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88)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88)

1. 附子粳米湯之注釋

腹中寒,氣脹,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腹部著涼,產生氣體,肚子裡像打雷般疼痛,胸脅部位憋脹,嘔吐,服用附子粳米湯來治療。(《金匱要略》)

《金匱》無「脹」字,今從《外臺》加之。腹中寒氣脹者,腹中寒冷而為無形物之腹部脹滿也。雷鳴切痛者,水聲如雷鳴,疼痛如切也。胸脅逆滿者,自下方向胸脅部氣張之謂也。

附子粳米湯方

白話文:

《金匱》沒有「脹」字,現在從《外臺》中補上。 腹中寒氣脹,是指腹中寒冷而由無形物引起腹部脹滿。 雷鳴切痛,是指水聲像雷鳴一樣響亮,疼痛像切割一樣尖銳。 胸脅逆滿,是指氣體自下向上逆流,到胸脅之間的部位而感脹滿。

附子2.5克,半夏14.5克,甘草2.5克,大棗6克,粳米24克。

白話文:

附子:2.5克

半夏:14.5克

甘草:2.5克

大棗:6克

粳米:24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腹中雷鳴切痛,嘔吐,惡寒者。」

《方機》本方主治曰:「治惡寒,或手足厥冷,而腹疼痛嘔吐者。」

白話文:

將藥材細細研磨後,取兩合五勺的水量來煎煮,煎至剩下合一的量後,將渣滓去掉。每日分三次溫熱服用。

東洞翁對此方的定義為:「用於治療腹部鳴響劇痛,以及出現嘔吐與怕冷的情況。」

《方機》中記載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怕冷,或是手腳冰冷,並伴有腹部疼痛及嘔吐的症狀。」

《漫游雜記》曰:「有一壯夫,病梅毒七年,兩腳拘攣不起,易醫三十餘,不愈,因是漫然置之。余偶至其地,親故來請診。氣色飲食如常,其脈遲緩,腹無他病,唯臍下有一癖築築然。余曰:『是疝也。攻濕頻年,為藥所脅,沉結不解也。』與附子粳米湯,三十日,徐徐而腳伸,時余將去,書方與之曰:『服之勿怠。』一年後,訊來,言服二百日即愈。」

白話文:

《漫遊雜記》中記載說有位年輕力壯的男人,患梅毒已經七年了,他的雙腳筋脈屈縮,無法站立。他曾求醫無數,都沒有治好,因此他索性就不再治療了。碰巧我到那個地方去,有個熟人請我去給他診斷。他的氣色和飲食都正常,脈搏緩慢,腹部沒有其他疾病,只有臍下有一塊硬塊。我說:「這是疝氣。多年來你一直在攻濕,又被藥物影響,導致疝氣沉積而不消散。」我就給他附子粳米湯,三十天後,他的腳逐漸伸開了。當時我要離開了,就寫了方子給他,並囑咐他:「一定要堅持服用,不能懈怠。」一年後,我得知他服藥二百天後就痊癒了。

有一婦人四十餘歲,下利腰痛,膝脛有時微腫,脈沉結欲絕,微喘潮熱,食穀日僅一二盞,腹底有癥瘕,搖動則人事不省。余曰:「此下利,由於癥瘕,腰間兼有積冷也。」與附子粳米湯,囑曰:「戒酒色,勿思慮。若由酒色、或思慮而復發者,我不知也,非藥之罪也。」服五十餘日,病除八九,其夫偶愛一女子,婦人覺之,妒忌忿恚,數日,諸證復發,惶遽請余。余曰:「病因忿恚不散,用藥頗難,如使該女子離去,三日後,再與粳米湯可也。

」百餘日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婦人四十多歲,患有腹瀉、腰痛的毛病,有時膝蓋和小腿會微微腫脹,脈搏沉細微弱,呼吸微喘且有潮熱感,每天只能吃一、兩碗飯,肚子裡有硬塊,搖動肚子時便會昏迷不醒。我說:「她的腹瀉是由於肚子裡的硬塊引起的,腰間還有積寒。」於是給了她附子粳米湯,並且叮囑她:「要戒除酒色,不要胡思亂想。如果因為酒色或胡思亂想而復發,那我就不知道原因了,不能怪罪於藥物。」婦人服用了五十多天的藥,病情已經痊癒了八九成。有一天,她的丈夫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婦人察覺後感到妒嫉憤怒,過了幾天,她的病情又復發了,於是她驚恐萬分地來找我求醫。我說:「你的病是由於憤怒不散引起的,用藥很難治癒。如果你能讓那個女人離開,三天後我再給你粳米湯。」

《腹證奇覽》曰:「下脘以下,繞臍周圍,以及脅下、腰間,雷鳴切痛,或嘔,或瀉者,附子粳米湯證,是寒疝也。必當於腹中腰間,覺有冷氣,且心下不痞硬,是其別也。」

白話文:

《腹證奇覽》中說:「肚臍以下,繞著肚臍周圍,以及肋骨下、腰間,雷電般疼痛,有的還會嘔吐,有的會腹瀉,用附子粳米湯治療,這是寒疝。必須在腹中腰間感覺有冷氣,而且心下不痞硬,那就是寒疝的症狀。」

求真按:「本方證若有嘔吐下痢時,易疑於半夏瀉心湯證。然彼為陽證,而心下痞硬,且雷鳴多在臍以上,而疼痛不劇。此為陰證,心下不痞硬,雷鳴多在臍以下,而腹痛劇也。」

白話文:

求真按:本藥方的證候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時,容易與半夏瀉心湯的證候混淆。但是,半夏瀉心湯是陽證,會有心下的痞悶硬結,而且雷鳴多在臍以上,疼痛也不劇烈。而本藥方的證候是陰證,心下不痞硬,雷鳴多在臍以下,腹痛劇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孫思邈以此方治霍亂四逆,吐少嘔多者,有老工自脫套之手段也。寒氣,即水氣也。若痛劇及於心胸者,宜合大建中湯,有奇效。疝家、留飲家多有此證。」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的本條目中說:「孫思邈用這個方劑治療霍亂四逆,吐少嘔多的人,就像老練的工人能自己脫掉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鎖一樣。寒氣,也就是水氣。如果疼痛劇烈,甚至到達心胸,那麼應該和「大建中湯」合用,會有奇效。疝氣患者、留飲病患者多半有這種症狀。」

求真按:「於前證,用上合方而得奇效。後世家去此合方中之人參、膠飴,名解急蜀椒湯,不可從之。」

白話文:

求真按:「在前面的驗證中,使用上合方而取得了奇效。後世家用藥方去除了上合方中的人參、膠飴,稱之為解急蜀椒湯,這樣不可以。」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用粳米者,主切痛也。《外臺》腹痛用秫米一味可徵。此方不僅寒疝之雷鳴切痛,且宜於澼飲之腹痛甚者,又《外臺》有用於霍亂吐瀉者。」

求真按:「粳米不僅主切痛已也。」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的方劑條目中說:「這個方劑使用粳米,主要用於治療切痛。從《外臺》中腹痛用秫米一味就能證明。這個方劑不僅適用於寒疝引起的雷鳴般的切痛,而且適用於水飲引起的腹痛,尤其是特別嚴重的腹痛。另外,《外臺》中也有用於霍亂嘔吐、腹瀉的。」

《橘窗書影》曰:「一人因過食魚肉,心腹刺痛欲死,與備急圓,吐利數行,痛稍安,因與黃連湯。一夜,大發嘔吐,飲食不能入口,苦悶頗甚,乃使服甘草粉蜜湯,嘔吐漸收。後發寒疝,少腹急痛,雷鳴甚,迫於胸中,自汗出欲絕,先與附子粳米湯,若發則兼用大建中湯。數旬,諸證全和,人始蘇息。」

白話文:

《橘窗書影》說:「一個人因為吃了太多魚肉,肚子和心臟疼痛,快要痛死。給他服用備急圓藥,吐出瀉下幾次,疼痛稍有好轉,然後再給他服用黃連湯。但一夜之間,嘔吐得非常厲害,食物和水都難以下嚥,十分痛苦,於是讓他服用甘草粉蜜湯,嘔吐才逐漸止住。後來,他發生寒疝,腹部疼痛劇烈,雷鳴聲不斷,還感到胸中疼痛,大汗淋漓,幾乎要昏迷。先給他服用附子粳米湯,如果病情發作就同時服用大建中湯。經過幾個月,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這個人才開始恢復正常生活。」

一女子十九歲,小腹有塊,自心下至小腹,拘急而痛,時時衝逆,而痛甚不可按,默默不欲飲食,脈微細,足微冷。醫為鬱勞,與藥不愈,余曰:「寒疝也。」乃與解急蜀椒湯,服數日,衝逆止,小腹之塊稍減,但腹裡拘急,飲食不進,因與小建中湯加蜀椒,漸次快愈。

求真按:「用解急蜀椒湯,非也,當用附子粳米湯與大建中湯之合方。」

白話文:

有一位十九歲的女性,肚子下方有一塊硬塊,從胸口到肚子下方,拘束緊繃而且疼痛,經常衝逆,疼痛嚴重到無法按壓,悶悶不樂不想飲食,脈搏微弱而細微,腳掌微冷。醫生認為是鬱悶勞累,給她服用藥物卻沒有痊癒,我說:「這是寒疝。」遂給她服用解急蜀椒湯,服用幾天後,衝逆止住了,肚子下方硬塊稍微減小,但肚子裡仍然拘束緊繃,飲食不進,於是給她服用小建中湯加蜀椒,漸漸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