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總論 (7)

回本書目錄

總論 (7)

1. 論傳染病若不以自家中毒為前提,則不能成立

現今醫家之傳染病觀,重視細菌殊甚。以為苟有細菌存在則能以獨力得成立傳染病,極為恐怖,此因受羅貝古斯氏以來勃興之細菌萬能說之感化,隨波逐流,是但知其一,不知其他之偏見也。夫疾病成立之要件,必須有內外二因之共存。外因雖有作用於身,若不與內因結合則不能成立,此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白話文:

當今醫家對傳染病的看法,非常重視細菌。認為只要有細菌存在,就有可能單獨形成傳染病,十分可怕,這是因為受到羅貝古斯以來興起的細菌萬能論的影響,隨波逐流,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他的偏見。疾病的形成必須具備內外二因同時存在。外因雖然作用於身體,如果不與內因結合,就不能形成疾病,這是千古不變的鐵律。

雖為傳染病,等是疾病,不能自此原則之外求之。更以具體的論之,細菌亦為生物之一,在理若無適於彼之營養物及水與溫度等,則不能續保其命脈也。然此營養物及水與溫度即自然的培養基,若無自家中毒證,則不能生存於抗菌力旺盛之健體。反對古斯氏霍亂菌侵入體內即霍亂病發生說,嚥下此菌之純粹培養,而立證其不然者,徵之巴登古發氏之獻身的體驗,可明矣。

白話文:

雖然傳染病是一種疾病,但它不能脫離疾病的一般原則來探討。更進一步探討,細菌也是生物之一,它也需要適當的營養物、水分和溫度,才能維持生命。然而,這些營養物、水分和溫度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因此細菌可以在沒有宿主中毒症狀的情況下,在健康人體中生存。古斯氏認為霍亂菌進入體內就會引起霍亂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巴登古發氏曾經親自吞下純粹培養的霍亂菌,並證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又據猛毒之白喉菌,不拘放置於口腔或咽喉之內,亦有不使其發病之實例,及保有病原菌而與康健身體無異之所謂保菌者之存在之事實,亦得證明之。因細菌學者,雖以先天的或後天的免疫性說明此等事實,而其所謂先天的及後天的免疫性二者,均無適合於細菌之寄生繁殖之自然的培養基,即無自家中毒證之謂也。

白話文:

再者,曾見猛毒的白喉菌,不論放在口腔或咽喉中,都不一定會發病。也有人體中帶有病原體,卻與健康的身體沒有分別,即所謂的「保菌者」。像這種情況,細菌學家會用天生的或後天的免疫性來解釋。所謂的天生的或後天的免疫性,都是指細菌寄生繁殖所需的自然培養基不存在,所以不會產生自身中毒症狀。

假令雖有許多細菌侵襲人身,而體力旺盛者無餘地可乘,但若祖先或父母有瘀血遺傳,或起居飲食不節,釀成食、水、血三毒之停滯,即廣義的自家中毒證,則對於細菌不惟抵抗力減弱,且具有適於寄生繁殖之培養基,使成立為傳染病者也。

白話文:

即使有很多細菌入侵人體,但身體強壯的人沒有可以乘虛而入的弱點,然而如果祖先或父母有淤血遺傳,或者生活飲食不節制,導致食物、水、血液三種毒素停滯,這在廣義上就是自身中毒的證據,那麼對於細菌,不僅抵抗力減弱,而且還具有適合寄生繁殖的培養基,從而發展為傳染病。

譯者按:「羅貝古斯,德人,生於西曆1843年,工解剖術且長於顯微鏡之試驗,遂發明肺病治療法。巴登古發亦德人,生於1880年,專講保持健康及疾病預防諸法,如室內換氣法、飲食預防菌芽法皆為巴氏所發明。」

白話文:

翻譯:羅貝古斯是德國人,出生於公元 1843 年,精通解剖學,並且擅長顯微鏡實驗,因此發明瞭肺病的治療方法。巴登古發也是德國人,出生於 1880 年,專門研究保持健康和疾病預防的方法,例如室內換氣法、飲食預防菌芽法都是巴登古發發明的。

《醫餘》曰:「《呂氏春秋》曰:『凡人之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者,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由生。病留惡生者,精氣之鬱也。故水鬱則污,樹鬱則蠹,草鬱則蕢,國亦有鬱,則主德不通,民志不達,此國之鬱也。國鬱若久,則百惡並起,萬災叢至矣。』」

白話文:

《醫餘》說:「《呂氏春秋》說:人的三百六十個關節、九個竅穴、五臟、六腑和皮膚,都希望它們能夠和諧相處。血脈,希望它們能夠暢通。筋骨,希望它們能夠堅固。心志,希望它們能夠和諧。精氣,希望它們能夠正常運行。如果這樣,那麼疾病就沒有棲身之地,邪惡就沒有滋生的根源。疾病存在,邪惡滋生,都是精氣鬱積造成的。所以,水鬱結就會污濁,樹木鬱結就會生蟲,草木鬱結就會枯萎,國家也有鬱結的時候,那麼君主的德政不通達,人民的意願不得抒發,這就是國家的鬱結。國家的鬱結如果長久存在,那麼各種邪惡就會同時興起,各種災害就會接踵而至。」

【註】比,密也。宣,通也。固,堅也。和,猶安也。行,流也。惡,慝也。人苟精神流行,肢體堅固,則病毒無由而生。

白話文:

比,密也。宣,通也。固,堅也。和,猶安也。行,流也。惡,慝也。

密閉,通暢,堅固,安寧,流動,邪惡。人,精神流動,肢體堅固,則邪惡無由而生。

又曰:「《淮南子》曰:『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則可謂體道。』若然,血脈無鬱滯,五臟無蔚氣矣。」

白話文:

《淮南子》說:「用養生的方法來度過一生,用道德來善終,這才能算得上是體悟了人生的道理。」如果是這樣,氣血通暢無阻,五臟沒有濁氣了。

【註】血脈不鬱滯,五臟無蔚氣,則精神內守,肉腠外拒,雖有厲風苛毒,莫能侵之。雖為道家言,亦至論也。《家語》「蔚」作「鬱」字通。苟血脈臟氣不鬱滯,即無自家中毒證,雖有厲風苛毒,即有千百之細菌,亦莫如之何也明矣。是亦可證余說之不謬。

白話文:

如果血脈通暢,五臟沒有鬱氣,精神就會內守,肌肉腠理就能抵禦外邪,即使有猛烈的風寒或毒害,都不能侵犯。雖然這是道家學說,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家語》中"蔚"字和"鬱"字可以通用。如果血脈臟氣不鬱滯,就不會有自家中毒的症狀,即使有猛烈的風寒或毒害,即使有成千上百的細菌,也奈何不了。這也可以證明我的理論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