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篇
《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謹奉天道,請言真要。此篇論六氣司天,六氣在泉,有正化,有勝復,有標本寒熱,有調治逆從,五味陰陽,制方奇偶,謹奉天道,合於人身,故曰《至真要大論》。
黃帝問曰:五氣交合,盈虛更作,余知之矣。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白話文:
《天元紀大論》的鬼谷地區說:我順應天理,請求講述真正的要點。這篇文章討論了六氣主宰天象,六氣存在於泉水中。有正氣、有盛衰、有標本寒熱、有調治順逆、有陰陽五味,方劑制奇偶,順應天理,合於人體,所以稱為《至真要大論》。
黃帝問道:我已經瞭解五行之氣交會運作,盈虧盛衰不斷更替。那六氣各自主宰,掌管天地,它們的極致狀態是如何的呢?
更,平聲,下同。盈虛,即太少也。五運與六氣交合,甲、丙、戊、庚、壬為太,主盈;乙、丁、己、辛、癸為少,主虛;子、寅、辰、午、申、戌為太,主盈;醜、卯、巳、未、酉、亥為少,主虛。五氣交合,盈虛更作,《六元正紀》詳論之,故曰余知之矣。其六氣不與五運交合,分治以司天地者,其至何如?此承上篇六十歲之紀,而問一歲之六氣也。
白話文:
再繼續問:「平」和「盈虛」是什麼意思?「五運」和「六氣」交合的原則是:甲、丙、戊、庚、壬為「太氣」,主「盈」;乙、丁、己、辛、癸為「少氣」,主「虛」;子、寅、辰、午、申、戌為「太氣」,主「盈」;醜、卯、巳、未、酉、亥為「少氣」,主「虛」。「五氣」交合,盈虛交替,《六元正紀》中記載得很詳細,所以我知道這個道理。那麼,不和「五運」交合的「六氣」,分開掌管天地,它們的作用如何呢?這是承接上一個問題(關於六十歲紀)而提出來的,詢問一年中「六氣」的作用。
岐伯再拜對曰:明乎哉問也!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六氣分治,以司天地,此天地之大紀,至神之理,通於人身,乃人神之通應也。
帝曰:願聞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
天地大紀,人神通應,故願聞人之上合天之昭昭,下合地之冥冥。
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天地之理,備於人身,此道之所主,而為工之所疑也。
帝曰:願聞其道也。
願聞上下相合之道。
岐伯曰:厥陰司天,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也。
白話文:
岐伯恭敬地回答:賢明的問題啊!天地間的大規律,就是人與神靈之間的相互應和。
天地運轉由六種氣體分司管理,這便是天地間的大規律,至高無上的準則,人體與它相通,於是人與神靈便能相互應和。
黃帝說:我希望能聽到人上通於天光之大道,下通於地暗之大道,這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說:這纔是大道所依據的規律,而徒有技術的人卻懷疑它。
黃帝說:我希望能聽到這個規律。
岐伯說:厥陰主司天,其變化為風;少陰主司天,其變化為熱;太陰主司天,其變化為濕;少陽主司天,其變化為火;陽明主司天,其變化為燥;太陽主司天,其變化為寒。按照它們所臨居的藏位,命名其所主病症。
三陰三陽六氣司天,各有風熱濕火燥寒之化也。以所臨藏位者,天氣之所臨。合於人之形藏,各有其位也。如厥陰合肝,少陰合心腎,太陰合肺脾,少陽合三焦、膽,陽明合大腸、胃,太陽合小腸、膀胱,各有上下形藏之位。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天氣所臨,合於形藏,而有風熱濕火燥寒之病也。
白話文:
天上有三陰三陽共六種氣,各能變化成風、熱、濕、火、燥、寒。六氣在不同的位置,構成不同的天氣。人體內也有相應的部位,與天氣相對應,各有所在。
例如:厥陰之氣對應肝臟;少陰之氣對應心臟和腎臟;太陰之氣對應肺臟和脾臟;少陽之氣對應三焦和膽囊;陽明之氣對應大腸和胃;太陽之氣對應小腸和膀胱。
疾病的名稱是由氣所臨之藏位決定的。天氣在某個部位,就會相應地出現與形體一致的風、熱、濕、火、燥、寒等病症。
帝曰:地化奈何?
六氣本化上臨,乃司天之化,故問地化奈何?
岐伯曰:司天同候,間氣皆然。
間,去聲,下同。地化與司天同候,其左右之間氣,亦同候也。
帝曰:間氣何謂?
間氣同候,何謂?
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謂間氣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地面的變化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六種基本氣候變化來自於上界,是主管天界的變化,所以您才問到地面的變化如何產生。
岐伯說:主宰天界的變化與地面的變化同出一源,中間的氣候變化也都是這樣。
黃帝問道:中間的氣候變化是什麼意思?
岐伯說:中間氣候變化與主宰天界和地面的變化同出一源,中間偏左或偏右的氣候變化,也與它們同出一源。
黃帝問道:中間的氣候變化具體指什麼?
岐伯答道:主宰左右(天界和地面)變化的,就是中間的氣候變化。
《五運行大論》云:隨氣所在,期於左右。故司上下之左右者,是謂間氣也。間氣司上下之左右,當與司天在泉同候矣。
帝曰:何以異之?
間氣與司天在泉之氣,何以異之?
岐伯曰:主歲者紀歲,間氣者紀步也。
白話文:
《五運行大論》說:隨著氣的所在,分為左右。所以掌管上下左右的,就是所謂的「間氣」。間氣掌管上下左右,應當與掌管天氣的「在泉穴」相同。
**黃帝說:**何者與司天在泉之氣不一樣?
間氣與司天在泉之氣,有什麼不同?
**岐伯說:**司天在泉之氣主導歲數,間氣主導步數。
主歲者,司天在泉之氣也,司天在泉,主一歲之氣,故主歲者紀歲。間氣者,上下左右之氣也。上下左右,分主六十日之一氣,故間氣者紀步也。《六微旨大論》云:步者,六十度而有奇。六十度,即六十日也。
白話文:
司天在泉之氣就是主宰一年的能量。這個能量主管一年中的氣候變化,因此被稱為「主歲者」,負責記錄一年的流轉。
間氣則來自各個方向的能量,包括上下左右。這些能量各自分管六十日之氣,因此間氣也負責記錄六十日的變化。《六微旨大論》中提到:「步」是指六十度加一些。六十度就是六十日。
帝曰:善。歲主奈何?
主歲者紀歲,故問歲主奈何?
岐伯曰:厥陰司天為風化,在泉為酸化,司氣為蒼化,間氣為動化。
白話文:
**帝問:**很好。主管歲運的神明如何?
**岐伯答:**主管歲運的神明,是運行於一年中的各個季節,故稱歲主。
**解釋:**岐伯的意思是,主管歲運的神明,在春季表現為風氣,在夏季表現為暑氣,在秋季表現為燥氣,在冬季表現為寒氣,在一年中的交替季節則表現為過渡性的氣候。
司天在泉,司氣間氣,皆為歲主,伯故類舉以對。陽為氣,司天為陽,故厥陰司天為風化。厥陰司天,巳亥歲也。陰為味,在泉為陰,故厥陰在泉為酸化。厥陰在泉,寅申歲也。司氣,司歲之運氣也。丁壬木運,本於天之蒼氣,故司氣為蒼化。間氣,上下左右之氣也。《五運行大論》云:上見太陽,則左厥陰,上見少陰,則右厥陰;太陽在下,左厥陰,少陰在下,右厥陰。辰戌子午,厥陰居司天之左右,丑未卯酉,厥陰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動化。
動,風之搖動也。
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
白話文:
司天在泉,司氣間氣,皆為歲主,伯故類舉以對。
掌管天空的五行是木,掌管地泉的五行是水,它們都對應著歲星。因此,作者將它們歸為一類加以對照。
陽為氣,司天為陽,故厥陰司天為風化。
陽性屬氣,掌管天空的五行是陽性,所以厥陰掌管天空時,會表現為風化。厥陰司天,對應巳亥年。
陰為味,在泉為陰,故厥陰在泉為酸化。
陰性屬味,掌管地泉的五行是陰性,所以厥陰掌管地泉時,會表現為酸化。厥陰在泉,對應寅申年。
司氣,司歲之運氣也。
司氣,指的是歲星運行的氣運。
丁壬木運,本於天之蒼氣,故司氣為蒼化。
丁壬屬木,木運源於天空的蒼氣,所以司氣表現為蒼化。
間氣,上下左右之氣也。《五運行大論》雲:上見太陽,則左厥陰,上見少陰,則右厥陰;太陽在下,左厥陰,少陰在下,右厥陰。
間氣,指的是上下左右的氣息。根據《五運行大論》的記載,在上見太陽,則左邊為厥陰;在上見少陰,則右邊為厥陰;太陽在下,則再次為左厥陰;少陰在下,則再次為右厥陰。
辰戌子午,厥陰居司天之左右,醜未卯酉,厥陰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動化。
在辰戌子午年,厥陰位於司天的左右兩側;在醜未卯酉年,厥陰位於地泉的左右兩側。因此,間氣表現為動化。
少陰主導天氣,使天氣炎熱化;在泉水之中,會使泉水變苦;不掌管風氣化,風在少陰主導下會變得灼熱化。
子午之歲,少陰司天為熱化。卯酉之歲,少陰在泉為苦化。戊癸化火,少陽司氣,少陰君火,不司氣化。所以然者,六氣之中有二火。少陽相火,合司氣之化,而君火之尊不與也。少陰不司氣化,而間氣則居,故居氣為灼化。灼,火之灼燔也。蓋上見厥陰,左少陰;上見太陰,右少陰;厥陰在下,左少陰;太陰在下,右少陰。
白話文:
在子、午年份,少陰之氣支配上天氣候,讓天氣炎熱。卯、酉年份,少陰之氣藏在地下水源中,讓水變苦。戊、癸年份,會化生火,由少陽之氣支配氣候,少陰之氣則具有君火的地位,不參與氣候變化。原因是六氣之中有兩種類型的火,少陽相火與君火。少陽相火負責氣候的變化,而君火地位崇高,不參與氣化。少陰之氣不參與氣化,但會形成副氣,因此副氣會引發灼熱的現象。灼,意指火燒灼燃燒。因為少陰之氣在上氣候時位於厥陰之氣的左方;在地下水源時位於太陰之氣的右方。厥陰之氣在下方,位於少陰之氣的左方;太陰之氣在下方,位於少陰之氣的右方。
巳亥丑未,少陰居司天之左右;寅申辰戌,少陰居在泉之左右也。
太陰司天為濕化,在泉為甘化,司氣為黅化,間氣為柔化。
白話文:
巳亥醜未這四個月份,少陰之氣主管著天空的左右兩側;寅申辰戌這四個月份,少陰之氣主管著泉水的左右兩側。
太陰之氣主導天空,負責滋潤萬物;主導泉水,負責讓水變成甘甜可口;主導空氣,負責讓空氣變得濕潤;間隔之氣,則負責讓空氣變得柔和。
丑未之歲,太陰司天為濕化,辰戌之歲,太陰在泉為甘化。甲己化土,本於天之黅化,故司氣為黅化。蓋上見少陰,左太陰;上見少陽,右太陰;少陰在下,左太陰;少陽在下,右太陰。子午寅申,太陰居司天之左右;卯酉巳亥,太陰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柔化。柔,土之濡弱也。
少陽司天為火化,在泉為苦化,司氣為丹化,間氣為明化。
白話文:
在丑年未年,太陰星君掌管天空,帶來濕潤;在辰年戌年,太陰星君掌管泉水,帶來甘甜。
甲己兩年化生為土,根源於天上的黑色化生。因此,太陰星君掌管氣候的是黑色化生。
具體來說,太陰星君在上時見到少陰星君,在左見到太陰星君;太陰星君在上時見到少陽星君,在右見到太陰星君;少陰星君在下,太陰星君在左;少陽星君在下,太陰星君在右。
在子年午年寅年申年,太陰星君位於掌管天空的左右兩側;在卯年酉年巳年亥年,太陰星君位於掌管泉水的左右兩側。所以,過渡氣候是柔和的化生。柔和,是指土地的濕潤柔軟。
少陽司天,主掌火性,在泉水則主掌苦味變化,司掌氣體則主掌丹砂化,在節氣中主掌光明。
寅申之歲,少陽司天為火化,巳亥之歲,少陽在泉為苦化。戊癸化火,本於天之丹氣,故司氣為丹化。上見太陰,左少陽;上見陽明,右少陽;太陰在下,左少陽;陽明在下,右少陽。丑未卯酉,少陽居司天之左右;辰戌子午,少陽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明化。明,火之光明也。
陽明司天為燥化,在泉為辛化,司氣為素化,間氣為清化。
白話文:
在寅申年,少陽在天上掌管火化。在巳亥年,少陽在地下掌管苦化。戊癸化火,是因為天上的丹氣。在天上,少陽在太陰的左邊,在陽明的右邊。在底下,少陽在太陰的左邊,在陽明的右邊。在醜未卯酉年,少陽在天上左右。在辰戌子午年,少陽在地下左右。所以,這個時候的氣候會變得清明,因為「明」是火的光明。
陽明在天空為燥熱之氣,在泉水為辛辣之氣,主導氣候為乾燥,間隔性氣候為清涼。
卯酉之歲,陽明司天為燥化;子午之歲,陽明在泉為辛化。乙庚化金,本於天之素氣,故司氣為素化。上見少陽,左陽明;上見太陽,右陽明;少陽在下,左陽明;太陽在下,右陽明。寅申辰戌,陽明居司天之左右,巳亥丑未,陽明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清化。清,金之清肅也。
太陽司天為寒化,在泉為咸化,司氣為玄化,間氣為藏化。
白話文:
卯年和酉年,陽明主掌天地,表現為燥化。子年和午年,陽明在水源中,表現為辛化。乙庚化金,來自天地的原始之氣,所以掌管此氣的為素化。上面出現少陽,左邊是陽明;上面出現太陽,右邊是陽明;少陽在下,左邊是陽明;太陽在下,右邊是陽明。寅、申、辰、戌年,陽明居於主掌天地的左右,巳、亥、醜、未年,陽明居於水源的左右,所以中間的氣為清化。清,意指金的清肅之氣。
太陽運作於天,主掌寒; 在泉中,主宰鹹; 司掌氣運,稱為玄化; 而間接作用於氣的變化稱為藏化。
藏,如字。辰戌之歲,太陽司天為寒化,丑未之歲,太陽在泉為咸化。丙辛化水,本於天之玄氣,故司氣為玄化。上見陽明,左太陽;上見厥陰,右太陽;陽明在下,左太陽;厥陰在下,右太陽。卯酉巳亥,太陽居司天之左右;子午寅申,太陽居在泉之左右,故間氣為藏化。藏,寒之凝斂也。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臟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白話文:
「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收藏」。在辰年戌年,太陽在天上掌控著寒氣的變化,而在丑年未年,太陽在地下掌控著鹹氣的變化。丙辛(丙火、辛金)化為水,源於天上的玄妙之氣,因此掌控氣候的是玄妙之氣的變化。上邊與陽明相連,左邊與太陽相連;上邊與厥陰相連,右邊與太陽相連;陽明在下,左邊與太陽相連;厥陰在下,右邊與太陽相連。在卯年酉年巳年亥年,太陽位於天上掌控氣候的左右兩側;在子年午年寅年申年,太陽位於地下掌控氣候的左右兩側,因此這中間的氣候變化就是「收藏」之氣。收藏,就是寒氣收斂的意思。
因此,治病的人,必定要通曉六化分治的原則,明白五味五色所對應的五行屬性,以及五臟所喜好的味道,纔能夠根據這些原則來判斷身體的盛衰虛實,找出疾病產生的原因。
六氣各有所化,故治病者必明六化之分治,其中復有酸苦甘辛鹹五味,蒼黅丹素玄五色,故必明五味五色所生,而合於五臟之所宜,然後乃可以言六氣化之盈虛,病生之端緒也。
白話文:
不同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所以治療疾病必須瞭解六氣化之後的區分以及治療方式。其中還涉及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以及青、黑、紅、黃、白五種顏色。因此,必須瞭解五味五色所產生的變化,並與五臟所需相結合,才能瞭解六氣化之後的盛衰,以及疾病產生的原因。
帝曰:厥陰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同化之行也何如?
上文岐伯云:地化與司天同候。是厥陰司天,其化以風,厥陰在泉,其化亦以風也,帝故舉而問之。
岐伯曰:風行於地。所謂本也,餘氣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此之謂也。
白話文:
帝曰:厥陰之氣在泉水之中,可以化生成酸味,先師已經知悉此事。同類之氣化生萬物,其運行方式如何?
上文岐伯說:地上的化生與天上的氣候變動相應。厥陰之氣掌天上的氣候變化,它的化生作用是使用風;厥陰之氣在泉水之中,它的化生作用也使用風,因此帝提問此問題。
岐伯曰:風在天地間運行。所謂「本」,就是根源,其餘的氣化現象皆遵循同一法則。源自天上的氣,就是天的氣息;源自地上的氣,就是地的氣息。天地之氣結合,六氣分化,萬物由此化生。因此說:謹慎地觀察氣候變化,不要錯過疾病的先兆,這就是這個道理。
厥陰在泉,故風行於地。六氣為本,故所謂本也。不但風氣為然,其熱濕火燥寒之氣皆然,故餘氣同法。六氣司天而本乎天者,即天之氣也。六氣在泉而本乎地者,即地之氣也。司天在泉,皆本六氣。故天地合氣,一歲六分之,故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六節之氣,各有所宜,不宜則病,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即此六節分而萬物化生之謂也。
白話文:
陰氣藏於地下,所以風在風氣盛行的時候,是由地下而來的。六氣是氣候的根本,所以稱之為「本」。不僅風氣如此,熱、濕、火、燥、寒這些氣候也是一樣,所以其他的氣候遵循同樣的規律。
六氣主管天上,而其根本來源於天,就是天上的氣體。六氣藏於地下,而其根本來源於地,就是地中的氣體。天上地下這兩種氣候都以六氣為基礎。所以天地的氣候結合在一起,一年分為六個節氣,因此六節氣分化,萬物才能生長。
六節氣的氣候,各有適宜之處,如果不適宜,就會生病。所以說:要謹慎觀察氣候的適宜,不要錯過疾病的徵兆。這也就是六節氣分化,萬物生長的道理。
帝曰:其主病何如?
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是六氣為萬物之主,不宜則病,故問主病何如?
岐伯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
白話文:
**帝曰:**主要的疾病是如何的呢?
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是六氣為萬物之主,不宜則病,故問主病何如?
謹慎地觀察天氣變化,不要錯過疾病發生的時機,因為六氣是萬物的根本,不合宜就會生病,所以詢問主要的疾病是如何。
**岐伯曰:**主宰一年四季,調和萬物,就不會遺漏主要的疾病。
司歲,五運五行主歲也;備物,隨五行所主之運,備五行所屬之物也。隨司歲之氣以備物,則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故無遺主矣。
白話文:
司歲:指當年的值年太歲,太歲主管著當年的五運六氣。
備物:根據五行所主導的運氣,準備對應的物品。
隨司歲之氣以備物:根據當年的太歲屬性和運氣,準備相應的事物。
則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故無遺主:仔細觀察氣候變化,掌握疾病的預兆,就能做到預防疾病,減少遺症和後遺症。
帝曰:先歲物,何也?
五運五行,六歲始復,先備其物,以候其用,故問先歲物何也?
岐伯曰:天地之專精也。
萬物之性,不外五行,五行之氣,各主一歲,隨五行所主之氣,備五行所屬之物,乃得天地之專精也。
帝曰:司氣者何如?
五運五行,六氣亦五行,故問司氣者何如?
岐伯曰:司氣者,主歲同,然有餘不足也。
白話文:
**黃帝問:**去年的物品(或針對去年之物),是指什麼?
《五運五行論》解釋:
五行運轉循環,每六年一個週期,為了配合其運轉規律,提前準備好相應物品,以備不時之需。所以詢問去年的物品是指什麼?
岐伯回答:
是天地之氣的精華。
萬物的性質,都離不開五行。五行之氣,各主管一年。根據五行所主之氣,準備好五行所屬的物品,才能得到天地之氣的精華。
**黃帝問:**主管五行之氣的是什麼?
《五運五行論》解釋:
五行運轉循環,六氣也是五行,所以詢問主管五行之氣的是什麼?
岐伯回答:
主管五行之氣的,每一年都相同,但有富餘和不足之分。
六氣合五運。司氣者,必與主歲同,謂之專精。然司氣者,多不能盡與主歲同,而有有餘不足也。六十年中惟乙卯乙酉,丙辰丙戌,丁巳丁亥,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己丑己未十二年,司氣與主歲同。
白話文:
六種氣候(風寒暑濕燥火)與五行運轉(金木水火土)相結合。掌管氣候的神,必定與主宰該年的年份屬性相同,這叫做「專精」。然而,掌管氣候的神,大多不能完全與主宰該年的年份屬性相同,或多或少會有差別。在六十年間,只有乙卯、乙酉、丙辰、丙戌、丁巳、丁亥、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己丑、己未這十二年,掌管氣候的神與主宰該年的年份屬性相同。
帝曰:非司歲物,何謂也?
非司歲所備之物,何以不專精,故又問之。
岐伯曰:散也,故質同而異等也,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白話文:
帝曰:非司歲物,何謂也?
黃帝說:這些不是司歲所管理的藥物,是什麼意思?
岐伯曰:散也,故質同而異等也,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岐伯回答:藥物是散亂的,所以質地相同但等級不同,氣味有濃淡,性質和用途有急躁和緩和,治療效果有大小,藥力作用有淺層和深層,這便是所說的緣故。
非司歲所備之物,其氣散也,故秉質同而等級異也。所謂異等者,氣味有薄厚,薄則不足,厚則有餘;性用有躁靜,躁則劣,靜則優。自氣味薄厚性用躁靜推之,則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即此質同異等之謂也。
白話文:
並不是每個季節都能找到的藥材,它的藥性會隨著時間而消散,所以即使種類相同,品質也會有所不同。所謂不同品質,是指氣味有濃淡之分,太淡則藥效不足,太濃則過於強烈;藥性有性急和緩和之分,性急則藥效較差,性緩則藥效較好。從藥物的氣味濃淡和藥性急緩來判斷,它們的治療效果有強弱之分,藥力有深淺之別,這就是所謂的「質同異等」。
帝曰:歲主藏害,何謂?
害,猶病也。五運五行,謂之歲主。五運五行,合於五臟,不和則病,故問歲主藏害何謂?
岐伯曰:以所不勝命之,則其要也。
水火金土木,相為勝制,受制則不勝,不勝則病,故以所不勝命之,則其藏害之大要也。
帝曰:治之奈何?
藏害,而治之奈何?
岐伯曰:上淫於下,所勝平之;外淫於內,所勝治之。
白話文:
黃帝問:歲運主司收藏和傷害,這是怎麼回事?
傷害,就像生病一樣。五運五行,就是所謂的歲運主司。五運五行與五臟相應,不合就會生病,所以問歲運主司收藏傷害是什麼意思?
岐伯說:用它所不及的來控制它,就是它的關鍵所在。
水火金土木,互相剋制,被剋制就會不及,不及就會生病,所以用它所不及的來控制它,就是它收藏傷害的大概意思。
黃帝問:怎麼治療它?
收藏傷害,怎麼治療?
岐伯說:上面侵犯下面,用所勝的來平息它;外面侵犯裡面,用所勝的來治療它。
司天在泉之理,備於人身,故舉上下外內,以明藏害之治。上淫於下,謂司天之氣,淫勝其在下之運氣,當以所勝平之。如少商金運,火熱司天,平以鹹寒之類。外淫於內,謂在泉之氣,淫勝其在內之運氣,當以所勝治之。如少宮土運,風木在泉,治以辛涼之類。曰平曰治,言治之而得其平,平之而得其治也。
白話文:
人體中的運作法則與天地間的變化相呼應,因此透過人體的上下外內,可以瞭解藏病的治療方法。
「上淫於下」:
指天上的氣,過度影響了地上的氣。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能平息過盛之氣的方法。例如,當「少商金運」盛行時,「火熱司天」,則可以使用性質寒涼、鹹味的藥物來平抑。
「外淫於內」:
指地下的氣,過度影響了體內的氣。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能治理被過盛之氣影響的部位的方法。例如,當「少宮土運」盛行時,「風木在泉」,則可以使用辛涼性的藥物來治療。
文中所說的「平」和「治」,意思是治療要恰到好處,達到平衡的狀態,既能平息過盛之氣,又能恢復正常的運轉。
帝曰:善。平氣如何?
無上下外內之勝制,謂之平氣,平氣何如?
岐伯曰: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白話文:
**帝曰:**很好。平氣是怎麼樣的呢?
**岐伯曰:**沒有上下或內外的勝負制約,稱為平氣。平氣的治療方法:
仔細觀察陰陽所在的位置,然後調和它們,以達到平穩為目標。正氣亢盛則用正治法,邪氣亢盛則用反治法。
人身之氣,合於天地,故當謹察陰陽所在而調和之,大要以平為期。正者正治,言陽盛治陽,陰盛治陰,正治而得其平也。反者反治,言陽虛而陽反盛,陰虛而陰反盛,無容正治,當反治而得其平也。
帝曰:夫子言察陰陽所在而調之,論言人迎與寸口,相應若引繩,小大齊等,命曰平。陰之所在寸口何如?
白話文:
人體的氣息與天地相應,所以要仔細觀察陰陽的變化,並加以調和,主要以平衡為目標。
「正治」是指正向治療,陽氣過剩則治療陽氣,陰氣過剩則治療陰氣,通過正向治療達到平衡。
「反治」是指反向治療,陽氣虛弱反而陽氣過剩,陰氣虛弱反而陰氣過剩,不能正向治療,必須反向治療才能達到平衡。
黃帝說:您說察看陰陽所在之處,然後調整。論述中提到人迎與寸口,相應如同拉繩子,大小一致,稱為平。陰氣所在,寸口如何?
上文岐伯云: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靈樞·禁服》論云:人迎主中,寸口主外,兩者相應若引繩,小大齊等。如是者名曰平人。帝並舉其言,謂寸口,乃脈之大會,而陰之所在寸口何如?陰,少陰也。
白話文:
上文岐伯說:觀察陰陽所處的位置並調和它們,以平衡為目標。《靈樞·禁服》中討論說:人迎脈主導內部,寸口脈主導外部,兩者就像拉緊的繩子一樣相互呼應,大小一致。這樣的人稱為平衡之人。帝並舉了這兩句話,說寸口脈是脈絡的大會,而陰在哪裡?陰就是少陰。
岐伯曰:視歲南北,可知之矣。
五運之中,戊癸化火,以戊癸之歲為南政,甲乙丙丁己庚辛壬之歲為北政。故視歲之南北,可知其政矣。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北政之歲,少陰在泉,則寸口不應,
白話文:
岐伯說:觀察年份的南北位置,就可以知道五運的變化。
在五運中,戊癸年化火,因此戊癸年是南運,而甲乙丙丁己庚辛壬年是北運。所以從年份的南北位置,就可以知道當時是南運還是北運。
黃帝說:希望聽您繼續講下去。岐伯說:北運的年份,少陰之氣位於泉中,因此寸口脈不應診。
厥陰在泉,則右不應,太陰在泉,則左不應。南政之歲,少陰司天,,則寸口不應;厥陰司天,則右不應;太陰司天,則左不應。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
白話文:
如果厥陰經脈在泉穴太強的話,則右側脈搏不應;如果太陰經脈在泉穴太強的話,則左側脈搏不應。
在南方屬火的年份,少陰經脈掌管人體,如果少陽經脈太強的話,則寸口脈不應;如果厥陰經脈太強的話,則右側脈搏不應;如果太陰經脈太強的話,則左側脈搏不應。
所有脈搏不應的情形,如果反過來診斷,就可以查明原因。
甲乙丙丁己庚辛壬北政之歲,如卯酉陽明司天,而少陰在泉,少陰君火不司氣化,則不與歲運相通,故寸口之脈,不應君火之氣也。少陰不司氣化,而左右之間氣則居。如當厥陰在泉,則少陰居厥陰之右,故右不應,言右位之少陰,不應於寸口;當太陰在泉,則少陰居太陰之左,故左不應,言左位之少陰,不應於寸口也。
白話文:
在甲、乙、丙、丁、己、庚、辛、壬、癸的年份中,如果卯年、酉年陽明經絡主管天,而少陰經絡處於泉水之下,少陰經絡中的君火不能主管氣血化生,那麼就不能與歲運相應。所以,寸口脈不應該反應君火之氣。少陰經絡不能主管氣血化生,而左右兩邊的氣脈就會積聚。例如,當厥陰經絡處於泉水之下的時候,少陰經絡就會位於厥陰經絡的右側,所以右側的脈位不反應,意思是位於右側的少陰經絡不反應於寸口脈;當太陰經絡處於泉水之下的時候,少陰經絡就會位於太陰經絡的左側,所以左側的脈位不反應,意思是位於左側的少陰經絡不反應於寸口脈。
戊癸配地支,南政之歲,如子午少陰司天,少陰君火不司氣化,故寸口之脈,不應於君火之氣也,如居左右之間氣,而厥陰司天,則右位之少陰,不應於寸口;太陰司天,則左位之少陰,不應於寸口。《六微旨大論》云: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是少陰居厥陰之右,太陰之左,故厥陰則右不應,太陰則左不應也。
白話文:
兄弟姐妹之間的友誼。
不應者,少陽相火,應在中之運,而少陰君火之尊,不司氣化。不司氣化,故不見於寸口也。《五運行大論》云: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故申明諸不應者,不當求之於診,若反其診而求之,則可見矣。反,猶離也。由此觀之,則陰之所在寸口,當明其義,而不診其脈也。
白話文:
不應診脈的,是少陽之火,它位於中間的運行階段,而少陰之火尊貴,不負責氣化。不負責氣化,所以寸口脈診察不到。《五運行大論》中說:脈法上說:天地之變化,無法用脈診來判斷。因此,說明這些不應診脈的,不應該從脈象上來尋找,如果反過來從脈象上尋找,那麼就能看到了。反,猶如離開。由此可見,陰脈位於寸口,應該明白它的道理,而不是診斷它的脈象。
帝曰:尺候何如?
因寸而問及於尺也。
岐伯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三陰在上,則尺不應。南政之歲,
白話文:
**黃帝問:**尺脈的徵候如何?
因寸脈的變化而詢問尺脈。
**岐伯答:**在北方主政年份,三陰脈位於下方,則寸脈不顯著;三陰脈位於上方,則尺脈不顯著。在南方主政年份,
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尺不應。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三陰經絡(肺、腎、脾)屬於陽,如果出現於手腕寸口脈,表示脈象虛弱不應;三陰經絡屬於陰,如果出現於足背尺後脈,表示脈象虛弱不應。左右兩邊脈象都是如此。所以說:懂得其中的要領,一語中的,不懂其中的要領,就會流於雜亂無章。這就是這個道理。
上文北政之歲,三陰在泉,則寸不應,故曰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也。以寸推尺,如三陰在上,則尺不應,一如其寸也。上文南政之歲,三陰司天,則寸不應,故曰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也。以寸推尺,如三陰在泉,則尺不應,一如其寸也。凡此不應,但論少陰。
白話文:
上文所說的「北政之歲」,指少陰在下焦,此時寸脈不應,所以說「北政之歲,三陰在下,則寸不應」。以此寸脈推論尺脈,假使少陰在上焦,則尺脈也不應,與寸脈相同。
上文所說的「南政之歲」,指少陰在上焦,此時寸脈不應,所以說「南政之歲,三陰在天,則寸不應」。以此寸脈推論尺脈,假使少陰在下焦,則尺脈也不應,與寸脈相同。
總之,凡是寸脈不應的情況,都只討論少陰這條經絡。
今曰三陰,以少陰居厥陰之右,少陰居太陰之左,是左右同。左右同者,以太厥之左右而論少陰也。故引《六元正紀大論》之言,謂知其要者,舉一可以類推,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則流散無窮,即此尺候之謂也。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三陰」,指的是少陰位於厥陰的右邊,少陰位於太陰的左邊,之所以說「左右相同」,是因為要從太陰、厥陰左右兩邊來考慮少陰的位置。
因此引用《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的話,認為明白其要領的人,可以舉一反三,用一個例子就能推知其它,所以一句話就能說完;如果不明白要領,就會散漫無窮盡,這就談到了尺候。
帝曰:善。天地之氣,內淫而病何如?
上天下地之氣,勝其運氣,內淫而發為民病,何如?承岐伯上淫於下,外淫於內之意,而復問也。
岐伯曰: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則地氣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天地之氣,內部侵入人體導致疾病,這是怎麼回事?
上天和下地的氣,勝過人的運氣,內部侵犯而導致人體生病,這是怎麼回事?這承接了岐伯上面提到的「上氣侵犯下氣,外氣侵犯內氣」的意思,黃帝接著問。
岐伯回答:當歲運值厥陰之年,風氣侵入而勝過地氣,這樣一來,地氣就不清明,平原上昏暗,草木於是早早發芽抽穗。人們會生病。
洒洒振寒,善申數欠,心痛支滿,兩脅裡急,飲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白話文:
全身身發抖怕寒,經常打嗝,心痛肚子脹,兩肋骨下覺得急迫,吃不下東西,_,橫膈膜和喉嚨不通,吃了就吐,肚子脹,愛打嗝,如果吃到合胃口的菜,就立刻覺得舒服了,身體都感覺沉重。
數,音朔,下同。厥陰在泉,寅申歲也。厥陰主風,風淫所勝,則塵土飛揚,故地氣不明。地氣不明,則平野昏昧。風動發陳,故草乃早秀。《靈樞·經脈》論云:胃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申數欠。脾脈上膈挾咽。病則食不下,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乎厥陰之脈,循胸出脅,病則胸脅支滿心痛,此厥陰風勝,而胃土脾土受病也。
白話文:
「數」字,讀音同「尤」,以下同。「幽陰」位於泉水之下,主掌「申」年的運程。「幽陰」主風,如果人體受風氣侵襲,就會導致「土氣」飛揚,因此地上的氣息會變得混濁不明。地上的氣息混濁不明,平地上就會一片昏暗。「風」吹動,會激發體內的陳氣,所以草木會提早發芽。《靈樞經·經脈》中說到:胃氣活動,就會導致病人手腳發抖怕冷,經常打哈欠。「幽脈」在上焦出現「鬱鬱」的聲音。如果這種「鬱鬱」的聲音頻頻出現,病人就會吃不下飯,吃東西會拉出來,腹部有下墜感,容易脹氣,一旦排出氣體就會感到輕鬆,但是全身都會很沉重。至於「幽陰」經脈,會沿著胸部向上延伸到耳朵,如果這種經脈發生病變,就會導致胸悶、四肢發麻、心痛,這是因為「幽陰」風邪過盛,導致胃部的「土氣」受損所致。
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民病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目瞑齒痛䪼腫,惡寒發熱如瘧,少腹中痛,腹大,蟄蟲不藏。
白話文:
當少陰之氣在泉,而熱氣過度盛行,水面上就會產生火焰般的浮動,陰冷的地方反而變得明亮。此時,人體會出現腹部持續作響,氣上衝胸,呼吸急促無法長時間站立,皮膚感到寒熱交替,眼睛疲勞牙齒疼痛,臉部腫脹,並且伴隨著惡寒和發熱,類似瘧疾。少腹會感到疼痛,腹部脹大,體內的寄生蟲無法繼續藏匿。
處,去聲,下命處之處同;䪼,音拙;惡,去聲,下同;藏,如字。少陰在泉,卯酉歲也。少陰主熱,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焰浮川澤,則陰處反明。《靈樞·四時氣》論云: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寒熱皮膚痛者,肺病也。目瞑齒痛䪼腫,惡寒發熱如瘧者,陽明病也。
白話文:
"處"字讀去聲,和"下命之處"的"處"字同音;"拙"字音同"拙";"惡"字讀去聲,以下皆同;"藏"字讀原音。少陰在泉,指的就是卯年和酉年。少陰主熱,熱氣過盛,就會使火焰升騰到江河湖海。火焰升騰到江河湖海,就會導致陰暗的地方反而明亮。《靈樞·四時氣》中說:肚子經常鳴響,氣往上衝到胸中,喘氣後不能久站,邪氣在於大腸。寒熱交替,皮膚疼痛的,是肺病。眼睛閉合,牙齒疼痛、腫脹,惡寒發熱類似瘧疾的,是陽明病。
少腹中痛腹大,蟄蟲不藏者,少陰火熱之氣也。民病如是,火淫金病也。
歲太陰在泉,草乃早榮,濕所勝,則埃昏岩谷,黃反見黑,至
白話文:
腹部中間疼痛且腹脹,表示蟄伏的昆蟲無法冬眠,是少陰之火熱之氣所致。民眾如果出現此種病症,是火氣過盛而金氣受損所致。
太陰在泉水時,草木便早早生長,濕邪過於旺盛,就會導致山谷中霧氣瀰漫,黃色變為黑色,直到
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陰病見血,少,腹痛腫,不得小便,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膕如結,腨如別。
白話文:
陰陽相交。民間常患飲血積聚引起的心痛,耳聾氣悶渾濁,喉嚨腫痛,陰部出血,小便困難,腹痛腫脹,頭痛像被衝擊,眼睛似要脫出,脖子似被拔,腰像被折斷,大腿無法彎曲或回轉,小腿肌肉結塊,大腿肌肉裂開。
焞,音純;折,音舌;見,音現,下見同。回,猶曲也。太陰在泉,辰戌歲也。太陰,土也,土生萬物,故草乃早榮。太陰主濕,濕淫所勝,則埃昏岩谷,謂塵埃岩谷,皆昏昧也。濕淫水溢,故土色之黃,反見其黑,水土皆為至陰,黃反見黑,乃至陰之交。民病飲積心痛,土濕而火寒也。
白話文:
「焞」讀音同「純」,「折」讀音同「舌」,「見」讀音同「現」。
「回」彎曲的意思。太陰星在「泉」位的時候,是指辰年和戌年。太陰星屬土,土能孕育萬物,所以草木會早早發芽。太陰星主導濕氣,如果濕氣過盛,就會導致霧氣瀰漫山谷,使天地昏暗。
濕氣過盛導致水位上漲,因此土色的黃色被覆蓋,反而顯露出黑色,這是水土兩者陰氣極盛的徵兆,也就是極寒之時。
此時,人們容易患上腹水積聚導致的心痛,這是因為土氣濕潤而火氣寒涼所致。
經脈論云:三焦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咽腫喉痹。此三焦火氣虛也。陰病見血,脾絡虛也。少腹痛腫,不得小便,水道不行也。又云:膀胱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此太陽水寒病也。民病如是,乃土濕火寒,土勝水病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
白話文:
《經脈論》說:三焦受到刺激,就會導致耳聾、頭腦昏沉、咽喉腫痛和喉嚨發炎。這些都是三焦火氣虛弱所致。陰症出現血,是脾胃的經絡虛弱所致。少腹疼痛腫脹、小便困難,是水路不通暢所致。
又說:膀胱受到刺激,就會導致頭頂疼痛、眼睛好像脫了眶、脖子像被人拔了、腰好像斷了、大腿不能彎曲、臀部像被捆住了一樣、小腿好像被撕裂了一般。這些都是太陽經水寒病的症狀。平民百姓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是因為土地濕潤、火氣寒冷,土地的力量勝過水而導致的疾病。
在春天陽氣升騰之時,如果火氣過盛,就會導致野火漫天,寒熱交替出現。人們會患上腹瀉、赤白痢、小腹疼痛、小便赤紅,嚴重時還會便血。少陰與陽氣相應,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溺,鳥去聲,下同。少陽在泉,巳亥歲也。少陽主火,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火勝則熱,熱極生寒,故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液,皆少陽三焦火熱病也。少陽少陰,皆屬於火,火淫金病,與少陰同候。
白話文:
溺:發音如「鳥」字,以下同。少陽在泉穴,是巳年和亥年的地支。少陽屬火,火氣過盛,就像野外的火焰旺盛。火氣過盛則生熱,熱到極點就會化生寒氣,所以寒熱交替出現。民眾會出現腹瀉赤白、輕微腹痛、小便發紅,嚴重時會排出帶血的膿液,這些都是少陽三焦火熱症狀。少陽和少陰都屬火,火氣過盛導致金氣受傷,症狀和少陰相同。
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則霿霧清瞑。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甚則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
白話文:
歲陽明在泉下,燥熱太甚,則陰雨晦瞑。人民喜吐,吐則有苦味,常嘆氣,心脅疼痛,無法轉動,嚴重時喉嚨乾燥,臉色暗沉,身體沒有光澤,腳心反倒發熱。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陽明主燥,燥淫所勝,則霿霧清瞑。霿霧清瞑秋金之氣也。膽病者嘔宿汁。《經脈》論云:膽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者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民病如是,乃金淫木病,膽屬木也。
歲太陽在泉,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痛,血見,嗌痛頷腫。
白話文:
陽明經在泉水之地,對應子午年。陽明經主燥熱,燥熱勝過於濕潤,就會產生清冷的霧氣。清冷的霧氣是秋金之氣的表現。膽有疾病的人會嘔吐宿食。根據《經脈》論,膽經主運動,如果膽經有病,就會導致口苦、頻繁嘆息、心臟和肋部疼痛、不能側臥。嚴重的還會出現臉部微暗、身體沒有光澤、腳背發熱等症狀。民眾出現這些症狀,是金氣過盛導致木氣受損,而膽經屬木。
睪,音高,下同;見,如字。太陽在泉,丑未歲也。太陽主寒,寒淫所勝,則凝肅慘慄。《邪氣臟腑病形論》云,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經脈》論云:小腸是動則病嗌痛頷腫。小腸者,心之腑,故上腫心痛,血見。民病如是,水淫火病也。
白話文:
「睪」,讀音同「高」,以下都一樣;「見」,字面意思。當太陽位於「泉」位,也就是丑年和未年。太陽主掌寒氣,如果寒邪過剩,就會導致凝結肅殺,令人感到寒冷顫慄。
《邪氣臟腑病形論》中提到,小腸有病的人會出現小腹疼痛,腰脊牽扯睪丸疼痛的症狀。《經脈》論中也提到,小腸受到風邪侵襲,會出現咽喉疼痛,頷部腫脹的症狀。小腸是心的腑臟,因此上部腫痛,會導致心痛,甚至出現吐血的現象。民眾如果出現這種症狀,就屬於水寒火熱之病。
帝曰:善。治之奈何?
六氣淫勝,發為民病,治之奈何。
岐伯曰: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那該如何治療?
**岐伯說:**六氣過度盛行,會引發民眾生病,那麼該如何治療呢?
諸氣蘊藏於泉中,風邪侵入內部,可以用辛寒藥物治療,輔以苦甘藥物,用甘味緩和,用辛味疏散。
上文諸氣在泉,如風淫於內,木氣勝也,金能平之,故治以辛涼。辛涼太過,則佐以苦,辛涼不及,則佐以甘。蓋苦勝金而甘生金也。木氣急而虛,則以甘緩之,風邪勝而實,則以辛散之。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白話文:
上述這些氣候變化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就好像風邪侵入體內一樣,這時木氣盛旺,金氣可以平衡它,所以治療時應使用辛涼性質的藥物。如果辛涼藥物使用過度,可以加入苦味藥材;如果辛涼藥物不足夠,可以加入甘味藥材。這是因為苦味藥材能勝過金氣,而甘味藥材能生金氣。如果木氣過於旺盛而虛弱,可以用甘味藥材緩解它;如果風邪過於旺盛而導致身體實熱,可以用辛味藥材散發它。
熱淫於內,火氣勝也。水能平之,故治以鹹寒。鹹寒太過,則以甘苦;鹹寒不及,則佐以苦。蓋甘勝水而苦助寒也。火氣急而虛,則以酸收之,火生於木,補其母也。火邪勝而實,則以苦發之,苦性,雖寒,本於火味,故曰發。發,猶散也。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白話文:
體內有過多的熱氣,體質屬火旺。可以用水來平衡,所以要用鹹寒的食物來調理。若鹹寒太過,則用甘苦來緩和;若鹹寒不足,則加入苦味來強化。因為甘味能補水,而苦味能助寒。
若火氣急促而虛弱,用酸味來收斂,火生於木,酸補木就是補火的源頭。若火邪旺盛而實熱,用苦味來發散疏導,苦性雖然寒,但本質上是來自火味,所以稱為「發」。「發」在此意為疏散。
濕淫於內,土氣勝也。濕為陰,故治以火味之苦熱。苦熱不及,則佐以酸;苦熱太過,則佐以淡。蓋酸生火而淡泄火也。土氣虛而陰濕,則以苦燥之。土氣滯而不行,則以淡泄之。
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白話文:
如果體內濕氣過多,那是因為土的能量太強了。濕氣屬於陰性,所以要用火氣的苦熱來治療。苦熱不足時,可以加入酸味;苦熱過頭時,可以加入淡味。這是因為酸味可以生火,而淡味可以泄火。如果土的能量虛弱且有濕氣,就用苦燥的東西治療它。如果土的能量停滯不暢通,就用淡味的東西泄它出來。
火淫於內,熱氣勝也。水能平之,故治以鹹冷。冷,猶寒也。鹹冷太過,則佐以苦;鹹冷不及,則佐以辛。蓋苦味生土,能制其水,而辛能生水也。以酸收之,以苦發之,與上文熱淫於內,同一義也。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白話文:
內熱過盛,是因為「火」氣旺盛。水能降火,所以治療方法是使用鹹涼的藥物。「涼」是指偏寒的性質。如果鹹涼藥物太過,就加入苦味的藥物;如果鹹涼藥物不足,就加入辛味的藥物。
這是因為:苦味可以生土,能制水;辛味可以生水。用酸味收斂,用苦味發散,與上文「熱淫於內」的治療方法是同一原理。
燥熱淫邪鬱結於體內,宜用苦溫之藥治療,輔以甘辛之藥,藉苦味瀉下。
燥淫於內,金氣勝也。火能平之,故治以苦溫。苦溫太過,金氣不足,則佐以甘辛,蓋甘生金而辛助金也。苦溫不及,金氣猶盛,更以苦下之。下,猶制也。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白話文:
體內出現燥熱陰虛的情況,是因為金之氣太旺造成的。用火(熱)能調和金之氣,因此用苦溫的中藥來治療。如果苦溫太過,金之氣不足,就加入甘辛的中藥輔助治療,因為甘能生金,辛能助金。如果苦溫不足,金之氣仍然旺盛,就再用苦寒的中藥來瀉下多餘的金之氣。「下」在此是指抑制、控制的意思。
寒邪鬱積於體內,治療時應採用甘溫藥材,輔以苦辛藥材,以鹹味藥材瀉除寒邪,以辛味藥材滋潤,以苦味藥材堅固。
寒淫於內,水氣勝也。土能平之,火能溫之,故治以甘熱。甘熱太過,水氣不足,則佐以苦辛,蓋苦性寒而助水,辛屬金而生水也。甘熱不及,水氣猶盛,則以咸瀉之。申明佐以苦辛,辛為金味以生水,乃以辛潤之,苦為寒性以助水,乃以苦堅之。凡此佐治之法,義各不同,學者當隨其所宜,以為佐治可也。
白話文:
當體內寒氣過剩時,水氣就會旺盛。此時應以溫和的土行食材來調和,並用火熱食材來溫補。因此,治療方法是使用甘熱藥物。
如果甘熱藥物使用過量,導致水氣不足,則應輔以苦辛藥物。因為苦性偏寒,可以滋補水氣;辛性屬金,可以生水。
如果甘熱藥物不足,水氣仍然旺盛,則應使用鹹性藥物瀉除水氣。說明輔以苦辛藥物的道理:辛屬金味,可以生水,所以使用辛潤藥物;苦屬寒性,可以滋補水氣,所以使用苦堅藥物。
這些輔助治療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道理。學習中醫的人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方法,以便對症治療。
帝曰:善。天氣之變何如?
上文論在泉之氣,此復問天氣之變何如?
岐伯曰: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寒生
白話文:
黃帝說:「好。天氣的變化如何?」
(上文討論了泉水之氣,接著又問天氣的變化如何?)
岐伯回答說:「厥陰之氣主司天氣,如果風邪勝過厥陰之氣,那麼天空就會塵埃瀰漫,陰雲密佈,寒氣也會產生。」
春氣,流水不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蟄蟲不去,病本於脾。衝陽絕,死不治。
白話文:
春天水暖不結冰。人們容易患上胃脘部和心臟疼痛的疾病,疼痛會蔓延到兩側肋骨部位,橫膈膜和咽喉不通暢,飲食積聚,不能排出,舌根發硬,吃東西就嘔吐,腹脹腹瀉,大便稀溏,水液蓄積,體內產生的毒素不能排出,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功能失調。如果陽氣流動受阻,則會死亡,無法醫治。
強,去聲,下同。厥陰司天,巳亥歲也。風淫所勝,則太虛如塵埃之昏昧,雲物以擾而不寧。冬寒春風,寒生春氣,本於寒而生春氣之風也。風性撓動,故流水不冰。《經脈》論云:脾脈屬脾絡胃,上膈挾咽,其支者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食不下,心下急痛,溏泄瘕水閉。
白話文:
「強」字發去聲,以下同。「厥陰」掌管天象,相當於巳年和亥年。如果風邪過盛,就會導致整個虛空中像塵土一樣昏暗,烏雲四布而不安寧。冬季寒冷,當春風吹拂時,寒冷中生長出春氣,這是由於寒冷而產生了春風。風的性質是動盪的,所以流水即使在天氣寒冷時也不會結冰。《經脈》記載:脾經和胃經相連,上行到橫膈,旁邊經過咽喉,它的分支分別向上貫穿橫膈,流注到心中。所以如果脾經活動異常,就會引起舌根發僵腫脹,吃東西會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滿,食物無法下嚥,心下急痛,大便溏稀,水腫閉結等疾病。
民病如是,乃風淫木勝,脾土病也。蟄蟲不去者,蟄蟲藏於中土,土氣不舒,故不去也。去,猶出也。凡此皆病本於脾。若陽明胃脈之衝陽絕,則死不治。衝陽,在足跗上動脈應手者是也。
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怫熱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煩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
白話文:
現在人們生病大多是因為風邪入侵,導致肝木過旺,脾土受損。蟄居的蟲子無法離開,是因為蟲子藏在脾土之中,脾氣不通暢,所以蟲子無法離開。「去」的意思是外出。這些疾病的根源都在脾臟。如果陽明胃經的衝陽脈氣斷絕,患者就會死亡,無法醫治。衝陽脈位於足跗(腳背)上,按壓時能感受到脈搏跳動。
少陰掌管天象,被熱邪所侵犯,暴熱來臨,火行其令。百姓患胸中煩熱,咽喉乾燥,右耳後淋巴結腫滿,皮膚疼痛。
寒熱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瘍胕腫,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䐜,腹大滿,膨脹而咳喘,病本於肺。尺澤絕,死不治。
白話文:
若出現發冷發熱、咳嗽喘息、大雨將至(指外感風寒)、咳血血便、流鼻血、噴嚏嘔吐、小便顏色改變等症狀。嚴重時還會產生瘡瘍腫脹、肩背痠痛、上臂疼痛、腰痛、心痛、肺脹痛、腹部脹滿、膨脹並伴有咳嗽喘息,這些病都是由於肺部問題引起的。如果尺澤脈無力,則病情危重,無藥可治。
少陰司天,子午歲也。熱淫所勝,則怫熱至,而火行其政。怫,猶郁也。民病胸中煩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寒熱咳喘,火盛而肺金病也。大雨且至,言怫熱之時,且有大雨之至,雨雖至而火氣盛,故唾血血泄鼽衄,火淫其血液也。嚏嘔溺色變,火淫其水津也。甚則瘡瘍胕腫,火淫其肌肉也。
白話文:
少陰主司天氣,與子午歲相對應。如果被熱邪侵襲,就會鬱熱極盛,導致火氣旺盛。鬱,猶如鬱悶之意。百姓會出現胸中煩熱、咽喉乾燥、右側肋骨脹滿、皮膚疼痛、寒熱交替、咳嗽氣喘的症狀,這是因為火氣過盛,導致肺金受傷所致。
大雨即將到來,說明在鬱熱盛行的時期,還會有大雨降臨。雖然下了雨,但火氣仍然旺盛,所以會出現吐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狀,這是因為火邪侵入了血液中。
打噴嚏、嘔吐、小便顏色異常,則是火邪侵入了津液中。嚴重的話,還會出現瘡瘍、腫脹等症狀,這是因為火邪侵入了肌肉中。
《經脈》論云:肺脈起於中焦,循臑臂內。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氣盛則肩背痛,風寒汗出,氣虛則肩背痛寒,溺色變也。凡此民病,皆本於肺。若肺脈之尺澤絕,則死不治。尺澤,在時內廉大紋中,肺之合穴也。
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則沉陰且布,雨變枯槁,胕腫骨痛陰
白話文:
《經脈論》中記載:肺經脈絡起源於中焦,沿著上臂內側走行。如果肺經脈絡運行不暢,會導致肺部脹滿、呼吸急促和咳嗽,背部肩胛骨中間疼痛。當肺氣旺盛時,會感到肩背部疼痛,出現風寒出汗的症狀。而當肺氣不足時,會感覺肩背部疼痛、發冷,小便顏色也會發生改變。所有這些疾病,大多都與肺部有關。如果肺經脈絡在「尺澤穴」處中斷,則無法治癒,會導致死亡。尺澤穴位於前臂內側尺骨邊緣的紋路中間,是肺經的合穴。
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於腎。太谿絕,死不治。
白話文:
痹證:如果是陰痹,按壓時不會感到疼痛,腰部、後背、頭頸部疼痛,時常頭暈目眩,大便困難,陽氣不上行,餓了也不想吃東西,想吃東西卻咳血,感覺心臟好像懸空了一樣,病根在腎臟。太谿穴脈絡不通,則病入膏肓,無法醫治。
太陰司天,丑未歲也。濕淫所勝,則沉陰且布,沉陰布而雨降,則雨變。枯槁,言草之枯槁,因雨濕而滋潤也。《靈樞·五邪》篇云: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又《經脈》篇云:腎是動,則病飢不飲食,咳唾則有血,心如懸也。
白話文:
太陰星君掌管季節,指丑年和未年。如果濕氣過盛,則會陰氣瀰漫,陰氣瀰漫導致降雨,從而造成雨量變化異常。枯槁是指草木枯萎,經雨水滋潤後得以恢復。
《靈樞·五邪》篇記載:邪氣侵襲腎臟,就會導致骨痛和陰痹。陰痹症狀表現為:按壓病處無反應、腹脹腰痛、大便困難、肩背頸項疼痛、頭暈目眩。
《經脈》篇又記載:腎氣運行不暢,會導致飢餓卻不想進食、咳嗽咳血、心慌胸悶。
凡此,胕腫骨痛諸病,皆本於腎。若腎之太谿脈絕,則死不治。太谿,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之動脈也。
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民病頭痛,發
白話文:
所有的腫脹、疼痛等疾病,都源於腎臟。如果腎臟的太谿脈斷絕,則會死亡無法醫治。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的凹陷處中,是動脈。
熱惡寒而瘧,熱上皮膚痛,色變黃赤,傳而為水,身面胕腫,腹滿,仰息,泄注赤白,瘡瘍,咳唾血,煩心胸中熱,甚則鼽衄,病本於肺。天府絕,死不治。
白話文:
發熱卻怕冷,並且有瘧疾症狀,發熱時皮膚疼痛,臉色發黃變紅,逐漸轉化為水腫,身體和臉部浮腫,腹部脹滿,只能仰著頭呼吸,大便和小便呈紅色或白色,出現瘡瘍,咳嗽咳血,胸中煩熱,嚴重時可能會流鼻血,此病的根源在於肺。如果天府穴因疾病被損傷,則無法治癒。
惡,去聲。少陽司天,寅申歲也。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受火淫,故金政不平。民病頭痛,發熱惡寒而瘧,熱上皮膚痛,火淫肺金也。五邪篇云: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者是也。色變黃赤,即上文溺色變也。傳而為水,言色變黃赤,乃火淫水熱,傳為水病也。身面胕腫,腹滿喘息,泄注赤白,瘡瘍,咳唾血,煩心,胸中熱,甚則鼽衄,即上文瘡瘍胕腫,咳喘唾血,血泄鼽衄,胸中熱煩之病,故病亦本於肺,火淫金病也。若肺脈之天府絕,則死不治。
天府,在腋下三寸,動脈應手者是也。
陽明司天,燥淫所勝,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筋骨內變,民
白話文:
「惡」,發音為去聲。少陽之氣統治天,也就是寅申之年。如果火氣過盛,就會導致溫熱之氣流通,金氣受到火氣侵害,所以金氣的運作失衡。
人們會出現頭痛、發熱畏寒而發瘧疾,也會感到皮膚熱痛,這是由於火氣侵害肺金所致。《五邪篇》中說:邪氣在肺部,就會出現皮膚疼痛、寒熱交替的症狀。
皮膚顏色變為黃赤,與前面提到的尿液顏色變化相同。火氣傳化為水氣的說法,指的是皮膚顏色變為黃赤,是火氣侵害水份過熱,轉化為水病。
身面腫脹,腹脹氣喘,腹瀉或拉白便,瘡瘍膿腫,咳嗽吐血,心煩,胸中灼熱,嚴重時會流鼻血,這些症狀與前面提到的瘡瘍腫脹,咳嗽喘促吐血,血便流鼻血,胸中熱煩等疾病相同。因此,這些疾病的根源都在於肺部,是由火氣侵害金氣所致。
如果肺脈中的天府之位衰竭,那麼就會死亡而無法治療。
天府:位於腋窩下三寸,動脈明顯搏動處。
病左胠脅痛,寒清於中,感而瘧,大涼革候,咳,腹中鳴,注泄鶩,溏,名木斂,生菀於下,草焦上首,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腰痛,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昧眥瘍,瘡痤癰,蟄蟲未見,病本於肺。太衝絕,死不治。
白話文:
左邊肋骨下疼痛,是體內寒氣過多,容易受寒而發燒(瘧疾),症狀消退後又出現低熱、咳嗽、腹中鳴叫、腹瀉,大便溏薄,上面有黏液,下面有血,草焦色的東西堵塞在胸中,心臟和肋骨下劇烈疼痛,無法翻身,嗓子乾澀、面部浮腫,腰痛,男性出現疝氣,女性小腹疼痛,眼睛發黑、眼皮長了瘡,皮膚生膿瘡,體內寄生蟲尚未出現,病根在肺部。如果太衝穴不通,則會死,無法治癒。
未,舊本訛來,今改。陽明司天,卯酉歲也。燥淫所勝,金勝木虛,則木乃晚榮,草乃晚生。肝血不榮養其筋骨,而筋骨內變,則民病左胠脅痛。寒清之金氣客於中,則感而為瘧。春行秋令,則大涼革候,革候則病咳,腹中鳴,注泄鶩溏矣。木乃晚榮,則名木斂而生氣鬱於下,草乃晚生,則草焦上首而瘁於上。
白話文:
未,舊版本有誤,現在改正。陽明司天,也就是卯酉年。燥氣過盛,金氣剋制木氣衰弱,導致花木遲開,草木遲生。肝血不能滋養筋骨,筋骨發生內部變化,就會引起胸脅疼痛的病症。寒涼的金氣入侵人體,就會感應而發作瘧疾。春天行秋天的氣候,就會出現大寒轉變時節的氣候,轉變季節就會得咳嗽、腹鳴、腹瀉等病症。花木遲開,就會導致名貴的花木收斂而生氣鬱積在下方。草木遲生,就會導致草木枯焦上部而萎靡。
經脈論云:膽是動,則病心脅痛,不能轉側。肝是動,則病嗌乾面塵,腰痛,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也。目為肝竅,故目昧。膽脈起於目銳眥,故眥瘍。瘡疵癰者,肝血虛也。蟄蟲未見者,蟄蟲見於春,今草木晚發,故蟄蟲未見。而病本於肝,若肝脈之太衝絕,則死不治。太衝,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肝經之俞穴也。
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水且冰,血變於中,發為
白話文:
《經脈論》裡提到:膽經活動失常,就會導致心臟和肋骨疼痛,甚至無法翻身。肝經活動失常,就會導致喉嚨乾澀、臉色萎黃、腰痛,男性會陰囊疝氣,女性小腹部腫脹。眼睛是肝臟的門戶,所以肝經活動失常會導致視力模糊。膽經從眼睛銳利的眼角開始,所以眼角長瘤就和膽經有關。膿瘡腫痛是因為肝血虛弱。蟄伏的昆蟲還沒出現是因為氣候反常,草木發芽較晚,導致蟄伏的昆蟲還沒有出來。而這個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肝臟,如果肝經上的太衝穴沒有了脈搏,那就無藥可救了。太衝穴位於大腳趾根部後方兩寸的位置,是肝經的俞穴。
太陽經運行於天,寒邪侵襲時,寒氣便逆行上侵,水液結凍,血液於體內鬱結,發為
癰瘍,民病厥心痛,嘔血血泄鼽衄,善悲,時眩僕。運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滿,手熱時,攣腋腫,心憺憺大動,胸脅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而欲飲,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
白話文:
癰疽(皮肉發炎化膿),常見症狀包括:
- 心絞痛
- 嘔血或血便
- 鼻子出血
- 容易悲傷
- 偶爾頭暈目眩
- 火氣旺盛,發作時容易發燒或出汗
- 胸腹脹滿
- 手部發熱
- 腋下腫脹
- 心悸不安
- 胸脅胃脘不適
- 面色潮紅,眼睛發黃
- 經常打嗝,喉嚨乾渴
- 嚴重時臉色發青,口渴想喝水
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心臟。如果「神門」脈絡受阻,病情將難以治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太陽司天,辰戊歲也。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反至者,非其時也。水且冰者,凍已解而水冰也。寒氣凝斂則血變於中,而發為癰瘍。民病厥心痛,善悲,時眩僕者,《五邪》篇云: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也。血變於中,外不發為癰瘍,則內嘔血,而血泄鼽衄,此寒勝火鬱之病也。
白話文:
太陽之氣主宰天象,辰年、戌年是太陽盛旺的年份。如果寒冷之邪勝過太陽之氣,那麼寒氣就會反常地侵襲人體。反常地侵襲是指不符合時令。本來已經開始解凍的水和冰,又被凍結住了。寒氣凝結在一起,就會導致人體內部的血液發生變化,從而形成癰瘡。此時,人們容易出現心痛、悲傷、時常頭暈目眩、突然昏倒等症狀。根據《五邪》篇的記載,邪氣在心臟,就會導致心痛、悲傷、時常頭暈目眩、突然昏倒。如果寒氣勝過火氣,鬱結在體內,那麼就會導致內嘔血、便血、鼻衄等症狀,這是寒冷之邪過盛,火氣鬱結導致的疾病。
若運火炎烈,而寒氣上淫,則雨暴乃雹。火受水制,則胸腹滿。經脈論云:心主包絡是動,則病手心熱,臂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又云:心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甚則色炲,火從水色也。凡此諸病,乃水淫火鬱,皆本於心。若心脈之神門絕,死不治。
神門,在掌後銳骨端,心之俞穴也。
所謂動氣,知其臟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過於旺盛,而寒氣上升,就會導致大雨驟降。陽火受陰水剋制,就會導致胸腹脹滿。經脈論中說:心臟主導包絡系統活動,如果心臟發生問題,就會導致手心發熱,手臂時不時抽動,發冷顫抖,嚴重時會出現胸膈脹滿、心跳加速、臉紅目黃的症狀。經脈論又說:心臟活動異常,就會導致胸痛、口乾舌燥、想喝水,嚴重時會出現面色發青發白的現象,這是因為陽火受陰水剋制所致。所有這些疾病,都是因為陰水剋制陽火,根源都在於心臟。如果心臟脈絡中的神門穴位被阻塞,那麼病人就無法救治了。
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銳骨的末端,是連接心臟的經絡穴位。
所謂動氣,即透過氣血的流動來瞭解內臟的狀況。
總結上文而言脾之衝陽,肺之尺澤、天府,腎之太谿,肝之太衝,心之神門,皆動脈應手。所謂動氣,診其動氣,而知其五臟之死生也。
白話文:
綜合上述內容,脾臟對應的動脈是衝陽穴,肺臟對應的是尺澤穴和天府穴,腎臟對應的是太谿穴,肝臟對應的是太衝穴,心臟對應的是神門穴。這些穴位都是動脈,可以通過觸診其中脈搏的變化來瞭解五臟的健康狀況。所謂的「動氣」,就是檢查這些動脈脈搏的變化,從而判斷五臟的生死存亡。
帝曰。善。治之奈何?
司天氣勝,發為民病,治之奈何?
岐伯曰: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如何治癒?
岐伯說:司天之氣,受風邪影響而病,用辛涼藥物調理,輔以苦甘藥物,甘緩辛涼,酸瀉苦甘。
外淫於內,所勝治之,故上文在泉曰治,上淫於下,所勝平之,故此司天曰平。平,猶治也。風淫所勝,木氣勝也,金能治之,故平以辛涼。辛涼太過,則佐以苦,辛涼不及,則佐以甘,蓋苦勝金而甘生金也。木氣急而虛,則以甘緩之,風邪勝而實,則以酸瀉之,以明不但金味能瀉,而木之本味,亦能瀉也。瀉,猶達也,達之所以散之也。
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白話文:
外邪侵犯內臟,當用勝過邪氣的方法治療,所以上面的文章中「泉」指「治療」。外邪侵犯下部,當用與邪氣平齊的方法治療,所以這裡的「司天」指「平衡」。平衡也像治療一樣。風邪侵犯導致肝氣旺盛,金氣能剋制肝氣,所以用辛涼藥物來平衡。辛涼藥物過於寒涼,就配伍苦藥;辛涼藥物不足,就配伍甘藥。因為苦能剋制金,而甘能生金。肝氣急迫而虛弱,就用甘藥來緩解;風邪旺盛而實熱,就用酸藥來瀉火。這說明不僅金氣的藥物能瀉火,木氣本來的藥物也能瀉火。瀉火就是疏通,疏通就是散熱。
因熱邪淫盛而導致的病症,可用鹹寒之藥平息,輔以苦甘之藥,用酸味收斂。
熱淫所勝,火氣勝也,水能治之,故平以鹹寒。鹹寒太過,則佐以苦甘,甘為土味以勝水,苦為火味以平寒也。鹹寒不及,則以酸收之,收之而助其鹹寒也。
白話文:
當體內熱毒過盛時,體內的「火氣」就會升高,此時需要用「水」這種屬性來剋制火。故用鹹味和寒味的藥物來治療。如果鹹味和寒味過於強烈,則可添加苦味和甘味,甘味屬土,可以勝水,苦味屬火,可以抵消寒性。如果鹹味和寒味不足,則可使用酸味來幫助收斂,從而增強鹹味和寒性的效果。
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
白話文:
濕邪過盛,可用苦寒藥物中和,再輔以酸辛藥物,用苦味藥物乾燥濕氣,用淡味藥物消散濕氣。若濕邪上盛且有發熱,則使用苦溫藥物治療,輔以甘辛藥物,以發汗的方式驅散。
濕淫所勝,土氣勝也,濕氣為陰,火能治之,故平以火味之苦熱。苦熱不及,則佐以酸苦熱太過則佐以辛,蓋酸為木味以生火,辛為全味以生水也。土氣寒濕,以苦燥之,土氣炎燥,以淡泄之。泄,滲泄也。寒類於濕,燥類於熱,濕上甚而熱,是寒熱相兼,既濕且燥,宜從外解,故治以苦溫,苦溫所以散寒濕也。佐以甘辛,甘辛所以滋燥熱也。
白話文:
當身體受到濕氣侵襲時,脾胃功能受損,濕氣屬陰,可以用熱來治療,因此可以用苦熱的食物來平衡。如果苦熱不夠,可以加點酸味;如果苦熱太過,則加點辛味。酸味屬木,能生火;辛味屬金,能生水。
脾胃濕寒,可用苦味和燥味的食物來治療;脾胃燥熱,可用淡味的食物來滲泄。滲泄是指將體內的濕氣排出。
寒氣與濕氣相似,燥氣與熱氣相似。如果濕氣過重,同時有熱氣,形成寒熱交加的狀態;既有濕氣又有燥氣,應該從外部進行治療,因此可以使用苦溫的食物。苦溫可以散寒除濕。
另外,可以添加甘味和辛味,甘味和辛味可以滋養燥熱。
必以汗,為復其故,而病可止。此土淫所勝,而有寒濕燥熱之氣也。
火淫所勝,平以鹹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熱淫同。
白話文:
必須要讓病人出汗,才能恢復原狀,這樣疾病就可以停止。這是因為土邪過盛,而產生了寒、濕、燥、熱等症狀。
對於火邪過盛的情況,應該用鹹冷的藥物來調和,輔以苦味和甜味的藥物,用酸味來收斂,用苦味來發散,再用酸味來恢復平衡,處理熱邪過盛也是同樣的方法。
鹹冷,舊本訛酸冷,今改。火淫所勝,熱氣勝也,水能治之,故平以鹹冷。鹹冷太過,則佐以苦甘,苦為火味以平冷,甘為土味以勝水也。鹹冷不及,則以酸收之,收之而助其鹹冷也。火淫而熱氣過盛,以苦發之,發之而熱氣內減,仍以酸復之。此以苦發之,以酸復之,上文熱淫所勝,未之言也,故復言熱淫同。
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白話文:
鹹冷,過去的文本錯誤地寫成「酸冷」,現在改正過來。火氣過盛,熱氣太旺,要用水來剋制,所以用鹹冷味來平衡。鹹冷味過度,就輔以苦甘味,苦味是火的味道,可以平衡冷味,甘味是土的味道,可以剋制水氣。鹹冷味不足,就用酸味來收斂它,收斂能幫助它發揮鹹冷的作用。火氣過盛,熱氣太強,就用苦味疏通它,疏通後熱氣內斂,再用酸味收斂它。上文說到「火氣過盛,熱氣太旺」,沒有提到「用苦味疏通、用酸味收斂」的方法,所以這裡補充說明「火氣過盛」的同時使用方法。
燥熱邪氣盛大,以苦味溫性藥物平息,輔以酸味辛味藥物,用苦味藥物瀉下燥熱。
燥淫所勝,金氣勝也,火能治之,故平以苦溫。苦溫不及,則佐以酸,苦溫太過,則佐以辛,蓋酸生火而辛生水也。燥淫而全氣過盛,則以苦下之。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咸瀉之。
白話文:
燥熱之邪佔優勢時,金氣也旺盛,火能剋制金,因此用苦溫之藥來調和。如果苦溫之藥效果不夠,就輔以酸味之藥,因為酸能生火。如果苦溫之藥過於強烈,就輔以辛味之藥,因為辛能生水。燥熱之邪嚴重,精氣過剩,則用苦味之藥來瀉下。
寒邪侵襲所致的疾病,可用辛溫之藥治療,輔以甘苦之品,再用鹹味藥物瀉除寒邪。
寒淫所勝,水氣勝也,燥火能治之,故平以燥氣之辛,火氣之熱。辛熱不及,則佐以甘苦,甘生金而苦助火也。辛熱太過,則以咸瀉之。凡此佐平之法,味各不同,理無不合,學者當隨其所宜,以為佐平可也。
白話文:
當身體受到寒邪侵襲,水氣過重時,需要用燥火來治療。因此,使用辛味藥來平衡燥氣,用熱性藥來平衡火氣。如果辛熱藥物不夠,可以添加甘味和苦味藥。甘味可以生金,而苦味可以助火。如果辛熱藥物過多,可以使用鹹味藥物來瀉火。以上這些平衡的方法,藥物的味道各不相同,但道理是一致的。學醫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來平衡身體。
帝曰:善。邪氣反勝,治之奈何?
上文治之平之,是以所勝氣味,治平淫勝,倘氣味太過,則邪氣反勝,故承上文之意而復問之。
岐伯曰:風司於地,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以辛平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邪氣反過來戰勝正氣,該如何治療?
上文提到治療的方法是平衡正氣和邪氣。但是,如果治療過度,反而會導致邪氣反勝。因此,承接上文之意而再次詢問。
**岐伯回答:**風邪控制著大地,輕清之氣反過來戰勝邪氣,治療的方法是用酸性溫熱之藥,輔佐以苦甘之藥,用辛味平和之藥來調整。
先舉在泉之勝氣以明之。上文云:風淫於內,治以辛涼,是風司於地,清反勝之。清氣反勝,今當治以酸溫,酸生火,溫勝清也。酸溫不及,清氣猶勝,則佐以苦,苦助溫也。酸溫太過,金氣過虛,則佐以甘,甘生金也。凡此治佐,以金之清氣反勝,味屬於辛,乃以辛而如是以平之。
白話文:
簡單來說,就像水泉中的氣息一樣,清氣太盛就要用溫熱的方法來平衡。例如,風邪入侵體內,要用辛涼藥物治療,這是因為風屬地,清氣對它有克制作用。如果清氣太盛,就要用酸溫的方法治療,酸能生火,溫能克制清氣。如果酸溫不夠,清氣仍然旺盛,就要加上苦味藥物,苦能助溫。如果酸溫過度,金氣過虛,就要加上甘味藥物,甘能生金。總之,這些治療方法都是為了平衡體內的金氣和清氣,由於清氣屬金,金氣屬辛,所以要用辛味藥物來調和。
上文在泉氣勝則曰治,司天氣勝則曰平,今論在泉亦曰平,以明治之,即所以平之,平之即所以治之,故於此復言平之。下文司天邪勝,並不言平也。
熱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平之。
白話文:
上文認為在泉之氣過盛時稱為「治」,司天之氣過盛時稱為「平」。現在討論在泉之氣過盛也稱「平」,用「平」來治療「治」,也就是平息過盛的泉氣,平息過盛的泉氣也就治好了「治」。所以這裡又重新提到「平」。下文提到司天邪氣過盛,但沒有提到「平」。
熱氣旺行於身體下部,寒氣反衝,治療時用甘味溫熱的藥物,輔以苦辛味藥物,用鹹味藥物中和平衡。
上文云:熱淫於內,治以鹹寒。是熱司於地反勝之,寒氣反勝,今當治以甘熱,甘勝水,熱勝寒也。甘熱不及,寒氣猶勝,則佐以苦,苦生甘也。甘熱太過,水氣過虛,則佐以辛,辛生水也。凡此治佐,以水之寒氣反勝,味屬於咸,乃以咸而如是以平之。
濕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苦冷,佐以鹹甘,以苦平之。
白話文:
古籍记载,如果体内有热邪,要用咸寒来治疗。因为热性属火,火能克金,而寒气属金,所以要用寒气来克制热邪。现在要用甘热来治疗,因为甘味能克制水,而热能克制寒。如果甘热不足,寒气仍然很盛,就要用苦味来辅助,因为苦能生甘。如果甘热过盛,导致体内水气过度虚弱,就要用辛味来辅助,因为辛能生水。总之,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为了平衡体内水寒之气,因为水寒之气属金,而咸味能克制金,所以用咸味来平衡它。
湿气属土,热能克制土,所以要用苦冷来治疗。可以用咸甘来辅助,因为苦味能平衡它。
上文云:濕淫於內,治以苦熱。是濕司於地,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苦冷,苦性寒而冷勝熱也。苦冷不及,熱氣猶勝,則佐以咸,咸助冷也。苦冷不過,熱氣過虛,則佐以甘,甘勝水也,凡此治佐,以火之熱氣反勝,味屬於苦,乃以苦而如是以平之。
火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平之。
白話文:
古人說,濕氣入侵體內,就應該用苦寒的藥物治療。因為濕氣屬陰,而熱氣屬陽,熱氣能勝過濕氣,所以要用苦寒的藥性來克制熱氣。如果苦寒藥力不足,熱氣仍然強盛,就要輔以鹹味藥物,因為鹹味能幫助寒性。如果苦寒藥力不足,熱氣過於虛弱,就要輔以甘味藥物,因為甘味能勝過水氣。這些治療方法都是針對火氣過盛的情況,所以用苦味來平息它。
同樣的,如果寒氣過盛,就應該用甘熱的藥物治療,並輔以苦辛藥物,用鹹味來調節。
上文云:火淫於內,治以鹹冷。是火司於地,寒反勝之,寒氣反勝,今當治以甘熱,甘勝水而熱溫寒也。甘熱不及,寒氣猶勝,則佐以苦,苦助熱也。甘熱太過,寒氣過虛,則佐以辛,辛生水也。凡此治佐,以水之寒氣反勝,味屬於咸,乃以咸而如是以平之。
燥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以辛平之,以和為利。
白話文:
古書上說,如果体内火气旺盛,就应该用咸冷的药物治疗。因为火在地中主宰,寒气可以克制它,而寒气过盛的时候,就应该用甘热的药物治疗,甘能克水,热能温寒。如果甘热不足,寒气依然旺盛,就需要加入苦味,苦能助热。如果甘热过盛,寒气虚弱,就需要加入辛味,辛能生水。所有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针对水气寒凉过盛,而咸味性属寒凉,因此用咸味来平衡。
干燥在地中主宰,热气可以克制它,治疗时应该用辛寒的药物,并辅以苦甘,用辛味来平衡,以达到和缓调理的效果。
辛寒,舊本訛平寒;辛平,舊本訛酸平,今改。上文云:燥淫於內,治以苦寒。是燥司於地,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辛寒,辛生水,而寒勝熱也。熱反勝而金氣猶盛,則佐以苦,苦勝金也。熱反勝,而金氣過虛,則佐以甘,甘生金也。凡此治佐,以燥司於地,味屬於辛,乃以辛,而如是以平之。
白話文:
辛寒,以前版本寫錯為平寒;辛平,以前版本寫錯為酸平,現在更正。上文說:燥邪在體內肆虐,可用苦寒之藥治療。這是因為燥邪歸屬於地,熱邪反而盛行,熱氣過盛,現在應該用辛寒之藥。辛味能生水,寒味能勝熱。熱邪過盛而金氣仍然旺盛,就用苦味輔助,苦味能勝金。熱邪過盛而金氣過虛,就用甘味輔助,甘味能生金。所有這些治療方法,都是因為燥邪歸屬於地,味道屬於辛,所以用辛味治療,用平味來緩和辛味。
上文所佐之味,皆因反勝之味,有太過不及而佐之,此所佐之味,不因辛寒之太過不及,仍因燥金之太過不及,是佐司地之味,不佐所勝之味也。至以辛平之,亦言司地之味,不言所勝之味,是佐雖不同,大要以和為利爾。蓋治所勝之味,未得其平,佐之得宜,則司地之氣自和。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輔佐藥材,都是因為反勝的藥性有過或不及,才用這些藥材來輔助。這些輔佐藥材的使用,不是因為辛寒藥性的過或不及,而是因為燥金藥性的過或不及。所以,這些輔佐藥材是輔助司地之味的,而不是輔助所勝之味的。
至於用辛平的藥材,也是在說輔助司地之味,而不是說輔助所勝之味。輔佐的方法雖然不同,但總的原則都是以和為貴。因為,治療所勝之味的藥物,如果沒有達到平衡,那麼輔佐藥材用得再好,司地之氣也不會自和。
司地之氣,未得其平,佐之得宜,則所勝之氣亦和。凡此乃以和為利,貴學者之能善悟也。
寒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鹹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白話文:
寒邪支配著土地之氣,熱邪反過來戰勝寒邪,治療此症可用鹹味和寒性藥物,輔以甘味和辛味藥物,再用苦味藥物來調和。這些都是以調和為治療原則,這是難能可貴的學問,值得學者們好好參悟。
上文云:寒淫於內,治以甘熱。是寒司於地,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鹹冷,咸助水而冷勝熱也。鹹冷太過,則佐以甘,甘勝水也。鹹冷不及,則佐以辛,辛生水也。凡此治佐,以火之熱氣反勝,味屬於苦,乃以苦而如是以平之。
白話文:
古人說,體內寒氣過盛,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因為寒氣屬於陰,在地下,而熱氣屬於陽,在上面,熱氣能戰勝寒氣。但如果熱氣過盛,就應該用鹹冷的藥物來治療,因為鹹能助水,水能克火,冷也能克熱。如果鹹冷藥物用得過多,就應該用甘味藥物來輔助,因為甘能克水。如果鹹冷藥物用得不夠,就應該用辛味藥物來輔助,因為辛能生水。總之,治療寒熱失調,主要依靠火氣過盛,火氣過盛屬苦味,所以用苦味藥物來平衡。
帝曰:其司天邪勝何如?
其司天邪勝,治之何如?
岐伯曰:風化於天,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甘苦。
白話文:
原古代文字:
帝曰:其司天邪勝何如?其司天邪勝,治之何如?
岐伯曰:風化於天,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甘苦。
黃帝說:身體裡過度的寒濕邪氣,該如何治療?
岐伯回答:由於過度的寒氣,身體的機能會出現受阻的情況。治療這類病症,應當使用溫和偏酸性的藥物,並配合甘草和苦味的藥物輔助治療。
上文云:風淫所勝,平以辛涼。是風化於天,清反勝之,清氣反勝,今當治以酸溫,佐以甘苦,與司地邪勝同一義也。
熱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風淫所勝,平以辛涼。」這是指風氣過盛造成的疾病,可以用辛涼的藥物來調理。因為風氣屬天,清氣可以剋制它,所以用辛涼的藥物來加重清氣,就能夠剋制風氣。現在的情況是,應該用酸溫的藥物來治療,輔以甘苦的藥物,與治療地氣過盛造成的疾病是同樣的道理。
天氣炎熱,寒邪就會趁機反攻,此時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治療,並輔以苦、酸、辛味的藥物。
上文云:熱淫所勝,平以鹹寒。是熱化於天,寒反勝之,寒氣反勝,今當治以甘溫。甘溫不及,則佐以苦酸,苦生甘而酸生熱也。甘溫太過,則佐以辛,辛生水也。
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熱邪盛大時,用平淡之物來緩解寒邪。這是因為熱邪受天氣影響而增強,寒邪反而被抑制。現在寒氣再度盛大,應該用溫和甘甜之品來治療。溫和甘甜之品偏溫,所以需要用苦酸之品來輔助,因為苦能生甘,酸能生熱。如果溫和甘甜之品用得過多,就需要用辛辣之品來輔助,因為辛能生水。
濕氣來自上天,熱氣反過來剋制濕氣,治療時使用苦寒藥材,輔以苦酸藥材。
上文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是濕化於天,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苦寒。苦寒不及,則佐以苦,助其寒也。苦寒太過,則佐以酸,酸生火也。
火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
白話文:
古籍中說:濕氣過盛,應該用苦味辛熱的藥物來治療。因為濕氣化生於天,熱氣反而能克制它,熱氣強盛,現在應該用苦寒的藥物治療。如果苦寒藥效不夠,就輔以苦味藥物,幫助寒性藥物發揮作用。如果苦寒藥物過於猛烈,就輔以酸味藥物,因為酸味可以生火。
同樣的道理,火氣化生於天,寒氣反而能克制它,應該用甘味溫熱的藥物治療,輔以苦味辛辣的藥物。
上文云:火淫所勝,平以鹹冷。是火化於天,寒反勝之,寒氣反勝,今當治以甘熱,佐以苦辛,與司地邪勝,同一義也。
燥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白話文:
意思是,如果火气太盛,就应该用咸寒来调理。因为火气属于阳,寒气属于阴,寒气可以克制火气。同理,如果燥气太盛,就应该用辛寒来调理,因为燥气属于阳,寒气属于阴,寒气可以克制燥气。不过,在调理的时候,也应该配合一些甘热或苦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上文云:燥淫所勝,平以苦溫。是燥化於天,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辛寒,佐以苦甘,與司地邪勝,同一義也。
寒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鹹冷,佐以苦辛。
白話文:
上文提到:燥熱之氣盛行,可用苦味、溫性的藥物平衡。這是因為燥熱之氣源於天,反過來剋制熱氣,熱氣反過來盛行。現在應當用辛味、寒性的藥物治療,輔以苦味、甘味的藥物,與治療受地氣影響而病邪盛行的道理是相同的。
寒邪侵襲人體,熱邪反過來抵禦,宜用鹹味寒冷之藥治療,輔以苦辛之味。
上文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是寒化於天,熱反勝之,熱氣反勝,今當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上文司地,佐以甘辛,蓋苦能生甘,其義一也。
白話文:
古文:上文說:寒邪壓制,要用辛熱來平衡。是因為寒邪在天空中變化,熱氣反而勝過它。現在應該用鹹和冷來治療,輔以苦和辛。古文說司地,輔以甘和辛,是因為苦可以生甘,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寒邪入侵時,應以辛熱之藥平衡。因為寒邪在天空變化後,熱氣反倒勝過寒邪。此時應使用鹹寒之藥治療,同時輔以苦辛之藥。前面提到用鹹寒之藥治療,輔以甘辛之藥,因為苦味可以生出甘味,其道理是一樣的。
帝曰:六氣相勝奈何?
上文邪勝,乃氣味太過,故復有六氣相勝之問。
岐伯曰: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膈如寒,大風數
白話文:
帝曰:六氣相勝是如何表現的?
當時邪氣盛行,是因為氣味過度,所以又產生了六氣相勝的問題。
岐伯曰:厥陰之勝,表現為耳鳴頭暈、精神恍惚欲嘔吐、胃脘腹部如寒氣所侵襲、大風數(按:發熱並伴有自汗)。
舉,倮蟲不滋,胠脅氣並,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則嘔吐,膈咽不通。
白話文:
少腹悶,腸中做,注,盛少赤白,甚則嘔吐,膈胃不通。
厥陰之勝,風氣勝也。風勝則耳鳴頭眩,鳴眩無定,則憒憒欲吐,欲吐不吐,則胃膈如寒,凡此鳴眩欲吐如寒,皆火風數舉之所致也。風者木也,木克其土,則倮蟲不滋。不滋,燥而不潤也。
白話文:
厥陰經(肝臟)的病症加重,主要是風邪盛行所致。風邪盛行時會導致耳鳴頭暈,暈眩不定,則會產生恍惚欲吐的症狀,想吐又吐不出來,則胃部和膈肌會感到寒冷。凡是出現以上鳴眩欲吐和寒冷等症狀,都是火熱的風邪反覆發作所導致的。風邪屬於木氣,木氣剋制了脾土,則寄生蟲無法滋生。不滋生,就會導致乾燥而不滋潤。
木氣內逆,不能樞轉從外,則胠脅氣並,化而為熱,熱鬱於下,則小便黃赤;熱鬱於上;則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熱滋於下,不和於中,則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熱鬱於上,不和於中,甚則嘔吐,膈咽不通。
白話文:
肝氣鬱結,無法疏通而向內逆流,就會導致兩脇脹悶氣滯,化熱而發熱。熱氣鬱結在下焦,小便就會黃赤;熱氣鬱結在上焦,就會胃脘和心窩疼痛,向上竄到兩脇。熱氣滋生在腸道,與中焦不合,就會腸鳴、腹瀉,伴有少腹疼痛,排出赤白相間的便液。熱氣鬱結在上焦,與中焦不合,嚴重時會嘔吐,食道和咽喉不通暢。
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飢,齊下反動,氣遊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嘔逆躁煩,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白話文:
少陰君火旺盛,心下發熱,經常感到飢餓,腹中氣體亂竄,氣機流通三焦。炎熱夏季來臨,木氣失養,草木枯萎。出現嘔吐、煩躁、腹脹疼痛、腹瀉,逐漸發展為赤痢。
「齊」,臍同。少陰之勝,熱氣勝也。熱勝則心下熱而善飢,熱勝於上,不足於下,則臍下反動。臍下,相火之所居也。臍下反動,則氣遊三焦。三焦,少陽也。少陰少陽,兩火相合,氣如炎暑,故炎暑至。至,極也。炎暑已極,則木乃流津,草乃焦萎。少陽三焦不和則嘔逆,少陽心腎不交則躁煩,君相二火,逆於中土,不能外出,則腹滿痛溏泄,甚則傳為赤沃。赤沃,血液也。
太陰之勝,火氣內郁,瘡瘍於中,流散於外,病在胠脅,甚則
白話文:
「齊」這個字,取自「臍」字旁。少陰亢勝,也就是熱氣過盛。熱氣過盛,會導致心窩以下發熱,容易飢餓。熱氣上盛,下部不足,就會促使臍下部位發生反常反應。臍下部位是相火的居住之處。臍下反常反應,會導致氣血運行於三焦之間。三焦屬少陽。少陰與少陽,兩股火氣相結合,氣勢就像炎熱的夏季,所以會出現炎炎夏日。至,表示極點。炎熱達到極點時,樹木會流出汁液,草木會枯萎。少陽三焦不調和就會嘔吐反胃,少陽心腎不能協調就會煩躁不安。兩股火氣,對抗中土(脾胃),不能向外發散,就會導致腹脹疼痛、腹瀉,嚴重時會化為血水。赤沃,就是血液。
太陰濕勝,導致火氣鬱積於內,內有瘡瘍,外有流散潰爛,病在兩脅,嚴重的話
心痛熱格,頭痛喉痹項強獨勝,則濕氣內郁,寒迫下焦,痛留頂,,互引眉間,胃滿,雨數至,燥化乃息,少腹滿,腰脽重強,內不便,,善注泄,足下溫,頭重,足脛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上。
白話文:
現代
心臟疼痛且發熱,頭疼喉嚨痛脖子僵硬特別嚴重,這是因為濕氣在體內鬱積,寒氣侵襲下焦,疼痛集中在頭頂,兩眉之間互為牽引,胃部脹滿,下雨時症狀加重,天氣乾爽時症狀減輕。小腹脹滿,腰部和腿部沉重僵硬,大便不通暢,容易腹瀉,腳底發熱,頭重腳輕,小腿和足背腫脹,飲水後腹中發脹,腫脹向上蔓延至小腿和足背。
息,舊本訛見,今改。太陰之勝,濕氣勝也。濕勝,則火鬱,故火氣內郁。火鬱,則瘡瘍於中,從中而流散於皮膚之外,其瘡瘍在胠脅之皮膚,故曰病在胠脅。若瘡瘍於中,不能流散於外,甚則心痛而熱格矣。熱格於上,則頭痛喉痹項強。此火氣內鬱而有如是之病也。若非火氣內郁,而太陰之氣獨勝,則濕氣內郁。
白話文:
「息」:舊版本寫錯,現已改正。
太陰之勝:太陰之氣過於強盛。
濕勝:濕氣過重。
則火鬱:濕氣太重,會導致火氣鬱結。
火鬱:火氣鬱結。
故火氣內鬱:所以火氣會鬱結在體內。
火鬱:火氣鬱結。
則瘡瘍於中:就會導致內部產生瘡瘍。
從中而流散於皮膚之外:瘡瘍會從體內流散到皮膚表面。
其瘡瘍在胠脅之皮膚:瘡瘍發生在肋骨之間的皮膚上。
故曰病在胠脅:所以說疾病在肋骨間。
若瘡瘍於中,不能流散於外:如果瘡瘍在體內,不能流散到外部。
甚則心痛而熱格矣:嚴重時會導致心痛發熱。
熱格於上:熱邪壅塞在上。
則:就會。
頭痛喉痹項強:出現頭疼、喉嚨痛、頸部僵硬等症狀。
此火氣內鬱而有如是之病也:這是由於火氣鬱結在體內而導致的疾病。
若非火氣內鬱,而太陰之氣獨勝:如果不把火氣鬱結為因素,那麼就是太陰之氣過於強盛。
則濕氣內鬱:濕氣就會鬱結。
濕氣為寒,故寒迫下焦。太陰主濕,太陽主寒,寒迫下焦,則太陽之氣,不能從經脈而開於外,故痛留巔頂,而互引眉間。蓋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從眉間而上額交巔也。濕氣內郁,則太陰之氣,不能從經脈而開於內,故胃滿。雨濕之氣數至,而燥化乃息。蓋太陰之脈,屬脾絡胃,此脾胃不和,燥濕之氣不相交濟而然也。
白話文:
濕氣就像寒氣,會讓寒氣進入下腹部。而脾胃負責濕氣,陽氣(太陽)負責寒氣,寒氣進入下腹部,會讓陽氣無法通過經脈流向體表,所以會產生頭頂疼痛,並延伸到兩眉之間。因為陽氣的經脈從眼睛內角開始,經過兩眉往上到額頭,再到頭頂。濕氣在體內鬱積,會讓脾胃的陽氣無法通過經脈流向體內,所以會出現胃脹的問題。當濕氣反覆出現時,乾燥的陽氣就會停止發揮作用。因為脾胃的經脈與脾和胃相連,所以當脾胃不和諧時,乾燥和濕氣就會無法相互平衡,進而產生上述問題。
少腹滿,腰脽重強,內不小便,善注泄,此太陽寒水之為病也。足下溫,頭重,足脛與胕皆腫,飲發於中,而胕腫於上,此太陰濕土之為病也。
白話文:
- **上腹部脹滿,腰部和小腿後側疼痛,小便不通暢,容易腹瀉。**這是太陽寒水證的症狀。
- **足底發熱,頭部沉重,小腿和腳踝腫脹,胸腹部有水飲,導致腳踝以上腫脹。**這是太陰濕土證的症狀。
少陽之勝,熱客於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飢,耳痛
溺赤,善驚譫妄,暴熱消爍,草萎水涸,介蟲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
白話文:
少陽之氣盛行,熱邪客於胃部,煩躁心痛,眼睛發紅欲嘔,嘔吐酸水,容易飢餓,耳朵疼痛。
小便發紅,驚恐妄言,暴熱消瘦,草木枯萎,水源乾涸,昆蟲屈蜷,小腹疼痛,小便清白或赤色。
少陽之勝,火氣勝也。火勝,故熱客於胃。胃絡通心,故煩心痛。火熱上炎,則目赤。火熱在中,則欲嘔,嘔酸善飢。水陰不濡空竅,則耳痛。火熱之氣,下行水府,則溺赤。水火陰陽,不相交濟,則善驚譫妄。暴熱而消爍萬物,則草萎水涸,金類之介蟲乃屈。火熱之氣,傷其血液,則少腹痛,下沃赤白。
白話文:
少陽之氣盛過,是因為火氣過盛。火氣過旺,導致胃部發熱。胃部經絡連通心臟,因此會有心煩疼痛的感覺。火熱之氣向上升騰,就會引起眼睛發紅。火熱之氣在體內,會導致噁心想吐,吐出酸水,並且容易飢餓。水陰不足以滋潤空竅,就會導致耳朵疼痛。火熱之氣向下運行到膀胱,就會導致小便發紅。水火陰陽不能相互交濟,就會容易受驚恐、胡言亂語。強烈的熱量會耗盡萬物,導致草木枯萎、河水乾涸,金屬器皿上的蟲子也會蜷縮起來。火熱之氣損傷血液,就會導致小腹疼痛,大小便排出紅色或白色的物質。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㿗疝,大涼肅殺,華英改容,毛蟲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白話文:
陽明經氣旺盛時,清氣從體內發出,左胸脅部疼痛,大便稀溏,內熱導致咽喉腫塞,外熱則會引起疝氣,天氣寒冷肅殺,容貌憔悴,毛蟲會造成災禍,胸中氣機不通,喉嚨阻塞,發出咳嗽。
便,平聲,下同。陽明之勝,金氣勝也。金勝,故清發於中。金勝木虛,故左胠脅痛。清發於中,故大便溏泄。塞,干塞也。㿗疝,猶㿉疝也。《經脈》論云:肝是動病,丈夫㿗疝,甚則嗌乾,此肝木受病,故內為嗌塞,外發㿗疝。金氣勝,故大涼肅殺,則草之華英改容,木類之毛蟲乃殃經脈,不能從肝貫膈,上注於肺,故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太陽之勝,凝慄且至,非時水冰,羽乃後化,痔瘧發,寒厥入
白話文:
便(字音同「扁」):正常通暢,以下同。
陽明(胃經)旺盛,代表金氣旺盛。
金旺,所以清氣從體內散發出來。
金旺使木虛弱,所以左脅肋部疼痛。
清氣從體內散發出來,所以大便溏瀉。
塞:阻塞、閉結。
㿗(字音同「殘」)疝,與㿉疝同。
《經脈》中論述:「肝主動作,男性㿗疝,嚴重時會導致喉嚨乾澀。」這是因為肝木受病,所以內部導致喉嚨阻塞,外部發作㿗疝。
金氣旺盛,所以天氣清涼肅殺,草木的花朵和枝葉都會改變狀態,而隸屬木類的毛蟲會危害經脈,無法從肝經穿過橫膈膜,上升到肺部,所以胸中不適,喉嚨阻塞,因而咳嗽。
太陽當令旺盛之時,造成寒氣凝結,寒慄嚴重且達到極點,出現不屬於當令的寒症狀,如水結冰、身上長羽毛等異狀,痔瘡與瘧疾發作,寒邪由體表深入人體,導致寒戰。
胃,則內生心痛,陰中乃瘍,隱曲不利,互引陰股,筋肉拘苛,血,脈凝泣絡滿色變,或為血泄,皮膚痞腫,腹滿食減,熱反上行,頭,項囟頂腦戶中痛,目如脫,寒入下焦,傳為濡瀉。
白話文:
如果胃出問題,就會產生心痛,陰部會長膿瘡,疼痛難忍,連帶陰部的股溝部位,肌肉和筋脈痙攣,血液凝滯,脈絡充盈,面色發青,可能會出血,皮膚腫脹發硬,腹脹但食慾下降,體內的熱氣反而向上衝,頭部、頸部、前囟和後囟疼痛,眼睛像要掉出來一樣,寒氣入侵下焦,造成腹瀉。
泣,音澀。痞,批,上聲。下同。囟,顖,同,音信。太陽之勝,寒氣勝也。寒勝則凝慄且至,有非時之水冰。水寒氣勝,火熱受制,故火類之羽蟲,後時生化。寒勝火鬱,則痔瘧乃發。痔與瘧,皆寒勝火鬱之病也。寒勝厥逆而入於胃,則內生心痛。心痛。胃脘當心聲痛也。
白話文:
哭泣,聲音沙啞。堵塞,沉重,上聲。通頂,通後腦勺,聲音同「信」。太陽(足)勝出,寒氣盛行。寒氣盛行就會發抖顫慄,出現不正常的水腫結冰。水寒氣(寒邪)勝出,火熱受制,所以像火一樣的羽蟲,會推遲生長化育。寒氣勝出,火氣鬱悶,就會發作痔瘡和瘧疾。痔瘡和瘧疾,都是寒氣勝出,火氣鬱悶所致。寒氣勝出,導致陽氣衰微,寒邪侵入胃,就會在胃裡疼痛。胃痛:指胃脘(胃腹部)靠近心窩的地方疼痛。
寒入陰中,則陰中乃瘍。陰中乃瘍,則隱曲不利,從陰中而互引陰股,則筋肉拘苛。筋攣急曰拘,肉暴痛曰苛,內則血脈凝泣,外則絡滿色變。《通評虛實論》,帝有經虛絡滿之問。或為血泄,血脈凝澀而下泄也。皮膚痞腫,絡脈色變,而外浮也。皮膚痞腫,則腹滿食減。或為血泄,則熱反上行,則頭頂,囟頂,腦戶中皆痛。
白話文:
當寒邪入侵人體陰部時,陰部就會長出瘡瘍。陰部出現瘡瘍,就會導致局部隱痛不適,並向附近的陰股蔓延,造成肌肉拘攣、抽搐。筋脈抽搐急促稱為「拘」,肌肉突然劇烈疼痛稱為「苛」。在體內,會導致血脈凝滯,在體外會導致經絡充盈,面色改變。《通論虛實論》中曾記載黃帝詢問過經虛絡滿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血虛,血脈凝澀而導致下瀉。皮膚腫脹,絡脈顏色改變,且浮在體表。皮膚腫脹,就會導致腹脹,飲食減少。有可能是因為血虛,熱邪反而上行,就會導致頭頂、囟頂、腦戶等部位疼痛。
甚則目如脫。《經脈》論云,足太陽之脈,病沖頭痛,目似脫,痔瘧,頭囟項痛,若寒入下焦,決瀆有乖,則傳為濡瀉。
白話文:
嚴重時,眼睛看起來像脫窗。《經脈》論述說,足太陽經絡有病,會導致頭部痠痛、眼睛發直、痔瘡和瘧疾,以及頭頂和脖子疼痛,如果寒氣進入下焦,導致水道異常,就會轉變為腹瀉。
帝曰:治之奈何?
六氣相勝,治之奈何?
岐伯曰:厥陰之勝,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瀉之。
白話文:
黃帝說:治療這些情況應該怎麼辦?
岐伯回答:厥陰之氣盛而勝過其他,可用甘涼之藥治療,再輔以苦辛之藥,並用酸味之藥瀉下。
甘者,土之味,清者,金之氣。土金相生,以治厥陰風本之勝。佐以苦辛者,苦為火味以生土,辛為金味以制木。所以助其甘清也。木性條達,酸主收斂,反其性而斂之則瀉,故以酸瀉之。
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鹹,以甘瀉之。
白話文:
甘甜屬於土的滋味,清涼屬於金的性質。土生金,因此可以用甘甜清涼的藥物來治療偏勝的厥陰風證。
輔佐以苦和辛味的藥物:苦味屬於火的味道,可以生土;辛味屬於金的味道,可以制約木。這樣可以幫助甘甜清涼的藥物發揮作用。
木的性質是條達,酸味具有收斂作用,與木的性質相反,所以用酸味來瀉掉多餘的木氣。
少陽之勝,宜用辛涼藥物治療,同時輔以苦鹹藥物,再用甘味藥物瀉下。
辛者金之味,寒者水之氣。金水相生,以治少陰火熱之勝。佐以苦鹹者,苦雖火味,其氣則寒,咸為水味,所以助其辛寒也。火性急速,反其性而緩之則瀉,故以甘瀉之。
太陰之勝,治以咸熱,佐以辛甘,以苦瀉之。
白話文:
辛辣的滋味屬於金屬元素,寒涼的氣息屬於水元素。金屬生水,用這種金水相生的原理來治療少陰的火熱旺盛。輔助使用苦味和鹹味的藥物,苦味雖然屬於火的味道,但它的氣息卻是寒涼的,鹹味屬於水的味道,因此可以幫助辛辣和寒涼。火熱的性質是急速的,用相反性質的緩慢氣息來安撫它,就可以瀉除火熱,所以使用甘味藥物來瀉火。
脾氣虛弱時,用辛熱藥物治療,佐以辛甘藥,再用苦藥瀉下。
咸者水之味,熱者火之氣。太陰土燥,咸以治之。太陰土濕,熱以治之。佐以辛甘者,土氣有餘,辛以散之,土氣不足,甘以資之。土性喜溫,反其性而寒之則瀉;土性喜潤,反其性而燥之則瀉,苦為火味,性燥而寒,故以苦瀉之。土位中央,灌溉四旁,氣貴和平,故其治佐如此。下文陽明之勝,亦言以苦瀉之,其義一也。
白話文:
鹹味屬水,熱屬火。太陰之土乾燥,用鹹味來滋潤。太陰之土潮濕,用熱來烘乾。輔以辛甘之藥,土氣過盛,辛味能疏散;土氣不足,甘味能補益。土性喜歡溫暖,反其性用寒藥則會瀉下;土性喜歡濕潤,反其性用燥藥則會瀉下。苦味屬火,性燥而寒,所以用苦藥來瀉下。土位在中央,灌溉四旁,氣質宜平和,所以其治療方法是輔以以上所述之藥。後文陽明病盛,也提到用苦藥來瀉下,道理是一樣的。
少陽之勝,治以辛寒,佐以甘鹹,以甘瀉之。
少陽之治,與少陰同。苦為火味,故不曰佐以苦鹹,而曰佐以甘鹹。甘為土味,以生金。所以助其辛寒也。
陽明之勝,治以酸溫,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白話文:
少陽之勝
治療原則:使用辛寒藥物,佐以甘鹹藥物,以甘味瀉之。
說明:少陽之治與少陰相同。苦味屬火,因此不說「佐以苦鹹」,而說「佐以甘鹹」。甘味屬土,可以生金。所以用甘味來輔助辛寒藥物的功效。
陽明之勝
治療原則:使用酸溫藥物,佐以辛甘藥物,以苦味瀉之。
酸為木味,溫為火氣,木火相生,以治陽明金氣之勝。陽明有燥金之氣,有清金之氣。燥氣有餘,故佐辛以散之。清氣不足,故佐甘以滋之。以苦泄之,而同於太陰也。不曰瀉而曰泄者,以明瀉之乃所以泄也。
太陽之勝,治以甘熱,佐以苦酸,以咸瀉之。
白話文:
酸性食物屬於木元素,溫熱性食物屬於火元素。木生火,利用這個原理治療陽明經中金元素過盛的情形。
陽明經中既有燥熱的「燥金之氣」,也有清涼的「清金之氣」。燥氣過剩時,可以搭配辛味的食材來散發掉。清氣不足時,可以搭配甘味的食材來滋養。用苦味食材來宣泄,與太陰經的作用相同。這裡不說「瀉」而說「泄」,是為了強調瀉藥的作用就是宣泄。
太陽病盛,用甘溫藥治療,配合苦酸藥,用鹹藥瀉下。
苦,舊本訛辛,今改。甘為土味,熱為火氣。火土相生,以治太陽寒水之勝。佐以苦酸者,木火相生,所以助其甘熱也。水性善下,反其性而凝之則瀉,故以咸瀉之。
白話文:
「苦」原本錯誤寫作「辛」,現已更正。「甘」是土的味道,「熱」是火氣。火土相生,用來治療太陽寒水過剩的狀況。用酸苦味的藥物輔助,是讓木火相生,幫助甘熱的藥效。水的性質是往下流,用相反的性質讓它凝固,就能讓它瀉出,所以用鹹味瀉下。
帝曰:六氣之復,何如?
有六氣之勝,即為六氣之復,故復問之。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偃木
白話文:
**黃帝問道:**六氣復發的情況如何?
**岐伯回答:**請問得詳盡!厥陰之氣復發,會導致小腹堅硬脹滿,腹中劇烈疼痛,身體僵硬,無法動彈。
飛沙,倮蟲不榮,厥心痛,汗發嘔吐,飲食不入,入而復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則入脾,食痹而吐,衝陽絕,死不治。
白話文:
若患者出現氣喘、蟲子不能生長的症狀,且伴有心痛、盜汗、嘔吐、無法進食,或吃下去又吐出來,筋骨疼痛,頭暈目眩,神智不清等現象。嚴重時會影響脾臟,導致食慾不振和嘔吐,陽氣衰竭,最終會導致死亡。
始焉受制,既乃復也。其氣雖復,經脈未和,故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裡急暴痛。風氣盛,故偃木飛沙。木盛土衰,故倮蟲不榮。厥心痛者,《靈樞·厥論》篇云:厥心痛,色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汗發,風傷肌腠也。嘔吐,肝氣逆也,肝氣逆,故飲食不入,入而復出也。
白話文:
一開始是受到壓制,後來又恢復正常。雖然氣已經恢復,但經脈還沒有調和好,所以厥陰經的復發會出現下腹部堅硬、腹瀉、腹痛劇烈的症狀。風氣盛行,所以樹木偃伏,飛沙走石。木氣旺盛,土氣衰弱,所以寄生蟲不繁榮。
厥心痛,根據《靈樞·厥論》篇記載:厥心痛時,面色蒼白如死人,終日無法大口喘氣,這是肝心疼痛。
出汗,是因為風邪侵襲了肌肉和腠理。嘔吐,是因為肝氣上逆,肝氣上逆,所以食物無法進入,進入後也會嘔吐出來。
筋骨掉眩,風氣盛也。清厥,手足清冷厥逆也,甚則木克其土,病入於脾,故食痹而吐。痹,閉也,上閉不達,故吐也。若木盛土衰,至胃脈之衝陽絕,則死不治。
少陰之復,懊熱內作,煩躁鼽嚏,少腹絞痛,火見燔焫,嗌燥,分
白話文:
筋骨疼痛、眩暈,是風氣盛行的表現。手腳冰冷、發青,是風寒邪氣嚴重,肝木過盛剋制脾土,導致脾胃疾病,出現食積嘔吐。嘔吐是因為上部被閉塞不通暢。如果肝木過盛、脾土過衰,導致胃部的衝陽之氣絕滅,那麼就會死亡,無法治療。
少陰經陽氣復返,內熱產生,煩躁不安,連續打噴嚏,小腹絞痛,火氣上炎灼燒,喉嚨乾燥,嘴脣皸裂。
注時止,氣動於左,上行於右,咳,皮膚痛,暴喑,心痛,鬱冒不,知人,乃灑淅惡寒,振慄詀妄,寒已而熱,渴而欲飲,少氣骨痿,,膈腸不便,外為浮腫,噦噫,赤氣後化,流水不冰,熱氣大行,介,蟲不復,病痱疹瘡瘍,癰疽痤痔,甚則入肺,咳而鼻淵,天府絕,死不治。
白話文:
當風寒入體時,會出現氣息偏向左側,右邊氣息上升,咳嗽、皮膚疼痛、聲音嘶啞、心痛、胸悶憋氣,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起初會發冷,之後轉為發熱,口渴想喝水,呼吸短促、骨頭萎縮,橫隔膜和腸胃不適,體外出現水腫,打嗝、呼出熱氣,熱氣逐漸轉化為水,熱氣過盛,跳蚤和蟲子消失,痱子、疹子、瘡瘍、癰疽、粉刺、痔瘡等疾病也會發生,嚴重時會侵入肺部,出現咳嗽和流鼻水。此時津液枯竭,無法挽救。
便如字。受制而復,經脈未和。故少陰之復,懊熱內作,煩躁鼽嚏。少陰從下而上,故少腹絞痛,上合君火,故火見燔焫,嗌燥。熱氣下逆,則分注,分小便之水津,從大便而如注也。時止者,時注時止,止而復注也。氣動於左,少陰之腎氣也。上行於右,上乘於肺也。上乘於肺,故咳,皮膚痛。
白話文: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受邪氣侵襲後又恢復,說明經脈尚未通暢。因此少陰陽氣恢復時,會出現懊熱、煩躁、打噴嚏的症狀。少陰之氣從下而上,所以小腹會絞痛;上行與君火相合,所以會出現火氣灼燒、喉嚨乾燥的症狀。熱氣向上逆行,就會分流,分出小便的水分從大便中流出,就像水流一樣。時止是指時而流出時而停止,停止後又繼續流出。氣從左邊運行,是少陰之腎氣;向上運行到右邊,是上升到肺部。上升到肺部,所以會咳嗽,皮膚會疼痛。
肺主聲,肺病,故暴喑。心屬少陰,熱氣有餘,故心痛,痛極,則鬱冒不知人。熱氣內郁,則生外寒,故外乃灑淅惡寒,內則振慄譫妄。若寒已而熱,則渴而欲飲;若詀妄已,則少氣;振慄已,則骨痿。陰陽水火不交會於中土,則膈腸不便,外則發為浮腫。土氣並虛,故或噦或噫。
白話文:
肺部掌管聲音,如果肺部有病,就會突然失聲。心屬少陰,如果熱氣過多,就會心痛,痛到極點,就會昏迷不醒。熱氣內鬱,就會產生外寒,所以身體會出現畏寒的現象,內部則會發抖、胡言亂語。如果寒氣已經消失,而熱氣依舊,就會口渴想喝水;如果胡言亂語的症狀已經消失,就會氣喘吁吁;如果發抖的症狀已經消失,就會骨瘦如柴。陰陽水火不能在中土交會,就會導致胸腹脹滿不適,在外則會引發浮腫。脾胃之氣虛弱,所以有時會嘔吐,有時會打嗝。
少陰之氣,先郁後復,先鬱則赤氣後化,後復則流水不冰,而熱氣大行,金類之介蟲不復。熱行於外,則病痱疹瘡瘍癰疽痤痔。熱甚入肺,則咳而鼻淵。若火盛金衰,至肺脈之天府絕,則死不治。
太陰之復,濕變乃舉,體重中滿,食飲不化,陰氣上厥,胸中
白話文:
少陰之氣,先抑鬱再恢復,先抑鬱則赤氣消失後轉化,後恢復則流水不結冰,而熱氣盛行,金屬類的介蟲也不再出現。熱氣流佈於體外,就會導致痱子、瘡瘍、癰疽、痤瘡、痔瘡等疾病。如果熱氣過盛而金衰竭,到達肺脈的天府穴而被阻絕,則死亡而無法救治。
太陰復發,濕氣上逆,身體沉重脹滿,飲食不消化,陰氣上升,胸中鬱結
不便,飲發於中,咳喘有聲,大雨時行,鱗見於陸,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瀉無度,太谿絕,死不治。
白話文:
小便困難,體內產生飲液,導致咳嗽和呼吸急促,大雨過後,魚鱗出現在陸地上,頭頂疼痛劇烈而沉重,脫髮,掉頭髮更加嚴重,嘔吐而無法言語,吐出清澈的液體,嚴重時進入腎臟,小便失禁,太谿穴脈絕,無法治癒。
太陰受制,則濕氣不變不舉。今太陰之復,濕變乃舉,受制而復,經脈未和,故體重中滿,食飲不化。濕為陰氣,陰氣上厥,則胸中不便。便,猶利也。胸中不便,則飲發於中,而咳喘有聲矣。大雨時行,土之濕也,鱗見於陸,土濕水訊也。濕傷太陽之經脈,則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
白話文:
如果太陰受制,濕氣就會停滯無法排出。現在太陰又重新主導身體機能,濕氣才開始排出,受制後又恢復運作,經脈尚未調和,所以身體感到沉重脹滿,吃喝下的東西也消化不了。濕氣屬於陰寒屬性,當它上衝到胸腔,就會讓人感到胸悶不適。胸悶不適,就會引起體內的液體上湧,導致咳嗽喘鳴。大雨來臨,導致土地潮濕,連魚鱗都出現在陸地上,這是因為土地潮濕,水氣上升的緣故。濕氣會損傷太陽經絡,導致頭頂劇烈疼痛,還會引發嚴重的暈眩。
濕傷陽明之經脈,則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濕邪入腎,而竅瀉無度。前後二陰者,腎之竅,前陰水竅,俱從大便而出,故曰竅瀉。若土盛水衰,至腎脈之太谿絕,則死不治。
少陽之復,大熱將至,枯燥燔爇,介蟲乃耗,驚瘛咳衄,心熱煩
白話文:
濕邪侵犯陽明經脈,會出現嘔吐、口乾口渴、吐出清稀液體的症狀。嚴重時,濕邪會進入腎臟,導致排尿頻繁、大量。腎臟的前後兩個孔竅(膀胱和大腸)會出現過度排泄的情況,稱為「竅瀉」。如果土性旺盛導致水液衰弱,腎脈中的太谿穴全部被堵塞,則會死亡,無法治癒。
少陽陽氣復發,大熱即將到來,乾燥如燒焦草木般,介殼類昆蟲因此而耗損,驚恐、抽搐、咳嗽、流鼻血,心煩燥熱。
躁,便數憎風,厥氣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瘛,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嘔逆,血溢血泄,發而為瘧,惡寒鼓慄。寒極反熱,嗌絡焦槁,渴飲水漿,色變黃,赤,少氣脈萎,化而為水,傳為胕腫,甚則入肺,咳而血泄,尺澤絕,死不治。
白話文:
煩躁不安,大便次數頻繁且排便困難,寒邪氣上逆,臉色如浮塵,眼睛昏花,內火上攻,導致上腹部疼痛,嘴角糜爛,嘔吐酸水,出血泄瀉,發作時像瘧疾,惡寒發抖。寒冷極致又轉為發熱,咽喉乾燥,口渴想喝水,面色變黃或變紅,氣息微弱,脈搏微弱,轉化為水腫,傳變為四肢腫脹,嚴重時會進入肺部,咳嗽咳血,尺澤脈消失,無法醫治。
便,如字。少陽受制,則熱氣不行,今少陽之復,大熱將至。熱將至,則枯燥燔焫。金受火刑,則介蟲乃耗,民病驚瘛咳衄,火刑肺金之病也。心熱煩躁,火氣乘心之病也。少陽三焦之氣不和,則小便數而外憎風。便數憎風,則厥氣上行,厥氣上行,則面如浮埃,目乃瞤瘛,此少陽厥氣上行,而生陽之氣,不榮於面目也。
白話文:
「便」字讀音與字面意思相同。少陽經絡受到抑制,熱氣便無法運行,現在少陽經絡恢復通暢,天氣會非常炎熱。炎熱將至,會導致乾燥灼傷。金屬受熱刑剋,包覆在金屬上的寄生蟲就會枯竭,民眾會出現驚厥、癲狂、咳嗽、鼻出血的症狀,這是火熱刑剋肺金所致。心火過旺、煩躁不安,是火氣侵犯心臟所致。少陽經絡及三焦的氣息不調和,就會頻尿且畏懼風寒。頻尿畏風,會導致厥氣上升,厥氣上升,則面色晦暗如浮土,眼睛會昏花。這是少陽厥氣上行,新生的陽氣無法滋養臉部的緣故。
若火氣內發,則上為口糜,中為嘔逆,下為血溢血泄,此少陽火氣內發,而三焦之氣不和於上中下也。少陽之氣,發為瘧病,則惡寒鼓慄,寒極反熱,熱則嗌絡焦槁,渴飲水漿,溺色變為黃赤,此少陽瘧發之病也。少氣脈萎,化而為水,傳為胕腫,此少陽元真之氣內虛也,甚則邪火入肺,咳而血泄,致火盛金衰,而肺脈之尺澤絕,則死不治。
陽明之復,清氣乃舉,森木蒼干,毛蟲乃厲,病生胠脅,氣歸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發熱,那麼在上會表現為口腔潰瘍,在中間會出現嘔吐呃逆,在下會出現便血、血痢。這是少陽火氣內發,而三焦之氣在上下中間不相協調所致。少陽之氣發作成瘧疾,就會出現惡寒發抖,寒極反熱,熱的時候喉嚨乾啞,口渴想喝水,小便顏色變成黃紅色。這是少陽瘧疾發作的病症。少氣脈絡萎縮,轉化成水,傳變成腹水,這是少陽元真之氣內虛所致。嚴重時邪火會侵入肺部,咳血、腹瀉,導致火氣旺盛金氣衰弱,而肺脈上的尺澤脈絕,就會死亡而無法救治。
陽氣復甦時,清氣上升,茂盛的樹木呈現蒼翠的樹幹,毛蟲也開始活躍。病氣生於胠脅,氣血歸於下焦。
於左,善太息,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嘔苦咳噦煩心,病在膈,中,頭痛,甚則入肝,驚駭筋攣,太衝絕,死不治。
白話文:
如果在腹部的左側有疼痛,常常會嘆息,疼痛嚴重時會導致心痛、腹脹、腹瀉、嘔吐酸水、咳嗽作嘔、心煩意亂。這是因為疾病在膈肌和中焦,會引起頭痛,嚴重時會擴散到肝臟,導致驚嚇、抽筋,太衝穴不通暢,無法治療,會死亡。
陽明受制,則清氣不舉。今陽明之復,則清氣大舉,木受金刑,則森木蒼干,毛蟲乃厲。厲,猶病也。病生胠脅,氣歸於左,肝木病也。善太息,膽木病也,甚則清氣太過,而心痛,以及痞滿腹脹而泄。陽明氣逆,則嘔苦,肺胃不和,則咳。胸有固寒,則噦。胃絡不通於心,則煩心,而病在膈中。
白話文:
陽明胃氣受阻,則清氣無法上升。現在陽明胃氣恢復,則清氣大幅上升,木氣被金氣剋制,則樹木枝葉繁茂,毛蟲便會興盛。興盛猶如疾病。疾病發生在肋部,氣血歸於左側,這是肝木病變。經常嘆息,這是膽木病變。嚴重時,清氣過於旺盛,會導致心痛,甚至腹脹腹瀉。陽明胃氣上逆,則嘔吐苦水;肺胃不和,則咳嗽。胸中有寒邪凝結,則打嗝。胃經與心氣不通,則心煩,而疾病在膈膜中。
厥陰肝脈,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肝脈病,故頭痛,甚則金氣入肝,而驚駭筋攣。若金盛木衰,至肝脈之太衝絕,則死不治。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水凝雨冰,羽蟲乃死,心胃生寒,胸膈
白話文:
肝臟的經絡,從頭部上方出來,與督脈在頭頂交會。肝臟經絡有問題,就會頭痛,嚴重時會導致金屬之氣進入肝臟,出現驚恐和肌肉抽搐。如果金屬之氣過盛,肝臟之氣衰弱,導致肝臟經絡的太衝穴阻塞,那麼就無法治癒而死亡。
太陽返歸正位,其熱氣上行,水份凝結為雨和冰,羽蟲因此死亡,心胃受寒,胸膈部位
不利,心痛痞滿,頭痛善悲,時眩僕,食減,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堅,陽光不治,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唾出清水,及為噦噫,甚則入心,善忘善悲,神門絕,死不治。
白話文:
如果病情惡化,會出現心臟疼痛、胸腔滿塞、頭部劇痛和憂鬱,時常昏厥倒地,食慾減退,腰部和腿部疼痛,彎腰伸展不便,就像地裂冰堅一樣,陽光照射也無法治癒,身體虛弱,腹脹睪丸痛,疼痛蔓延到腰部和脊椎,直衝心臟,吐出清口水,並且發出類似打嗝的聲音,嚴重時會危及心臟,導致失憶和憂鬱,神志昏迷,最終死亡。
厥氣,寒氣也。太陽受制,則寒氣不行。今太陽之復,寒氣上行,寒氣上行,則水凝雨冰。水勝火滅,故火類之羽蟲乃死。寒氣盛,故心胃生寒。心胃生寒,故胸膈不利。胸膈不利,故心痛痞滿。太陽經脈,上行於頭,故頭痛。陰氣盛,故善悲,頭痛,則時眩僕。中土虛寒,則食減。
白話文:
厥氣,就是寒氣。太陽受阻,寒氣就不能運行。現在太陽恢復,寒氣上行,寒氣上行,水就會凝結成雨和冰。水勝過火就會使火熄滅,所以屬火類的鳥蟲就會死亡。寒氣盛,所以心胃會生寒。心胃生寒,所以胸膈不通暢。胸膈不通暢,所以心痛、痞滿。太陽經脈上行於頭部,所以頭痛。陰氣旺盛,所以容易悲傷,頭痛,就會時常眩暈、跌倒。中焦虛寒,就會食慾減退。
太陽經脈不和,則腰脽反痛,而屈伸不便。寒氣已極,則地裂冰堅,而陽光不治。寒氣在下,則少腹控睪,由下而中,則引腰脊,由中而上,則上衝心。寒氣上衝,則唾出清水,及為噦為噫。噦噫者,火土不相生也。甚則寒氣入心,故善忘善悲。若水盛火衰,至心脈之神門絕,則死不治。
白話文:
太陽經絡出現問題時,腰部和大腿內側會疼痛,活動不便。寒氣過重時,地面會開裂、冰塊會變硬,陽光也無法融化。寒氣聚集在腹部時,會導致少腹緊張、睪丸收縮;寒氣由下向上行進時,會影響腰部和脊椎;再往上行進時,就會衝擊心臟。寒氣衝上心臟時,會導致流口水、打嗝、放屁。這些症狀表明火氣和土氣無法相生。如果情況嚴重,寒氣進入心臟,就會導致健忘、悲傷。如果身體中的水氣過盛、火氣衰弱,導致心脈之神門閉塞,那就無法挽救,必死無疑。
帝曰:善。治之奈何?
六氣之復,治之奈何?
岐伯曰:厥陰之復,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要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厥陰之氣的復發,用酸寒藥物治療,輔以甘辛藥物,用酸味藥物瀉除,用甘味藥物緩和。
治復之法,但當助其本氣,惟熱燥之氣有餘,或當折之,或當助之也。酸者,木之味,寒者,水之氣,治以酸寒,助木氣也。恐寒氣之過甚,則佐以甘,恐酸味之過甚,則佐以辛,夫治以酸寒者,乃以酸瀉之。瀉,舒也。下瀉仿此。佐以甘辛者,乃以甘緩之。酸寒而但曰酸,甘辛而但曰甘,省文也。此治厥陰之復,助之而不折之也。
少陰之復,治以鹹寒,佐以苦辛,以甘瀉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以咸耎之。
白話文:
治療恢復期的方法,主要是幫助病人的元氣。但如果病人的熱燥之氣過剩,有時需要降之,有時需要扶助之。酸味是木的氣味,寒氣是水的氣息,使用酸寒的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木氣。擔心寒氣太過,於是加入甘味藥物緩和;擔心酸味太過,於是加入辛味藥物緩和。使用酸寒藥物治療,是用酸味來瀉降,瀉降就是舒緩的意思,下瀉的意思也類似。加入甘味和辛味藥物,是用甘味來緩和。說到酸寒藥物,只說酸;說到甘辛藥物,只說甘,這是寫作的簡約手法。這是治療厥陰病人的恢復期,幫助元氣而不用降之。
少陰之症,治療宜用鹹寒藥,輔以苦辛藥,以甘味瀉下,以酸味收斂,辛苦之味發散,鹹味具有軟堅散結之效。
咸者,水之味;寒者,水之氣。治以鹹寒,折火氣也。火氣過虛,則佐以苦,苦為火味,以助火也。火氣過盛,則佐以辛,辛為金味,以生水也。或以甘瀉之而平其水,或以酸收之而生其火。夫佐以苦辛者,辛苦乃所以發之;治以鹹寒者,乃以咸折之。此治少陰熱氣之復,或助之而或折之也。
太陰之復,治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瀉之,燥之泄之。
白話文:
鹹味是水的滋味,寒氣是水的氣質。用鹹寒的藥物治療,是為了折煞火氣。如果火氣過虛,就輔助用苦味藥,苦是火的滋味,用來幫助火氣。如果火氣過盛,就輔助用辛味藥,辛是金的滋味,用來生水。或者用甘味藥瀉下以平衡水氣,或者用酸味藥收斂以生髮火氣。輔助用苦辛藥的,辛苦是為了發散火氣;治療用鹹寒藥的,鹹寒是為了折煞火氣。這是治少陰熱氣發作的方法,有的藥物是幫助火氣,有的藥物是折煞火氣。
太陰之復,以苦寒治療,輔以酸辛,以苦寒瀉下,以燥泄之。
苦為火味,熱為火氣,治及苦熱,助土氣也。火氣不足,則佐以酸,木生火也。火氣過甚,則佐以辛,金生水也。夫治以苦熱者,乃以苦瀉之,以熱燥之,土濕則燥之,土燥則泄之。此治太陰之復,助之而不折之也。
少陽之復,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咸耎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發不遠熱,無犯溫涼,少陰同法。
白話文:
苦味屬火性,有熱能;用苦熱的藥物治療,可以幫助土氣。如果火氣不足,可以輔以酸味的藥物,因為木生火。如果火氣過剩,可以輔以辛味的藥物,因為金生水。用苦熱的藥物治療,是利用苦味來瀉熱,利用熱性來乾燥潮濕的土氣,如果土氣乾燥,則用苦瀉的藥物來治療。這樣治療太陰經的復症,既幫助太陰經,又不破壞身體的平衡。
少陽之復症,以鹹寒之藥治療,輔以苦辛之藥,以鹹味收斂固澀,以酸味收斂斂縮,以苦辛之藥發散疏通,發散的範圍不應擴及熱性部位,避免與溫涼藥物產生衝突,少陰之復症治療方法與此相同。
治以鹹冷,折火氣也,火氣過虛,則佐以苦,火氣過盛,則佐以辛,或以咸耎之而泄其火,或以酸收之而生其火。夫佐以苦辛者,辛苦乃所以發之。辛,金味也;苦,火味也。申明辛苦發之,乃發不遠熱也。發不遠熱,則用其熱以助火。無犯溫以涼治之法,少陽少陰,皆屬於火,故此治佐之法,與少陰同。
陽明之復,治以辛溫,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甘補之。
白話文:
用鹹味和寒涼的藥物來治療,是為了降低火氣。如果火氣過低,就用苦味的藥物來幫助;如果火氣過盛,就用辛辣味的藥物來幫助。或者用鹹味的食物來中和火氣,或者用酸味的食物來滋生火氣。
使用苦味和辛辣味藥物,是因為它們具有發散的作用。辛味屬於金行,苦味屬於火行。強調苦味和辛辣味具有發散的作用,是指發散近處的熱,而不是遠處的熱。發散近處的熱,就可以利用這種熱量來幫助火氣。不要違反溫補而寒涼治療的方法。少陽和少陰都屬於火性,所以這種治療方法與少陰的治療方法相同。
陽明經發熱時,治療上應使用辛溫的藥物,輔以苦、甘味的藥物,用苦味藥物瀉下,用甘味藥物滋補。
甘補之甘,舊本訛酸,今改。辛為金味以助金。溫為火氣以折金。治以辛溫,金氣平矣。苦為火味以折金,甘為土味以生金。佐以苦甘,金氣平矣。或金氣有餘,則但以苦泄之,以苦下之。金氣不足,則但以甘補之。此治陽明燥氣之復,或折之而或助之也。
太陽之復,治以咸熱,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白話文:
甘補的「甘」,舊版本錯誤地寫成「酸」,現在改回「甘」。辛味屬於金元素的味道,可以幫助金元素。溫熱屬於火元素的氣,可以折斷金元素。用辛溫來治療,金元素的氣就會平穩。苦味屬於火元素的味道,可以折斷金元素,甘味屬於土元素的味道,可以生長金元素。輔佐以苦甘,金元素的氣就會平穩。如果金元素過剩,那麼只用苦味泄掉它,用苦味瀉下它。金元素不足,那麼只用甘味來補充它。這是治療陽明經的燥氣復發,或者折斷它,或者幫助它。
陽氣復甦時,治療宜用鹹熱之藥,並輔以甘、辛之藥,再加入苦、堅之藥以堅固。
咸為水味,以助水;熱為火氣,以溫寒。治以咸熱,助水氣也。水氣盛,則佐以甘;水氣虛,則佐以辛。水得其平,無容補瀉,則但以苦堅之,水寒而濟以火味,水火既濟,則堅固也。此治太陽之復,助之而不折之也。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
白話文:
鹹味歸屬於水,可以幫助水;溫熱屬火氣,可以溫暖寒冷。用鹹熱來治療,是幫助水氣的。如果是水氣過盛,就輔助溫補;如果是水氣過虛,就輔助辛補。水氣得到平衡,不論是過盛或過虛的,都不需要再補充或泄除,只需用苦寒之藥來堅固。如果水氣過寒,就用溫熱之藥來幫助;水火相互調濟,就能夠堅固。這是治療太陽經疾病的原則,幫助它恢復,而不強行折損它。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歛之。
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白話文:
收斂強固的,舒展鬆散的,乾燥的滋潤它,急躁的放慢它,堅固的使它柔軟,脆弱的使它強壯,衰弱的補益它,強壯的瀉下它,讓它們各自安適,必定清靜,那麼病氣就會衰退,回到它的根源,這是治療的大原則。
強,如字。總結上文諸勝復之治,而言治之大體如是也。
帝曰:善。氣之上下,何謂也?
承上文勝復,而問勝氣居上,復氣居下,氣之上下,在於人身,發為民病,何謂也。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
白話文:
帝王說:好。氣向上升、向下沉降,這是什麼意思?
承接上文勝復,而詢問勝氣位於上面,復氣位於下面,在人體內氣向上升、向下沉降,致使民生疾苦,這是什麼意思呢?
岐伯說:身體的上半身,有三個元氣,這是天的職分,天氣支配著這三個元氣。身體的下半身,有三個元氣,這是地的
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復至,則不以,天地異名,皆如復氣為法也。
白話文:
病會蔓延至左右兩側,是由地氣所主導。用名詞來稱呼人的氣,用氣來決定部位,然後根據這些來辨別疾病。半,指的是天樞穴,所以上半身病勝而下半身也生了病的,就用地來命名。下半身病勝而上半身也生了病的,就用天來命名。所謂的病勝到極點,報氣(內臟之氣)就會屈服,但還沒發作出來。等到病又復發時,就不再區分地和天,而是根據復氣的情況來辨證。
分,去聲。《陰陽系日月》論云: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天為陽,地為陰。正月六月,主足之少陽;二月五月,主足之太陽;三月四月,主足之陽明。是人身三陽之氣,主歲半以上,故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為陽,乃天之分也。天分,則天氣主之。又云:七月十二月,主足之少陰;八月十一月,主足之太陰;九月十月,主足之厥陰。
白話文:
在《陰陽系日月》一書中提到:腰部以上屬於天,腰部以下屬於地。天代表陽,地代表陰。正月和六月掌管足部的少陽;二月和五月掌管足部的太陽;三月和四月則掌管足部的陽明。這是人體內的三陽之氣,主宰著一年中的一半,因此說身體的三陽之氣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天是陽光的標誌,天的劃分則是由天氣所主導。另外,七月和十二月掌管足部的少陰;八月和十一月掌管足部的太陰;九月和十月則掌管足部的厥陰。
是人身三陰之氣,主歲半以下。故曰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為陰,乃地之分也。地分,則地氣主之。身半以上之三氣,名曰少陽太陽陽明;身半以下之三氣,名曰少陰太陰厥陰。是以三陽三陰之名,而命身半以上,身半以下之氣也。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足陽明之脈,起於鼻頞中。
白話文:
這些是人體下半身的陰經氣血,支配出生後一年半以內的階段。所以說,人體下半身由三個陰經氣血主管。大地屬陰,這些氣血是大地派生的。大地分為兩半,因此氣血也由大地來主管。人體上半身由三個陽經氣血主管,分別是少陽、太陽、陽明;人體下半身由三個陰經氣血主管,分別是少陰、太陰、厥陰。因此,三陽三陰的名稱是根據人體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氣血來命名的。足少陽經的經脈起始於眼睛銳利的部位;足太陽經的經脈起始於眼睛內側的部位;足陽明經的經脈起始於鼻子和額頭相交的部位。
是三陽者,天之分也。其經脈之氣,皆起於上。足少陰之脈,起於足小趾之下;足太陰之脈,起於足大趾之端;足厥陰之脈,起於足大趾叢毛之際。是三陰者,地之分也。其經脈之氣,皆起於下。是以在上在下之氣,而命經脈循引之處也。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後可言其內外上下之病。
白話文:
三陽經絡屬於天,這些經絡的氣血都從上部開始。足少陰經絡從腳小趾下方開始;足太陰經絡從大腳趾端開始;足厥陰經絡從大腳趾叢毛之間開始。三陰經絡屬於地,這些經絡的氣血都從下部開始。所以,人體的氣血由上到下循環,這也決定了經脈循行的位置。用名稱來定義氣血,用氣血來定義經脈,這樣才能瞭解人體內外和上下位置的疾病。
人身天樞之穴,居臍之上,對腰之中,故申明身半以上,身半以下之半者,所謂天樞也。故身半以上之陽氣勝,而身半以下俱病者,其病在地。以地名之。身半以下之陰氣勝,而身半以上俱病者,其病在天,以天名之。夫氣勝之時,復氣屈而不伸,故所謂勝至,其報復之氣,尚屈伏而未發也。
白話文:
人體的「天樞穴」位於肚臍上方,與腰部相應,所以可以明確區分人體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天樞穴的「樞」字表示樞紐,可以轉動,所以天樞穴可以分隔人體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因此,當人體上半身陽氣旺盛,而下半身出現疾病時,這種疾病的病因位於下半身,可以用地理位置的「地」字來命名。相反,當人體下半身陰氣旺盛,而上半身出現疾病時,這種疾病的病因位於上半身,可以用「天」字來命名。
當氣虛勝的時候,人體的氣息會屈曲而不能伸張,所以雖然氣虛勝,但人體的復氣(補益之氣)還處於屈伏的狀態,尚未發揮作用。
如復氣既至,則無分上下,故不以天地異名,皆如復氣為法也。下文云,有勝則復,無勝則痞,是復有一定之成法也。
白話文:
如果恢復的氣息已經到達,那麼就不分上下,所以不使用天地不同的名稱,全部按照恢復的氣息作為法則。文章後面的部分說,有勝利(強大)就有恢復,沒有勝利(強大)就鬱結(阻塞),這說明恢復有一定的法則。
帝曰:勝復之動,時有常乎?氣有必乎?
承復氣為法之意,問勝復之動,一歲六時,有常數乎?所勝之氣,有可必乎?
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
一歲六時,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時有常位,而氣之勝復,則因勝以復,無可必也。
帝曰:願聞其道也。
時有常位,則氣有常勝。有常勝,則有常復,故願聞勝復之常道也。
岐伯曰: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勝之常也。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之常也。有勝則復,無勝則痞。
白話文:
**帝曰:**勝復的變化,是否時間固定?所勝之氣,是否必然?
**岐伯曰:**時間有常規,但氣的變化則不必然。
一年中六個時節,從厥陰開始,到太陽結束。時間有常規,而氣的勝復則因勝而復,沒有必然性。
**帝曰:**希望能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曰:**時間有常規,則氣有常勝。有常勝,則有常復,所以希望能聽聽勝復的常理。
**岐伯曰:**三氣最初到三氣結束,由天氣主導,這是勝的常規。四氣到終氣結束,由地氣主導,這是復的常規。有勝才會有復,沒有勝則會停滯。
春夏為陽,陽者天氣也。故初氣終三氣,天氣主之,先勝後復,勝氣常在歲半之上。故為勝之常也。秋冬為陰,陰者地氣也。故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復氣常在歲半之下。故為復之常也。有勝則有復,無勝則無復,此為勝復之常,而勝復之變,不可為期。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是陽,陽氣就是天空的氣息。因此開始的第一氣到第三氣之間,以天氣為主,先盛後衰,旺盛的氣息通常出現於一年的上半年。所以陽氣旺盛是常態。秋天和冬天是陰,陰氣就是地下的氣息。因此從第四氣到最後一氣之間,以地氣為主,衰弱的氣息通常出現於一年的下半年。所以陰氣衰弱是常態。有旺盛就有衰弱,沒有旺盛就沒有衰弱,這是旺盛與衰弱的常態,而旺盛與衰弱的變化,無法預期。
帝曰:善。復已而勝,何如?
有勝則復,理之常也。復已而又有所勝,則何如?
岐伯曰:勝至則復,無常數也,衰乃止耳。復已而勝,不復則害,此傷生也。
白話文:
君主說:好。已經恢復元氣後再次獲得勝利,如何?
岐伯說:獲得勝利後必定會恢復元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恢復元氣後又有所勝利,那麼情況如何呢?
岐伯說:勝利到極致就會恢復元氣,沒有固定的次數,衰敗才會停止。恢復元氣後又獲得勝利,如果再不恢復元氣就會帶來危害,這是傷害身體。
數,如字,下無問其數之數同。至,猶極也。其復也,勝極則復,復無常數也。復氣自衰,方乃止耳,衰乃止,則復已,復已而又有所勝。若復已,而所勝不復則害。不復則害,此傷生也。如水勝火屈,火復則傷金。火氣已,金氣又當復勝,如不復勝,則金受火害,不能相生,餘氣仿此。
白話文:
「數」,像字中所寫,下面不要詢問它本身的數量。
「至」,猶如「極」。它(事物)的復(反彈),是勝過了極點而復回,復回沒有固定的數量。
復(反彈)的氣勢本身會衰竭,於是才停止。衰竭才停止,那麼復(反彈)已經完成,復(反彈)完成了又有所勝。
如果復(反彈)已完成,但是所勝的(事物)未復(反彈),則會產生危害。不復(反彈)就會產生危害,這是傷身的。
就像水勝火屈服,火復(反彈)就傷金。火氣已經,金氣又應當復(反彈)勝過,如果不能復(反彈)勝過,那麼金就會受到火的危害,不能相生。其他的氣勢也仿照此例。
帝曰:復而反病,何也?
不復則害,復而反病,則又何也?
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復其勝,則主勝之,故反病也,所謂火燥熱也。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帝曰:復而反病,何也?不復則害,復而反病,則又何也?
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復其勝,則主勝之,故反病也,所謂火燥熱也。
黃帝說:重複施針後反而發病,這是什麼原因?如果不重複施針就會遭受損害,重複施針後反而發病,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因為所施的針灸部位不適當,導致氣血不通暢。如果重複施針,則會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興奮反應,從而導致反病,也就是所說的火熱症狀。
勝氣在歲半之上,復氣在歲半之下。如燥氣之復,當少陽相火之四氣;風氣之復,當陽明燥金之五氣;火氣熱氣之復,當太陽寒水之終氣。皆居非其位。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始勝終復,雖大復其勝,則主時之氣勝之,故反病也。居非其位者,火氣熱氣,居太陽寒水之位,燥氣居少陽相火之位。
白話文:
超過一年半的旺盛之氣稱為「勝氣」,不足一年半的恢復之氣稱為「復氣」。
如果燥氣復發,應該判斷為少陽經相火之氣的四氣;風氣復發,應該判斷為陽明經燥金之氣的五氣;火熱之氣復發,應該判斷為太陽經寒水之氣的最後一氣。
這都是氣候不正常,不處於它原本的位置。氣候不正常,氣候之間就會失去平衡。
旺盛之氣開始,恢復之氣結束,即使恢復後又變成旺盛之氣,由於當時最盛的氣候會控制它,所以反而會生病。
不處於它原本位置的氣候有:火熱之氣處於太陽經寒水之氣的位置,燥氣處於少陽經相火之氣的位置。
所謂火燥熱也。例而推之,風木之氣,居陽明燥金之位,亦在其中,土濕之氣,主於四時,故不與也。
帝曰:治之何如?
復而反病,治之何如?
岐伯曰: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
白話文:
所謂火燥熱也。引此類推,風木之氣,位於陽明燥金的位置,也屬於其中,土濕之氣,主掌四季,故不與之相剋。
帝曰:如何治療?
反覆發病,該如何治療?
岐伯曰:氣勢勝過,微弱者隨之,強盛者剋制之。氣勢反覆,和緩者平息之,暴烈者奪取之。皆依循勝氣,安頓其屈服,不問次數,以平息為目標,這就是治療之道。
六氣之勝有微甚,六氣之復有和暴。夫氣之勝也,勝氣微者,隨順以治之;勝氣甚者,制伏以治之。氣之復也,復氣和者,平以治之。復氣暴者,奪以治之。勝氣固勝,而復氣猶勝,治之之法,皆隨其勝氣,以安其屈伏,無問氣味多寡之數,大要以平為期,此其治之之道也。
白話文:
六種邪氣的侵襲有輕微和嚴重之分,六種邪氣的復發也有和緩和暴烈之別。邪氣侵襲時,如果病情較輕,就順應身體狀況來治療;如果病情較重,就採取制伏的治療方法。邪氣復發時,如果病情和緩,就用平和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病情暴烈,就用奪取病邪的方法來治療。邪氣入侵固然會導致人體病患,而邪氣復發也會加重病患。治療方法應根據病情輕重來採取相應措施,以安撫或制伏邪氣。不論所用藥物種類繁多,治療的大原則都是以維持身體平衡為目標,這是治療疾病應遵循的原則。
帝曰:善。客主之勝復奈何?
一歲之中,有加臨之客氣,有六位之主氣。或主氣勝客氣,或客氣勝主氣,有勝則復,帝故問之。
岐伯曰:客主之氣,勝而無復也。
合六氣而論之,有勝則有復。而客主之氣,同時同位,主氣一定,客氣變遷,故但有勝而無復也。
帝曰:其逆從何如?
主氣客氣,彼此相勝,有勝之而逆,有勝之而從,故問逆從何如?
岐伯曰:主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
白話文:
黃帝說:說得好。那麼客氣勝過主氣,或者主氣勝過客氣又是如何?
在一年當中,有季節性影響的客氣,還有固定的主氣。有時候主氣勝過客氣,有時候客氣勝過主氣,有勝就有復發,所以黃帝這樣詢問。
岐伯說:客氣和主氣,一方勝出就沒有復發的可能。
如果綜合六種氣來討論,一方勝出就必定會有復發。但是客氣和主氣,同時存在於同一個位置,主氣是固定的,客氣是變化的,所以只會有一方勝出而沒有復發。
黃帝說:它們互相勝出的情況又是怎樣?
主氣和客氣,互相勝出,有勝而逆的,有勝而從的,所以詢問逆從的狀況如何。
岐伯說:主氣勝出則逆,客氣勝出則從,這是自然規律。
六氣主歲,每歲皆同,氣之常也。加臨客氣,隨司天在泉而遷轉,氣之暫也。常可屈而暫不可屈。故主氣勝客氣,則為逆。而客氣勝主氣,則為從。此因司天而有客氣之勝,故曰天之道也。
白話文:
六種氣候會影響年份,每一年都一樣,這是氣候的常態。當季節變化時,會出現額外的氣候,這會隨著主宰季節的泉水變化而轉移,這是氣候的暫時性變化。常態性的氣候變化可以控制,但暫時性的氣候變化無法控制。因此,如果常態性的氣候變化占上風,就會出現逆轉。而如果暫時性的氣候變化占上風,就會出現順應。這是因為主宰季節的泉水而產生了暫時性氣候變化的優勢,所以說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帝曰:其生病何如?
主客之氣,有勝無復,然皆發為民病,故問其生病何如?
岐伯曰:厥陰司天,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白話文:
**黃帝說:**他們的病狀如何?
主客之氣(指人體內正氣與邪氣),一方勝過另一方,沒有恢復平衡,因此發作為人民的疾病,所以詢問他們的病狀如何?
**岐伯說:**厥陰之氣主宰天氣,客氣勝過正氣,則會耳鳴、眩暈,嚴重時會咳嗽。正氣勝過客氣,則胸脅疼痛,舌頭難以說話。
客勝主勝,勝氣雖有不同,而人身經脈之病,皆應司天之氣。下文在泉,亦有主客勝氣之不同,而下身經脈之病,皆應在泉之氣也。厥陰司天,初之客氣,陽明燥金;二之客氣,太陽寒水;三之客氣,厥陰風木。客勝者,凡此三氣,皆可勝也。耳鳴掉眩,風動之病也,甚則肝氣上逆而咳。
白話文:
外部的病邪侵入人體,與人體自身正氣的勝負會有不同的表現。同樣地,人體經脈中的疾病也與天時的氣候有關。
《黃帝內經》中提到「下焦在泉」,也就是指下半身的經脈之氣。這些氣候也會影響下半身的經脈疾病。
厥陰經主管天時,初期的入侵之氣是陽明的燥金之氣;第二種入侵之氣是太陽的寒水之氣;第三種入侵之氣是厥陰的風木之氣。
當外邪侵入人體時,這三種氣候都會造成疾病。例如,耳鳴和眩暈是風動的病症,嚴重時,肝氣會上逆導致咳嗽。
主勝者,初之氣,厥陰風木,二之氣少陰君火,三之氣太陰濕土,凡此三氣,皆可勝也。三氣主時,每歲皆然,下俱仿此。胸脅痛,肝木之病也。舌難以言,嗌乾而舌難言也。
白話文:
主勝之氣,是初期的氣,厥陰之氣是風木,第二個氣是少陰之氣君火,第三個氣是太陰之氣濕土,凡是這三種氣,都可以戰勝。這三種氣主宰時間,每年都是如此,以下都仿照此法。胸脅疼痛,是肝木的疾病。舌頭難以言語,是因為咽喉乾燥而舌頭難以言語。
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氣,發熱,耳聾目瞑,甚則胕腫,血溢瘡瘍,咳喘。主勝,則心熱煩躁,甚則脅痛支滿。
白話文:
少陰當令主天,客邪獲勝。則流鼻水打噴嚏,頸項僵硬,肩背痠熱,頭痛,氣短,發熱,耳聾眼花,嚴重則皮膚腫脹,血流不止,咳嗽喘氣。少陰當令獲勝,則心臟發熱煩躁,嚴重則脅痛胸悶。
少陰司天,初之客氣,太陽寒水;二之客氣,厥陰風木;三之客氣,少陰火熱。凡此客氣,皆可勝也。少陰腎氣虛於上,則鼽嚏,頸項強,肩背瞀熱,頭痛。少陰心氣虛於內,則少氣,發熱,耳聾、目瞑,甚則胕腫。少陰熱氣,傷其血分,不充膚腠,則血溢、瘡瘍,咳喘。若主時之氣勝,則少陰心腎不交,故心熱煩躁,甚則病及心包,而脅痛支滿。
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胕腫,呼吸氣喘。主勝,則胸腹滿,食已而瞀。
白話文:
少陰主掌自然界中的寒氣,它的客氣在最初是太陽的寒水;第二個客氣是厥陰的風木;第三個客氣是少陰的火熱。所有這些客氣都可以戰勝。少陰的腎氣在上焦虛弱,就會打噴嚏,頸項僵硬,肩背發熱,頭痛。少陰的心氣在內臟虛弱,就會氣短,發熱,耳聾、眼睛失明,嚴重時會出現陰囊腫脹。少陰的熱氣損傷了它的血氣,無法充盈皮膚腠理,就會出現出血、瘡瘍,咳嗽氣喘。如果當令之氣旺盛,少陰的心腎就會不相通,導致心熱煩躁,嚴重時會病及心包,出現脅痛、腹脹等症狀。
太陰司天(即脾胃失調),當邪氣勝過正氣時,會出現頭面浮腫,呼吸急促的症狀。當正氣勝過邪氣時,會出現胸腹脹滿,飯後頭暈目眩的症狀。
太陰司天,初之客氣,厥陰風木;二之客氣,少陰君火;三之客氣,太陰濕土。凡此客氣,皆可勝也。首面胕腫,濕淫病也。呼吸氣喘,太陰病也。若主時之氣勝,則脾胃之氣不和,而胸腹滿。瞀,目垂貌,食已而瞀,轉輸不捷也。
白話文:
太陰(脾)主宰自然界,是客氣之初發,與厥陰(肝)的風木之氣相應;客氣的第二發,是少陰(心)的君火之氣;客氣的第三發,是太陰(脾)的濕土之氣。這些客氣都是可以被勝過的。
面部腫脹,是濕邪過盛所致。
呼吸氣喘,是太陰(脾)病證。
如果太陰(脾)的時氣過勝,脾胃之氣就會失調,導致胸腹脹滿。
瞀(昏花),眼睛下垂的樣子,吃飽後出現瞀,是身體運化不暢所致。
少陽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及為丹熛瘡瘍,呃逆喉痹,頭痛嗌腫耳聾,血溢,內為瘛瘲。主勝,則胸滿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熱。
白話文:
少陽主陽氣運行,若病邪勝過人體正氣,則丹毒從外發作,形成丹熛瘡瘍。另會產生呃逆、喉嚨痛、頭痛、喉嚨腫脹、耳聾、出血等症狀。若人體正氣勝過病邪,則會出現胸悶、咳嗽、呼吸急促,嚴重時可能伴隨吐血、手部發熱等現象。
胗,疹同。熛音飄。少陽司天,初之客氣,少陰君火;二之客氣,太陰濕土;三之客氣,少陽相火。凡此客氣,皆可勝也。丹疹外發,及為丹熛瘡瘍,火氣外淫也。嘔逆喉痹,頭痛嗌腫耳聾,火氣內逆也。熱傷血分,則血溢,血不榮筋,則內為瘛瘲。若主時之氣勝,則少陽三焦之氣不和,故胸滿,咳,仰息。
白話文:
疹和胗是相同的字,熛的讀音是飄。少陽主宰天時,初期是客氣,少陰君火;中期是客氣,太陰濕土;後期是客氣,少陽相火。這些客氣都是可以克服的。丹疹外發,發展成丹熛瘡瘍,是火氣外溢的表現。嘔吐逆氣、喉嚨阻塞、頭痛、咽喉腫脹、耳聾,是火氣內逆的表現。熱傷血分,就會導致血溢,血不能滋養筋脈,就會出現內熱發狂的症狀。如果主宰時令的氣候佔優勢,則少陽三焦之氣就會不和,導致胸悶、咳嗽、仰頭呼吸。
始則火熱傷氣,既則傷其血分。故甚而有血,不但病足之經脈,兼病手之經脈,故手熱,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也。
陽明司天,清復內余,則咳衄嗌塞,心膈中熱,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白話文:
疾病初期火熱傷氣,接著傷及血分。所以嚴重時會有血癥,不僅病及足部的經絡,也病及手的經絡,因此手部發熱。因為手的三條陽經,都是從手部走向頭部。
陽明經掌管上焦,如果陽明經氣運作清明,內臟氣血調和,那麼就會出現咳嗽流鼻血、喉嚨阻塞、心胸中發熱、咳嗽不止以及吐出鮮血的症狀,病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陽明者,清氣也。清復內余,言陽明司天,受客氣主氣之勝,則陽明清氣,鬱而不舒,故司天於上,而復有餘於內也。清復內郁,則金氣不伸,故咳衄嗌塞,心膈中熱。白血,肺臟之血也。若咳不止,而白血出,則肺氣並傷,故死。不言客勝主勝,但言清復內余,以明六氣雖有客主之勝,而皆病司天之氣,乃舉一以例其餘。下文太陽在泉亦然。
太陽司天,客勝,則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主勝,則喉嗌中鳴。
白話文:
陽明指清氣。清氣鬱結於體內,表示陽明主宰的天氣,受到外邪正氣的侵襲而勝過,導致陽明清氣鬱積不通,所以它主宰的上天出現問題,而且體內還有餘氣。清氣鬱積於體內,就會導致金氣收斂不舒展,所以會出現咳嗽、鼻出血、喉嚨阻塞、心膈中熱等症狀。白血是指肺臟的血液。如果咳嗽不止,而且出現白血,則表示肺氣也受傷了,所以會導致死亡。這裡沒有說明外邪或正氣哪一方勝利,只說清氣鬱結於體內,以此說明雖然六氣之間有外邪和正氣的勝負之分,但都是因為主宰天氣的陽明之氣出了問題,所以舉一例說明其他情況。太陽在泉也是如此。
太陽經當令時,外邪侵襲,客氣勝過正氣,則胸中不適,流出清涕,遇寒則咳嗽。正氣勝過邪氣,則喉嚨中發出聲音。
太陽司天,初之客氣,少陰相火,二之客氣,陽明燥金;三之客氣,太陽寒水。凡此客氣,皆可勝也。胸中不利,寒氣內隔也。出清氣,皮毛不利也。感寒則咳,寒氣外感於皮毛,則肺受之而病咳也。若主時之氣勝,則太陽寒水上逆,故喉嗌中鳴。鳴,水聲也。
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繇並,腰腹時痛。
白話文:
太陽經主宰天部,主司初時客氣;少陰經主司相火,主司第二時客氣;陽明經主司燥金,主司第三時客氣;太陽經主司寒水,主司第四時客氣。這些客氣之間都存在克勝關係。
胸中不適,是寒氣內阻造成的。排出清氣,可能是皮毛不暢導致的。感受寒冷就會咳嗽,寒氣侵襲皮毛,肺部受到影響而發病咳嗽。如果主時(當令)之氣過於旺盛,太陽經寒水上逆,就會導致喉嚨中發出鳴響。鳴叫聲,正是水聲。
厥陰經脈起源於泉穴,如果客邪盛而正氣弱,則大關節不利,內部表現為痙攣強直,外部表現為行動不方便。而正氣旺盛,則筋骨強健,腰腹部偶爾疼痛。
繇,搖同。四氣盡終氣,地氣主之。厥陰在泉,四之客氣,陽明燥金;五之客氣,太陽寒水;終之客氣,厥陰風木。凡此客氣,皆可勝也。大關節不利,大筋拘急也。痙強拘瘛,筋不和於內也;不便,乃舉止不快,筋不和於外也。主勝者,四之氣,少陽相火;五之氣,陽明燥金;終之氣,太陽定水。
白話文:
「繇」字與「搖」字同義。四種氣運行結束,由地氣掌管。厥陰位於泉水之下,是四種氣的客氣,陽明屬於燥金;五種氣的客氣,太陽屬於寒水;最後一種氣的客氣,厥陰屬於風木。所有這些客氣,都可以被戰勝。大關節不利,是由於大筋拘束痙攣所致。痙攣、拘攣、抽搐,是因為筋脈在內部不調和;不便,就是舉止不俐落,是因為筋脈在外部不調和。能戰勝這些客氣的主氣,四種氣中是少陽的相火;五種氣中是陽明的燥金;最後一種氣中是太陽的定水。
凡此三氣,皆可勝也。三氣之勝,下文皆同。筋骨搖並,猶之內為痙強拘瘛也;腰腹時痛,猶之外為不便也。
少陰在泉,客勝,則腰痛,尻股膝髀腨胕足病,瞀熱以酸,胕腫不能久立,溲便變。主勝,則厥氣上行,心痛發熱,膈中,眾痹皆作,發於胠脅,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白話文:
凡此三氣,皆可勝。三氣之勝,下文皆同。筋骨搖晃並作疼痛,猶如內有痙攣、僵直、拘攣等症狀;腰腹時常疼痛,猶如外有不便的感覺。
少陰之氣在足泉穴,客邪勝則腰痛,臀部、膝蓋、大腿、小腿、足部疾病,眼花、發熱並伴有痠痛,小腿腫脹不能久站,小便和大便異常。主氣勝則寒氣上攻,心痛、發熱、胸膈脹滿、全身關節疼痛,發於脅肋,夜間出汗,四肢逆冷。
便,如字,下便具同。酸,痠同。藏,如字。少陰在泉,四之客氣,太陽寒水;五之客氣,厥陰風木;終之客氣,少陰君火。凡此客氣,皆可勝也。腰者,腎之外候,腰痛,腎虛也。少陰之脈,從足而上,腰痛,則尻股膝髀腨䯒足皆病矣。垂目曰瞀,瞀熱以酸,言火氣上淫,目熱以酸,則垂目也。
白話文:
便:與「瀉」字義相同,下瀉症狀也相同。痠:與「酸」字義相同。藏:是指收藏。少陰:五行中主水。泉:比喻少陰藏於深處。客氣:指外邪入侵人體的氣。太陽:五行中主火。寒水:指陽氣不足,水液停滯。厥陰:五行中主風木。風木:指風寒入侵。終之客氣:指少陰陽氣復甦。君火:指陽氣旺盛。腰:腎臟的外在表現部位。腰痛:腎臟虛弱。少陰之脈:腎經從足部向上行。腰痛:會導致臀部、膝蓋、大腿、小腿和足部疼痛。垂目:稱為瞀。瞀熱以酸:表示火氣上沖,眼睛發熱發酸。
心膂曰胕,心氣虛寒,故胕腫,不能久立,骨虛也。溲便變,腎虛也。若主時之氣勝,則少陰厥氣上行。厥氣上行,內外不合,則心痛發熱。心痛發熱,陰陽不和,則膈中眾痹皆作。夫厥氣上行,則不能樞轉,故病發於胠脅。心痛發熱,則陽氣外浮,故皮毛之魄汗不藏,膈中眾痹皆作,則氣機盡郁,故四逆而起。
白話文:
中醫稱心臟為「胕」,當心臟氣虛寒時,就會導致「胕腫」,無法長時間站立,同時伴有骨虛的狀況。出現小便和排便異常,則表示腎虛。
如果「主時之氣」過於旺盛,就會導致「少陰厥氣」上行。厥氣上行後,身體內外不協調,就會出現心痛發熱的症狀。心痛發熱表示陰陽失衡,進而引發膈膜中各種疾病。
由於厥氣上行,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行,因此疾病會發生在胸口和脅部。心痛發熱時,陽氣外浮,所以皮膚出汗無法收斂。膈膜中各種疾病同時發作,表示氣機完全鬱結,因此會產生四肢逆冷的症狀。
太陽在泉,客勝,則足痿下重。便溲不時,濕客下焦,發而濡瀉,及為腫隱曲之疾。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白話文:
太陽經在泉穴的部位,若客邪盛於體,則出現足部痿弱無力、沉重下墜。大小便失常,濕邪入侵下焦,導致腹瀉或水腫。若正氣盛於客邪,則寒氣逆行而上,導致飲食難以下嚥,嚴重時會導致疝氣。
瀉,泄通。下便瀉之瀉仿此。太陰在泉,四之客氣,厥陰風木,五之客氣,少陰君火;終之客氣,太陽濕土。凡此客氣,皆可勝也。足痿下重,足太陰之脈,不能循經而上也。便溲不時,小便頻數而短少也。若太陽濕氣,客於下焦,則發為大便之濡瀉,濡瀉,溏泄也。及為腫隱曲之疾,言隱曲之處,發為腫疾,亦濕客下焦之所致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會合。下焦的便道也像這樣。太陰經在泉穴,四方的客邪為屬陰的風木之邪,五方的客邪為少陰君火之邪,六方的客邪為寒濕土邪。凡這些客邪,都可以戰勝。足部沉重、四肢無力,是足太陰脾經的經脈不能運行而上達於四肢。小便不時,是少陰腎經的經脈虛弱不能固攝小便而頻數短少。如果客邪氣滯於下焦,則發為大便溏瀉、小便淋漓、小腹脹滿等症。甚至成為隱曲之疾,就是在隱曲之處發為疾患,也是客邪滯留在下焦所致。
主勝,則寒濕之氣,內逆中滿,脾不轉輸,而食飲不下,甚則土受木刑而為疝。
少陽在泉,客勝,則腰痛,而反惡寒,甚則下白溺白。主勝,則熱反上行,而客於心,心痛發熱,格中而嘔,少陰同候。
白話文:
如果陽氣過剩,寒濕之氣就會內侵中滿,脾臟無法運化,導致無法進食。嚴重時,脾臟受到肝木的侵害,就會產生疝氣。
陽明少陽膽經在泉穴,如果陽氣過剩,就會出現腰痛,並且反而畏寒,嚴重時小便會變白。如果主氣(陽氣)過剩,熱氣就會往上走,進入心臟,導致心痛發熱,堵塞食道而嘔吐,和小陰陽明胃經有相同的症狀。
少陽在泉,四之客氣,少陰君火;五之客氣,太陽濕土;終之客氣,少陽相火。凡此客氣,皆可勝也。少陽,初陽之氣,不能自下而上,則腰腹痛;不能自內而外,則反惡寒;甚則下焦虛寒,而下白溺白。下白,大便白也,溺白,小便白也。主勝,則君相二火交熾,故熱反上行,而少陽火氣,上客於心,故心痛發熱,心痛發熱,則火氣格中而嘔。相火君火而上行,則君火亦可合相火而下盛,故少陰同候。
白話文:
少陽是身體內部深層的陽氣,是四方外來的客氣,屬於少陰的火氣;是五方外來的客氣,屬於太陽的濕土;是最後的外來客氣,屬於少陽的亢火。這些外來的客氣都可以被抵禦。少陽是初生的陽氣,不能從下往上,就會導致腰腹疼痛;不能從內往外,就會反覆感到寒意;嚴重時下焦虛寒,排出的糞便和尿液都呈白色。大便白色叫下白,小便白色叫溺白。如果抵禦客氣的力量不足,君相二火就會相互激發,導致熱氣向上升,少陽火的熱氣向上侵犯心臟,因此會引發心痛發熱。心痛發熱後,火氣會阻塞中焦而導致嘔吐。亢火與君火一起向上,君火也會合亢火一起向下盛行,因此少陰症狀也隨之出現。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衝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白話文:
陽明經絡在胃裡,邪氣盛的話,清氣會往下運作,小腹會脹滿並且常常拉肚子。正氣盛的話,腰會特別重、肚子會痛,小腹會生寒,大便是稀水便,會覺得腸中寒冷,一股寒氣衝上胸中,嚴重的話會喘不過氣、無法久站。
數,音朔。鶩,音務。陽明在泉,四之客氣,太陰濕土;五之客氣,少陽相火;終之客氣,陽明燥金。凡此客氣,皆可勝也。客勝,則陽明清肅之氣動於下,清氣下動,則少腹堅滿,始雖堅滿,繼而數便瀉,便瀉,大便溏泄也。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亦清氣之下動也,始則少腹生寒,而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而上衝胸中,上衝胸中,甚則為喘,不能久立。
太陽在泉,寒復內余,則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脛足膝中痛。
白話文:
數(頻尿),讀音同「朔」。鶩(溏泄),讀音同「務」。陽明主於肝膽,位於腹部,所以水飲會停留在這裡。水飲的種類有四:太陰(脾)的濕土;少陽(膽)的相火;最終會變成陽明(肝)的燥金。以上這些水飲,都可以治療。如果水飲過多,陽明就會產生清肅之氣,導致腹瀉。剛開始可能會腹脹,接著就頻繁瀉下,大便會稀薄。如果身體正常,就會腰重腹痛,小腹發冷,這也是清氣下降所致。一開始小腹會發冷,接著大便溏泄,寒氣會影響腸道,衝上胸中,造成喘息,無法久站。
太陽經脈循行於足底湧泉穴,寒邪入侵內臟,則腰部、臀部疼痛,屈伸不利,股骨、小腿、足膝間疼痛。
太陽者,寒氣也。寒腹內余,言太陽在泉,受客氣主氣之勝,則太陽寒氣,屈而不舒,故寒氣在泉於下,而復有餘於內也。寒腹內余,則太陽經脈不舒,故腰尻痛,屈伸不利,而股脛足膝中痛。不言客勝主勝,但言寒復內余,乃舉一以例其餘,以明六氣雖有客主勝,而皆病在泉之經脈也。
白話文:
太陽指寒氣。當寒氣殘留於腹中時,說明太陽在泉穴受到客氣(病氣)和主氣(自身體質)的影響,導致太陽寒氣受挫不舒暢。因此,寒氣停留在泉穴下方,並且又在腹中有所殘留。寒氣殘留於腹中,太陽經脈就不會舒暢,所以會出現腰部和臀部疼痛,彎腰和伸展都不方便,並且大腿、小腿、腳膝蓋處疼痛。文中沒有具體說明客氣勝過主氣還是主氣勝過客氣,只提到寒氣再次殘留在腹中,這是舉一反三的例子,用來說明雖然六氣會有客氣和主氣的勝負,但所有病症都是在泉穴的經絡中發作。
帝曰:善。治之奈何?
客勝主勝,經氣受病,治之奈何?
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白話文:
古代文字: 帝曰:善。治之奈何?
客勝主勝,經氣受病,治之奈何?
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同者逆之,異者從之。
黃帝說:「好。治療的方法是什麼?」
當外邪(客氣)或正氣(主氣)過盛,經脈氣血受到影響,治療的方法是什麼?
岐伯回答:「過亢的要抑制它,不足的要提升它,有餘的要折損它,不足的要補充它。輔助以對症的藥物,調和以適宜的療法。一定要使主客(正邪)安適,適應其寒或溫的性質。同類的則逆向治療,異類的則順應治療。」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得其中矣。有餘折之,不足補之,得其平矣。佐以所利,和以所宜,順其性也。然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溫,調其味也。同者,主氣清寒,加以清寒之客氣;主氣溫熱,加以溫熱之客氣。此為過盛,故當逆之,逆之者,抑之折之也。異者,主氣清寒,加以溫熱之客氣,主氣溫熱,加以清寒之客氣。此非過盛,故當從之,從之者,舉之補之也。
帝曰: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從之,余已知之矣。其於正味何如?
白話文:
高亢的要把它壓制,低下的要把它提升,達到適中的狀態。過剩的要削減,不足的要補充,達到平衡的狀態。輔助以對身體有益的東西,調和以適宜的成分,順應人體的性質。
但是必須安撫好主要的和次要的成分,適應寒性和溫性的差異,調節味道的平衡。同類的,比如主氣是清涼寒冷的,就加入清涼寒冷的次要成分;主氣是溫熱的,就加入溫熱的次要成分。這種情況下是過於旺盛的,所以應該逆著它的性質,逆著它的性質就是壓制和削減。
異類的,比如主氣是清涼寒冷的,就加入溫熱的次要成分;主氣是溫熱的,就加入清涼寒冷的次要成分。這種情況不是過於旺盛的,所以應該順著它的性質,順著它的性質就是提升和補充。
黃帝說:「治療寒氣用溫熱,治療熱氣用寒涼,氣機相合的要加以逆轉,氣機不合的要順應它。這些我都已經明白了。那麼,在正味方面又應該如何?」
承上文,寒熱逆從之治,而問主客之正味也。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氣同而相得者逆之,氣異而不相得者從之。上文言之,故已知之,然非氣運本位之正味,故問其正味何如?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
白話文:
緊接著上文討論寒熱相反的治法,並詢問主證與客證的正確認斷。針對寒證使用熱性藥物,對於熱證使用寒性藥物,性質相同而相輔相成的稱為逆治,性質不同而不相輔相成的稱為從治。上文已有所論述,因此我們已知這些內容,但這並不是藥物本身固有性質的正確認斷,所以詢問藥物的正確認斷是怎樣的?
岐伯說:木行的臟器是肝,洩下的藥品用酸味,補益的藥品用辛味。
六氣主時之位,不外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主位者,氣之常,故先瀉後補。加臨者,氣之客,故先補後瀉。初之氣,厥陰風木,木位之主,木氣勝也。木勝曰發生,酸則反其性而收之,故其瀉以酸。辛則助其上達,故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咸。
白話文:
中醫認為宇宙中有六種氣體主宰時間和方位,離不開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變化。主氣即正常氣候,所以先瀉後補。客氣即異常氣候,所以先補後瀉。
春季初期的氣候是厥陰風木,由木氣主宰,木氣過盛。木氣過盛表現為生長,酸性可以抑制其生長,所以用酸藥來瀉。辛性可以幫助木氣向上發散,所以用辛藥來補。
主司火位(熱症),洩熱用甘味,補益用鹹味。
二之氣,少陰君火,火位之主,火氣勝也。火勝曰赫曦,甘則反其性而緩之,故其瀉以甘。咸能耎堅,助其暢達,故其補以咸。少陰少陽,皆火位之主,少陰如是,則少陽亦如是也。
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
白話文:
第二種氣,是少陰君火,掌管火位,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叫做「赫曦」,用甘味可以改變它的性質,使它緩和下來,所以用甘味來瀉它。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東西,幫助它暢通,所以用鹹味來補它。少陰和少陽都是火位之主,少陰既然如此,少陽也是如此。
土屬之主,瀉之宜苦,補之宜甘。
三之氣,太陰濕土,土位之主,土氣勝也。土勝曰敦阜,苦則反其性而泄之,故其瀉以苦。甘則助其和緩,故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
白話文:
三種氣中,太陰濕土為首,是土氣中的主導,土氣旺盛。土氣旺盛稱作敦阜,苦味藥能反制它的性質而瀉之,所以瀉是用苦味藥。甜味藥能幫助它的平和緩和,所以補是用甜味藥。
金屬性的臟腑主事,瀉除熱氣要用辛辣之物,補養臟腑要用酸性之物。
五之氣,陽明燥金,金位之主,金氣勝也。金勝曰堅成,辛則反其性而散之,故其瀉以辛。酸則助其凝斂,故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瀉以咸,其補以苦。
白話文:
五行的氣,陽明屬燥金,金行主氣,現在金氣旺盛。金旺盛就堅硬凝結,辛味能化解它反向的性質而使其散開,所以用辛味來瀉。酸味能幫助金氣凝斂,所以用酸味來補。
水運之主,水瀉之症宜用鹹味藥物,水虛之症宜用苦味藥物。
終之氣,太陽寒水,水位之主,水氣勝也。水勝曰流衍,咸則反其性而凝之,故其瀉以咸。苦則氣寒,助其寒水,故其補以苦。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白話文:
中醫理論中的「終之氣」指的是太陽經的寒水之氣,掌控水液代謝,當水氣過盛時會出現浮腫。此時,鹹味藥物能中和水氣,使之凝結,因此用鹹味藥物來瀉除水氣。苦味藥物具有寒涼之性,能協助寒水之氣,所以用苦味藥物來補益。
肝經鬱熱,用辛味藥補氣,用酸味藥瀉熱,用甘味藥緩和調養。
此六氣客勝,其補瀉之味,一如上文之主勝也。上文木位之主,其補以辛,其瀉以酸,此厥陰之客,補瀉相同。以甘緩之者,《藏氣法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收之。
白話文:
如果這些外來邪氣較為強盛,那麼它們的補益和瀉除方法,就和上面所說的內在邪氣的補益和瀉除方法相同。
就像上面所說的,木位(肝)的內在邪氣,它的補益方法是用辛味,瀉除方法是用酸味;而這裡的厥陰(肝)的外來邪氣,補益和瀉除的方法也是一樣的。
用甘味來緩解(外來邪氣),《藏氣法時論》中說:「肝臟屬苦味,容易急躁,應該多吃甘味來緩解。」
繁體中文: 少陽之客,以鹹補之,以甘瀉之,以鹹收之。
少陽經的客邪,要用鹹味來補益,用甘味來瀉除,再用鹹味來收斂。
上文火位之主,其補以咸,其瀉以甘,此少陰之客,補瀉相同。以咸收之者,《藏氣法時論》云:「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耎之即所收之。故此言收,下文少陽則言耎也。
太陽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
白話文:
上文中提到「上文火位之主」,指的是少陽膽氣。
-
補益用「鹹」:用鹹味來補益少陽膽氣,就像《藏氣法時論》中所說:「心臟如果空虛,用鹹味的食物可以充實它」,這種「充實」就是「收斂」。
-
瀉洩用「甘」:用甘味來瀉洩少陽膽氣。「收斂」和「瀉洩」是相對應的概念,收斂是讓氣血聚攏,瀉洩是讓氣血疏散。
所以,這裡說「收斂」是指用鹹味補益少陽膽氣,而「瀉洩」是指用甘味瀉去少陽膽氣。
太陽的病客,用甘味補陽氣,用苦味瀉邪氣,用甘味緩和陽氣。
上文土位之主,其補以甘,其瀉以苦,此太陰之客,補瀉相同。以甘緩之者,《藏氣法時論》云:「脾欲緩,急食甘的緩之」。
白話文:
上文提到,太陰經的土位之主為脾臟,滋補脾臟的方法是使用甘味,泄瀉脾臟的方法是使用苦味。脾臟屬於太陰經的客位,因此補瀉的方法相同。用甘味緩和脾臟的方法,在《藏氣法時論》中提到:「脾臟想要緩和,可以多食用甘味來緩和它。」
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
少陽少陰皆屬於火,同一義也。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
白話文:
針對少陽的邪氣,可用鹹味來滋補,用甘味來瀉下,用鹹味來疏散。
少陽與少陰都屬於火,意義相同。
針對陽明的邪氣,可用酸味來滋補,用辛味來瀉下,用苦味來宣泄。
上文金位之主,其補以酸,其瀉以辛,此陽明之客,補瀉相同。以苦泄之者,《藏氣法時論》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白話文:
金位對應上焦,用酸來滋養,用辛來發散。這是陽明胃經的客氣,補益和發散的作用是一致的。用苦味來治療它,《藏氣法時論》說:「肺部苦澀之氣上逆,應急用苦味來緩解」。
太陽病,以苦味藥物補益,以鹹味藥物瀉下,以苦味藥物堅固,以辛味藥物滋潤,打開皮膚腠理,促使津液通行,以通暢氣機。
上文水位之主,其補以苦,其瀉以咸,此太陽之客,補泄相同。《藏氣法時論》云:「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此以苦堅之云云,其義一也。凡此,皆主氣客氣之正味也。
白話文:
人體的水液調節主要由腎臟主導,補腎用苦味藥物,瀉腎用鹹味藥物。這些都是太陽經中的客氣,補瀉的方法相同。《藏氣法時論》中提到:「腎臟需要堅固,用苦味藥物急補;腎臟乾燥,用辛味藥物急補,這樣可以疏通腠理,引津液,暢通氣血。」這句話強調用苦味藥物堅固腎臟,與前面所說的補腎用苦味藥物是一致的。以上這些藥物,都是根據客氣的屬性來選用的。
帝曰:善。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
上文岐伯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帝舉以問,謂陰陽止有少太,何以有三?
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
陰陽之氣,由少而太。太,多也;少,少也。陰陽之氣,有多少之異用也。
帝曰:陽明何謂也?
太多少少,則陽明何謂?
岐伯曰:兩陽合明也。
有少陽之陽,有太陽之陽,兩陽相合而明,則中有陽明也。
帝曰:厥陰何也?
太少之中有陽明,何以厥陰不居二陰之中,故問厥陰何也?
岐伯曰:兩陰交盡也。
從少而太,則中有陽明,由太而少,則終有厥陰,有太陰之陰,有少陰之陰,兩陰交盡,而有厥陰也。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奈何?
白話文:
黃帝說:好啊。請問陰陽的三種氣,分別是什麼?
岐伯之前說過:「身體的上半部有三個氣;身體的下半部有三個氣。」黃帝提出疑問,認為陰陽只有少陽和太陽,為什麼會有三種氣?
岐伯回答:不同的氣有不同的作用。
陰陽之氣,由少到多。多就是太陽之氣;少就是少陽之氣。陰陽之氣的作用各有不同。
黃帝問:陽明是什麼意思?
岐伯回答:少陽之氣和太陽之氣合在一起就叫陽明。
黃帝問:厥陰是什麼意思?
岐伯回答:陰氣從多到少,最後就會形成厥陰。有太陰之氣,有少陰之氣,兩陰交合,就形成了厥陰。
黃帝問:不同的氣有不同的作用,疾病的發展有盛有衰,治療的手段有緩有急,方劑的大小也有不同,請講講它們之間的關係。
兩陽合明,陽之多也,兩陰交盡,陰之少也。陰陽之三,仍屬氣之多少,故舉氣有多少,而探病之盛衰,以及治之緩急,方之大小,期於約言不繁,故願聞其約。
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白話文:
陽氣旺盛,說明陽氣過剩;陰氣衰微,說明陰氣不足。陰陽之間,仍然屬於氣的多少,所以根據氣的多少,來探究疾病的輕重、緩急,以及治療藥方的大小,希望用簡潔的方式來表達,所以請您講述簡潔的說法。
中醫聖人岐伯說:氣血有高有低,疾病有遠有近,症狀有內有外,治療有輕有重,一切都應配合適宜的條件,就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
氣有多少者,氣有高下也。謂陽氣多而居高,陰氣少而居下。病有盛衰者,病有遠近,證有中外也。謂病久遠而在中則盛,病新近而在外則衰。治有緩急者,治有輕重也,謂緩病之治宜輕,急病之治宜重,更當適其病至之所,為復其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
白話文:
氣有多少的,表示氣有高低。
就是說,陽氣多且居於高位,陰氣少且居於低位。
病有盛衰的,表示病有遠近和證候的中外。
就是說,病情久遠且深入體內,則屬於「盛」;病情新近且在體表,則屬於「衰」。
治療有緩急的,表示治療有輕重。
就是說,對於緩慢的疾病,治療宜輕緩;對於急性的疾病,治療宜加重,而且要適應疾病所到達的部位,使之恢復原狀。
內容大要為:君一臣二,這是奇數的原則;君二臣四,這是偶數的原則;君二臣三,這是奇數的原則;君二
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
白話文:
六個數字,是偶數的規則。因此說:相近的數字為奇數,相遠的數字為偶數,發汗的不用奇數,瀉下的不用偶數。補上焦的用藥偏緩和,瀉下焦的用藥偏急迫。用藥急則藥味濃厚,用藥緩則藥味清淡,適應不同的部位,這就是中醫用藥的原則。
奇,音箕,下同。方有大小者,大要:君一臣二,合而為三,乃陽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合而為六,乃陰偶之制也。奇數之大,則君二臣三,亦奇之制也。偶數之大,則君二臣六,亦偶之制也。品數少而分兩多,故曰君。品數多而分兩少,故曰臣。方之奇偶,因病之遠近以為用,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
白話文:
「奇」音同「箕」,下文同。藥方的大小有區別:
- 大方:君藥一種,臣藥兩種,共三味藥,這是陽奇的配伍法則。
- 小方:君藥兩種,臣藥四種,共六味藥,這是陰偶的配伍法則。
奇數的大方:君藥兩種,臣藥三種,仍然是奇數的配伍法則。
偶數的大方:君藥兩種,臣藥六種,仍然是偶數的配伍法則。
藥物品種少而分量多的稱作君藥。藥物品種多而分量少的稱作臣藥。
方劑的奇偶配伍,要根據疾病的遠近來決定。因此說:近病用奇劑,遠病用偶劑。
謂近病為陽,宜用奇方以治之;遠病為陰,宜用偶方以治之。發汗為陽,攻下為陰。汗則從陰出陽,地氣升而為云為雨,故汗者以偶不以奇;下則從陽入陰,天氣降而能瀉能輸,故下者以奇不以偶。治之緩急,因病之上下以為用,病在上而補上治上,則制方以緩;病在下而補下治下,則制方以急。制以急,則氣味宜厚,氣味厚,則能下行也。
白話文:
最近發生的疾病屬於陽證,應該使用奇數之藥方治療;久遠發生的疾病屬於陰證,應該使用偶數之藥方治療。發汗屬於陽性療法,攻下(通便)屬於陰性療法。出汗會從陰部排出陽氣,地氣上升形成雲雨,因此發汗法使用偶數之藥方;攻下法從陽部進入陰部,天氣下降能瀉能導,所以攻下法使用奇數之藥方。治療的緩急,要根據疾病的上下位置來決定,疾病在上部就補益上部治療上部,則用藥方應緩和;疾病在下部就補益下部治療下部,則用藥方應急迫。急迫的用藥方,藥氣宜厚重,藥氣厚重,就能下降到下部。
制以緩,則氣味宜薄,氣味薄,則能上行也。上文云:治有輕重,適其病至之所,故曰適其至所,即此緩急厚薄之謂也。
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氣
白話文:
採用緩和的方法調治,那麼藥物的氣味就宜淡薄,藥物氣味淡薄,才能向上運行。上文提到:調治有輕重緩急之分,必須適合病情的需要,所以說「適其至所」,這裡所說的「緩急厚薄」就是這個意思。
病痛的根源來自身體的遠方,在半路上被氣味吸引而停滯下來。若進食過量、超出應有的分量,就會造成氣味滯留體內。因此,要均衡氣血,不要過度進食。
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白話文:
中醫的原則是:
距離近時,奇數和偶數用在小的藥方上。距離遠時,奇數和偶數用在大的藥方上。藥方大,服用的次數就少,相反,藥方小,服用的次數就多。
次數多時,就用九的倍數,次數少時,就用二的倍數。奇數如果沒有用完,就用偶數繼續,這稱為「重方」。偶數沒有用完,就用相反的屬性來輔助它,這就是所謂的「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即是根據病症的相反屬性來治療。
重,平聲。下同。藥味入口,先歸中道,然後行於上下,故服藥先後,制方大小,皆以病之上下遠近為法也。病所遠者,在上在下之病,而遠於中道也。而中道氣味之者,氣味先歸中道也。食而過之者,以食之先後,使藥之過於上下也。如病在上而遠於中,則先食後藥,使過於上;病在下而遠於中,則先藥後食,使過於下,此服藥先後之法,無越其制度可也。服藥先後,以病之上下遠近為法,則制方用藥,正氣自平。
白話文:
「重」,讀作平聲(與後面的「重」相同)。藥物入口後,首先歸入中氣,然後再行於上下。因此,服藥的先後順序和藥方的組成大小,都應該根據病情的遠近高低來確定。
病情較遠的,是指在頭部或足部的病症,它們距離中氣較遠。而中氣能承受藥物的氣味,是因為氣味首先歸入中氣。進食後服藥的,是因為進食的先後順序,會讓藥物過度行於上下。
例如,如果病情在上部且距離中氣較遠,那麼應該先進食後服藥,讓藥物過度行於上部;如果病情在下部且距離中氣較遠,那麼應該先服藥後進食,讓藥物過度行於下部。這就是服藥先後的法則,不能違背它的規律。
服藥先後的順序,要根據病情的遠近高低來確定,這樣組方用藥時,正氣就能自行平衡。
是故平氣之道,其病在上而近,而用奇偶之方,則制小其服也。其病在下而遠,而用奇偶之方,則制大其服也。大則分兩多而品數少,氣味專而能遠也。小則分兩少而品數多,氣味薄而易散也。奇數終於九,故數多則九之,無以加矣。偶數始於二,故數少則二之,無以減矣。
白話文:
因此,對於平衡氣血的療法,如果疾病在上且靠近心肺,就使用奇數的藥方,並且用量較少。如果疾病在下且離心肺較遠,就使用偶數的藥方,並且用量較多。
用量多是因為所分的重量多,藥物的種類少,藥性專一,才能作用於遠處。用量少是因為所分的重量少,藥物的種類多,藥性較弱,容易消散。
奇數的最大數是九,所以藥物的數量多時就乘以九,不能再增加了。偶數的最小數是二,所以藥物的數量少時就乘以二,不能再減少了。
奇偶雖殊,合而並用,故奇之而病不去,則偶之,先奇後偶,是謂重方。若偶之而病仍不去,則反佐以取之。反佐以取者,以寒治寒,以熱治熱,以溫治溫,以涼治涼,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而取治之也。此制方大小以病之上下遠近為法者如此。
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
白話文:
雖然單數和雙數不同,但可以合併使用。如果只使用單數但病情未好轉,就使用雙數。先用單數,再用雙數,這叫做重方。如果使用雙數仍未見效,就反其道而行之。以寒治寒,以熱治熱,以溫治溫,以涼治涼,這就是所謂的「寒熱溫涼」,反而順從病情,採取相反的方法。根據病情的高低遠近,制訂方劑的大小,就是這種方法的運用。
黃帝說:很好。疾病的來源,我已經明白了。疾病的表象怎麼治療?
風熱濕火燥寒六氣,所謂本也。上文詳言之,故曰:病生於本,余知之矣。三陰三陽之氣為標。故問生於標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白話文:
風、熱、濕、火、燥、寒這六種病氣,就是中醫的根本。這方面我已經在前面的文章中詳細說明瞭,所以說:疾病來源於根本,這一點我已經知道了。三陰三陽的氣血失調是疾病的徵兆。所以問發生在徵兆上的疾病,該如何治療?
岐伯說:疾病反覆發作,其根源就在於標本的治療不當。想要治癒標本之病,就必須反過來治療其標本,使用與標本相符的治療方法。
如太陽以寒為本,以熱為標。病反其本寒,得標陽之熱病,則不治其寒,而治其熱。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六氣標本之治,仿此類推,然從本從標,復有不同,有如下文所云也。
白話文:
就好比太陽,以寒氣為基礎、以熱氣為表現。如果疾病與它的基礎相反為寒氣,卻出現了有熱氣的表現,那麼就不用治療寒氣,而應該治療熱氣。所以治療方法是反其基礎,取得治標的效果。治療六氣的標本之法,以此類推。但從本治療或從標治療,又有不同,如下文所述。
帝曰:善。六氣之勝,何以候之?
六氣者,五行也。五行者,五臟也。氣勝則臟病,故問六氣之勝,何以候之?
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帝曰:善。六氣之勝,何以候之?
黃帝說:很好。六氣盛行的時候,有什麼徵兆可以察覺?
古代中醫文字:
六氣者,五行也。五行者,五臟也。氣勝則臟病,故問六氣之勝,何以候之?
所謂六氣,就是五行,而五行又對應著五臟。如果某種氣盛行,就會導致對應的臟腑生病,所以詢問六氣盛行的時候,有什麼徵兆可以察覺?
古代中醫文字:
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
岐伯回答:根據六氣交替的規律,當清氣大盛的時候,就是燥氣盛行,而風木之氣容易受到邪氣侵襲,從而導致肝臟疾病產生。
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所謂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虛,則邪甚也。失時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於邪,則病危矣。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白話文:
熱氣過盛,是火勢旺盛所致,金屬性乾燥受邪氣入侵,導致肺部疾病。寒氣過盛,是水勢旺盛所致,心臟的火熱受邪氣入侵,導致心臟疾病。濕氣過盛,是土勢旺盛所致,寒冷的水受邪氣入侵,導致腎臟疾病。風氣過盛,是木勢旺盛所致,潮濕的土受邪氣入侵,導致脾臟疾病。所謂感邪致病,就是這個道理。若遇上年運不利時,邪氣就會更強。若時令不調和,邪氣也會更強。若月運空虛時,邪氣也會更強。多次感受邪氣,病情就會危殆。邪氣佔據優勢,必定會反覆發作。
候之之法,當乘其氣至之時而候之也。如清氣大來,燥金之勝也,金刑其木,風木受邪而肝病生焉矣。熱氣大來,火刑其金,則肺病生焉矣。寒氣大來,而心病生。濕氣大來,而腎病生。風氣大來,而脾病生,皆受制生病,所謂感邪而生病也。邪之感也,如主歲之氣不及,而乘年之虛,則邪甚也。
白話文:
觀察季節氣候需要把握氣候變化到來的時機。例如清氣強盛的時候,是乾燥之金氣旺盛,金氣就會剋制木氣,風木之氣受到邪氣的侵襲,就會產生肝臟疾病。熱氣強盛的時候,火氣會剋制金氣,就會產生肺部疾病。寒氣強盛的時候,就會產生心臟疾病。濕氣強盛的時候,就會產生腎臟疾病。風氣強盛的時候,就會產生脾臟疾病,這些都是受到外邪侵襲而導致的疾病。外邪的侵襲,就像統治一年的氣候不夠強盛,趁著一年的虛弱時間入侵,那麼外邪就會很厲害。
主時之氣不及,而失時之和,亦邪甚也。主日之氣不及,而遇月之空,亦邪甚也。年之虛,時之失,月之空,有一於此,則病。若重感於邪,則病危矣,此皆有勝之氣而為病,須知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白話文:
如果人體正常的氣候調適能力不足,而失去了季節的平衡,外邪也會特別嚴重。如果白天的陽氣不足,而遇到陰盛的夜晚,外邪也會特別嚴重。如果一年中體質虛弱、季節失調、夜晚陰盛,出現其中一種情況,就會生病。如果再次受到外邪的侵襲,則病情會危重。這些都是由過盛之氣造成的疾病,必須知道過盛之氣必定會反覆發作。
帝曰:其脈至何如?
六氣之勝,必形於脈,故問其脈至何如?
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陰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
白話文:
皇帝問道:這個人的脈象如何?
六氣的盛衰變化,必定會表現在脈象上,所以才問脈象如何。
岐伯回答道:厥陰脈至時,脈象弦緊;少陰脈至時,脈象鉤狀;太陰脈至時,脈象沉伏;少陽脈至時,脈象大而浮;陽明脈至時,脈象短而澀;太陽脈至時,脈象大而長。
厥陰屬木,故其脈弦;少陰屬火,故其脈鉤;太陰屬土,故其脈沉;少陽屬火,故大而浮;陽明屬金,故短而澀,太陽屬水,為諸陽主氣,故大而長。
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白話文:
厥陰對應木,所以脈搏會「弦」;少陰對應火,所以脈搏會「鉤」;太陰對應土,所以脈搏會「沉」;少陽對應火,所以脈搏會「大而浮」;陽明對應金,所以脈搏會「短而澀」;太陽對應水,是所有陽經主氣的來源,所以脈搏會「大而長」。
至而調和則平安,至而過度則生病,至而反轉則生病,未到而強求到則生病,未到而到則生病,陰陽容易變化則危險。
和,調和也。六脈之至,至而調和,則為平脈。甚,過盛也。六脈之至,至而過盛,則為病脈。春弦夏鉤秋浮冬沉,春得秋脈,夏得冬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至而反時者病。時至而脈不至者病。時未至而脈先至者病。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春夏見陰脈,秋冬見陽脈,是為陰陽易。陰陽易者危。
白話文:
「和」是指調和。六個脈搏的跳動,如果跳動得調和,稱為平脈。
「甚」是指過於旺盛。六個脈搏的跳動,如果跳動得過於旺盛,稱為病脈。
春天脈搏應緊(弦),夏天脈搏應緩(鉤),秋天脈搏應浮,冬天脈搏應沉。如果某個季節出現了其他季節的脈象,稱為「至而反時」,是病態。
某個季節應有的脈象沒有出現,也是病態。某個季節還沒到而脈象就已出現,也是病態。
春夏屬陽,秋冬屬陰。如果春夏出現陰脈,秋冬出現陽脈,稱為「陰陽易」。陰陽易位是危險的。
帝曰: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
三陰三陽六氣之標也,風火濕熱燥寒,六氣之本也。標本陰陽不同,則所從亦不同。帝故問之。
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也。
白話文:
**帝曰:**六氣標本,所從不同,是怎麼回事?
**岐伯曰:**三陰三陽是六氣的標,風火濕熱燥寒是六氣的本。標本陰陽不同,所從也就不同。帝因此而詢問。
**黃帝說:**六氣的標和本,它們的來源不同,這是怎麼回事?
**岐伯說:**有些氣來源於本,有些來源於標本,還有些既不來源於標,也不來源於本。
從本者,從風熱濕火燥寒之氣也。從標本者,或從三陰三陽之氣,或從風熱濕火燥寒之氣也。不從標本者,從中見之氣也。
白話文:
從根本調理來說,從風熱濕火燥寒等氣候因素著手。從辨證論治來說,或從三陰三陽之氣著手,或從風熱濕火燥寒等氣候因素著手。不從根本和辨證論治著手,則從身體內部顯現出來的氣候因素著手。
帝曰:願卒聞之。
從本,從標本,不從標本,願卒聞之。
岐伯曰: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白話文:
帝說:希望能徹底聽明白。
從根本著手,從根本和標的著手,不從根本和標的著手,希望徹底聽明白。
岐伯說:少陽和太陰從根本著手,少陰和太陽從根本和標的著手,陽明和厥陰不從根本和標的著手,而是從中間著手。因此,從根本著手的是把變化產生於根本,從根本和標的著手的是有標本的變化,從中間著手的是以中氣為變化。
氣有從本者,少陽太陰是也。少陽之氣惟火熱,太陰之氣惟陰濕,皆從本氣以為生化也。氣有從標本者,少陰太陽是也。少陰本熱標陰,太陽本寒標熱,有寒熱陰陽之氣,故從本從標,以為生化也。氣有不從標本者,陽明厥陰是也,兩陽合明,陽之極矣。無取乎燥,從中見太陰之氣,以為生化,兩陰交盡,陰之極矣。無取乎風,從中見少陽之氣,以為生化也。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
白話文:
有些氣從根本產生,少陽和太陰是這樣。少陽的氣只有火熱,太陰的氣只有陰濕,它們都從根本的氣中產生、變化。有些氣從表和本產生,少陰和太陽是這樣。少陰的根本是熱而標是陰,太陽的根本是寒而標是熱,因此有寒熱陰陽的氣,所以從本和從標,來產生和變化。有些氣不從表和本產生,陽明和厥陰是這樣。兩個陽氣結合就是陽明,是陽氣的極致,它不吸收燥氣,從中得到太陰之氣來產生和變化;兩個陰氣結合就是厥陰,是陰氣的極致,它不吸收風邪,從中得到少陽之氣來產生和變化。
黃帝問道:脈象看似正常,但病情卻變重的,它的診斷結果該如何描述?
承上文三陰三陽之脈而復問也。上文云: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脈從陰陽而病相反,則診之不易,故舉以問。
白話文:
本文是對前面所講三陰三陽脈絡的進一步探討。前面說:厥陰脈至(搏動),它的脈象是緊而細長;少陰脈至,它的脈象是帶鉤;太陰脈至,它的脈象是沉細;少陽脈至,它的脈象是浮而大;陽明脈至,它的脈象是短而澀;太陰脈至,它的脈象是緩和大且長。脈象受陰陽影響而病症相反,所以診斷起來並不容易,故在此提出問題。
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三陽之脈,脈至而從,脈雖見陽,必按之不鼓,按之不鼓,病必相反。諸陽脈而病反者皆然也。
帝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
陽脈按之不鼓,諸陰之反,其脈何如?
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脈至而從,三陰脈也。脈雖見陰,按之必鼓甚而盛,所以諸陰之脈,而病反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
白話文:
岐伯說,陽脈搏動而順暢,按下去沒有鼓脹感,所有陽脈都如此。三陽脈的脈搏雖能感受陽氣,但按下去一定沒有鼓脹感,如果按下去沒有鼓脹感,病情就一定相反。所有陽脈出現反常情況都是如此。
皇帝問,陰脈出現反常的情況,脈象是什麼樣的?
岐伯說,陰脈搏動而順暢,按下去鼓脹感強烈而充盈。三陰脈的脈搏雖能感受陰氣,但按下去一定有強烈而充盈的鼓脹感,所以陰脈出現反常情況。
因此,各種疾病的產生,有些源於本,有些源於標,有些源於中氣,有些治療本就能治癒,有些治療標就能治癒。
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白話文:
有採取中氣而治癒的,有採取標本而治癒的,有逆取而治癒的,有從取而治癒的。逆,就是正順。如果順,就是逆。所以說:
- 知標與本,用之不殆:知道標證和本證,用藥不會出錯。
- 明知逆順,正行無間:明白逆證和順證,治療時不會猶豫。
這便是如此。不知道這些道理的人,不足以談診斷,足以擾亂醫經。所以《大要》說:
- 粗工嘻嘻,以為可知:粗糙的醫師輕視病情,以為很容易瞭解。
- 言熱未已,寒病復始:說熱證還沒解決,寒證又開始了。
- 同氣異形,迷診亂經:相似的症狀但不同的證型,導致診斷錯誤,治療混亂。
承脈從病反之義,而推言百病之起,有生於本氣者,有生於標氣者,有生於中見之氣者,因其所生,取而治之,始得其真。然取治之法,又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取而得則逆取,正為順也,若不逆取而順,反為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間,即此脈從病反之謂也。
白話文:
順著脈象探查疾病的根源,可以推論出百病發生的機理。有的疾病源於人體的本氣,有的源於標氣,有的源於中見之氣。根據疾病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徹底治癒。
然而,治療疾病的方法還有逆取和順取的區別。逆取而奏效的,其實是順應疾病的發展規律。如果一味順應,反而會違背疾病的規律。
所以說:明辨病情的標本,用藥才能得當有效。清楚逆順的原則,治療才能順利無礙。這正是「順著脈象探查疾病根源」的意義所在。
苟不知此以診,是為迷診亂經,《大要》云云,其粗工之龜鑑歟。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弗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這個方法來診斷疾病,這就是迷糊的診斷,亂來的方法。《大要》上所說:這些粗糙的技巧,難道是龜甲上的刻紋嗎?
這個標本的方法,既周全又廣博,既微小又宏大,可以通過它看到一種疾病的危害,通過標本來瞭解百病的害處,既容易又不會損傷,觀察標本,可以使氣息得到調理,清楚地知道剋制和復原,這是萬民的典範,天地之道也就完整了。
易,去聲。承上文而言標本之道,至精至微,所該者廣,故要而能博,小而能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故一言標與本,則施治平易而弗之損,察一本與標,則六氣雖病而可令調,知標本則知勝復,可為萬民之式,而上天之道畢矣。
白話文:
易,讀作去聲。這裡承接上文,講述標本之道,精妙細微,涵蓋範圍廣闊。因此,雖然言之簡要,卻能涉及廣泛知識,雖然規模不大,卻能包羅萬象,可以通過一件事物來瞭解上百種疾病的危害。所以,只要談到標與本,就能夠施治平易而又不損傷元氣,只要考察標與本,就能知道六氣雖然致病,但是仍然可以讓它們調和。瞭解標本,就能夠知道如何戰勝疾病、恢復健康,可以作為百姓的治病法則,而上天的法則也就包含於此了。
帝曰:勝復之變,早晏何如?
承明知勝復之言,而探勝復早晏之變。
岐伯曰:夫所勝者,勝至已病,病已慍慍,而復已萌也。夫所復者,勝盡而起,得位而甚,勝有微甚,復有少多,勝和而和,勝虛而虛,天之常也。
白話文:
黃帝說:勝負變化的過程,早晚是怎麼發生的?
承明知道勝負變化的道理,於是詢問勝負早晚轉換的過程。
岐伯說:獲勝的一方,勝利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生病的狀態,疾病已經發作,而失敗的一方也已經開始萌芽復甦。而失敗的一方,失敗到了一定的程度,開始崛起,得到優勢而強盛。勝利的一方有強弱之分,失敗的一方也有輕重之別。勝利的一方強盛,失敗的一方也強盛;勝利的一方虛弱,失敗的一方也虛弱。這是天道的常理。
勝者復之基,夫所勝者,勝氣至,則已病。病方已,中猶慍慍之時,而復氣已萌也。故夫所復者,必勝氣盡而復始起,得位而複方甚。然所勝之氣有微甚,則所復之氣有少多,故勝和而復亦和,勝虛而復亦虛,此天之常數為然也。
白話文:
勝利是康復的基礎。所謂勝利,就是當勝利之氣達到,疾病就已經好了。疾病剛剛好轉,人還處於略有發怒的情緒時,康復之氣已經萌發了。因此,康復一定是勝利之氣完全消失後才開始出現,而且恢復的速度非常快。不過,勝利之氣有強有弱,所以康復之氣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勝利後身體強健的人康復後也強健,勝利後身體虛弱的人康復後也虛弱,這是自然規律。
帝曰: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其故何也?
當,去聲。帝必欲詳明勝復早晏之變,故復問之。動不當位,氣之早也。後時而至,氣之晏也。
岐伯曰: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於溫,
白話文:
**帝曰:**勝復之作,動不當位,或後時而至,其故何也?
**黃帝說:**勝復指針的運作,有時會出現運行位置不當,或過後纔到達正確位置的情形,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岐伯解釋:
動不當位,是因為氣運變化過早;後時而至,是因為氣運變化過晚。
**岐伯接著說:**天地間的氣運變化,與它的化生衰竭盛衰有關。寒暑溫涼盛衰的運作法則是存在於四維(東西南北四方)之中的。所以,陽氣的運行,最初會從溫暖的狀態開始。
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此之謂也。
白話文:
陽氣旺盛於夏季;陰氣的活動,開始於清涼的秋季,旺盛於寒冷的冬季。春夏秋冬,各個季節都有自己的變化。所以《大要》說:春天溫暖的陽氣,會轉化成夏天酷熱的暑氣,_;秋天暴烈肅殺的陰氣,會轉化成冬天嚴寒暴怒的寒氣。仔細觀察四季的變化,就能預測季節的終結和開始。這就是這個意思。
差,音雌。下同。一歲四時,春溫夏暑,秋涼冬寒,萬物生化,有盛有衰。故夫氣之生物,與其化物,有衰盛之異也。氣之寒暑溫涼,為生化盛衰之用。生化盛衰,其在氣交之四維。四維者,冬春之交,春冬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也。氣交先期而甚,則勝復早而盛,氣交後期而微,則勝復晏而衰。
白話文:
差,讀音同「厭」,以下同。四季輪迴,春天溫暖、夏季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萬物生長變化,有繁榮有衰敗。因此,氣息化育萬物,就會有衰敗與繁榮的不同。氣息的寒熱溫涼,是生長變化盛衰的效用。生長變化盛衰,在於氣息交會的四個節氣。這四個節氣是:冬春交替、春冬交替、夏秋交替、秋冬交替。氣息交會提早且強烈,則繁榮恢復得快而旺盛;氣息交會延後且微弱,則繁榮恢復得慢而衰敗。
故陽之動始於春氣之溫,盛於夏氣之暑。陰之動始於秋氣之清,盛於冬氣之寒。春夏秋冬,四維之交,或先或後,各差其分。分,猶度也。差其分,而勝復有早晏也。故舉《脈要精微論》之言。《大要》曰:彼春之暖,而為夏之暑;彼秋之忿,而為冬之怒。由此言之,則當謹按氣交之四維。
白話文:
陽氣的運轉從春季溫暖的氣候開始,盛於夏季炎熱的氣候。陰氣的運轉從秋季清涼的氣候開始,盛於冬季寒冷的氣候。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或者早一點,或者遲一點,各有不同的時間。時間,猶如程度。不同的時間,會有早晚的差別。因此引用了《脈要精微論》中的話。《脈要精微論》說:春季的溫暖會轉化成夏季的炎熱;秋季的煩躁會轉化成冬季的憤怒。由此可見,我們必須仔細把握氣候交替的四個節點。
氣交之候,猶斥候也。謹按四維,則斥候皆歸,其終可見,其始可知,即此勝復早晏之謂也。
帝曰:差有數乎?
春夏秋冬,各差其分,則差有數乎?
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白話文:
氣交之時,猶如斥候軍一般。嚴謹地巡視四方,則斥候軍們都會歸來,他們的終點可見,他們的起點可知,這就是所謂的勝復早晚。
帝君問:
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它們的差別是否有定數?
岐伯回答:
總共三十度。
三十度,一月也。十二月而得春氣,三月而得夏氣,六月而得秋氣,九月而得冬氣,其氣至早,所差凡三十度。正月未溫,猶得冬氣;四月未夏,猶得春氣,七月未秋,猶得夏氣;十月未秋,猶得秋氣。其氣晏至,所差亦三十度,故曰:又凡三十度也。
白話文:
30度,相當於一個月。12月時得到春天的氣息,3月時得到夏天的氣息,6月時得到秋天的氣息,9月時得到冬天的氣息。這些氣息來得較早,前後相差總共30度。正月還不太溫暖,仍然感受到冬天的氣息;4月還不是夏天,仍然感受到春天的氣息;7月還不是秋天,仍然感受到夏天的氣息;10月還不是冬天,仍然感受到秋天的氣息。這些氣息來得較晚,前後相差也30度,所以說:又總共30度。
帝曰:其脈應,皆何如?
春夏秋冬,有四時之氣,則有四時之脈,今差其分,則其脈應皆何如?
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時而去也。《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
白話文:
**黃帝說:**他們的脈象反應,都是怎麼樣的?
岐伯說:
春夏秋冬分別有四種氣候,自然也有四種脈象。如果與標準不符,那麼它們的脈象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脈要》中說:春季不應沉伏,夏季不應弦緊,冬季不應澀滯,秋季不應數急。
謂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澀甚曰病,數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人體有四關:咽喉、胸膈、脾胃、腎腰,稱為四塞。
如果某一關「沉」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弦」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澀」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數」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參見」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復見」得很厲害,會導致疾病;原本沒了又來了,會導致疾病;原先有了卻消失了,會導致疾病;疾病反覆發作,可能會致命。
因此,中醫認為:氣的運行和收束是由四關控制的,就像秤桿上的砝碼必須保持平衡一樣。如果人體陰陽之氣平穩安靜,就能滋養生命力,維持健康;如果陰陽之氣動盪不安,就會導致疾病產生。
蓋以四時正氣之法揆之,則知其差,故曰差同正法也。待時而去者,四維之交,待主時之氣至而後去也。如春受冬氣,夏受春氣,秋受夏氣,冬受秋氣,氣相通也。故脈之大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前氣不交於本位,是謂四塞。夫氣不相通,四塞者病。若其氣之交,交而太過者亦病。
白話文:
根據四季正氣的變化來推測病症,就能得知其差別,因此稱之為「差同正法」。等待時機再去治療的是四季交接之際,等到當時的主氣到來之後再治療。例如春季受到冬季之氣影響,夏季受到春季之氣影響,秋季受到夏季之氣影響,冬季受到秋季之氣影響,這些氣息都是相互貫通的。因此《脈訣》中提到:春季脈象不應浮沉不定,夏季脈象不應弦緊,冬季脈象不應滑數,秋季脈象不應數急。如果前一季之氣未與本季之氣交接,就稱為「四塞」。氣息之間如果不相互貫通,四塞之人就會發病。相反地,如果氣息交接過度,也會導致疾病。
故春脈沉甚曰病,夏脈弦甚曰病,冬脈澀甚曰病,秋脈數甚曰病。參見者,春初之脈,沉弦並見,夏初之脈,弦數並見之類。復見者,主時之脈已去,非其王時而復見也。未去而去者,後氣未交,未當去而先去也。去而不去者,後氣已交,應去而猶不去也。脈氣如是,皆謂之病。
白話文:
因此,春天脈象過於沉細就表示生病,夏天脈象過於弦緊就表示生病,冬天脈象過於澀滯就表示生病,秋天脈象過於數多就表示生病。
所謂「參見」:春天初期的脈象,沉脈和絃脈同時出現;夏天初期的脈象,弦脈和數脈同時出現,以此類推。
所謂「復見」:主導時令的脈象已經消失,但在不屬於它主導時令的時間又出現。
所謂「未去而去」:下一個時令的脈象尚未接續,原本應該繼續的脈象卻先消失了。
所謂「去而不去」:下一個時令的脈象已經接續,原本應該消失的脈象卻依然存在。
脈象出現上述情況,都屬於疾病徵兆。
反者,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脈非其時,反受克賊,已病而見此脈者死。故曰:氣之相守而司於脈也,如權與衡之不得相失也。故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不清靜而動亂,則苛疾起,即此相守司而不得相失謂也。
白話文:
反常的情況是: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夏天出現冬天的脈象,長夏出現春天的脈象,秋天出現夏天的脈象,冬天出現長夏的脈象。脈象不符合季節,就會受到相反的氣候所影響,如果在已經生病的人身上發現這種脈象,則預後不佳。因此說:氣脈互相守候,就像秤砣和稱桿不可分離一樣。所以那些陰陽之氣,清靜安定則生長化育,如果不安定而動盪,則重大的疾病就會產生,這正是指互相守候不可分離的道理。
帝曰:幽明何如?
一歲四時,有陰有陽,秋冬為陰,幽也。春夏為陽,明也。故問幽明何如?
岐伯曰:兩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
白話文:
皇帝問:「陰陽交替的情況如何?」岐伯答道:「兩個陰氣交合到極點,就叫做幽;兩個陽氣交合到極點,就叫做明。陰陽的交替,就如同寒暑的變化。」
秋清冬寒,兩陰交盡而始春,故曰幽。春溫夏暑,兩陽合明而始秋,故曰明。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故幽明之配,乃寒暑之異也。知寒暑之往來,則知一歲之幽明矣。
白話文:
到了秋天涼爽、冬天寒冷的時候,兩個陰氣到盡頭時便開始進入春天,所以稱為幽。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兩個陽氣交會顯明時便開始進入秋天,所以稱為明。日月運行,冷熱交替,所以幽明相配是冷熱不同的原因。瞭解冷熱交替規律,就能明白一年中的幽明變化了。
帝曰:分至何如?
承寒暑之意,問一歲之中,二分二至何如?
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天地之正紀也。
白話文:
**黃帝問:**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情形如何?
**岐伯答:**氣到來的稱為至,氣分開來的稱為分。至的時候氣是相同的,分的時候氣有差異。這是天地運行的正軌。
夏至則夏氣已至,冬至則冬氣已至,故氣至之謂至。春分則與冬氣分,秋分則與夏氣分,故氣分之謂分。夏至氣同於夏,冬至氣同於冬,故至則氣同。春分與冬氣分,秋分與夏氣分,故分則氣異。二分在仲春仲秋,二至在仲夏仲冬,非若四維之季孟相交,此所謂天地之正紀也。
帝曰:夫子言春秋氣始於前,冬夏氣始於後,余已知之矣。然六氣往復,主歲不常也,其補瀉奈何?
白話文:
**夏至:**夏季氣息已經來臨。
冬至: 冬季氣息已經來臨。
所以,氣息來臨的時候就稱為「至」。
春分: 春天和冬天的氣息分開。
秋分: 秋天和夏天的氣息分開。
所以,氣息分開的時候就稱為「分」。
夏至時氣息和夏天一樣,冬至時氣息和冬天一樣,所以「至」的時候氣息相同。
春分時氣息與冬氣分開,秋分時氣息與夏氣分開,所以「分」的時候氣息不同。
春分和秋分在春季和秋季的中間,夏至和冬至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間,這不是像四方季節末尾交接那樣,這就是所謂的天地正常規律。
黃帝說:夫子說春秋之氣由前而生,冬、夏之氣由後而生,這一點朕已明白了。但是六氣循環往復,主宰一年的氣候並不恆常,那麼應該如何調補和瀉除?
上文岐伯云,陽之動始於溫,陰之動始於清,是春秋之氣始於前也。陽盛於暑,陰盛於寒,是冬夏之氣始於後也。然春夏秋冬六氣往復以主歲,是主歲之氣不常也。其補瀉之味奈何?
岐伯曰:上下所主,隨其攸利,正其味,則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陽之主,先甘
白話文:
岐伯說,陽氣的運動始於溫暖,陰氣的運動始於清涼,這是四季變化的源頭。陽氣在夏季旺盛,陰氣在冬季旺盛,這是冬夏的氣候特點。但是,春、夏、秋、冬六種氣候輪迴變化主宰著一年,所以四季的氣候特點並不是固定的。那麼,該如何進行補瀉?
岐伯說:飲食對身體上下的影響,隨著身體的需要而變化。把握飲食中促進健康味道的精要,左右藥物治療也是遵循這個原則。總的來說,少陽經當以甘味為主。
後咸;陽明之主,先辛後酸;太陽之主,先咸後苦;厥陰之主,先酸后辛,少陰之主,先甘,後咸;太陰之主,先苦後甘。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白話文:
鹹味:陽明經的特性,先鹹後酸;
鹹味:太陽經的特性,先鹹後苦;
酸味:厥陰經的特性,先酸後鹹;
甘味:少陰經的特性,先甘_,後鹹;
苦味:太陰經的特性,先苦後甘。
以相生相剋的道理作為輔助,以相生相養的道理作為根本,這樣才能取得正氣。
一歲之中,司天在泉,上下所主,自有常氣。當隨其所利而正其味,則其補瀉之火要也。上下止二氣,合上下之左右而六氣周,故曰左右同法。六氣補瀉正味,上文言之詳矣。上文云,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咸,故少陽主治之味,大要先甘後咸。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故陽明主治之味,大要先辛後酸。
白話文:
一年之中,春天在泉位,與其他各季節相互影響,自然有固定的氣候。應該順應春季有利的氣候,調整飲食,才能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
春天只有升發和收藏兩種氣,與其他季節的左右影響相結合,就形成了六種氣候,所以說左右的法則相同。六種氣候的補瀉和調整飲食,上文已經詳細說明。
上文說,火位的主人,瀉用甘味,補用鹹味,所以少陽經主治的飲食口味,大體上是先甘後鹹。金位的主人,瀉用辛味,補用酸味,所以陽明經主治的飲食口味,大體上是先辛後酸。
水位之主,其瀉以咸,其補以苦,故太陽主治之味,大要先咸後苦。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故厥陰主治之味,大要先酸后辛。少陰之主,與少陽同。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故太陰主治之味,大要先苦後甘。六氣補瀉之正味如此,尤必佐以所利,資以所生,是謂得氣。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
白話文:
水的特性以鹹味為主,它的瀉法用鹹味,它的補法用苦味,所以太陽經的治療主法,大方向是先用鹹味,後用苦味。木的特性以酸味為主,它的瀉法用酸味,它的補法用辛味,所以厥陰經的治療主法,大方向是先用酸味,後用辛味。少陰經和少陽經的特性相同。土的特性以苦味為主,它的瀉法用苦味,它的補法用甘味,所以太陰經的治療主法,大方向是先用苦味,後用甘味。六氣的補瀉方法,基本的味道搭配就是這樣,但還必須輔助以相應的利行之性,並配合相生的屬性,這樣才能得氣。
黃帝說:好。各種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風寒暑濕燥火這些因素的變化。根據經書上的說法,對於過剩的疾病,要用瀉法來治療,對於虛弱的疾病,要用補法來治療。
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汙,工巧,神聖,可得聞乎?
白話文:
我使用方法論,而方法論的運用上,還不能達到盡善盡美。我想讓重要的原則一定能夠實施,就像鼓槌敲擊鼓面般相互呼應。這就好像拔除刺痛,清除污垢一樣,技藝精湛、神奇而靈驗。這樣的情況,可以聽得到嗎?
汙,汙同。百病之生,不越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變化。補瀉施治,未能十全,必治之十全,而要道可行。桴鼓相應,猶刺雖久而可拔,汙雖久而可雪,工巧臻於神聖,不同方士,帝故問之。
白話文:
病邪侵襲人體的過程,就像污垢一樣,不斷相互作用。所有疾病的發生,都不會超出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天氣變化的影響範圍。醫療手段採取補益或瀉除,雖然不能保證十全十美,但必須達到十全十美的效果,而最根本的方法是可以實踐的。當醫療手段與患者的體質狀況相匹配時,就像針灸即使時間長了也能拔出,污垢即使時間長了也能洗淨一樣,醫術精湛到神乎其技的程度,與追求長生不老的方士不同,所以黃帝才向歧伯詢問養生的道理。
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一歲六氣,各有所宜,變化為病,各有其機,故當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即神聖之謂也。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
病機無窮,審察不易,故願聞之。
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心。
白話文:
岐伯說:詳細地審查疾病的發生機制,不要失去氣候的宜忌,這就是(神聖)醫生的道理。
一年中不同的六種氣候,各自有適合的規律,當這些規律發生變化而導致疾病時,各有其發生的機制,所以必須詳細地審查疾病的發生機制,不要失去氣候的宜忌,這就是神聖醫生的道理。
黃帝說:希望能聽您解釋一下疾病的發生機制是什麼樣的?
疾病的發生機制無窮無盡,審查起來不容易,所以希望您講解。
岐伯說:一切風引起的眩暈,都屬於肝臟的問題。一切寒冷引起的收縮和痙攣,都屬於腎臟的問題。一切氣體鬱結,都屬於肺臟的問題。一切濕氣引起的腫脹和滿脹,都屬於脾臟的問題。一切熱氣引起的昏迷和抽搐,都屬於心臟的問題。
心,舊本訛火,今改。有病無形之氣,而內屬於形藏者。有病有形之本,而內屬於氣化者,皆病機也。如諸風而頭目掉眩,病皆屬於肝,風氣通於肝也,諸寒而經脈收引,病皆屬於腎,寒氣通於腎也。諸氣而胸膈忿鬱,病皆屬於肺,諸氣通於肺也。諸濕而身體腫滿,病皆屬於脾,濕氣通於脾也。
白話文:
「心」,過去的版本寫錯成「火」,現在改回正確的字。
疾病有「無形之氣」,存在於身體的內部,影響著身體的形狀和藏器。疾病也有「有形之本」,存在於身體的內部,影響著元氣和生理機能的運行,這些都是引發疾病的原因。
例如:
●各種風邪引起的頭痛和眩暈,是因為疾病與肝臟有關,風氣容易影響肝臟。
●各種寒邪引起的經脈收縮,是因為疾病與腎臟有關,寒氣容易影響腎臟。
●各種氣滯引起的胸悶和鬱結,是因為疾病與肺臟有關,氣機容易影響肺臟。
●各種濕邪引起的全身腫脹,是因為疾病與脾臟有關,濕氣容易影響脾臟。
諸熱而目瞀經瘛,病皆屬於心,熱氣通於心也。此病無形之六氣,而內屬於有形之形藏也。
諸痛癢瘡,皆屬於火。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白話文:
諸熱而目瞀經瘛,病皆屬於心,熱氣通於心也。此病無形之六氣,而內屬於有形之形藏也。
各種熱症引起的視力模糊和經絡不通,這些疾病都與心臟有關,因為熱氣會傳達至心臟。這些疾病雖然沒有具體的形狀,但它們卻屬於內部有形的臟腑。
附註:
- 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致病因素。
- 形藏:指身體的臟腑。
火,舊本訛心,今改。諸痛癢瘡,皆屬於手少陽三焦之火。諸寒厥而固泄,皆屬於下。下,下焦也。諸痿痹而喘嘔皆屬於上;上,上焦也。是三焦火熱之氣有餘,則諸瘡痛癢而病於外;三焦火熱之氣不足,則諸厥固泄,諸痿喘嘔,而病於內;以明三焦之氣遊行於上下,出入於內外也。
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矚於火。
白話文:
過去版本中的「心」字是錯誤的,現在更正為「火」。所有的疼痛、搔癢和瘡瘍,都屬於手少陽三焦的火氣所致。各種因寒冷導致的厥症和固結泄瀉,都屬於下焦。下焦指的是下腹部。各種痿痹和嘔吐,都屬於上焦。上焦指的是上腹部。這是因為三焦火熱之氣過盛,會導致各種瘡瘍、疼痛和搔癢等外在疾病;三焦火熱之氣不足,則會導致各種厥症、固結泄瀉、痿痹、嘔吐等內在疾病。這說明三焦之氣運轉在上下,出入於內外。
各種禁止事項如同喪失魂魄,都關注於火。
禁,作噤。喪,去聲。諸口噤無言而身鼓慄,如喪神明,失其內守,乃手少陰心經之病。心者火也,故皆屬於火。
白話文:
「禁」字應讀作「噤」。「喪」字念去聲。「諸口噤無言」是指說話不出聲。「身鼓慄」是指身體發抖。「如喪神明」形容心神失守。這些症狀都屬於手少陰心經的疾病。心屬火,所以這些症狀都和火熱有關。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痙,手足搐搦也。諸痙急而項背強,乃足太陽膀胱之病。膀胱者,水濕之府,故皆屬於濕。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諸氣逆而衝於胸膈之上,乃手厥陰心包之病。心包者火也,故皆屬於火。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諸脹滿而腹大,乃足太陰脾經之病。熱濕相蒸,脾土受病,故皆屬於熱。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諸躁擾不寧,狂煩越度,乃足陽明胃經之病。陽明者,燥熱之氣也,故皆屬於火。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諸一時卒暴,筋強而直,屈伸不能,乃足厥陰肝經之病。厥陰主風,故皆屬於風。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諸病而鼻息有聲,氣上行而鼓動之,如鼓聲者然,乃手太陰肺經之病。肺主氣,氣為陽,故皆屬於熱。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白話文: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痙攣是指手腳抽搐顫抖。各種痙攣急發,並且後頸、背部僵硬,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疾病。膀胱是水液濕氣的倉庫,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濕證。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各種氣逆沖上胸隔,這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疾病。心包屬火,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火證。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各種腹脹腹大,這是足太陰脾經的疾病。熱氣與濕氣互相蒸發,脾土受到病邪,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熱證。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各種煩躁不安,狂亂越度,這是足陽明胃經的疾病。陽明屬燥熱之氣,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火證。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各種突然發作,筋骨僵直,無法彎曲伸展,這是足厥陰肝經的疾病。厥陰主風,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風證。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各種疾病出現鼻息有聲,氣息上行而鼓動起來,就像鼓聲一樣,這是手太陰肺經的疾病。肺主氣,氣屬陽,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熱證。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各種疾病出現淋巴結腫痛,疼痛痠楚,驚恐不安,這是足厥陰肝經的疾病。肝火上升,所以這些病症都屬於火證。
酸,同痠。胕腫,肉腫也,肉腫則疼酸,氣機不順,則驚駭,乃手陽明大腸之病。陽明者,燥熱之氣也,故皆屬於火。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白話文:
酸和痠是同義詞。胕腫指肌肉腫脹,肌肉腫脹就會感到痠痛,氣機若不通暢,就會驚恐,這是手陽明大腸的病症。陽明指乾燥熱烈的氣,因此都屬於火。
各種轉動的反常現象及渾濁的水液,都屬於熱症。
戾,了戾也。諸轉反戾,則溲便不利,溲便不利則水液渾濁,乃手太陽小腸之病。太陽者,陽熱之氣也,故皆屬於熱。
白話文:
戾:指氣血不通暢、鬱結。
各種身體反應異常,導致小便和大便不通暢。小便和大便不通暢,則體內水液混濁不清。這是手太陽小腸經出了問題。太陽經屬陽,主熱,所以這些問題都與熱有關。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水液澄澈清冷,則下焦虛寒,乃足少陰腎經之病。腎主水寒,故皆屬於寒。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白話文:
諸般病症伴隨水液澄澈清冷者,皆屬寒症。
水液澄澈清冷,則下焦腎臟虛寒,乃是足少陰腎經有病。腎主水而寒,故皆屬寒症。
各種病症伴隨水液清澈冰冷的,都屬於寒症。
水液清澈冰冷,說明下半身的腎臟虛寒,是足少陰腎經的病。腎臟主水而寒,所以都屬於寒症。
諸般嘔吐酸水,暴發性腹瀉,皆屬熱症。
各種嘔吐酸水,突然爆發腹瀉的,都屬於熱症。
嘔吐酸水,暴注下迫,乃膽足少陽之病。少陽者,火也,故皆屬於熱。此病有形之形藏,而內屬於無形之六氣也。
白話文:
嘔吐酸水,病情急劇發作,症狀向下傾注,這是膽經和足少陽經的疾病。少陽經屬火,所以都與熱有關。這種疾病有具體的形狀,而內在則屬於無形狀的六氣。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白話文:
因此大要說:謹慎觀察病機,各自分司其職,有形的求之,無形的求之,盛的責之,虛的責之,必須先調和五勝,疏通血氣,使它們調達,而達到平和,這就是所謂的治療要領。
承上文而總結之。以明審察之法也。上文諸病,有屬於肝心脾肺腎者,有屬於風火熱濕寒者,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屬形藏之有形者,當求之而得其真;有屬氣化之無形者,亦當求之而得其真有餘而盛者,不得其平,故當責之。不及而虛者,不得其平,亦當責之。
白話文:
總結前面所說,用來闡明辨識疾病的方法。前面所提到的各種疾病,有的屬於肝、心、脾、肺、腎等臟器,有的屬於風、火、熱、濕、寒等致病因素。因此,大原則是:仔細觀察病因,各按其歸屬來辨識。有的疾病屬於有形的形體臟腑,要仔細探究才能得到真切的診斷;有的疾病屬於無形的氣機變化,也要仔細探究才能得到真切的診斷。疾病徵象有餘而亢盛的,失於平衡,所以要從這方面探求原因。疾病徵象不足而虛弱的,失於平衡,也要從這方面探求原因。
必先知五行之勝。若勝,則當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即此有無求之,盛虛責之之謂也。
帝曰:善。五味陰陽之用,何如?
疏其血氣,令其調達,必有五味陰陽之用,故相繼而問之。
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耎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白話文:
要了解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如果一方過於旺盛,就需要疏通它的血氣,讓它流通調和,達到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無求之」和「盛虛責之」的道理。
皇帝說:很好。那五行陰陽如何運用五味呢?
疏通血氣需要用到五味陰陽的功效,所以接著就問了這個問題。
岐伯回答:辛味和甘味具有發散的特性,屬陽;酸味和苦味具有湧泄的特性,屬陰;鹹味也具有湧泄的特性,屬陰;淡味具有滲泄的特性,屬陽。這六種味道,有的收斂,有的發散,有的緩慢,有的急促,有的乾燥,有的潤澤,有的柔軟,有的堅硬,根據不同的病症,選擇合適的味道,就可以疏通氣血,達到平衡。
五味陰陽之用,彼此相濟以成。如辛主發散,從內而外,必濟以甘,故辛甘之味,為能發散而屬乎陽。苦主湧泄,從中上湧,從中下泄,必濟以酸,故酸苦之味,為能湧泄而屬於陰。鹹味潤下,主能下泄,能下泄,即能上湧,故鹹味湧泄為陰。五味之外,復有淡味,淡主漬滲,能漬滲,即能行泄,故淡味滲泄為陽。
白話文:
不同的味道具有不同的陰陽作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平衡。
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由內向外發散,需要甘味配合;所以辛甘的味道,能發散並屬於陽性。
苦味具有湧泄的作用,由中向上湧,由中向下泄,需要酸味配合;所以酸苦的味道,能湧泄並屬於陰性。
鹹味具有潤下作用,能向下泄,向下泄就能向上湧,所以鹹味湧泄屬陰。
除了五味之外,還有淡味,淡味具有漬滲作用,能漬滲就能行泄,所以淡味滲泄屬陽。
此辛甘酸苦鹹淡六者,氣味雖殊,功用相濟,或收或散者,收而能散,散而能收也。或緩或急者,緩而能急,急而能緩也。或燥或潤者,燥而能潤,潤而能燥也。或耎或堅者,耎而能堅,堅而能耎也。此五味陰陽相濟,以為功也。各以所利而行之,疏其血氣也。調其氣,令其調達也。
白話文:
這六種味道(辛、甘、酸、苦、鹹、淡),雖然味道不同,但作用互相補益。有的能收斂,有的能疏散,收斂的也能疏散,疏散的也能收斂。有的緩慢,有的急促,緩慢的也能急促,急促的也能緩慢。有的乾燥,有的滋潤,乾燥的也能滋潤,滋潤的也能乾燥。有的柔軟,有的堅硬,柔軟的也能堅硬,堅硬的也能柔軟。這五味陰陽相濟,才能發揮作用。根據每種味道的利處加以運用,疏通血氣。調和氣息,使其順暢通達。
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故曰使其平也。
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
白話文:
如果無法調和氣血,該如何治療呢?有毒和無毒的藥物,哪一類應優先使用?希望聽聞你的見解。
承調氣使平之言,而復問也。謂非調氣而得,則當以藥治之。藥之有毒無毒,調治何先何後,必有其道,故願聞之。
白話文:
接續前面討論關於「調氣使平」的說法,我又進一步發問。如果無法透過調氣達到平衡,那麼應該用藥物來治療。藥物有毒和無毒之分,調整順序也有先後之別,必定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希望聽取你的見解。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治病各有其主,藥之有毒無毒,以所治之病為主,更適方之大小以為制,此其道也。
帝曰:請言其制。
請言大小之制。
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白話文:
岐伯說:有毒或無毒的藥物,要以所治療的疾病為主。另外,根據病情輕重選擇藥方的劑量。
黃帝說:請你談談劑量的調整。
岐伯說:主藥一份,輔藥兩份,這是劑量小的;主藥一份,輔藥三份,佐藥五份,這是劑量中的;主藥一份,輔藥三份,佐藥九份,這是劑量大的。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白話文:
怕冷的就用熱敷,發熱的就用冷敷;症狀輕微的用相反的方法調理,嚴重的就順應病情調理;堅硬的就削弱,客邪的就驅除;疲勞的就溫補,結塊的就疏散;淤滯的就攻破,乾燥的就滋潤;急躁的就緩解,渙散的就收斂;受損的就補充,安逸的就運動;受驚的就鎮定,逆氣的就瀉下;用按摩、沐浴來調理,用針灸、藥物來治療;啟發引導,適應病情變化。
制方之道,君一臣二,無庸佐使,制濟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製劑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製劑之大也。制小制中制大,大要,病寒者熱治之,病熱者寒治之,病微者逆治之,病甚者從治之,病堅者消削之,邪客者除去之,勞虛者溫以治之,結聚者散以治之,留著者攻以治之,燥熱者濡以治之,急疾者緩以治之,耗散者收以治之,損傷者益以治之,逸置者行之,驚駭者平之,或舉而上之,或推而下之,或膏以摩之,或湯以浴之,或緩治以薄之,或急治以劫之,或開導之,或發散之。凡此皆各適其事之所宜,為復其故。
白話文:
配製方劑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君藥一味,臣藥兩味,不需要佐使藥,這是小型的方劑。
- 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藥五味,這是中型的方劑。
- 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藥九味,這是大型的方劑。
制定方劑的原則是:
- 寒證用熱藥治療,熱證用寒藥治療。
- 輕微的病證採用逆治的方法治療,嚴重的病證採用順治的方法治療。
- 堅實的腫塊採用消散的方法治療,邪氣侵入身體的採用祛邪的方法治療。
- 勞損虛弱的採用溫養的方法治療,結塊聚積的採用散結的方法治療。
- 停留不出的採用攻伐的方法治療,燥熱的採用滋潤的方法治療。
- 急性的採用緩和的方法治療,耗散不足的採用收斂的方法治療。
- 損傷虛弱的採用補益的方法治療,停滯不出的採用通行的的方法治療。
- 驚恐不安的採用鎮定的方法治療,或採用升提的方法,或採用降泄的方法,或採用膏藥外敷的方法,或採用藥湯沐浴的方法,或採用緩和的方法,或採用急救的方法,或採用疏通的方法,或採用散發的方法。
上述所有方法都根據病情的需要進行治療,以恢復健康的狀態。
帝曰:何謂逆從?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何謂?
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小從多,觀其事也。
白話文:
**黃帝問:**什麼是「逆從」?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何謂?
微小的病症用「逆治」,嚴重的病症用「從治」,這是什麼意思?
岐伯回答:「逆治」是順應病勢的治療,「從治」是反向治療。從小病開始,逐漸過渡到重症,觀察其病情的變化。
逆者,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是為正治。從者,以熱治熱,以寒治寒,是為反治。制方小大,從小從多,則觀其事之所宜也。
白話文:
逆治:用寒性藥物治療熱性疾病,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性疾病,稱為正治。
從治:用熱性藥物治療熱性疾病,用寒性藥物治療寒性疾病,稱為反治。
開處方藥的量,從小劑量到多劑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帝曰:反治何謂?
正治者,治之正,反治者,治之反,故問反治何謂?
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白話文:
**帝曰:**什麼叫做反治?
正治是治療的正途,反治是治療的相反方法,所以問反治是什麼?
**岐伯曰:**因寒證使用熱藥,因熱證使用寒藥,因塞證使用塞法,因通證使用通法,一定先針對病症的主要原因,再針對引起病症的起因。反治的治療初期與正治相同,但治療的最終目的是不同的,可以化解積聚,可以潰散堅硬的腫塊,可以調和氣血,可以使疾病得到痊癒。
反治之道,必以熱治熱,服藥宜涼,是熱因寒用也。以寒治寒,服藥宜溫,是寒因熱用也。補藥治中滿,是塞因塞用也。攻藥治下利,是通因通用也。此寒熱通塞之治,後必伏其所主之病,而先其所因以投之,熱治熱,寒治寒,塞用塞,通用通,是其始則同。熱者寒,寒者熱,塞者通,通者塞,是其終則異。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原則,必定是熱性病用熱藥治療,服用的藥物宜涼,這是因為熱病是由寒寒引起。寒性病用寒藥治療,服用的藥物宜溫,這是因為寒病是由熱引起的。補藥用於治療腸胃脹滿,這是因為塞住了才用塞藥。攻藥用於治療腹瀉,這是因為通了才用通藥。這就是寒熱通塞的治療原則。
這種治療方法,後續一定會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而先針對誘因進行治療。治療熱病用熱藥,治療寒病用寒藥,塞住用塞藥,通了用通藥,這些都是一開始的治療方法。而治療熱病用寒藥,治療寒病用熱藥,塞住用通藥,通了用塞藥,這些都是後續的治療方法。
塞因塞用,則正氣自強,故可使破積,可使潰堅。通因通用,則邪不能容,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此反治之道也。
白話文:
如果採取攻堅破積的方式,就能讓正氣得到加強,因此可以打破積聚,也能使堅硬的病變潰散。如果採取通暢流通的方式,就能讓邪氣無處容身,因此可以讓氣機和順,也可以讓疾病痊癒。這就是反向治療的方法。
帝曰:善。氣調而得者?何如?
上文論反治,帝欲詳明正治,故問氣調而得,何如?
岐伯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白話文:
帝曰:善。氣調而得者,何如?
上文論述反治法,帝想詳細瞭解正治法,故詢問氣調而得,如何?
岐伯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導氣機使其調和,則為正治法。
氣調而得,正治之法也。上文云,逆者正治,故逆之乃所以從之。逆治而從之,若從治而反為逆之矣。逆治之道,即上文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義。故曰: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白話文:
順應氣血運作而進行治療,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前面說過,「逆者正治」,所以「逆」纔是順應的方式。「逆治而從之」,就像「順治而反為逆之」一樣。逆治的辦法,就是前面提到的疏通血氣,讓它暢通的意思。所以說,「疏氣令調,則其道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中,猶內也。病有從內而外者,有從外而內者,故復問病之中外,以悉其機。
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
白話文:
**黃帝說:**好。病從內到外,或從外到內,情況如何?
**歧伯說:**從內到外的,調治其內部;從外到內的,治療其外部;從內到內部的,是身體內部的疾病;從外到外部的,是身體外部的疾病。
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
白話文:
外症在體表明顯:先調理內部,再治療表症;體內病症誘發表症:先治療內症,再調理外症;內外症狀無關:專注治療主症。
治病必求於本,故從內之外者,當調其內;從外之內者,當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亦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亦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內病於臟腑,故曰調,外病於肌腠,故曰治。內病在內,外病在外,中外不相及,則但治其主病。
白話文:
要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因此,從內部發病而影響外部的,應該調治內部;從外部發病而影響內部的,應該治療外部;從內部發病而影響外部,並且外部症狀比較明顯的,也應該先調治內部,再治療外部。從外部發病而影響內部,並且內部症狀比較明顯的,也應該先治療外部,再調治內部。內部疾病在於臟腑,所以說是調治;外部疾病在於肌肉皮膚,所以說是治療。內部疾病隻影響內部,外部疾病隻影響外部,內部和外部互不相干,那就只治療主要疾病就可以了。
帝曰:善。火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
承上文內外之病,而問寒熱似瘧,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在中在外何如?
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此勝復相薄,盛衰之節,瘧亦同法。
白話文:
**帝曰:**善。火熱復發,惡寒發熱,有如瘧疾的徵狀,或者一日發作,或者間隔數日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承接前文內外之病,而詢問寒熱似瘧,或一日發作,或間隔數日發作,是在中(體內)還是在外(體外)的影響?
**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影響)。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作的間隔時間較長,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作的間隔時間較短。這是勝復互相影響,盛衰交替的節律,瘧疾也遵循相同的法則。
火熱而復惡寒,惡寒而復發熱,此為勝復之氣;或一日發,或數日發,此為會遇之時;寒熱有盛衰,發日有遠近,此勝復之氣,會遇之時,而有多少也。間數日發者,病氣在陰,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間數日而遠;一日發者,病氣在陽,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一日而近。此即勝復之氣相薄,而有盛衰之節也。雖寒熱有如瘧狀,究之瘧亦同法。
白話文:
當身體發熱之後又感到寒冷,寒冷之後又發熱,這是邪氣與正氣互相爭奪的表現;幾天發一次病,或者隔幾天發一次病,這是邪氣與正氣相遇的時間;寒熱有強弱變化,發病的日子有遠近不同,這也是邪氣與正氣相爭,相遇時間和程度的不同造成的。隔幾天發一次病的,說明病邪在身體陰分,陰氣多而陽氣少,所以發病時間間隔長;一天發一次病的,說明病邪在身體陽分,陽氣多而陰氣少,所以發病時間間隔短。這都是邪氣和正氣互相攻擊的結果,因此出現強弱不同的情況。雖然寒熱發作像瘧疾一樣,但從根本上來說,瘧疾也是這個道理。
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
白話文:
黃帝說:中醫經典提到治療寒症用熱法,治療熱症用寒法,但是醫家不能放棄既定的治療原則而改變方法。有些人患熱症,用寒法治療反而寒症加重,有些人患寒症,用熱法治療反而熱症加重。這兩種情況都存在,新發疾病又復發,該如何治療呢?
此復舉寒熱而探其治也。上文岐伯云: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故問,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然寒熱相兼,有病熱者,先寒之而熱:有病寒者,先熱之而寒,寒之熱之,二者皆在,寒之而熱,熱之而寒,則新病復起,何如以治?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白話文:
再次引用寒熱相關內容探究治療方法。上文中岐伯說:「身體寒的就用熱來治療,身體熱的就用寒來治療。」所以問題來了,書中說用熱治療寒症,用寒治療熱症,但行醫的人不能完全按照死板規則,一成不變。但是,寒熱可以同時存在,有些人患有熱症,先用寒治療再用熱;有些人患有寒症,先用熱治療再用寒。寒的和熱的兩種治療方法都要用,用寒治療熱症,用熱治療寒症,這樣舊病剛治好,新病又會復發。那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一切寒症而熱的,取法於陰;熱症而寒的,取法於陽。這就是所謂的「求其類屬」。
諸寒之而熱者,以寒為本,故取之陰,當以熱藥治之。諸熱之而寒者,以熱為本,故取之陽,當以寒藥治之。夫寒之而熱,治之以熱,熱之而寒,治之以寒,所謂求其屬以治之也。
白話文:
當身體出現寒症伴隨熱症時,根源在於寒症,所以應該從陰入手,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當身體出現熱症伴隨寒症時,根源在於熱症,所以應該從陽入手,用寒涼的藥物治療。這種按症狀的屬性來治療的方法,叫做「求其屬以治之」。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
承上文之意而復問也。服寒治熱,而反熱;服熱治寒,而反寒。新病復起,其故何也?
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白話文:
**黃帝問:**很好。治療寒證後反而發熱,治療熱證後反而發寒,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因為治療時對準了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相反的現象。
王,去聲。下同。春溫夏熱秋清冬寒,四時之王氣也。王氣當順之,若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治其王氣,是以反熱反寒也。
白話文:
春天的氣候溫暖,夏天的氣候炎熱,秋天的氣候清爽,冬天的氣候寒冷,這是四時的主氣(自然規律)。應當順應主氣,如果用寒性藥物治療熱性病,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性病,就是逆轉了主氣,這樣反而會加重熱性或寒性症狀。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
有不治王氣,而反熱反寒者何?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黃帝問:有人不調養自己,結果發生生病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的人,明明沒有生病,卻會出現發熱發寒的症狀,這又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
你的問題問得太好了!這些狀況都是沒有調理好飲食造成的。五種味道進入胃部後,各有它們喜好的器官,因此酸性食物先進入肝臟,苦味食物先進入心臟,甘味食物先進入脾臟,辛辣食物先進入肺臟,鹹味食物先進入腎臟。
如果長時間吃這些味道的食物,會導致相關器官的「氣」過盛,這是自然界的常規現象。但是,如果「氣」過盛時間過久,就會導致夭折的結果。
故,舊本誤攻,今改。不治王氣,而五味之屬,有以治之也。夫五味入胃,從胃而各歸其所喜,故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味久而增其藏氣,乃物化之常也,藏氣增而日久,則此勝彼衰,乃夭之由也。所以反熱反寒,而病不愈也。
白話文:
因此,過去經典中的錯誤解釋,現已改正。中醫不治療邪氣,而是使用五味來調理五臟。五味進入胃後,會根據各自的特性歸屬於相應的臟腑:酸味先進入肝,苦味先進入心,甘味先進入脾,辛味先進入肺,鹹味先進入腎。五味長期作用會增強相應臟腑的氣血,這是自然規律。臟腑氣血增強並持續時間久後,就會造成某個臟腑過於強盛而其他臟腑衰弱,從而導致疾病。這就是為什麼治療時如果方法與疾病性質相反,反而會加重病情的原因。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謂也?
五味不可偏勝,故方制君臣,帝相因而問之。
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謂也?
五味不可偏勝,故方制君臣,帝相因而問之。
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
黃帝說:很好。所謂「方制君臣」,是什麼意思呢?
岐伯回答:五味不能偏盛,所以配製藥方時有所謂「君臣」。黃帝接續詢問其意。
岐伯說:「君」是指治療主要病症的藥物,「臣」是指輔助「君」的藥物,「使」是指配合「臣」發揮作用的藥物。並不是指什麼上中下的等級。
使,去聲。主病之藥,多其分兩,謂之君。佐君之藥,少其分兩,謂之臣。應臣之藥,分兩更少,謂之使。非神農所取上中下三品之謂也。
帝曰:三品何謂?
神農三品,何謂?
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白話文:
使,讀作去聲。主治疾病的藥物,分量較多,稱為君藥。輔助君藥的藥物,分量較少,稱為臣藥。配合臣藥的藥物,分量更少,稱為使藥。這三種分類並非神農氏所制定的上中下三品。
黃帝問:「神農的三品,指的是什麼呢?」
岐伯回答:「這是為了辨明善惡而定的區別。」
惡,如字。神農本經三百六十五種,以應周天之數。上品一百二十五種為君,中品一百二十種為臣,下品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上品無毒,主養命延年,益氣輕身。中品或有毒或無毒,主流通經脈,祛邪治病。下品有毒或大毒,主破堅積,除痼疾。三者之中,氣味善惡,補瀉雖殊,理復通貫,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白話文:
在《神農本經》中,記載了三百六十五種藥材,以對應周天的數目。這些藥材分為三個等級:上品藥材一百二十五種,主要用於養命延年,增益氣力,屬於無毒;中品一百二十種,可能含有輕微毒性,主要用於流通經脈、祛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種,有些含有強烈毒性,主要用於破除堅積和治療慢性疾病。這三類藥材雖然在補瀉和氣味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理論和應用是相通的,反映出藥材的善惡不同及其廣泛的用途。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以三品之藥,治中外之病,何如?
岐伯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內外(經絡)的疾病,該如何治療?
用三等藥物,治療內外(經絡)的疾病,怎麼樣?
岐伯說:調氣的方法,必定要區分陰陽,確定內外(經絡),各守其位,內(經絡)的(疾病)治療內(經絡),外(經絡)的(疾病)治療外(經絡)。
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謹道如法,萬舉萬全,氣血正平,長有天命。
白話文:
治療疾病,外在的治療外在,輕微的調整,其次是平衡,嚴重的是抑制,發汗或瀉下,寒症用溫熱,熱症用涼性,使其衰減用相應的方法,根據病情的有利條件,謹慎地按照方法進行,必定能萬無一失,氣血正常化,可以延年益壽。
別,音逼。以藥治病,乃調氣之方,故必別其在陰在陽,定其在中在外,各守其所在之鄉,而內者治內,外者治外。正氣微者調補之,其次平定之,邪氣盛者闢奪之,或汗之,或下之,或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逆治從治,各隨其所利而行之,謹道如法,萬舉萬全,使氣血中正和平,而長有其天命矣。
帝曰:善。
詳明天道,合於人身,反復言之,誠為至真要論,帝故善之,不復問也。
白話文:
區分:這個字讀作「逼」。用藥物治療疾病,是通過調節氣機的方法,因此必須分清楚病邪是在陰還是陽,是在身體內部還是外部。根據病邪所在的不同位置,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內部的病要用內治的方法,外部的病要用外治的方法。
正氣衰弱的,就用調補的方法;正氣平和的,就用平定的方法;邪氣旺盛的,就用驅除的方法,或者是發汗,或者是瀉下,或者是寒熱溫涼,按照邪氣的屬性來衰減它。採用逆治或從治的方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最有利的治療方法,謹慎按照方法操作,每次治療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讓氣血恢復中正平和,這樣才能長久地保持天命。
黃帝說:好。
仔細說明天地運行法則如何與人體相應,反覆論述,誠然是至高無上的真諦,因此,黃帝認為很好,不再詢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