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65)
別論 (165)
1. 茯芩飲之腹證
本方中以有人參,於腹證上則心下痞硬。有枳實,故上腹部當膨滿。又以有茯苓、朮、橘皮、生薑,則認停水於胃內。有茯苓、朮,故尿利減少或頻數。因有茯苓而心下悸動。有茯苓、人參、枳實、橘皮、生薑,故至於吐水。是以東洞翁於本方定義治心下痞硬而悸,小便不利,胸滿自吐宿水者,則此腹證與仲景所論互考而可運用本方矣。
《方機》本方主治曰:「胸中有痰飲,滿而不能食者(南呂);吐出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者(紫圓);腳氣,小便不利,心下悸,逆滿而嘔者(蕤賓或紫圓)。」
《建殊錄》曰:「一人年已九十餘,生來不信醫藥,以為無益。至是大崇先生之術,謂家人曰:『余如有病,其所賴唯東洞耳。』後數年,患傷寒,心胸煩熱,譫語妄言,小便不利,食不進者凡六日,家人乃召先生診之。心胸煩滿,四肢微腫,乃作茯苓飲使飲之,吐出水數升而愈。
初,年六十,雖盛夏,重衣猶寒,以為衰老也,自病愈後,更服綺絺,無異少壯。由此觀之,蓋病也,非衰老也。」
《成績錄》曰:「一婦人患胃反九年,醫治不效。先生診之,心下攣結,吐而不渴,食觸於口,即不爽快,心胸間有痰飲也。即與茯苓飲,服數日而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胃反吞酸嘈雜等,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心胸痛者。又治每朝噁心,吐苦酸水,或痰沫者,兼用南呂丸或陷胸丸等。」
治老人常苦痰飲,心下痞滿,飲食不消,易下利者。又治小兒乳食不化,吐下不止,及百日咳,心下痞滿,咳逆甚者,均加半夏有特效。脅腹苦有癖塊,或大便難者,兼用紫圓。
《方伎雜志》曰:「一婦人患所謂疝積留飲痛者三四年,發則苦痛欲死,醫治無效。飲食漸減,精力衰弱,僅不死耳。是時有美國名醫來橫濱,求治者戶限為滿,患者亦乘轎至橫濱乞診察。美醫乃用種種器械診察鼻耳胸腹各部,咸嘆觀止,以為日醫不及也。診畢云:『此證不治。
』雖苦求之,亦不與藥。病人大失所望,歸而悒鬱不食。經家人親戚苦勸,始漸進食,並集議乞治於余。余診之,羸瘦而無血色,心下痞硬,脊痛無度,時吐水飲,食物不進,夜不安眠,故晝鬱鬱,疲憊惡人。余思初不禁食,兼誤醫藥所致,且面部四肢脫肉中現微腫,脈雖沉弱,想不必死之證。
因與茯苓飲加半夏,每夜用消塊丸八分。一月許,痞硬吐水稍減,胃納稍佳。轉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兼用消塊丸一錢。又一月餘,諸患去,飲食如常。病人及家人均謝再造之恩,可笑也。」
白話文:
茯苓飲這個方子,因為有人參,所以腹部會出現心下痞硬的症狀。因為有枳實,所以上腹部會感覺脹滿。又因為有茯苓、白朮、橘皮、生薑,可以判斷胃裡有停滯的水液。因為有茯苓和白朮,所以小便會減少或次數頻繁。因為有茯苓,所以心下會有悸動的感覺。因為有茯苓、人參、枳實、橘皮、生薑,所以會吐水。因此,東洞翁認為這個方子是治療心下痞硬而悸動,小便不順暢,胸部脹滿並自行吐出停滯水液的症狀。這樣的腹部症狀和張仲景所論述的互相對照,就可以運用這個方子了。
《方機》認為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胸中有痰飲,脹滿而吃不下東西的(南呂證型);吐水,心下痞硬,小便不順暢的(紫圓證型);腳氣,小便不順暢,心下悸動,逆氣上衝滿脹而想吐的(蕤賓或紫圓證型)。」
《建殊錄》記載:「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從來不相信醫藥,認為沒什麼用。後來很推崇大崇先生的醫術,對家人說:『如果我生病了,能依靠的只有東洞先生了。』幾年後,他得了傷寒,心胸煩熱,胡言亂語,小便不順暢,連續六天吃不下東西,家人就請來先生診治。先生診斷發現他心胸煩滿,四肢稍微腫脹,就用茯苓飲給他喝,吐出好幾升水就痊癒了。
當他六十歲時,即使在盛夏也穿很多衣服還是覺得冷,以為是年紀大了的緣故。自從病好後,即使穿著輕薄的衣服,也和年輕時一樣。由此看來,這不是衰老,而是生病了。」
《成績錄》記載:「一位婦人胃反病了九年,怎麼治療都沒有效果。先生診斷後,發現她心下絞痛,吐但是不渴,吃東西碰到嘴巴就覺得不舒服,心胸之間有痰飲。就用茯苓飲,服用幾天就好了。」
《類聚方廣義》關於這個方子的條目說:「治療胃反吞酸嘈雜等症狀,心下痞硬,小便不順暢,或者心胸疼痛。又治療每天早上噁心,吐苦酸水,或痰沫的,可以搭配南呂丸或陷胸丸等一起使用。」
還可以治療老人常有痰飲,心下痞滿,飲食不消化,容易腹瀉的症狀。又可以治療小孩吃奶或食物不消化,吐瀉不止,以及百日咳,心下痞滿,咳嗽很厲害的症狀,加半夏效果特別好。如果脅腹有腫塊,或者大便困難的,可以搭配紫圓一起使用。
《方伎雜志》記載:「一位婦人患所謂疝氣積留水液疼痛三四年,發作時痛苦不堪,多次求醫無效。飲食逐漸減少,精力衰弱,只剩下不死而已。那時候,有名美國醫生來到橫濱,求診的人絡繹不絕,患者也坐轎到橫濱請求診治。美國醫生使用各種儀器檢查了鼻、耳、胸、腹各個部位,都感嘆日醫比不上。診斷結束後說:『這個病治不好。』即使苦苦哀求,也不給藥。病人非常失望,回家後鬱悶不食。經過家人親戚的勸說,才逐漸開始進食,並一起商議請我治療。我診斷後發現她非常消瘦而且沒有血色,心下痞硬,背痛難忍,時常吐水,吃不下東西,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精神萎靡,疲憊而且厭惡別人。我想她一開始不應該禁食,加上誤診誤藥導致,而且臉部四肢雖然肌肉消瘦,卻有輕微浮腫,脈象雖然沉弱,但應該不是必死之症。
因此就給她服用茯苓飲加半夏,每晚服用消塊丸八分。一個月左右,痞硬和吐水稍微減少,胃口稍微好一點。改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搭配消塊丸一錢。又過一個多月,各種病症都消失了,飲食恢復正常。病人和家人都感謝我再造之恩,真是可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