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57)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57)

1. 四逆散之注釋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傷寒論》)

【註】

少陰病者,脈微細,但欲寐也。四逆者,四肢厥逆之意。謂有此厥逆現象,或有以下之證者,為本方所主治也。但本方證非真少陰病,本方亦與少陰病之主方四逆湯異。無熱藥之乾薑、附子,則無治陰證之能力。然仲景謂本方證為少陰病四逆,方名亦名四逆,雖似矛盾,抑亦深意之所存。

欲示本方之治熱厥時,疑似於少陰病之寒厥也。因裡熱極時,阻止血流,使人之四肢厥逆,而呈陰證之外觀,實與陰證之四肢厥逆(寒厥),內外俱厥冷者異。表雖厥冷而裡有熱,所謂表寒裡熱者(熱厥)是也。故不可被表證之陰狀所惑,以直治其裡熱,為古今寒熱二厥之大別。

本方證雖本來為陽熱證,然可能熱極而疑似寒厥,則呈熱厥之證。雖然,此證甚少,故本方通常不拘於冒頭之五字,而以下列腹證為主目的,仲景謂其人或咳云云及諸家之說為副目的而運用之,可也。

四逆散方

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各3克。

煎法用法同前大柴胡湯方此為散方之用量。若為煎劑當增量二倍以上。

白話文:

少陰病,出現四肢冰冷,病人可能會有咳嗽、心悸、小便不順暢、腹痛、腹瀉且有裡急後重感等症狀,可以用四逆散來治療。

【註釋】

所謂的少陰病,是指脈象微弱細小,並且只想睡覺。四逆指的是四肢冰冷的意思。如果有這種四肢冰冷的現象,或者有以下提到的症狀,就是這個方劑主要治療的對象。但是這個方劑治療的並非真正的少陰病,它和治療少陰病的主要方劑四逆湯也不同。因為四逆散沒有使用乾薑、附子等溫熱藥材,所以沒有治療陰證的能力。雖然張仲景說這個方劑治療的病證是少陰病四逆,方名也叫做四逆,看起來似乎矛盾,但其實有其深意。

這是為了要說明這個方劑是用於治療熱厥,容易被誤認為是少陰病的寒厥。因為當體內的熱邪非常嚴重時,會阻礙血液運行,導致四肢冰冷,呈現出陰證的外觀,但實際上與陰證的四肢冰冷(寒厥),內外都冰冷的狀況不同。這種情況表面上看起來冰冷,但體內卻有熱,也就是所謂的表寒裡熱(熱厥)。所以不能被表面的陰象所迷惑,要直接治療體內的熱邪,這是古今區分寒厥和熱厥的重點。

這個方劑治療的病證本來是陽熱證,但可能因為熱邪過於嚴重而看起來像寒厥,就呈現出熱厥的症狀。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所以這個方劑通常不拘泥於開頭的「少陰病,四逆」這五個字,而是以下面的腹部症狀為主,張仲景所說的「其人或咳」等症狀,以及其他醫家的說法為輔助,來靈活運用這個方劑就可以了。

四逆散的組成

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各3克。

煎藥的方法和使用方法與之前提到的大柴胡湯相同,這裡指的是散劑的用量。如果是煎劑,藥量應該增加兩倍以上。

2. 四逆散之腹證

本方之腹證,酷似於大柴胡湯。其所異者,因彼含大黃,故其腹部現一般之實狀,有內部充實之觸覺,按之則覺抵抗。本方無大黃,故有虛狀,內部按之則空虛而無抵抗。又本方無生薑、半夏,故無噁心嘔吐;無黃芩、大黃,故熱勢不劇,舌苔亦稀也。雖然,此方中含枳實、芍藥、甘草,有帶枳實芍藥散、芍藥甘草湯之方意,故腹肌之攣急急迫,反較大柴胡湯證為甚,此是二者之別也。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是亦大柴胡湯之變方也。其腹形專凝聚於心下及兩肋下,延及胸中、兩脅而拘急。然少實熱,故不用大黃、黃芩,其主藥亦唯緩和心下及兩肋下也。再《本論》說明證候略而不詳,且文章亦不見於正文,恐係後人所附。全部之腹形,若能領會心下肋下之狀,如上所述者,雖四肢逆厥,亦可以此藥治之,與真少陰之四逆厥,其脈狀、腹候等大有不同也。

又疫兼癇證,其甚者,發為譫語煩躁而呃逆等證,用陶氏散火湯之類無寸效者,用本方即驗。固不及用呃逆之藥,心下及肋下、胸中成強硬狀態者,即不誤矣。證候外有發為種種之證候者,必不可眩惑於見證。余多年用此藥以治疫證及雜證,並及種種之異證,不可勝數,真稀有之靈方也。

常用之,可知其效之不凡。」

求真按:「古來活用本方,以和田氏為嚆矢。故其議論極痛切,學者宜熟讀之。」

《蕉窗雜話》曰:「一人年四十,得病已十八年,其間唯服用一醫之藥不絕。其證頭痛眩冒,惟席上行步耳,因是面細長而瘦皺,蒼白無血色,骨瘦如柴,月經亦十年不行矣。腹候,右臍旁有疝塊,脅肋之下亦甚拘攣。余即用四逆散加良薑、牡蠣、劉寄奴,使服之。並日施灸火於風市、三里、三陰交各穴,始終不轉方。

尚未期年,脅腹漸大,肌肉漸長,如無病時,頭眩鬱冒等證,亦已如洗,月信亦稍稍至矣。」

求真按:「此證可用四逆散合用當歸芍藥散。」

一老人患鼻淵已三年,諸醫以為肺虛,百治不效。後應東武之役,過京師,求治於余時,其人兩鼻流濁涕極多,與四逆散加吳茱萸、牡蠣,使服之。翌日自京出發而東去,於途中日服三帖。至品川之前日,濁涕鼻水已停止而不流矣。此證自古以來,均作肺部之病,多用辛夷、白芷之類。

又有云成自風邪後之餘邪者,均誤也。是皆由肝火上逆於肺,上下之氣隔塞而成也。

求真按:「此蓄膿證也,可用本方加薏苡仁,合用當歸芍藥散。」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痢疾,累日下利不止,胸脅苦滿,心下痞塞,腹中結實而痛,裡急後重者。」

求真按:「余亦當用本方治同證。」

《橘窗書影》曰:「一人年十四,氣宇閉塞,顏色青慘,身體羸瘦,醫以為勞瘵。余診之,任脈拘急,胸中有動悸,自左脅下延鳩尾煩悶。余以為癖疾所為,與四逆散加鱉甲、茯苓。數日,煩悶去,拘急解,氣宇大開。但四肢無力,倦怠,因與《千金》茯苓湯,數旬痊愈。」

白話文:

四逆散的腹部症狀

四逆散的腹部症狀,非常類似大柴胡湯。兩者差異在於,大柴胡湯因為含有大黃,所以腹部呈現一種實證的狀態,可以摸到內部充實感,按壓時會感覺到抵抗。四逆散則沒有大黃,所以腹部是虛弱的,按壓時會覺得空虛而沒有抵抗。另外,四逆散沒有生薑、半夏,所以不會有噁心嘔吐;也沒有黃芩、大黃,所以熱象不嚴重,舌苔也比較薄。雖然如此,四逆散中含有枳實、芍藥、甘草,帶有枳實芍藥散、芍藥甘草湯的藥理,因此腹部肌肉的攣急、急迫感,反而比大柴胡湯證還要明顯,這是兩者的區別所在。

《蕉窗方意解》的相關條文說:「四逆散也是從大柴胡湯變化而來的。它的腹部症狀主要集中在心下(胃脘部)和兩側肋下,並延伸到胸部、兩側脅肋,出現拘急的感覺。但由於沒有明顯的實熱,所以不用大黃、黃芩,主要的藥效是緩和心下和兩肋下的不適。至於《傷寒論》中對這個證狀的描述比較簡略,而且相關的文字也沒有在原文中出現,很可能是後人附加的。總體而言,如果能理解心下、肋下拘急的狀況,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即使出現四肢厥冷的狀況,也可以用這個藥方來治療。這和真正的少陰證(即四肢冰冷的疾病)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脈象還是腹部的情況,都明顯不同。」

此外,對於流行病合併癲癇的患者,如果嚴重到出現胡言亂語、煩躁不安、呃逆等症狀,用陶氏散火湯之類的藥方都沒有效果時,使用四逆散卻有明顯療效。所以,當患者出現呃逆,而且心下、肋下、胸中出現強硬的狀況時,使用四逆散就不會錯。如果症狀外還出現其他的各種症狀,千萬不能被這些表象迷惑。我多年來用這個藥方治療流行病和各種雜病,甚至治療許多疑難雜症,效果都非常好,真的是很難得的靈藥。

只要經常使用,就能知道它的療效非凡。

求真按:「古時候活用四逆散,以和田氏為開始。他的論述非常精闢,學者應該仔細研讀。」

《蕉窗雜話》記載:「有一個四十歲的人,得病已經十八年,期間一直服用一位醫生的藥。他的症狀是頭痛、頭暈,只能在床上走動,導致面容細長而瘦弱、蒼白無血色、骨瘦如柴,月經也停了十年。腹部的情況是,右邊肚臍旁有疝氣塊,兩側脅肋也很拘攣。我用四逆散加上良薑、牡蠣、劉寄奴讓他服用。同時,每天在風市、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進行艾灸,沒有更換其他藥方。

還不到一年,他的脅腹逐漸豐滿,肌肉逐漸長出來,像沒有生病時一樣,頭暈、鬱悶等症狀也消失了,月經也稍微恢復了。」

求真按:「這個病例可以用四逆散合用當歸芍藥散。」

一位老先生患鼻淵三年,許多醫生都認為是肺虛,治療效果不佳。後來因為東武之役,路過京師,來找我看病,他兩邊的鼻子流出很多濃稠的鼻涕。我給他開四逆散,加上吳茱萸、牡蠣,讓他服用。第二天他從京師出發往東去,在路上一天服用三次。在到達品川的前一天,鼻涕就停止流了。這個病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肺部的疾病,大多使用辛夷、白芷之類的藥物。

還有人說,這個病是風邪沒有完全清除而導致的,這些都是錯誤的。這都是因為肝火上逆到肺部,導致上下氣機不通暢而引起的。

求真按:「這是蓄膿的病症,可以用四逆散加薏苡仁,並合用當歸芍藥散。」

《類聚方廣義》的相關條文說:「治療痢疾,連續多天下痢不止,胸脅脹滿,心下痞塞,腹部感覺結實而疼痛,裡急後重(想上廁所卻排不出來)等症狀。」

求真按:「我也會用四逆散治療相同的病症。」

《橘窗書影》記載:「一位十四歲的少年,氣色閉塞,面色青慘,身體非常消瘦,醫生認為是癆病(肺結核)。我診斷後發現,他的任脈拘急,胸中有心悸的感覺,不適從左側脅下延伸到心口,感到煩悶。我認為是積聚的疾病,給他開了四逆散,加上鱉甲、茯苓。幾天後,煩悶感消失,拘急的感覺也解除了,氣色也開朗了。但四肢無力,疲勞倦怠,因此又給他開了《千金方》的茯苓湯,經過幾十天就痊癒了。」

求真按:「這個病症應該先用四逆散和桂枝茯苓丸合用,之後再使用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再加入地黃、麥門冬。而《千金方》的茯苓湯,是後世的方子,是由茯苓、人參、柴胡、麥門冬、地黃、桂枝、芍藥組成。因此與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再加上地黃、麥門冬的組成很相似。」

一個人每年都會患腳氣病,只有今年沒有發作,但卻出現心下痞塞、任脈拘急、鬱悶難以工作的情況。我給他開了四逆散,加上吳茱萸、茯苓,幾天後,腹部就舒暢了。然而,食慾不佳,元氣虛弱,又給他開了柴芍六君子湯。在元氣不夠旺盛時,避免勞累,靜養休息,就這樣不吃藥也痊癒了。

求真按:「這個病症初期,應該使用四逆散與當歸芍藥散合用,之後用小柴胡加橘皮湯和當歸芍藥散合用。」

一個人患有心下痞塞,任脈拘急,腹部有跳動的感覺,難以入睡,還時常吐血。醫生用滋補的藥物,沒有效果。我診斷後說:「這不是虛證,而是肝火引起的,應該疏理腹部,清瀉肝火。」給他開了四逆散,加上黃連、茯苓,同時服用黃連解毒散,幾十天後,舊疾就逐漸痊癒了。

求真按:「這個病症可以使用四逆散、桂枝茯苓丸合用,同時服用黃解丸。」

一位女子的脊椎骨第六、七椎上方,隆起像覆蓋的杯子,胸部也高高隆起,導致氣機鬱塞,無法工作,腹部拘急,背部感覺僵硬,身體伸屈不靈活。我給她開了四逆散,加上鉤藤、羚羊角,同時服用大陷胸丸。經過十幾天後,胸腹就寬鬆舒適了。但氣色還不夠旺盛,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脊椎骨的隆起就消失了,身體恢復如初。

求真按:「依照我的經驗,結核性的脊椎炎、髖關節炎等疾病,多半是因為有瘀血存在。所以這個病症應該用四逆散、桂枝茯苓丸合用,同時服用大陷胸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