
月事積年不下,心下痞硬,抵當諸藥不驗者,吐後再服。
黃疸,煩喘,欲吐者,可吐之。
腫病用吐尤難,須謹慎其方法。
由口吐大便者,吐之後,服附子瀉心、生薑瀉心、半夏瀉心之類數日。
求真按:「由口吐大便者,是即現今之腸閉塞。西醫若不用開腹術,是治之為難。」
痿躄初發暨欲發者,按其心下痞時,則吐之。後論所宜服之藥。
上各以瓜蒂散吐之,腹氣不堅實者,決不可吐之。又曰:「服吐方既吐之時,直視搐搦之候見者,即當止其吐。瘧,以常山吐之。病發後十日許,可服。」
白話文:
瓜蒂散的注釋
決定病人生死,判斷疾病是否能治癒,應當仔細觀察腹部的狀況,來了解腹氣的虛實。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有時看起來是虛證,卻夾雜著實證;有時看起來是實證,卻隱藏著虛證;有時邪氣侵犯導致虛證,邪氣離開後又轉為實證;有時邪氣侵犯導致實證,邪氣離開後又轉為虛證。這些情況需要臨場應變,才能準確判斷,這種經驗是無法用言語傳授給子弟的。
人有脈象,就像門有門軸一樣,非常細微,但只要能感應到它就能知道身體狀況,這種感覺是很難用思考來得到的。就像水裡、陸地、草木的花果各有不同,有的花忽開忽落,有的花開了慢慢凋謝,有的花盛開後結成果實,有的只結果不開花,有的花很小卻能長久存在。人生病的情況也是如此。應當觀察疾病開端及結束的時機,謹慎選擇治療的時機。
(求真按:「診察腹部脈象的人,要能感受並理解其中的奧妙。所謂的得心應手,是文字難以表達的,嘯庵先生說的確實是這樣。」)
嘔吐後三五天,應當調養飲食,減少思慮,避免吹風,不宜受寒,不可勞累。
古語說:「病在胸膈以上的,可以用嘔吐的方法來治療。」這是使用嘔吐法的基本原則,但其中的變化卻多不勝數。如果沒有深入研究,臨床經驗不夠豐富,是很難完全了解其中的奧妙的。
嘔吐後出現氣逆上衝的情況非常多,可以用降氣的方劑來治療,例如三黃湯或承氣湯。
像食道阻塞、勞瘵、鼓脹等疾病,如果使用嘔吐法,會加速病人的死亡。
張子和用嘔吐法治療癩病,我認為不太可行。
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提到,對於時氣、溫病、傷寒等,病發一兩天內,出現頭痛、發熱、怕冷等症狀,可以用通聖散、益元散、蔥白、蓮鬚、豆豉等藥物催吐。我曾用這個方法治療過數十人,有時有效,但總的來說不用這個方法也沒關係。
初學者,以及懷孕、產後、有痰血、咳血、癰腫毒瘡、崩漏、失血、身體虛弱的人,以及年過六十的人,都不可以使用嘔吐法。
治療傷寒,使用嘔吐法不宜超過兩三次,只要吐出一次即可停止。使用瓜蒂時,用量為三分或五分。如果一次使用過量,病情緊急的會加速死亡,病情緩慢的會變成壞症。
苦瓠瓤,裡面的籽像大豆一樣,有的有七顆,有的有十顆,在偏遠鄉村沒有瓜蒂時,可以用來替代。它的形狀非常小,外表乾淨沒有雜質的,是最好的。
藜蘆,以華產的品質最好,但毒性也比較大。使用時,用量為二分或三分。
常山,以華產的品質最好,磨成粉末使用,用量為五分或一錢。
巴豆,可以不去掉油脂直接使用。
豆豉,按照《本草》的製作方法處理即可。
治療傷寒,如果使用承氣湯後沒有排便,可以在催吐後再使用承氣湯。
(求真按:「使用承氣湯後沒有排便,如果病人有想嘔吐的感覺,可以先使用催吐的方法,之後再用承氣湯通便。」)
各種氣疾,各種積聚,心下痞硬,蔓延到臟腑上部的疾病,詢問病人平時有沒有吐血、咳血、流鼻血等情況,如果沒有,都可以使用催吐法。之後再服用瀉心湯類的方劑數十天。
喘息剛開始或還沒有發作的時候,按壓腹部脈象,如果發現腹氣堅實,就可以使用催吐法。之後再服用瀉心湯、小承氣湯等方劑數十天,並配合艾灸數千壯。
五十歲以下,出現半身不遂、胸中痰涎壅盛的人,可以使用催吐法(但如果腹氣不堅定,就絕對不能使用)。
女性月經長期不來,心下痞硬,使用其他藥物沒有效果的,可以在催吐後再服藥。
黃疸,煩躁喘息,有想嘔吐的感覺,可以使用催吐法。
治療腫脹的疾病,使用催吐法尤其困難,必須謹慎選擇治療方法。
如果病人從嘴裡吐出大便,在催吐之後,服用附子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等藥方數日。
(求真按:「從嘴裡吐出大便,這就是現在所說的腸阻塞。如果西醫不用開腹手術,是很難治療的。」)
肢體痿弱,剛開始發作或即將發作的時候,按壓心下部位,如果發現痞硬,就可以使用催吐法。之後再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藥物。
以上各種情況都是使用瓜蒂散催吐,如果腹氣不堅實,絕對不能使用催吐法。另外,服用催吐藥後,如果出現直視、抽搐等情況,應立即停止催吐。治療瘧疾,可以用常山催吐。疾病發作後十天左右,可以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