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2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23)

1. 小柴胡湯之腹證

《成績錄》曰:「一男子患瘧,他醫已與藥。一二發後,一日大汗出不休,因請先生。先生與小柴胡加石膏湯,乃復原。又男子患耳聾,脅下硬,時時短氣上衝,發則昏冒不能言,兩腳攣急,不能轉側,每月一二發。先生診之,投以小柴胡湯兼硫黃丸而愈。」

《險症百問》曰:「產後耳鳴或耳聾者,師曰:『宜苓桂朮甘湯、小柴胡湯,隨其證而投之,兼用應鐘散。』」

求真按:「前證可用上之二方,雖如南涯氏說,然此等之外,可處以柴胡薑桂湯、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者不少。又南涯氏主張兼用應鐘散,余以三黃丸或黃解丸為優。」

吉益南涯曰:「小柴胡加石膏湯,治耳前耳後腫者。」

原南陽曰:「又瘰癧亦為勞形,蓋合病者,同為死證也。此亦係瘀血之因,雖不與勞併病,亦有死者。馬刀瘡亦有名馬刀挾癭者,因其根盤似馬刀故。瘰癧之形狀,耳下及頸項處,累累歷歷凝結於皮膚之內。此凝結物與俗名痰核者同,無底淺根。此非因痰之故,皆由瘀血結於絡中,小柴胡加石膏湯有神驗。」

華岡青州曰:「柴胡加石,不僅治胸脅,頭目之病亦可用之。柴胡散血凝氣聚;石膏解伏凝,或云解散。概括言之,散腫之謂也。」

由以上三說觀之,則小柴胡加石膏湯者,為一種消炎解凝劑明矣。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表熱散後,氣痞不欲食者宜之。凡是小兒驚風,或夜不寐者宜之。疳證,下利發熱、脅腹滿,宜兼用紫圓。婦人產後,寒熱如狂者,有此方證。瘧疾宜隨其腹證用之。古今一概以小柴胡湯用為瘧疾之專方,然多不效者,皆因以寒熱為準據,而不知腹證故也。東洞先生以診腹為主教弟子,若不精於診腹者,則不能治疾病。」

求真按:「不特以本方治瘧疾如此,萬病俱宜以腹證為主目的,非然者,反有害而無效也。東洞翁之英名,至今不朽者,因首倡診腹法,且精其術之故也。」

水腫,有胸脅苦滿,小便不利者,宜兼用三黃丸或平水丸。

一男子年四十餘,初於手背發腫毒。愈後,一日忽然惡寒發熱,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通。余診之,心下痞硬,胸脅煩脹,乃以此方及平水丸雜進,小便快利而愈。

求真按:「本方亦為一種利尿劑,不必兼用平水丸。」

一婦人發黃,心中煩亂,口燥,胸脅苦滿,不欲食。數日後,目盲無所見。余乃作此湯及芎黃散與之,目遂復明。一月餘,諸證痊愈。

求真按:「由余之經驗,黃疸證,宜用小柴胡湯,或小柴胡加石膏湯,兼用枳實梔子豉湯,或合用枳實梔子大黃豉湯處頗多。」

一男子吐血,數日不止,日益劇。余診其腹,胸脅煩脹而痛,乃作此方,二三劑而奏效。

求真按:「此證宜兼用三黃丸或黃解丸。」

白話文:

小柴胡湯之腹證

《成績錄》記載:「有一個男子得了瘧疾,其他醫生已經給他開過藥了。發作一兩次後,有一天突然大汗不止,於是請先生來看。先生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加石膏的藥方,病就好了。又有一個男子患有耳聾,脅肋下方覺得硬,時常感到氣往上衝,發作時就昏迷不能說話,兩腿抽筋,不能翻身,每個月會發作一兩次。先生診斷後,給他開了小柴胡湯,同時搭配硫黃丸,病就痊癒了。」

《險症百問》說:「產後出現耳鳴或耳聾的,醫生說:『應該用苓桂朮甘湯或小柴胡湯,根據病證來選擇,同時可以使用應鐘散。』」

求真認為:「前面的病症可以用上面這兩個方子,雖然南涯先生這麼說,但是除了這些情況,可以用柴胡薑桂湯、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的也不少。另外,南涯先生主張同時使用應鐘散,我認為用三黃丸或黃解丸更好。」

吉益南涯說:「小柴胡湯加石膏,可以治療耳朵前面和後面腫脹的。」

原南陽說:「瘰癧這種病也是因為過度勞累引起的,如果同時有其他疾病,就是死症。這也和瘀血有關,即使沒有過勞,也會有死亡的可能。馬刀瘡也叫做馬刀挾癭,因為它的根部像馬刀。瘰癧的形狀,是在耳朵下面和頸項處,一個個的結塊,長在皮膚裡面。這些結塊和俗稱的痰核一樣,沒有底,根部很淺。這不是因為痰引起的,都是因為瘀血堵塞在經絡中,用小柴胡湯加石膏湯有很好的效果。」

華岡青州說:「柴胡加石膏,不僅可以治療胸脅的問題,頭部和眼睛的疾病也可以用。柴胡可以散開凝結的氣,石膏可以解除潛藏的凝滯,也可以說是消散。總的來說,就是有消腫的作用。」

從以上三種說法來看,小柴胡湯加石膏湯,明顯是一種消炎解凝的藥劑。

《古方便覽》裡關於這個方子的描述是:「表熱散去後,如果出現氣滯、不想吃飯的情況,適合用這個方子。凡是小孩子驚風,或者晚上睡不著覺,也適合用這個方子。還有疳積這種病,表現為腹瀉發熱、脅肋腹部脹滿,適合同時使用紫圓。婦女產後出現忽冷忽熱,像發狂一樣的,也有這個方子的適應症。瘧疾應該根據腹部的具體情況來用藥。古今都把小柴胡湯當成治療瘧疾的專用方,但是很多人用了效果不好,都是因為只根據寒熱來判斷,而不了解腹部的情況。東洞先生教導弟子是以診斷腹部為主,如果不能精通腹部診斷,就不能治好疾病。」

求真認為:「不僅是用這個方子治療瘧疾是這樣,所有疾病都應該以腹部的情況為主來判斷,不然的話,反而會沒有效果,甚至有害。東洞先生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就是因為他首創腹部診斷的方法,並且精通這項技術。」

水腫,如果有胸脅脹滿、小便不暢的情況,應該同時使用三黃丸或平水丸。

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開始是在手背上長了腫毒。痊癒後,有一天突然怕冷發熱,全身和臉部都浮腫,小便不通。我診斷後,發現他心下痞硬,胸脅煩脹,於是給他開了這個方子,同時搭配平水丸,小便很快就順暢了,病也好了。

求真認為:「這個方子也是一種利尿劑,不一定需要同時使用平水丸。」

有一個婦人出現黃疸,心裡煩躁,口乾,胸脅脹滿,不想吃飯。幾天後,眼睛失明,什麼都看不見。我給她開了這個方子,同時搭配芎黃散,她的眼睛就恢復了光明。一個多月後,各種症狀都痊癒了。

求真認為:「根據我的經驗,黃疸這種病,應該用小柴胡湯,或者小柴胡加石膏湯,同時搭配枳實梔子豉湯,或者用枳實梔子大黃豉湯的也很多。」

有一個男子吐血,持續了好幾天都沒止住,病情越來越嚴重。我診斷他的腹部,發現他胸脅脹滿而且疼痛,於是給他開了這個方子,用了兩三次藥就見效了。

求真認為:「這個病應該同時使用三黃丸或黃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