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

3. 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天無紀大論》,引《太始天元玉冊》之言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此篇以六元而正六十歲之紀,司天在上,在泉在下,化運在中,陽年主太,陰年主少,太主太過,少主不及,其中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以岐伯之言,藏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故以名篇。

白話文:

  1. 《天無紀大論》引用《太始天元玉冊》中的話說:在厥陰之上,風氣主導;在少陰之上,熱氣主導;在太陰之上,濕氣主導;在少陽之上,相火主導;在陽明之上,燥氣主導;在太陽之上,寒氣主導。這些就是所謂的本元,又稱六元。這篇文章用六元來確定六十歲的紀年,上屬於司天,下屬於在泉,化運居中。陽年以太為主,陰年以少為主。太主太過,少主不及。其中有變化,有勝復,有用有病,病候也不同。黃帝根據岐伯的言論,收藏在靈蘭的宮室中,題名為《六元正紀》,所以此文以之為名。

黃帝問曰:六化六變,勝復淫治,甘苦辛鹹酸淡先後,余知之矣。夫五運之化,或

從天氣,或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或從地氣而逆天氣,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其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調之正味,從逆奈何?

白話文:

  1. 根據天氣變化或與天氣變化相反,或根據天氣變化而與地氣變化相反,或根據地氣變化而與天氣變化相反,或者它們相得益彰,或者它們不相得益彰,我還不得而知。此事,想要貫通天地運行的規律,遵循地勢原理,協調它們的運轉,調和它們的變化,使天地間符合道德,不互相干擾,天地間的升降運作不會失宜,五種運氣正常運行,不會違背其法則,要如何調和它們的正味,遵循逆反之道呢?

上篇六氣司天,六氣在泉,有化有變,始焉淫勝,既則復治,舉甘苦辛鹹酸淡之味,先後主治。帝承上篇之意,而言六氣之化,六氣之變,有勝有復,有淫有治,以及甘苦辛鹹酸淡之味,先後用之,余已知之矣。若夫五運之化,或從司天之氣,或逆司天之氣,或從司天之天氣,而逆在泉之地氣,或從在泉之地氣,而逆司天之天氣。從,猶同也。

白話文:

  1. 上篇講述了六氣在天上掌管氣候,六氣在泉水裡主宰變化,它們之間有相互轉化和制約的關係,從發病開始到康復,經歷了不同階段,治療時應根據病情階段相應選用甘、苦、辛、酸、淡等不同味道的藥物。

    帝承接上篇之意,總論六氣的轉化變化,以及六氣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還有甘、苦、辛、酸、淡等不同味道藥物的相應應用,這些我已經瞭解了。

    如果說五運的變化,有的順應天上之氣,有的與天上之氣相違背,有的順應天上之天氣,而與泉水之下之地氣相違背,有的順應泉水之下之地氣,而與天上之天氣相違背。順應,表示相同。

逆,猶異也。五運上下,或相得而同,或不相得而異,未能盡明其事,今余欲通上天之紀,從下地之理,和其在中之運,調其上下之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而天地升降,不失其四時之宜,五運宣行,勿乖其五常之政,更欲調之正味之從逆,以為民病之治,所以承上篇之意,而問五運六氣相合之道也。

白話文:

  1. 「逆」,就是「異」的意思。五運上下運行,有時候相得益彰而相同,有時候不相協調而相異。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現在我想要通曉上天的運行規律,從下地的道理入手,調和它們之間的運行,協調它們上下的變化,使得上下符合德性,互不侵奪倫理秩序。這樣,天地升降運轉便不會偏離四季的規律,五運運行也會順應五行常理。更進一步,我想調和正氣之脈絡與逆氣的走向,以此治療百姓的疾病。這是我承接上篇文意的繼續,探討五運六氣相協調之道。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此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淵

源,非聖帝,孰能窮其至理歟!臣雖不敏,請陳其道,令終不滅,,久而不易。

天地之綱紀,有條不紊,變化之淵源,神妙莫測,至理所在,萬古不沒,惟聖人能問而窮之。

帝曰:願夫子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明其正化,可得聞乎?

別,音必。從其類序,如子與午合,醜與未合等,從五行之類而序之也。分其部主,如厥陰主初之氣,少陰主二之氣等,藏分六部,各主一氣也。別其宗司,如少陰司歲,熱氣宗之,太陽司歲,寒氣宗之等。別其六氣之宗,以為三陰三陽之司歲也。昭其氣數,如子寅辰午申戌,主太過,合五行之成數,丑未巳未酉亥,主不及,合五行之生數,昭其陰陽之六氣,以合五行生成之數也。

白話文:

  1. 別(bié):分類的意思。按照其順序排列,比如子屬於午,醜屬於未等,這是按照五行類別來排列的。

    分清其部位主管,比如厥陰主管開始的氣,少陰主管第二位的氣等,分藏於六部,每部主管一種氣。

    分辨其宗司,比如少陰司歲,熱氣歸屬它,太陽司歲,寒氣歸屬它等。

    分辨其六氣之宗,把它們作為三陰三陽司歲。

    說明其氣數,比如子寅辰午申戌,主管過盛,符合五行生成之數,醜未巳未酉亥,主管不足,符合五行生數,說明其陰陽之六氣,以符合五行生成之數。

明其正化,如甲己化土,乙庚化金等,厥陰風化,少陰熱化等,明五運六氣之正化,以候客邪之氣也,帝欲推而次之,以明六元正紀之義。

白話文:

  1. 瞭解六氣化生的規律,比如甲己化成土,乙庚化成金,厥陰之氣化成風,少陰之氣化成熱。弄清六運六氣的正化規律,以便觀察客邪之氣的變化。黃帝想要繼續推廣和完善這個理論,以闡明六元正紀的意義。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之可數者,請遂言之。

末數,上聲。先立其年者,立其五運在中之年也。以明其氣者,明其司天在泉上下之氣也。立年明氣,如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皆可得而明矣。能如是也,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至數之可數者,請得而遂言之也。

白話文:

  1. 「末」這個字,唸三聲。

    「立其年」是指確定某一年的位置,也就是確定這個年份在五運之中所屬的那一年。「明其氣」是指瞭解這個年份所對應的天氣氣候,也就是這個年份所屬的泉上泉下之氣。

    確定年份、瞭解天氣氣候,就像瞭解金木水火土等五行運行的順序,以及寒暑燥濕風火等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這些都是可以透過觀察而理解的。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天道的運行規律就會顯現於我們面前,人們的健康狀況也能得到調節。陰陽交替的規律也會顯得更加清晰明白,不再讓人困惑。因此,這些可以被計算的數字,我就可以一一說明給大家聽。

帝曰:太陽之政,奈何?

先天之氣,始於厥陰,終於太陽。後天之氣,始於太陽,終於厥陰,以六氣而正歲數。乃後天之氣,故首問太陽之政。

白話文:

  1. 人體的先天之氣,從厥陰開始,到太陽結束。後天之氣,從太陽開始,到厥陰結束,以六氣對應一年十二個月。由於後天之氣的重要性,所以首先要探討太陽之政。

岐伯曰:辰戌之歲也,太陽,太角,太陰,壬辰,壬戌,其運風,其化鳴紊啟坼,其變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

辰戌屬太陽,故太陽之政,辰戌之歲也。辰戌之歲,太陽司天在上,辰戌為陽,主太,故太角木運在中,而太陰在泉在下,申明太角木運在中,乃壬辰壬戌之歲也。蓋甲丙戊康壬為太,乙丁己辛癸為少,子寅辰午申戌為太,醜卯巳未酉亥為少。下文五運太少,義皆仿此。其運風,角木之運也。

白話文:

  1. 辰戌屬性為太陽,因此太陽主掌辰戌年份的運程。辰戌年份,太陽支配天界,位於上層,辰戌俱屬陽,主宰太陰,所以太角木運位於中間。而太陰位於泉水之下,說明太角木運位於中間,時辰為壬辰、壬戌年份。

    因為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文中提到的五運六氣中的太少,其含義皆依照此法則。其運風,指的就是角木之運。

其化鳴紊啟坼,風動之化也。其變振拉摧拔,風淫之變也。其病眩掉目瞑,風邪之病也。木運主歲,而一歲之中,復有五運,故太角為春木,少徵為夏火,太宮為長夏土,少商為秋金,太羽為冬水,此角徵宮商羽,為一歲之五運,太而少,少而太,亦如運氣之次序也。

白話文:

  1. 風的變化會引起鳥鳴和樹葉搖動等聲響。風過度變化會導致震動、拉扯、摧毀和拔起等現象。由風引起的疾病會出現頭暈、眼花和視力下降等症狀。

    一年中有五個季節,每個季節都由五行之一主導,因此:春季由木主導,稱為「太角」;夏季由火主導,稱為「少徵」;長夏由土主導,稱為「太宮」;秋季由金主導,稱為「少商」;冬季由水主導,稱為「太羽」。這五個季節構成了一年的循環,就像氣運的運行順序一樣,從「太」到「少」,再從「少」到「太」。

太陽,太徵,太陰,戊辰,戊戌同正徵。其運熱,其化暄暑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鬱。太徵,少宮,太商,少徵,少角。

木運之後,火運繼之,辰戌太陽之政,故太陽司天在上,辰戌為太,故太徵火運在中,而太陰在泉在下,申明太徵火運在中,乃戊辰,戊戌之歲也。太徵火運太過,太陽寒水上臨,水制於土,火得其平,故同正徵,其運熱,徵火之運也。其化暄暑鬱燠,火熱之化也。其變炎烈沸騰,火焚之變也。

白話文:

  1. 在木運之後,接著是火運。戌和辰年是太陽當令的時期,因此太陽主宰天上的運行,辰年和戍年稱為「太陽年」。

    所以太徵火運處於中間,而太陰則位於泉水之下。這說明太徵火運發生在中間,也就是戊辰和戊戌年。

    如果太徵火運過盛,太陽寒水就會臨於其上,水剋制了土,火勢就會平緩下來,所以同正徵。其運行溫熱,是徵火之運。

    它的變化是溫暖、暑氣鬱結、悶熱,這是火熱之化的表現。它的變異是炎熱、沸騰,這是火焚之變。

其病熱鬱,火逆之病也。一歲之氣,以木為始,今太徵火運主歲,故先言太徵,太徵為夏火,少宮為長夏土,太商為秋金,少羽為冬水,少角為春木,一歲之中,少角為先,承上文太羽而次之,故曰少角。

白話文:

  1. 他的病是因為熱氣鬱結,導致火氣逆行的緣故。一年之中的氣候,是以木氣為開端,如今太徵火運掌管這一年,所以先提到太徵。太徵代表夏天的火氣,少宮代表初夏的土氣,太商代表秋天的金氣,少羽代表冬天的水氣,少角代表春天的木氣。在一年之中,少角是最先出現的,從上文太羽氣候之後緊接著出現,所以說少角。

太陽,太宮,太陰,甲戌歲會,其運陰埃,其化柔潤重澤,其變震驚飄驟,其病濕,下重。太宮,少商,太羽,太角,少徵。

重澤之重平聲,下重澤重身俱同。火運之後,土運繼之,辰戌太陽之政,故太陽司天在上,辰戌為太,故太宮土運在中,而太陰在泉在下,由明太宮土運在中,乃甲辰戌甲辰戌之歲也。甲為土運,辰戌屬土,故曰歲會。其運陰埃,宮土之運也。其化柔潤重澤,土濕之化也,其變震驚飄驟,土動之變也。

白話文:

  1. 「重澤」的「重」字讀作平聲,「重澤」與「重身」的發音相同。五行相生中,火運之後是土運,辰戌屬太陽之位,因此太陽主宰上天,辰戌為「太」,「太宮」指土運居中,而太陰居泉位在下。由明太宮土運居中的年份,就是甲辰、甲戌、甲辰、甲戌這些年份。甲為土運,辰戌屬土,所以稱之為「歲會」。

    其運勢是陰陽和諧,這是土運的特性。其變化是柔和潤澤,這是土濕的變化;其變動是震動、飄忽不定,這是土動的變化。

其病濕下重,土滯之病也。太宮土運主歲,故先言太宮,太宮為長夏土,少商為秋金,太羽為冬水,太角為春木,少徵為夏火,承上文少羽而次之,故曰太角,一歲之中,太角為先。

白話文:

  1. 其病是濕氣下注,這是土氣滯留的病症。太宮在土運中主宰歲氣,所以先提到太宮,太宮代表長夏的土,少商代表秋金,太羽代表冬水,太角代表春木,少徵代表夏火,承接上文的少羽,接著是太角,所以說太角,一年之中,太角最先。

太陽,太商,太陰,庚辰,辰戌,其運涼,其化霧露蕭瑟,其病肅殺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滿。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宮。

土運之後,金運繼之,辰戌太陽之政,故太陽司天在上,辰戌為太,故太商金運在中,而太陰在泉在下,申明太商金運在中,乃庚辰,庚戌之歲也。其運涼,商金之運也。其化霧露蕭瑟,金寒之化也。其變肅殺凋零,金刑之變也。其病燥,背瞀胸滿,肺金之病也。太商金運主歲,故先言秋金之太商,四時之氣,少角為先,承上文太羽而次之,故曰少角。

白話文:

  1. 土運之後,緊接著金運。辰年、狗年屬太陽主導,因此太陽高掛於天上,辰年、狗年為「太歲」,所以「太商」金運位居中間,「太陰」金運則在下方,因此表示「太商」金運位於中間,也就是出生在夏至年的夏季。這個運勢偏涼爽,屬於金運。它的變化表現為霧露降臨、秋風瑟瑟,這是金運帶來的寒氣。它的影響是嚴酷殺伐,枯榮更替,這是金運帶來的刑殺。它帶來的疾病是肌膚乾燥、背部僵硬、胸中滿塞,這是肺金所引發的疾病。「太商」金運主導流年,因此文章先說明「秋金之太商」,四時的變化中,春季為首,承接上文所提的「太羽」,因此接著說明「少角」。

太陽、太羽、太陰,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運寒,其化凝慘溧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於溪谷。太羽,太角,少徵,太宮,少商。

金運之後,水運繼之,太陽司天在上,太羽水運在中,太陰在泉在下,太羽水運在中,乃丙辰丙戌之歲也。丙為水運,辰戌太陽寒水司天,故丙辰丙戌,皆為天符。其運寒,羽水之運也。其化凝慘溧冽,水冷之化也。其變冰雪霜雹,水堅之變也。其病大寒留於溪谷,水凝之病也。太羽主歲,故先言太羽,四時之氣,太角為先,承上文少羽而次之,故曰太角。

白話文:

  1. 金元素旺盛之後,水元素繼之強盛,太陽主宰天空位於上方,太羽之水運運行於中間,太陰之水運運行於下方,太羽之水運運行的年份屬於丙辰年和丙戌年。丙代表水運,辰和戌代表太陽主宰的寒冷之水,所以丙辰年和丙戌年都是天符之年。它的運行時節寒冷,代表羽水之運。它的變化是凝結、淒慘、刺骨,代表水的寒冷之化。它的轉變是冰、雪、霜、雹,代表水的堅硬之變。它的病症是大寒留在溪澗,代表水的凝結之病。太羽之水主導年份,所以文章先提到太羽之水。四時的氣候變化,太角之氣先到,承接上文提到的少羽之氣,所以後續提到太角之氣。

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

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其政肅,其令徐。寒府大舉,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有,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白話文:

  1. 「土」元素符合「德」的品質,與天上的「辰星」和「鎮星」相應。土生的穀物(小米)顏色深黑,政治清明,法令慎重而緩和。

    寒氣在體內大量聚集,濕氣中沒有陽氣的溫煦,就會出現火邪發作的現象,陽氣不足,中氣受損,時雨適時降下,大雨一過就散去,恢復到太陰(濕氣)狀態,陰雲密佈,濕氣得以滋潤萬物,寒氣凝結成霜,佈滿大地,雷聲在下方響起,寒濕之氣在氣候交替時盛行,人們容易患上寒濕病,肌肉萎縮,足部痿弱不能收縮,小便和血便增多。

辰戊太陽司天之政,凡此壬辰壬戊,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戊,丙辰丙戌,皆主太過之歲。氣化運行,先天時而至,太陽寒水司天,故天氣肅。太陰濕土在泉,故地氣靜。寒水司天,故寒臨太虛,而陽氣不令,濕土在泉,故水土合德,而上應水之辰星,土之鎮星。其谷玄黅者成熟也。

白話文:

  1. 當辰年、戊年太陽星司掌天界的運行時,凡是壬辰、壬戊、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戊、丙辰、丙戌這些年份,都屬於陽氣過盛的年份。

    天地氣運的運行,按照先天的時間順序進行。太陽星屬寒水,掌管天界運行,因此天氣肅殺寒冷。太陰星屬濕土,存在於泉水之中,因此地氣平和安靜。

    寒水掌管天界,所以寒冷籠罩天地虛空,壓抑陽氣的生發;濕土存在於泉水之中,所以水土結合,感應天空中的水(辰星)和土(鎮星)。

    這種年份收成的穀物顏色暗沉發黑,表明已經成熟。

天氣肅,故其政肅。地氣靜,故其令徐,寒水司天,故寒政大舉。寒政大舉,則澤無陽焰。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待時者,待少陽中治之四氣也。濕土在泉,故時雨乃涯,時雨乃涯,水土合德也。至少陽中治之時,則止極雨散,還於在泉之太陰。太陰氣盛,故云朝北極。云朝北極,則濕化乃布,而澤流萬物。

白話文:

  1. 天氣變冷,所以大自然規律嚴肅。地氣安靜,所以萬物生長緩慢。寒水主宰天空,所以寒涼的季節加劇。寒涼的季節加劇,所以水面上沒有陽光照射。水面上沒有陽光照射,所以火氣升騰需要等待時機。等待時機,就是等待春季中和的四氣。濕潤的土壤在地下,所以春雨連綿不斷。春雨連綿不斷,是水土交融的結果。等到春季中和的時節,雨水就停止了,水氣回歸於地下的太陰之氣。太陰之氣旺盛,所以說朝著北方。朝著北方,濕潤的氣息就散發開來,滋潤萬物。

合而言之,太陽司天,則寒敷於上,太陰在泉,少陽中治,則雷動於下,寒敷則寒,雷動則濕,寒濕之氣,持於三氣四氣之交,發為民病。民病寒濕之氣而發病也。肌肉萎,足萎不收,濡瀉血溢,此寒濕而兼火鬱之病也。

白話文:

  1. 綜合來說,太陽屬天,寒氣停留在上部;太陰藏於地下,少陽主於中間,雷聲在下方鳴動;寒氣停留導致寒冷,雷聲鳴動帶來濕氣;寒濕之氣在三氣四氣的交界處停留,引發民間疾病。民間疾病是由於寒濕之氣而發作的。肌肉萎縮、腳部萎縮不收、流鼻血、嘔吐出血,這些都是由於寒濕兼有火氣鬱結所致的疾病。

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耳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

加臨客氣,以在泉之右氣為始,如太陰在泉,則右位之少陽,加於初之氣,陽明加於二之氣,太陽加於三之氣,厥陰加於四之氣,少陰加於五之氣,太陰加於終之氣。凡司天之氣,加於三之氣,在歲半之上,在泉之氣,加於終之氣,在歲半之下。此一定法也。初之氣,少陽客氣加臨,因太陰在泉之位以相加,故曰地氣遷,言隨地氣遷移,以為加臨之始。少陽,相火也,故氣乃大溫,而草乃早榮,火氣流行,故民乃厲。

白話文:


  1. 客氣加臨,以泉位之右氣為起始,例如太陰在泉位,則右位的少陽之氣加臨於初之氣,陽明之氣加臨於二之氣,太陽之氣加臨於三之氣,少陽之氣加臨於四之氣,少陰之氣加臨於五之氣,太陰之氣加臨於終之氣。

    所有主導天之氣候,加臨於三之氣,在歲半之上。源自泉之氣候,加臨於終之氣,在歲半之下。這就是氣候運行的規律。

    初之氣,少陽客氣加臨,因為太陰在泉位而互相加臨,所以稱作「地氣變動」,說明跟著地氣變化,作為客氣加臨的起始。少陽之氣,即相火之氣,所以天氣炎熱,草木提早生長,火氣旺盛,人容易生病。

厲,亢厲也。溫病,熱病也。溫病乃作,如身熱,頭痛,嘔吐,肌膚瘡瘍者是也。

二之氣,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

二之氣,陽明客氣加臨。陽明,清金也,故大涼反至。大涼反至,則民乃悽慘,而草乃遇寒。慘而寒,則火氣遂抑。外慘寒,內火抑,故民病氣鬱中滿。鬱滿之病始於寒,故曰寒乃始。

白話文:

  1. 第二股氣,是陽明客氣侵入人體。陽明之氣具有清金的作用,所以反而會造成嚴寒。嚴寒來襲,百姓感到悲慘淒涼,草木也遭受凍傷。悲慘寒冷,則火氣受到抑制。外面悲慘寒冷,內在火氣受抑,所以百姓會得氣鬱中滿的疾病。氣鬱中滿的病症起因於寒冷,因此說寒冷是病症的開始。

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

三之氣,太陽客氣加臨,太陽司天,故天政布。太陽,寒水也。故寒氣行,而雨乃降。民病加臨之客氣,故寒。外病寒,而中反熱,癰疽注下,寒制之,而熱氣不上也。心熱瞀悶,寒折之,而熱氣不達也。不急治之,將陷溺矣,故不治者死。

白話文:

  1. 三陰的病症,是太陽客氣侵犯所致。太陽屬天,因此天氣變化而發病。太陽,指寒水。所以寒氣運行,就會降雨。人體生病,也是受到外來客氣的侵犯,所以會感到寒冷。外感寒邪,內部反而發熱,癰疽會流膿,這是寒氣壓制住熱氣,使熱氣無法上升所致。心臟發熱,頭暈目眩,寒氣會抑制熱氣,使熱氣無法到達心臟。如果不緊急治療,病情將會惡化,所以不予治療的患者會死亡。

四之氣,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

長,上聲,下同。四之氣,厥陰客氣加臨。厥陰,風也。太陰在泉,太陰,濕也,故風濕交爭。風濕交爭,故風化為雨。風化為雨,則萬物乃長,乃化乃成。風木生火,故民病大熱。木製其土,故少氣。病太陰脾土,故肌肉痿,足痿。病厥陰肝木,則注下赤白。

白話文:

  1. 長,上聲,下同。四種氣候的變化,源於侵襲而來的陰氣。陰氣,就是風。太陰屬於地下水,太陰,指陰氣,所以風和寒交替出現。風和寒交替出現,所以風化為雨。風化為雨,那麼萬物便會生長、轉化和成熟。風助木生火,所以人們容易患上高熱。木克土,所以人體氣息微弱。患有太陰寒土的病,所以人的筋骨萎縮,手腳麻痺。患有厥陰肝木的病,則會排出赤白之物。

五之氣,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

五之氣,少陰客氣加臨,少陰主二之氣。上文二之氣,草乃遇寒,火氣遂抑,至此客氣加臨,則火氣遂抑者,而陽復化。草乃遇寒者,而草乃長,乃化乃成,先郁後伸,故民乃舒而無病。

白話文:

  1. 五行的氣,少陰屬陰,客氣臨到,少陰佔據了第二個位置。前面說的第二個位置,是陽氣遇到的寒氣,火氣於是受到壓抑。到了這個時候,客氣臨到,那麼火氣就會受到壓抑,而陽氣又會復原。陽氣遇到的寒氣,陽氣就開始生長,變化的過程就完成了。先是鬱積,然後伸展,所以人民才會舒坦沒有疾病。

終之氣,地與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

終之氣,太陰客氣加臨,合其在泉之氣,故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濕令行也。埃昏郊野,地氣正也。太陽寒水,主終之氣,故民乃慘淒,而寒風以至,此加臨之氣,合在泉之氣;主時之氣,合司天之氣,無有偏勝,民當無病,若無寒濕之化,而有火熱之氣,是為反者,反則胎孕不育不成,故孕乃死。

白話文:

  1. 當終止之氣來臨時,來自太陰的客氣加入泉水之氣,使得地氣變得濕潤,陰氣聚集在天空中,濕氣運行在地面,埃塵瀰漫在郊野,這些都是地氣正常運行的表現。太陽寒水之氣主導終止之氣,因此人們感到悲傷淒涼,而寒風也隨之而來,這些都是客氣融入泉水之氣的表現。當主時之氣和司天之氣相合時,沒有偏勝一方,人們就不會生病。如果沒有寒濕之氣的變化,卻出現了火熱之氣,那麼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導致胎兒不能正常發育和出生,因此懷孕的婦女會胎死腹中。

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

歲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適氣同異,多少制之。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寒濕化,,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白話文:

  1. 人體在四季中維持正常運作,避免邪氣侵襲以保護健康。應適應不同的氣候變化,適當調節寒、熱、溫、涼的攝取。相同性質的東西,例如寒濕,可用燥熱的方法化解。相反性質的東西,例如寒濕,可用寒濕的方法化解。所以,相同性質的東西可以多用,相反性質的東西則要少用。用寒的要遠離寒,用涼的要遠離涼,用溫的要遠離溫,用熱的要遠離熱。飲食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有例外的情況是相反的,這就成了疾病。這就是所謂的適應時令。

舊本寒濕化之寒訛燥今改。太陽,寒水也。太陰,濕土也。故辰戌之歲,宜食火味之苦以燥之,而治其濕,宜食火味之苦以溫之,而治其寒,鬱氣者,水勝則火鬱,土勝則水鬱,故必折其鬱氣。郁者復之基,若欲折之,當先資其化源。如欲折其火,先資其木。欲折其水,先資其金,以為生化之源。

白話文:

  1. 以前版本把寒濕化為寒燥,現在改正過來。太陽之氣,屬寒水;太陰之氣,屬濕土。因此,在辰戌年,宜進食辛辣苦味的食物以去除濕氣,進食辛辣苦味的食物以溫暖身體祛寒;鬱悶之氣,是由於水氣過盛導致火氣鬱滯,或土氣過盛導致水氣鬱滯造成的。所以,必須消除鬱滯之氣。鬱滯之氣是疾病復發的根源,若要消除鬱滯,應當先滋養其生化之源。如果要消除火氣,先滋養其木氣。如果要消除水氣,先滋養其金氣,作為其生化之源。

辰戌之歲,運氣暴過而生其疾,當食玄黅之歲谷,以全其真,避客氣之虛邪,以安其正。一歲之中,有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化運之氣。適,酌也。酌其氣之同異,而言氣味之多少,以制之,如水土主運,同寒濕之氣者,宜用燥熱之氣味以制化,燥以化濕,熱以化寒,如木金火主運,異寒濕之氣者,宜用寒濕之氣味以制化。木火為熱,寒以化之,金氣為燥,濕以化之,同則氣盛,故同者,用燥熱之氣味宜多之。

白話文:

  1. 在鼠年和狗年的歲運交替時,會產生疾病,這時應該食用玄黑色的穀物來補充元氣,避免外邪侵犯以保持身體健康。一年之中,有司天之氣(來自天上的氣)、在泉之氣(來自地下的氣)、化運之氣(運化變化的氣)。「酌」的意思是斟酌。斟酌各種氣的相同與不同,依照氣味的多少來調整飲食,作為治療。例如:水土當令,屬於寒濕之氣,就應該用溫熱乾燥的藥材來調治,用溫熱來化解濕氣,用乾燥來化解寒氣。例如:木金火當令,不屬於寒濕之氣,就應該用寒濕的藥材來調治,用寒氣來化解熱氣,用濕氣來化解燥氣。相同的氣會增強,因此,如果氣勢旺盛,就應該多用溫熱乾燥的藥材。

異則氣孤,故異者,用寒濕之氣味宜少之。寒熱溫涼,用以治病,乃有故無殞,如用寒品以治熱,則人身熱氣當之,不增寒氣,是用寒遠寒也,用涼品以治溫,則人身溫氣當之,不增涼氣,是用涼遠涼也,用溫品以治涼,則人身涼氣當之不增溫氣,是用溫遠溫也。用熱品以治寒,則人身寒氣當之,不增熱氣,是用熱遠熱也,服食之宜,亦同此法,其有假者,似寒而實熱,似熱而實寒,似涼而實溫,似溫而實涼也。如是則反於常理,又當從其反以治之。

白話文:

  1. 當身體出現異常的狀況時,單獨使用寒或濕這種性質的藥物應當適量。使用寒、熱、溫、涼等藥物治療疾病,必須有科學依據,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例如,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熱性疾病,人體的熱氣會與藥物的寒涼之氣抗衡,不會增加寒氣,反而會導致寒涼藥物的作用被抵消。同樣的道理,用涼性藥物治療溫熱性疾病,人體的溫熱之氣會與藥物的涼性之氣抗衡,不會增加涼氣,導致涼性藥物的作用被抵消。用溫熱藥物治療涼性疾病,人體的涼氣會與藥物的溫熱之氣抗衡,不會增加溫熱之氣,導致溫熱藥物的作用被抵消。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性疾病,人體的寒氣會與藥物的熱性之氣抗衡,不會增加熱氣,導致熱性藥物的作用被抵消。飲食方面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有些疾病雖然表面表現為寒證,但實際上是熱證;或者表面表現為熱證,但實際上是寒證;或者表面表現為涼證,但實際上是溫證;或者表面表現為溫證,但實際上是涼證。這種情況下,治療方法與常理相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症治療。

反是者,不以反常之法治之也。不以反常治之,則病。以上施治,所謂時也,猶言隨時制宜也。

帝曰:陽明之政,何如?岐伯曰:卯酉之紀也。陽明,少角,少陰,清熱勝復同,同正商,丁卯歲會,丁酉,其運風清熱,少角,太徵,少宮,太商,少羽。

卯酉屬陽明,帝問陽明之政,故曰卯酉之紀也。陽明司天在上,少角化運在中,少陰在泉在下,卯酉主不及,乙丁己辛癸與之相合,皆主不及,故化運皆屬乎少。清熱勝復同,言少角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氣勝,既則火之熱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陽明上臨,金氣勝矣。火熱復而金氣平,故曰同正商。

白話文:

  1. 卯酉屬於陽明時令,皇帝詢問陽明時令的政務,所以稱卯酉為紀年。陽明主宰天空運行,少角木運居中,少陰水運居下,卯酉主宰不及,乙丁己辛癸與之相應,也都主宰不及,因此化運都屬於少。清熱勝復同,說明少角木運不及,開始時金的清氣強盛,後來火的熱氣恢復,勝與復,都主宰一年的氣候,陽明在上方主宰,金氣強盛。火熱恢復後金氣平息,因此稱為同正商。

丁為木運,臨於卯木,是為歲會,故曰丁卯歲會。陽明司天,少角木運,乃丁卯丁酉之歲,故又曰丁酉。其運風,角木之運也。清者,金之勝。熱者,火之復。此一歲之氣也。若四時之氣,則少角為春,太徵為夏,少宮為長夏,太商為秋,少羽為冬。

白話文:

  1. 丁是木運,正逢卯木之年,稱為歲會,所以稱為丁卯歲會。陽明星司掌天空,少角木運,就是丁卯和丁酉之年,所以又稱為丁酉。其運氣就是角木的運氣。清氣,是金氣勝過水氣。熱氣,是火氣復燃。這是一年的氣運。如果按照四季來分,少角是春天,太徵是夏天,少宮是盛夏,太商是秋天,少羽是冬天。

陽明,少徵,少陰,寒雨勝復同,同正商,癸卯癸酉,其運熱,寒雨,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太角。

木運之次,火運繼之,火運不及,故陽明在上。少徵火運在中,少陰在下,寒雨勝復同。言少徵火運不及,始則水之寒氣勝,既則土之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陽明上臨,金氣勝矣。火運在中,金得其平,故同正商。少徵火運,乃癸卯癸酉之歲,其運熱,徵火之運也。

白話文:

  1. 木運過後,接著是火運。火運旺盛,因此陽明(金氣)位居上方。少徵(火氣)運位居中,少陰(水氣)運位居下方,寒雨(水運)交替盛行。

    這句話的意思是,少徵火運不旺盛,一開始水氣的寒氣很盛,接著土氣的雨氣又興起。盛行和交替,都主導著一年的氣候。陽明金氣高居上方,而水氣、土氣交替,火氣位居中,金氣平衡,因此與正商(金氣正盛)相同。

    少徵火運,是指癸卯癸酉這兩個年份,其運勢炎熱,是徵火運的一種。

寒者水之勝,雨者土之復,此一歲之氣也。歲運少徵,故先言少徵。少徵,夏火也。太宮,長夏土也。少商,秋金也。太羽,冬水也。太角,春木也。此四時之氣也。四時之氣,太角為先。

白話文:

  1. 冬天是水氣盛行的時候,春天是土氣恢復的時候。而這都是一年之中氣候變化的規律。四季的氣候依次變化,所以先從春季講起。春季是火氣開始活躍的時期,對應少徵穴。夏季是土氣旺盛的時期,對應太宮穴。秋季是金氣旺盛的時期,對應少商穴。冬季是水氣旺盛的時期,對應太羽穴。而春季是木氣開始生長的時候,對應太角穴。這是四季的氣候變化規律,而春季是最先開始的。

陽明,少宮,少陰,風涼勝復同,己卯己酉,其運雨,風涼,少宮,太商,少羽,少角,太徵。

火運之次,土運繼之,己為土運不及,故陽明在上,少宮土運在中,少陰在下,風涼勝復同。言少宮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氣勝,既則金之涼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少宮土運,乃己卯己酉之歲,其運雨,宮土之運也。風者木之勝,涼者金之復,此一歲之氣也。歲運少宮,故先言少宮。

白話文:

  1. 火運的階段之後是土運,但己年的土運力量不足,所以陽明(太陽膀胱經)在上,少宮土運在中間,少陰(腎經)在下,風涼的氣候交替出現。

    這段話的意思是,少宮土運力量不足,一開始是木氣(風)旺盛,接著是金氣(涼)恢復,旺盛與恢復,共同主宰一年的氣候。少宮土運,指己卯、己酉年,其運勢和氣候與宮土相關。風是木氣旺盛,涼是金氣恢復,這是這一年氣候的特徵。年份運勢在少宮,所以文章首先談論少宮。

少宮,長夏土也,太商,秋金也,少羽,冬水也,少角,春木也,太徵,夏火也,四時之氣,少角為先。

陽明,少商,少陰,熱寒勝復同,同正商,乙卯天符,乙酉歲會,太乙天符,其運涼,熱寒,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太宮。

土運之次,金運繼之,乙為金運不及,故陽明在上,少商金運在中,少陰在下,熱寒勝復同。言少商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氣勝,既則水寒之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陽明上臨,金氣勝矣。

白話文:

  1. 在中醫的五行運轉中,土運之後是金運。乙代表金運不足,因此陽明經脈在上,少商穴位於金運的中間,少陰經脈在下,冷熱的變化交替出現。

    少商穴的金運不足,一開始是火熱之氣占上風,接著又是水寒之氣回歸,冷熱交替,共同主宰一年的氣候。陽明經脈處於上方,金氣增強了。

始則熱勝,金得其平,故同正商,少商金運,乃乙卯乙酉之歲,乙為金運,卯為陽明燥金,運氣與司天之氣相合,故曰乙卯天符,乙為金運,酉支屬金,運氣與歲支之氣相合,故曰乙酉歲會。乙酉既為歲會,亦為天符,天符兼歲會,則為太乙天符。其運涼,商金之氣也。熱者火之勝,寒者水之復,少商歲運,故先言秋金之少商,而四時之氣,角木為先。

白話文:

  1. 一開始是熱氣旺盛,金氣平和,所以金氣與商調相合,少商金運,是乙未乙巳之年,乙屬金運,未屬陽明燥金,金運與司天之氣相符合,所以說乙未為天符,乙屬金運,巳支屬金,金運與歲支之氣相符合,所以說乙巳為歲會。乙巳既是歲會,也是天符,天符兼歲會,則是太乙天符。它們的運氣屬涼,是商金之氣。熱屬火氣旺盛,寒屬水氣恢復,少商屬歲運,所以先說秋金的少商,而四時之氣,角木為先。

陽明,少羽,少陰,雨風勝復同,辛卯少宮同,辛酉辛卯,其運寒,雨風,少羽,少角,太徵,少宮,太商。

金運之次,水運繼之,辛為水運不及,故陽明在上,少羽水運在中,少陰在下,雨風勝復同。言少羽水運不及,始則土之雨氣勝,既則木之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水運不及,則土氣勝,當辛卯之歲,卯木製土,故辛卯少宮同,上文皆同正商,此但舉一歲,而少宮同,蓋舉一,以補上文之未盡。欲人仿此類推,不可執一之意,少羽水運,乃辛酉辛卯之歲,其運寒,羽水之運也。

白話文:

  1. 金行運轉之後,接著是水行運轉。辛金屬水,但水運不足,所以陽明在上,少羽水運在中,少陰在下,雨氣和風氣交替增強。這說明少羽水運不足,一開始是土的雨氣增強,接著是木的風氣恢復,增強和恢復,都主宰一個年份的氣候。

    水運不足,則土氣增強。辛卯年,卯木生土,所以辛卯少宮相同。上文都同於正商,這裡只舉了一個年份,而少宮相同,是因為舉一個例子來補充上文沒有說完的部分。

    希望讀者以此類推,不要拘泥於一個意思。少羽水運是辛酉辛卯年,運勢寒冷,是羽水的運勢。

雨者土之勝,風者木之復,少羽水運,故先言少羽之冬,四時之氣,始於角,而終於羽。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天氣急,地氣明,陽專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堅,

淳風乃治,風燥橫運,流於氣交,多陽少陰,云趨雨府,濕化乃敷,燥極而澤,其谷白丹,間,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應太白熒惑,其政切,其令暴,蟄蟲,乃見,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熱發,暴振慄,癃閉,清先而勁,毛蟲乃死,熱,後而暴,介蟲乃殃,其發躁,勝復之作,擾而大亂,清熱之氣,持於氣交。

白話文:

  1. 在溫和的氣候下,燥熱的風氣橫行,影響著氣候變化,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就像烏雲聚集,等待降雨,濕潤的氣息才能滋潤大地,燥熱極致,才會有雨落。這種氣候下,穀物多為白色和紅色,偶爾會有變異品種。穀物的壽命較短,但品質較好,羽毛優良。金和火的力量結合,上應天上金星和火星,其政令嚴厲,執行迅速。冬眠的昆蟲開始甦醒,流水不結冰。人們容易咳嗽、喉嚨發炎,出現寒熱交替、突然發抖、小便不暢等疾病。天氣晴朗,風力強勁,毛毛蟲會死亡。天氣炎熱,風勢猛烈,介殼蟲類會受災。這種燥熱的氣候容易引起躁動,導致社會動盪,只有清熱之氣才能穩定氣候變化。

間去聲,見音現,下俱同。卯酉為陽明司天之政,凡此丁卯丁酉,癸卯癸酉,己卯己酉,乙卯乙酉,辛卯辛酉,皆主不及之歲,氣化運行,後天時而至,陽明燥金司天,故天氣急,急,勁急也。少陰君火在泉,故地氣明,明,光明也。陽明在上,君火在下,故陽專其令,炎暑大行,而物燥以堅,主時之初氣,厥陰風木,故淳風乃治,燥金司天,風木主時,故風燥橫於運氣之中,橫,橫偏也。

白話文:

  1. 在卯或酉時分,由陽明燥金主宰天象時,凡是丁卯、丁酉、癸卯、癸酉、己卯、己酉、乙卯、乙酉、辛卯、辛酉這些年份中,都屬於能量不足的年份。氣候運轉,到了後天的季節,陽明燥金主宰天象,所以天氣乾燥而猛烈,「勁急」指風勢強勁。少陰君火位於地底,所以地氣光明。「陽明」在上,「君火」在下,所以陽氣佔據主導地位,造成炎熱的天氣,萬物在乾燥天氣下容易堅硬。主宰初春氣候的是厥陰風木,所以和風得以調和,燥金主宰天象,風木主宰季節,所以風乾氣候橫行於運氣之中,橫,指偏離正常。

從三氣而及於四氣,故流於氣交,四之氣,少陽相火,故多陽少陰,少陽受三氣之交,三之氣,太陰濕土,故云趨雨府,濕化乃敷,五之氣,陽明燥金,終之氣,太陽寒水,故燥極而復澤。其谷白丹者,感司天之金氣則白,感在泉之火氣則丹。所謂歲谷也,左右二氣,謂之間氣,間谷者,感左右間氣成熟之谷也。

白話文:

  1. 從三種氣發展到四種氣,所以流入氣交之中。四種氣中,少陽氣像火,所以陽氣多而陰氣少。少陽氣受到三種氣的交會,三種氣中,太陰氣像濕土,所以能催生雨水,濕潤能滋養萬物。五種氣中,陽明氣像燥金,最後一種氣,太陽氣像寒水,所以燥熱極致後又變回潤澤。其中帶有金色或紅色的種子,受到主宰天空的金色之氣的影響而變白,受到主宰地下的火氣的影響而變紅。這就是所謂的「歲谷」。左右兩側的氣,稱為「間氣」。「間谷」指的是受到左右間氣影響而成熟的種子。

太者,子午少陰,寅申少陽,辰戌太陽,皆謂之太,今陽明司天,則左太陽,右少陽,命太者之間谷,亦早成熟也。天氣主生,故命太者,但言司天之左右,而在泉不與也。不及之歲,間谷命太,則太過之歲,間谷當命少矣。耗,虛散也。甲,介蟲也。卯酉陽明司天,金氣不及,故白色之羽毛,甲金之品類,皆耗散而不蕃聚也。

白話文:

  1. 「太」是指子午時辰的少陰,寅申時辰的少陽,辰戌時辰的太陽,這些時辰統稱為「太」。現在陽明司天,那麼它的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把「太」時辰之間的河谷也稱為「太」,也是因為它成熟得早。天氣主宰生長,所以稱作「太」,但只說陽明司天左右的河谷,泉水中的河谷不是這樣的。在金氣不足的年份,河谷被稱為「太」,那麼金氣過盛的年份,河谷應該稱為「少」。「耗」指虛弱分散。「甲」指介蟲。「卯酉」時辰陽明司天,金元素不足,所以白色的羽毛、介蟲一類的生物都會虛弱分散,無法繁衍生息。

司天者金,在泉者火,故金火合德,上應金之太白,火之熒惑二星,其政勁切,金之政也。其令急暴,火之令也,君火在泉,故蟄蟲乃見,而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肺金之病也。寒熱發,暴振慄癃閉,水火不交之病也。金氣司天,故清先而勁。清先而勁,則毛蟲乃死,金刑木也。

白話文:

  1. 掌管天象的是西方之金,掌管水中的是南方之火。因此,金火相合,上應星宿中金星和火星的運行。金主收斂、肅殺,所以其政事嚴厲。火主急迫、爆烈,所以其政令急躁。

    君火在泉下,所以蟄伏的蟲子開始出現,流水不再結冰。但此時人也容易咳嗽、喉嚨不通,這是肺金虛弱的表現。如果同時出現寒熱相搏、劇烈顫抖、小便不通的症狀,則是水火失調的表現。

    金氣掌管天象,所以先有清爽之氣,然後纔有嚴厲之氣。清爽之氣先至,則毛蟲死亡,這是因金克木所致。

火氣在泉,故熱後而暴。熱後而暴,則介蟲乃殃,火刑金也。金勁火暴,其發甚躁,始焉金勝,既則火復,故勝復之作,擾而大亂,清金熱火之氣,上下相繼,故曰持於氣交。

白話文:

  1. 火氣蘊藏於心腎交會之處,所以發怒後會突然暴躁。發怒後突然暴躁,就會傷害肺部,因為火能克金。金性堅強,火性暴烈,發作起來非常急躁。剛開始時,金氣盛而剋制火氣,但後來火氣又會反撲,於是反覆爭勝,造成大亂。此時人體氣血上逆下走,火熱之氣交替出現,所以說這種情況是由於氣血交爭引起的。

初之氣,地氣遷,陰始凝,氣始肅,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鼽衄,嚏欠,嘔,小便黃赤,甚則淋。

初之氣,初之客氣加臨也。地氣遷,初之客氣,從在泉之地氣而右遷也。少陰在泉,則右位之太陰,為初之客氣,濕氣方勝,故陰始凝,燥金司天,故氣始肅,陰凝而清肅,則水乃冰,水冰而凍解,則寒雨化,其病中熱而脹,濕氣不能外達也。面目浮腫,濕氣不能下行也。善眠,內外上下,氣機不利也,凡此皆太陰脾濕之病也。

白話文:

  1. 初之氣:指疾病初期出現的症狀,是由於外邪侵襲所致。

    地氣遷:指大地的氣候變化,由此導致外邪移位。

    初之客氣:指外邪在疾病初期的活動位置。

    在泉之地氣:指少陰經的氣,位於腳底湧泉穴的位置。

    右遷:外邪從少陰經的位置向右移動。

    太陰:與少陰相對的一條經絡。

    濕氣方勝:濕氣旺盛。

    陰始凝:陰氣開始凝結。

    燥金司天:金氣乾燥,主宰天空。

    氣始肅:空氣開始冷肅。

    陰凝而清肅:陰氣凝結,空氣冷肅。

    水乃冰:水在冷肅的環境中結冰。

    水冰而凍解:冰融化成寒雨。

    其病中熱而脹:患者感到身體內有熱感,並且伴有腫脹。

    濕氣不能外達:濕氣無法向外排出。

    面目浮腫:濕氣無法向下運行,導致面部浮腫。

    善眠:患者容易嗜睡。

    內外上下,氣機不利:氣機在身體內外上下運行不暢。

    凡此皆太陰脾濕之病也:以上症狀都是太陰脾經濕氣過盛所引起的疾病。

鼽衄嚏欠,太陰肺燥之病也。土氣不和於上,則嘔;土氣不和於下,則小便黃赤,甚則淋。

二之氣,陽乃有,民乃有,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

二之客氣,少陽相火加臨,少陽為初陽之氣,故陽氣乃有,民乃舒,而物乃生榮,相火之氣,厲而暴,故厲大至,民善暴死。

白話文:

  1. 在三焦的外部環境中,陽明燥金的氣息來襲。乾金屬天,因此天上降下清氣;清金屬秋,因此產生涼爽的氣候。陽明之氣燥熱,所以燥熱之氣結合起來,燥氣極盛而產生水澤,這是金生水的作用。燥金主熱,水澤主寒,因此百姓會出現寒熱的疾病。

    三之氣,天政布,涼乃行,燥熱交合,燥極而澤,民病寒熱。

    三之客氣,陽明燥金加臨,乾金為天,故天政布,清金為秋,故涼乃行。陽明氣燥而熱,故燥熱交合,燥極而澤,金生水也。燥金主熱,水澤主寒,故民病寒熱。[^白話-47]

四之氣,寒雨降,病暴僕,振慄譫妄,少氣,嗌乾引飲,及為心痛,癰腫瘡瘍,瘧寒之疾,骨痿血便。

四之客氣,太陽寒水加臨,故寒雨降,民病暴僕,太陽之氣厥逆也。振慄譫妄少氣,太陽陽熱之氣不足也。嗌乾引飲,及為心痛,太陽寒水之氣不足也,寒水不足而火氣盛,則為癰腫瘡瘍,陽熱不足而陰氣盛,則為瘧寒之疾。陽虛則骨痿,陰虛則便血。上文暴振慄,乃身發寒熱而振慄也,此振慄,乃陽氣內虛而振慄也,是振慄之有別也。

白話文:

  1. 當四時的邪氣來臨時,太陽經感受寒水邪氣,就會導致寒雨降臨,百姓會出現嚴重的疾病,這是太陽經的陽氣逆亂引起的。

    振顫、說胡話、呼吸淺短,是太陽經的陽熱之氣不足造成的。

    喉嚨乾渴、想喝水,以及心痛,是太陽經的寒水之氣不足造成的。寒水之氣不足而火氣旺盛,會形成癰腫瘡瘍。陽熱之氣不足而陰氣旺盛,會導致瘧疾。

    陽氣虛弱會導致骨頭痿軟,陰氣虛弱會導致便血。

    前面提到的「暴振慄」,是指身體發冷發熱伴有振顫的症狀。而這裡提到的「振慄」,是指陽氣內虛而引起的振顫,與前面提到的振慄不同。

五之氣,春令反行,草乃生榮,民氣和。

五之客氣,厥陰風木加臨,故春令反行,草乃生榮,民氣和而無病。

終之氣,陽氣有,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

終之客氣,少陰君火加臨,故陽氣有,候反溫,冬寒反溫,故蟄蟲來見,而流水不冰。加臨之客氣,即在泉之地氣,故民乃康平。候反溫,故其病溫。

白話文:

  1. 最終的客氣來臨,少陰君火加入其中,所以陽氣充足,候氣也會反溫,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會變暖,所以蟄居的蟲子出來覓食,而流水也不會結冰。客氣來臨的地方,就是泉水所在之地,所以人民才會健康平安。候氣反溫,所以相應的疾病也會是溫病。

故食歲谷以安其氣,食間谷以去其邪,歲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運氣,

無使受邪,折其鬱氣,資其化源,以寒熱輕重,少多其制,同熱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涼遠涼,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用溫遠溫,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亂天地之經,擾陰陽之紀也。

白話文:

  1. 不要讓身體受到外邪侵襲,要疏通鬱結之氣,保養身體的化生之源。根據寒熱輕重的不同,用藥的劑量和種類也要不同。歸於熱性的疾病,大多由自然界中的熱邪引起,歸於寒性的疾病,大多由自然界中的寒邪引起。

    用涼藥治療熱證,用熱藥治療寒證,用寒藥治療熱證,用溫藥治療寒證。飲食宜根據不同的治療原則,如果犯了相反的法則,就會對身體有害。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反之,就會擾亂天地自然規律,破壞陰陽平衡。

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之歲,故食白丹之歲谷,以安其正氣,食間氣之間谷,以去其外邪。上燥下火,其氣燥熱,故宜水味之咸以治之,更以苦濟火,以辛益燥,或汗之,或清之,或散之,去其外邪而安其運氣也。折其鬱氣,必先資其化源,更以寒熱之輕重,而制氣味之少多,如同熱氣者,多金寒之天氣以制化,同清氣者,多火熱之地氣以制化。用涼遠涼,至假者反之,解同上文,此其道也。

白話文:

  1. 當陽明金氣主導天上時,少陰君火則在泉水之中,這一年應服用白色的補藥「白丹」來滋養正氣,並食用屬間氣之年的穀物,以驅除外邪。

    由於陽明燥金在上,少陰君火在下,所以整體氣候乾燥炎熱,因此適合用鹹味的水來調理,並輔以苦味藥材瀉火,辛味藥材祛燥。治療方法可以是發汗、清熱、祛風,以消除外邪,安撫運氣。

    若要消除鬱氣,必須先補充化氣之源。同時根據寒熱輕重的程度,調整藥物氣味的用量。例如,面對熱氣時,就多用金寒之氣的藥物來制衡;面對清氣時,就多用火熱之氣的藥物來制衡。

    用涼性藥物治療遠離涼性,直到藥效過頭後才反過來用溫熱藥物治療。這個原則與上文相同。

言此乃治得其平之道。反是者,言不有其道以治之也。亂天地之經,則上下不和,擾陰陽之紀,則傳次失宜,上文太陽寒氣司天,故先言用寒遠寒,此陽明金氣司天,故先言用涼遠涼,下文少陽相火,少陽君火司天,則先言用熱遠熱,太陰濕氣司天,並先言用涼遠涼。厥陰風氣司天,則先言用溫遠溫,皆從其類而首言之,毋以其近而忽之。

白話文:

  1. 這段話在講述治療疾病的方法,強調要根據不同的病症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如果治療不對症,就會導致病情加重。比如,陽明金氣掌管著天氣,如果傷了金氣,就會導致天氣異常,上下失衡;擾亂了陰陽的規律,就會導致疾病傳染擴散。

    因此,治療時要用寒藥去除寒氣,用涼藥去除涼氣,要用熱藥去除熱氣,要用涼藥去除寒氣,要用溫藥去除風氣。具體用什麼藥,要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因為某個藥物比較容易得到就忽視了其他的治療方法。

帝曰:善。少陽之政,奈何?岐伯曰:寅申之紀也,少陽,太角,厥陰,壬寅壬申,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坼,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掉眩,支脅驚駭。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

寅申屬少陽,帝問少陽之政,故曰寅申之紀也。少陽司天在上,太角化運在中,厥陰在泉在下,少陽司天,太角木運,乃壬寅坤之歲,上文太陽司天,太角木運,言其運風,其化鳴紊啟坼,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掉眩目瞑,此亦太角木運,故大義相同。支脅驚駭,掉眩之劇也,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序同太陽,解之並同。

白話文:

  1. 寅年和申年屬少陽,古人把少陽的運轉規律稱為「寅申紀」。少陽司掌天象的上部,太角星主導運化在中部,厥陰主掌地泉在下部。少陽司天,太角木星運行,就是壬寅坤歲。前面提到太陽司天,太角木星運行,說它運化風,它的變化是嚎叫、紛亂、張開、撕裂,它的變化是震動、牽拉、毀壞、拔除,它的病症是眩暈、視力模糊、眼睛閉合,這也與太角木星的運化有關,所以大體上與太陽相同。支脅部位驚恐,眩暈非常嚴重。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這五個穴位與太陽穴位相似,解法也相同。

少陽、太徵,厥陰,戊寅天符,戊申天符,其運暑,其化暄囂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上熱鬱,血溢血泄,心痛,太徵,少宮,太商,少羽,少角。

木運之次,火運繼之,故少陽司天,太徵火運在中,厥陰在泉,少陽司天,太徵火運在中,乃戊寅戊申之歲,戊為火運,寅申少陽相火司天,故曰戊寅天符,戊寅天符,謂主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相符也。其運暑,徵火之運也,其化暄囂鬱燠,火熱之化也。其變炎烈沸騰,火焚之變也。其病上熱鬱,血溢血泄,心痛,火逆之病也。太徵少宮等,解同太陽。

白話文:

  1. 在木運之後,緊接火運,因此少陽主宰天空。太徵在火運之中,厥陰在泉水之中,少陽主宰天空,太徵在火運之中,這是戊寅、戊申的年份。戊為火運,寅、申為少陽相火主宰天空,所以稱戊寅為「天符」,即主運之氣與主宰天空之氣相符。

    火運的氣候炎熱,這是徵火運行的結果。其氣候變化表現為溫和喧鬧、沉鬱炎熱,這是火熱之氣變化的結果。其氣候異常表現為炎熱劇烈、沸騰翻滾,這是烈火焚燒之氣變化的結果。

    火運所致的疾病為上部發熱鬱結,血氣外溢或腹瀉,心臟疼痛,這是火氣上逆引起的疾病。太徵、少宮等,與太陽相同。

少陽,太宮,厥陰,甲寅甲申,其運陰雨,其化柔潤重澤,其變震驚飄驟,其病體重胕腫,痞飲,太宮,少商,太羽,太角,少徵。

火運之次,土運繼之,上少陽,中太宮土運,下厥陰,少陽司天,太宮土運在中,乃甲寅甲申之歲,其運陰雨,宮土之運也,其化柔潤重澤,土濕之化也,其變震驚飄驟,土動之變也。其病體重胕腫,痞飲,土滯之病也,太宮少商等,解同太陽。

白話文:

  1. 火運之後,是土運,上面是少陽,中部是太宮土運,下面是陰,少陽主管天,太宮土運居中,代表甲寅、甲申這一年,它的運勢是陰雨,是宮土的運勢,它的變化柔潤而厚重,是土的變化,它的轉化是震驚,是土動的變化。它的病是體重、腹脹、水腫,是土的病症,太宮少商等,意義相同。

少陽,太商,厥陰,庚寅庚申,同正商,其運涼,其化霧露清切,其變肅殺凋零,其病肩背胸中,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宮。

土運之次,金運繼之,上少陽,中太商金運,下厥陰,少陽司天,太商金運在中,乃庚寅庚申之歲,金運太過,司天之火氣制之,則金氣平,故同正商,其運涼,商金之運也,其化霧露清切,金涼之化也,其變肅殺凋零,金刑之變也,其病肩背胸中,肺金之病也,太商,少羽等,解同太陽。

白話文:

  1. 土運之後,接著是金運,上面是少陽,中間是太商金運,下面是厥陰。少陽司掌天,太商金運居中,這是在甲申、乙酉、庚寅、辛卯年。金運過盛,司天的火氣剋制它,金氣因此平衡,所以和正商運相同。太商運的氣候較涼,這是金氣的運化。太商運的變化是變更、殺伐、肅殺、清零,這是金氣刑殺的變化。太商運的病症會出現在肩背和胸中,這是肺金的病症。太商、少羽等,解除與太陽相同。

少陽,太羽,厥陰,丙寅丙申,其運寒肅,其化凝慘慄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寒,浮腫,太羽,太角,少徵,太宮、少商。

金運之次,水運繼之,少陽在上,太羽水運在中,厥陰在下,乃丙寅丙申之歲,其運寒肅,羽水之運也。其化凝慘慄冽,水冷之化也。其變冰雪霜雹,水堅之變也。其病寒,浮腫,水凝之病也。太羽太角等,解同太陽。

白話文:

  1. 在金運之後,接著是水運。少陽之氣在上,太羽水運居中,厥陰之氣在下。這是丙寅、丙申之年,運勢寒冷肅殺,屬於羽水之運。其化寒凝慘烈,屬於水寒的變化。其變為冰雪霜雹,屬於水堅硬的變化。其病症為寒症、浮腫,屬於水凝結的病症。太羽太角等,解釋與太陽相同。

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天氣正,地氣擾,風乃暴

革,木偃沙飛,炎火乃流,陰行陽化,雨乃時應,火木同德,上應,熒惑歲星,其谷丹蒼,其政嚴,其令擾,故風熱參布,雲物沸騰,,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涼雨並起,民病寒中,外發瘡瘍,內為泄,滿,故聖人遇之,和而不爭,往復之作,民病寒熱瘧泄,聾瞑,嘔吐,上怫腫,色變。

白話文:

  1. 當季節轉換成夏天時,樹木生長旺盛,風沙飛揚,陽氣上升,陰氣消退,降雨適時。火氣和木氣相輔相成,上應於太陽和木星。莊稼收成良好,政治嚴明,命令公正。因此,風熱並行,雲彩變幻。月亮運行不暢,寒氣按時降臨,陰雨連綿,民眾會患上寒症。外在表現為寒顫,內在則表現為胃寒、腹滿。因此,聖人遇到這種情況時,應採取調和而不爭鬥的措施,來回反覆調治。民眾會出現寒熱交替、顫慄、嘔吐、上逆、面色變化等症狀。

寅申為少陽司天之政,凡此壬寅壬申,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皆主太過之歲,故氣化運行,先天時而至。少陽司天,故天氣正。正,中正,猶陽和也。厥陰在泉,故地氣擾。擾,攘擾,猶鼓動也。厥陰,風也,故風乃暴革,則木偃沙飛。少陽,火也,故炎火乃流。

白話文:

  1. 寅年和申年屬於少陽掌管的天象氣候。凡是這幾個年份,如壬寅、壬申、戊寅、戊申、甲寅、甲申、庚寅、庚申、丙寅、丙申,都是太過之年。因此氣候變化運行,往往在這個時候發生。少陽掌管天象,所以天氣正常。正常,就是中正,就像陽光溫和一樣。厥陰屬水,所以地氣會躁動。躁動,就是擾攘,就像鼓動一樣。厥陰屬風,所以風勢會突然改變,就像樹木傾倒,沙石飛揚。少陽屬火,所以會出現烈火蔓延。

炎火流則陰行陽化,木生火而火生土,故雨乃時應,而火木同德,上應火之惑惑,木之歲星。其谷丹蒼者,成熟也。其政嚴,火之威也。其令擾,風之動也,令擾政嚴,故風熱參有,木火之氣也。雲物沸騰,太陰橫流,土氣之散達也。寒乃時至,水之氣也,涼雨並起,金之氣也。

白話文:

  1. 當夏季炎熱到達極致時,陰氣開始減退,陽氣逐漸增強,木屬性生火屬性,火屬性生土屬性,所以,這時會降下及時雨,火屬性和木屬性同時發揮作用,體現為天上火星的強盛和歲星的運行。作物此時呈紅綠色,表示已經成熟。此時政令嚴格,反映了火屬性的威嚴。風吹動萬物,表明了風屬性的運動,風吹動萬物的同時政令嚴格,說明風屬性和熱屬性兼有,這是木屬性和火屬性的特徵。雲氣蒸騰,陰氣橫行,表明土屬性的氣息散逸。寒冷及時來臨,這是水屬性的氣息,伴隨著涼爽的雨水,這是金屬性的氣息。

一歲之中,木火主氣,兼五氣也。民病寒中,外發瘡瘍,內為泄滿,乃外熱內寒,表裡不和也。惟聖人遇之,能使熱以內寒,內寒以清外熱,故和而不爭。苟非聖人,則寒往熱復,熱往寒復,往復之作,民病為寒為熱,瘧,寒熱病也。泄,正氣虛也。聾瞑,竅不利也。嘔吐,中土虛也。

白話文:

  1. 一歲的嬰兒,以木火之氣為主,兼具五種氣。民病寒中,則外發為皮膚病,內為腹痛腹滿。這是因為外熱內寒,表裡不協調導致。只有聖明的人能處理這種情況,能讓熱氣內化寒氣,寒氣清化熱氣,因此表裡和協而不相爭。如果非聖人,則寒與熱交替發作,熱往寒復,寒往熱復,反覆交替,民病時而為寒時而為熱,即為寒熱病。腹痛腹滿,是正氣不足所致。耳鳴耳塞,是氣血不通。腹吐,是中土(指腸胃)氣血不足。

上怫腫色變,氣血皆虛也。此寒熱不愈,而有如是之病也。

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火溫,草木早榮,

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於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

殺,去聲。初之客氣加臨,始於在泉之地氣,故地氣遷,乃厥陰之右,少陰之氣也。初之主氣,厥陰風木,故風勝乃搖,寒乃去。少陰客氣加臨,故候乃大溫,而草木早榮。雖有寒氣之來,不能殺君火之熱,非時而熱,故溫。病乃起,其病氣怫於上也。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皆為溫病。

白話文:

  1. 殺:去聲

    當外邪(客氣)初來時,它先附著在地下的水汽(泉之地氣)上。因此,地氣移動後,邪氣就位於厥陰肝經右邊,即少陰經的位置。

    原本人體內的主氣(正氣)屬厥陰風木,所以邪氣(客氣)的風(風勝)會讓正氣搖動,而正氣的寒(寒乃去)則會消失。

    當邪氣加重時,它就會發出高溫(候乃大溫),導致花草提早開花。此時,即使還有寒氣來襲,也無法阻擋正氣(君火)的熱氣,導致氣候異常溫暖(非時而熱)。

    於是,疾病就會發生,而病氣會影響上半身。症狀包括:眼睛出血發紅(血溢目赤)、咳嗽反胃(咳逆)、頭痛、子宮出血(血崩)、肋骨脹滿(脅滿)、皮膚肌肉間起膿瘡(膚腠中瘡)等。這些都是溫病的表現。

二之氣,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趨雨府,風不勝濕,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熱鬱於上,咳逆嘔吐,瘡發於中,胸脅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二之客氣加臨,乃太陰濕土,故主氣之君火反郁也,白埃四起,土之氣也。云趨雨府,濕之氣也。風木之氣,所以勝濕,今埃起云趨,風不勝濕而雨乃零,始則火反郁,至此雨霖,則民乃康。當火鬱之時,其病熱鬱於上,則咳逆嘔吐,瘡發於中,則胸脅不利,鬱於上,則頭痛,發於中,則身熱;頭痛,則昏憒;身熱,則膿瘡。

白話文:

  1. 當第二股外邪侵襲時,是由於太陰濕土,故主氣君火受到抑制而反常上逆,因此出現白塵四起的景象,這是濕土之氣造成的。說雲霧聚集,這是濕氣造成的。風木之氣本應剋制濕氣,如今塵霧升起、雲霧聚集,說明風氣不足以剋制濕氣,因此降下了雨水。開始時君火反常上逆,發展到這裡降下連綿大雨,百姓的疾病才得以痊癒。在君火反常上逆的時候,會出現熱鬱於上的症狀,輕則咳嗽、嘔吐,重則中焦化膿生瘡;熱鬱於中,則胸肋脹痛;熱鬱於上,則頭痛;熱鬱於中,則發燒;頭痛嚴重的話,會出現眩暈、神志不清;發燒嚴重的話,會化膿生瘡。

三之氣,天政布,炎暑至,少陽上臨,雨乃涯,民乃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三之客氣加臨,乃少陽相火,少陽司天,故天政布,少陽加臨,故炎暑至,三氣乃太陰主時,而少陽客氣加臨,則火土相生,故雨乃涯。民乃熱中,火氣盛也;聾瞑,火亢水極也。血溢膿瘡,火氣盛也。咳嘔鼽衄,渴,嚏欠,火刑金也。喉痹目赤,厥陰少陽之氣不和也。水不濟火,金受火刑,陰陽不和,故善暴死。

白話文:

  1. 當三氣中「客氣」入侵時,就是少陽相火。少陽主宰天空,因此隨著天空晴朗,少陽來臨,就會帶來炎熱的夏天。此時,三氣中太陰當令,而少陽客氣入侵,就會導致火土相生,所以就會下雨。

    人們會感到燥熱,這是因為火力旺盛;耳鳴失聰、眼花昏暗,是火氣過旺、水氣極度虧損造成的。流血膿瘡是火氣旺盛的表現。咳嗽、嘔吐、打嗝、流鼻血、口渴、打噴嚏,則是火氣剋制金氣所致。

    喉嚨疼痛、眼睛發紅,是厥陰和少陽之氣不協調造成的。水不能剋制火,金受火氣剋制,陰陽不調和,所以容易暴斃。

四之氣,涼乃至,炎暑間化,白露降,民氣和平,其病滿,身重。

四之客氣加臨,乃陽明燥金,金氣清涼,故涼乃至。少陽相火主氣,故炎暑間化,於時為秋,故白露降,炎暑間化,而白露降,故民氣和平。若感涼露之濕氣,則其病中滿而身重。

白話文:

  1. 當外界乾燥的陽明金氣來臨時,金屬的特性是清涼的,因此涼意也會跟著到來。而少陽火氣是主導氣候的,在夏季過後轉化為秋氣,此時為秋天,所以白露會降下,夏天的暑氣逐漸消散,白露便會降臨,人們的身體也會感到平和。如果受到涼露濕氣的影響,那麼就會感到身體沉重,內部不舒服。

五之氣,陽乃去,寒乃來,雨乃降,氣門乃閉,剛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五之客氣加臨,乃太陽寒水,故陽氣去,寒乃來,雨乃降,寒主凝斂,故氣門乃閉。其時剛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可以無病。

白話文:

  1. 當秋天來臨時,外來的寒氣侵入人體,這是因為太陽之氣減弱,寒氣乘虛而入,導致下雨。寒氣具有收斂的作用,因此人體的毛孔會閉合。這時候,樹木開始凋零,人們躲避寒邪,有德行的君子注意保暖,就能避免疾病。

終之氣,地氣正,風乃至,萬物反生,霜霧以行,其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

終之客氣加臨,乃厥陰風木,與在泉地氣相符,故地氣正。正,和平也。厥陰,風也,故風乃至。地氣正而風至,故萬物反生,於時為冬,故霜霧以行,太陽寒水,主終之氣,其病關閉不禁。禁,猶止也。心痛,寒氣盛也。陽氣不藏而咳,言太陽陽氣,不藏於水府,則膀胱水氣,不濡毛竅而為咳。

白話文:

  1. 真正的和平觸及太陽,甚至連太陽都不禁被它感動。

抑其運氣,贊所不勝,必折其鬱氣,先取化源,暴過不生,苛疾不起,故歲宜

鹹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過,同風熱者,多寒化,異風熱者,少寒化,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階也。

白話文:

  1. 鹹味和辛味的食物可以促進胃液分泌,酸味食物可以幫助消化,浸泡的食物可以發酵,用不同的方法來調理,根據氣候的寒熱來調整食物的性質。對於風熱感冒,多使用寒涼的食物;對於異風熱感冒,少使用寒涼的食物。使用熱性食物可以緩解寒性,使用溫性食物可以緩解熱性,使用寒性食物可以緩解熱性,使用涼性食物可以緩解熱性。飲食宜遵循此原則。

    然而,有些情況需要反向調理。如果反過來調理,就會導致疾病。

運之太過,當抑其運氣,此強彼弱,當贊所不勝,郁者復之基,故必折其鬱氣,欲折鬱氣,先取化源而資之。上文先資化源,所以益之,此先取化源,亦取而益之也。如是,庶暴過不生,苛疾不起,火氣在上,木氣在下,故歲宜鹹辛,謂鹹味以瀉火,辛味以平木。少陽司天,中見者厥陰,在泉者亦厥陰。

白話文:

  1. 如果能量運作過度,應該抑制它的運作。一個強了,另一個就會弱。應該幫助較弱的。鬱結是復發的根源,所以必須消除鬱氣。要消除鬱氣,先要找出並滋養它的來源。上文先滋養來源,所以對它有幫助。這裡先找出來源,也是為了滋養它而採取的措施。這樣,過度的能量就不會產生,嚴重的疾病也不會發作。火氣在上面,木氣在下面,所以這一年適合鹹味和辛味。鹹味可以瀉火,辛味可以平息木氣。少陽主宰天空,少陽在天上的表現是厥陰,在泉水中的表現也是厥陰。

厥陰,木也,其味酸,故復宜酸味,或滲之泄之,以平其內;或漬之發之,以清其外,更當觀氣之寒溫,以調其過。同在泉司天風熱之氣者,則多寒涼之氣味以制化之。異風熱之氣者,則少寒涼之氣味以制化之。少陽,火熱也。故先言用熱遠熱,同上文。

白話文:

  1. 厥陰屬木,其味為酸。因此,治療厥陰證時,適宜使用酸味藥。可以通過利尿或泄瀉的方式,來調和體內的病氣;也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來清除體外的邪氣。此外,還要根據病人的寒熱證狀,來調整藥物的寒熱性質。

    對於同時受到泉司令天風熱之氣影響的患者,應多用寒涼的藥物來制約和化解邪氣。對於受到其他風熱之氣影響的患者,則應少用寒涼藥物。少陽屬火,性熱。因此,治療少陽證時,首先要使用熱藥來驅除熱邪,與前面的經絡治療方法相同。

帝曰:善。太陰之政,奈何?岐伯曰:丑未之紀也。太陰,少角,太陽,清熱勝復同,同正宮,丁丑丁未,其運風,清熱,少角,太徵,少宮,太商,少羽。

丑未屬太陰,帝問太陰之政,故曰丑未之紀也。太陰在上,少角木運在中,太陽在下,清熱勝復同,言少角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氣勝,既則火之熱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太陰土氣司天,木運不及,土不受制,故同正宮,太陰司天,少角木運在中,乃丁丑丁未之歲,其運風,角木之運也。清者金之勝,熱者火之復,少角主運,故先言少角,終言少羽,解同上文之陽明。

白話文:

  1. 醜未年屬太陰,漢武帝向太陰星君詢問國政,所以說醜未是太陰司天值年的年份。太陰星君在天,少角木運在中間,太陽星君在地,清冷的金性較強,溫熱的火性又恢復,金強火復,共同掌管一年的氣運。太陰屬土,掌管天事,木運不及,土氣不受到制約,所以與正宮相同,太陰掌天,少角木運在中間,就是丁丑、丁未年。它們所屬的運氣為風,是角木的運勢。清冷的是金性較強,溫熱的是火性又恢復,少角主運,所以先說少角,最後說少羽,解釋與上文所述的陽明一樣。

太陰、少徵,太陽,寒雨勝復同,癸丑癸未,其運熱,寒雨,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太角。

上文言少角,此言少徵,癸為火運不及,故上太陰,中少徵下太陽,寒雨勝復同,謂火運不及,始則水寒之氣勝,既則土之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太陰司天,火運在中,乃癸丑癸未之歲,其運熱,徵火之運也。寒者水之勝,雨者土之復。少徵主運,故先言少徵,解同陽明。

白話文:

  1. 古文:上文言少角,此言少徵,癸為火運不及,故上太陰,中少徵下太陽,寒雨勝復同,謂火運不及,始則水寒之氣勝,既則土之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太陰司天,火運在中,乃癸丑癸未之歲,其運熱,徵火之運也。寒者水之勝,雨者土之復。少徵主運,故先言少徵,解同陽明。

    古文提到"少角",是指"少徵",因為"癸"代表火運不足,所以上面是太陰,中間是少徵,下面是太陽。寒冷的雨氣相勝後又恢復,意思是火運不足,開始時水寒之氣盛,後來土的雨氣又恢復了,"勝"和"復"都主導一年的運勢。太陰掌管天空,火運在中間,也就是癸丑、癸未這兩年,運勢炎熱,屬於火的運勢。寒冷代表水氣強盛,雨水代表土氣恢復。少徵主導運勢,所以古文第一個提到少徵,與陽明相同。

太陰,少宮,太陽,風清勝復同,同正宮,己丑太乙天符,己未太乙天符,其運雨,風清。少宮,太商,少羽,少角,太徵。

少徵之次,因言少宮,己為土運不及,故上太陰,中少宮,下太陽,風清勝復同。謂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氣勝,既則金之清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少宮土運不及,上臨太陰,故同正宮。己,土運也。土運臨丑未,是為歲會。土運之歲,上見太陰,是為天符。天符合歲會,是為太乙天符,故己丑己未皆為太乙天符。

白話文:

  1. 在小徵穴的附近,有少宮穴。由於少宮穴屬土,運氣不足,因此上至太陰穴,中達少宮穴,下通太陽穴,而風氣清勝,運氣恢復如常。

    所謂土運不足,一開始是木氣旺盛,後來金氣清氣恢復,旺盛和恢復,共同主宰一年的運勢。少宮穴土運不足,上臨太陰穴,所以和正宮穴相同。土運年臨醜未月,稱為歲會。土運年遇到太陰穴,稱為天符。天符遇歲會,稱為太乙天符,所以己丑年和己未年都是太乙天符年。

其運雨,宮土之運也。風者木之勝,清者金之復,首言少宮,終言太徵,解同陽明。

太陰,少商,太陽,熱寒勝復同,乙丑乙未,其運涼,熱寒。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少宮。

少宮之次,因言少商,乙為金運不及,故上太陰,中少商,下太陽,熱寒勝復同,謂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氣勝,既則水之寒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少商金運,上臨太陰,乃乙丑乙未之歲,其運涼,金之運也,熱者火之勝,寒者水之復,少商主運,故先言少商,解同陽明。

白話文:

  1. 少宮穴的次穴,稱為少商。少商穴屬金,表示金的運勢不強,所以上臨太陰穴,中通少商穴,下接太陽穴。熱氣與寒氣交替增強,表示金的運勢不佳,先是火氣增強,後來水氣又增強。增強與衰退,都主宰了一年的運勢。

    少商穴主金運,上臨太陰穴時,對應乙丑、乙未年。這個運勢寒冷,是屬於金的運勢。熱氣是因為火的增強,寒氣是因為水的衰退,少商穴主宰運勢,所以先討論少商穴,它和陽明穴有相似的作用。

太陰,少羽,太陽,雨風勝復同,同正宮,辛丑戊未,其運寒,雨風,少羽,少角,太徵,少宮,太商。

少商之次,因言少羽,辛為水運不及,故上太陰。中少羽,下太陽,雨風勝復同,謂水運不及,始則土之雨氣勝,既則木之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上臨太陰,土勝木復,故同正宮,少羽水運,太陰司天,乃辛丑辛未之歲,其運寒,羽水之運也。雨者土之勝,風者木之復,少羽主運,故先言少羽,解同陽明。

白話文:

  1. 少商穴(手少陰心經)的下一穴叫少羽,因為說它運水受阻,所以屬太陰經(肺經)。少羽在中屬少陽經(膽經),在下屬太陽經(小腸經)。雨和風相伴而來,寓意水運受阻,一開始是土(脾)的雨氣強盛,後來木(肝)的風氣又恢復,強盛和恢復,共同主導一年的氣息,屬太陰經(肺經),土勝木而後恢復,因此少羽穴與正宮屬同一經脈,少羽穴主導水運運行,太陰經(肺經)掌管天氣,屬辛丑、辛未年,其運勢偏寒,是水運之年。雨代表土氣強盛,風代表木氣恢復,少羽穴主導運勢,所以先提少羽,與陽明經相通。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民病溫濕,腹滿身䐜憤,胕腫痞逆,,寒厥拘急,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其政肅,其令寂,其谷黅玄,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病亦從之,間谷命其太也。

白話文:

  1. 野外一片昏暗,白灰四處飛揚,雲朵向南極奔跑,寒雨接連不斷,農作物在差夏時期成熟,民眾因溫濕相兼而生病,腹部脹滿,身體虛弱,身體腫脹,腸胃逆行,寒症和厥症緊緊糾纏,濕寒相結合,黃黑之氣昏暗,流行的氣交融,與天上的鎮星相應。天上的政事莊重,命令安靜,其穀物顏色深沉,因此,陰氣凝聚在上,寒氣積聚在下,寒水剋制陽火,就會形成冰雹,陽光無法治癒,邪氣因此作怪,所以有餘的宜用上焦,不足的宜用下焦,有餘的宜用午後,不足的宜用早晨,土地的利弊,是氣候變化的影響,民眾的疾病也隨之而來,穀物之間的空隙決定了它的收成。

昏與瞀同,音茂。數,音朔。差,音雌。下俱同。丑未為太陰司天之政,凡此丁丑丁未,癸丑癸未,己丑己未,乙丑乙未,辛丑辛未,皆主不及之歲,故氣化運行,後天時而至,太陰司天,故陰專其政,則陽氣退避,土不及而木勝,故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司天之氣也。地氣上騰,在泉之氣也。

白話文:

  1. 「昏」跟「瞀」是同一個意思,發音同「茂」。「數」發音同「朔」。「差」發音同「雌」,下文同。

    醜和未是太陰星掌管天的時期。凡是遇到丁丑、丁未、癸丑、癸未、己丑、己未、乙丑、乙未、辛丑、辛未這些年份,都是主運不濟的年份。所以氣息變化運行,總是比天時晚纔到。太陰星掌管天空,所以陰氣主掌一切,則陽氣退避,土氣不足而木氣旺盛,所以大風時常颳起,天氣下降,這是天上的氣息。地面上的氣息上升,這是泉水中的氣息。

原野昏霿,白埃四起,土濕之氣也,云奔南極,寒雨數至,水寒之氣也。差夏,夏之終,秋之交也。物當成於夏者,至差夏而乃成也。若民病寒濕,則有腹滿身䐜氣憤胕腫痞逆之病,若但寒無濕,則為寒厥之病。寒厥,拘急也。故又曰拘急。

白話文:

  1. 野外一片昏暗,白茫茫的塵土飛揚,這是地面的濕氣;雲朵向南極方向奔馳,連續下著寒冷的雨,這是水氣寒冷的象徵。秋分,是夏天結束、秋天開始的時候。應該在夏天長成的東西,到了秋分才完成生長。如果人們生病是因為寒濕,那麼就會出現腹脹、身體沉重、氣憤、肚子腫脹、胃氣上逆的病症。如果只有寒氣沒有濕氣,就會得寒厥的病。寒厥就是身體拘縮、四肢拘急。所以又稱作拘急。

司天在泉之氣,兩相交合,則濕容合德,濕寒合德,則黃黑埃昏,合德之候,在於氣交,故流行氣交,上應土之鎮星,水之辰星,陰專其政,故其政肅,陽氣退避,故其令寂,民食歲谷,故其谷黅玄,太陰司天,故陰凝於上,太陽在泉,則寒積於下,寒水之氣,制勝其火,則惟陰無陽而為冰雹,寒水勝火,則陽光不治,為冰為雹,則殺氣乃行,地高者氣寒,生物遲,地下者氣溫,生物早,歲氣有餘,則先時,故有餘之歲,宜於地高,生物遲而氣先至,不過遲矣。歲氣不及,則後時,故不及之歲,宜於地下,生物早而氣後至,不過早矣。

白話文:

  1. 主宰天空的氣息和主宰水泉的氣息相遇融合,就形成濕寒交融之氣。濕寒之氣交融,就會導致天地昏暗,一片灰黃。氣息交融的時間,就在於氣息的相遇。因此,流行的氣息相遇,在上空會與土星(鎮星)和水星(辰星)呼應。陰氣主導運勢,所以運勢會肅殺寂靜,陽氣退避。人們以穀物為食,所以穀物呈現深褐色。太陰星主宰天空,所以陰氣凝結在上空;太陽藏於水泉之下,所以寒氣積聚在下界。寒水之氣壓制了火氣,就會導致陰氣強大而陽氣消失,形成冰雹。寒水勝過火氣,就會導致陽光失去作用,形成冰雹。這時,殺戮之氣就會流行。地勢高的地區氣息寒冷,生物生長得比較慢;地勢低的地方氣息溫暖,生物生長得比較快。歲氣富餘,就會提前出現。所以,歲氣富餘的年份,適合地勢高的地區,因為生物生長得慢而氣息提前來臨,也不會太遲。歲氣不足,就會延後出現。所以,歲氣不足的年份,適合地勢低的地方,因為生物生長得早而氣息延後來臨,也不會太早。

凡有餘之歲,其氣早至,物之生也宜晚,不及之歲,其氣後至,物之生也宜早。夫有餘宜高,不及宜下,乃地土之利也,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則氣機之化也。人為萬物之長,體同天地,故民氣亦從之,感司天左右之間氣而生成,謂之間谷。太陰司天,寅申少陽居右,子午少陰居左,子午寅申,皆陽年主太,故間谷成熟,命其太也。

白話文:

  1. 每逢穀物豐收之年,春季陽氣提早來臨,萬物發育宜晚。收成不足之年,陽氣來遲,萬物宜早發育。豐年適宜種植地勢較高的作物,歉年適宜種植低窪地的作物,這是天地間的自然規律。豐年宜晚熟,歉年宜早熟,這是氣候變化所致。人類是萬物之靈,身體與天地相通,因此民氣也受天地影響,感知掌管天地左右方的氣息而形成,這種氣息叫做「間谷」。太陰星掌管天空,寅、申屬少陽,位於右方;子、午屬少陰,位於左方。子、午、寅、申都是陽年生長的年份,因此「間谷」成熟,稱之為「太」。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路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強,上聲。初之寒氣加臨,乃左陽之右,厥陰之氣也,初之氣始於春,故寒乃去。春氣正,厥陰,風氣也。故風乃來,春氣生而風氣布,故曰生布。春生風布,故萬物以榮,而民氣條舒,風濕相薄者,加臨之氣屬於風,與司天之濕氣相薄也,濕不勝風,故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風病也,關節不利,身重筋痿,濕病也。

白話文:

  1. 「強」,發音為上聲。開始時的寒氣出現,那是左陽右厥陰之氣。這種氣始於春天,所以寒氣就會消散。春氣正盛,厥陰之氣就是風氣。所以風就來了,春氣生發,風氣四散,所以說「生布」。春天風生風布,所以萬物生長繁榮,人們的心情也舒暢。風濕相薄,是因為入侵之氣屬風,和主宰天空的濕氣相合。濕氣不勝風氣,所以雨水就推遲了。人們患有出血、筋絡拘緊的病症,這是風邪引起的。關節不利、身體沉重、筋骨萎縮,這是濕邪引起的。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苦,濕蒸薄,雨乃時降。

二之寒氣主氣,皆少陰君火,故大火正,火生其土,故物承化,而民乃和,溫厲大行,火熱病也,遠近鹹苦,氣之盛也。蒸,熱也。濕蒸相薄,司天濕氣,與加臨熱氣相薄也,濕熱相薄,則火土相生,故雨乃時降。

白話文:

  1. 二者中的寒氣和主氣,都是少陰君火。因此,陽氣旺盛,陽氣生長土氣,萬物得到滋養變化,百姓才和睦。溫厲流行,是火熱病,各地都受其影響,是陽氣旺盛的緣故。蒸發是熱的意思。濕氣蒸發逐漸加重,是天上濕氣和到來的熱氣互相作用的緣故。濕氣和熱氣互相作用,就會產生火和土,所以才會有及時的降雨。

三之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

三之寒氣,乃左陰濕土,氣合司天,故天政布,而濕氣降,在泉之地氣上騰,則雨乃時降,地氣者,太陽寒水之氣也,故氣騰雨降,寒乃隨之,斯時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滿。

白話文:

  1. 三月的寒氣,是來自左邊的陰濕土壤。這個氣息與司掌天的神明相結合,所以天上的命令宣佈之後,濕氣就會下降。在地底的水氣向上蒸騰,就會降下及時的雨水。地面的氣息是太陽的寒水之氣,所以氣息蒸騰時,雨水落下,寒氣也會隨之而來。此時如果受到寒濕之氣的影響,人們就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腫脹、胸腹脹滿的症狀。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痞隔,寒風曉暮,蒸

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胕腫。

白話文:

  1. 由於濕氣過多引起的腫脹和浮腫

痞,批,上聲,下同。畏火,相火也。四之寒氣,少陽相火,故曰畏火臨,太陰濕氣司天,少陽相火加臨,故溽蒸化,猶言濕熱相蒸,濕化為熱也。濕熱蒸化,而寒水之地氣上騰,則天氣亦痞隔矣。痞隔,閉塞不通之意,寒風曉暮,秋之氣也。蒸熱相薄,火加臨也。寒風曉暮,則草木凝煙,蒸熱相薄,則濕化不流,當此之時,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火病也。

白話文:

  1. 白話文譯本:

    「痞」字唸作「ㄆㄧˋ」,同下。怕火,指的是人體內部的相火。四時中的寒氣,和人體少陽經的相火,因此說「怕火」。太陰濕氣控制著天空,少陽相火臨近,所以濕熱蒸發,猶如濕氣和熱氣蒸發,濕氣化為熱氣。濕熱蒸發,而寒冷的水屬地氣上揚,那麼天氣也會(因為濕熱蒸氣)阻隔不通了。「阻隔不通」指氣不通暢的意思。寒冷的風在早晨和傍晚颳起,這是秋天的氣候。蒸熱相迫,是相火臨近的緣故。寒冷的風在早晨和傍晚颳起,則草木凝結露水,蒸熱相迫,則濕氣化為熱氣無法流動。此時,白露陰氣布滿,形成秋天特有的氣候,人們會出現皮膚腠理熱、血氣暴溢的情形,這是火熱病造成的。

瘧,心腹滿熱,臚脹,濕熱病也,甚則胕腫,寒濕病也,此濕氣司天,寒氣在泉,火氣加臨,而有如是之病也。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及腠。

五之寒氣,陽明燥金,金氣肅殺,故慘令已行,慘令行,則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薄,而寒氣及體,斯時也,君子周密,則無病,民不周密,則病皮腠。

白話文:

  1. 當進入第五個月的寒氣時,陽明經的能量呈燥金性質,金氣具有收殺之性,所以冷酷的命令已開始執行。當冷酷的命令執行時,寒露就會降下,霜雪也會提早降臨。草木顏色轉為枯黃,而寒氣會侵入身體。在這個時候,君子如果能做好防護措施,就能避免生病。但是,如果百姓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就會導致皮膚表層出現病症。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推於氣交,而為疾也。

終之寒氣,太陽寒水,寒氣盛,故寒大舉,水氣盛,故濕大化,猶言濕化為水也,寒極而水不行,則霜乃積,陰乃凝,霜積,則水堅冰,陰凝,則陽光不治,其時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脽痛。脽,脊尻也。關節禁固而腰脽痛,乃寒濕之病,故曰寒濕。終之主氣寒氣,皆太陽之寒,未始有濕,惟三之主氣寒氣,有太陰之濕,故此寒濕之病,推於氣交之時而為疾也。

白話文:

  1. 歸根究底,寒邪是太陽寒水的性質,寒邪盛行,所以寒症大作,水氣旺盛,所以濕邪大化,這就像濕氣化成了水一樣。寒邪達到極致,水氣凝結不能運行,於是霜雪積聚,陰氣凝聚,霜雪積聚,水就會結成堅冰,陰氣凝聚,陽光就無法醫治,此時,人感受寒邪,就會出現關節僵硬、腰部和臀部疼痛的症狀。臀部和脊椎連接處稱為「脽」。關節僵硬,腰部和臀部疼痛,都是寒濕之病,所以稱為「寒濕」。歸根究底,主氣寒邪都是太陽寒邪,並不包含濕邪,只有三陰(太陰、少陰、厥陰)的主氣寒邪,才含有太陰的濕邪,所以這種寒濕之病,是在氣交的時候發作而導致疾病的。

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

真,食間谷以保其精,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制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白話文:

  1. 真正的養生之道,在於飲食中攝取穀類以保護精氣。因此,四季應當食用適合的藥物,以苦味藥、燥熱藥來治療濕氣。若濕氣過重,則需要發散、利泄。若不發散、利泄,濕氣就會外溢,導致肌肉潰爛、皮膚破損,甚至水血交融。必須幫助陽氣旺盛,令其能對抗濕氣。寒氣過重時,根據寒氣的輕重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寒氣相同的,用熱藥化解;濕氣相同的,用燥藥化解;寒熱不同的,用藥量少一些;寒熱相同的,用藥量多一些。使用涼藥就用涼藥,使用寒藥就用寒藥,使用溫藥就用溫藥,使用熱藥就用熱藥。飲食上也應遵循此原則,若出現反效果就需要反過來治療。遵循這些原則就是養生之道,違背則會導致疾病。

郁者復之基,故必折其鬱氣,而先取化源以資之,歲運不及,則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黅玄之歲谷,以全其真,食左右之間谷,以保其精,寒濕之歲,宜以火味之苦以燥濕,火味之苦以溫寒,寒之甚者,更當發之,濕之甚者,更當泄之,苦寒濕甚而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致肉潰皮折,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矣。贊,助也。

白話文:

  1. 鬱鬱不樂容易成為疾病的誘因,所以必須消除憂鬱之氣,同時先滋補生發之源,如果身體虛弱,就要加強身體抵抗力,不讓邪氣勝過,食用黑色食物來保持身體的本質,食用平和藥食來保全精氣,在寒冷潮濕的年份,宜用溫熱辛辣的食物來去除濕氣,溫熱辛辣的食物能溫暖身體,如果寒氣特別嚴重,需要採取發散的方法,如果濕氣特別嚴重,需要採取瀉下的方法,如果苦寒濕氣很嚴重而不採取發散或瀉下的方法,濕氣就會外溢,導致肌肉潰爛和皮膚破損,肌肉潰爛和皮膚破損,則水血會流出。

是必助其陽火,令防禦其寒,從氣之異同,而氣味之少多可制也。同太陽之寒者,以氣味之熱而制化之,同太陰之濕者,以氣味之燥而制化之,異乎寒濕,而宜寒濕之氣味者,宜少用之,同乎寒濕,而宜熱燥之氣味者,宜多用之,寒熱溫涼,不可太過,故用涼遠涼,有如上文所云也。

白話文:

  1. 一定要幫助人體的陽氣,讓它抵禦寒冷。根據空氣的冷熱程度,可以調節氣味的多少來控制。如果跟陽虛寒證相似,就用溫熱氣味的藥物來治療;如果跟陰虛濕證相似,就用乾燥氣味的藥物來治療。如果不同於寒濕,但適合寒濕證的氣味,就應該少用;如果跟寒濕證相似,但適合溫熱乾燥的氣味,就應該多用。寒、熱、溫、涼的藥物不能用得太過,所以用涼藥要遠比溫熱的藥涼,就像上面所說的。

帝曰:善。少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紀也。少陰,太

角,陽明,壬子壬午,其遠鼓,其化鳴紊啟圻,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支滿,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

白話文:

  1. 角:

    五行屬陽明,與壬子、壬午地支相應。

    其聲音遠遠如鼓聲,其變化如鳴叫聲,帶來開拓和啟發。

    發生變化時,會產生震動、拉扯和摧毀的影響,導致身體不適。

    症狀:

    身體痠痛,四肢僵硬。

    相關穴位:

    太角穴、少徵穴、太宮穴、少商穴、太羽穴。

子午屬少陰,帝問少陰之政,故曰子午之紀也。少陰在上,太角木運在中,陽明在下,當壬子壬午之歲,其遠其化其變,與太陽少陽之太角同,其病支滿,木剋土也。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序同太陽,解亦同之。

白話文:

  1. 子午時屬少陰,皇帝詢問少陰的運行規律,因此稱子午為少陰的規律。少陰在上,太角木運在中,陽明在下,在壬子壬午年,它們的運行、變化和太陽少陽的太角相似。其病症為支滿,這是因為木剋土的緣故。太角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的順序與太陽相同,治療方法也相同。

少陰,太徵,陽明,戊子天符,戊午太乙天符,其遠炎暑,其化暄曜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上熱血溢,太徵,少宮,太商,少羽,少角。

太角之次,因言太徵,少陰在上,太徵在中,陽明在下,當戊子戊午之歲。戊為火運,子為少陰君火,運合司天,故曰戊子天符,戊為火運,午為少陰君火,而午支又屬於火,運與歲會,又合天符,故曰戊午太乙天符,其運其化其變其病,與太陽少陽之太徵同,太徵少宮太商少羽少角,亦與太陽少陽之太徵同。

白話文:

  1. ,少商,亦 與太徵同,皆屬陽,所以與太徵同。陰徵少羽,少商,皆屬少,所以屬少微,少商,亦 陰。,屬 屬陽,,亦。,,,,,,,,,,,,,,,,,,,,,,,,,,,少,,陽,,,,少,,,,,,,,,少少,,少,,少,,,,,,,,,,,,,,,,少,,,,,,,,,,少,,陰,陰,,,,,並,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陰,,少,少少少,少,,,,,,,,,,,少少陰,,,,,,,,,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

少陰,太宮,陽明,甲子甲午,其遠陰雨,其化柔順時雨,其變震驚飄驟,其病中滿身重,太宮,少商,太羽,太角,少徵。

太徵之次,因言太宮,少陰在上,太宮在中,陽明在下,當甲子甲午之歲,其運其化其變其病,與太陽少陽之太宮同,太宮少商太羽太角少徵,亦與太陽之太宮同。

白話文:

  1. 在太徵之後,提到太宮穴。少陰經位於上,太宮穴位於中,陽明經位於下。在甲子甲午年份,它的運化、變化和疾病與太陽少陽經的太宮穴相同。太宮少商、太羽、太角和少徵穴,也與太陽經的太宮穴相同。

少陰,太商,陽明,庚子庚午,同正商,其運涼勁,其化霧露蕭飋,其變肅殺凋零,其病下清,太商,少羽,太角,太徵,少宮。

太宮之次,因言太商,少陰在上,太商在中,陽明在下,當庚子庚午之歲,太商主運,金氣勝矣,上臨君火,金不過勝,故同正商,其運其化其變,與太陽少陽之太商同,其病下清,金寒之病也,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宮,亦與太陽少陽之太商同。

白話文:

  1. 按照太宮宮位次序,此處被稱為太商宮。由於這個宮位中少陰在上方,太商居中,陽明在下方。在庚子年或庚午年,太商宮主導運勢時,金氣旺盛。雖然太商之上有君火,但金勢不會太過,所以和正商宮一樣。其運勢變化,與太陽少陽的太商宮相同,太商宮掌管的疾病為下清,即金寒之症。而太商、少羽、少角、太徵、少宮這幾個宮位掌管的疾病,也與太陽少陽的太商宮相同。

少陰,太羽,陽明,丙子歲會,丙午,其運寒,其化凝慘慄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寒下,太羽,太角,少徵,太宮,少商。

太商之次,因言太羽,少陰在上,太羽在中,陽明在下,當丙子丙午之歲,丙為水運,水運臨子,是為歲會,其運其化其變其病,與太陽少陽之太羽同,太羽太角少徵太宮少商,亦與太陽少陽之太羽同。

白話文:

  1. 在太商這個穴位的附近,因為太羽穴位上端是少陰經,中間是太羽穴,下端是陽明經,當遇到丙子丙午這兩個年份,丙是代表水氣運行,水氣運行到子穴,這就是歲會。它的運轉、變化以及導致的疾病,都和太陽經與少陽經的太羽穴相同。太羽、太角、少徵、太宮、少商這些穴位,也和太陽經與少陽經的太羽穴相同。

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地氣肅,天氣明,寒交暑,

熱加燥,云馳雨府,濕化乃行,時雨乃降,金火合德,上應螢惑太,白,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水火寒熱,持於氣交而為病始也,熱病生於上,,清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眥瘍,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乾,腫上。

白話文:

  1. 當陽氣和燥氣同時出現時,雲朵會迅速移向有水的地方,濕氣被化解後,及時雨才會降臨。金氣和火氣和諧運作,反應在天空中的星象上,就是金星和火星的會合。國家政事清明,法令嚴明,收穫的穀物顏色白裡透紅。水火之力、寒熱之氣,在氣機交會的時候出現失衡,就會引發疾病。上焦的疾病是由於熱氣過盛,下焦的疾病是由於寒氣過盛。寒熱交替侵犯,在人體的中間區域爭奪,就會導致民眾出現咳嗽氣喘、血氣逆流、皮膚過敏、眼睛發紅結膜炎、寒氣進入胃中、心痛腰痛、腹脹口渴、腫脹等疾病。

子午為少陰司天之政,凡此壬子壬午,戊子戊午,甲子甲午,庚子庚午,丙子丙午,皆主過之歲,故氣化運行,先天時而至,金氣在泉,故地氣肅,火氣司天,故天氣明,少陰火熱在上,初之寒氣,太陽寒水,是寒交暑者也,陽明燥金在下,五之寒氣,少陽相火,是熱加燥也。

白話文:

  1. 子時和午時屬於少陰司天掌管的時辰。凡是壬子年壬午年、戊子年戊午年、甲子年甲午年、庚子年庚午年、丙子年丙午年的年份,都是「過年」,所以氣候變化運行到先天時就會來臨。金氣在地下運行,因此地面上的氣息肅殺;火氣主宰天空,因此天氣晴朗。少陰之火熱氣在上,初生的寒氣,太陽之寒水,這是寒氣交替酷暑的時節。陽明之燥金在下,五日的寒氣,少陽之相火,這是熱氣加劇乾燥的時節。

四之寒氣,太陰濕土,故又曰云馳雨府,濕化乃行,時雨乃降,在泉者金,司天者火,故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二星,天氣明,故其政明,地氣肅,故其令切,其谷丹白,火金之谷也。

白話文:

  1. 四時的寒氣,源於太陰之濕土,所以又稱「雲馳雨府」,濕氣化解之後,季節性的降雨才會來臨。地底的物質是金,主宰天象的是火,因此金火相合,與天上的火星和金星相應。天氣晴朗,所以政務清明;地氣肅殺,所以政令嚴格。適合於這季節的穀物是紅白色穀物,它們是火金之谷。

少陰火熱司天,初之寒氣,太陽寒水,三之寒氣,少陰君火,是水火寒熱,持於氣交之候,而為受病之始也,火氣司天,故熱病生於上,金氣在泉,故清病生於下,寒交暑,熱加燥,故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眥瘍,燥熱病也,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乾腫上,寒濕病也。

白話文:

  1. 少陰之火熱氣掌管天空,初期寒氣由太陽之寒水所生,中期寒氣由少陰之君火所生。水火寒熱在氣候交替之時相持,因而成為生病的開始。火氣掌管天空,所以熱病產生於上;金氣沉於泉水之中,所以清病產生於下。寒氣遇上暑氣,熱氣夾帶燥氣,於是寒熱交加,在人體內相爭,導致百姓出現咳嗽喘息、血溢血泄、流鼻血、打噴嚏、眼睛發紅充血、腫脹等燥熱病症;寒邪進入胃中,導致心痛、腰痛、腹脹、嗓子乾澀、腫脹等寒濕病症。

初之氣,地氣遷,燥將去,寒乃始,蟄復藏,水乃冰,霜復降,風乃至,陽氣鬱,民反周密,關節禁固,腰脽痛,炎暑將起,中外瘡瘍。

初之寒氣,太陽寒水,地氣遷者,從陽明而遷於太陽也,去陽明之燥,始太陽之寒,故燥將去,寒乃始,蟄,藏蟲也。冬時蟲已蟄藏,至此寒氣加臨,則蟄復藏,而水乃冰,霜復降,初之主氣,厥陰風木,故風乃至,風乃至,而有太陽之寒,則陽氣鬱,陽氣鬱,則民反周密病關節禁固,腰脽痛,寒濕之病也,二之主氣,少陰君火,氣合司天,故始則寒乃始,繼則炎暑將起,炎暑將起,則中外瘡瘍。

白話文:

  1. 一開始的寒氣,出自太陽經(膀胱經)的寒水,地氣轉移,從陽明經(大腸經)轉移到太陽經。去掉陽明經的燥氣,才開始太陽經的寒氣,所以燥氣將要消失時,寒氣才開始,蟄伏,是指動物冬眠。冬天天氣冷,動物已經冬眠了,直到寒氣加劇,動物才會再次冬眠,而水會結冰,霜會降下,這時的主氣是厥陰經(肝經)的風木,所以風就會到來,風到來後,太陽經出現寒氣,陽氣就會鬱積。陽氣鬱積,人會容易生病,出現關節拘禁、腰痛、濕寒病症。第二階段的主氣是少陰經(腎經)的君火,氣候與天象配合,所以一開始會出現寒氣,然後炎熱的暑氣將會開始,炎熱的暑氣將起,就會導致內外瘡瘍。

二之氣,陽氣布,風乃行,春氣以正,萬物應榮,寒氣時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氣鬱於上而熱。

二之寒氣,厥陰風木,風為陽氣,故陽氣布,而風乃行,陽布風行,則春氣以正,春氣以正,則萬物應榮,春氣雖正,萬物雖榮,天氣猶寒,故寒氣時至,則民乃和,若寒氣不能時至,主時之熱氣相交,則其病淋,目瞑目赤,氣鬱於上而熱,凡此皆少陰火熱之病也。

白話文:

三之氣,天政布,大火行,庶類蕃鮮,寒氣時至,民病氣厥心痛,寒熱更作,咳喘目赤。

更,平聲,下同。三之寒氣,少陰君火,氣合司天,故天政布,大火行,火氣長萬物而光明,故庶類蕃鮮,三氣應熱,若寒氣時至,則民病氣厥心痛,因於寒也,且寒熱更作,咳喘目赤,寒熱交爭也。

白話文:

  1. 「更」,唸作平聲,以下皆同。「三」之寒氣,屬少陰君火,寒氣與火氣合力掌管上天,所以天體運行順利,大火(指太陽)正常運行,火氣能滋養萬物讓它們生長壯大,因此萬物繁茂。三種氣候(風、寒、暑)應該配合熱氣,如果寒氣不時來襲,則民眾會出現氣滯心痛的疾病,是因為寒氣所致;且寒熱交替發作,出現咳嗽喘鳴、眼睛發紅的症狀,這是寒熱交爭的表現。

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民病寒熱,嗌乾黃癉,鼽衄飲發。

四之寒氣,太陰濕土,四之主氣,少陽相火,故溽暑至,濕氣勝,故大雨時行,大雨時行,氣兼溽暑,故寒熱互至,民病寒熱,嗌乾黃癉,鼽衄飲發,濕熱病也。

白話文:

  1. 四季的寒氣,是由太陰濕土的寒氣所致。四季的主氣,是由少陽相火的熱氣所致。因此,當炎熱的暑氣來臨,濕氣就會變得旺盛,所以會頻繁下大雨。大雨頻繁時,空氣中既有濕氣又有暑氣,因此寒氣和熱氣交替出現,就會使人患上寒熱病。症狀包括喉嚨乾澀、皮膚黃疸、鼻子出血、耳鳴盜汗、腹瀉,這些都是濕熱病的表現。

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

五之寒氣,少陽相火,故畏火臨,畏火臨故暑反至,暑反至則陽化熱,故陽乃化,陽乃化則萬物乃生,乃長乃榮,五之氣,當九月十月,少陽寒氣加臨,故天氣溫和,而萬物生榮,如是則民乃康,若溫熱太過,則其病溫。

白話文:

  1. 在五行中,寒氣屬少陽之火,因此害怕火氣靠近。當火氣靠近時,反而會導致炎熱加劇。炎熱加劇後,陽氣會轉化為燥熱,導致陽氣盛行,萬物生長繁榮。在五行中,這對應的是九月和十月。少陽之寒氣降臨,使天氣溫和,萬物生長繁榮。這樣,人們的身體就會健康。但如果溫熱過盛,就會患上熱病。

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病生皮腠,內合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

腫,當作沖。終之寒氣,陽明燥金,故燥令行,上承五之寒氣,屬於少陽,故餘火內格而衝於上,則為咳為喘,甚則血溢也,終之主氣,太陽寒水,故寒氣數舉,寒氣數舉,則天氣昏霿,如霧之翳,太陽之氣,行於通體,故病生皮腠,從樞脅而下挾膀胱,故內合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之病,陽明寒氣加臨,不病陽明之燥,而病太陽之寒,以陽明之氣,又主司地,司地之氣,至終氣而將易也。

白話文:

  1. 腫脹,應治療為沖脈的疾病。

    最後的寒氣,是陽明燥金之氣,因此乾燥之氣流暢,它接受五臟寒氣,屬於少陽,因此殘餘的火氣向內蘊結,衝擊於上,就會引起咳嗽和喘息,嚴重時還會吐血。

    最後的主氣,是太陽寒水之氣,因此寒氣反覆發作,寒氣反覆發作,就會導致天氣昏暗模糊,如同霧氣遮蔽。太陽之氣運行於全身,因此病症產生於皮膚和肌肉,從腋下向下挾帶膀胱,因此病症同時會在脅下連接少腹,形成寒中之病。陽明寒氣加臨,不會導致陽明之燥症,而是導致太陽之寒症,因為陽明之氣又主司大地,大地之氣到了最後就會轉變。

必抑其運氣,資其歲勝,折其鬱發,先取化源,無使暴過而生

其病也,食歲谷以全真氣,食間谷以闢虛邪,歲宜咸以耎之而調其,上,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適氣同,異而多少之,同天氣者,以寒清化,同地氣者,以溫熱化,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則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白話文:

  1. 其疾病的治療方法如下:食用當季五穀全麥以補充元氣,食用相隔一年的穀物以驅散虛弱之邪。當季節適宜時,可以用鹹味調和元氣,如果元氣過剩,可用苦味發散,用酸味收斂,以安撫身體的下部。如果元氣過剩,可用苦味瀉下。適應元氣的性質,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量。如果與天氣相同,則用寒冷清涼的藥物治療;如果與地氣相同,則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用熱性藥遠離熱性,用涼性藥遠離涼性,用溫性藥遠離溫性,用寒性藥遠離寒性。飲食也應遵循此法,如果相反,就會導致疾病產生。

太過則抑之,運氣太過,故之抑其運氣,不及則資之,故必資其歲勝,歲勝,歲所當勝也,當勝不勝,故必資之,郁者發之基,故折其鬱發,當先取化源而資之,無使暴瘧太過而生其病也,食丹白之歲谷,以全其真,食左右之間谷,以闢虛邪,歲當君火在上,宜食鹹味以耎之而調其上,火氣過甚,則食火味之苦以發之,金氣在下,其氣主收,宜食酸味以收之而安其下,燥氣過甚,則食苦味之寒以泄之,苦為火味,其性則寒,明其能發而能泄也。

白話文:

  1. 如果運氣太過頭,就要壓制它。如果運氣不足,就要支援它。支援它的方式,就要取用歲勝之氣。歲勝之氣是指在某年能剋制其他運氣的運氣。如果應該剋制的運氣沒有被剋制,就必須支援歲勝之氣。

    如果鬱結的氣堵塞了,就要疏通它。因此,我們要先從化解鬱結的根源著手,來支援歲勝之氣。不能讓暴瘧之氣過於強盛,以免生病。

    如果飲食不均衡,就要補充不足的營養。可以攝取丹白之歲谷來保全身體的精華。可以攝取左右之間谷來驅散邪氣。

    如果歲運中君火上升,宜食用鹹味食物來抑制它,調節上方的運勢。如果火氣過盛,則食用苦味火性食物來發洩它。如果金氣下降,其性質收斂,宜食用酸味食物來收斂它,安撫下方的運勢。如果燥氣過盛,則食用苦味寒性食物來泄散它。苦味屬火性,但性質卻是寒涼的。由此可知,苦味既能發洩,也能泄散。

適,酌也,酌其氣之同異,而為氣味之多少以制之,同天熱火之氣者,以寒清之氣味制化之,同地清涼之氣者,以溫熱之氣味制化之,更當用熱遠熱,用涼遠涼,而得其平也。

白話文:

  1. 適,意指恰當。考慮不同的氣味,調整它們的比例以達到適當的程度。如果氣味屬於炎熱的性質,就用寒冷或清涼的氣味來中和;如果氣味屬於清涼的性質,就用溫暖或炎熱的氣味來中和。此外,還要根據遠離熱或遠離涼的原則,調節到均衡的狀態。

帝曰:善。厥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巳亥之紀也,厥陰,少角,少陽,清熱勝復同,同正角,丁巳天符,丁亥天符,其運風,清熱,少角,太徵,少宮,太商。少羽。

巳亥屬厥陰,帝問厥陰之政,故曰巳亥之紀也,厥陰在下,少角在中,少陽在下,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氣勝,既則火之熱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少角木運。得司天之助,故同正角,丁為木運,巳亥風木司天,歲運上合司天,故曰丁亥天符,丁亥天符,其運風,角木之運也,清者金之勝,熱者火之復,少角之運,故首言少角,終言少羽,與上文陽明太陰同。

白話文:

  1. 己亥年屬厥陰。黃帝詢問厥陰主掌的職務,因此說這是己亥年的紀元。厥陰在下面,少角在中間,少陽在下。木運能量不足,開始時是金的清氣勝,接著是火的熱氣復甦。勝和復,共同掌控一年的氣候,少角為木運。得到司天之神的幫助,所以和正角相同,丁代表木運。己亥年風木司天,歲運和司天相合,所以說丁亥年是天符。丁亥天符,它的運勢是風,是角木的運勢。清者為金的勝,熱者為火的復,是少角的運勢,所以文章一開始先提到少角,最後提到少羽,這和前面的陽明、太陰段落相同。

厥陰,少徵,少陽寒,雨勝復同,癸巳癸亥,其運熱,寒雨,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太角。

少角三次,因言少徵,癸為火運不及,故上厥陰,中少徵,下少陽,火運不及,始則水之寒氣勝,既則土之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歲當癸巳癸亥,其運熱,徵火之運也,寒者水之勝,雨者土之復,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太角,與上文陽明太陰同。

白話文:

  1. 少角穴刺三次,是因為說少徵穴偏少,癸(水)所屬的火運不足,所以上焦肝經厥陰穴、中焦脾經少徵穴、下焦腎經少陽穴,都因火運不足。開始時,是水的寒氣旺盛,後來,屬土的雨水之氣又旺盛起來。旺盛和復發,都主宰著一年中的氣候,這一年的歲運是癸巳癸亥,火運旺盛,代表火氣旺盛。寒氣屬於水的勝氣,雨水屬於土的復氣。少徵、太宮、少商、太羽、太角,與前面陽明經、太陰經的穴位相同。

厥陰,少宮,少陽,風清勝復同,同正角,己巳己亥,其運雨,風清,少宮,太商,少羽,少角,太徵。

少徵之次,因言少宮,己為土運不及,故上厥陰,中少宮,下少陽,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氣勝,既則金之清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木勝金復,木氣虛矣,上得司天之助,故同正角,歲當己巳己亥,其運雨,宮土之運也,風者木之勝,清者金之復,少宮太商等,亦同陽明太陰。

白話文:

  1. 少徵的後一個音階叫少宮,這是因為土屬性運化的能量不足,所以上面是厥陰音,中間是少宮音,下面是少陽音。土運能量不足,一開始是木屬性的風氣勝出,緊接著是金屬性的清氣反撲。勝出與反撲,共同支配著一年之中的氣候特徵。木屬性勝出,金屬性反撲,但木屬性氣息就此虛弱了,但它得到司天之神(主宰天象運行的神靈)的幫助,所以和正角音階相同,歲運遇到己巳年或己亥年,就會有雨水降臨,這是土屬性宮位的運行規律。風代表木屬性勝出,清氣代表金屬性反撲,少宮音和大商音一樣,也和陽明音和大陰音相同。

厥陰,少商,少陽,熱寒勝復同,同正角,乙巳乙亥,其運涼,熱寒,少商,太羽,太角,少徵,太宮。

少宮之次,因言少商,乙為金運不及,故上厥陰,中少商,下少陽,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氣勝,既則水之寒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木氣司天,金運不及,故同正角,歲當乙巳乙亥,其運涼,商金之運也,熱者火之勝,寒者水之復,少商太羽等,亦同陽明太陰。

白話文:

  1. 少宮的穴位名稱來自少商穴,乙年屬金運不足,所以上屬厥陰經,中間對應少商穴,下屬少陽經。金運不足,最初是火熱之氣旺盛,之後水寒之氣又反覆出現。旺盛和反覆,都主宰一年的氣候。木氣主管天,金運不足,所以和正角(北斗七星第一星)相應。乙巳年和乙亥年,其氣候涼爽,屬於商金之運。熱是火勝,寒是水反覆出現,少商穴和太羽穴等,也和陽明經和太陰經相應。

厥陰,少羽,少陽,雨風勝復同,辛巳辛亥,其運寒雨風,少羽,少角,太徵,少宮,太商。

少商之次,因言少羽,辛為水運不及,故上厥陰,中少羽,下少陽,水運不及,始則土之雨氣勝,既則木之風氣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歲當辛巳辛亥,其運寒,羽水之運也,雨者土之勝,風者木之復,少羽少角等,亦同陽明太陰。

白話文:

  1. 在少商穴的旁邊,因為它被稱作少羽穴。壬癸辛三個元素代表水運,運化不足,所以它在厥陰經的上方、少羽穴的中間、少陽經的下方。水運不足,開始時是土的雨氣佔優,後來木的風氣又恢復,佔優與恢復同時執掌一年的氣機。在辛巳年、辛亥年,其運勢寒冷,是少羽穴(水運)的運行方式。雨表示土佔優,風表示木恢復,少羽、少角等穴位也像陽明經和太陰經一樣。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司

天,天氣擾,地氣正,風生高遠,炎熱從之,云趨雨府,濕化乃,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其政撓,其令速,其谷蒼丹,間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冰,熱病行於下,風病行於上,風燥勝復形於中。

白話文:

  1. 天氣混亂,地氣平穩。風從高處產生,炎熱緊隨其後。雲層靠近降雨之處,濕氣漸漸形成。

    當風火同向時,會影響歲星和熒惑星。這種影響會導致政治混亂,命令快速下達。這種影響下的穀物顏色青紅。有的穀物會有空心,這是因為氣候乾旱。

    風勢強勁,引發燥熱。炎熱加劇,動物甦醒。流水不凍結。熱病流行於下半身,風病流行於上半身。風燥加重,會影響身體。

巳亥為厥陰司天之政,凡此丁巳丁亥,癸巳癸亥,己巳己亥,乙巳己亥,辛巳辛亥,皆主不及,故氣化運行,後天時而至,六十歲中,六氣司天,氣化運行,非先天,即後天,其中諸歲會之年,則同正歲,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同於天時,不先後也,厥陰司天,故天氣擾。擾,風動也。

白話文:

  1. 蛇年豬年,陰中之陰司掌天的政事。凡是丁巳丁亥年、癸巳癸亥年、已巳已亥年、乙巳乙亥年、辛巳辛亥年,這些年份都屬於不及的年份,所以氣的變化運行,總是落後於自然時令。人在六十歲中,是六氣掌管天上的政事,氣的變化運行,不是先於自然時令,就是落後於自然時令,其中相會的年份,就和正年一樣。凡是和正年一樣的年份,氣的變化運行,都與自然時令一致,沒有先後之分。陰中之陰司掌天,所以天氣才會混亂。混亂,就是風吹動的樣子。

少陽在泉,故地氣正。正,陽和也。風氣在天,故風生高遠,少陽之氣,上合厥陰,故炎熱從之,炎熱從之,則地氣上升,乃為雲雨,故云趨雨府,而濕化乃行,司天在泉,風火同德,故上應木之歲星,火之熒惑,其政撓,風政也。其令速,火令也,其谷蒼丹,木火之歲谷也。

白話文:

  1. 當太陽(少陽)位於泉穴之位時,地底下的陽氣就充足。而「正」字這邊是指陽氣充盛和諧的意思。

    風氣屬於天象,所以風會往高處吹拂,而少陽之氣會上升並與厥陰之氣相合。於是炎熱之氣會跟隨著上升,最終形成雲雨,所以又有「趨雨府」一說。而當濕氣充足,(陽氣)運化才會順利進行。

    司天(少陽)在泉穴之位時,風火二氣交合。所以(少陽司天)在上與歲星(木)、熒惑(火)相應。而(少陽司天)主導的氣候是:風動(風行)、快(火行)、五穀收成顏色為青藍色或紅色(木火之氣的顏色相應體現)等特徵。

厥陰司天,右少陰,左太陽,皆主太,故右左間谷言太者成熟也。厥陰司天,其氣主少,故文彩之羽毛,角木之品類,皆耗散而不蕃聚也。厥陰司天,風氣主之,始則金之燥氣勝,既則火之熱氣復,故風燥火熱,勝復更作,燥勝熱復,則蟄蟲來見,而流水不冰,少陽司地,故熱病行於下,厥陰在天,故風病行於上,風氣司天,燥勝火復,故風燥勝復形於中。

白話文:

  1. 厥陰主理天部,右邊為少陰,左邊為太陽,這些都主導成熟,所以左右間谷中提到「太」指的是成熟的意思。厥陰主理天部,它的氣息主宰年輕,所以像羽毛的紋彩、角材的種類,都會消耗散失而無法繁盛聚集。厥陰主理天部,風氣主導之,開始時金屬的乾燥之氣較盛,接著火屬的熱氣又增多,因此風燥火熱的性質,會交替發作,乾燥之氣盛時熱氣就會減弱,而熱氣增強時乾燥之氣又會減弱,這樣一來蟄伏的蟲子就會出來活動,而流水也不會結冰。少陽主理地部,因此熱病會在下半身發作,厥陰主理天部,因此風病會在上半身發作,風氣主理天部,乾燥之氣盛時熱氣就會減弱,所以風燥的性質會交替在上半身出現。

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於右之下。

初之客氣陽明燥金,故寒始肅,而殺氣方至,肅殺之氣近於寒,故民病寒於右之下。蓋初之客氣,從地氣而右遷,陽明居少陽之右,而在少陽之下,故曰右之下。上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皆言地氣遷。至此厥陰不言地氣遷,則曰右之下,以明地氣遷者,從在泉之位之右,在泉之位之下,而遷之,以為客氣加臨之始也。

白話文:

  1. 最初的客氣(指外邪)是天氣乾燥、燥熱的金氣,因此寒氣開始出現,殺氣也開始盛行。這種肅殺之氣與寒氣相似,所以民衆身體會出現以右下為重的寒症。所謂的初之客氣,是指從地氣中右行而來。陽明之氣位於少陽之右、少陽之下,因此稱之為右之下。

    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這些五臟之氣,都是在地氣的運行中產生變化。但是,厥陰之氣在這裡沒有被提到是通過地氣的運行而產生,而是被描述為右之下。這表明,地氣的運行是從泉位之右、泉位之下開始的,然後逐漸加重,形成客氣入侵之初的症狀。

二之氣,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至,陽復化,民病熱於中。

華,花同。二之客氣,太陽寒水,故寒不去,猶有華雪水冰。華雪,雪華也。水冰,水上冰也。殺氣,寒氣也。寒氣施化,則霜乃降,而名草上焦。名草上焦,由於寒雨之數至,客氣值太陽之寒,主氣乃少陰之熱,故陽復化,而民病熱於中。

白話文:

  1. 「華」和「花」是同義詞,它們都是客氣(外來之氣)。而太陽為寒氣,水為寒氣,所以寒氣不散,就像還有花雪和水冰一樣。華雪就是雪花,水冰就是水上的冰。殺氣就是寒氣。寒氣施展變化,就會降霜,這就是霜降。霜降後,草木上記錄寒雨的數量,客氣值就會達到太陽的寒氣。而主氣則是少陰的熱氣,所以陽氣再次轉化,人們就會因體內熱氣而生病。

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鳴掉眩。

三之客氣,厥陰風木,氣合司天,故天政布,而風乃時舉,泣出耳鳴掉眩,皆風病也。

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胕腫。

四之寒氣,少陰君火,少陰有暑熱之熱,今溽暑而濕熱相薄,乃少陽在泉之氣,與太陰相爭於左之上,上文陽明在少陽右之下,則太陰在少陽左之上矣,民病黃癉胕腫,濕熱病也,以上客氣加臨,但合主時之氣,不合左右之氣。至此則兼論在泉左右之氣,乃舉一以例其餘,又明客氣加臨,本於在泉之氣以相加爾。

白話文:

  1. 四之寒氣指少了少陽君火,少陽有炎熱之熱,現在溽暑濕熱相逼,便是少陽在泉之氣,與太陰在左上相爭。上文提到陽明在少陽右下,那麼太陰就在少陽左上了。人們患有黃疸、腫脹,是濕熱病,以上客氣加臨,只與主時之氣相合,不與左右之氣相合。到這裡兼論在泉左右之氣,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他情況,又說明客氣加臨,本於在泉之氣而相加。

五之氣,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

五之客氣,太陰濕土,主氣陽明燥金,故燥濕更勝,土金之氣,皆屬陰寒,故沉陰乃布,寒氣及體,沉陰寒氣者,風雨之謂也,故又曰風雨乃行,上文四之氣,已病黃癉胕腫之濕,故此不復言也。

白話文:

  1. 五臟中的客氣(病邪),屬太陰濕土。主氣(正氣)屬陽明燥金。因此,乾燥潮濕更加嚴重。土金之氣,都屬於陰寒之氣,所以沉陰才得以佈散。寒氣侵襲身體,沉重的陰寒之氣,就是風雨的表現。所以又說風雨才會流動。上文中提到的四種氣,已經得過黃疸、胕腫的濕病了,所以這裡不再重複提及。

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

終之客氣,少陽相火,故畏火司令,上文云,其令速,即畏火之令也,火為陽,故陽乃大化,氣熱不寒,故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少陽在泉,氣復加臨,故地氣大發,草乃生,天氣溫暖,故人乃舒,而其病溫且厲。厲,暴厲也。

白話文:

  1. 在結束的客氣季節,少陽之火旺盛,所以懼怕火氣的掌控。前面說過,它的變化很快,也就是害怕火氣的掌控。火屬於陽性,所以此時陽氣極其旺盛,氣候溫熱不寒冷,因此冬眠的蟲子出來活動,河水也不會結冰。少陽之氣臨近地底下的泉水,地氣因此旺盛,所以草木開始生長。天氣溫暖,人體也感到舒暢,但疾病發作時,卻會變得急驟而猛烈。猛烈,是指疾病來勢洶洶。

必折其鬱氣,資其化源,贊其運氣,無使邪勝,歲宜以辛調

上,以咸調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其道也,反是者病。

白話文:

  1. 在治療上,用鹹味來調理下焦,要避開火氣,不能隨意使用。用溫熱藥要避免太溫熱,用熱藥要避免太熱,用涼藥要避免太涼,用寒藥要避免太寒。飲食也應遵循同樣的原則。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這是治療的特殊方法。如果違背了這些原則,就會致病。

郁者復之基,故必折其鬱氣,若欲折之,尤當資其化源,歲運不及,故贊其運氣,贊其運氣,則無使邪勝也,木氣在上,宜以金味之辛調其上,火氣在下,宜以水味之咸調其下,其少陽相火之氣,無妄犯之,不可犯以火味也,用藥治病,亦當用溫遠溫,用熱遠熱,而得其平。

白話文:

  1. 鬱結是復發的根源,所以一定要疏通鬱結之氣。如果要疏通鬱結之氣,更應該找出引起鬱結的來源。歲運不足,所以要幫助運氣。幫助運氣,就不會讓邪氣勝出。木氣在上,應該用辛味的金屬來疏通上方。火氣在下,應該用鹹味的寒涼之品來沖洩下方。少陽相火之氣,不能隨意觸犯,不能用熱性藥物來刺激。用藥治病,也應該用溫藥來治療溫病,用寒藥來治療寒病,這樣才能達到平衡。

帝曰:善。夫子言,可謂悉矣,然何以明其應乎?

應,徵驗也。六氣主時,客氣加臨,何以明其徵驗乎?

岐伯曰:昭乎哉問也。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

視之,觀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餘,其至先,運不及,其至後,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餘,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

白話文:

  1. 觀察其位置,就能知道它所在的地方。運作過於旺盛,它就到來得早;運作不足,它就到來得晚。這是老天爺的規律,是氣的常態。如果運作不過旺盛,也不不足,那麼就是正常年份,它會準時到來。

當,去聲,下同。行有次者,六氣主時,始於厥陰,終於太陽也,止有位者,六氣加臨,始於在泉之右位,終於在泉之本位也,欲明其應,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為歲首,而視察之,觀其位,而知其氣之所在,可以明其應矣,凡歲運有餘,其至先天,歲運不及,其至後天,若歲運非有餘,非不足,當諸歲會之年,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以此察之,可以明其應矣。

白話文:

  1. 「當」這個字,發去聲,這裡和下面都是這個意思。

    運行有次序的六種氣候按照時間交替主宰,它的開始是厥陰(夜晚),結束是太陽(白天)。固定在特定位置的六種氣候,它的開始是在泉穴的右方,結束是在泉穴的本位。

    為了明確它們的應驗,所以常常把正月初一的早晨作為一年的開始而觀察它們。觀察它們的位置,就能知道相應的氣候在哪裡,從而明確它們的應驗。

    凡是歲運(一年的運行)有餘,它就會提前到先天(冬至到立春);歲運不及,它就會延後到後天(立春到冬至)。如果歲運既不有餘,也不不足,那麼到了各歲會合的年份,這就叫做正歲,它就會按時到來。以此來觀察,就能明確它們的應驗。

帝曰:勝復之氣,其常在也,災眚時至,候也奈何?

勝復者,氣之常。災眚者,氣之變。常固可候,變則何以候之?

岐伯曰:非氣化者,是謂災也。

氣之變化,歲有常候,非其氣化,而有此氣化者,是謂災也,此即候之之法也。

帝曰:天地之數,終始奈何?

數,如字,下同。天地之數,六十歲為一周,終而復始,無有窮盡,帝故問之。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數之始,起於上而終於下,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歲紀畢矣,故曰:位時氣月可知乎,所謂氣也。

時,舊本訛明,今改。終始之數,乃道之所在,是明道也,原數之始,起於天之十干,終於地之十二支,是起於上而終於下,故歲半之前,天干之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支之地氣主之,天地上下,交互之理,合於人身,則氣交主之,氣交者,人之居也,六微旨大論云,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自一歲至六十歲,終始皆然,故曰歲紀畢矣。

白話文:

  1. 目前通行的版本有誤,現已更正。生命的歷程,就是道的所在,這是明道的道理。數字的起源,始於天上的十天干,終於地上的十二地支,這是從上到下的過程。所以,生命的一半之前,由天干的天氣支配;生命的一半之後,由地支的地氣支配。天地上下交替的原理,也適用於人體,由「氣交」來支配。「氣交」是人居住的地方,《六微旨大論》說:「上下交會的部位,就是『氣交』,也是人居住的地方。」從一歲到六十歲,這個原則始終如一,所以說生命的歷程就結束了。

一歲之中,四時凡六位,十二月凡二十四氣,故曰位時氣月可知乎,申明位時氣月者,乃六氣之二十四氣,所謂氣也,知四時之位,每月之氣,以明其應,則天地終始之數可知矣。

白話文:

  1.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各有六個位,一年有十二月,每個月份各有兩個氣,因此說知道位、時、氣、月,就能知道天地萬物的規律。所謂「位、時、氣、月」,就是六氣的二十四氣,所謂的「氣」就是這個意思。知道四季的方位、每月的氣候,就能明白它們的應對關係,這樣就能知道天地萬物的始終規律了。

帝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不合其數,何也?

事,歲事也。數,氣數也。帝首創干支,治歷明時,故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歲中之事,不合氣數,其故何也?

白話文:

  1. 抱歉,無法理解您的查詢。請使用不同的字詞重新表述您的問題。

岐伯曰: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

一歲之中,風熱濕火燥寒六氣之用,有太過不及。多,太過也。少,不及也。五運之化,洽於萬物,有有餘不足。盛,有餘也。衰,不足也,化洽之衰盛,氣用之多少,同其四時之化令,如下文所云也。

白話文:

  1. 在一年之中,風、熱、濕、火、燥、寒這六種氣候的作用,有過剩也有不足。過多就是太過,過少就是不足。自然界的五種運化(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四季相剋相生),均對萬物產生影響,也有多餘和不足的情況。自然界的衰落和繁榮,以及氣候作用的多少,都與四時運化的法則相同,如下文所述。

帝曰:願聞同化,何為?

伯云,衰盛多少同其化,故問同化何如?

岐伯曰: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

煙露,秋化同,雲雨昏瞑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

同化者,六氣之氣,五運之氣,同一四時五行之化也,故厥陰木氣之風溫,與角木之春化同,少陰少陽之熱曛昏火,與徵火之夏化同,六氣之勝,六氣之復,亦合四時五行,故勝與復同,如風勝同春木,熱勝同夏火,風復同春木,熱復同夏火之義,陽明金氣之燥清煙露,與商金之秋化同,太陰土氣之雲雨昏瞑埃,與宮土之長夏化同,太陽水氣之寒氣霜雪冰,與羽水之冬化同,此天地五運之氣之化,其化相同,一歲之中,恆非其時而有其氣,此更用盛衰之常,所以氣數有不合也。

白話文:

  1. 所謂「同化」,是指六氣之氣和五運之氣,都與四季五行之變化相一致。

    • 厥陰木氣之風溫,與角木之春季變化相同;
    • 少陰、少陽之熱曛昏火,與徵火之夏季變化相同。

    六氣的勝和復,也符合四季五行。

    • 風勝同春季木氣,熱勝同夏季火氣;
    • 風復同春季木氣,熱復同夏季火氣。

    陽明金氣之燥清煙露,與商金之秋季變化相同;

    太陰土氣之雲雨昏瞑埃,與宮土之長夏季變化相同;

    太陽水氣之寒氣霜雪冰,與羽水之冬季變化相同。

    這就是天地五運之氣的變化,其變化是相互一致的。在一年的時間裡,常常不是其特定的時令,卻有其特定的氣候,這是由於盛衰之常所致,所以氣候和時令有時不一致。

帝曰:五運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余知之矣,願聞同地化者,何謂也?

土運而太陰司天,金運而陽明司天等,是五運五行,同於司天之化氣,命曰天符,余知之矣,五運五行同地化者,何謂也?

白話文:

  1. 當土行運轉而陰氣司掌天空時,金行運轉時陽明司掌天空等等,這是五運五行和司掌天空的化氣相同,這種現象稱為「天符」,我已經理解了。但五運五行與大地的化育也相同,這又說的是什麼呢?

岐伯曰:太過而同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過而同地化者三,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此凡二十四歲也。

甲丙戊庚壬,化運主太過,乙丁己辛癸、化運主不及,子寅辰午申戌、氣主太過,醜卯巳未酉亥,氣主不及,六十歲中,太過不及,同天地之化者,凡二十四歲,此總括其目,下文詳言之也。

白話文:

  1. 甲、丙、戊、庚、壬這五個天干主導運行旺盛的情況;乙、丁、己、辛、癸這五個天干主導運行不足的情況;子、寅、辰、午、申、戌這六個地支主導氣候旺盛的情況;醜、卯、巳、未、酉、亥這六個地支主導氣候不足的情況。

    在人生的六十年中,旺盛和不足的情況,與天地運行變化相同,總共有二十四年的時間。這是一個總的概括,具體的內容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說明。

帝曰:願聞其所謂也?

願聞太過不及之歲。

岐伯曰:甲辰甲戌,太宮下加太陰,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陰,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陽明,如是者三。

帝願聞同地化,故先言五運之同地化者,甲辰甲戌二歲,甲為土運太過,故曰太宮,辰戌太陽司天,則太陰濕土在泉,故下加太陰,壬寅壬申二歲,壬為木運太過,故曰太角,壬申少陽司天,則厥陰風木在泉,故下加厥陰,庚子庚午二歲,庚為金運太過,故曰太商,子午少陰司天,則陽明燥金在泉,故下加陽明,一則太宮土運,而司太陰之地化,一則太角木運,而同厥陰之地化,一則太商金運,而同陽明之地化,此太過而同地化者三,有如是也。

白話文:

  1. 皇上希望知道五行運化與地支間的關係,因此先說明五行運化過盛時與地支的關係。

    甲辰、甲戌這兩年,甲屬土運過盛,所以稱為「太宮」。辰、戌受太陽支配,所以「太陰濕土」位於地下,因此加上「太陰」。

    壬寅、壬申這兩年,壬屬木運過盛,所以稱為「太角」。壬、申受少陽支配,所以「厥陰風木」位於地下,因此加上「厥陰」。

    庚子、庚午這兩年,庚屬金運過盛,所以稱為「太商」。子、午受少陰支配,所以「陽明燥金」位於地下,因此加上「陽明」。

    因此,土運過盛的「太宮」與「太陰」的地支相應;木運過盛的「太角」與「厥陰」的地支相應;金運過盛的「太商」與「陽明」的地支相應。這是五行運化過盛與地支相應的其中三種情況。

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陽,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陽,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陰,如是者三。

癸巳癸亥二歲,癸為火運不及,故曰少徵,巳亥厥陰司天,則少陽相火在泉,故下加少陽,辛丑辛未二歲,辛為水運不及,故曰少羽,丑未太陰司天,則太陽寒水在泉,故下加太陽,癸卯癸酉二歲,癸為火運不及,故曰少徵,癸酉陽明司天,則少陰君火在泉,故下加少陰,一則少徵火運,而同少陽之地化,一則少羽水運,而同太陽之地化,一則少徵火運,而同少陰之地化,此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有如是也。

白話文:

  1. 癸巳癸亥這兩年,癸代表火氣運行不足,所以稱為少徵(心火)。巳亥這兩年的厥陰(肝)當令,少陽(膽)的相火則隱藏在泉(腎),因此下面加了少陽(膽)。辛丑辛未這兩年,辛代表水氣運行不足,所以稱為少羽(腎水)。醜未這兩年的太陰(脾)當令,太陽(膀胱)的寒水則隱藏在泉(腎),因此下面加了太陽(膀胱)。癸卯癸酉這兩年,癸代表火氣運行不足,所以稱為少徵(心火)。癸酉這兩年的陽明(胃)當令,少陰(腎)的君火則隱藏在泉(腎),因此下面加了少陰(腎)。這樣一來,少徵(心火)具有火氣運行不足的特質,但與少陽(膽)的位置相應;少羽(腎水)具有水氣運行不足的特質,但與太陽(膀胱)的位置相應;少徵(心火)具有火氣運行不足的特質,但與少陰(腎)的位置相應。因此,這三種(不及)的(五行)氣運與特定的位置相應化,就如同上面所述。

戌子戌午,太徵上臨少陰,戌寅戌申,太徵上臨少陽,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如是者三。

戌子戌午之歲戌為火運太過,故曰太徵,子午少陰司天,故上臨少陰,戌寅戌申二歲,戌為火運太過,故曰太徵,寅申少陽司天,故上臨少陽,丙辰丙戌二歲,丙為水運太過,故曰太羽,辰戌,太陽司天,故上臨太陽,一則太徵火運,而同少陰之天化,一則太徵火運,而同少陽之天化,一則太羽水運,而同太陽之天化,此太過而同天化者三,有如是也。

白話文:

  1. 戌子、戌午年,戌屬火運太過,故稱太徵;子午屬少陰司天,故上臨少陰。戌寅、戌申兩年,戌屬火運太過,故稱太徵;寅申屬少陽司天,故上臨少陽。丙辰、丙戌兩年,丙屬水運太過,故稱太羽;辰戌屬太陽司天,故上臨太陽。一種是太徵火運,與少陰之天化相同;一種是太徵火運,與少陽之天化相同;一種是太羽水運,與太陽之天化相同。這三種都是太過而與天化相同。

丁巳丁亥,少角上臨太陰,乙卯乙酉少商上臨陽明,己丑己未,少宮上臨太陰,如是者三。

丁巳丁亥二歲,丁為木運不及,故曰少角,巳亥厥陰司天,故上臨厥陰,乙卯乙酉二歲,乙為金運不及,故曰少商,卯酉陽明司天,故上臨陽明,己丑己未二歲,己為土運不及,故曰少宮,丑未太陰司天,故上臨太陰,一則少角木運而同厥陰之天化,一則少商金運而同陽明之天化,一則少宮土運而同太陰之天化,此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有如是也。

白話文:

  1. 丁巳、丁亥這兩年,丁是木運未及,所以說成「少角」,巳、亥這兩個地支屬厥陰經,主管上天,所以上面與厥陰經相接。

    乙卯、乙酉這兩年,乙是金運未及,所以說成「少商」,卯、酉這兩個地支屬陽明經,主管上天,所以上面與陽明經相接。

    己丑、己未這兩年,己是土運未及,所以說成「少宮」,醜、未這兩個地支屬太陰經,主管上天,所以上面與太陰經相接。

    前面所說的「少角」,木運未及,但與厥陰經的上天之氣相同;「少商」,金運未及,但與陽明經的上天之氣相同;「少宮」,土運未及,但與太陰經的上天之氣相同。像這樣運氣未及,但與上天之氣相同的,也有這三種情況。

除此二十四歲,則不加不臨也。

上凡二十四歲,同地化,則下加,同天化,則上臨,此二十四歲有加有臨,除此二十四歲,餘三十六歲,則不加不臨也。

白話文:

  1. 人到二十四歲時,如果是地化(腎水旺),身體就會充實強壯。如果是天化(心火旺),身體就會虛弱。

    二十四歲時會有「加」和「臨」的情況,除了這二十四歲,剩下的三十六歲則沒有「加」和「臨」。

帝曰,加者何謂?

同地化者,皆云下加,故問加者何謂?

岐伯曰:太過而加,同天符,不及而加,同歲會也。

運同司天,謂之天符,運同歲支,謂之歲會,天氣為陽,陽主有餘,故凡太過之歲而下加,即同天符,地氣為陰,陰主不及故凡不及之歲而下加,即同歲會也。

白話文:

  1. 與「天」有關的運星,稱為「天符」;與「歲」支有關的運星,稱為「歲會」。

    天氣屬於陽性,陽性代表過剩,所以如果過盛之年再有流年運星降臨,就會與「天符」相符。

    地氣屬於陰性,陰性代表不足,所以如果不足之年再有流年運星降臨,就會與「歲會」相符。

帝曰,臨者何謂?

因下加而問上臨。

岐伯曰:太過不及,皆曰天符,而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

運同天化,謂之上臨。天氣為陽,陽主有餘,故無論太過不及之歲,凡天氣上臨,皆曰天符。而一歲之中,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亦有早晏耳。

白話文:

  1. 當天氣順應自然規律變化時,稱為「天符」。天氣屬陽,陽氣旺盛,因此無論是太陽過盛或過弱的年份,只要天氣順利轉化,都稱為「天符」。然而,一年中天氣變化的程度不同,疾病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輕重程度和壽命的長短也會有所差別。

帝曰:夫子言用寒遠寒,用熱遠熱,余未知其然也,願聞何謂遠?

夫既用之,何以遠之,故問何謂遠。

岐伯曰: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遠之,所謂時興六位也。

遠者,無犯之謂。如用藥宜熱,寒病當之,是無犯熱,無犯其熱,即為遠矣。用藥宜寒,熱病當之,是無犯寒,無犯其寒,即為遠矣。無犯為從,犯之為逆,故從者和,逆者病。從之始和,逆之則病,是食宜同法也。此寒熱溫涼之用,不可不敬畏而遠之。夫寒熱溫涼,四時之氣也。四時之氣,即六位之氣也,敬畏而遠之,所謂時興六位也。

白話文:

  1. 「遠」的意思是不觸犯。比如用藥應該熱,寒症就要用熱藥,這就不觸犯熱,不觸犯它的熱性,這就是「遠」了。用藥應該寒,熱症就要用寒藥,這就不觸犯寒,不觸犯它的寒性,這就是「遠」了。不觸犯就是順應,觸犯就是逆向,所以順應的就會和諧,逆向的就會生病。順應一開始是和諧的,逆向就會生病,所以飲食也應該遵循這個法則。寒熱溫涼的運用,不可不敬重畏懼並遠離。寒熱溫涼是四季的氣候。四季的氣候就是六氣的氣候,敬重畏懼並遠離它,就是所謂的「時行六氣」。

帝曰:溫涼何如?

但言寒熱,未言溫涼,溫涼減於寒熱,故復問之。

岐伯曰: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間氣同其主無犯,異其主則小犯之,是謂四畏,必謹察之。

一歲六位,各司其氣。所謂熱無犯熱,寒無犯寒者,乃司氣以熱,用熱勿太過,而無犯其熱也;司氣以寒,用寒勿太過,而無犯其寒也。寒熱如是,溫涼亦如是。故司氣以涼,用涼勿太過,而無犯其涼,司氣以溫,用溫勿太過,而無犯其溫。一歲之中,有主時之正氣,有加臨之間氣。

白話文:

  1. 人體在一年之間有六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氣候。所謂的「熱不犯熱,寒不犯寒」,是指:

    • 如果這個階段適宜用熱,就不要過度使用熱能,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 如果這個階段適宜用寒,就不要過度使用寒能,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以上原則適用於寒熱兩者,溫涼也是如此:

    • 如果這個階段適宜用涼,就不要過度使用涼能,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 如果這個階段適宜用溫,就不要過度使用溫能,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一年之中,除了有每個階段的主導氣候之外,還會有其他氣候偶爾出現。

間氣同其主氣,其氣過盛,故無犯之,間氣異其主氣,其氣弗盛,則小犯之。小犯者,用寒熱溫涼而弗過也。是寒熱溫涼,謂之四畏,必謹察之,不可過也。

白話文:

  1. 如果間氣與主氣性質相同,那麼間氣旺盛,所以不適合針灸刺激。如果間氣與主氣性質不同,那麼間氣不旺盛,可以稍微針灸刺激。輕微的針灸刺激,就是使用寒、熱、溫、涼這四種手法,但不要過度。寒、熱、溫、涼這四種手法,稱為「四畏」,必須仔細觀察病人情況,不能使用過度。

帝曰:善。其犯者何如?

異其主則小犯何如?

岐伯曰:天氣反時,則可依時,及勝其主,則可犯,以平為

期,而不可過,是謂邪氣反勝者。故曰:無失天信,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

天氣,主時之正氣也。反時,當熱而寒,當寒而熱也。則可依時,言當熱而寒,則以熱治寒,當寒而熱,則以寒治熱也。及勝其主,言加臨之間氣,勝其主時之正氣。如主氣寒,而間氣則以熱勝;主氣熱,而間氣則以寒勝,如是則可犯。可犯主氣之寒以清熱,可犯主氣之熱以溫寒,然皆以平為期,而不可過也。

白話文:

  1. 天氣,主導著季節的正氣。如果違反季節規律,比如天氣本該寒涼卻變熱,或者本該炎熱卻變冷,這時就可以根據季節規律來說明:本該寒涼的天氣變熱,就用熱性藥物治療寒冷;本該炎熱的天氣變冷,就用寒性藥物治療炎熱。

    「及勝其主」是指外界的間雜之氣勝過季節的正氣。比如正氣屬寒,間雜之氣熱而勝過正氣;正氣屬熱,間雜之氣寒而勝過正氣,這樣就會發生疾病。

    可以治療正氣偏寒的病症用清熱藥物,治療正氣偏熱的病症用溫寒藥物。但治療時都以平衡為目標,不可過度。

申明反勝其主,是謂邪氣反勝者。邪氣,即間氣也。反勝,勝其主也。故大要曰:無失天信,四時之信,不可失也;無逆氣宜,六氣之宜,不過逆也;無翼其勝,以勝相加,無復輔翼也;無贊其復,先郁後復,無庸贊助也。能如是也是謂平和之至治。

白話文:

  1. 如果邪氣反過來強過身體本身,叫做邪氣反勝。邪氣就是外來的氣,反勝就是外氣強過身體本身。經文中最重要的意思是:

    • 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四時更替的規律不能違背。
    • 不要違逆六氣的規律,不能過度違反。
    • 不要過分依賴藥物,過度用藥會讓自身失去輔助作用。
    • 不要過度依賴扶正,先讓身體自然恢復,不要過度幫助。

    符合這些原則,纔是平和的最佳治療方法。

帝曰:善。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其有常數乎?

五運六氣之行,以主六十歲之紀,其有常數乎?

岐伯曰:臣請次之。

此下論五運六氣之六十歲之紀,乃常數也。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

子與午合,醜與未合,寅與申合,卯與酉合,辰與戌合,巳與亥合。子午少陰司天,故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甲為土運太過,故中太宮土運。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故下陽明金。火氣在上,故熱化二,土運在中,故而化五,五,土之生數也。土常以生,後俱仿此。金氣在下,故燥化四。

白話文:

  1. 鼠年與馬年相合,牛年與羊年相合,虎年與猴年相合,兔年與雞年相合,龍年與狗年相合,蛇年與豬年相合。

    鼠年與馬年少陰司天,所以甲子年和甲午年有少陰火。甲是土運太過,所以中間有太宮土運。少陰在上面,陽明就在下面,所以下面有陽明金。火氣在上面,所以熱化為偶數,土運在中間,所以化為奇數。奇數是土的生數。以後都按照這種方式來理解。金氣在下面,所以乾燥化為偶數。

一二三四五,五行之生數也。六七八九十,五行之成數也。下文云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蓋甲丙戊庚壬太過之運,則舉五行之成數,乙丁己辛癸不及之運,則舉五行之生數,土則無分太過不及,常常舉其生,然此惟在中之化運為然,其司天在泉之化氣則不然。土常以生,上下皆然。

白話文:

  1. 太字同伏 化之五行,天生

此熱化雨化燥化,及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濕,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下燥,則宜木味之酸熱以治之。金氣清涼而主收,故宜酸熱,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這些風熱、濕熱、燥熱的轉變,以及上焦、中焦和下焦的氣機轉化,稱為正常的化日。

    如果熱化到上焦出現熱象,宜用鹹寒的水性食材來治療;如果濕熱化到中焦,宜用苦熱的火性食材來治療;如果燥熱化到下焦,宜用酸熱的木性食材來治療。

    金性清涼收斂,故宜用酸熱,這也是藥食配伍中的相宜原則。

乙丑乙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熱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濕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

丑未太陰司天,故乙丑乙未歲,上太陰土。乙為金運不及,故中少商金運。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故下太陽水。凡太過之運,則無勝復,不及之運,則有勝復,後皆仿此。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化勝,繼則水之寒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所謂勝復之邪氣化日也。凡正化則無災,邪氣化則有災,後俱仿此。

白話文:

  1. 當醜和未年(太陰土主事)的歲運中,由於乙屬金運不足,所以太陰土上升到中少商(金運位置)。太陰在上,太陽水在下。凡是太旺的運勢,就沒有勝復之氣;凡是不足的運勢,便有勝復之氣。後面的情況都照此類推。金運不足時,一開始是由火的熱化勝出,接著是由水的寒化復原。勝與復同時主宰一年的氣候,並不是正氣的正常變化,而是所謂的邪氣化日勝復。凡是正化,就沒有災害;邪氣化,就會有災害。後面的情況都照此類推。

災七宮,西方兌宮金位也。土氣在上,故濕化五,金運在中而不及,故清化四。四,金之生數也。水氣在下,故寒化六。此濕化清化寒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濕,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中燥,則宜木味之酸和以治之,其化下寒,則宜土味之甘熱以治之,甘熱,乃土勝其水,轉寒為熱也,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災七宮,位於西方的兌宮,屬於金位。土氣位於上方,所以濕化為五;金氣位於中間,但不及,所以清化為四。四是金的生數。水氣位於下方,所以寒化為六。這種濕化、清化、寒化,是上中下三種氣的變化,稱為正化日。如果化為上濕,則適合用火味苦熱的藥物對治;如果化為中燥,則適合用木味酸和的藥物對治;如果化為下寒,則適合用土味甘熱的藥物對治。甘熱,是土勝水,化寒為熱,這也是藥物與飲食相宜的道理。

丙寅丙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羽水運,下厥陰木。火化二,寒化六,風化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鹹溫,下辛溫,所謂藥食宜也。

寅申少陽司天,故丙寅丙申歲,上少相火。丙為水運太過,故中太羽水運。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故下厥陰木。火氣在上,故火化二,水運在中而太過,故寒化六。六,水之成數也。木氣在下,故風化三。此火化寒化風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火,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水,則宜水味之鹹溫以治之。

白話文:

  1. 在寅申年,少陽經氣主導天象,因此丙寅和丙申年,少陽經的火氣旺盛。丙屬水運,過於旺盛,所以中焦水運也過剩。少陽經在上面,那麼厥陰經就在下面,所以下焦厥陰經的木氣也旺盛。火氣在上面,所以會有火熱的徵狀;水運在中間,而且過剩,所以會有寒冷的徵狀。六是水運的極數,所以寒冷的徵狀有六種。木氣在下面,所以會有風寒的徵狀。這種以火熱、寒冷、風寒為主的徵狀,是上、中、下三焦的氣機變化,稱為正化。出現這些徵狀時,可以用味道鹹而寒涼的水來治療火熱;可以用味道鹹而溫和的水來治療水寒。

既曰鹹寒,復曰鹹溫,以明鹹味亦有性溫者也。其化下木,則宜金味之辛溫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藥食之宜,在上者,多制之,中下者,或制之,或助之。制之,折其鬱氣也。助之,資其化源也。

白話文:

  1. 雖然說鹹味多屬寒性,但也有溫性的鹹味。它能化解下焦的木氣,所以宜用辛溫的金味來治療,這就是藥物和食物配伍的相宜性。藥物和食物的配合原則如下:對於在上焦的藥物或食物,多用其制約作用;對於中、下焦的藥物或食物,或用其制約作用,或用其助長作用。制約作用是抑制它們的滯鬱之氣;助長作用是資助它們的化生功能。

丁卯丁酉歲。上陽明金,中少角木運,下少陰火。清化熱化勝

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三宮。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復同,就是邪氣像陽光一樣消散。會破壞身體的三個器官。乾燥會轉化為九,風會轉化為三,熱會轉化為七。

    正化,就是正氣像陽光一樣。它的轉化:上面是苦味和小溫性,中間是辛味和溫和性,下面是**(原文遺漏)** 。這說明藥物和食物的選擇應順應這個轉化的規律。

卯酉陽明司天,故丁卯丁酉歲,上陽明金。丁為木運不及,故中少角木運。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故下少陰火。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化勝,繼則火之熱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三宮,東方震宮木位也。金氣在上,故燥化九,木運在中而不及,故風化三。

白話文:

  1. 卯酉年,陽明經脈當令,因此丁卯年、丁酉年,上焦屬陽明金。丁為木運,但運勢不夠,所以中焦缺角木運。陽明在上,少陰在下,所以下焦屬少陰火。木運不足,一開始金的清熱之氣勝出,接著火的熱化之氣又恢復。盛衰轉化,主導一年之氣候,並非正氣的變化,而是邪氣化日所致。三宮受災,東方震宮屬木位。金氣在上,因此乾燥之氣增強到九成,木運在中焦但不足,所以風化增加到三成。

三,木之生數也。火氣在下,故熱化七。此燥化風化熱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燥,則宜火味之苦小溫以治之,其化中風,則宜金味之辛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第十三章,木象徵生發。火氣位於下方,因此能化生為「七」數。這種乾燥化風、化熱的過程,就是上、中、下三焦之氣的正常運行,稱為「正化」。如果化生出的燥性過強,就適合用苦味、溫和的火性食物(味道)來治療;如果化生出的風性過強,就適合用辛味、中和的金性食物(味道)來治療;如果化生出的熱性過強,就適合用鹹味、寒涼的水性食物(味道)來治療。這就是藥物和飲食與疾病相適應的道理。

戊辰戊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徵火運,下太陰土。寒化六,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辰戌太陽司天,故戊辰戊戌歲,上太陽水。戊為火運太過,故中太徵火運。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故下太陰土。水氣在上,故寒化六,火運在中而太過,故熱化七。七,火之成數也。土氣在下,故濕化五。此寒化熱化濕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寒,則宜火味之苦溫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濕,則宜土味之甘溫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當辰月和申月陽氣旺盛主掌天氣時,因此在農歷年份為辰年和申年的時候,會降下太陽水。因為「辰」五行屬火,而火氣過剩,因此導致年中火氣旺盛。當太陽當頭時,太陰(月亮)就會在下方,因此年中的太陰(土)也會較旺。由於水氣在上方,因此會讓六個方位都變冷。而過剩的火氣在年中,使得七個方位都變熱(七代表火的成數)。此外,因土氣在下,導致五個方位都變得很潮。上述寒化、熱化、潮化是上方、年中、下方所產生的氣,稱為正化日。對於寒化時,宜以火性藥物(味道苦或溫熱)進行治療。對於熱化時,則宜用土性藥物(味道甘或溫和)進行治療。對於潮化時,則宜以土性藥物(味道甘或溫熱)進行治療。這就是藥物和飲食相互配合的道理。

己巳己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風化清化

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風化三,濕化五,火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正邪氣勢均力敵,正氣將邪氣化解,稱為邪氣化日。邪氣會危害五臟。風邪化解三髒,濕邪化解五髒,火邪化解七髒,這是邪氣化日的過程。正氣化解邪氣時,上面有辛涼的藥,中間有甘和的藥,下面有鹹寒的藥,這就是藥食相宜的原則。

巳亥之歲,厥陰司天,故己巳己亥歲,上厥陰木。己為土運不及,故中少宮土運。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故下少陽相火。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化勝,繼則金之清化復,勝與復,非上中下正氣之化,可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中央土位也。木氣在上,故風化三;土運在中而不及,故濕化五;火氣在下,故火化七。

白話文:

  1. 在己亥年,厥陰之氣主宰天象,因此在己巳、己亥年,厥陰木氣上升。己土運化不足,導致中焦少宮的土運也受到影響。

    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所以下焦的少陽相火也受到影響。土運不足,一開始木氣的風化之力盛行,接著金氣的清化之力恢復,這種盛衰變化,並非天地間正氣的正常變化,可以說是邪氣在一天中變化。

    災禍影響五宮,中央對應土位。木氣上升,所以風化之力有三;土運居中而不足,所以濕化之力有五;火氣沉降,所以火化之力有七。

此風化濕化火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風,故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其化中濕,故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火,故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這種風濕火氣的治療,是要調整身體上中下的氣,也就是所謂的「正化」。

    如果風氣集中在上面,宜使用金屬類辛涼的食物來治療;中氣濕氣過重,宜使用土屬類甘和的食物來治療;下方火氣大,宜使用水屬類鹹寒的食物來治療。這叫藥物飲食的相宜搭配。

庚午庚子歲。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燥化九,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

庚為金運太過,故庚午庚子歲,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火氣在上,故熱化七;金運在中而太過,故清化九,九,金之成數也。金氣在下,故燥化九。清涼之氣,燥烈之氣,皆金氣也。此熱化清化燥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清,則宜金味之辛溫以治之;其化下燥,則宜木味之酸溫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庚年為金氣過盛之年,因此庚午年和庚子年,上面是少陰火,中間是太商金氣,下面是陽明金。火氣在上,所以形成七種熱症;金氣在中間過盛,所以形成九種清症,九是金的完數;金氣在下,所以形成九種燥症。清涼之氣和燥熱之氣都是金氣。熱化、清化、燥化是由上、中、下的氣所形成,稱為正化之日。

    如果熱症在上,適宜服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清症在中間,適宜服用辛溫的金行藥物來治療;如果燥症在下,適宜服用酸溫的木行藥物來治療,這就是藥物和飲食的相宜之法。

辛未辛丑歲。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寒化一,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

辛為水運不及,故辛未辛丑歲,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水運不及,始則土之雨化勝,繼則木之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北方坎宮水位也。土氣在上,故而化五;水運在中而不及,故寒化一。一,水之生數也。

白話文:

  1. 辛金過於旺盛,導致水運不足。因此,辛未年和辛丑年,水運過少,導致上層的太陰土(脾胃系統)被剋制,中間層的少羽水運(腎臟系統)不足,下層的太陽水(膀胱系統)也受到影響。水運不足,一開始會導致土的屬性過於旺盛(脾胃功能失調),接著會使木的屬性(肝膽系統)過於旺盛(肝火上升)。這兩種屬性過於旺盛的現象,會主導一年的氣候,這並不是正常氣候變化的結果,而是所謂的「邪氣化日」現象。災害會發生在北方坎宮(水位)的位置。由於土的屬性過於旺盛,所以會導致五種災害;而水運過少,所以會導致一種寒邪導致的災害。一,是水的生數。

水氣在下,同於寒化,故不復言。下不復言,義俱仿此。此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濕,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中寒,則宜火味之苦和以治之;其化下寒,亦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水分在下,跟寒氣的性質相同,所以不再贅述。下面不再說明,其含義都類似這樣。這是指上、中、下的氣,所謂順應正常變化。如果它的變化是濕在上,就應該用苦熱的火味來治療;如果它的變化是寒在中,就應該用苦和的火味來治療;如果它的變化是寒在下,也應該用苦熱的火味來治療,這就是藥物和飲食的相宜性。

壬申壬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風化八。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酸和,下辛涼,所謂藥食宜也。

壬為木運太過,故壬申壬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氣在上,故火化二;木運在中而太過,又木氣在下,故皆風化八。八,木之成數也。此火化風化,乃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火,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風,則宜木味之酸和以治之;其化下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壬屬木行過盛,因此壬申、壬寅年,上層為少陽相火,中層為太角木行,下層為厥陰木。火氣位於上層,所以化出兩種火;木行位於中層且過剩,加上木氣位於下層,所以都化出八種風。八,是木行的成數。這些火化風化的變化,是上中下三層的氣,稱為正化。

    如果化成上層的火,則適合用口味鹹寒的水來治療;如果化成中層的風,則適合用口味酸和的木來治療;如果化成下層的風,則適合用口味辛涼的金來治療,這是藥食相宜的道理。

癸酉癸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徵火運,下少陰火。寒化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宮。燥化九,熱化二。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癸為火運不及,故癸酉癸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徵火運,下少陰火。火運不及,始則水之寒化勝,繼則土之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宮,南方離宮火位也。金氣在上,故燥化九,火運在中而不及,又火氣在下,故熱化二。二,火之生數也。

白話文:

  1. 癸年代表火氣不足,因此癸酉和癸卯年,上層有陽明金,中層有少徵火,下層有少陰火。火氣不足,一開始水寒之氣會勝過,之後土氣充足(雨化)後反而克復水寒,勝過和克復,都是主導一年的氣候變化,不是真正的正氣變化,而是所謂的邪氣變化。

    災難發生在南方離宮(火位)。由於金氣在上,所以乾燥氣候變化為九,火氣在中而不足,加上火氣在下,所以炎熱氣候變化為二。二,是火氣的生數。

此上中下之氣,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燥,則宜火味之苦小溫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水味之鹹溫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所謂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人體上、中、下三焦的氣化,稱為「正化」作用。其中:

    • 上焦氣化偏燥,宜用苦味、溫熱的藥物或食物調理,如清熱降燥。
    • 中焦氣化偏熱,宜用鹹味、溫熱的藥物或食物調理,如滋陰清熱。
    • 下焦氣化偏熱,宜用鹹味、寒涼的藥物或食物調理,如清熱利濕。

    這也就是藥物或食物與人體氣化作用相匹配的原則。

甲戌甲辰歲。上太陽水,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寒化六,濕化五,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

甲為土運太過,故甲戌甲辰歲,上太陽水,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水氣在上,故寒化六,土氣在中,土氣在下,故濕化五,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日也。其化上寒,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其之化可濕下濕,則宜火味之苦溫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人體的五行中,甲年和戌辰年份土氣太盛。因此,上部(太陽經)有水氣,中部(太宮穴)有土氣,下部(太陰經)也有土氣。水氣在上部,所以導致上部寒冷,影響六腑;土氣在中部,所以導致中部濕氣;土氣在下部,所以導致下部濕氣。這三部的氣,是人體每天正常轉化的氣。如果上部寒冷,就需要用苦熱的火味來治療;如果中部和下部濕氣過重,就需要用苦溫的火味來治療。這樣,藥物和飲食才能互相配合,起到治療作用。

乙亥乙巳歲。上厥陰木,中少商金運,下少陽相火。熱化寒化

勝復同,邪氣化日也。災七宮。風化八,清化四,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正氣和邪氣的力量相等,邪氣就會逐漸消散。邪氣會影響七個部位。風邪影響八個部位,清氣影響四個部位,火氣影響兩個部位,正氣不受影響。

    治療邪氣的藥物和飲食遵循以下原則:上焦用辛涼之品,中焦用酸和之品,下焦用鹹寒之品。

乙為金運不及,故乙亥乙巳歲,上厥陰木,中少商金運,下少陽相火。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化勝,繼則水之寒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日也。災七宮,凡乙年金運不及皆熱也。木氣在上,故風化八;金運在中而不及,故清化四;火氣在下,故火化二,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之度。度,時度也。

白話文:

  1. 乙年時金運不足,因此乙亥乙巳年,上面有上厥陰木運,中間有少商金運,下面有少陽相火運。金運不足時,一開始火氣的熱化作用旺盛,接著是水氣的寒化作用旺盛,旺盛與反覆,都主導了一年的氣運,這並不是上面中間下面正氣的變化,而是邪氣日益形成的變化。災及七宮,凡是乙年金運不足的情況都是因火氣旺盛而發作的。木氣在上,因此變化出八種風氣;金運在中間但不足,因此變化出四種清氣;火氣在下,因此變化出兩種熱氣,這就是上面中間下面氣運的變化,也是正氣變化的程度。程度,就是時間中的程度。

余仿此。其化上風,故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其化中清,故宜木味之酸和以治之;其化下熱,故宜水味之咸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我仿照這個原理。病邪化上犯風,故宜用味辛涼的金類葯物來治療;病邪化中犯清,故宜用味酸和的木類葯物來治療;病邪化下犯熱,故宜用味鹹的葯物來治療。這就是葯物和飲食相適應的道理。

丙子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熱化二,寒化六,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溫,藥食宜也。

苦熱,舊本訛咸熱,今改。丙為水運太過,故丙子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火氣在上,故熱化二;水運在中而太過,故寒化六;金氣在下,故清化四,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故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寒,故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下清,故宜木味之酸溫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苦熱(原本錯誤地寫成鹹熱,現已更正):

    丙年為水運過盛之年,因此:

    • 丙子年:上層為少陰火,中間為太過的水運,下層為陽明金。
    • 丙午年:上層為少陰火,中間為太過的水運,下層為少陽火。

    由於上層有火氣,因此產生熱化(2);中間有水運過盛,因此產生寒化(6);下層有金氣,因此產生清化(4)。這是上中下三層之氣的正常變化。

    其變化上熱,宜用鹹寒的水味來治療;其變化中寒,宜用苦熱的火味來治療;其變化下清,宜用酸溫的木味來治療。這就是藥食的適宜搭配。

丁丑丁未歲。上太陰土,中少角木運,下太陽水。清化熱化勝

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雨化五,風化三,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復同:**邪氣失去平衡後返回原位的狀態。它會影響三焦系統。

    雨化五: 雨水滋潤五臟。

    風化三: 風氣通暢三焦。

    寒化一: 寒氣凝結一經。

    正化度: 正常氣血運行。

    其化上苦溫: 上焦之氣化作用偏苦溫。

    中辛溫: 中焦之氣化作用偏辛溫。

    下甘熱: 下焦之氣化作用偏甘熱。

    因此,藥物和食物宜採取這些氣化性質對應的性質。

丁為木運不及,故丁丑丁未歲,上太陽土,中少角木運,下太陽水。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化勝,繼則火之熱化復,勝與復,因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災三宮,凡丁年木運不及皆然也。土氣在上,故雨化五,木運在中而不及,故風化三,水氣在下,故寒化一,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丁代表木,其運行不足。因此,在丁丑和丁未年,上層有太陽屬性之土,中間有少角之木運不足,下層有太陽屬性之水。木運不足,起初金氣的清化作用顯著,接著火氣的熱化作用再次發生。顯著和再次發生的,都是因為主持當年天氣的因素,不是上、中、下三層的正氣變化,而是邪氣的化度。災禍三宮,所有丁年木運不足的情況都是如此。土氣在上,所以雨水化解並滋養五穀;木運在中而不足,所以風化解並滋養三物;水氣在下,所以寒氣化解並滋養一物,這些上、中、下的氣,纔是正常的化度。

其化上濕,則宜火味之苦溫以治之,其化中風,則宜金味之辛溫以治之,其化下寒,則宜土味之甘熱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如果身體濕氣升到上半身,則適合用苦味和溫熱性質的食物來調理。

    如果身體受了風寒,則適合用辛味和溫熱性質的食物來調理。

    如果身體寒氣沉積在下方,則適合用甘甜和溫熱性質的食物來調理。

    這說明藥物和食物有着相互配合的關係。

戊寅戊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徵火運,下厥陰木。火化七,風火三,正化度也。其化上感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

戊為火運太過,故戊寅戊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徵火運,下厥陰木。火氣在上,火運在中而太過,故火化七,木氣在下,故風化三。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戊年太過於火運,所以戊寅戊申年份,上頭有少陽相火,中間有太徵火運,下面有厥陰木。火氣在上,火運在中間太過,所以火化七分,木氣在下,所以風化三分。這是上、中、下之氣的正常化度。假如化熱在上面,就適合用鹹寒的水味來治療;如果化熱在中間,就適合用甘和的土味來治療;如果化風在下,就適合用辛涼的金味來治療,這些是藥物和食物的相宜性。

己卯己酉歲: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下少陰火,風化清化勝

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五宮,清化九,雨化五,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復同:邪氣轉化消散。

    針對不同臟腑:

    • 五臟:清化、九竅:雨化、五輪:熱化、七情:正化

    其轉化的特點為:

    • 上焦:苦、小溫(藥品性質)
    • 中焦:甘、和(食物性質)
    • 下焦:鹹、寒(藥品性質)

    因此,針對不同的情況,可以使用對應的藥物或飲食療法。

己為土運不及,故己卯己酉歲,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下少陰火。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化勝,繼則金之清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災五宮,凡己年土運不及皆然也。金氣在上,故清化九,土運在中而不及,故雨化五,火氣在上,故熱化七。

白話文:

  1. 因為己土運行不夠,所以己卯、己酉年,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行不足,下少陰火。土運行不足,一開始是木的風化旺盛,接著是金的清化復活,旺盛和復活一同主宰一年的氣候,這不是正氣的運行,而是邪氣的變化。災難會影響五官,凡是己年土運不足都會這樣。金氣在上,所以清化九,土運在中間卻不足,所以雨化五,火氣在下,所以熱化七。

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清,則宜火味之苦小溫以治之,其化中濕,則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這些上、中、下的氣,是身體正常代謝的結果。

    當氣化到上焦,變得清陽時,適合用苦味、溫和的火氣藥物治療;

    當氣化到中焦,出現濕氣時,適合用甘味、平和的土氣藥物治療;

    當氣化到下焦,產生熱氣時,適合用鹹味、寒涼的水氣藥物治療。

    這些藥物與食物的性質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庚辰庚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商金運,下太陽土。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庚為金運太過,故庚辰庚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商金運,下太陰土。水氣在上,故寒化一,金運在中而太過,故清化九,土氣在下,故雨化五,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寒,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中清,則宜金味之辛溫以治之,其化下濕,則宜土味之甘熱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庚年是金氣過盛的年份,因此庚辰年和庚戌年,上面是太陽水氣,中間是太商金氣,下面是太陰土氣。水氣在上,所以寒冷化解,金氣在中間且過盛,所以清澈化解,土氣在下,所以雨水化解。這些上中下的氣,都是正常化解的程度。

    如果化解得太寒,就應該用火味辛辣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化解得太清,就應該用金味辛辣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化解得太濕,就應該用土味甘甜溫熱的藥物來治療。這些藥物和食物都是互相適合的。

辛巳辛亥歲。上厥陰木,中少羽水運,下少陽相火。雨化風化

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宮。風化三,寒化一,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勝復的原則是:邪氣逐漸消退。因為邪氣會傷及一個臟腑。風邪最先化解,其次是寒邪,最後是火邪。正氣會逐步恢復。

    不同邪氣的化解特點:辛涼化解上焦邪氣,苦和化解中焦邪氣,鹹寒化解下焦邪氣。因此,在疾病治療中,藥物和飲食都應遵循這些原則。

辛為水運不及,故辛巳辛亥歲,上厥陰木,中少羽水運,下少陽相火。水運不及,始則土之雨化勝,繼則木之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藏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災一宮,凡辛年水運不及皆然也。木氣在上,故風化三,水運在中而不及,故寒化一,火氣在下,故火化七。

白話文:

  1. 辛金代表水運不足,所以辛巳年和辛亥年的氣候為:上層主風氣的厥陰木旺盛,中層主水氣的少羽水運不足,下層主火氣的少陽相火旺盛。水運不足時,剛開始是由土氣的雨水滋潤過剩所造成,接著是木氣的風吹拂變多,滋潤過剩和吹拂變多,都支配著一年的氣候,這並非是上中下藏氣的變化,而是邪氣造成的影響。如果某個部位發生災難,凡是辛年的水運不足時都如此。木氣在上,所以風雨多發;水運在中且不足,所以寒氣多發;火氣在下,所以火災多發。

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其化中寒,則宜火味之苦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這些氣的變化,是正氣的循環所致。上行化為風,宜用辛涼的金味來治療;中氣化為寒,宜用苦和的火味來治療;下行化為熱,宜用鹹寒的水味來治療。這就是藥食同治的原理。

壬午壬子歲。上少陰火,中太角木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風化八,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酸涼,下酸溫,藥食宜也。

壬為木運太過,故壬午壬子歲,上少陰火,中太角木運,下陽明金。火氣在上,故熱化二,木運在中而太過,故風化八,金氣在下,故清化四,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風,則宜木味之酸涼以治之,其化下清,則宜木味之酸溫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壬年五行屬木過旺,因此在壬午年和壬子年,身體上部陽明心包經火氣不足,中部肝膽經木氣過盛,下部陽明大腸經金氣不足。火氣在上面,所以容易出現發熱的症狀;木氣在中間並且過盛,所以容易出現風熱的症狀;金氣在下面,所以容易出現寒涼的症狀。這是身體上中下三部分的氣機運作,是正常的生理變化。出現上熱的症狀,可以用鹹寒的藥物或食物來治療;出現中風的症狀,可以用酸涼的藥物或食物來治療;出現下清的症狀,可以用酸溫的藥物或食物來治療。這都是藥物和飲食搭配得宜的例子。

癸未癸丑歲。上太陰土,中少徵火運,下太陽水,寒化雨化勝

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白話文:

  1. 復同,是指邪氣變化、消散的過程。災害發生在九宮,治療方法以雨化洩除五氣,火化洩除二氣,寒化洩除一氣,正好與災害化散的過程相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上層(也就是人體上部)宜用苦溫的藥物,中層(也就是人體中部)宜用鹹溫的藥物,下層(也就是人體下部)宜用甘熱的藥物,這些藥物也適合用於日常飲食。

癸為火運不及,故癸未癸丑歲,上太陰土,中少徵火運,下太陽水。火運不及,始則水之寒化勝,繼則土之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災九宮,凡癸年火運不及皆然也,土氣在上,故雨化五,火運在中而不及,故火化二,水氣在下,故寒化一,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癸年是火運不足的時候,因此癸未和癸丑年,(天氣)上面是太陰土,中間是少徵火運不足,下面是太陽水。火運不足,一開始是水寒冷的變化力量強,接著是土滋潤的變化力量回升,力量強弱和回升,共同主宰一年的天氣變化,這不是上面、中間、下面的正常天氣變化,而是邪氣變化造成的。災害影響九宮,凡是癸年火運不足都是這樣,土氣在上,所以滋潤變化出現五次,火運在中間而不足,所以炎熱變化出現兩次,水氣在下,所以寒冷變化出現一次,這是上面、中間、下面的天氣變化,是正常的變化。

其化上濕,則宜火味之苦溫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水味之鹹溫以治之,其化下寒,則宜土味之甘熱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如果身體出現上焦濕氣,可以使用苦溫的火味藥物來治療;如果身體出現中焦熱氣,可以使用鹹溫的水味藥物來治療;如果身體出現下焦寒氣,可以使用甘溫的土味藥物來治療。這就是藥食同源的原理。

甲申甲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宮土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雨化五,風化八,正化度也。其化下鹹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

甘和,舊本訛咸和,今改。甲為土運太過,故甲申甲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宮土運,下厥陰木。相火在上,故火化二,土運在中而過,故雨化五,木氣在下,故風化八,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濕,則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甘和,過去原本寫作「咸和」,現在更正。甲運代表土行過於旺盛,因此甲申甲寅年,上部有少陽相火,中部有太宮土運,下部有厥陰木。相火在上面,所以火氣加倍。土運在中間而過度旺盛,所以雨水加倍。木氣在下面,所以風氣加倍。這是上中下三部的氣候變化,是正常的變化規律。

    當上部氣候炎熱時,適合用鹹味寒涼的水來調治。當中部氣候潮濕時,適合用甘和的土味來調治。當下部氣候多風時,適合用辛涼的金味來調治。這就是藥物和食物的相應關係。

乙酉乙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商金運,下少陰火,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七宮。燥化四,清化四,熱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乙為金運不及,故乙酉乙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商金運,下少陰火。金運不及,始則火之熱化勝,繼則水之寒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凡乙運之歲,災皆七宮。金氣在上,故燥化四,金運在中而不及,故清化四,火氣在下,故熱化二,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乙為金運不足,因此在乙酉乙卯年,上層是陽明金運,中間是少商金運,下層是少陰火運。金運不足,初期會被火的熱性質轉化而勝出,接著會被水的寒性質轉化而反敗,勝出與反敗同時主宰一年的氣候,這不是上中下層正常氣候的變化,而是邪惡氣候的變化。凡是乙運的年份,災害都來自七宮。金氣在上,因此燥熱的變化有四種;金運在中間卻不足,因此清涼的變化有四種;火氣在下,因此熱性的變化有兩種,這是上中下層的氣候,是正常的變化。

其化上燥,則宜火味之苦小溫以治之,其化中清則宜火味之苦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當體內熱氣上浮乾燥時,應使用具有苦味和溫熱性質的火性食物來調理。當體內熱氣集中在中部,且性質清熱時,應使用具有苦味和調和性質的火性食物來調理。當體內熱氣下沉並產生燥熱時,應使用具有鹹味和寒冷性質的水性食物來調理。這便是藥食結合的原理。

丙戌丙辰歲。上太陽水,中太羽水運,下太陰土。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

丙為水運太過,故丙戊丙辰歲,上太陽水,中太羽水運,下太陰土。水氣在上,水運在中,而太過,故皆寒化六。土氣在下,故雨化五,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寒,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中寒,則宜水味之鹹溫以治之,其化下濕,則宜土味之甘熱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丙代表水運過盛。因此,丙、戊、丙辰這三年,上方的太陽水、中方的太羽水運、下方的太陰土都偏寒。水氣上方、水運中間而且過盛,所以都化為六種寒氣。土氣下方,所以濕化為五種濕氣。這是上中下的氣候變化情況,是正常的變化。如果上方的氣候偏寒,就應該食用苦熱的火味(食物或藥物)來治療;如果中方的氣候偏寒,就應該食用鹹溫的水味(食物或藥物)來治療;如果下方的氣候偏濕,就應該食用甘熱的土味(食物或藥物)來治療。這是藥物和飲食的相宜原理。

丁亥丁巳歲。上厥陰木,中少角木運,下少陽相火。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風化三,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丁為木運不及,故丁亥丁巳歲,上厥陰木,中少角木運,下少陽相火。木運不及,始則金之清化勝,既則火之熱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凡丁運之歲,災皆三宮。木氣在上,木運在中而不及,故皆風化三,火氣在下,故火化七,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丁為五行木行,其運勢衰弱。因此,丁亥年和丁巳年,上中下三焦分別為厥陰木、少角木和少陽相火運勢。木運衰弱,一開始金的清涼化氣旺盛,接著火的炎熱化氣又復甦。旺盛和復甦,共同主宰一年的運勢,這不是上中下三焦正氣的化氣,而是邪氣的變化。凡是丁運的年份,災難都發生在三焦。木氣在上焦,木運在中焦且衰弱,所以三焦都因風邪而受影響。火氣在下焦,所以因火邪受影響。這是上中下三焦的運勢,屬於正常的變化。

其化上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其化中風,則宜金味之辛和以治之,其化下火,則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如果中風症狀影響上部,應使用金屬類味辛味涼性的藥物來治療;如果中風症狀影響中部,應使用金屬類味辛味和性的藥物來治療;如果中風症狀影響下部,應使用水類味鹹味寒性的藥物來治療。這些藥物與飲食的搭配是相宜的。

戊子戊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徵火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

戊為火運太過,故戊子戊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徵火運,下陽明金。火氣在上,火運在中而太過,故皆熱化七,金氣在下,故清化九,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土味之甘寒以治之,其化下清,則宜木味之酸溫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戊年為火氣過盛之年,因此在戊子戊午這兩年中,上部為少陰火,中部為太徵火,下部為陽明金。火氣在上,火運在中部過盛,所以整體表現為熱化七分,金氣在下,所以清化九分。這是上、中、下三部的氣化程度,是正常變化規律。

    如果氣化過於偏熱,則宜用鹹寒的水味來治療;如果氣化過於溫熱,則宜用甘寒的土味來治療;如果氣化過於清涼,則宜用酸溫的木味來治療。這些都是藥物與飲食適當搭配的原則。

己丑己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宮土運,下太陽水。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五宮。雨化五,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

己為土運不及,故己丑己未歲,上太陰土,中少宮土運,下太陽水。土運不及,始則木之風化勝,繼則金之清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凡己運之歲,災皆五宮。土氣在上,土運在中而不及,故皆雨化五,水氣在下,故寒化一,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這一年土行運勢衰弱,所以己丑和己未年,上方的太陰土,中間的少宮土運勢衰弱,下面的太陽水勢力強盛。土運勢力衰弱,一開始木行的木風化勝出,接著金行的金清化再勝出,勝出和再勝出的,都主導一年的運勢,這不是上下中正氣的變化,而是邪氣的運化。所有己運的年份,災難都來自五宮。土氣在上,土運在中而衰弱,所以雨水變化為五種,水氣在下,所以寒冷變化為一種,這就是上下中運勢的正運化。

其化上濕,則宜火味之苦熱以治之,其化中濕,則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其化下寒,則土味之甘熱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如果濕氣停滯在身體的上部,適合用辛辣溫熱的中藥來治療;如果濕氣停滯在身體的中部,適合用甘甜溫和的中藥來治療;如果濕氣停滯在身體的下部,適合用甘溫的中藥來治療。這就是調理身體時,藥物與飲食搭配的原則。

庚寅庚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商金運,下厥陰木。火化七,清化九,風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辛涼,藥食宜也。

庚為金運太過,故庚寅庚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商金運,下厥陰木。火氣在上,故火化七,金運在中而太過,故清化九,木氣在下,故風化三,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其化中清,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庚金氣息過於旺盛,因此在庚寅、庚申的年份,上部有陽火過旺,中部有太商金氣過盛,下部有厥陰木氣。火氣處於上部,所以火性旺盛,清氣在中部而過盛,所以清氣過於清涼,木氣處於下部,所以風氣過於猛烈。這些上中下三部的氣息,是正常的變化過程。如果清熱太過,那麼就應該服用鹹味和寒性的水來治療;如果清氣太清,那麼就應該服用辛味和涼性的金屬類食品來治療。這些藥物和食物的特性是互相適宜的。

辛卯辛酉歲。上陽明金,中少羽水運,下少陰火。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宮。清化九,寒化一,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辛為水運不及,故辛卯辛酉歲,上陽明金,中少羽水運,下少陰火。水運不及,始則土之而化勝,既則木之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凡辛運之歲,災皆一宮。金氣在上,故清化九,水運在中而不及,故寒化一,火氣在下,故熱化七,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

白話文:

  1. 辛年代表水運不足,因此在辛卯、辛酉年,上層為陽明金運,中間為少羽水運不足,下層為少陰火運。水運不足,一開始會被土運壓制,隨後被木運風化,壓制與風化會同時主導一年的氣象,這不是正氣的變化,而是邪氣的影響。凡是辛運之年,災難只會發生在一個宮位。金運在上,因此天氣晴朗;水運在中而不足,因此天氣寒冷;火運在下,因此天氣炎熱。這些上中下的氣運纔是正氣的變化。

其化上清,則宜火味之苦小溫以治之,其化中寒,則宜火味之苦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輯火也。

壬辰壬戌歲。上太陽水,中太角木運,下太陰土。寒化六,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

壬為木運太過,故壬辰壬戌歲,上太陽水,中太角木運,下太陰土。水氣在上,故寒化六,木運在中而太過,故風化八,土氣在下,故雨化五,此上中下之氣,乃正化度也。其化上寒,則宜火味之苦溫收治之,其化中風,則宜木味之酸和收治之,其化下濕,則宜土味甘溫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壬代表木運過盛,因此壬辰年和壬戌年的氣候是:

    • 上層是太陽水氣
    • 中層是太角木運過盛
    • 下層是太陰土氣

    水氣在上面,所以天氣寒冷異常(「化六」)。木運在中間過盛,所以風力強勁異常(「化八」)。土氣在下面,所以雨水過多異常(「化五」)。這是上中下三層的氣候,屬於正常變化。

    根據氣候變化,宜用以下藥食來調節:

    • 天氣寒冷異常時,宜食用苦溫收斂的食物,如火味之苦溫,以收斂寒氣。
    • 風力強勁異常時,宜食用酸和收斂的食物,如木味之酸和,以收斂風氣。
    • 雨水過多異常時,宜食用甘溫的食物,如土味甘溫,以溫化濕氣。

癸巳癸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徵火運,下少陽相火。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風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

癸為火運不及,故癸巳癸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徵火運,下少陽相火。火運不及,始則水之寒化勝,繼則土之雨化復,勝與復,同主一歲之氣,非上中下正氣之化,乃邪氣化度也。凡癸運之歲,災皆九宮。木氣在上,故風化八,火運在中而不及,火氣在下。其化上風,則宜金味之辛涼以治之,其化中熱,則宜水味之咸和以治之,其化下熱,則宜水味之鹹寒以治之,此藥食之相宜也。

白話文:

  1. 癸代表火氣不足,所以癸巳和癸亥年,上位於厥陰木,中間是微弱的徵火,下位於少陽相火。火氣不足的情況下,開始時是寒水之氣較強,之後是濕土之氣恢復,盛衰同主一年的氣候變化,這不是正氣的變化,而是邪氣的變動。凡是癸運的年分,災難都出現在九宮格中。木氣在上,所以有八方大風,火氣居中且不足,火氣在下。大風導致上熱,宜用辛涼的金味食物來調治;熱在中間,宜用咸和的水味食物來調治;熱在下部,宜用鹹寒的水味食物來調治。這些都是藥物和飲食的相宜搭配。

凡此定期之紀,勝復正化,皆有常數,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此之謂也。

總結上文,言凡此定期之紀,勝復者,不及之年,正化者,太過之歲,皆有常數,貴察而知其要也。

帝曰:善。五運之氣,亦復歲乎?

上文太過,則為正化,不及,則有勝復。帝承上文,而問五運之氣,一歲之中,亦有復乎?復,先郁後復也。

岐伯曰:鬱極乃發,待時而作也。

復者,鬱極乃發,其復必待時而作也。謂歲運與主時之氣相合而始復也。

帝曰:請問其所謂也?

待時而作,何謂?

岐伯曰:五常之氣,太過不及,其發異也。

木火土金水五常之氣,有太過,有不及,其發異也。異,不常也。不常。所以有待也。

帝曰:願卒聞之。

群盡聞太過不及之義。

岐伯曰:太過者暴,不及者徐。暴者為病甚,徐者為病持。

太過之氣受郁者,其發也暴;不及之氣受郁者,其發也徐。發之暴者,為病亦甚,發之徐者,為病亦持。持,猶待也。

白話文:

  1. 氣太過鬱結的,發病會很快;氣不足鬱結的,發病會很慢。發病快的,病情也嚴重;發病慢的,病情也相對緩和。緩和,猶如等待。

帝曰:太過不及,其數何如?

五運太過不及,其生成之數,何如?

岐伯曰:太過者,其數成,不及者,其數生,土常以生也。

太過者,數舉其成,衰之兆也。不及者,數舉其生,盛之基也。土生萬物,無分太少,常以生數,不舉成數也。此申明上文太過之運,則舉六七八九之成數屬之,土數惟五,常舉其生,不舉其成,此在中之五運為然,而上下之六氣不然,蓋運有常,氣無常也。

白話文:

  1. 過度消耗的運氣,會多次數到「成」才停止,這是衰落的跡象。不夠強盛的運氣,會多次數到「生」才停止,這是興盛的基礎。土能生萬物,沒有太多太少的區別,通常以「生」的數字計數,不會數到「成」。這段話進一步說明上面太過運的論點:指的是六七八九的「成」數。土的數字只有「五」,通常數到「生」就停止,不會數到「成」。這適用於中間的五運,但上下六氣則不然,因為運氣是有規律的,而氣息則沒有固定規律。

帝曰:其發也,何如?

鬱極乃發,發也何如?

岐伯曰:土鬱之發,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

氣,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化氣,乃敷,善為時雨,始生始長,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䐜,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云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發也,以其四氣,云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

白話文:

  1. 氣,飄浮高遠,撞擊石頭飛向空中,於是產生了洪水,河水漫流,淹沒了田地和牧場。轉化為水氣,然後降落,滋潤萬物,播撒時雨,使萬物萌發、生長,開始形成,逐漸成熟。

    因此,人體內氣滯於心腹,腸道發出鳴叫,過一陣子,症狀加重,就會心痛、肋間疼痛,嘔吐、霍亂,喝水腹瀉,腹脹身重。

    所謂「奔雨入府」,形容疾病發作時,像暴雨衝進宮殿,霞光籠罩著朝陽,山澤間霧氣昏暗。這是疾病發作的前兆,是由於四種氣橫亙在天空,變幻無常,生滅不定,導致情緒激動。

長,上聲。數,音朔。橫,去聲。俱下同。五運在中,土位中央,故首論土鬱之發。土氣通於山谷,故其發也,岩谷震驚。震驚,由靜而動也。雷出地奮,故雷殷氣交。殷,盛也。氣交,六七月之間也。雷殷氣交,則埃昏黃黑,言土埃昏冒,而有黃黑之色也。埃昏黃黑,則化為白氣,而飄驟高深,言高山深谷之間,白氣飄驟,不安寧也。

白話文:

  1. 「長」字讀上聲,「數」讀「朔」,「橫」讀去聲,以下皆同。

    在《五運六氣》的學說中,土居於中央。因此,我們首先討論的是土氣鬱結而發生的病症。土氣通達山谷,所以當土氣發作時,巖谷會震動。震動是由靜止到運動的過程。雷從地中奮起,所以雷聲隆隆,氣候交錯。隆盛是盛大的意思。氣候交錯指六、七月間。雷聲隆隆,氣候交錯,就會產生昏黃黑氣,表示土氣混濁,並呈現黃黑色。昏黃黑氣最終會轉化為白氣,並飄升到高深處,表示高山深谷之間的白氣飄浮不定,不安寧。

飄驟高深,則擊石飛空,而洪水乃從,言山石崩裂,洪水乃作也。洪水乃從,則川流漫衍,而田牧土駒,言水汛土濘,如土駒之牧于田間。牧,猶養也。土駒,土塊如駒也。鬱氣既發,其後則化氣乃敷,而善為時雨。善為時雨,則始生始長,始化始成,此郁發之氣,亦主歲氣而生成萬物也。

白話文:

  1. 當高山的氣勢陡峭險峻時,山中的石塊會被沖擊得飛向空中,洪水也會應聲而來,這是比喻山體崩裂,洪水隨之而生。有了洪水,河流就會氾濫蔓延,土地會被水浸泡得像田裡的泥塊一樣,這是比喻水勢氾濫,土地泥濘不堪。這樣的水勢造成的鬱積之氣一旦發散,就會轉化成滋潤萬物的及時雨。有了及時雨,萬物開始萌發成長,繁衍壯大。由此可見,這種鬱積發散的氣,也是主宰著季節氣候變化,使萬物生長的關鍵因素。

土鬱發則濕氣勝,故民病心腹脹,腸鳴數後。數後,大便頻也。甚則心痛脅䐜,嘔吐霍亂,飲發注下,胕腫身重,皆土濕之病也。土氣欲發,則云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欲發之候也。三之氣太陰濕土,鬱而始發,發必愆期,故以其四氣。土氣先郁,故云橫天山,雲氣浮游,而生滅靡常,此土氣怫鬱之先兆。

白話文:

  1. 如果脾胃系統鬱結而發作,就會導致濕氣過重,因此民眾會出現心腹脹、腸鳴等症狀。腸鳴頻繁之後,就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加的情形。嚴重時會出現心痛、肋間疼痛、嘔吐、腹瀉,喝水後就會引發腹瀉,小腿腫脹、全身無力,這些都是脾胃系統濕氣過重的疾病。

    當脾胃系統的能量想要發作的時候,會出現烏雲密佈、朝陽被雲霞遮住、山澤間霧氣瀰漫等徵兆,這些都是脾胃系統想要發作的徵兆。

    太陰濕土(脾胃系統)的能量過強並開始發作,發作必定會延誤時機,因此會影響到其他三種能量的運作。脾胃系統的能量先開始鬱結,因此會出現烏雲橫貫天際、雲氣飄浮不定、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現象,這些都是脾胃系統能量鬱結的先兆。

惟其鬱之,是以發之。

金鬱之發,天潔地明,風清氣切,大涼乃舉,草樹浮煙,燥氣

以行,霿霧數起,殺氣來至,草木蒼干,金乃有聲。故民病咳逆,,心脅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色惡。山澤焦枯,土,凝霜滷,怫乃發也,其氣五。夜零白露,林莽聲淒,怫之兆也。

白話文:

  1. 當暴風雨即將來臨時,陰霧多次升起,殺氣襲來,草木枯黃,金屬會發出聲響。因此,人們容易咳嗽逆氣,胸脅滿痛,牽扯到小腹,經常突然劇烈疼痛,無法翻身,喉嚨乾澀,臉色發黑。山林枯萎,泥土乾燥,霜霧凝固凝結,這時瘟疫就會發作,它的氣息分為五種。夜晚降白露,樹林中傳來悲鳴,這是瘟疫爆發的徵兆。

滷,音魯。下同。金氣堅白而勁,故金鬱之發,天潔地明,風清氣切。於時為秋,故大涼乃舉。大涼乃舉,則草樹浮煙。在地為金,在天為燥,故燥氣以行。燥氣以行,則鬱霧數起。郁霧數起,則殺氣來至。殺氣來至,則草木蒼干。草木蒼干,則金乃有聲。有聲,即下文林莽聲淒也。

白話文:

  1. 「滷」字讀音同「魯」,以下皆同。金屬的特性是堅硬、潔白且有韌性,因此金氣鬱結時,會出現天氣晴朗、風清氣爽的現象。在季節上,金氣旺盛的時期是秋季,因此天氣非常涼爽。天氣涼爽時,草木會冒出白霧。金氣在地表上表現為金屬,在天空中的表現形式為乾燥,因此乾燥的空氣會開始流動。乾燥的空氣流動時,霧氣會頻繁出現。霧氣頻繁出現,就會帶來殺氣。殺氣降臨時,草木會呈現乾枯的樣子。草木乾枯時,就會聽到金屬的聲音。這個「聲音」,指的就是下文所說的「樹林傳來悲涼的聲音」。

金鬱發,則燥氣勝,故民有咳逆之病,心脅滿,引少腹,氣機上下不和也。善暴痛,不可反側,氣機內外不利也。嗌乾,面塵色惡,燥氣勝也。凡此皆燥金之病也。金氣欲發,則山澤焦枯,而燥氣萌,上凝霜滷,而白露降,此金怫乃發之候也。五之氣,陽明燥金,故其氣五。

白話文:

  1. 金氣旺盛時,燥氣較重,因此民間容易出現咳嗽和嘔吐的症狀,胸口和脅肋脹滿,蔓延到小腹,說明氣機升降不調和。容易出現劇烈疼痛,不能翻身,說明氣機在體內外都運行不暢。喉嚨乾澀,面色發黃暗淡,這些都是燥氣過重的表現。這些都是燥金導致的疾病。金氣要發作,則山川湖澤乾枯,燥氣滋生,露水凝結成霜,白露降下,這是金氣鬱結的發病徵兆。五行的金氣,歸屬於陽明燥金,因此其氣性燥烈。

金氣先郁,則夜零白露,林莽聲淒,此金氣怫鬱之先兆。惟其鬱之,是以發之。

水鬱之發,陽氣乃闢,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霧

結為霜雪,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乃為霜殺,水乃見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陽光不治,空積沉陰,白埃昏瞑,而乃發也,其氣二火前後,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白話文:

  1. 結成霜雪,嚴重則變成黃黑色或昏暗模糊,流行的氣息相互交錯,形成霜殺之氣,水顯示出祥瑞。因此,老百姓罹患寒氣客居於心臟而導致的心痛、腰部疼痛、大關節活動不利、屈伸不便、容易發生呃逆、痞結腹脹等病症。陽光無法治癒,空虛積聚陰寒之氣,白霧昏瞑,因而發病。這種病氣像兩把火在前後燃燒,深入幽暗玄虛之中,它的氣息猶如麻散般細小,隱約可見卻又隱藏起來,顏色呈現黑中帶黃,是惡疾的先兆。

闢,作避,便,平聲。水氣陰寒而濕,故水鬱之發,陽氣乃避。陽氣避則陰氣暴舉,陰氣暴舉則大寒乃至,而川澤嚴凝。寒雰、白氣也。寒雰潔為霜雪,甚則水濕過甚,而黃黑昏翳且流行氣交,氣交,冬春之交也。流行氣交,寒氣乘之,乃為霜殺。時惟春也,冰雪化為雨水,故水乃見祥。

白話文:

  1. 「止」字發音為「避」,平聲。水氣陰冷而凝聚,所以水災的發生,是陽氣避開所致。陽氣避開,陰氣便會猛烈上升,陰氣猛烈上升,就會導致極度寒冷,使江河湖澤結冰。寒冷的氣息,稱為白氣。寒冷的氣息凝結成霜雪,如果過於嚴重,水災就會蔓延,連黃黑兩色都模糊不清,而且氣候交界。氣候交界,是指冬春交替之際。氣候交界時,寒氣乘虛而入,就會導致霜凍。此時是春季,冰雪融化成雨水,所以水就會呈現祥瑞的景象。

水鬱發而寒氣勝,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腰脽痛則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心痛則善厥逆。水寒氣盛則痞堅腹滿,水氣欲發則陽光不治,空積沉陰,白埃昏瞑,此水鬱而乃發之候也。二火,君火相火也。太陽水氣之郁,鬱於秋之末,冬之時。秋末乃陽明主氣,陽明居少陽相火之後也。

白話文:

  1. 水鬱積滯導致寒氣過盛,因此人們會出現寒性心痛和腰脽痛。腰脽痛會導致大關節活動受限,行動不便;心痛會容易出現心悸和嘔吐。水寒之氣強盛會導致食慾不振、腹脹,水氣即將發作時,陽光不能治療,空虛積聚陰氣,白氣昏昧,這是水鬱即將發作的徵兆。二火是指君火和相火。太陽水的寒氣鬱積,鬱積在秋末冬初。秋末是陽明主氣的時期,陽明位於少陽相火之後。

太陽水氣之發,流行氣交,氣交乃春時厥陰主氣,厥陰居少陰君火之前也,故其氣在二火前後。水氣鬱則太虛深邃而玄黯。其氣凝聚而欲散。猶,麻散也,言猶麻繩之緊,將有散意也。氣猶麻散,乃微見而復隱之象。太虛深玄乃色黑而微黃之象,此水氣怫鬱之先兆。惟其鬱之,是以發之。

白話文:

  1. 太陽經蘊含的水氣開始運行,這是因為氣候交替,而此時主導氣候的是厥陰經,厥陰經位於少陰經君火的前面,所以其氣運在兩火的前後。水氣鬱結不通,就會形成太虛深邃而晦暗不明的狀態。這種水氣凝聚在一起,又有想要散開的趨勢。就像麻繩一樣緊繃,但卻有要散開的跡象。水氣就像麻繩緊繃,時隱時現。太虛深玄的狀態就像黑色中帶有微黃,這是水氣鬱結的先兆。正是因為這種鬱結,才會導致水氣的運行。

木鬱之發,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

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氣濁色,黃黑郁若,橫云不起雨,,而乃發也。其氣無常,長川草偃,柔葉呈陰,松吟高山,虎嘯岩岫,怫之先兆也。

白話文:

  1. 因為氣候變化無常,所以人們容易患上胃脘痛的疾病。上腹部疼痛並擴散到兩側肋部,膈膜和咽喉不通,食物和飲料無法吞嚥,嚴重時甚至會出現_,耳鳴、眩暈、視力模糊,不認得人。容易突然僵硬倒地,虛弱無力,天旋地轉,或者氣色渾濁,黃黑鬱結,如橫雲一般遮蔽天空而不下雨,這時病情就會發作。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不固定,就如同長江的草木被風吹倒,柔軟的葉子在陰涼處,松樹在高山上吟唱,老虎在山洞裡咆哮,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先兆。

當,如字。橫,去聲。風木動搖,故木鬱之發,郁埃昏冒太虛,而云物以援,大風乃至。大風至則屋發折木,而木有變異之象。木氣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此木淫土虛病也。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此風淫木虛病也。木氣鬱發則太虛蒼埃。

白話文:

  1. 當:按照字面意思解釋。橫:去聲。

    風木動搖,所以木頭鬱積發散,鬱悶的塵埃昏暗籠罩著天空,而雲層隨著而移動,大風就來了。大風來了,就會把房子吹垮,折斷樹木,而樹木也有變化異常的現象。木氣變化異常,人就會得胃痛、胸痛,疼痛蔓延至兩脅,膈肌和咽喉不通暢,無法進食。這是木氣過盛、土氣虛弱的病症。嚴重的會耳鳴、頭暈,眼睛看不清人,容易突然暈倒。這是風氣過盛、木氣虛弱的病症。木氣鬱積發散,就會導致天空昏暗、塵埃瀰漫。

夫太虛蒼埃,乃天心一色或氣濁色也。氣濁色者,乃黃黑郁若也。天山一色,黃黑郁若則上下塵蒙。故橫云上騰而不起雨,此木鬱而乃發之候也。木動風生。四時皆有,故其氣無常。偃,僕也。呈陰,背向面也。風生則長川草僕。柔葉呈陰,甚則松吟高山,而虎嘯岩岫。是木氣鬱怫之先兆。

白話文:

  1. 天地之間的浩瀚虛空,呈現出天空本身的顏色,或者霧靄彌漫的顏色。霧靄彌漫的顏色,就是黃黑色混濁不清的樣子。天氣陰沉,黃黑混濁,那麼天地上下都被塵埃遮蔽。因此,橫掃而來的雲層上升,卻下不來雨,這是因為木氣鬱悶而發泄出來的緣故。木氣運動就會產生風。一年四季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它的氣候變化不定。偃:指草木倒伏。呈陰:背光面。風吹草木,長草倒伏。柔弱的葉子背光,情況嚴重時,松樹在高山上吟唱,老虎在山洞裡咆哮。這些都是木氣鬱結激憤的先兆。

惟其鬱之,是以發之。

火鬱之發,太虛曛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澤燔燎,材木流津,廣廈騰煙,

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風行惑言,濕化乃後。故民病少氣,瘡瘍癰腫,脅腹胸背,面首,四肢䐜憤臚脹,瘍痱嘔逆,瘛瘲骨痛,節乃有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刻終大溫,汗濡玄府,其乃發也,其氣四。動復剛靜,陽,極反陰,濕令乃化乃成。華髮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白話文:

  1. 土壤表面出現霜凍,水位下降,草木枯黃,瘋言瘋語流行,濕氣稍後才緩解。因此,人們容易出現氣短、瘡瘍腫脹、脅腹胸背脹痛、面部和頭部疼痛、四肢麻木腫脹、瘡痱嘔吐、心煩骨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由於濕熱之氣沉降,導致瘧疾發作、腹痛劇烈、出血不止、精液減少。出現眼睛發紅、心煩,嚴重時會頭昏、精神恍惚、容易猝死。此時氣候異常溫熱,汗水濕透衣服,天氣又突然變冷,氣溫變化極大。動態與靜態交替,陽氣極盛過後轉為陰氣,濕氣進一步轉化和形成。老人頭髮變白、水結冰、高山上冰雪融化、烈日當空,這些都是天氣異常的先兆。

火氣炎灼而熱,故火鬱之發,太虛如火曛而翳。日月之大明不彰,其時炎火行,大暑至,山澤之間如燔如燎。山澤燔燎,則材木之在山澤者,津汁外流。上天下地猶廣廈也。火發煙騰。故廣廈騰煙而土塊之在廣廈者,如霜滷之外浮矣。止水乃減,水因熱涸也。蔓草焦黃,火烈如焚也。

白話文:

  1. 火性熾烈灼熱,所以火鬱積造成的發熱,虛弱得如同火光昏暗而被遮蔽。日月的光明都難以照耀,因為這時炎火旺盛,大暑已至,山林湖泊之間像被焚燒燎烤一樣。山林湖泊被焚燒燎烤,那麼其中的木材就會水分外流。天地就像廣大的房屋。火發出的煙向上飄升。因此,廣大的房屋中煙霧騰起,房屋中的泥土就好像霜鹽漂浮在外面一樣。靜止的水都減少了,因為水被熱氣烤乾了。蔓草枯黃,因為烈火焚燒。

惑,眩亂也。火亢地赤,民心不寧。眩亂之言,見於風俗。故風行惑言而濕化乃後。後,愆期也。火熱傷氣,故民病少氣,火氣外越,故瘡瘍癰腫。濕化乃後,則濕氣內逆,濕氣內逆,濕氣內逆則脅腹胸背,面首四肢䐜憤臚脹。火濕之氣,鬱於內外,則瘍痱嘔逆。火風之氣,淫於內外,則瘛瘲骨痛。

白話文:

  1. 惑:指頭暈目眩,思緒混亂。

    火亢地赤:指火氣過於旺盛,導致大地呈現赤色,令人心神不安。

    眩亂之言:指胡言亂語,見於社會風氣之中。

    風行惑言:指風氣流行,導致人們胡言亂語。

    濕化乃後:指濕氣過後才會出現。

    後:指延遲。

    火熱傷氣:指火熱之氣損傷人體的氣機。

    瘡瘍癰腫:指皮肉上的瘡、腫、癰。

    濕氣內逆:指濕氣向內侵犯。

    䐜憤臚脹:指脅腹、胸背、面首、四肢出現腫脹。

    火濕之氣:指火熱和濕氣的混合之氣。

    鬱於內外:指火濕之氣積聚在體內外。

    瘍痱嘔逆:指發炎、痱子、嘔吐。

    火風之氣:指火熱和風氣的混合之氣。

    淫於內外:指火風之氣散亂在體內外。

    瘛瘲骨痛:指抽搐、骨頭疼痛。

節乃有動,火氣下行,則注下。火氣流經則溫瘧。火流中土則腹中暴痛。火動也血則血溢流注。火耗其精則精液乃少。精血皆胸則目赤心熱,甚則心氣自病,鬱悶懊憹則善暴死,此火亢濕逆,風火併行而有如是之病也。火氣欲發,則刻終大溫。一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如火欲發於四氣,則三氣之刻數將終。

白話文:

  1. 如果氣血流動不暢,陽氣會下行,導致陽氣過度集中在下半身。陽氣過盛則會引起溫熱型的瘧疾。陽氣流經腹部,則會引起劇烈的腹痛。陽氣過盛還會導致血流過快,引起出血。陽氣過盛消耗精液,則會導致精液減少。精血上逆到胸腔,則會引起眼睛發紅、心熱。嚴重時,心氣也會受到影響,出現鬱悶、煩躁的症狀,更有甚者會突然死亡。這是因為陽氣過盛,導致濕氣上逆,風火齊發所致。如果陽氣有發作的趨勢,就會出現時間接近正午、體溫過高的現象。每個月有六十天八十七刻半,如果陽氣在這個時間段發作,則前三個時段的陽氣將達致極盛。

即有大溫之氣,敷布於外,若汗濡玄府,此其火鬱乃發之候也。四之氣少陽相火。故其氣四,原其火鬱之時,火性至動,歸復則靜。復猶伏也。動復則靜,乃陽極反陰之義。陽極反陰則濕令乃化乃成。濕令化成,則光華欲發而水凝之,山川呈色而冰雪之。焰陽之火,歸於午澤,此火氣怫鬱之先兆。

白話文:

  1. 當有大溫暖的陽氣散佈在身體表面,如同汗水浸濕衣服一樣,這時火氣鬱結就會發作。四氣中的少陽屬火,所以火氣有四。追根溯源,火氣鬱結時,火性極度旺盛,歸復後就會平靜。復就是潛伏。活動後平靜下來,這是陽極轉陰的道理。陽極轉陰後,濕氣就會化生。濕氣化生後,光華就要顯現,而水會凝結,山川會呈現色彩,而冰雪就會融化。烈日下的火氣,歸於午澤,這是火氣鬱結的先兆。

惟其鬱之,是以發之。

有怫之應而後報也,皆觀其報而乃發也。木發無時,水隨火也,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歲,五氣不行,生化收藏政無恆也。

總結上文郁發之意。言當謹候其時也。報猶發也。上文云,怫之先兆,乃有怫之應而後發也。皆觀其鬱之極而乃發也。上文火鬱發於四氣,金鬱發於五氣,適當其時。木氣無常,則木發無時也。又土濕發於四氣之火,水之郁復發於二火前後,是水隨火也。故當謹候其鬱發之時。

白話文:

  1. 總結上文所說的發病原因。就是說要謹慎地觀察發病的時機。「報」猶如「發」。上文說,發作的先兆,一定先有發作的徵兆而後發作。都是看到鬱結到了極點才會發作。上文所說的火鬱發作於四種氣候,金鬱發作於五種氣候,都是恰好遇到發作的時機。木氣不固定,所以木鬱發作沒有固定的時間。此外,土濕發作於四種氣候中的火氣,水鬱發作於前後兩次火氣之後,這說明水氣會隨著火氣而動。所以要謹慎地觀察鬱結發作的時機。

則民病可與相期。若失時反歲,五氣不行,則生化收藏之政,無有恆也。是必謹候其時,庶民病可期而生化收藏有恆政矣。

白話文:

  1. 那麼百姓的疾病就可以預測了。如果時序錯亂,五行運轉失調,那麼生長化育和收藏閉藏的法則就會失去規律性。因此必須仔細觀察時令,只有這樣百姓的疾病才能預測,生化收藏的法則是規律的。

帝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髮而清明。火發而曛昧,何氣使然?

舉上文郁發太過之氣,問何氣使然。

岐伯曰:氣有多少,發有微甚,微者當其氣,甚者兼其下。微其下氣而見可知也。

見,如字。多,太過也。少,不及也。五運之氣,有太過不及,則其發也,有微有甚。微者當其氣,得其本位之氣也。甚者兼其下,兼得下時之氣也。兼下者,時未至而氣先至也。故微其下氣而見於氣交之先,則微甚可知也。

白話文:

  1. 「見」,字面意思就是看見。「多」,指過多。「少」,指不足。五行的運轉之氣,有過多或不足的情況,那麼它的發病,就有輕微和嚴重的區別。輕微的,是當令的氣,得到當令季節的氣。嚴重的,兼併了下一季的氣,同時得到了下一季節的氣。兼併下一季的氣,是指季節還未到,氣就先到了。所以,如果出現了下一季的氣,並且出現在季節交替之前,那麼輕重就可以預知。

帝曰:善。五氣之發不當位者何也?

土金水木火五氣之發,有愆期而不當位者,何也?

岐伯曰:命其差。

差,不及也。運氣失郁後復,故令其差。命,命也。先郁,故令其差也。

帝曰:差有數乎?

數。如字。不及而差,有度數乎?

岐伯曰:後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奇,音箕。後,不及也。一歲三百六十五度。三十度而有奇,約一月也。

帝曰:氣至而先後者何?

非郁復之氣,氣至而先後者何?

帝伯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此候之常也。

運氣太過,其至先,運氣不及,其至後。上文六十歲中,言之詳矣。此乃候之常也。

帝曰:當時而至者何也?

不先不後,謂之當時。

岐伯曰:非太遇,非不及,則至當時。非是者眚也。

至當其時,謂之平氣,非是者眚也。亦候之常也。

帝曰:善。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

非時而化,非其時而化其氣也。上文論運氣之太遇不及。此舉時氣之非時以問。

岐伯曰:太遇者,當其時,不及者,歸其已勝也。

太過者當其時,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至不愆期也。不及者歸其已勝,如春時雨濕,木勝土也。冬時溫熱,水勝火也。皆歸其已勝之氣也。

白話文:

  1. 太過(指季節氣候)時當於它的時候,例如春季溫暖,夏季酷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這些都是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不及則歸結為已經過盛的另一方,例如春季多雨潮濕,是木(春屬木)剋制了土(土生木);冬季溫暖炎熱,是水(冬屬水)剋制了火(水生火)。這些現象都是歸結於當令一方已經過盛的緣故。

帝曰:四時之氣,至有蚤晏。高下左右,其候何如?

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積候而成,而氣至有早晚。如西北地高,氣至晏,東南地下,氣至早,東南居左,氣至早,西北居右,氣至晏。早晏高下左右,其候何知。

白話文:

  1. 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天氣變化逐漸積累,而這種天氣到來的時間有早有晚。比如西北地區地勢高,天氣到得較晚。東南地區地勢低,天氣到得較早。東南居左,天氣到得早。西北居右,天氣到得晚。這些早晚、高低、左右的季節變化,我們如何得知呢?

岐伯曰:行有逆順,至有遲速,故太過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後天。

遲,猶晏也。速,猶早也。氣行有逆順。則至因有遲速,順行則速,速主太過,故太過者,氣化先天時而至;逆行則遲,遲主不及,故不及者,氣化後天時而至。知行之逆順,至之遲速,則知高下左右之早晏矣。

白話文:

  1. 「遲」,就是「晚」的意思。「速」,就是「早」的意思。氣的運行有順行和逆行的區別,所以到達的時間也有早晚。順行就快,過快代表太過,所以太過的人,氣運行到先天時就到了。逆行就慢,過慢代表不及,所以不及的人,氣運行到後天才到了。懂得氣行順逆,到達早晚,就能知道高低左右的早晚。

帝曰:願聞其行,何謂也?

其行有逆順,何謂也?

岐伯曰:春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故春氣始於下,秋氣始於上,

夏氣始於中,冬氣始於標。春氣始於左,秋氣始於右,冬氣始於後,夏氣始於前。此四時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至下之地,春氣常在。必謹察之。

白話文:

  1. 夏天的氣息從身體的中部開始,冬天的氣息從身體的外圍開始。春天的氣息從身體的左邊開始,秋天的氣息從身體的右邊開始,冬天的氣息從身體的後方開始,夏天的氣息從身體的前方開始。這是四季正常的運化規律。

    因此,在高海拔的地方,冬天的氣息經常存在,在低海拔的地方,春天的氣息經常存在。一定要仔細地觀察這些氣息的變化。

春氣發於冬,故春氣從東西行。夏氣發於南,故夏氣從南北行。秋氣發於西,故秋氣從西東行。冬氣發於北。故冬氣從北南行。此四時之應於四方也。春氣自下而升,故春氣始於下,秋氣從上而降。故秋氣始於上,夏火之氣從中而布於外。故夏氣始於中。冬藏之氣,從表而歸於內,故冬氣始於標。

白話文:

  1. 春天由冬天孕育,因此春季的氣候從東西方向流動。夏天由南方誕生,因此夏季的氣候從南北方向流動。秋天由西方萌生,因此秋季的氣候從西向東流動。冬天由北方發源,因此冬季的氣候從北向南流動。這就是四季與四方的相應關係。春季的氣息從下向上升,因此春季的氣候始於下方。秋季的氣息從上而降,因此秋季的氣候始於上方。夏季火熱的氣息從中間向外擴散,因此夏季的氣候始於中間。冬季儲藏的氣息從外部歸於內部,因此冬季的氣候始於外部。

標猶表也。此四時之應於上下內外也。又四方之位,左東右西,前南後北。故春氣始於左,秋氣始於右,冬氣始於後,夏氣始於前,此四時之應於左右前後也。凡此皆四時正化之常。如是而行則順,不如是則逆。故西北至高之地,冬氣常在而多寒。東南至下之地。春氣常在而多溫,必謹察之,而四方之高下左右,逆順遲速,從可知矣。

白話文:

  1. 標就是表象。這是四季對上下內外的反應。此外四方位置是左東右西,前南後北。因此春氣起始於左,秋氣起始於右,冬氣起始於後,夏氣起始於前,這是四季對左右前後的反應。凡此都是四季正常化育的常理。按照這樣的規律運行就是順應,不這樣運行就是違逆。所以西北是最高的地方,冬氣常駐而寒冷較多。東南是最低的地方,春氣常駐而溫暖較多,一定要仔細觀察,那麼四方的高低左右,順逆遲速,就可以知曉了。

帝曰:善,五運六氣之應見。六化之正,六變之紀,何如?

帝曰:善下舊本誤有「黃帝問曰」四字,今刪去。運氣相應,微見於外,其中更有化變之正紀,帝故問之。

岐伯曰:夫六氣正紀,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

舊本岐伯下誤有對字,今刪去。五運合六氣,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皆六氣之正紀,帝欲何問。

白話文:

  1. 舊版本《岐伯下》中錯誤地寫了一個「對」字,現在已刪除。五運配合六氣,有變化,有轉化,有勝利,有迴歸,有益處,有疾病,但它們表現的證候並不相同。這些都是六氣規律的體現,請教教我,您想知道什麼。

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請遂言之。夫氣之所至也,厥陰所至為和平,少陰所至為暄,太陰所至為埃,少陰所至為炎暑,陽明所至為清勁,太陽所至為寒霧。時化之常也。

夫六氣之所也,厥陰為風,主初之氣,故厥陰所至為和平。和平,舒遲也。少陰為熱,主二之氣,故少陰所至為暄,暄,溫熱也。太陰為濕,主三之氣,故太陰所至為埃溽,埃,猶土也,溽,濕熱也。少陽為火,主四之氣,故少陽所至,為炎暑,炎暑,火氣也。陽明為清,主五之氣,故陽明所至,為清勁,秋末冬初,清且勁也。

白話文:

  1. 中醫認為,六種病因的根源在於身體中的六條經脈:

    • **厥陰經:**主風,主導身體最初的氣。厥陰經所到之處,氣血運行平和舒緩。

    • **少陰經:**主熱,主導第二階段的氣。少陰經所到之處,溫暖和煦。

    • **太陰經:**主濕,主導第三階段的氣。太陰經所到之處,濕熱交加,猶如泥土一般。

    • **少陽經:**主火,主導第四階段的氣。少陽經所到之處,炎炎酷暑,如同火焰。

    • **陽明經:**主清,主導第五階段的氣。陽明經所到之處,氣息清爽強勁,如同秋末冬初的風。

太陽為寒,主終之氣,故太陽所至為寒雰,寒雰,結為霜雪也。比六時氣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司化之常也。

璺,音向。藏,如字,余同。上文言時化,化之徵於時也。此言司化,化之主乎內也。厥陰主風故厥明所至為風府,為璺啟。璺,剖也,啟,開也。少陰主火,故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舒,舒展也。榮,榮華也。太陰主濕,故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員,周也,盈,滿也。

白話文:

  1. 璺,讀作「向」。藏,字義同字面意思。其他意思同前文所述。上文談論時化,它是化氣表現在時間方面的變化。本文則討論司化,它是化氣在人體內部的主導因素。厥陰之氣主風,所以厥明所到之處是風府,也是璺啟。璺,是剖的意思;啟,是開的意思。少陰之氣主火,所以少陰所到之處是火府,也是舒榮。舒,是舒展的意思;榮,是榮華的意思。太陰之氣主濕,所以太陰所到之處是雨府,也是員盈。員,是周的意思;盈,是滿的意思。

少陽主熱,故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行出,見於外也。陽明主收,故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庚,更也,蒼,老也。太陽主寒,故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歸藏,內歸藏密也。此六氣司化之常也。

白話文:

    • 少陽氣主熱,所以它所到之處稱為「熱府」,外現為發熱。

    • 陽明氣主收,所以它所到之處稱為「司殺府」,外現為更替和衰老。

    • 太陽氣主寒,所以它所到之處稱為「寒府」,內收於體內。

    • 這是六氣司掌化生變化的規律。

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氣化之常也。

此言氣化,化之有其氣也。厥陰為春,故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風搖,風之搖動也。少陰主初春,故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形見,形之現於外也。太陰主長夏,故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雲雨,濕化也。少陽主初秋,故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蕃,盛也,鮮,豔也。陽明主深秋,故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

白話文:

  1. 這句話講的是氣的變化,變化是有氣的。厥陰代表春,所以厥陰所到之處會生長發芽,伴隨著風的搖動。風搖就是風的搖晃。少陰代表早春,所以少陰所到之處會茂盛,表現出形體來。形見就是形體顯露在外。太陰代表盛夏,所以太陰所到之處會轉化,出現雲雨。雲雨就是濕潤的變化。少陽代表早秋,所以少陽所到之處會增長,變得茂盛鮮豔。蕃就是繁盛,鮮就是鮮豔。陽明代表深秋,所以陽明所到之處會收斂,出現霧露。

霧露清寒也。太陽主冬,故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周密,周致深密也。此六氣氣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太陽所致為寒生,中為溫,德化之常也。

此言德化,化之有其德也。生,猶本也。終,猶極也。厥陰之氣本於風,故所至為風生,終則為肅。肅,清肅也。少陰之氣本於熱,故所至為熱生,中則為寒。寒,少陰之標陰也。太陰之氣本於濕,故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注雨,濕之淫溢也。少陽之氣本於火,故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

白話文:

  1. 這句話談的是道德的教化,教化必須具備德行纔能有效果。

    「生」就像根基,「終」就像盡頭。厥陰的氣源於風,所以它所到之處會帶來風生,最後則會變成清肅的氣候。

    少陰的氣源於熱,所以它所到之處會帶來熱量,中期會變成寒氣。寒氣是少陰標陰的表現。

    太陰的氣源於濕,所以它所到之處會帶來濕氣,最後會變成磅沱大雨。大雨是濕氣過度氾濫的結果。

    少陽的氣源於火,所以它所到之處會帶來火熱,最後會變成炎熱蒸騰的天氣。

蒸溽,熱極汗流也。陽明之氣本於燥,故所至為燥生,終為涼。涼,金之清切也。太陽之氣本於寒,故所至為寒生,中為溫。溫,太陽之標陽也。少陰太陽兼稟水火陰陽之氣,故不曰終而曰中。此六氣始終,為六氣德化之常也。

白話文:

  1. 潮濕悶熱,熱到極點流汗。陽明之氣本質乾燥,所以所到之處會使燥氣產生,最終轉化為涼氣。涼,指金氣的清爽。太陽之氣本質寒冷,所以所到之處會產生寒氣,而中間是溫暖的。溫,是太陽之氣顯露的陽氣。少陰太陽同時具備水火陰陽之氣,所以不說「終」,而說「中」。這六種氣的始終變化,是六氣德化轉化的常規。

厥陰所至為毛化,少陰所至為羽化,太陰所至為保化;少陽所至為羽化;陽明所至為介化;太陽所至為鱗化,德化之常也。

此亦言德化之常而有萬物生成之德也,毛蟲屬木,故厥陰所至為毛化。羽蟲屬火,故少陰少陽所至皆為羽化。倮蟲屬土,故太陰所至為倮化。介蟲屬金,故陽明所至為介化,鱗蟲屬水,故太陽所至為鱗化,此諸蟲孕育,為六氣德化之常也。

白話文:

  1. 這句話的意思是,德化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它促使萬物生成。毛蟲屬木,因此厥陰所到之處都會毛化。羽蟲屬火,因此少陰和少陽所到之處都會羽化。倮蟲屬土,因此太陰所到之處都會倮化。介蟲屬金,因此陽明所到之處都會介化。鱗蟲屬水,因此太陽所到之處都會鱗化。這些昆蟲的孕育,是六氣德化這種自然現象的結果。

厥陰所至為生化,少陰所至為榮化,太陰所至為濡化,少陽所至為茂化,陽明所至為堅化,太陽所至為藏化,布政之常也。

此言六氣之化而為布政之常也。上文云,厥陰所至為生,故厥陰所至為生化,少陰所至為榮,故少陰為榮化。太陰所至為雲雨,故太陰為濡化。少陽所至為蕃鮮,故少陽為茂化。陽明所至為收,故陽明為堅化。太陽所至為藏,故太陽為藏化。此六氣之化而為布政之常,承上文已悉之意而復言之,以明時化司化氣化德化。

白話文:

  1.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六氣的變化既可以成為四季的運轉規律,也可以成為統治政務的常法。前面文章說,厥陰所到的地方萬物生長,所以厥陰主管生化;少陰所到的地方萬物繁榮,所以少陰主持榮化;太陰所到的地方帶來雲雨,所以太陰主管滋化;少陽所到的地方草木茂盛,所以少陽掌管茂化;陽明所到的地方萬物收回,所以陽明統治堅化;太陽所到的地方萬物收藏,所以太陽主宰藏化。這六氣的變化,既是自然界規律的執行,也是治理國家常法的依據,它承接前面已經說過的意思,再次強調時令變化、氣候變化、德政化育的道理。

皆為布政之常,而六氣之應見,以為六化之正者有如此。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太陰所至為雷

霆驟注,烈風。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氣變之常也。

白話文:

  1. 突然下雨,就是大暴雨。少陽所到之處會颳起狂風,引發大火,結霜。陽明所到之處會發散雨水,(產生)_,溫暖。太陽所到之處會出現寒雪冰雹,飄揚白塵。這些都是氣候變化中常見的現象。

上文皆言六氣之正,此下言六氣之變,首言氣變之常,次言令行之常,又次皆言病之常,意謂氣變令行,發為民病。以為六變之紀也。飄怒者,風之變,大涼則金氣乘之,故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大暄者,火之甚。寒則水氣乘之,故少陰所至為大暄。寒、雷霆驟注者十之變。

白話文:

  1. 上文都提到六氣中正常的狀態,以下則討論六氣的變化。首先說明氣候變化的常規,接著說明六氣流行的常規,最後都說明疾病的常規。意思是說,氣候變化和六氣流行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發作為民間的疾病。這是作為六種變化的標準。

    • 飄怒:是風變化的表現,大寒時金氣乘著風勢而來,所以厥陰經所到的部位會出現飄怒和大寒的症狀。
    • 大暄:是火旺盛的表現。寒冷時水氣乘著火勢而來,所以少陰經所到的部位會出現大暄的症狀。
    • 寒、雷霆驟注:是暑變化的表現。

烈風則木氣乘之,故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飄風燔燎者,風火交熾。霜凝,則金水之氣乘之,故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散落者,金之肅殺。溫則火氣乘之,故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寒雪冰雹者,水之變。白埃則土氣乘之,故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此六氣不得其平,制勝相加為氣變也。

白話文:

  1. 強烈的風會讓木氣增強,所以太陰星出現時,會帶來雷鳴、暴雨和狂風。狂風並伴隨火災,這是因為風火交加。

    霜凝結時,金水之氣會增強,所以少陽星出現時,會颳起狂風並發生火災。霜凝結成小顆粒並散落,代表金氣的肅殺之氣。

    溫暖時,火氣會增強,所以陽明星出現時,會讓天氣散落、溫暖。

    寒冷的雪、冰雹,是水氣的變化。

    白霧時,土氣會增強,所以太陽星出現時,會帶來寒冷的雪、冰雹和白霧。

    這六種氣候如果失衡,就會互相影響,形成氣候變化。

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

晦暝。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令行之常也。

白話文:

  1. 日出日落之間(晦暝):

    • 少陽影響下,天氣晴朗,有紅色的雲霞,光線朦朧。
    • 陽明影響下,天氣陰霾,有霧氣、霜凍,風勢強勁,鳥鳴悲切。
    • 太_影響下,天氣乾燥堅硬,有銳利的陽光,天空高遠。

    這些都是自然界的規律。

此舉六氣令行之常,以證上文氣變之意。撓動迎隨,風之性也,故厥陰為撓動,為迎隨。高明焰曛,火之發也,故少陰為高明焰,為曛。沉陰白埃晦暝,土之濕也。太陰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光顯彤雲曛,火之色也,故少陽為光顯,為彤雲,為曛。煙埃,金之燥也。霜,金之寒也。

白話文:

  1. 這些說法是說明六氣運行的一般規律,用來驗證上文氣候變化的觀點。風的性質是搖動追隨,所以厥陰代表搖動和追隨。火發光焰,所以少陰代表光焰和霧氣。土的性質是濕潤,所以太陰代表濕潤、灰塵和晦暗。火的顏色是明亮的紅色霧氣,所以少陽代表明亮、紅色雲霞和霧氣。煙塵代表金的燥熱,霜代表金的寒冷。

勁切,金之堅也。淒鳴,金之肅也。故陽明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剛固,寒之操也。堅芒,水之貞也。剛固堅芒所以立也。故太陽為剛固,為堅芒,為立。此六氣之立,行於四時,而為令行之常,不同於上文之氣變也。

白話文:

  1. 堅硬銳利,代表金元素的堅固性質。淒厲的鳴叫 ,代表金元素的肅殺之氣。因此,陽明之氣表現為煙塵、霜凍、堅硬銳利以及淒厲鳴叫。

    剛強堅固,是寒氣的特性。堅硬鋒利 ,是水氣的本性。剛強堅固和堅硬鋒利是事物得以建立的基礎。因此,太陽之氣表現為剛強堅固、堅硬鋒利以及建立。

    這六種氣象的性質固定,在四季運行並形成正常運行規律,與前文所述的氣候變化不同。

厥陰所至為裡急。少陰所至為瘍疹身熱。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裡急,厥陰肝氣內逆也。瘍疹身熱,少陰火氣有餘也。積飲痞隔,太陰土氣不輸也。嚏嘔瘡瘍,少陽初陽不升,風火交熾也。浮虛,陽明金氣不固,外浮內虛也。屈伸不利,太陽寒氣內逆,不得標陽之化也。此六氣發病之常也。

白話文:

  1. 裡急:厥陰肝氣逆行。

    瘍疹發燒:少陰火氣過盛。

    積飲腹脹:太陰土氣運行不暢。

    打噴嚏嘔吐長瘡:少陽陽氣初生不升,風火交加。

    虛浮:陽明金氣不穩定,外浮內虛。

    無法伸展:太陽寒氣逆行,陽氣化生受到阻礙。

    這六種氣導致的疾病是最常見的。

厥陰所至為支痛。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詀妄。太陰所

至為稸滿。少陽能至為驚躁瞀昧、暴病。陽明所至為鼽,尻陰股膝,髀腨足病。太陽所至為腰病。病之常也。

白話文:

  1. 到了極度空虛,少陽則會出現狂躁不安、頭暈眼花,急性發作的疾病。陽明到的就會發熱,臀部、大腿、小腿、腳出現疾病。督脈走到腰,便是腰部疾病。這是病症的常規表現。

惡去聲,下同。昧昧之昧,舊本訛味,今改。厥陰包絡之脈,不能從胸走手,則支痛,少陰心氣內虛,則驚惑、惡寒、戰慄、譫妄。太陰肺天之氣,不能四布其水津則稸滿。少陽三焦之氣不能遊行出入則驚躁瞀昧而暴病。陽明大腸主津液所生病,津液虛寒則為鼻鼽。陽明胃脈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

白話文:

  1. 肺(惡)氣阻塞,就感到昏沉迷糊。厥陰包絡脈絡不暢通,從胸腔到手臂的氣血運行不暢,就會疼痛。少陰心氣虛弱,就會心慌驚恐、發冷、顫抖、胡言亂語。太陰肺氣運行不暢,水液不能滋潤全身,就會水腫。少陽三焦氣機不暢通,會驚恐煩躁、頭昏眼花,甚至突然發病。陽明大腸主管津液的分泌,如果津液不足或寒冷,就會造成鼻涕。陽明胃脈從大腿內側的關元穴開始,經過伏兔穴,向下到膝蓋骨下方,再沿著小腿外側向下,到腳背。

故尻陰股膝髀腨䯒足皆病。太陽之脈挾脊抵腰,病則腰痛。此亦六氣發病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緛戾,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衊。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陽明所至為胸痛皴揭。太陽所至為寢汗痙。病之常也。

胸,舊本訛脅今改。皴音逡,痙音勁。戾,了戾小便所注之關戾也。緛,縮也。厥陰之脈入毛中過陰器,病則癃閉,故厥陰所至為緛戾。悲,悲哀,心氣虛也。妄,狂妄,心氣實也。脈虛而熱則衄,脈虛而寒則衊。少陰屬心主脈,故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衊,中滿則上下不交,霍亂吐下則上湧下泄。

白話文:

  1. 胸部(原書中的「脅」字誤,已更正),讀音為「逡」。痙攣,讀音為「勁」。戾,是指小便排出的關卡不通暢。緛,是指縮小、抽搐。厥陰經脈進入毛孔,經過生殖器,若此處病變,則會導致小便不通。所以厥陰經脈所到之處,稱為「緛戾」。悲,指悲傷哀痛,是由於心氣虛弱造成的。妄,指狂躁妄動,是由於心氣過盛造成的。脈搏虛弱而發熱,則會流鼻血;脈搏虛弱而發寒,則會尿失禁。少陰經屬於心,主宰脈搏,所以少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悲傷、妄動、流鼻血、尿失禁等症狀。若中間部分壅塞,則上下不通暢,霍亂則會向上嘔吐,向下腹瀉。

手太陰主上,足太陰主下,故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手足少陽之脈皆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經脈虛則耳鳴,少陽樞轉不利,則乾嘔上湧,故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胸痛者,手足陽明之脈不能入缺盆而下膈也。

白話文:

  1. 手太陰肺經主要分佈在身體的上部,足太陰脾經主要分佈在身體的下部,所以太陰經所經過的地方容易出現腹脹、腹瀉、腹痛、嘔吐。如果陰經和陽經同時阻滯不通,就稱為喉嚨疾病。這裡的「一陰」指的是厥陰肝經,「一陽」指的是少陽膽經。手足少陽經的脈絡都從耳後進入耳朵裡面,然後從耳前出來。少陽經脈氣血虛弱就會耳鳴,少陽氣機運轉不暢,就會乾嘔上湧,所以少陽經所經過的地方也容易出現喉嚨疾病。耳鳴、嘔吐、胸痛,是手足陽明經脈不能進入缺盆(鎖骨上窩)並向下通過橫膈膜的緣故。

皮皺曰皴,掀起曰揭。皴揭者,陽明燥勝,皮皴而掀揭也。故陽明所至為胸痛皴揭。手太陽之脈主液所生病。寢汗,液虛也。足太陽之脈,主筋所生病,痙,筋攣也。故太陽所至為寢汗、痙。此亦六氣發病之常也。

白話文:

  1. 譯文:

    皮膚起皺叫做皴,翹起來叫做揭。皴揭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陽明經的燥氣過盛,導致皮膚乾燥起皺並翹起。因此,陽明經經過的地方,會出現胸痛、皴揭的症狀。

    手太陽經脈主管體內津液相關的疾病。如果夜間出汗,可能是體內津液不足。足太陽經脈主管筋絡相關的疾病。痙攣,就是筋脈抽搐。因此,太陽經經過的地方,會出現夜間出汗、痙攣的症狀。這些疾病的發生,也是六氣致病的常見情況。

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少陰所至為語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陽明所至為鼽嚏。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初陽之氣,起於厥陰,陰極而初陽不升則脅痛。上嘔下泄。故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語言喜笑,心所主也。心氣實則語笑多,故少陰所至為語笑。土虛濕勝則身重胕腫,故太陰所至為重的胕腫。注,洞泄也,暴注,卒然洞泄也。暴泄如注,則生陽之氣不充於身,故肉瞤筋瘛。

白話文:

  1. 太陽初生之氣,起源於厥陰經。當陰氣極盛而太陽初生之氣無法升起時,就會導致脅肋疼痛,嘔吐腹瀉。所以厥陰經循行的地方容易出現脅肋疼痛、嘔吐腹瀉的症狀。

    語言歡笑,是由心主導的。心氣旺盛,就會話多愛笑,所以少陰經循行的地方容易出現多言愛笑的症狀。

    土虛濕盛,就會身體沉重、肌肉腫脹,所以太陰經循行的地方容易出現身體沉重、肌肉腫脹的症狀。

    「注」指腹瀉,「暴注」指突然發生的嚴重腹瀉。如果腹瀉嚴重如注,則表示身體的陽氣不足,所以肌肉萎縮,筋骨拘攣。

表裡上下不交則一時暴死,故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水津不藏則鼽,以木擊金則嚏,故陽明所至為鼽衄。流泄者,汗流外泄。禁止者,小便不行。流泄則津液虛,禁止則小便閉,故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此亦六氣發病之常也。凡此亦皆六氣應見,以為六變之紀者有如此。

白話文:

  1. 當表裡上下陽氣無法交流時,可能導致突然暴死,因此少陽症候羣的發作會出現劇烈喘鳴、癲癇發作和暴死;水液無法貯藏時會導致乾枯,金屬性氣機受木氣衝擊會導致鬱悶,因此陽明症候羣的發作會出現乾枯和鬱悶。津液外流會導致津液耗損,氣機阻滯會導致小便閉塞,因此太陽症候羣的發作會出現津液外流和氣機阻滯。這也是六氣發病的常見現象。所有這些症狀都與六氣相應,作為六種病變的徵兆。

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

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白話文:

  1. 氣在身體的後方,人就會向後傾;氣在身體的前方,人就會向前傾;氣在身體的中間,人就能保持平衡;氣在身體的外側,人就會向外側傾斜。這是因為氣的流向決定了人的體位。

    因此,風氣過盛就會導致身體活動異常;熱氣過盛就會導致腫脹;燥氣過盛就會導致乾燥;寒氣過盛就會導致身體虛浮;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瀉,嚴重點會導致水腫和浮腫。這些症狀會根據氣的位置而有所不同。

總結上文六正六變之意,正變皆六,氣之常,故曰凡此十二變者。上文兩言德化之常,故曰報德以德,言報復之德以其先施之德也。一言司化之常,一言氣化之常,故曰報化以化,言報復之化以其先施之化也。一言布政之常,故曰報政以政,言報復之政,以其先布之政也。此結上文六化之正也。

白話文:

  1. 總結上文所說的六正六變,正和變都是六種,這是氣的正常變化,所以稱之為「凡此十二變」。上文兩次提到「德化」的常規,因此說「報德以德」,意思是報復之德是根據先前施行的德行。一次提到「司化」的常規,一次提到「氣化」的常規,因此說「報化以化」,意思是報復之化是根據先前施行的化育。一次提到「佈政」的常規,因此說「報政以政」,意思是報復之政是根據先前佈施的政令。這是總結上文六化的正向變化。

上文六氣之變,變而為病。言病之常者四,言氣變之常者一,言令行之常者一。故曰報令以令,言報復之令以其先行之令也。其氣變之常,發病之常,乃火水金木土火之六氣變而為病。火位居高,故曰氣高則高,謂火變則火病也。水位居下,故曰氣下則下,謂水變則水位也。

白話文:

  1. 前面講述了六氣的變化導致疾病。常見的疾病有四種,常見的氣變有一種,常見的徵兆有一種。所以說「報令以令」,意思是報應的徵兆是根據先前發生的徵兆。常見的氣變和常見的疾病是火、水、金、木、土、火這六氣變化而形成的疾病。火位在高處,所以說「氣高則高」,指的是火氣變化就會導致火病。水位在低處,所以說「氣下則下」,指的是水氣變化就會導致水病。

金位居後,故曰氣後則後,謂金變則金病也。木位居前,故曰氣前則前,謂木變則木病也。土位居中,故曰氣中則中,謂土變則土病也。火居高而位外,故曰氣外則外,亦火變則火病也。火水木金土火六氣有高下前後中外之位,乃位之常也。此結上文六氣之變也。

白話文:

  1. 金在後方,所以氣向後表示金變異,就是金出毛病了。木在前,所以氣向前表示木變異,就是木出毛病了。土在中央,所以氣在中央表示土變異,就是土出毛病了。火居高位在外,所以氣向外表示火變異,就是火出毛病了。火、水、木、金、土、火六種氣有高低、前後、中央、外圍的方位,這些都是它們的正常位置。這段是總結上文六種氣的變化。

陰陽應象大論云,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引之以明風熱燥寒濕之氣勝於上,則人身經脈為動為腫為干為浮為濡泄,而病於下甚則土氣不行,水閉浮腫。此隨六氣之所在以言其變而為病耳。

白話文:

  1. 《陰陽應象大論》說,風氣過盛就會導致運動異常,熱氣過盛就會腫脹,燥氣過盛就會乾燥,寒氣過盛就會浮腫,濕氣過盛就會出現水泄。這些說法都是為了說明風、熱、燥、寒、濕等氣勝於上部時,人體經脈就會出現運動異常、腫脹、乾燥、浮腫、水泄等症狀。如果這些氣勝於下部,則會導致土氣運行不暢,出現水閉浮腫的症狀。這是根據六氣的性質來解釋它們的變化和所引發的疾病。

帝曰:願聞其用也。

上文岐伯云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今六氣之化、六氣之變、六氣之勝六氣之復,六氣之病皆明言之,而六氣之用未悉其旨,帝故問之。

白話文:

  1. 先前的岐伯曾說過:六氣可以化生、變化、勝過、恢復、有益、致病,它們顯現的症候不同,現在六氣的化生、變化、勝過、恢復、致病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但六氣的益處還沒有詳述,所以帝問這個問題。

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

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名命其所在,以徵之也。

白話文:

  1. 陽氣。太陽寒氣化生,作用於少陰。少陰熱氣化生,作用於陽明。陽明燥氣化生,作用於_,厥陰。厥陰風氣化生,作用於太陰。根據它們所在的位置給它們命名,以此為徵兆。

不勝,受其制也。不勝而為化,猶言制則生化也。夫六氣之用,制化為先。是以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土也施於太陽則土製其水,而土之金德生其水,是不勝而為化也。太陽寒化,水也,施於少陰,則水制其火,而水之子木復生其火。少陰熱化,火也,施於陽明則火制其金,而火之子土復生其金。

白話文:

  1. 不勝,是指受到約束和制約。不勝而化,就是說受到約束和制約就會發生變化。六氣作用的原則,首先是約束和變化。所以每種氣都受制於其他氣而發生變化。因此,太陰濕化,土氣施加於太陽寒氣上,土氣約束了水氣,但是土氣中的金德卻化生了水氣,這是不勝而化的例子。太陽寒化,水氣施加於少陰熱氣上,水氣約束了火氣,但是水氣的子氣——木氣,又化生了火氣。少陰熱化,火氣施加於陽明燥氣上,火氣約束了金氣,但是火氣的子氣——土氣,又化生了金氣。

陽明燥化,金也,施於厥陰,則金制其木,而金之子水,復生其木。厥陰風化,木也,施於太陰,則木製其土,而木之子火復生其土。是皆不勝而為化也。六氣合五行,不言少陽者,同於少陰也。此不勝為化,乃六氣之用。欲徵其用,名命其所在之氣以徵之也。如太陰之氣在長夏,太陽之氣在於冬,少陰之氣在於夏,陽明之氣在於秋。

白話文:

  1. 陽明燥熱的屬性是金,施加於太陰,金便剋制它的木,金的子水又生旺木。太陰風寒的屬性是木,施加於陽明,木便剋制它的土,木的子火又生旺土。這些都是不勝而化。六氣配合五行,沒有提到少陽,因為它和少陰相同。這種不勝為化,就是六氣的作用。想要知道六氣的作用,就給它施加的氣命名。例如太陰的氣在長夏,它的施加氣在冬;少陰的氣在夏,陽明的氣在秋。

厥陰之氣在於春者是也。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

命其所在,乃自得其位,故問自得其位,何如?

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

自得其位者,得其四時六氣之常化也。

帝曰:願聞其所在也。

帝欲詳明所在之位,故復問之。

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命其位者,命其六氣之位也。方月者,厥陰之位,東北方也。正月二月,少陰之位,東南方也。三月四月,太陰之位,西南方也。五月六月,少陽之位,正南方也。七月八月,陽明之位,西北方也。九月十月,太陽之位,正北方也。十一月十二月。命其位而知其方月,則六氣之用,益可知矣。

白話文:

  1. 「命其位」是指確定六種天氣的方位。

    「方月」是指陰曆每一月所對應的方位。

    • 正月二月:厥陰之位,東北方,主寒濕。
    • 三月四月:少陰之位,東南方,主風濕。
    • 五月六月:太陰之位,西南方,主濕熱。
    • 七月八月:少陽之位,正南方,主暑濕。
    • 九月十月:陽明之位,西北方,主燥熱。
    • 十一月十二月:太陽之位,正北方,主寒燥。

    如果能掌握天氣的方位和對應的月份,那麼就能更好地理解六種天氣的影響,預測天氣變化,據此採取適當的措施。

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

六位之氣有盛衰,故問盈虛何如。

岐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歲運陽年為太,太則六位之氣盈,陰年為少,少則六位之氣虛,此太少之異,而有盈虛也。太主氣盈,故太者之至,其氣徐而常。言氣舒徐而有常度也。少主氣虛,故少者之至,其氣暴而亡。言氣促疾而無常度也。此明位氣之盈虛也。

白話文:

  1. 在陽年,氣候旺盛,稱為「太」。「太」的意思是六個方位(東南西北中上)的氣都很充足。在陰年,氣候虛弱,稱為「少」。「少」的意思是六個方位的氣都很不足。這是「太」和「少」的不同,而有充足和不足之分。

    「太」主氣充足,所以氣勢平和,運行緩慢而有規律。這說明氣運行緩和而有節奏。

    「少」主氣不足,所以氣勢急促,運行快速而沒有規律。這說明氣運行急促而沒有節奏。

    這段話闡述了方位之氣的盈虛變化。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

六位之氣主十二月,而天地一歲之氣,盈虛何如。

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

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白話文:

  1. 氣機正常運行,病邪會先感到不適。氣機運行不暢,就會形成疾病。因此,上焦氣盛則氣機下降,下焦氣盛則氣機上升。氣機盛衰的輕重程度導致症狀不同,輕者症狀較輕微,重者症狀嚴重。如果氣機運行嚴重不暢,氣機交錯,就會發生大的變化,導致疾病發作。總的來說,氣機運行嚴重不暢佔五分,輕微不暢佔七分,根據氣機盛衰的輕重程度,就能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機升降失衡,病邪作祟」。

分,去聲。天干乙丁己辛癸主不足,地支醜卯巳未酉亥,主不足。干支配合,有餘則皆有餘。不足則皆不足。故天干之氣不足,則地支之地氣亦隨之。地支之地氣不足,則天干之天氣亦從之。地支主六氣,天干化五運。五運在中,故運居其中。而常為六氣之先也。不足之歲先郁後復。

白話文:

  1. ,讀作「ㄈㄣ」。

    在「天干」中,乙、丁、己、辛、癸代表虛弱;在「地支」中,醜、卯、巳、未、酉、亥代表虛弱。

    當「天干」和「地支」組合時,如果任何一方虛弱,另一方也會跟著虛弱。

    因此,當「天干」虛弱時,「地支」的能量也會隨之虛弱;當「地支」虛弱時,「天干」的能量也會受影響。

    「地支」主導六氣,而「天干」則轉化五行。五行位於中間,因此總是處於六氣之前。

    當虛弱年份來臨時,一開始會顯現出虛弱的徵兆,之後才會逐漸復原。

先鬱則惡所不勝,後復則歸所同和。五運在中,隨運歸從而生其民病也。此言天氣地氣之不足而為虛也。歲半之前,司天之氣主之,上勝者,司天之氣有餘也。故上勝則有餘之天氣降而大。降而下者,流於歲半之復也。歲半之後,在泉之氣主之,下勝者,在泉之氣有餘也。故下勝則有餘之地氣遷而上,遷而上者,移於歲半之前也。

白話文:

  1. 當天氣地氣不足變虛弱時,病症會先鬱積難以勝任,之後又恢復平衡。五種運氣流動,隨著運氣變化而衍生出相應的疾病。天氣地氣不足,歲半之前,主要受司天之氣影響,如果上勝,說明司天之氣過剩,過剩的天氣會下降,導致天氣太重。下降之後,又會演變成歲半之復。歲半之後,主要受在泉之氣影響,如果下勝,說明在泉之氣過剩,過剩的地氣會上升,上升後,影響到歲半之前。

其上下所勝之氣有多少而差其分,勝之微者小差,勝之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如上勝則易四之氣而歸於上,下勝則易三之氣而歸於下,易則大變生,而民病作矣。揆其微甚之大要,則曰甚紀五分,謂五分在於本位,而五分降遷也。微紀七分,謂七分在於本位,而三分降遷也。

白話文:

  1. 寂矣

五分七分則其差可見。即此多少而差其分之謂也。此言上勝下勝,有餘而為盈也。如此推之,則天地之盈虛從可知矣。

白話文:

  1. 如果相差五分或七分,那麼它們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了。這就是說,如果有多少差異,那麼它們就會相差多少分。這裡說的「勝」,是指比較起來勝過對方,有餘而為充足。按照這個道理推論,那麼天地間的盈虛變化也就容易知道了。

帝曰:善。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

天地盈虛之理既明,帝故善之,上文岐伯之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者,無犯之謂。帝引其言而言余欲用寒用熱,實用其力而不遠,奈何?

白話文:

  1. 明白了天地間的盈虧變化之理,黃帝因此很善用它。上文岐伯所說的「用熱遠熱」、「用寒遠寒」,是避免犯錯的意思。黃帝引申他的話來說:「我想用寒用熱,實際上是運用它們的力量,而不是避開它們,怎麼辦呢?」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

時令當熱,寒邪在表,用辛熱之藥以發之,是發表而不遠熱也。時令當寒,熱邪在裡,用寒泄之藥以攻之,是攻裡而不遠寒也。

白話文:

  1. 當天氣炎熱時,寒邪在身體表面,用辛熱的藥物來發散它,這樣是發散寒邪而不助長熱症。

    當天氣寒冷時,熱邪在身體內部,用寒涼的藥物來攻下它,這樣是攻下熱邪而不助長寒症。

帝曰: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

發表犯熱,攻裡犯寒,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

岐伯曰:寒熱內賊其病益甚。

不當攻發,而用寒熱,是為內賊。賊、害也。害則其病益甚。

帝曰:願聞無病者,何如?

其人有病,故病益甚,願聞無病而用寒熱何如?

岐伯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無病而犯寒熱則病生,故無者生之。有病而犯寒熱則病甚,故有者甚之。

帝曰:生者何如?

所生之病何如?

岐伯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

熱至寒至,病所以生也。

寒至則堅痞,腹滿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凡此皆不遠寒,而生寒病也。

熱至則生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郁注下、瞤瘛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

凡此皆不遠熱而生熱病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治病之法,時必順之,若違時而犯寒犯熱者,仍治以勝也。勝者,犯寒以熱治,犯熱以寒治也。

帝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

婦人懷孕重身,當犯寒熱以毒之,則何如?

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有寒熱之病,用寒熱之毒,謂之有故,有故而用,則無殞減之患。然亦無過用而致殞滅也。

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

有故無殞,何謂故也?

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有故,內有積聚也。大積大聚,其毒藥之可犯也。不過衰其大半而止,若攻之過者,則死矣。

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承無過用之意,謂病之過者,或可過用,故謂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水鬱折之,舊本誤析今改。五行之氣貴得其平,故木鬱則達之,達,通達也。火鬱則發之,發,開發也。土鬱則奪之,奪,裁奪也。金鬱則泄之,泄,疏泄也。水鬱則析之,析,分析也。雖曰達之發之奪之泄之析之,然必調其正氣,若郁之過者則逆其氣而析之,析,析抑也。析之以其有所畏也。析之而畏,所謂實則瀉之也。

白話文:

  1. 如果水氣鬱結,應當加以疏導。過去的原本錯誤地將「折」字拆分,現在更正。五行之氣最重要的是達到平衡。所以木氣鬱結,就要疏通它;火氣鬱結,就要引發它;土氣鬱結,就要裁奪它;金氣鬱結,就要疏泄它;水氣鬱結,就要分析它。雖然說疏通、引發、裁奪、疏泄、分析,但一定要調整它的正氣。如果鬱結過剩,就要逆其氣勢而分析它,分析就是抑制它。抑制它就是因為它有所畏懼。抑制它而畏懼,就是所謂的「實則瀉之」。

帝曰:假者何如?

真實則瀉,若假者何如?

岐伯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實者邪氣實,原非正氣之實也,有假其氣即當瀉之則無禁也。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客氣勝,瀉之可也。

帝曰:至哉聖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非夫子孰能通之。請藏之靈蘭之室,署曰《六元正紀》。非齋戒不敢示,慎傳也。

聖人之道,惟聖人能通之,故當藏密其旨,不敢輕示,此天地之運行,陰陽之臨御,寒暑之往來,千百世而無傳人也。運氣之理,不綦至微而難測歟。

白話文:

  1. 聖人的道理,只有聖人才領悟得了,所以應當好好地隱藏其要旨,不敢隨便泄露。天地運行,陰陽交替,冷暖交替,千百世都沒有傳人。周轉天運的道理,難道不是非常精微難以預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