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6. 陰陽應象大論第五篇

陰陽者,太極初開,始為一晝之所分也。應象者,天地之陰陽,人身之陰陽,皆有形象之可應也。天地之陰陽,應象於人身,人身之陰陽,應象於天地,五運五行,應象無方,此篇為《五運行大論》之提綱,故曰《陰陽應象大論》。

白話文:

  1. ⠀⠀⠀⠀⠀⠀⠀⠀⠀⠀⠀⠀⠀⠀⠀⠀⠀⠀⠀⠀⠀⠀⠀⠀示蹤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陰陽者,有名無形,本於太極,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

天地之大,萬物生焉,故陰陽者,乃萬物之綱紀。綱,大綱;紀,散紀也。

變化之父母。

萬物之多,變化出焉。物極,謂之變;物生,謂之化;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變化之道,本於陰陽,故陰陽者,變化之父母。

白話文:

  1. 所有萬物都是眾多且不斷變化的。事物達到極致的狀態,叫做「變」;事物生成,叫做「化」;「變」是「化」漸進的過程;「化」是「變」的完成。變化的規律來自於陰陽,所以陰陽是變化的根本。

生殺之本始。

變化之父母,即生殺之本始。殺,猶死也,化則生,變則死,本始,父母之謂也。

神明之府也。

陰陽主萬物變化生殺,是神明之府也。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昭著之謂明。府者,神明之所居也。

治病必求於本。

神明所居,乃陰陽之本,故治病必求於本。如陰陽反作,病之逆從,必求於本之所在而治之。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靜陽躁。

陰陽者,萬物之綱紀,故陰靜陽躁,靜而有常,則為綱,躁而散殊,則為紀。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長,上聲,下同。藏如字,下收藏同。陰陽者,生殺之本始,故陽生而陰長,陽殺而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陰陽者,變化之父母,故陽化氣,陰成形,言陽化而為氣,陰變而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䐜,音真,餘篇仿此。治病必求於本,故寒極生熱,是熱之本於寒也。熱極生寒,是寒之本於熱也。寒氣為陰,故生濁,熱氣為陽,故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言輕清之氣,不從於上,而逆於下,則生飧泄之病矣。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言重濁之氣,不從於下,而逆於上,則生䐜脹之病矣。

白話文:

  1. 「䐜」,讀音為「真」,其餘的典籍也類似於此。治療疾病必須要找出根源,因此寒冷極致會產生熱氣,這是熱氣源於寒冷的緣故。熱氣極致會產生寒氣,這是寒氣源於熱氣的緣故。寒氣屬於陰性,所以會產生污濁之氣;熱氣屬於陽性,所以會產生清澈之氣。清澈之氣在下,則會產生腹瀉,這是因為輕清之氣不從上排走,而是逆行到下,則會產生腹瀉的症狀。污濁之氣在上,則會產生脹氣,這是因為重濁之氣不從下排走,而是逆行到上,則會產生脹氣的症狀。

是陰陽相反,從逆失宜,故曰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知反作逆從而為病,則治病必求於本矣。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陰陽相通,上下相感,是神明之府也。故清陽為天,光明者也,濁陰為地,神變者也。地氣上為云,陰通於陽也,天氣下為雨,陽通於陰也。天氣下為雨,而曰雨出地氣,從下而上,然後從上而下也,地氣上為云,而曰云出天氣,自上而下,然後自下而上也。陰陽上下,既神且明,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是九竅神明之府也。

白話文:

  1. 陰陽相通,上下的氣息相互影響,這是精神和靈魂的居所。所以清澈的陽氣屬於天空,是明亮的,渾濁的陰氣屬於大地,是靈活變化的。大地上的氣上升變成雲,陰氣通達陽氣;天空中的氣下降變成雨,陽氣通達陰氣。天空中的氣下降變成雨,但雨卻說是從大地的氣中產生,從下往上,然後從上往下;大地的氣上升變成雲,但雲卻說是從天空的氣中產生,從上往下,然後從下往上。陰陽上下通達,既靈驗又清明,所以清澈的陽氣從上部的竅穴排出,渾濁的陰氣從下部的竅穴排出,因此九竅是精神和靈魂的居所。

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是外內神明之府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表裡神明之府也。下文云,清陽上天,濁陰歸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此之謂也。此寒熱清濁之陰陽,而應象於人身之上下者如此。

白話文:

  1. 清徹的陽氣發散於皮膚微小孔隙,渾濁的陰氣流走於五臟,這是管理外在和內在精神意識的場所。清徹的陽氣充盈於四肢,渾濁的陰氣歸於六腑,這是管理表層和內裡的精神意識的場所。後面所說,清徹的陽氣上升於天,渾濁的陰氣歸於地,天地運行的規律,是由精神意識統率主導的,指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寒熱清濁的陰陽之氣,會對應於人體的上下部。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水為陰。在天為熱,在地為火,故火為陽。陽主輕清,故陽為氣,陰主重濁,故陰為味。

白話文:

  1. 天上屬寒,地上屬水,所以水為陰。天上屬熱,地上屬火,所以火為陽。陽性屬輕清,所以陽為氣,陰性屬重濁,所以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味歸形,五味歸於形藏也。形歸氣,形藏歸於陽氣也。氣歸精,陽氣歸於陰精也。精歸化,陰精歸於變化也。

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申明氣歸精,乃精食氣也,味歸形,乃形食味也,精歸化者,化生精也,形歸氣者,氣生形也。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又申明形雖食味,而味亦傷形;精雖食氣,而氣亦傷精;雖氣化生精,而精化亦為氣;雖氣生此形,而氣亦受傷於形。形者,味也,不言形而言味者,以味歸形,形食味也。

白話文:

  1. 必須說明的是:

    雖然形體可以食用味道,但味道也能損傷形體。

    雖然精氣可以食用氣,但氣也能損傷精氣。

    雖然氣可以化生精氣,但精氣化生也需要氣。

    雖然氣可以生長這個形體,但氣也會受到形體的損傷。

    形體就是味道,不說形體而說味道,是因為味道歸屬於形體,形體食用味道。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為陰而重濁,故出下竅,氣為陽而輕清,故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為陰,而陰中有陽,故味厚者為陰,若味薄,則為陰中之陽;氣為陽,而陽中有陰,故氣厚者為陽;若氣薄,則為陽中之陰。

白話文:

  1. 味道是陰,但陰中有陽,所以味道濃厚的是陰;如果味道清淡,那麼就是陰中的陽;氣是陽,但陽中有陰,所以氣旺盛的是陽;如果氣虛,那麼就是陽中的陰。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申明味厚為陰者,味厚則下泄也,薄為陰之陽者,味薄則宣通也,氣薄陽之陰者,氣薄則發泄。言雖發散,仍下泄也。氣厚為陽者,厚則發熱,言既發散,且溫熱也。

白話文:

  1. 味道濃重的東西屬於陰性,會導致腹瀉。味道淡薄的是陰中的陽性之物,能宣通氣血。氣息淡薄的是陽中的陰性之物,會讓身體出汗。即使是宣散之物,還是會導致腹瀉。氣息濃密的是陽性之物,會讓身體發熱。因為它既能宣散,又能溫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少,去聲,陰陽氣味,貴得其平。壯火,亢盛之火,即相火也。少火,和緩之火,即君火也。亢盛之壯火宜衰,和緩之少火宜壯。夫壯火何以宜衰?以壯火食氣故也。少火何以宜壯?以氣食少火故也。所謂壯火食氣,實壯火散氣也,所謂氣食少火,實少火生氣也。

白話文:

  1. 壯士不論年齡,只要意志堅強,體魄健壯,就能抵抗外侮,保護國家。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重,平聲。分而言之,氣為陽,味為陰。合而言之,氣不離味,味不離氣,故氣味辛甘,從中達外,主能發散,故為陽氣,味酸苦,從中上下,主能湧泄,故為陰。陰勝則陽病者,酸苦之味太過,則陰勝而陽斯病矣,陽勝則陰病者,辛甘之味太過,則陽勝而陰斯病矣。夫陽勝則過熱,陰勝則過寒,今陰勝則陽病,乃重寒則熱之義也。

白話文:

  1. 「重」,讀作平聲。分別來說,氣屬陽,味道屬陰。如果結合起來講,氣味不可分離,因此有辛甘之氣味,由內向外擴散,具有發散的作用,所以屬於陽氣;有酸苦之味道,由內向上或向下湧動,具有疏泄的作用,所以屬於陰。如果陰氣過盛,導致陽氣受損,是因為酸苦之味道過多,導致陰氣過盛而陽氣受損;如果陽氣過盛,導致陰氣受損,是因為辛甘之味道過多,導致陽氣過盛而陰氣受損。陽盛則過熱,陰盛則過寒,現在陰氣過盛導致陽氣受損,這就是因為寒重導致熱的緣故。

陽勝則陰病,乃重熱則寒之義也。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寒為陰邪,故寒傷形。熱為陽邪,故熱傷氣。氣傷則痛,痛,周身無形之氣也。形傷則腫,腫,周身有形之形也。故先痛而後腫者,先傷氣而後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先傷形而後傷氣也。此水火氣味之陰陽,而應象於人身之形氣者如此。

白話文:

  1. 寒冷屬於陰邪,因此會損傷身體的形體。炎熱屬於陽邪,因此會損傷身體的氣血。氣血受傷就會導致疼痛,疼痛是由於周身無形的氣血所致。身體的形體受傷就會導致腫脹,腫脹是由於周身有形的形體所致。因此,先有疼痛後有腫脹的,是先傷氣血後傷形體;先有腫脹後有疼痛的,是先傷形體後傷氣血。這是自然界中水火陰陽的氣味對人體形氣的影響表現出來的現象。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乾,音干,下同,餘篇仿此。五行之氣,應於經脈,木氣為風,故風勝則經脈為之振動矣。火氣為熱,熱勝則經脈為之癰腫矣。癰腫為熱,與上文周身之寒腫不同也。金氣為燥,燥勝則經脈為之乾枯矣。水氣為寒,寒勝則經脈如運樞之外浮矣。土氣為濕,濕勝則經脈為之濡潤而下瀉矣。

白話文:

  1. 乾(讀音同「幹」,其他同理):五行之氣對應著經脈,木氣會產生風邪,所以風邪盛行時,經脈就會振動。火氣會產生熱氣,熱氣盛行時,經脈就會產生癰腫。癰腫是由熱氣引起的,與上文所說的全身寒腫不同。金氣會產生乾燥,乾燥盛行時,經脈就會變得乾枯。水氣會產生寒氣,寒氣盛行時,經脈就像車輪外側一樣浮起。土氣會產生濕氣,濕氣盛行時,經脈就會變得潮濕而向下流動。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天之四時五行,應人之五臟五氣,四時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五行則水為寒,火為暑,金為燥,土為濕,木為風,故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其在於人,有五臟化五氣,心氣主喜,肝氣主怒,脾氣主悲,肺氣主憂,腎氣主恐,以生喜怒悲憂恐。

白話文:

  1. 大自然四季和五行變化,會影響人體五臟五行的氣血運行。四季之中,春天萬物生長,夏天陽氣旺盛,秋天收穫果實,冬天陽氣內斂。五行之中,水屬寒涼,火屬炎熱,金屬乾燥,土屬濕潤,木屬風氣。因此,大自然有四季五行變化,產生寒暑燥濕風等氣候。

    對於人體而言,五臟能化生五種氣血: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悲,肺主憂,腎主恐。這些氣血會影響人的情緒,產生喜怒哀樂恐等不同的情緒狀態。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

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白話文:

  1. 身體抵抗力不強的人,寒邪太過會導致陽氣不足,陽氣太過會導致陰氣不足。所以說,冬天受了寒,春天一定會得溫病;春天受了風寒,夏天會得腹瀉;夏天受了暑熱,_;秋天一定會得瘧疾;秋天受了濕邪,冬天會得咳嗽。

重,平聲。人之志意起於內,故喜怒傷氣,天之邪氣起於外,故寒暑傷形,舉喜怒而悲憂恐在其中,舉寒暑而燥濕風在其中,在天則寒為陰,暑為陽,在人則怒為陰,喜為陽。故卒暴而怒,則傷吾身之陰氣,卒暴而喜,則傷吾身之陽氣。厥氣上行者,真氣有傷,則厥逆之氣上行也。

白話文:

  1. 「重」字讀平聲。人的情緒思緒從內心產生,所以喜怒會傷氣;天上的邪氣從外而來,所以寒暑會傷身。喜怒的同時必定伴隨著悲憂恐懼,寒暑的同時必定伴隨著燥濕風。天地間的寒為陰,暑為陽;人體內的怒為陰,喜為陽。因此,突然發怒會傷身中的陰氣,突然喜悅會傷身中的陽氣。厥氣上升,是因為正氣受損,導致逆氣向上運行。

滿脈去形者,厥逆之氣滿於經脈,則神離形體而去也。此喜怒不節,寒暑過度,則陰陽不和,生乃不固。夫喜怒不節,乃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寒暑過度,未有明言,故又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如天寒而受寒邪,是謂重陰,重陰必有陽熱之病,天暑而受熱邪,是謂重陽,重陽必有陰寒之病,此亢害自然之理,故舉《生氣通天論》之言,以足上文之意,秋傷濕而冬咳嗽,冬傷寒而春病溫,即重陰必陽之意也。春傷風而夏飧瀉,夏傷暑而秋痎瘧,即重陽必陰之意也。

白話文:

  1. 脈象實而不見形體,表示厥逆之氣充滿經脈,導致精神脫離肉體。這是因為喜怒過度,寒暑過度,導致陰陽不調,生機不穩固。喜怒過度,暴怒會傷陰,暴喜會傷陽;寒暑過度,原文並沒有明說,所以又說重陰必定有陽熱,重陽必定有陰寒。例如天冷受寒邪,稱為重陰,重陰必定伴隨著陽熱之病;天熱受熱邪,稱為重陽,重陽必定伴隨著陰寒之病。這是因過度傷害自然之理,因此引用《生氣通天論》中的話來補充說明上文的意思:秋天受濕邪而冬天咳嗽,冬天受寒邪而春天發熱,就是重陰必定有陽的意思。春天受風邪而夏天腹瀉,夏天受暑邪而秋天發瘧疾,就是重陽必定有陰的意思。

此四時五行之陰陽,而應象於人身之五臟五氣者如此。此一節,言天地之寒熱清濁,水火氣味,四時五行,而應象於人身也。

白話文:

  1. 這段話講述了四時五行陰陽變化與人體五臟五氣之間的對應關係。天地間的寒熱、清濁、水火、氣味,以及四時五行變化,在人體中都相應地反映出來。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

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白話文:

  1. 人體的經絡穴位像山谷一樣,都各有來源,分部遵循一定的次序,條理分明。四季的陰陽變化,經絡穴位都能調控。外在和內在的反應,都有相應的經絡穴位表裡相通。

別,音逼,下俱同。處,去聲。帝即以寒熱清濁,水火氣味,四時五行,申明陰陽應象之理,義有未盡,謂上古聖人,能體天地之陰陽,而應象於人身,必能以人身之陰陽,而應象於天地,故問於岐伯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於人形之中,而列別臟腑,本臟腑而端絡十二經脈,端、直,絡、橫也。

白話文:

  1. 先前的「別」、「音」、「逼」等字,以下都照此發音。「處」字讀去聲。

    黃帝根據寒熱、清濁、水火、氣味、四時、五行這些現象,說明瞭陰陽應對萬物的道理,但還有一些含義沒有講完。

    黃帝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能夠體察天地間的陰陽變化,並把它應用到人體上,也必定能夠根據人體的陰陽變化,推測出天地間的規律。因此,黃帝 問岐伯說:我聽說上古聖人,在論述人體時,把人形分為三部分,而實際上人的形體是一個整體,而且排列各種臟器,連接臟腑,擴充經絡,這種說法未免有些牽強。

於十二經脈之中,而會通手足三陽三陰之六合,其於臟腑經脈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有名,小會之谿,大會之谷,連屬於骨,皆有所起,六氣分部,或逆或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常之綱紀,外內之應,皆有淺深之表裡,其信然乎?

白話文:

  1. 在十二條經絡中,聯通手足三陽和三陰這六條經絡,而它們各自從臟腑經絡引出六條支脈,氣穴所發出的部位各有處所和名稱,小支脈彙集為谿,大支脈彙集為谷,連屬於骨頭,都有特定的地方發起。六氣分成六種不同的地方,或逆行或順行,各有規律。四時陰陽變化,都有規律性的綱紀。外在和內在的相互作用,都有淺深不同的表裡關係。這些說法可信賴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岐伯舉五運五行,三才相合之理以對曰:東方生風,謂風,乃東方春生之天氣也,風生木,木生酸,謂五行五味之歸於地也,酸生肝,肝生筋。肝者,人之臟。筋者,人之體。謂五臟五體之屬於人也,人有五體,而五體復有所生,故筋生心,人有五臟,而五臟各有所主,故肝主目。

白話文:

  1. 岐伯以五行相生的道理來回答:東方產生風,這風是東方春季萌發時的氣候。風能生長木,木的氣味是酸的,這是五行五味歸屬地上的道理。酸味產生肝,肝能生長筋。肝臟屬於人的內臟。筋屬於人的身體。這表示五臟五體與人的關係。人有五體,而五體又各自有產生它的東西,所以筋由心產生。人有五臟,而五臟各有其主掌,所以肝臟主掌眼睛。

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

人之臟體本於地,地之行味本於天,是天氣之所在,即地氣人氣之所在,故就天之至微者,而推論之,其在天為玄,玄者,於穆而深微也,在天為玄,則在人為道,道者,平坦而共由也,在天為玄,則在地為化,化者,變化易生物也。

白話文:

  1. 人體的臟腑組織來源於大地,而大地的運行和變化取決於天。天空中至微小、至深奧的氣,就是地氣和人氣所依賴的。故而從天地間最細微的氣象變化,可以推演出天地萬物的道理。在天上,這種氣運行深奧無形,稱為「玄」。「玄」在人體中,就是「道」,是生命運行平穩通暢的規律。在天上,這種氣運行深奧無形,稱為「玄」;在地球上,它則體現為「化」,是促使萬物生長變化的力量。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所謂在地為化者,化生五味,所謂在人為道者,道生智,所謂在天為玄者,玄生神。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

在天為玄,玄生神,是神者,天之主也,神為天之主,則無在非神,試就神之所在而推論之,神在天為風,則東方生風,神之所在也;在地為木,則風生木,神之所在也,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則肝生筋,酸生肝,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在音,在聲、在變動,在竅、在味、在志,亦無非神之所在也;各隨天之五氣,地之五行,人之五臟,而應象者也,故為蒼、為角、為呼,為握、為目、為酸、為怒、惟東方風木之肝臟為然耳。

白話文:

  1. 天上的玄氣產生了神。神是天的主人,所以無處不在都是神。從神存在的場所來推論,在天上神是風,所以東方產生風,是神存在的地方;在地球上神是木,所以風生長了木,是神存在的地方;在人體內神是筋,在臟器中神是肝,所以肝產生了筋,酸味生長了肝,也是神存在的地方;至於在顏色、聲音、音調、變化、孔竅、味道、意志中,也無處不是神存在的地方;這些都隨著天的五行、地的五行、人的五臟而應和顯現的象徵,所以是青色、是角音、是呼氣、是握拳、是眼睛、是酸味、是憤怒,只有東方的風木之肝臟才這樣。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怒者肝之情,故怒傷肝,悲類乎憂,悲為脾情,亦為肺情,故悲勝怒,傷於情者,情相勝也。風傷筋,燥勝風,傷於氣者,氣相勝也。酸傷筋,辛勝酸,傷於味者,味相勝也,以明天地之氣味而歸於人也。

白話文:

  1. 憤怒是肝臟的情緒,所以憤怒會傷及肝臟。悲傷類似於憂愁,悲傷是脾臟的情緒,也是肺臟的情緒,因此悲傷可以勝過憤怒。情緒受到傷害是由於不同的情緒相互制約的緣故。風會傷害筋脈,燥氣可以勝過風,氣受傷是因為不同的氣相剋制的緣故。酸味會傷害筋脈,辛味可以勝過酸味,味覺受傷是由於不同的口味相剋制的緣故。通過瞭解天地之間的氣味,可以推論出對人體的影響。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南方生熱,謂熱乃南方夏火之天氣也,熱生火,火生苦,火乃地之五行,苦乃物之五味,謂五行五味之歸於地也。苦生心,心生血,心為人之臟,血為人之體,謂五臟五體之屬於人也。五體復有所生,故血生脾,五臟各有所主,故心主舌。

白話文:

  1. 南方屬火,指的是南方夏天的炎熱天氣。炎熱會產生火,火會產生苦味,火是地之五行,苦味是物質的五味,指五行和五味都歸屬於地。苦味會生心,心會生血,心是人體的臟腑,血是人體的組成部分,指五臟和五體都屬於人。五體還可以互相生長,所以血會生脾,五臟各有其主,所以心主舌。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

神者,天之主也,其神在天為熱,則南方生熱,神之所在也。在地為火,則熱生火,神之所在也。在體為脈,脈者血也。在臟為心,則心生血,苦生心,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惟南方火熱之心臟為然耳。

白話文:

  1. 神,是天地的主宰。它的神力在天空中表現為熱,南方因此而產生了熱,這是神的滋養。在地球上表現為火,熱能產生火,這是神的培植。在人體內表現為脈絡,脈絡就是血液。在臟腑中表現為心,心產生血液,苦味滋養心,也是神的滋養。在顏色上表現為紅色,在音樂上表現為徵調,在聲音上表現為笑聲,在變動上表現為憂愁,在感官上表現為舌頭,在味道上表現為苦味,在精神上表現為喜悅。只有南方的火熱心臟才會如此。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喜者心之情,故喜傷心。恐者腎之情,故恐勝喜,傷於情者,情相勝也。心臟,五臟之神,而屬於陽,故不言脈而言氣,熱傷氣,寒勝熱,傷於氣者,氣相勝也。苦傷氣,咸勝苦,傷於味者,味相勝也。

白話文:

  1. 喜悅是心臟的情感,所以過度喜悅會傷害心臟。恐懼是腎臟的情感,所以如果恐懼勝過喜悅,就會傷害身體。那些因情緒過度而受傷的人,是因為情緒之間相互剋制。心臟是五臟六腑的神明,並且屬於陽性,因此中醫不談它的脈象,而是談氣。熱會傷害氣,寒氣會勝過熱氣,那些因氣而受傷的人,是因為氣之間相互剋制。苦味會傷害氣,鹹味會勝過苦味,那些因飲食味道過度而受傷的人,是因為味道之間相互剋制。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中央生濕,天也,濕生土,土生甘,地也,甘生脾,脾生肉,人也,肉體復有所生,故肉生肺,脾臟復有所主,故脾主口。

白話文:

  1. 濕氣從中央(脾胃)產生,這是因為脾胃被認為是「天」。濕氣產生土壤,土壤生長甘甜的東西,這是因為土壤被認為是「地」。甘甜的東西滋養脾胃,脾胃生長肌肉,這是因為肌肉被認為是「人」。肌肉形成後又會產生新的東西,所以肌肉生長肺。脾臟也有其主導的部位,所以脾臟主掌嘴巴。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

噦,音誨,餘篇同。神者,天之主也,其神在天為濕,則中央生濕,神之所在也。在地為土,則濕生土,神之所在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則脾生肉,甘生脾,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惟中央濕土之脾臟為然耳。

白話文:

  1. 噦,讀音與「誨」相同,在其他篇章中也這樣發音。神,指主宰天地的力量。天的神力表現為濕氣,因此中央產生濕氣,那是神力所在的位置。地的神力表現為土壤,因此濕氣滋生土壤,那是神力所在的位置。在人體中,神力表現為肌肉,在臟腑中表現為脾臟,因此脾臟滋養肌肉,甘甜滋養脾臟,這也是神力所在的位置。至於在顏色上表現為黃色,在音律上表現為宮音,在聲音上表現為歌唱,在變化上表現為噦,在竅穴上表現為嘴巴,在味道上表現為甘味,在情緒上表現為思維,只有中央濕潤的脾土之臟才能這樣表現。

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思者,脾之情,故思傷脾,而怒勝思,傷於情者,情相勝也。濕傷肉,風勝濕,傷於氣者,氣相勝也。甘傷肉,酸勝甘,傷於味,味相勝也。

白話文:

  1. 思慮是脾臟的情志,所以思慮過度會損傷脾臟,而發怒可以勝過思慮。損傷於情志的,是不同的情志互相剋制所致。濕邪損傷肌肉,風邪勝過濕邪。損傷於氣血的,是不同的氣血互相剋制所致。甘味損傷肌肉,酸味勝過甘味。損傷於味道的,是不同的味道互相剋制所致。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

西方生燥,天也。燥生金,金生辛,地也。辛生肺,肺生皮毛,人也。皮毛復有所生,故皮毛生腎。肺臟復有所主,故肺主鼻。

白話文:

  1. 西方的屬性是乾燥,這是自然的特性。 乾燥產生金屬性,金屬性產生辛辣味,這是地表的特性。 辛辣味滋養肺,肺滋養皮膚和毛髮,這是人體的特性。 皮膚和毛髮還能生出別的東西,所以皮膚和毛髮也能滋養腎。 肺臟也有它主宰的部位,所以肺主宰著鼻子。

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

神者,天之主也。其神在天為燥,則西方生燥,神之所在也。在地為金,則燥生金,神之所在也。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則肺生皮毛,辛生肺,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惟西方燥金之肺臟為然耳。

白話文:

  1. 神,是天地的主宰。它的神性在天體中表現為乾燥,因此西方也屬乾燥,神就存在於西方。在地上,神性表現為金,乾燥生金,神也存在於金之中。在人體中,神性存在於皮毛,在臟腑中則存在於肺臟,肺能生皮毛,辛味能生肺,這些都是神存在的表現。另外,神性在顏色上表現為白色,在音階上表現為商音,在聲音上表現為哭泣,在生理變化上表現為咳嗽,在五官上表現為鼻子,在味道上表現為辛味,在情緒上表現為憂愁。這些特徵都與西方乾燥的金屬性肺臟相符。

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憂傷肺,喜勝憂,傷於情者,情相勝也。熱傷皮毛,寒勝熱,傷於氣者,氣相勝也。辛傷皮毛,苦勝辛,傷於味者,味相勝也。傷於氣者,皆本氣自傷,此熱傷皮毛,則金受火刑,以明自傷受傷,皆可傷也,熱傷皮毛則寒勝其熱,乃自然之理也。

白話文:

  1. 憂傷會損傷肺部,喜悅可以克服憂傷。如果因為情緒而受傷,可以用相應的情緒來克服。火熱會損傷皮膚和皮毛,寒涼可以克服火熱。如果因為氣候而受傷,可以用相應的氣候來克服。

    辛辣的味道會損傷皮膚和皮毛,苦味可以克服辛辣。如果因為飲食而受傷,可以用相應的食物來克服。

    那些因氣候而受傷的人,都是由於自身的元氣受損造成的。火熱會損傷皮膚和皮毛,這時金(肺)會受到火的傷害。因此,自己傷害自己和受到外傷,都可以造成損傷。火熱損傷皮膚和皮毛,寒涼可以克服它的火熱,這是自然規律。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北方生寒,天也。寒生水,水生咸,地也。咸生腎,腎生骨髓,人也。骨髓復有所生,故髓生肝,腎臟復有所主,故腎主耳。

白話文:

  1. 北方寒冷,來自於天。寒冷產生水,水產生鹹味,來自於地。鹹味產生腎,腎產生骨髓,來自於人。骨髓還有自己的來源,所以骨髓產生肝。腎臟還有自己的主管器官,所以腎主管耳朵。

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

神者,天之主也。其神在天為寒,則北方生寒,神之所在也。在地為水,則寒生水,神之所在也。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則腎生骨髓,咸生腎,亦神之所在也。至於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惟北方腎臟之寒水為然耳。

白話文:

  1. 神,是天上的主宰。它的在天上的屬性是寒冷,因此北方產生寒冷,那是神的所在。在地上的屬性是水,因此寒氣生出水,那是神的所在。在人體中對應骨頭,在臟腑中對應腎臟,因此腎臟產生骨髓,鹹味滋養腎臟,也是神的所在。至於在顏色上對應黑色,在聲音上對應羽聲,在聲調上對應呻吟,在身體反應上對應顫慄,在感官上對應耳朵,在味道上對應鹹味,在情緒上對應恐懼,這些都是北方腎臟的寒冷水所造成的。

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恐傷腎,思勝恐,傷於情者,情相勝也。腎臟五臟之精,而屬於陰,故不言骨而言血,寒傷血,燥勝寒,傷於氣者,氣相勝也。咸傷血,甘勝咸,傷於味者,味相勝也。土能勝水,當云濕勝寒,今云燥勝,以明寒濕同類,燥土之氣,以勝水氣之寒也。此天之五方五氣,地之五行五味,人之五臟五體,而有陰陽之應象者如此。

白話文:

  1. 擔心受傷害,需要克服恐懼。傷於情感者,情感相互制約。陰氣主導五臟精氣,因此不提骨而提血。寒氣傷血,燥氣勝寒。傷於氣息者,氣息相互制約。血傷於陰,甘味勝於陰。傷於口味者,口味相互制約。土能勝水,本應說陰勝寒,現在說燥勝,以說明寒與燥同類,燥土之氣能勝水氣之寒。這是天上的五方五氣,地上的五行五味,與五臟五體相應,而有陰陽之間的相互影響。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此舉天元紀大論之言,以明天地陰陽水火之義,上天下地,萬物在其中,故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血陰氣陽,男女籍以生,故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陰陽左右旋轉,為血氣循行之道,故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為天地陰陽之應驗,故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白話文:

  1. 這句話出自《天元紀大論》,用來闡明天地陰陽水火之道。天地包羅萬物於其中,因此天地是萬物之上下的依據。血液屬陰,氣屬陽,男女藉此而生,因此陰陽是血液和氣的男女之別。陰陽旋轉不息,形成血液和氣運行的方式,因此左右是陰陽運行的道路。天生成水,地產生火,這是天地陰陽運行的驗證,因此水火是陰陽的徵兆。

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天地之陰陽,血氣之陰陽,左右之陰陽,水火之陰陽,凡此陰陽者,乃萬物之能始也,易曰:坤以簡能,乾知大始,此之謂也。

白話文:

  1. 天地有陰陽,人體有陰陽,左右也有陰陽,水火也有陰陽。這些陰陽都是萬物的起始。易經上說:「坤卦以簡潔而能通,乾卦知道其始。」這就是這個道理。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生氣通天論》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即陰在內,而為陽之守也,陽者,衛外而為固,即陽在外而為陰之使也。岐伯舉此,以明陰陽為萬物之能始,故內外相應如是也。

白話文:

  1. 《生氣通天論》岐伯說:陰性藏藏精氣,激發陽氣。也就是說,陰陽在內,保護陽氣;陽性保護外在,鞏固身體。也就是說,陽氣在外,驅使陰氣。岐伯提出這個,旨在說明陰陽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所以內外之間會互相影響。

帝曰:法陰陽奈何?

承岐伯陰陽應象之論,欲人取法陰陽而調治之,以合聖人論理人形之道,故問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開,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俛,猶俯也;冤,屈抑也。法陰陽者,陰陽不可偏勝,如陽勝則火熱有餘,而身熱,熱氣在表,則腠理開,熱氣在裡則喘粗,表裡皆病則為之俯仰,汗不出而內外皆熱也,齒乾,津液竭也,以煩冤腹滿死者,津液既竭,又心煩而屈抑不舒,腹滿而土氣內絕,故死。雖不即死也能冬不能夏。冬時寒冷,陽勝可容,夏時炎暑,不堪煎厥矣。

白話文:

  1. 俛,意思是低頭;冤,意思是屈抑。遵循陰陽法則的人知道,陰陽不可偏勝。如果陽盛,則火熱有餘,身體發熱。熱氣在體表,則毛孔張開;熱氣在體內,則呼吸粗重。表裡皆病,則會喘氣和出汗,內外交困受熱;牙齒乾枯,津液耗盡。因煩躁屈抑導致腹脹而死亡的人,是因為津液耗盡,又心煩而胸悶,腹脹而脾氣內絕。雖然不至於立即死亡,但冬天忍受寒冷,夏天則難以承受酷暑。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數,音朔。陰勝則水寒有餘,而身寒,寒氣在表則汗出身常清,寒氣在裡則數慄而寒,表裡不相接,故寒則四肢厥,四肢厥者,生陽不達於外,厥則腹滿死者,土氣復絕於內,故死,雖不即死,亦能夏不能冬。夏時炎暑,陰勝可容,冬時寒冷,不堪凜冽矣。

白話文:

  1. 數,音為「朔」。陰氣過於旺盛,導致水寒過多,身體寒冷。寒氣在體表,汗水會自然流淌。寒氣在體內,就會發抖和感到寒冷。表裡不能相接,所以寒冷時四肢冰冷。四肢冰冷,是因為生氣無法到達體外。如果四肢冰冷且腹部脹滿,就表示土氣在體內也消失殆盡,所以會死亡。即使沒有馬上死亡,在夏天也受得了,但在冬天就難以忍受寒冷了。夏天炎熱,陰氣旺盛可以接受,但是冬天寒冷,無法承受刺骨的寒意。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寒病而至於冬,則陰氣更勝,熱病而至於夏,則陽氣更勝,故曰此陰陽更勝之變。或能冬而不能夏,或能夏而不能冬,故曰病之形能也。是陰陽不可偏勝,偏勝則病也。

白話文:

  1. 在冬天發病時,陰氣會更盛;在夏天發病時,陽氣會更盛。所以說這是陰陽交替盛衰的變化。有的人能耐受冬天,但不能耐受夏天;有的人能耐受夏天,但不能耐受冬天。所以說疾病的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見,陰陽兩氣不能偏勝,偏勝則生病。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承陰陽偏勝之意,復問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陰陽二氣本於天真,能知天真之七損八益,則陰陽二者可調。七損者,女子以七為紀,月事貴乎時下,故曰損;八益者,男子以八為紀,精氣貴乎充滿,故曰益。知七損八益,則陰平陽秘,故二者可調,不知用此損益之法,而調治之,則早衰之節也,節,猶候也。

白話文:

  1. 陰陽兩氣源自未經污染的自然本性。如果能明白自然本性中「七損八益」的規律,就能調和陰陽。

    「七損」指的是:女性以七天為週期,月經要準時來,所以說「損」;「八益」指的是:男性以八天為週期,精氣要充沛,所以說「益」。

    瞭解了「七損八益」,就能使陰氣平和,陽氣收斂,因此陰陽兩氣可以調和。如果不知道運用這些損益的方法進行調養,就會提早衰老。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

試舉早衰之節而略言之,年四十而陰精之氣,自失其半也,故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則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則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能知七損八益,則身強。不知則老,不知七損八益,則身老也。

白話文:

  1. 試著提一下早衰的關鍵節點:

    • **40歲:**陰精之氣開始減半,導致活動力和精神變差。
    • **50歲:**身體變重,感官功能開始衰退。
    • **60歲:**陰痿,氣血大幅衰弱,九竅通暢不順,身體下虛上實,容易流鼻涕和哭泣。

    因此,俗話說:「知之則強」。如果瞭解「七損八益」的養生法則,就能保持身體強健。反之,如果不知曉這些法則,就會加速衰老。

故同出而名異耳。

同出於斯世之中,而強老之名則異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察同者,於同年未衰之日,而省察之。智者之事也。察異者,於強老各異之日而省察之,愚者之事也。愚者察異,故愚者不足,智者察同,故智者有餘。有餘,則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者,今則耳目聰明,而身體輕強。年六十,陰痿,氣大衰者,今則老者復壯,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者,今則壯者益治矣。

白話文:

  1. 明察「同」之人的特點,在體力尚未衰退之前就審視自己,這是聰明人的做法。觀察「異」的人的特徵,在年老體衰之後才審視自己,這是愚蠢人的做法。愚蠢的人觀察「異」,所以不足於養生。聰明的人觀察「同」,所以有餘於養生。有餘於養生,年過五十,體重增加,耳聰目明。年過六十,陽痿,氣血大衰,如今卻可以老年復壯。四十歲時陰氣減半,而如今身體更加強健。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聖人治世,本無為而有為,恬憺虛無,體同於天,故能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而如帝之所問也。此言陰陽秉在天之神,而應象無方、惟聖人能取法而調治之。

白話文:

  1. 聖人在治理國家時,原本是無為而治,但實際上卻有所作為。聖人恬淡寡欲,虛空無常,身體與天地融為一體,因此能夠分析人體的形狀,辨別臟腑,端正經絡脈絡,貫通天地六合,就像上帝所詢問的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陰陽本屬天上神靈所掌管,而其變化無窮。只有聖人才能效法陰陽之道,用來調和治理。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聖人壽命與天地終,則人之形體即天地之形體也。天為陽,人身耳目為陽,天不足於西北,是陽體不足於陰方,故西北方,陰也,人身右為西北,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之明也。地為陰,人身手足為陰,地不滿東南,是陰體而不足於陽方,故東南方,陽也,人身左為東南,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強也。

白話文:

  1. 聖人與天地的壽命一樣長,那麼人的身體就是天地的形象。天屬陽,人的耳朵和眼睛也屬陽;西北角屬陰,代表天體的陽氣不足,所以西北方屬陰,而人的右側也屬西北方,因此右耳和右眼的視力不如左耳和左眼的視力好。地屬陰,人的手和腳也屬陰;東南角屬陽,代表地體的陰氣不足,所以東南方屬陽,而人的左側也屬東南方,因此左手和左腳的力量不如右手和右腳強。

帝曰:何以然?

何以在左則耳目明,而手足不強,在右則手足強,而耳目不明。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便,平聲。人身南面而立,左東右西,左者乃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左耳目聰明,而左手足不便也,右者乃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右耳目不聰明,而右手足強便也。

白話文:

  1. 「便」字讀作平聲。人若面向南方而站,左手在東,右手在西。左手屬東方屬陽,陽氣精華上行,上盛下虛,所以左耳目聰明,左手足不便。右手屬西方屬陰,陰氣精華下行,下盛上虛,所以右耳目不聰明,右手足強健靈便。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一身形氣,俱感於邪,其病在上,則上為陽,而右虛,故右甚,右甚即陽體而不足於陰方之義,其病在下,則下為陰,而左虛,故左甚,左甚即陰體而不足於陽方之義,此天地陰陽之所不能全,而人身有左右陰陽之不足也,故邪居之。

白話文:

  1. 人體的形氣,皆會受到邪氣的影響。如果疾病在身體的上部,則上部為陽,而右邊較虛弱,因此右邊的症狀較嚴重。右邊較嚴重,就是陽氣不足的意思。

    如果疾病在身體的下部,則下部為陰,而左邊較虛弱,因此左邊的症狀較嚴重。左邊較嚴重,就是陰氣不足的意思。

    這是因為天地之間的陰陽不能完全平衡,人體的左右也會有陰陽不足的情況,所以邪氣會入侵這些部位。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

里,理通。人身應天地者,以天地為萬物之父母,而神明之所主也。精,精華也,故天有精。形,形體也,故地有形。八紀,春夏秋冬,二分二至,八節之大紀也,故天有八紀。五里,東南西北中,五方之道理也,故地有五里。既有精,有形,復有紀,有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白話文:

  1. 天地之理,貫通萬物。人身承接天地之道,以天地為萬物之本源,是神明主宰之所在。精華孕育生命,故天有精氣。形體構成萬物,故地有形質。春夏秋冬、二分二至,八個節氣貫穿一年,是天地之大法規。東南西北中,五方之道理貫通,是大地之秩序。天地既有精氣、形質,又有法規、秩序,因此能孕育萬物。

清陽上天,天有精也,濁陰歸地,地有形也,動者天之紀,靜者地之理,是故天地之動靜,皆神明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所以能為萬物之父母也。

白話文:

  1. 清澈陽氣上升到天空,天空因此而有精華;渾濁陰氣沉降到大地,大地因此而有形體。動態變化是天空的法則,靜態安穩是大地的規律。所以天地動靜的變化,都是神明所主宰的規律,因此才能讓萬物生長、收穫、收藏,循環往復,永遠不息,所以天地能成為萬物的父母。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

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以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惟賢人則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蓋聖人無為以合天地,賢人則有為以合天地也。

白話文:

  1. 聖人不求有所作為,享受清靜無慾的境界,寄情於虛無飄渺的守望之中。賢人則效法上天,以滋養頭部;效法大地,以滋養足部;調和人事,以滋養五臟。聖人無所作為,以合乎天地之道;賢人有所作為,以協調天地之道。

天氣通於肺。

人身配天象地,而天地之氣亦通於人,肺位居高,主周身之氣,而天氣與之相通。

地氣通於嗌。

嗌,咽嗌也。嗌受水穀,下接胃口,而地氣與之相通。

風氣通於肝。

肝屬木,其氣風,故風動之氣,與之相通。

雷氣通於心。

心屬火,火炎上,故雷氣與之相通。

穀氣通於脾。

脾土之氣,灌於四旁,故四旁空谷之氣,與之相通。

雨氣通於腎。

雨氣即水氣,腎寒主水,故雨水之氣與之相通。

六經為川。

三陰之經主五臟,三陽之經主六腑,六經為川者,三陰三陽之六經,如川之流而脈絡貫通也。

腸胃為海。

人籍後天水穀以生,腸胃受盛水穀,如海之大,而眾流所歸也。

九竅為水注之氣。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耳目鼻口,前後陰,皆有水津以貫注,故九竅為水注之氣。

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五臟六經,腸胃九竅,上合天地,有陰有陽,皆以天地為之陰陽,故人身陽氣宣發之汗,可以天地之雨名之,人身陽熱運行之氣,可以天地之疾風名之,其一時忿怒之暴氣,可以象雷鳴之鼓擊,其暴氣未平之逆氣,可以象陽火之亢熱。

白話文:

  1. 人的身體和自然界的運行息息相關。內臟、經絡和九竅與天地相通,陰陽並存。就好比人體陽氣宣發出的汗水,可以比作天上的雨水;人體陽熱運行的氣血,可以比作天上的疾風;人偶爾發怒產生的急躁之氣,可以比作雷鳴的鼓聲;這種暴躁之氣沒有平復時的逆氣,可以比作陽火的過度炎熱。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天地之陰陽,即人身之陰陽也,人身之陰陽,即天地之陰陽也。故治身而不法天之八紀,不用地之五里,則災害至矣。

白話文:

  1. 天地之間廣闊無垠,不用任何作為,災害就會消除了。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災害之至,將於瞬息,故邪風之至於人身而發病,則疾如風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

邪之中人,始傷皮毛,故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膚。

留而不去,則入於肌膚,故其次治肌膚。

其次治筋脈。

留而不去,則入於筋脈,故其次治筋脈。

其次治六腑。

留而不去,則入於腑,故其次治六腑。

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留而不去,則入於臟,故其次治五臟,治及五臟,則半死半生,可不慎歟。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上文皮肌筋脈腑臟之病,有因於天者,有因於地者,有因於人者,故天之邪氣,感於人身,則害人五臟。邪氣,風寒暑濕燥火也。人之水穀之寒熱,感於人身,則害六腑。水穀寒熱,飲食失宜,或寒或熱也。地之濕氣,感於人身,則害皮肉筋脈,因於濕者,下先受之,故曰地之濕氣。

白話文:

  1. 在身體表層的皮膚、肌肉、筋脈、臟器等部位出現疾病,可能是由天地的影響造成的,也可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由天造成的疾病:

    • 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侵襲人體,損害五臟。

    • 由人造成的疾病:

    • 飲食不當導致水穀寒熱,損害六腑。

    • 由地造成的疾病:

    • 地面的濕氣侵入人體,損害皮肉筋脈。因為濕氣由下而上侵襲,所以從下肢開始發作。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承上文感害之意而言,故善用針以治之者,知陽病必行於陰也,當從陰以引之,而出於陽。知陰病必行於陽也,當從陽以引之,而離於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繆刺之法也。以我知彼,以我之神,會彼之神也。以表知里,視其表陽,知其里陰也。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言以我知彼,以表知里,所以觀其太過與不及之理,而為用針之法也。

白話文:

  1. 上面提到「感害」,這裡指的是病邪入侵。善於運用針灸的人,懂得陽氣病一定會運行到陰分,所以從陰分引導,引出來到陽分。懂得陰氣病一定會運行到陽分,所以從陽分引導,引離陰分。用右邊治療左邊,用左邊治療右邊,這是繆刺的方法。用我方的經絡和穴位認識對方的經絡和穴位,用我方的精神意念與對方的精神意念相會。觀察表面就能知道裡面,看到表面是陽,就知道裡面是陰。說明通過認識對方的經絡穴位和表裡關係,就可以瞭解病情的過剩和不足,然後採用適當的針灸方法。

故必見微得過,過,失也,病始於微萌,而得其過失之所在,然後用針以治之,而不至於危殆也。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

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分,去聲。未針之先,必以脈診,故善診者,察色脈,別陰陽,審色之清濁,而知面王之部分,視氣之喘息,聽言之音聲,而知臟腑之所苦,觀權衡規矩,脈應四時,而知病之所主,按下尺上寸,以觀三部之浮沉滑澀,而知病之所生,能如是也,以之施治,則無過愆,以之為診,則不失矣。

白話文:

  1. (脈)分(這個字讀第四聲),在針灸前,一定要用脈診來判斷病情。所以,擅長脈診的人,會觀察氣色和脈象,分辨陰陽,判斷氣色的清濁,來瞭解病竈在面部的哪個部位。觀察病人的呼吸狀態,聆聽病人的聲音,來瞭解臟腑哪個部位出了問題。根據權衡規矩,脈象應對四時,來瞭解疾病的主症。按壓尺脈、上寸脈,來觀察三部脈象的(浮、沉、滑、澀)變化,來瞭解疾病的成因。如果能做到這樣,在施治時就能做到準確無誤,在診斷時也不會出現差錯。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言病之始起也,可刺之而已其病。方其盛也,可待其自衰,乃刺之,而已其病。故因其病輕之時,而發揚之,乃始起刺已之意也,因其盛重之時,而衰減之,乃其盛待衰之意也,因其衰減而彰明之,乃衰而刺已之意也,此善診而為刺之之法也。

白話文:

  1. 當疾病剛剛發病時,可以用針刺來解除病痛。當疾病發展到高峯時,可以等待它自然減退後再針刺,這樣也能解除病痛。所以,趁著病情較輕的時候,通過針刺來促進病情發展,就是針刺的開始之意;趁著病情嚴重的時候,通過針刺來減輕病情,就是盛待衰之意;趁著病情減退的時候,通過針刺來徹底根除病情,就是衰而刺已之意。這就是善於診斷和針刺的方法。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不行刺法,但以氣味之藥治之,凡形體不足,而羸瘦者,當以陽分之氣藥溫之,陽氣為能外達也;陰精不足而虛弱者,當以陰分之味藥補之,陰味為能內滋也。

白話文:

  1. 不用使用針灸,而是用氣味藥物治療。凡是身體虧損、瘦弱的人,應該用溫暖陽分的藥物,因為陽氣具有向外擴散的作用;陰精不足、虛弱的人,應該用滋補陰分的藥物,因為陰味具有向內滋潤的作用。

其高者,因而越之。

可吐而已。

其下者,引而竭之。

可下而已。

中滿者,瀉之於內。

可消而已。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其有邪者,邪從汗解,故當漬形以為汗,申明漬形為汗,乃其邪病之在皮者,是可汗而發之也。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病氣慓悍,是當按收,恐正氣之並脫也。

其實者,散而瀉之。

病氣內實,是宜散瀉,恐邪氣之過實也。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掣作掣導也。凡此施治之法,當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柔剛者,乾剛坤柔,亦天地之道也,陽盛則陰虛,故陽病當治其陰,陰盛則陽虛,故陰病當治其陽。定其血氣,定其病之在血在氣也。各守其鄉,血病勿使傷氣,氣病勿使傷血也。血實宜決之,勿使傷氣矣,氣虛宜掣引之,勿使傷血矣。

白話文:

  1. 翻譯:

    「掣」和「導」都是醫治的方法。所有治療的方法,都應審視病患的陰陽屬性,區分其柔和或剛強。陰陽是天地間的規律,柔和剛強,就如同乾卦剛強、坤卦柔順,也是天地間的規律。陽氣盛則陰氣虛,所以陽症應治療其陰氣;陰氣盛則陽氣虛,所以陰症應治療其陽氣。確定病患的血氣狀況,分辨疾病是屬於血或氣的範疇。讓血和氣各守其位,治療血癥時不能傷及氣,治療氣症時不能傷及血。血實應瀉血,但不可傷氣;氣虛應補氣,但不可傷血。

此一節,言人身之陰陽形體,而應象於天地,是當法天地之陰陽,以為診治之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