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醫學》~ 別論 (125)
別論 (125)
1. 小柴胡湯之腹證
一男子年三十餘,患咳逆吐血,經數醫不愈。其證寒熱時作,咳逆不止,時時吐血,倚床高枕,不能仰臥安眠,舌唇燥白,脈浮數大無力,精力脫乏,胸部動甚。余以小柴胡湯、小陷胸湯合方加桔梗,晝夜使服六貼。十日許,血止,寒熱咳嗽大減。又一旬許,至近邊散步,再發寒熱,咳嗽,吐血頗多。
此次復發,恐不能治愈,仍用前方與瀉心湯,交互服之,咳嗽漸減,熱亦漸退,血亦漸止。五旬許,痊愈。將養一月餘,出而就職。
求真按:「此病初起,即宜兼用瀉心湯。」
《麻疹一哈》曰:「有一婦人,年四十五,患麻疹。其證或發熱或不發熱,時或頭疼目眩,背強而疼煩,或如瘧狀而無汗,鬱悶不樂,飲食漸減。六七日,始進葛根湯,無效,乃按其腹狀,胸脅煩悶,脅下微痛,痼瘕如盤,應指而痛,大便秘結,小便短少。更進小柴胡湯及三黃丸,大便快利,汗出如流,疹子從汗而出。
疹子收後,專治痼瘕,而後諸證痊愈,健履倍常。」
求真按:「小柴胡湯證之頸項強,誤認為項背強,處以葛根湯,所以無效。以是知二者分別,不可稍忽也。」
《餐英館治療雜話》小柴胡湯條曰:「此方應用極廣,不僅傷寒半表半裡證而已。凡萬病寒熱往來者,古人亦云價值千金。應用之目的,左脅下拘攣,或凝按則痛,往來寒熱者,無不效,所謂胸脅苦滿是也(求真按:『胸脅苦滿者,有左右平等者,有右側強度比左側強者,又不無反之者,但不限存於左側耳。又此方不必以其寒熱往來為主目的』)。
瘧疾,寒熱各半者,與桂枝湯合用有效(求真按:『小柴胡合桂枝湯,即柴胡桂枝湯,此方治瘧疾,雖可不論,然不以寒熱相半者為目的,說詳下』)。風勞證,寒熱往來,或只發熱,咳嗽,自汗,或有盜汗等證者,加秦艽、鱉甲,誠妙。此出於《醫方口訣》,余亦每有經驗(求真按:『凡加味,必當隨證,不可漫然加秦艽、鱉甲也』)。
婦人經行不順,發寒熱如瘧,或諸病因怒而發者,加香附子、青皮、木香、莪朮妙(求真按:『非因怒而發病,因有病而發怒也,此後世俗醫妄論,不足取。又此證宜小柴胡湯與桂枝茯苓丸合用,無須用此等加味也』)。徐春甫合四物湯,名柴物湯。余曾治驗一婦人,二十四,月事不順,小腹結塊,時痛時止,三四年不愈,形體頗瘦,飲食無味,以後即臍腹疼痛不已。一醫以大黃牡丹皮湯,或桂枝茯苓丸加大黃之類攻之,僅能下利,塊物與刺痛依然不愈。
求治於余,亦無別法,唯思用下劑如桃核承氣湯,兼用螝蛤一味為丸,或用濟生通經丸等,但更不動,刺痛益甚。於是計窮,只以左脅之拘攣為目的,用柴物湯。約四五日,下如魚腸物,紅白相雜。於是余思柴物湯無下瘀血之理,或係前用之強烈攻裡劑未曾發生瀉下作用,因用此湯而起緩下乎?此非柴物之效也。
白話文:
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咳嗽、氣逆且吐血,看過很多醫生都沒治好。他的症狀是時而發冷發熱,咳嗽不止,時常吐血,只能靠著床頭高枕而睡,無法平躺安睡,舌頭和嘴唇乾燥蒼白,脈象浮數且大而無力,精神非常疲憊,胸部跳動得很厲害。我用了小柴胡湯和小陷胸湯合方,再加桔梗,讓他日夜服用六帖。大約十天後,血止住了,發冷發熱和咳嗽也大大減輕。又過了十天左右,他到附近散步,結果再次發冷發熱、咳嗽,吐血量很多。
這次復發,擔心無法治好,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並與瀉心湯交替服用,咳嗽漸漸減輕,熱也慢慢退去,血也止住了。大約五十天後,完全康復。休養一個多月後,就回去工作了。
求真按:「這個病剛開始發病時,就應該同時使用瀉心湯。」
《麻疹一哈》說:「有一位四十五歲的婦人,得了麻疹。她的症狀有時發熱,有時不發熱,時常頭痛、頭暈,背部僵硬疼痛,有時像瘧疾一樣卻沒有汗,感到鬱悶不樂,飲食也逐漸減少。六七天後,才開始服用葛根湯,沒有效果。於是診察她的腹部,發現胸脅煩悶,脅下稍微疼痛,腹部有硬塊如盤子狀,按壓會痛,大便乾燥,小便量少。接著改用小柴胡湯和三黃丸,大便順暢,汗如雨下,麻疹疹子也隨著汗液透發出來。
疹子消退後,專門治療腹部硬塊,之後所有症狀都痊癒了,身體也變得比以前更加健康。」
求真按:「小柴胡湯的症狀是頸項僵硬,被誤認為是後背僵硬,所以用了葛根湯沒有效果。由此可知這兩者的區別,不可輕忽。」
《餐英館治療雜話》小柴胡湯條說:「這個藥方應用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傷寒的半表半裡證。凡是各種疾病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古人也說它價值千金。應用的重點是,左邊脅下有拘攣感,或是按壓會痛,同時有寒熱往來的情況,就會有效,也就是所謂的胸脅苦滿(求真按:『胸脅苦滿的情況,有左右兩側都一樣的,也有右側比左側嚴重的,也有相反的,但不僅僅是侷限在左側。而且這個藥方也不一定要以寒熱往來作為主要目標。』)
瘧疾,寒熱各半的情況,和小柴胡湯和桂枝湯合用有效。(求真按:『小柴胡湯合桂枝湯,就是柴胡桂枝湯,這個藥方治療瘧疾,雖然可以不論寒熱各半,但也不要以這個作為主要目的,詳細說明在下面。』)風勞病,有寒熱往來,或是只有發熱,咳嗽,自汗,或有盜汗等症狀的,加上秦艽、鱉甲,效果很好。這出自於《醫方口訣》,我也有多次經驗。(求真按:『凡是加味,一定要根據具體症狀,不可隨意加秦艽、鱉甲。』)
婦女月經不順,發冷發熱像瘧疾,或是各種疾病因為生氣而發作的,加上香附子、青皮、木香、莪朮效果很好。(求真按:『不是因為生氣而發病,而是因為生病而發怒,這是後世庸醫的錯誤說法,不可取。而且這種情況應該用小柴胡湯和桂枝茯苓丸合用,不需要用這些加味的藥。』)徐春甫將小柴胡湯和四物湯合用,稱為柴物湯。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婦人,二十四歲,月經不順,小腹有硬塊,時痛時止,三四年都沒有好,身體很瘦弱,沒有食慾,後來肚臍腹部持續疼痛。一位醫生用大黃牡丹皮湯,或是桂枝茯苓丸加大黃之類的藥來攻下,只能造成腹瀉,硬塊和刺痛依然沒有消除。
來找我看病,我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考慮到她的左脅拘攣的症狀,用了柴物湯。大約四五天後,排出像魚腸一樣的東西,紅紅白白的。於是我認為柴物湯沒有化瘀血的作用,可能是之前用的強力攻下藥沒有產生瀉下效果,是因為用了這個藥方才慢慢開始排出?這不是柴物湯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