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51)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51)

1. 大柴胡湯之腹證

一人曾患所謂癇證,居恒頗大食,食後惟驚有音響,則忽覺饑,不得不食,胸脅高動,與大柴胡加茯苓、牡蠣湯而愈。

一男子恒怵惕怯悸,凡所觸目,雖書畫器物,悉如梟首,或如鬼怪,故不欲見物。然有客訪之,則一見如親故。其人歸去,則戀戀悲哀,瞻望不止,如是數月,百事咸廢。於是求治於先生。先生診之,胸腹有動,心下硬滿,大便不通,劇則胸間如怒濤,其勢延及胸肋,築築現於皮外,乃與大柴胡湯加茯苓、牡蠣。服數劑後,穢物屢下,病減十之七八。

既而頭眩頻起,更與苓桂朮甘湯,不日而舊疴如洗。

另一男子所患亦略與前證相同,但所見諸物,以為人首。始遇人,則必畏懼。稍相識,則不然。其人去,則反悲哀。是以雖家人亦不得出外。若出外,則不堪眷慕,遂致暈絕。先生診之,胸腹高動,為向來所未見,且胸骨隨動而有聲,乃與大柴胡加茯苓、牡蠣湯,大下穢物而愈。

求真按:「此二證俱由下穢物觀之,雖屬精神病,亦可知為自家中毒之一分證耳。」

《蕉窗方意解》本方條曰:「本方雖即為小柴胡湯之變方,但熱候頗高,是柴胡證中兼有胃實之氣味,故其蒸蒸之熱候。本論亦云『鬱鬱微煩』,即以形容蒸蒸出熱之根本,潛伏於心下之煩亂,而較痞硬為尤甚。至於心下之狀態,則本論有『心下急』。

急者,急縮也,是以用柴胡以緩兩脅,黃芩以透胸中及心下,芍藥、大棗以和心下,半夏、生薑以散胸中、胃口之停飲,大黃、枳實瀉下胃中之熱便,則各藥之奏效適與病勢相當,故本論亦有『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之句也。嘔不止者,謂心下之證候,與小柴胡湯證不同,雖用小柴胡而嘔仍不止也。

故本論有『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之句也。由此可知應用大黃、枳實之旨趣矣。」

求真按:「此說雖非完善,然頗佳,宜玩味之。」

《蕉窗雜話》曰:「凡用大柴胡湯及柴胡加芒硝湯(求真按:『此柴胡加芒硝湯,即大柴胡加芒硝湯也』)處,而用承氣湯(求真按:『此即大承氣湯也』),則瀉下雖同,然兩脅及心下之痞硬則寬緩無力,此處宜留意。承氣湯之腹候,在心下則寬,自臍上至臍下則極脹硬有力也。」

求真按:「據此說,可知大柴胡與大承氣二湯腹證之區別矣。」

總之,胸肋與鳩尾間,成如「仌」二種之形。若其人之胸肋成如「人」之狹形者,則多患瘵疾者也。余曾屢試,若見此形者,則此證受自先天,愧不能治之。

求真按:「由余之經驗,上腹角成鈍角者,則胸廓及頭部短厚,所謂屬於卒中質者,多見大柴胡湯之腹證。其銳角者,胸廓扁平,頭部細長,所謂屬於勞瘵質者,多診為小柴胡湯之腹證,故若有此二種體質之人,用大小柴胡湯,則或能改造(比較的)是等之體質,得以預防腦出血及肺結核之發生,是仲景所謂『上工治未病』之治法也。」

白話文:

大柴胡湯的腹部症狀

有個人曾經患有所謂的癲癇症,他平時食量很大,吃完東西後只要聽到一點聲響就會突然覺得飢餓,非得再吃東西不可。同時他胸部和脅部會高高地起伏跳動。後來服用大柴胡湯加上茯苓和牡蠣後就痊癒了。

另一個男子總是感到害怕、膽怯和心悸,凡是眼睛看到的東西,即使是書畫或器具,都覺得像是貓頭鷹的頭或是鬼怪,因此不想看東西。但如果有客人來訪,他卻能像見到親人一樣。客人離開後,他又會感到依依不捨和悲傷,不停地望著客人離去的方向,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月,什麼事都做不了。於是,他去求醫。醫生診斷後發現他胸腹有跳動,心下(胃部)感覺硬滿,大便不通暢,嚴重時胸部會像怒濤般翻騰,這股力量還會延伸到胸脅,並且在皮膚外看到一陣陣的跳動。於是,醫生開了大柴胡湯加上茯苓和牡蠣。服藥幾劑後,排出很多污穢物,病情減輕了七八成。

接著,他又頻繁地感到頭暈,醫生改用苓桂朮甘湯,很快地,他之前的病就完全好了。

還有一個男子,他的症狀也跟前面那位差不多,但他看到的任何東西都覺得是人的頭。剛遇到人時,他一定會感到害怕,稍微認識後就不會了。但如果那個人離開,他反而會感到悲傷。因此,即使是家人也不能輕易出門,如果出門,就會因為過度思念而昏倒。醫生診斷後發現他胸腹高高地起伏跳動,這是之前沒見過的,而且胸骨還會隨著跳動發出聲音。於是,醫生開了大柴胡湯加上茯苓和牡蠣,大量排出污穢物後就痊癒了。

求真認為:「這兩個病例都從排出污穢物來看,雖然屬於精神疾病,但也可以認為是自身中毒的一種表現。」

《蕉窗方意解》關於本方的解釋說:「本方雖然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來,但熱的程度比較高,是柴胡證中同時有胃實的症狀,所以會感到蒸蒸的發熱。原文也說『鬱鬱微煩』,就是形容這種發熱的根本原因是潛藏在心下的煩亂,比單純的痞硬還要嚴重。至於心下的狀態,原文有提到『心下急』。

『急』指的是收縮的狀態,所以用柴胡來舒緩兩脅,黃芩來透散胸中和心下的熱,芍藥、大棗來調和心下,半夏、生薑來散開胸中和胃部的停飲,大黃、枳實來瀉下胃中的熱便。這樣每味藥的功效都能對應上病情,所以原文也說『嘔吐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的,服用大柴胡湯就能治好』。這裡說的嘔吐不止,是指心下的症狀和小柴胡湯的症狀不同,即使服用小柴胡湯,嘔吐仍然不會停止。

所以原文有『如果服藥四五天,柴胡證還在,就要先用小柴胡湯』的說法。從這裡可以了解應用大黃和枳實的用意。」

求真認為:「這個說法雖然不夠完善,但還不錯,值得仔細玩味。」

《蕉窗雜話》說:「凡是使用大柴胡湯和柴胡加芒硝湯(求真按:『這裡的柴胡加芒硝湯,就是大柴胡加芒硝湯』)的情況,如果改用承氣湯(求真按:『這裡指的是大承氣湯』),雖然都能瀉下,但兩脅和心下的痞硬會變得鬆弛無力,這一點要留意。承氣湯的腹部症狀是,心下是鬆弛的,而從肚臍以上到肚臍以下則是極度脹硬有力。」

求真認為:「根據這個說法,可以了解大柴胡湯和大承氣湯這兩種方劑的腹部症狀區別了。」

總之,胸肋和鳩尾之間會形成像「仌」字一樣的兩種形狀。如果一個人的胸肋形成像「人」字一樣的狹窄形狀,那麼他多半患有癆病。我曾經多次試驗,如果看到這種形狀,那麼這種病多半是先天性的,我恐怕無法治癒。

求真認為:「根據我的經驗,上腹部角度呈現鈍角的,胸廓和頭部會比較短且厚,也就是所謂的屬於卒中體質的人,多半會出現大柴胡湯的腹部症狀。而上腹部角度呈現銳角的,胸廓扁平,頭部細長,也就是所謂的屬於勞癆體質的人,多半會診斷為小柴胡湯的腹部症狀。因此,如果這兩種體質的人,使用大小柴胡湯,或許可以改變他們(相對地)的體質,藉此預防腦出血和肺結核的發生,這是仲景所謂的『上工治未病』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