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67)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67)

1. 薤白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薤白

【氣味】辛苦溫,無毒。

【主治】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氣,作羹食利病人,諸瘡,中風寒、水氣,腫痛,搗塗之。(《別錄》)

煮食,耐寒,調中,補不足,止久痢冷瀉,肥健人。(日華)

治泄痢下重,能除下焦陽明之氣滯(李杲、好古曰:「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氣滯。」)。治少陰病之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氣,散血,安胎。(時珍)

補虛,解毒。(藏器)

《本草備要》曰:「薤,辛苦溫滑,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泄下焦大腸之氣滯。治泄痢下重,胸痹刺痛,肺氣喘急,安胎利產,塗湯火傷。」

《藥徵》曰:「薤白,主治心胸痛而喘息,咳唾也,兼治背痛,心中痞。」

《方伎雜志》曰:「薤白,五月時採根之實,割為二而置於乾。臨用自小口切之,黴樣氣出。治痰飲、胸痹、肩背之痛等,洵聖藥也。《類聚方》中用薤白諸方,其效可知矣。」

由以上諸說,本藥可謂為溫性解凝藥,主治心臟性喘息、心臟神經痛等,有特能。

白話文:

薤白,味道辛苦,性質溫和,沒有毒性。

主要可以去除寒熱,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溫暖身體中焦,疏散氣結。煮成羹湯給病人吃,有益於他們。對於各種瘡腫、中風寒邪、水腫脹痛,搗爛外敷可以治療。《別錄》中提到這些。

煮食薤白,可以增強耐寒能力,調理中焦,補充虛弱,停止長久腹瀉和寒性腹瀉,使人身體強壯。《日華》中這樣描述。

薤白能治療腹瀉和裡急後重,可以消除下焦陽明經的氣滯。(李杲和好古認為裡急後重是氣滯造成的,可以用四逆散加上薤白來疏散氣滯)。也能治療少陰病導致的手足厥冷、腹瀉和胸痹刺痛,可以降氣、散血、安胎。《時珍》這樣說。

薤白可以補虛,解毒。《藏器》中這樣記載。

《本草備要》中提到,薤性味辛苦溫滑,可以調理中焦、助陽、散血、生肌,疏泄下焦大腸的氣滯。能治療腹瀉裡急後重、胸痹刺痛、肺氣喘急、安胎利產,塗抹於湯火傷處也能起作用。

《藥徵》中認為,薤白主要治療心胸疼痛、氣喘咳嗽,同時也能治療背痛和心中痞塞的感覺。

《方伎雜志》中說,五月時採收薤白的根部果實,切開曬乾。使用時從切口處切開,會散發出類似霉味的氣息。可以用於治療痰飲、胸痹、肩背疼痛等,是效果很好的藥物。《類聚方》中有很多使用薤白的方劑,效果可見一斑。

綜合以上各種說法,薤白可說是一種溫性的解凝藥,主要治療心臟引起的喘息、心臟神經痛等疾病,有其獨特功效。

2. 瓜蔞實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瓜蔞實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胸痹,悅澤人面。(《別錄》)

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腸,消癰腫瘡毒。(時珍)

補虛勞口乾,潤心肺。治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手面皺。(《別錄》)

《本草備要》曰:「瓜蔞仁,甘補肺,寒潤下,能消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為治嗽要藥。又能蕩滌胸中之鬱熱垢膩,生津利腸,通乳消腫。治結胸、胸痹,治一切之血證。瀉者忌用。」

《藥徵》曰:「瓜蔞實,主治胸痹也,兼治痰飲。」

《方伎雜志》曰:「瓜蔞實,由東洞翁先生之試驗,用土瓜實也。胸痹、痰飲、咳嗽,其效非瓜蔞仁所及。今藥鋪採鬻土瓜實者多,且仲景方稱實,非謂仁也。」

由以上諸說觀之,則本藥可謂為冷性之消炎解凝藥,有主治心肺原因性喘咳胸痛等之特能。

白話文:

瓜蔞實的醫療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

瓜蔞實,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

主要治療胸痹(胸悶、胸痛),可以使人的面色變得潤澤。(出自《別錄》)

能夠潤肺燥,降火氣,治療咳嗽,清除痰液凝結,使咽喉舒適,止渴,通利大腸,消除癰腫瘡毒。(李時珍的說法)

可以補虛勞造成的口乾,滋潤心肺,治療吐血、腸風下血、赤白痢疾,以及手面皮膚皺紋。(出自《別錄》)

《本草備要》記載:瓜蔞仁,味道甘甜,能補肺,性寒潤滑,可以降低上焦(指胸膈以上)的火氣,使痰氣下降,是治療咳嗽的重要藥物。還能清除胸中的鬱熱污垢,生津液,使腸道暢通,通乳汁,消腫。可以治療結胸、胸痹,以及各種出血症狀。腹瀉的人忌用。

《藥徵》記載:瓜蔞實,主要治療胸痹,兼治痰飲。

《方伎雜志》記載:瓜蔞實,根據東洞翁先生的試驗,應該使用土瓜實。對於胸痹、痰飲、咳嗽,其療效不是瓜蔞仁所能比的。現在藥店販賣的土瓜實很多,而且仲景方中說的「實」,指的也是土瓜實,而不是瓜蔞仁。

綜合以上各種說法來看,這種藥可以說是屬於寒性的消炎解凝藥,特別擅長治療因心肺問題引起的喘咳、胸痛等症狀。

3. 瓜蔞薤白白酒湯之注釋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徐氏曰:「此段實注胸痹之證脈,以後凡言胸痹,皆當以此概之,但微有參差不同耳。故特首揭之,以為胸痹之主證、主脈、主方也。」

吉益南涯曰:「凡曰胸痹,必有喘息咳唾之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痰飲閉塞血氣,而氣僅能通達而不暢行所致),胸背痛,短氣(血氣欲流通,故痛。痰飲自外閉,故短氣也),脈沉而遲(本上有『寸口』二字,下有『關上小緊數』之五字,是因自外痰飲閉塞之所見也。遲,實貌),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此湯逐痰飲,循血氣也)。」

依此二說,可解本條之義矣。

瓜蔞薤白白酒湯方

瓜蔞實2.4克,薤白9.5克。

上細銼,以上清酒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頓服。

求真按:「本方及次方,以白酒煎出,雖為原法,但日本不產此物,故本吉益東洞翁之經驗,以清酒代之。」

《續建殊錄》曰:「一婦人胸中痛,煩悶,無可奈何,切而按摩之,則其痛移於背,飲食及藥汁均不能下,若下咽則必痛甚,一身肉脫,而脈微細。與瓜蔞薤白白酒湯,服二三帖,疼痛大減,飲食得以下咽。爾後經十餘日,痛再發,以粉蜜湯作丹,兼用之,不數日,痊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胸痹心胸痛徹背者,非此二方不能治(求真按:「此二方者,謂本方及次方也。」),而尤以下方為勝,隨證兼用姑洗丸。真心痛不得息者,宜選用以下二方。」

白話文:

胸痹這種病症,會出現呼吸急促、咳嗽吐痰、胸部和背部疼痛、呼吸短促等症狀,把脈時會發現寸口的脈象沉而遲緩,關上的脈象則稍微緊數。遇到這種情況,就使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來治療。

徐氏認為,這段文字其實是在描述胸痹的脈象,之後凡是提到胸痹,都應該以此為基準,只是可能略有差異。因此特別把它放在最前面,作為胸痹的主要症狀、主要脈象和主要治療方劑的依據。

吉益南涯則說,凡是提到胸痹,一定會伴隨呼吸急促和咳嗽吐痰的症狀。胸痹這種病,會因為痰飲阻塞血氣,導致氣只能勉強流通而無法順暢運行,所以會出現呼吸急促和咳嗽吐痰。因為血氣想要流通,所以會感到疼痛。痰飲從外阻塞,所以會感到呼吸短促。把脈時會出現沉而遲緩的脈象,這都是因為痰飲從外阻塞所導致的現象,遲脈是真實的表現。使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來治療,這帖藥方可以驅散痰飲,疏通血氣。

根據這兩位醫家的說法,就可以理解這條原文的意思了。

瓜蔞薤白白酒湯的藥方

瓜蔞實2.4克,薤白9.5克。

將藥材切碎,用清酒一合五勺煎煮至剩五勺,去除藥渣,一次服用。

求真按:這個藥方以及它的加減方,原本都是用白酒煎煮,雖然是原有的方法,但是日本沒有白酒,所以根據吉益東洞的經驗,改用清酒代替。

《續建殊錄》記載,有個婦人胸口疼痛、煩悶,難以忍受,按壓時疼痛會轉移到背部,飲食和藥汁都難以下嚥,只要吞嚥就會更加疼痛,導致全身消瘦,脈象微弱細小。給予瓜蔞薤白白酒湯服用二三帖後,疼痛大大減輕,可以進食。之後過了十幾天,疼痛再次發作,就用粉蜜湯做成藥丸一起服用,沒過幾天就痊癒了。

《類聚方廣義》中關於本方的註釋說,胸痹導致的心胸痛徹背的,不用這兩個方子就無法治好(求真按:「這兩個方子」指的是本方和它的加減方),尤其以下面的加減方效果更好,可以根據病情搭配姑洗丸一起使用。真心痛導致呼吸困難的,應該選用下面的兩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