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80)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80)

1. 烏頭湯之注釋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歷節者,和久田氏曰:「歷者,經也。歷節者,各關節疼痛也。」

如上說,諸關節疼痛之名稱也。

烏頭湯,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金匱要略》)

2. 先輩之論說治驗

《外臺》烏頭湯,治寒疝,腹中絞痛,賊風入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發作有時,令人陰縮,手足厥逆。(《金匱要略》)

白話文:

《外臺》中的烏頭湯,可以治療寒疝,腹中絞痛,當賊風侵犯五臟時,身體拘急無法轉動,有時會發作,讓人陰縮,手腳冰冷逆轉。(《金匱要略》)

【註】

和久田氏曰:「此章為《外臺》文。絞者,轉榨也。絞痛者,如轉榨絞物而痛也。此『絞痛』二字,善能形容用烏頭煎之腹痛狀,則前二章(求真按:『指大烏煎及烏頭桂枝湯也』)之腹疼,亦可想而知矣。此證因寒疝病而賊風入攻五臟,致身體拘急,不得轉側也,因此賊風之入,所以合用麻黃等四味。發作有時者,腹痛也。陰囊縮者,寒疝之毒使然也。」

白話文:

和久田氏說:「這一章節出自《外臺祕要》。絞,指壓榨。絞痛,就像轉動壓榨物品而產生的疼痛。這「絞痛」二字,很能形容烏頭湯煎服後產生的腹痛狀況,因此前面兩章節(求真按:指的是大烏湯和烏頭桂枝湯)的腹疼,也可以推想而知了。此症狀是由於寒疝病而造成的,賊風侵襲五臟,導致身體拘急,無法轉側,因此要加入麻黃等四味藥物來治療。發作有時,指腹痛。陰囊縮小,則是由於寒疝之毒造成的。」

烏頭湯方

麻黃、芍藥、黃耆甘草各2.4克,烏頭12克。

上細銼,先以蜂蜜六勺,煎烏頭成三勺,去滓,別以水一合八勺,煎餘藥成六勺,去滓,納蜜煎中,更煎成六勺,頓服之。

白話文:

將藥物先搗碎,然後以蜂蜜六勺,先煎烏頭到三勺,然後過濾雜質。另外加水一合八勺,煎其餘的藥物到六勺,然後過濾雜質,將蜂蜜煎劑倒入其中,繼續煎煮到六勺,然後一次性服用。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骨節疼痛,不可屈伸,及腹中絞痛,手中厥冷者。」

按:「當有自汗、盜汗、浮腫等證。」

《方機》本方主治曰:「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者。腳腫疼痛者(以上兼用蕤賓丸,時時以紫圓攻之,仲呂亦可)。腰以下腫而疼痛者(蕤賓,或仲呂,或桃花散)。腹中絞痛拘攣,不得轉側,身重,手足厥冷,陰縮者。小腹攣急,陰囊偏大者。自汗,盜汗出,浮腫者。」

白話文:

《方機》的本方主治症狀:

  1. 各個關節疼痛,無法彎曲伸直的症狀。

  2. 腳腫脹疼痛的症狀。(以上兩種情況除本方應用外,還應搭配蕤賓丸,適時以紫圓攻治,仲呂方也可用。)

  3. 腰部以下腫脹疼痛的症狀。(蕤賓方、仲呂方或桃花散。)

  4. 腹中絞痛攣急,不能轉動,身體沉重,手腳冰涼,陰部縮小的症狀。

  5. 小腹攣急,陰囊一側腫大的症狀。

  6. 盜汗,浮腫的症狀。

《成績錄》曰:「一男子左腳攣急,不得屈伸,時時轉筋入腹,自小腹至胸下,硬滿上衝不得息,自汗如流,兩足厥冷,二便秘閉,微渴,日夜不得眠,仰臥不能轉側,舌上微黑。先生與烏頭湯,汗止厥已,諸證少緩,然兩便不通,硬滿如故,轉筋益甚,更與桃仁承氣湯,二三日,大便快利,小便亦能通,歷十日許,諸證悉愈。」

白話文:

《成就錄》記載:「有一位男子,左腳攣縮僵急,不能屈伸,時常抽筋到肚子裡,從小腹到胸部以下,又硬又滿,向上衝,不能呼吸,自己汗流浹背,兩腳冰涼,二便不通,微渴,日夜不得眠,仰臥時不能轉身,舌頭略微發黑。醫師給予烏頭湯,汗止,手腳冰涼的症狀也消失了,各種症狀稍有緩解,但兩便不通,仍舊又硬又滿,抽筋加劇,再給予桃仁承氣湯,過了二、三天,大便暢快,小便也能順暢,過了約十天,各種症狀都痊癒了。」

《續建殊錄》曰:「一男子心下硬痛,手足厥冷,頭出冷汗,嘔吐不能飲食,服紫圓二錢,下利數行,痛益甚,如絞,冷汗不止,乃與大柴胡湯,硬痛益甚,更作烏頭湯使服之,諸證頓退。」

白話文:

《續建殊錄》中記載:「有一位男子感到心下疼痛難忍,手腳冰冷,頭上冒出冷汗,嘔吐不止,無法進食,服用了兩錢紫圓後,腹瀉了好幾次,疼痛加劇,就像被絞住一樣,冷汗也止不住,於是給他服用了大柴胡湯,結果疼痛更劇烈了,又讓他服用了烏頭湯,之後所有的症狀都消退了。」

《腹證奇覽》本方條曰:「以上三方(求真按:『以上三方指大烏頭煎、烏頭桂枝、烏頭湯是也』),皆以烏頭煎為本方,更隨外證加味,即各異其意趣。要之,合桂枝湯以救表,諧營衛。合麻黃、黃耆、芍藥、甘草,所以祛風邪,逐瘀水,和筋脈。宣正氣者為隊伍,皆以烏頭煎獨為先鋒,散凝寒,解結水,其勢猛,非尋常之材也。

白話文:

《腹證奇覽》中記載了三個藥方:「大烏頭煎」、「烏頭桂枝」、「烏頭湯」。這三個藥方都以「烏頭煎」為基礎,再根據外在症狀添加其他藥物,各有不同的治療效果。

「大烏頭煎」可以合桂枝湯,以保全人體外在表,調和營衛。

「烏頭桂枝」可以合麻黃、黃耆、芍藥、甘草,驅散風邪,祛除瘀水,調和筋脈。

「烏頭湯」以宣正氣的藥物為輔佐,以「烏頭煎」為先鋒,散佈凝聚的寒氣,化解結聚的水氣。烏頭的藥性猛烈,不是尋常的藥物可以比擬的。

故服之者,雖量少,亦能惡寒,身痹,口舌如噉椒,溫溫欲吐,起則頭眩。多服之則身體冷,自汗如流,吐瀉嘔逆,而脈沉伏,甚者如死狀,輕則一二時,重則半日許乃可解。故方後曰:『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是實瞑眩之劑也,不可不慎焉。若夫瞑眩時,不可妄駭,遂與他藥,及以火暖之,宜靜待其醒也。

白話文:

服了它的人,即使劑量少,也會有怕冷、身體麻木、口舌像吃了花椒,而且溫熱想吐,站起來頭暈。服用多了,身體會冷,自汗如流,吐瀉嘔吐,脈搏沉伏,嚴重的像死了一樣,輕則一兩個小時,嚴重的要半天左右才能好。所以方後說:「知道的人像喝醉的樣子,能吐出來的為中病。」這是確實毒發性的藥劑,不可不小心。如果中毒時,不要驚慌,再給其他藥物,或用火取暖。應該靜靜等待它清醒。

有醒後得吐者,有方暝眩而吐瀉併至者,但醒後發渴欲飲者,則宜與冷水將息,若誤中烏頭附子之毒者,宜服味噌汁,或黑豆甘湯,或乾薑甘草湯,亦不可不知也。或曰:『若欲其緩,宜用川烏頭。』然病劇者若不用草烏頭,則不能取功,但其分量及蜜水煎法,不可差誤,慎之慎之。

白話文:

有些人在醒後會嘔吐,有些人則在夜晚眩暈,並伴有嘔吐和腹瀉。但醒後口渴想喝水的人,則應該給予冷水緩解症狀。如果不小心中毒了烏頭附子,則應該服用味噌湯,或黑豆甘草湯,或乾薑甘草湯,這也是必須知道的。有人說:「如果想讓它緩慢起效,應該用川烏頭。」然而,病情嚴重的人如果不使用草烏頭,就無法奏效,但其劑量和蜂蜜水的煎煮方法,不可有差錯,要謹慎再謹慎。

以上三方,可施於疝家偏墜證。」

求真按:「偏墜者,陰囊小腸氣也。」

一婦人,苦梅毒十餘年,諸藥皆無效。請余治,診之,脈沉數,顏色憔悴,四肢拘急,肩腕腹背結毒,膿汁常出,臭氣射鼻,因先作烏頭湯及伯州散使服之。四十餘日,更作化毒丸(求真按:「此方,薰陸、大黃雄黃、亂髮霜、生生乳而成之丸方也」)服之,凡八日,諸患減半。後二十日,再作化毒丸服之如前。

白話文:

有個婦女,患梅毒十幾年了,各種藥物都無效。她請我看病,我診斷後發現,她的脈搏沉而數,面色憔悴,四肢拘急,肩、腕、腹、背部結毒,膿汁經常流出,臭氣燻鼻。我首先用烏頭湯和伯州散給她服用。四十多天後,我又用化毒丸(包括薰陸、大黃、雄黃、亂髮霜、生生乳這五種藥物製成的丸劑)給她服用。八天後,她的各種症狀減輕了一半。二十天後,我再次用化毒丸給她服用,效果和上次一樣。

至八日,止服,用紫圓隔日攻之。病減十之八九,毒猶未盡,周身微腫,因換越婢加朮附湯,時以梅肉散攻之。五十日許,毒盡除。

白話文:

到第八天,停止藥物的服用,第二天用紫圓藥攻之。病情減輕了十分之七八、九,但毒素還沒有完全清除,周身微微腫脹,於是改用越婢加朮附湯,時常服用梅肉散攻之。大約五十天左右,毒素全部清除。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日:「腳氣,痿弱不能起立,麻痹殊甚,諸烏附劑無效者,宜此方。」

治痛風,百節疼痛,腫起,及偏枯,癱瘓,結毒,骨節酸疼,或隆起者,俱宜兼用七寶承氣丸、十乾承氣丸。腹滿便秘,或有塊者,兼用夾鐘圓或大承氣湯。有經水之變者,桃核承氣湯。偏枯證,心氣不定,或健忘,心下痞者,瀉心湯

白話文:

  • 治療痛風,四肢關節疼痛,腫脹,以及偏癱、癱瘓、中毒、骨節疼痛、或骨節隆起等症狀,都適合服用七寶承氣丸和十乾承氣丸。
  • 如果腹部脹滿、便祕,或有塊狀物,可以服用夾鐘圓或大承氣湯。

  • 如果有經水異常,可以服用桃核承氣湯。

  • 偏癱症狀,心氣不穩定,或健忘,心下痞悶,可以使用瀉心湯。

治痘瘡,起脹灌膿,其勢不振,灰白內陷,下利身冷,寒戰咬牙,掉頭不止者。

癰疽,累日膿不潰,堅硬疼痛,不可忍者,或已潰後,毒氣凝結,腐蝕不復,新肉難生者,或附骨疽、痿瘡,瘀膿不盡者,或久年梅毒,沉滯不動者,皆主之,隨宜兼用七寶、十乾、梅肉等。又有宜用薰藥者。

白話文:

對於患有下列情況的人:發癰疽,患病多日膿瘡不破裂,堅硬疼痛,讓人無法忍受;或者膿瘡已經破裂,但毒氣凝結不消,腐爛的地方無法恢復,新肉難以生長;或者患有骨癰疽、痿瘡,瘀膿沒有排盡;或者長期患有梅毒,病情沉滯不變的,都可以使用這個方劑。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適當添加七寶、十乾、梅肉等藥物。此外,還有一些情況需要使用薰藥。

《方伎雜志》曰:「破傷風,多由足發疪,如切疪、打撲、足傷等小疪,過五日、七日乃至十五日、二十日,自己亦已忘卻矣,此時有發為風者,醫每誤診之,甚者有角弓反張,兩便不利,手足拘急,人事不省等證。此證輕者,宜用大劑葛根附子湯;重證宜用烏頭湯與大承氣湯;拘攣而牙關緊閉者,宜與紫圓六七分或一錢。若不敏捷治療,死亡即不旋踵。

白話文:

《方伎雜志》上說:「破傷風,大多是由於腳上小傷口引發的感染,例如切傷、打擊、腳傷等小傷口,經過五天、七天甚至十五天、二十天,自己也已經忘記了,這時有的人可能會發作風,醫生常常誤診,嚴重的會有角弓反張、大小便不通、手腳拘急、人事不省等症狀。這種病症較輕的,應該使用大劑量的葛根加附子湯;嚴重的應該使用烏頭湯和大承氣湯;拘攣而牙關緊閉的,應該服用六七分或一錢的紫圓。如果不迅速治療,就會很快死亡。

又有心下痞塞,時時鬱冒者,宜用瀉心湯。」

一人乞診曰:「九月間,腰腳痛不能步行,托藩醫治,以為疝病,療三十日許,無效。又請他醫,是氣血水家也。其醫云因氣血之滯,所謂乾腳氣是也,服藥三十餘日,更無效。又視一醫,問曰:『有無損傷乎?』答曰:『是矣。從前學習弓馬槍劍柔術等時,腰足時覺疼痛,或由宿疾之發動乎?』於是服其藥。

白話文:

某人跪求病診說道:「九月間,我的腰和腳疼痛到無法走路,託付給西醫治療,認為患了疝氣,治療了三十天左右,卻未見效。又請了另一位中醫,是擅長治療氣血水三種疾病的醫生。該醫生說,是氣血阻滯造成的,所謂的乾腳氣就是如此,服用了三十多天的藥物,依然毫無效果。我又去看一位醫生,他詢問道:『有無損傷?』我回答道:『是的。過去學習弓馬槍劍柔術等時,腰部和腳時常感到疼痛,可能是原來的疾病發作了吧?』於是服用了他的藥。」

親族以為損傷之病,宜用鏝以治其外,如是則內外併治,氣血容易循環,即疾病亦可速效矣,然經五十日,亦無效云。」余診之,伏枕已久,故全身大肉已脫,腰股仍甚痛,余用烏頭湯兼七寶承氣丸,服五六日,痛稍輕。用丸藥十日,便少通,轉用芍藥甘草附子大黃湯六帖,二十日許,能扶杖行走於房內云。

白話文:

親戚們都認為是受傷的緣故,應使用鏝來治療外傷,這樣內外同時治療,氣血容易循環,即疾病也可以很快治癒了。但是經過五十天,也沒有什麼效果。我診斷後,患者臥牀已經很久了,因此全身的肌肉已經萎縮了,腰部和臀部仍然很痛。我使用烏頭湯兼七寶承氣丸,服用了五、六天,疼痛稍微減輕了。用丸藥十天後,大便比較通暢了,轉而使用芍藥甘草附子大黃湯六劑,大約二十天後,能夠拄著柺杖在房間裡行走了。

至十二月中旬,大概已愈。至廿四五,離床如案,可謂幸矣。」

一婦人乞診,病人云:「三四年前,右脛發附骨痘,一瘍科治之而愈。去年臘月往遠方,感受風寒,腰臀兩腳疼痛,惡寒甚,不知如何?仰臥時兩腳雖可稍伸,然不能動,恐不因附骨疽所致,此是正月二日事也。」熟診之,是附骨疽殘毒發動所致,用葛根加朮、附、反鼻霜治之。

白話文:

有一個婦人來尋求診治,她說:「三四年前,我的右小腿長了附骨疽,由一位外科醫生治癒了。去年臘月我去遠方,受了風寒,腰臀和兩隻腳都疼痛,畏寒得很厲害,不知是怎麼回事?仰臥時兩隻腳可以稍微伸展,但是不能動,恐怕是因為附骨疽引起的,這是正月二日發生的事。」我仔細診治後,認為是附骨疽的殘毒發作引起的,於是使用葛根加上朮、附子、反鼻霜來治療。

後長強骨邊痛甚而漫腫,兩足跟及十指頭皆成黑色,想已當死矣。後暑熱隨退,飲食稍進,瘡口亦漸愈,至九月天氣清爽時而大快,然因久於伏臥,腰腳強直如棒,不能跪坐,飲食可不論,而兩便亦不通,轉方烏頭湯兼用七寶丸,另請推拿揉筋術,故漸能屈伸,至十月末復原。

白話文:

後來長強骨旁邊的疼痛越來越嚴重,並開始腫脹,兩腳的腳跟和十個手指頭都變成了黑色。當時想自己大概快死了。後來暑熱逐漸退去,開始進食,瘡口也逐漸痊癒。在九月份天氣清爽的時候,病情好轉。然而,由於長時間臥牀,腰腳僵直,像木棒一樣,無法跪坐。飲食可以不挑剔,但兩便卻不通暢。轉換藥方,使用烏頭湯並服用七寶丸,另外請推拿醫生來按摩筋骨,因此逐漸能彎曲伸展。到十月份末完全恢復。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用於歷節之劇證,有速效。又白虎風痛甚者,亦用之。白虎風證詳於《聖濟總錄》,謂以不可屈伸為目的。一婦人臂痛甚,不可屈伸,晝夜號泣,眾醫不能治,余用此方,得速效。又腰痛數年不止,如佝僂狀者,少翁門人中川良哉用此方,腰貼蕪菁膏而痊愈。

白話文: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的處方中說:「這個方劑用於治療各個關節的嚴重疼痛,療效快速。另外,對於白虎風痛非常嚴重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白虎風證的詳細內容記載在《聖濟總錄》中,說的是以不能彎曲伸展為主要症狀。有一個婦人手臂疼痛非常嚴重,不能彎曲伸展,日夜號哭,很多醫生都無法治癒,我使用這個方劑,很快就見效。另外,還有一個腰痛好幾年都不好,像佝僂病一樣的患者,中川良哉這個小夥子使用這個方劑,在腰上貼上蕪菁膏就痊癒了。

青州翁用於囊癰而奏效。此方若少用甘草,且不加蜜,則無效,因此二味能和血脈,緩筋骨也。」

《橘窗書影》曰:「一小孩八歲,去年起,右腳攣急,不能行步,漸致右臂骨突出,經筋痛不可按,其他如故。概作肝證治,與抑肝散之類。余以為胎毒所流注,如法使服烏頭湯(蜜煎),兼用化毒丸。數十日,攣痛漸緩,得以起步矣。余近治此證十人,大抵以此法拔其痼疾,但足病如枯柴,或椎骨突出成龜背,或兩足繚戾,指甲橫斜者,其初不可不慮之。」

白話文:

《橘窗書影》中寫到:「一位八歲的小孩,從去年開始,右腳攣縮,無法走路,逐漸導致右臂骨頭突出,經筋疼痛,無法按壓,其他方面沒有異常。醫生普遍認為這是肝臟出了問題,並給他開了抑肝散之類的藥物。我認為這是胎毒造成的,於是按照方法讓他服用烏頭湯(蜂蜜煎服),同時服用化毒丸。服用幾十天後,攣縮疼痛逐漸緩解,能夠走路了。我最近治療了十個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大多數都能用這種方法治癒。但如果足部疾病像枯柴一樣,或椎骨突出形成龜背,或雙足纏繞,指甲橫斜,最初就需要考慮這些情況。」

一婦人產後手中疼痛不解,醫為風濕,治之不愈。余診曰:「身無寒熱,而不走痛,凝結腫起,恐為瘀血流注所致。」與桂苓丸料加大黃、附子,外以當歸、蒸荷葉、礬石熨其痛處,腫散痛和,兩足平復。但左手掌後腫後突出,不得屈伸而痛甚,與烏頭湯,掌後貼蕪菁膏,膿水出,痛止而復常。

白話文:

有一名婦人在生產之後,手疼痛一直沒有好轉,醫生診斷為風濕,治療後也沒有好轉。我診斷後說:「她的身上沒有寒熱,也不是走痛,但卻有凝結腫起的現象,恐怕是瘀血流注引起的。」於是給她服用桂苓丸藥丸,並增加了大黃和附子,另外用當歸、蒸荷葉和礬石熨燙疼痛的部位,腫脹消散,疼痛緩解,雙腳也恢復了正常。但是她的左手掌後面腫脹突出,無法屈伸,疼痛加劇,我給她服用烏頭湯,在手掌後面貼上蕪菁膏,膿水排出,疼痛停止,恢復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