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90)
別論 (190)
1. 先輩之論說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屬陰寒者。一人常苦陰囊冷,時精汁自出者,此方為丸藥,長服而愈。」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中這一方條記載:「此方用於治療屬於陰寒的桂枝加龍骨與牡蠣湯症。有一人經常苦於阴囊冰冷,並且時常不由自主地流出精液,使用此方製成丸藥,長期服用後得以痊癒。」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老人腰冷,小便頻數,或遺溺,小腹有動者。陰痿病,臍下有動,或小便兼白濁者,嚴禁入房。服此方不過一月,必有效。作湯用反良。」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中這一方劑的條目說明:「用於治療老年人腰肢感覺寒冷,小便次數過多,或者有尿失禁的情況,以及小腹部有動感的症狀。對於患有陰部痿弱的疾病,肚臍下方有動感,或是小便伴有白色濁液的情況,應嚴格禁止性行為。服用這個方劑不出一個月,必定會見到療效。煮成湯劑效果更佳。」
《藥徵》曰:「天雄散,《金匱要略》載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條後,而不載其證。李時珍《本草綱目》曰:『此仲景治男子失精之方也。』然則舊有此證,而今或脫也。『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下,當云『天雄散亦主之』。以余觀之,時珍之見,豈以朮附為治失精夢交乎?此則觀於《本草》可以知之。
蓋失精夢交,水氣之變,故以朮為主藥也。」
白話文:
《藥徵》提到:「天雄散,在《金匱要略》中記載於『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後,但沒有記載適用的症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這是張仲景用來治療男性失精的方劑。』由此可見,原本應該有這項適用症狀的記載,但可能現在遺失了。在『男性失精,女性夢中交合,可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這句話後面,應該加上『天雄散也能用來治療』。從我的角度看,李時珍的看法難道是認為白朮和附子能用來治療失精和夢交嗎?這一點從《本草綱目》中就能了解。
因為失精和夢交是水氣失調所導致的病變,所以方中以白朮作為主要藥物。」
2. 敗醬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敗醬根
【氣味】苦平無毒(《別錄》曰:「鹹而微寒。」權曰:「辛苦微寒而酸。」時珍曰:「微苦帶甘」)。
【主治】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產後痛。(《別錄》)
治毒風𢂽痹,破多年之凝血,能化膿為水,止產後諸病,腹痛,餘疹煩渴。(甄權)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
敗醬根
**氣味:**苦味,性平,無毒。(《別錄》記載:「鹹味,性微寒。」權氏記載:「性辛苦微寒而帶酸。」李時珍記載:「微苦帶甘」)。
**主治:**消除癰腫浮腫,解除熱毒引起的風痺。…治療產後疼痛。(《別錄》)
治療毒風引起的痺症,化解多年積聚的瘀血,能使膿液轉化為水,止住產後各種病症,腹痛,以及餘疹煩渴。(甄權)
治血氣心腹痛,破癥結,催生,落胞。血運,鼻衄,吐血,赤白帶下,赤眼障膜,弩肉,聤耳,瘡癤,疥癬,丹毒。排膿,補瘻。(大明)
白話文:
治療氣血不通引起的心腹疼痛,能打通瘀結,幫助產婦催生和落胎。能治血運失調、鼻出血,吐血,赤白帶下,紅眼和障膜,弩肉,耳聾,瘡癤,疥癬和丹毒。能排膿,補瘻。(大明)
由此觀之,則本藥為消炎、解凝、排膿性之利尿藥,而帶有驅瘀血作用也。
白話文:
由此可見,本藥具有消炎、化瘀、排膿、利尿的作用,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3. 天雄散之補遺
失精家,少陰脈弦急,陰頭寒,目眩,髮落,脈極虛芤遲者,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者,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亦主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證治篇》)
白話文:
患失精的人,少陰脈弦急,陰莖寒冷,目眩,頭髮脫落,脈搏極其虛弱、腫大而遲緩,這是精液枯竭、氣血虧損所致。若是脈搏顯得腫大而稍緊,男性患者即見失精,女性患者即夢見與人交合,可以用桂枝、龍骨、牡蠣等藥物熬成的湯劑治療,也可以用天雄散治療。(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證治篇》)
4. 先輩之論說
天雄散方
白話文:
天雄散的配方如下:
天雄、龍骨各6克,朮16克,桂枝12克。
白話文:
天雄、龍骨各6公克,朮16公克,桂枝12公克。
上為細末,以酒一回2克許,一日三回服用。或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回分服,不知,稍增之。
有此方而無證,其用途不明。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酒約2克調服,一天三次。或者用水三合來煎煮,煎至剩下一合後濾渣,將煎好的藥湯分成三次服用。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適量增加劑量。
此處有這個藥方但沒有具體的適用症狀,因此其用途不明確。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失精,臍下有動,上衝惡寒,小便不利者。又按:『失精家小便不利,臍下有動,或惡寒,或衝逆者主之』。」
是以本方以此說為主目的,參照他說運用之可也。今錄東洞翁之論據如下。
白話文:
東洞翁的原方定義說:「用來治療遺精,臍下有動,向上衝到惡寒,小便不利的人。再補充說明:『遺精患者小便不利,臍下有動,或惡寒,或衝逆的人,主治』。」
5. 芎歸膠艾湯之注釋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老師說:「婦女有下體漏血的情況,有的在分娩後會持續出血不止,也有在懷孕期間出血的情況。假設懷孕期間腹部疼痛,是因生殖器閉塞所致,膠艾湯可以緩解。」(《金匱要略》)
尾臺氏著《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條當做四段讀,曰漏下也。曰半產後,續下血不絕也。曰妊娠下血也。曰妊娠腹中痛也。《金鑒》曰:『胞阻者,胞中氣血不和,阻其化育也。』」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中,這一條方子應該分成四部分來讀:
第一部分是漏下,是指女性陰道出血的情況。
第二部分是半產後,是指產婦生產後,陰道持續出血不止的情況。
第三部分是妊娠下血,是指懷孕期間陰道出血的情況。
第四部分是妊娠腹中痛,是指懷孕期間肚子疼痛的情況。
《金鑒》這本書中提到:「胞阻」是指胎兒在子宮中受到阻礙,是因為子宮內氣血不和,阻礙了胎兒的發育。
然則本方為主治子宮出血之頗甚者。流產後惡露雖盡,尚續,子宮出血不止者。妊娠中子宮出血者。妊娠中腹內疼痛者。胞阻者,子宮內有阻礙也。
芎歸膠艾湯方
白話文:
本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子宮出血情況嚴重的人。像是流產後惡露雖然應該已經排完,但仍然持續出血,或是妊娠期間出現子宮出血的情況,以及懷孕期間腹部內部感到疼痛的人。『胞阻』是指子宮內有阻礙的情況。
芎藭、阿膠、甘草各3.5克,艾葉、當歸各5.5克,芍藥7克,地黃11克。
上細銼,以水、酒各一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但用水煎加酒服亦可。又忌酒者,水煎亦可。
白話文:
芎藭、阿膠、甘草各7錢,艾葉、當歸各1錢1,芍藥1錢4,熟地黃2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