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78)
別論 (178)
1. 十棗湯之注釋
十棗湯方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一合,先煮大棗12克,取五勺。去滓。納上藥末2克,攪和,頓服之。
《外臺秘要》曰:「深師朱雀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久病癖飲,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時若頭痛,眼睛攣,身體手足十指甲盡黃者。又治脅下支滿若飲,即引脅下痛者。」
汪氏曰:「陳無擇之《三因方》以十棗湯藥料為末,用棗肉和為丸,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通者,蓋善變通者也。」
《嘉定縣志》曰:「唐杲,字德明,善醫。治大倉武指揮之妻,起立如常,臥則氣絕欲死。杲曰:『是懸飲也,在喉間,坐則遂,故無害,臥則壅塞諸竅,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棗湯而平。」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病在胸腹掣痛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胸背掣痛,不得息者。」
《成績錄》曰:「一婦人,心胸下硬滿,痛不可忍,乾嘔,短氣,輾轉反側,手足微冷,其背強急,如入板狀。先生與十棗湯,一服而痛頓止。下利五、六行,諸證悉愈。」
《生生堂治驗》曰:「一婦人,年三十餘,每咳嗽,輒小便涓滴,而污下裳者數回。醫或以為下部虛,或以為畜血,經過各種治法百數日。先生切按之,其腹微滿,心下急,按之則痛牽兩乳,以及於咽,而咳至不禁。與十棗湯,每夜五分,五六日瘥。」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支飲咳嗽,胸脅刺痛,及肩背手腳走痛者。痛風,及支飲走注,手足微腫者,與甘草附子湯,兼用此方,則有掎捔之功。為丸用,亦佳。」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主懸飲內痛。懸飲云者,外邪內陷,胃中之水,引舉入胸,而成水飲在胸也。又雖有外表方張之情形,而汗出兼有頭痛發熱等證者,但以裡水為主,而以表為客也。故以胸下痛,乾嘔短氣,或咳煩,水氣浮腫,上氣喘急,大小便不利為目的,而可與此方。
又引缺盆為目的而用之。其脈沉而弦,或緊也。又此方烈處,而用者亦不覺之。因咳家之水飲,若舍置之,則變為勞瘵。雖無引痛,而見水飲之候者,亦可直用此方。前田長庵之經驗,一人手腫,其餘無恙,元氣飲食如故者,用此方,而水得瀉,則速愈,可謂妙手矣。」
《橘窗書影》曰:「一人時時肩背急痛,脅下如刺,呼吸迫逼,不得動搖。醫皆以為痰飲,治之而不愈。余以為懸飲之所屬,與十棗湯得大效。其人平日嗜酒食肉,不能攝養。五六年後,此證大發,卒斃。」
白話文:
十棗湯的註解
十棗湯的配方:
芫花、甘遂、大戟,這三種藥材都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1合(約10-15毫升),先煮大棗12克,取煮好的棗水5勺(約25毫升)。去除棗渣,將2克藥末加入棗水攪拌均勻,一次性服用。
《外臺秘要》記載,深師的朱雀湯(實際上就是十棗湯),可以治療久病造成的體內痰飲停滯,無法消散,導致胸膈部位有積液,時常感到頭痛、眼睛抽搐,全身、手腳和指甲都呈現黃色。也可以治療胸脅部位脹滿像有積水,牽引導致胸脅疼痛。
汪氏說,陳無擇在《三因方》中將十棗湯的藥材磨成粉末,用棗泥和成藥丸,治療水腫導致的四肢浮腫、呼吸急促、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這是懂得靈活變通的做法。
《嘉定縣志》記載,唐杲,字德明,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他曾治療一位大倉武指揮的妻子,這位婦人站立時一切正常,但躺下就氣絕瀕死。唐杲診斷說:「這是懸飲病症,水飲積聚在喉部,坐著時水飲順暢,所以沒有危害,但躺下時就會阻塞呼吸通道,導致呼吸困難而瀕死。」於是給予十棗湯,病就好了。
東洞翁對十棗湯的定義是:「治療胸腹部位牽引疼痛的疾病。」
《方機》記載,十棗湯主治:「胸背部位牽引疼痛,導致呼吸困難。」
《成績錄》記載:「一位婦人,心胸下部脹滿堅硬,疼痛難忍,乾嘔、呼吸短促、翻來覆去,手腳冰冷,背部僵硬如板。醫生給她服用十棗湯,一服藥後疼痛立即停止。之後腹瀉五六次,各種症狀都痊癒了。」
《生生堂治驗》記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每次咳嗽都會漏尿,導致衣褲濕了好幾次。醫生有的認為是下部虛弱,有的認為是蓄血,嘗試各種治療方法數百天都沒效果。醫生診脈時發現她腹部微脹,心下部位急迫,按壓時疼痛牽連至兩乳房和咽喉,咳嗽時更加嚴重。於是給予十棗湯,每晚服用五分,五六天後病就好了。」
《類聚方廣義》關於十棗湯的描述是:「治療支飲引起的咳嗽、胸脅刺痛、肩背手腳的遊走性疼痛。對於痛風、支飲走注、手腳輕微腫脹等症狀,可以與甘草附子湯合用,效果更好。也可以將藥材製成藥丸服用。」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關於十棗湯的描述是:「這個方子主要治療懸飲引起的體內疼痛。懸飲指的是外邪入侵,導致胃裡的水液上引到胸部,形成水飲積聚在胸腔。即使有外在症狀,例如出汗、頭痛發熱等,但主要是體內水飲導致,外在症狀只是次要的。因此,以胸下疼痛、乾嘔、呼吸短促、咳嗽煩躁、水腫、呼吸急促、大小便不暢為主要症狀時,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另外,以鎖骨下部位疼痛為目標而使用這個方子。患者脈象通常是沉而弦,或緊。這個方子的藥性很猛烈,但使用者也不會感到不適。因為咳嗽患者的水飲如果置之不理,會變成肺癆。即使沒有明顯的牽引疼痛,但有水飲症狀也可以直接用這個方子。前田長庵的經驗,一位病人只有手部腫脹,其他部位沒有問題,元氣和食慾都正常,使用這個方子後,水液順利排出,很快就好了,可見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橘窗書影》記載:「一位病人常常肩背部疼痛急迫,胸脅部像被針刺一樣,呼吸困難,不敢移動。醫生都認為是痰飲,治療後沒有效果。我認為這是懸飲所致,給予十棗湯後效果顯著。這個人平時喜歡喝酒吃肉,不注意保養。五六年後,這個病症再次發作,最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