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三部九候論第二十篇
總承上文而言九候之相應也。陰陽上下,其動若一,不得獨小獨大,獨疾獨遲而相失也。脈有浮中沉三候,一候後者,浮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矣。二候後者,中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甚。三候後者,沉以候之,脈不應指,不應則病危。申明所謂後者,應不俱也,謂浮中沉之脈,不俱應於指下也。凡此皆指而導之之法也。
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
九候以決死生,以知病之所在,故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病在腑則生,病在臟則死也。
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真臟脈見者,勝死。
見,音現。夫察腑知病,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察臟知死,須知真臟脈見者,至勝克之日而死。
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九候主周身形氣,而太陽經脈之氣,運行於通體,故足太陽之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其足不可屈伸者,經絕也。死必戴眼,脈絕也。太陽經脈之氣,行於通體,故論九候,而舉太陽經脈以明之。
此一節論九候以決死生,以知病之所在,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也。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
帝願聞要道,有冬陰夏陽,以人應之之語,故復問之。
岐伯曰: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冬陰夏陽,乃一歲之陰陽,夜半日中,乃一日之陰陽,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脈,陰主冬,故以夜半死;若九候之脈,皆盛躁喘數者,為陽脈,陽主夏,故以日中死。
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一日之內,亦有四時,是故寒熱病者,肝血內虛,為寒為熱也。平旦,乃寅卯之時,肝木主氣,肝臟病,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心火燔灼,內外皆熱也,日中乃巳午之時,心火主氣,心臟病,故以日中死。病風者,秋金肅殺之氣,病於肺也,日夕,乃申酉之時,肺金主氣,肺臟病,故以日夕死。
病水者,冬令寒水之氣,病於腎也,夜半乃亥子之時,腎水主氣,腎臟病,故以夜半死。脾臟屬土,土灌四旁,若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乃中土內虛不能四布,故以一日所乘之四季死。辰戌丑未,寄王於平旦、日中、日夕、夜半也。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立形定氣,命之曰人。若形肉已脫,坤土內敗,諸臟無以資生,九候之脈雖調,猶之死也。
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見,音現。小大疾遲寒熱陷下,七診之脈雖見,非同土敗,故九候皆從者不死。
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白話文:
總而言之,前面說的九候診法,其陰陽上下的脈動應該一致,不能有單獨過小、過大,過快或過慢的失調狀況。脈象有浮、中、沉三種診法,如果只按到第一層(浮),脈象沒有反應,就表示有病。如果按到第二層(中),脈象沒有反應,就表示病情加重。如果按到第三層(沉),脈象沒有反應,就表示病情危急。這裡說的「後者」,指的是脈象沒有按照應該的層次出現,也就是說浮、中、沉三種脈象,不會同時在指下出現。這些都是用手指去引導和診察的方法。
觀察臟腑的狀況,可以知道病人死亡或存活的期限。
九候診法可以判斷生死,了解疾病所在,所以透過觀察臟腑的狀況,可以知道病人死亡或存活的期限。疾病在腑的通常可以存活,疾病在臟的則通常會死亡。
必須先了解經脈,才能了解病脈。如果出現真正的臟脈,就會在克制它的日子死亡。
要知道臟腑的病變,必須先了解經脈的走向,才能了解病脈的變化。如果出現真正的臟脈,就會在五行相克的日子死亡。
足太陽經的氣若衰竭,腿腳就無法彎曲伸直,臨死時眼睛會向上翻瞪。
九候診法主掌全身的形體和氣息,而足太陽經的氣運行於全身。如果足太陽經的氣衰竭,腿腳就不能彎曲伸直,這是因為經脈衰竭的緣故。臨死時眼睛會向上翻瞪,這是因為脈象衰竭的緣故。太陽經的氣運行於全身,所以討論九候時,會以太陽經為例來說明。
這一段講述用九候診法判斷生死和疾病所在,必須用手指引導診察,這樣才能掌握真實情況。
黃帝問:冬天是陰,夏天是陽,這是怎麼回事?
黃帝想要了解重要的道理,因為有「冬天是陰,夏天是陽,人也應該配合這種陰陽變化」的說法,所以再次提出疑問。
岐伯回答說:九候的脈象如果都是沉、細、微弱,甚至斷絕的,這屬於陰脈,主冬季,所以會在半夜死亡;如果脈象是盛大、躁動、急促的,這屬於陽脈,主夏季,所以會在中午死亡。
冬陰夏陽是一年四季的陰陽變化,半夜和中午是一天的陰陽變化。九候的脈象如果都是沉、細、微弱,甚至斷絕的,這屬於陰脈,陰氣主冬季,所以會在半夜死亡。如果九候的脈象都是盛大、躁動、急促的,這屬於陽脈,陽氣主夏季,所以會在中午死亡。
因此,寒熱病患者會在清晨死亡,熱病患者會在中午死亡,風病患者會在傍晚死亡,水腫病患者會在半夜死亡。如果脈象時而疏緩,時而急促,時而遲緩,時而快速,就會在一天中的四季時辰死亡。
一天之中也有四季變化。寒熱病是因為肝血內虛導致的寒熱交替。清晨是寅卯時,屬於肝木主氣,因此肝臟有病,會在清晨死亡。熱病是因為心火旺盛,內外都發熱。中午是巳午時,屬於心火主氣,因此心臟有病,會在中午死亡。風病是因為秋季肅殺之氣侵犯肺部。傍晚是申酉時,屬於肺金主氣,因此肺臟有病,會在傍晚死亡。水腫病是因為冬季寒水之氣侵犯腎臟。半夜是亥子時,屬於腎水主氣,因此腎臟有病,會在半夜死亡。脾臟屬土,能夠灌溉四方,如果脈象時而疏緩,時而急促,時而遲緩,時而快速,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滋養四方,所以會在一天中脾土寄王的四季時辰死亡(辰戌丑未分別對應平旦、日中、日夕、夜半)。
如果形體消瘦,肌肉脫落,即使九候脈象正常,還是會死亡。
有了形體才會有氣,這樣才稱為人。如果形體消瘦,肌肉脫落,代表身體的根本已經衰敗,各個臟腑沒有養分滋養,即使九候脈象正常,還是會死亡。
如果七種脈象都出現,但是九候脈象正常,就不會死亡。
七種脈象(小、大、急、遲、寒、熱、陷下)雖然出現,但並非身體的根本衰敗,所以如果九候脈象正常,就不會死亡。
這裡說的不會死亡,指的是風邪和久病產生的症狀,看起來像七種脈象的病,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說不會死亡。如果真的有七種脈象的病,而且脈象也衰敗,那就必死無疑,而且會出現呃逆和嘆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