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總論 (19)

回本書目錄

總論 (19)

1. 瘀血之外證

《方伎雜志》中云:「余曾治七歲女兒之行經,服藥十餘日而愈。後此女至十四五歲時,始經行不滯。十七歲時,初產一子。又治二歲之女子經行者,初疑為小便下血,因檢視陰戶,經水也,誠稀有之事。二人均無特別之異證,因但見血妄行,故用桂枝茯苓丸煎湯,皆不日而愈。」

求真按:「此非真月經,因瘀血而子宮出血也,故出血亦可知為瘀血之外證。」

《榕堂翁療難指示前錄》中曰:「凡血熱證,舌色必作殷紅,宜辨之。」

求真按:「殷紅者,深紅色也。以余之經驗,瘀血家不獨舌色如是,口唇亦呈殷紅也。」

《橘窗書影》中曰:「余數年潛心診蓄血證。舌上無特別苔,而滿舌有赤紫斑點者,在蓄血證為大患也。熱候即輕,亦不可輕視。有吐血或下血而亡陽者,其人雖不現血證,亦可斷為蓄血證,治之不限於外邪,即於雜證舌上亦有此候者,當思為蓄血證。又喘息、胸痛、肩背痛皆因於蓄血,而血若自他竅泄者愈。

攻擊胃中者而為上奔吐血,若蓄血不能上衝,下泄者死。當其時若大吐血者亦死,吐血死者脫氣也,不吐血死者壅塞也。余聞長崎吉益耕作七十餘歲,因中風手足不遂,後誤倒石上,頭破,出血數合,不遂旋愈。又長崎升齊之話中云:『中風半身不遂,發為癰疽而愈者三人,是亦可云天幸矣。

』蓄血不發表而內鬱之人必有發為種種之惡證者,此條之理不可不明。」

求真按:「淺田氏舉瘀血之外證為舌之鮮紅及紫斑點,固為確論,而眼球結膜有如上之斑點或紫青色者,亦為有瘀血之徵,此條有附加之必要。又喘息、胸痛、肩背痛、吐血、腦出血等證,因瘀血者頗多。余亦有同感焉。」

白話文:

《方伎雜誌》記載:「我曾治療一個七歲女孩的月經問題,服藥十多天就好了。後來這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月經才順暢。十七歲時,生了第一個孩子。我又治療過一個兩歲的女孩來月經,起初懷疑是小便出血,檢查陰部才發現是月經,這實在是罕見的事。這兩個女孩都沒有其他特別的異常症狀,只是看到不正常的出血,所以用桂枝茯苓丸煎湯給她們服用,很快就好了。」

求真認為:「這不是真正的月經,而是因為瘀血導致子宮出血,所以出血也可以看作是瘀血的外在表現。」

《榕堂翁療難指示前錄》中說:「凡是血熱的病症,舌頭的顏色一定是鮮紅色,應該仔細辨別。」

求真認為:「鮮紅色指的是深紅色。以我的經驗來看,有瘀血的人不僅舌頭顏色是這樣,嘴唇也會呈現鮮紅色。」

《橘窗書影》中說:「我多年潛心研究蓄血的病症。舌頭上沒有特別的舌苔,但整個舌頭佈滿紅色或紫色的斑點,這是蓄血症的大問題。即使發熱的症狀很輕微,也不能輕忽。有些人吐血或下血而導致陽氣衰竭死亡,即使沒有明顯的血症,也可以判斷為蓄血症,治療時不應只考慮外邪,即使在其他雜病中,舌頭出現這種情況,也應該考慮是蓄血症。另外,喘息、胸痛、肩背痛都是由於蓄血引起的,如果血從其他孔竅排出,病情就會好轉。

如果攻擊胃部而導致向上嘔吐出血,如果蓄血無法向上衝出,向下排泄的就會死亡。當病情嚴重時,如果大量吐血也會死亡,吐血死亡是因為氣脫,不吐血死亡是因為壅塞。我聽說長崎的吉益耕作,七十多歲時因為中風導致手腳不聽使喚,後來不小心跌倒撞到石頭上,頭破血流,出血幾合,手腳不聽使喚的情況反而好了。長崎的升齊也說過:『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後來因為長了癰疽而痊癒的有三人,這也可以說是老天保佑了。』

蓄血沒有發散出來而鬱積在體內的人,必然會引發各種嚴重的疾病,這個道理不可不知。」

求真認為:「淺田氏指出瘀血的外在表現為舌頭的鮮紅和紫斑點,確實是正確的觀點,而眼球結膜出現類似的斑點或紫青色,也是有瘀血的徵兆,這一點有補充的必要。另外,喘息、胸痛、肩背痛、吐血、腦出血等症狀,很多都是因為瘀血引起的,我也有相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