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113)

回本書目錄

別論 (113)

1. 梔子之醫治效用

《藥徵》曰:「梔子,主治心煩也,兼治發黃。」

此說雖無不可,但心煩之原因極多,以此一藥而主治多種原因性之心煩,似不妥當。故此論當改作「梔子主治因充血或炎性機轉之劇性心煩也,兼治發黃、出血等」。若由此論,則與黃連似無區別,此藥除有以上治效之外,更有利尿之物能,故不難鑒別之。尚宜參考以下諸說。

《本草綱目》曰

梔子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胃中熱氣,面赤(求真按:「此即因顏面充血也」),酒疱,皶鼻(求真按此即酒皶鼻也),白癩,赤癩,瘡瘍。(《本經》)

療目赤熱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別錄》)

去熱毒風,除時疾熱,解五種黃病(求真:「按黃病,黃疸也」),利五淋(求真按:「五淋者,乃膀胱尿道疾患有種種之別也」),通小便,解消渴,明目。(甄權)

主瘖啞,紫癜風。(孟詵)

治心煩懊憹不得眠,臍下血滯而小便不利。(元素)

瀉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熱厥、心痛,解熱鬱,行結氣。(震亨)

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時珍)

【發明】

元素曰:「梔子,…能瀉肺中火邪,其用有四:治心經客熱,一也。除煩躁,二也。去上焦虛熱,三也。治風,四也(求真按:『此風,癩也』)。」

震亨曰:「梔子瀉三焦之火及痞塊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

《本草備要》曰:「梔子,苦寒,…瀉心肺邪熱,使其屈曲下降,自小便出,以解三焦之鬱火,以平熱厥心痛,以息吐衄、血痢、血淋之病,治心煩懊憹不眠、五黃、五淋、亡血、津枯、口渴、目赤、紫癜、白癩、疱皶、瘡瘍。」

2. 香豉之醫治效用

治六畜鳥獸肝中毒方:豆豉浸水,絞取汁,服數升即愈。(《金匱要略》)

《本草綱目》曰

淡豆豉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殺六畜胎子諸毒。(《別錄》)

治時疾熱病,發汗。熬末能止盜汗、除煩。生搗為丸服,治寒熱風胸中生痞。煮服治血痢腹痛。研末塗陰莖生瘡。(《藥性》)

治瘧疾骨蒸,中毒藥,蠱氣犬咬。(大明)

下氣調中,治傷寒溫毒,發斑,嘔逆。(時珍)

《本草備要》曰:「淡豆豉,苦泄肺,寒勝熱。發汗,解肌,調中,下氣。治傷寒頭痛,煩躁滿悶,懊憹不眠,發斑嘔逆,血痢,溫瘧。」

《藥徵》曰:「香豉,主治心中懊憹也,兼治心中結痛及心中滿而煩。」

《氣血水藥徵》曰:「香豉,治腫膿之水。」

由以上諸說,則可知本藥為消炎解熱性之解毒藥,有作用於腦及心臟之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