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總論 (10)

回本書目錄

總論 (10)

1. 脈應及診脈法

譯者按:「閻德潤《脈辨》云:『結脈確係今日之不整脈,又屬其中之缺乏脈或緩延脈也。』」

【代】

張景岳曰:「代者,更代之義,而於平脈之中忽見軟弱,或乍數乍疏,或斷而復起,均名曰代。」

譯者按:「閻德潤《脈辨》云:『代脈者,即今日之更換脈或交互脈也。』」

【動】

何夢瑤曰:「數而跳突名曰動,即跳動之意。大驚多見此脈,蓋驚則心胸跳突,故脈亦應之而跳突矣。」

譯者按:「閻德潤《脈辨》云:『其脈性當不外今日之所謂熱脈是也。』」

【長】

李時珍曰:「長脈者,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之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實、牢、弦、緊,皆兼長脈。」

譯者按:「閻德潤《脈辨》云:『即今日之長脈也。』」

【短】

滑伯仁曰:「短者,不長也。兩頭無,中間有,不及於本位。氣不足以前導其血也,為陰中之伏陽,為三焦之氣壅,為宿食不消也。」

求真按:「《千金方‧論腳氣》曰:『心下急,氣喘不停,或自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短促而數,嘔吐不止者,死。』蓋短而數,驗之病者,其脈來去如催促之短縮而數疾也。此毒氣衝心,脈道窘迫所致,乃死證也。是短脈之最可怖者,故附於此。」

譯者按:「閻德潤《脈辨》云:『短脈亦即今日所謂之短脈也。』」

【婦人】

張景岳曰:「凡婦人懷孕者,其血留氣聚,胞宮內實,故脈必滑數倍常,此當然也。然於中年受胎及血氣羸弱之婦,則脈細小而不見數者亦有之。但於微弱之中亦必隱隱有滑數之象,…是即有妊娠之脈,當辨也。又胎孕之脈數,勞損之脈亦數,大有相似者。然損脈之數多兼弦澀,胎孕之數必兼和滑。

此當於微中辨其邪氣與胃氣之異,而再審之以證,則顯然自見矣。」

求真按:「離經脈。…戴父云:『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是將產也。』是或有然者。今試孕婦每屆生產之期、破漿之時,大抵其脈一息七、八至,即將分娩之際反而徐遲,驗於數十人皆然。」

世傳欲產之婦脈曰離經,然與《難經》所云:「一呼一至曰離經。」之義又似各別矣。余屢檢將臨產之婦,其脈狀真似離經者,於數千人中偶得一二人耳。凡產事之極易者,其破漿後之脈,或左右、或左、或右必沉細而滑也。其方娩子時,寸口皆離絕而入於指端,既畢則復於本位,疑此乃離經之謂歟(此條根據於賀川子玄氏之《產論》)!

【小兒】

張介賓曰:「凡診小兒,既不能通其言語,則主以脈為最當,而參以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矣。然小兒之脈,非大人之多端可比,但當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是即小兒之肯綮也。蓋強弱以見虛實,緩急以見邪正也。」

白話文:

【脈應及診脈法】

【代脈】

張景岳說:「代脈的意思是更替,在正常的脈象中,忽然出現軟弱無力,或者時快時慢,或者斷一下又重新出現,都叫做代脈。」 (譯者按:閻德潤認為代脈就是現在說的更換脈或交互脈。)

【動脈】

何夢瑤說:「脈搏跳動急促,稱為動脈,也就是跳動的意思。常在受到驚嚇時出現,因為驚嚇時心胸會跳動,所以脈搏也跟著跳動。」 (譯者按:閻德潤認為動脈的性質應該屬於現在說的熱脈。)

【長脈】

李時珍說:「長脈的脈象不大不小,悠長舒緩,感覺像摸著長竿子的末梢是正常的。如果感覺像拉繩子,或者像是摸著長竿子,就是病態。實脈、牢脈、弦脈、緊脈,都可能同時有長脈的特徵。」 (譯者按:閻德潤認為長脈就是現在說的長脈。)

【短脈】

滑伯仁說:「短脈的意思是不長,脈搏兩頭感覺不到,只有中間摸得到,脈搏的跳動範圍沒有到達正常的位置。這是因為氣不足,無法引導血液運行,屬於陰虛而有陽氣浮動,或是三焦之氣阻塞,也可能是因為食物消化不良。」

求真補充說:「《千金方‧論腳氣》提到:『如果心下急迫、氣喘不停、不斷流汗、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脈象短促而急,並且不斷嘔吐,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脈象短促而急,表示毒氣衝擊心臟,使得脈道狹窄。這是短脈最可怕的情況,所以特別在此說明。」 (譯者按:閻德潤認為短脈就是現在說的短脈。)

【婦女脈象】

張景岳說:「一般來說,懷孕婦女因為血液集中,氣也凝聚,子宮內充實,所以脈象必然滑而快,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中年才懷孕,或氣血虛弱的婦女,脈象可能會細小而不明顯,但即使在微弱的脈象中,也必定隱約有滑而快的跡象,這就是懷孕的脈象,要仔細辨別。另外,懷孕的脈象快,勞損的脈象也快,兩者非常相似。但勞損的脈象多半同時有弦和澀的感覺,懷孕的脈象則一定同時有平和滑順的感覺。應該在細微之處分辨邪氣和胃氣的不同,再配合其他症狀診斷,就能清楚辨別了。」

求真補充說:「『離經脈』,戴父說:『如果診斷婦女尺脈,感覺脈搏急促,像轉動的繩子上的珠子,表示即將生產。』這種說法也許有道理。現在觀察孕婦,每到生產日期或破水時,脈搏大多一息七、八次,而即將生產時反而變慢,經過觀察數十人都是如此。」

世俗流傳說即將生產的婦女脈象是離經脈,但是和《難經》所說的:「一呼一吸脈搏跳動一次,稱為離經。」意思又好像不同。我多次觀察將要生產的婦女,發現脈象真正像離經脈的,在數千人中只有一兩個人。凡是生產非常順利的,在破水後的脈象,不論左右手,一定都是沉細而滑的。當胎兒娩出時,寸口的脈搏都好像消失,集中在手指末端,生產完畢後又回到原位,懷疑這就是所謂的離經脈(這個觀點來自賀川子玄的《產論》)!」

【小兒脈象】

張介賓說:「診斷小兒時,因為他們無法清楚表達,所以脈象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同時參考他們的形貌、氣色、聲音,就萬無一失了。但是小兒的脈象不像成人那麼複雜,只要觀察強、弱、緩、急這四種脈象,就能掌握小兒的身體狀況。強弱表示虛實,緩急表示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