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38)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38)

1. 白頭翁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白頭翁,苦堅腎,寒涼血。…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齒痛,骨痛,鼻衄,禿瘡,癭癧,瘕疝,血痔,偏墜。」

歸納以上諸說,則本藥可謂為消炎性收斂藥,而有作用於大腸之特能。

白話文:

《本草備要》中說:「白頭翁,這味藥苦能堅腎,寒能涼血。…治療熱毒引起的痢疾,溫瘧引起的寒熱,牙痛,骨痛,流鼻血,禿瘡,癭癧,癥瘕疝氣,血痔,偏癱。」

綜觀以上諸種說法,本藥可謂具有消除炎症與收斂作用的藥物,並且特別適用於大腸疾患。

2. 秦皮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秦皮,苦寒,性澀,色青,補肝膽而益腎。…故能治目疾(洗目赤,退翳膜),驚癇。以其收澀,故治下利、崩帶;以其澀補下焦,故能益精,令有子。」

由此說觀之,則本藥亦可謂為消炎性收斂藥矣。

白話文:

《本草備要》說:「秦皮,味道苦、性寒、澀性強、顏色青,可以補肝膽、益腎。…所以能夠治療眼睛疾病(洗眼去除赤紅,退去翳膜),驚癇。因為它能收斂澀性,所以能治療腹瀉、崩漏;因為它能澀補下焦,所以能夠益精,讓人有生育能力。」

由此觀之,此藥方亦可謂為消炎收斂的藥物了。

3. 木防己湯之注釋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白話文:

膈膜與胃之間形成積水,患者胸悶氣喘、心窩腫脹堅硬、臉色烏黑,脈沉而緊,病程已數十日,以吐法和瀉法治療無效,可以使用(木防己湯)方劑治療。(《金匱要略》)

膈間者,心下部也。支飲者,寓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甚時至於通身浮腫也。喘滿者,因水毒侵肺也。心下痞堅者,為心下痞硬之高度也(人參主治之)。面色黧黑者,如尾臺氏云:「黧,與犁、黎,皆通用。」《正字通》曰:「黧,黃黑色也。」此條之黧黑,謂面色黃黑,而有浮垢,五色澤也。

白話文:

膈間:是指心臟下的部位。

支飲:是指咳嗽、逆氣、呼吸困難,甚至短到無法平躺。其症狀類似腫脹,嚴重時甚至全身水腫。

喘滿:是由於水毒侵犯肺部所致。

心下痞堅:是指心下部堅硬,疼痛的程度非常劇烈。(人參為主要治療藥物)

面色黧黑:如尾臺氏所說:「黧、犁、黎,皆通用。」《正字通》中說:「黧,黃黑色的意思。」,此條所說的黧黑是指面色黃黑,並有浮垢,五色澤不鮮明。

脈沉緊者,水氣之脈應也。以上諸病證,全由水毒使然,故可以本方治之也。因醫妄吐下之,經數十日,猶未愈也。

木防己湯方

白話文:

脈搏沉穩而有力,這是水氣脈象的表現。以上這些疾病症狀,都是由於水毒造成的,所以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由於醫生盲目地讓病人吐出瀉下,所以經過了幾十天,疾病還是沒有治癒。

木防己湯方

組成:

  • 木防己(去心) 六兩
  • 羌活 三兩
  • 防風 三兩
  • 桂枝 二兩
  • 白芷 二兩
  • 細辛 二兩
  • 芍藥 二兩
  • 茯苓 二兩
  • 甘草 一兩

製法: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功效: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主治: 外感風濕,惡寒發熱,頭項痠痛,四肢拘攣,苔薄白或白膩。

木防己7克,石膏20~100克,桂枝5克,人參9.5克。

白話文:

木防己7克,石膏20到100克,桂枝5克,人參9.5克。

煎法用法同前。

木防己加茯苓湯方

前方中加茯苓9.5克。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本方為吉益南涯翁之創設,治前方證兼有茯苓證者。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煩渴而上衝者。」

求真按:「此方可作為仲景前方之補充也。以方中有石膏,故云煩渴。有桂枝,故云上衝也。可從之。」

《方機》本方主治曰:「腫滿,而心下硬滿者,短氣,或逆滿而痛,或渴者。」

白話文:

防己加茯苓湯

在前面的方劑中加入茯苓 9.5 克。煎煮方法和用法與前面的相同。

【主治】本方是吉益南涯翁創立的,用來治療前面的證狀,同時兼有茯苓證的人。

東洞翁對本方的定義是:「治療水病喘滿,心下痞堅,煩渴而上衝。」

求真按:「這個方劑可以作為仲景前面方劑的補充。因為方劑中有石膏,所以說煩渴。有桂枝,所以說上衝。可以這樣理解。」

《方機》對本方主治的記載是:「腫脹,而心下硬滿,氣短,或逆滿而疼痛,或口渴。」

《成績錄》曰:「一婦人病後兩腳微腫。久之,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短氣,微喘,不能自轉側。迎先生求治,乃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日盡七帖。數日,小便快利,徐徐得愈。」

白話文:

《成績錄》中記載:「有一位婦人,在病後兩隻腳出現輕微腫脹。過了一段時間,全身的臉部和四肢都浮腫起來,小便不通暢,呼吸急促,無法自行轉身。她請來了醫生求治,醫生給她開了木防己加茯苓湯,每天服用七帖。幾天後,她的小便變得通暢,身體慢慢康復了。」

一人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利,肚腹滿腫,短氣不得臥,其水滴滴溢於皮外,日夜更衣數回,飲食減少。眾醫以為必死。先生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數日,小便快利,遂得痊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整個臉和身體都浮腫,小便解不出來,肚子脹滿,呼吸短促,無法平躺睡覺。他的皮膚一直滴水,每天都要換好幾次衣服,飲食也變少了。所有的醫生都認為他一定會死。醫師給他服用茯苓湯,加上木防己。幾天後,他的小便變得順暢,最後痊癒了。

一賈人患所謂腳氣病,腰下腫,不仁,小便不利,短氣喘息,微嘔,自心下至臍上硬滿頗甚,與木防己加茯苓湯,數日痊愈。

求真按:「用本方治浮腫性腳氣及心臟瓣膜病代償機能障礙性水腫,得捷效。」

白話文:

一個商人患了所謂的腳氣病,腰部以下腫脹,感覺不到知覺,小便困難,呼吸急促,還有一點嘔吐,從心窩到肚臍以上,腹脹硬滿得很嚴重,給他服用了木防己加茯苓湯,幾天就好了。

用此方劑治療浮腫性腳氣病及心臟瓣膜病造成的代償機能障礙所導致的水腫,效果顯著。

一門生患腳氣,兩足微腫,通身麻痹,而口吻最甚。自作越婢湯服之後,兩腳痿弱,不能行步,頭痛發熱,自汗出,心下痞硬,而食不進,胸中悸,如奔豚狀,絕食已四日。先生使服木防己加茯苓湯,嘔而煩悸,惡聞食臭,一日大吐,命殆危,自謂不復起矣。先生再診,使服茯苓飲,悸即已,但兩腳痿弱不瘥,更使服桂枝芍藥知母湯,病痊愈。

白話文:

一位學生患了腳氣病,兩隻腳微微腫脹,全身麻痺,而以口脣最爲嚴重。服用了自作的越婢湯之後,雙腳痿弱,不能行走,頭痛發熱,自汗出,心下痞硬,食不下嚥,胸中悸動,如同奔馬一般,絕食已經四天了。老師讓他服用了木防己加大茯苓湯,嘔吐加重煩悸,聞到食物的臭味就惡心,一天大吐不止,生命垂危,他自認為再也起不來了。老師再次診斷,讓他服用茯苓飲,悸動就消失了,但是雙腳的痿弱症狀沒有痊癒,又讓他服用桂枝芍藥知母湯,病就痊癒了。

一婦人患腳氣水腫,醫治不奏效,迎先生療之。其人兩腳內廉及口吻麻痹,胸中悸,大、小便秘結,心下痞,硬滿。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服消塊丸,不日腫消,麻痹盡愈,自將停服。先生曰:「毒未全盡而停服,後必再發。」不聽。後果短氣息迫,凶證漸具。乃狼狽迎先生,懇請不已。

白話文:

有一個婦女患有腳氣水腫,看過很多醫生都治不好,於是請來名醫為她治療。這個人兩隻腳的內側和小腿都麻木了,胸口悸動,大小便不通暢,心窩以下痞滿堅硬。名醫給她開了木防己加茯苓湯,還讓她服用消塊丸,沒過幾天,她的腫脹就消退了,麻木也全好了,她因此就不再服藥了。名醫說:「你的毒氣還沒有完全消除就停藥了,以後肯定會復發。」但婦人不聽勸。後來果然氣喘吁吁、呼吸困難,病情越來越嚴重。她這才慌忙去請名醫,懇切地請求他繼續治療。

復處前方,下咽則吐。更服茯苓湯,嘔乃已。又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服乾薑人參半夏丸,不日愈。

白話文:

他又將從前服用的方劑重新服用,服用後服下就吐。改服茯苓湯,嘔吐才停止。又服用木防己加茯苓湯,同時服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不久就痊癒了。

一人年三十餘,自胸下至臍旁,有形如盤者,面目、四肢水腫,大便自調,小便不利,時時胸下痛,短氣不得臥。乃作木防己加茯苓湯使飲之,短氣益劇,喘咳倚息,煩悸不安。仍與前方,使間服吳茱萸湯。數十日,小便快利,日三四升餘。三月餘痊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三十多歲,從胸口到肚臍旁邊,有個像盤子一樣的東西,臉和四肢水腫,大便正常,小便不利,時常胸口疼痛,氣短得無法躺著睡覺,於是做木防己加上茯苓的湯劑讓他喝,但氣短更加嚴重,喘咳到靠著呼吸喘息,煩躁不安。仍給予前面的藥方,讓他間隔服用吳茱萸湯。經過數十天,小便暢通,排出很多尿液。經過三月多,完全康復。

一婦人,全身腫滿,四肢脹破,水自漏出,煩悶不得臥。凡六七日,喘咳殊甚,肚腹硬滿。先生診之,與木防己加茯苓湯,兼麻杏甘石湯。數日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婦人全身腫脹、四肢破裂,體內的水分從破裂處滲出,身體極度煩悶,無法躺臥。這種情況持續了六七天,胸悶、咳嗽的症狀尤其嚴重,肚子又硬又脹。醫生診治後,給予木防己加上茯苓湯,並添加麻杏甘石湯。服藥幾天後,婦人的病情痊癒了。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上氣而渴者,兼用陷胸丸,或蕤賓丸。無喘滿證者,效少。學者可以驗之。」

白話文:

《類聚方廣義》一書在談到這個方劑時說:「治療水腫,胸腹脹悶,心窩堵塞堅實。胸往上逆氣,口渴的人,可以同時服食陷胸丸或蕤賓丸。如果沒有胸悶氣往上逆的情況,療效差得多。有志求學的人可以自己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