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68)
別論 (168)
1. 瓜蔞薤白半夏湯之注釋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本條胸痹之下,當看做「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之九字解。不得臥者,喘息咳唾短氣所使然。心痛,即心臟神經痛,徹於背部,不外胸背痛之增劇者,故本方主治前方證之劇者。二者之異處,乃在半夏之有無,以是可見其治效矣。東洞翁本方定義云:「治瓜蔞薤白白酒湯證而嘔者。
」又按云:「當有嘔或胸腹鳴證,此不過但云半夏治效之一部耳,不足為定義,然可供參考。」
瓜蔞薤白半夏湯方
瓜蔞實2.4克,薤白3.6克,半夏7.2克。
煎法用法同前。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千金瓜蔞湯,瓜蔞實一枚,半夏半斤,薤白一斤,枳實二兩,生薑四兩。上五味,㕮咀。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主療正同(求真按:『主療正與本方同意也』)。今試之於瓜蔞薤白半夏湯證而心胸痞滿者,甚良。」
求真按:「此擴充本方方意也,可隨證用之。」
蛔痛,間有疑似二方證者,然二方必有痰涎短息,且痛必徹背。蛔痛必吐清水,或白沫,或噁心,或痛有轉移,以此為異耳。
白話文:
如果胸悶到無法躺下,而且心痛會痛到背部,就用瓜蔞薤白半夏湯來治療。(這是出自《金匱要略》的記載)
【註解】
這條文的「胸痹」症狀,應該理解為包括「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胸背疼痛、呼吸短促」這九個字所描述的情況。「不得臥」是因為呼吸急促、咳嗽有痰、呼吸短促所導致的。心痛是指心臟神經痛,會痛到背部,其實就是胸背痛加劇的表現。所以這個方子主要是治療之前提到的症狀更嚴重的狀況。這兩個情況的主要區別在於有沒有使用半夏,由此可見半夏的療效。東洞翁對這個方子的定義是:「治療服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卻出現嘔吐的症狀。」他又說:「當有嘔吐或胸腹有鳴叫的症狀時,這不過是半夏療效的一部分,不能作為定義,但可以作為參考。」
瓜蔞薤白半夏湯的組成
瓜蔞實2.4克,薤白3.6克,半夏7.2克。
煎煮和服用方法跟前面提到的方子一樣。
《類聚方廣義》這本書中關於這個方子的描述是:「《千金方》的瓜蔞湯,用瓜蔞實一個、半夏半斤、薤白一斤、枳實二兩、生薑四兩。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白酒一斗煮成四升,每次服用一升。主治的病症與本方相同(求真按:『主治的病症跟這個方子是一樣的』)。現在我們用瓜蔞薤白半夏湯來治療心胸痞悶的患者,效果非常好。」
求真按:「這是擴展了這個方子的適用範圍,可以根據具體症狀來使用。」
蛔蟲引起的疼痛,有時候會跟這個方子的症狀有些相似,但是這個方子的症狀一定會有痰液、呼吸短促,而且疼痛一定會痛到背部。而蛔蟲引起的疼痛一定會吐出清水、或是白色泡沫,或是噁心,或是疼痛會轉移,這些都是區別它們的要點。
2. 甘草湯之注釋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傷寒論》)
【註】
仲景稱少陰病云云,有深意存焉(可參照太陽病篇半夏散及湯條)。但本方不限於少陰病,總以主治急迫者,故雖咽喉痛,但視診上無著變。只由急迫而疼痛者,以本方為主治也。詳細處可對照太陽病篇甘草之醫治效用條。
甘草湯方
甘草8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煎五勺。去滓,溫服。
《得效方》曰:「獨勝散(求真按:『即本方也』),解藥毒、蟲毒、毒蟲蛇諸毒。」
《外臺秘要》曰:「近效一方(求真按:『此亦本方也』),療赤白痢,日數十行,不問老少。」
《錦囊秘錄》曰:「國老膏(求真按:『此即本方之煉藥也』),一切癰疽將發,預期服之,則能消腫逐毒,使毒氣不內攻,其效不可具述。」
《聖濟總錄》曰:「甘草湯,治熱毒腫,或身生瘭漿者。又治舌卒腫起,滿口塞喉,氣息不通,頃刻殺人。」
求真按:「以上諸證本方有效者,悉皆由治急迫之能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用紫圓、備急圓、梅肉丸、白散等,未得吐下快利,噁心腹痛,苦楚悶亂者,用甘草湯則吐瀉俱快,腹痛頓安。」
孫思邈曰:「凡服湯而嘔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若不吐,則益佳。消息定後,服餘湯,即流利不更吐矣。此急迫憒悶之證,不與半夏生薑之所主病同情,宜注意處置之。」
白話文:
甘草湯之注釋
《傷寒論》提到,少陰病發作兩三天,出現咽喉疼痛的,可以使用甘草湯。如果沒有好轉,再用桔梗湯。
【解釋】
張仲景說少陰病之類的,其中有深意(可以參考太陽病篇中半夏散及湯的條文)。但這個方子不只用於少陰病,主要是用來治療病情緊急的狀況。所以即使是喉嚨痛,但如果觀察起來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因為急性發作而疼痛,就適合用這個方子來治療。詳細的說明可以對照太陽病篇中關於甘草療效的條文。
甘草湯的藥方
甘草8克。
把甘草切碎,加水約150毫升(一合),煎煮至約75毫升(五勺)。去藥渣,溫熱服用。
《得效方》說:「獨勝散(也就是這個甘草湯),可以解藥物中毒、蟲毒、毒蟲和蛇毒等各種毒。」
《外臺秘要》說:「有個近效方(也是指甘草湯),可以治療紅痢白痢,一天腹瀉幾十次,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有效。」
《錦囊秘錄》說:「國老膏(就是將甘草湯煉製成膏),各種癰瘡腫毒剛要發作時,預先服用,就可以消腫排毒,使毒氣不會侵入體內,效果好得說不完。」
《聖濟總錄》說:「甘草湯,可以治療熱毒引起的腫痛,或是身上長出小水泡。還可以治療突然舌頭腫大,塞滿嘴巴堵住喉嚨,導致呼吸困難,很快就會致命的狀況。」
我認為,以上這些病症用甘草湯有效,都是因為它能治療急迫的病症。
《類聚方廣義》中提到,如果用了紫圓、備急圓、梅肉丸、白散等藥,但沒有順利地吐瀉,反而出現噁心、腹痛、不舒服等情況,使用甘草湯就可以快速地吐瀉,腹痛也馬上緩解。
孫思邈說:「如果喝湯藥會嘔吐,無法下嚥,可以先用甘草120克(三兩),加水約450毫升(三升)煮到約300毫升(二升),喝下去後能吐出來。如果沒有吐,那更好。等情況穩定後,再喝剩下的藥湯,就會順利排泄,不再嘔吐了。這種病情急迫、心煩意亂的狀況,和半夏、生薑主要治療的疾病不同,應該注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