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71)

回本書目錄

別論 (71)

1. 麻黃湯之注釋

【註】

「表證仍在」似非仲景之正文,故刪之亦佳。又原文於「服藥已」之下有「微除」二字,從尾臺氏說認為「須臾」之誤,已改之。「目瞑」與「目眩」同。衄血後治病之理與所述於桂枝湯條者無異。又於「陽氣重故也」句,雖有諸說,何莫非捕風捉影之論,故不揭之,余亦不知其義。

然於本方運用上無大關係,故暫不問亦佳。唯有一要言,「麻黃湯主之」之一句,以在本條之末,似非不作「衄血病瘥之後尚用本方」解。然此由不知仲景之文法之過,蓋此句假定續於此,當「發其汗」句之下而解釋之,較合於理。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傷寒論》)

白話文:

麻黃湯之注釋

「表證仍在」這句話似乎不是張仲景原文,所以刪掉也沒關係。另外,原文在「服藥已」之後有「微除」兩個字,我根據尾臺氏的說法,認為是「須臾」的錯誤,已經改正了。「目瞑」和「目眩」意思相同。流鼻血後治療疾病的道理,和《桂枝湯》篇所說的沒有區別。至於「陽氣重故也」這句話,雖然有各種說法,但都像是捕風捉影的猜測,所以就不提了,我也不知道它的意思。

不過這些對於這個方劑的使用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暫時不討論也沒關係。只有一點需要說明,「麻黃湯主之」這句話在這一條的最後,好像會讓人誤解為「流鼻血病好了之後還可以用這個方子」。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張仲景的寫作方式造成的。這句話應該接在「發其汗」這句話之後來解釋,這樣比較合理。

脈浮,代表病在表,可以發汗,適合用麻黃湯。(《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