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60)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60)

1. 枳實芍藥散之注釋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金匱要略》)

【註】

曰產後腹痛,暗示疼痛在下腹部也。煩滿不得臥者,其煩悶因於腹部膨滿,由此腹滿與疼痛,而不得橫臥之意。然仲景列本方於《婦人產後病門》之關係上論之,則不獨止於下腹痛。若有胸痛,或心下痛,或癰膿等,在於下列之腹證者,則可用之。

師曰:「產後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金匱要略》)

【註】

只稱產婦腹痛,恐於腹痛之下,省略「煩滿不得臥」五字。因本方非產婦腹痛之特效藥,乃其主治兼煩滿者耳。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芍藥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求真按:「本方服法,宜作散劑,但現在不用麥粥,改為如下之煎劑為常。」

枳實、芍藥各6克。

上細銼,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或冷服。

白話文:

產後腹部疼痛,感到煩躁、腹脹難受而無法躺臥,可以用枳實芍藥散來治療。

這裡說的產後腹痛,暗示疼痛是在下腹部。煩躁、腹脹難受而無法躺臥,是因為腹部脹滿引起的煩悶感,由於腹部脹滿和疼痛,所以無法側躺。但是,張仲景把這個方子放在《婦人產後病篇》中討論,這說明這個方子不只適用於下腹痛。如果同時有胸痛、心下痛、或癰膿等情況,並且有以下腹部症狀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醫生說:「產後腹痛,應該用枳實芍藥散來治療。如果用了這個方子還沒好,那就是腹中有瘀血停留在肚臍下方,應該用下瘀血湯來治療。這個方子也適用於經期不順暢的情況。」

這裡只說產婦腹痛,可能是省略了「煩滿不得臥」這幾個字。因為這個方子並不是專門治療產婦腹痛的特效藥,而是主要治療腹痛同時伴有煩滿的狀況。

枳實芍藥散的組成:

枳實和芍藥各用等量。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勺(方寸匕),一天服用三次。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癰膿,服用時用麥粥送服。

求真按:「這個方子原本應該做成散劑服用,但現在不用麥粥,改用以下煎劑服用比較普遍:」

枳實和芍藥各6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五勺(二合五勺)煎成一合。濾去藥渣,一天分三次溫服或冷服。

2. 枳實芍藥散之腹證

本方之腹證,包含本方及大柴胡湯、四逆散等,尤其類似於四逆散之腹證,但以無胸脅苦滿為別。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腹滿拘攣,或痛者。」

《險證百問》曰:「半產後,腹痛,嘔吐,發熱,下利,不食,或吐下蛔蟲,舌正赤色者。師曰:『半產後腹痛』云云,枳實芍藥散可也。嘔吐止,則與當歸建中湯。有蛔蟲者,可與鷓鴣菜湯。」

求真按:「據此,本方似有鎮嘔作用,但未知其然否。」

白話文:

枳實芍藥散這個方子的腹部症狀表現,包含它與大柴胡湯、四逆散等方劑相似的症狀,尤其和四逆散的腹部症狀很像,但區別在於沒有胸脅部位的脹滿不適感。

東洞先生對這個方子的定義是:「治療腹部脹滿、拘急攣縮,或疼痛的症狀。」

《險證百問》這本書提到:「婦女流產後,出現腹痛、嘔吐、發燒、拉肚子、吃不下東西,或吐出或拉出蛔蟲,舌頭呈現鮮紅色。醫生說:『流產後腹痛』等情況,可以用枳實芍藥散治療。嘔吐停止後,再給予當歸建中湯。如果體內有蛔蟲,可以給予鷓鴣菜湯。」

求真認為:「根據這些描述,這個方子似乎有止嘔的作用,但還不確定是否如此。」

3. 排膿散之補遺

瘡癰腸癰浸淫病之脈證並治法曰(《金匱要略》)

白話文:

關於瘡瘍、腸癰和浸淫病(一種皮膚潰瘍)的脈象、症狀以及治療方法的補充說明(出自《金匱要略》)。

4.

問曰:「寸口脈微浮而澀,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云何?」師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此名金瘡。無膿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膿者,排膿散主之。排膿湯亦主之。」

白話文:

問:把脈時,寸口脈摸起來稍微浮在表面又感覺澀滯,這種情況照理說是失血的表現,如果還流汗就更明顯了。但如果沒有流汗,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醫師回答:如果身體有傷口,像是被刀斧砍傷,也會造成失血,這就稱為「金瘡」。如果傷口沒有化膿,就用王不留行散來治療。如果傷口已經化膿,就用排膿散來治療。另外,排膿湯也有同樣的療效。

排膿散方

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一服。

求真按:「仲景稱脈證並治云云,是有治方而無脈證者,恐係後世亡佚。然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瘡家胸腹拘滿,或吐黏痰,或便膿血,又有瘡癰而胸腹拘滿者主之。』此為不可易之確論,則本方可隨之運用矣。但現今用之者,改為如下之煎劑,而不用卵黃耳。」

枳實、芍藥各5克,桔梗2克。

煎法用法同前。

白話文:

[排膿散方]

用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這三種藥材,搗成粉末。取一個雞蛋黃,將藥粉與雞蛋黃等量混合均勻,攪拌均勻後服用,每天服用一次。

(求真按:張仲景說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一起治療,但這個方子只有治療方法而沒有提到脈象症狀,可能是後世遺失了。不過,東洞先生對這個方子的定義是:「治療瘡瘍患者胸腹部脹滿,或吐出黏痰,或大便排出膿血,還有長瘡癰且胸腹脹滿的情況。」這是不可更改的正確論述,那麼這個方子就可以根據這個情況來運用了。只是現在使用這個方子的人,把它改成以下的煎劑,而不再用雞蛋黃了。)

枳實、芍藥各5克,桔梗2克。

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跟前面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