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0)

1. 調經論第六十二篇

經,經脈也。十二經脈,內通五臟六腑,外絡三百六十五節,相併為實,相失為虛,寒熱陰陽,血氣虛實,隨其病之所在而調之,是為《調經論》也。

白話文:

經,指經脈。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它們貫通內部的五臟六腑,外部連接三百六十五個節點。經脈之間互相配合,形成實體,一旦失衡就會導致虛弱。根據病症的寒熱、陰陽、血氣虛實情況,對應的經脈進行調整,這就是《調經論》的主要思想。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舉刺法之瀉有餘、補不足以為問,蓋欲調和其經脈也。

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神氣血形志,各有有餘,各有不足,凡此有餘不足之氣,不相同等,故於下文詳論之。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針灸術中,有餘的要瀉掉,不足的要補上。什麼是『有餘』,什麼是『不足』?」

這是詢問針灸術中瀉有餘、補不足的理論,目的是為了調和經脈。

岐伯回答道:「有餘的有五種,不足的也有五種,陛下想問哪一種?」黃帝說:「希望能全聽。」岐伯說:「神可能有餘,可能有不足;氣可能有餘,可能有不足;血可能有餘,可能有不足;形體可能有餘,可能有不足;意志可能有餘,可能有不足。這十項中,其氣不相等。」

神氣血形志,各有盈餘,各有不足,凡此盈餘不足之氣,不相同等,故於下文詳論之。

黃帝說:「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這些構成了人體,也產生了各種疾病;各種疾病的產生,都有虛有實。現在先生說有餘的有五種,不足的也有五種,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呢?」

百病之眾,有餘不足,不止於五,故言人身有內臟之精,運行之氣,腠理之津,骨屬之液,手足之四肢,上下之九竅,肝心脾肺腎之五臟。形體之十六部,謂兩肘兩臂兩膕兩股,身之前後左右,頭之前後左右也。大谷小溪之三百六十五節,合之乃生百病。是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止有五,不足亦止有五,凡此百病之眾,果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

白話文:

百病的種類繁多,有的病症是多餘的,有的病症是不足的,不只限於五種,所以說人的身體有內臟的精華、運行的身體之氣、皮膚腠理的津液、骨骼的液體、四肢和九竅。身體的十六個部位,指的是兩肘、兩手臂、兩膕、兩股,身體的前面、後面、左右,頭部的前面、後面、左右。身體的大穴位、小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個,它們共同生出百病。而百病的產生,都有虛實之分。現在夫子卻說有餘的只有五種,不足的也只有五種,那麼這許許多多的百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岐伯說: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都生於五臟。心主神志,肺主呼吸,肝主血,脾主肌肉,腎主志向,這些臟器共同構成人體。

下五臟,如字。百病之生,不外五臟,故皆生於五臟也。臟者,藏也。夫心藏神,則神有餘不足,心所主也。肺藏氣,則氣有餘不足,肺所主也。肝藏血,則血有餘不足,肝所主也。脾藏身形之肉,則形有餘不足,脾所主也。腎藏志,則志有餘不足,腎所主也。合神氣血肉志,而此成形,猶言此形乃成也。

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

白話文:

五臟的漢字,清楚表示其功能。所有疾病的產生,都不離五臟,所以疾病皆源於五臟。臟指的是「藏納」。

  • 心臟藏神,因此神的旺衰和不足,是由心臟主管。
  • 肺臟藏氣,因此氣的旺衰和不足,是由肺臟主管。
  • 肝臟藏血,因此血的旺衰和不足,是由肝臟主管。
  • 脾臟藏身形之肉,因此身形的旺衰和不足,是由脾臟主管。
  • 腎臟藏志,因此志的旺衰和不足,是由腎臟主管。

將神、氣、血、肉、志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人的形體。

志意貫通於全身,內連骨髓,共同構成身體形體。五臟。

五臟,二字衍文,疑下有五臟誤重於此。腎藏志,復藏精。脾藏意,復藏肉。志意通,則內連腎精之骨髓,而成脾肉之身形,以明志通則髓通,意通則形通。推之於心,神通則脈通。推之於肺,氣通則魄通。推之於肝,血通則魂通。詞雖未及,而意已該,貴學者之能善悟也。

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白話文:

「五臟」兩字是多餘的,懷疑下面有「五臟」誤重複在此。

腎臟儲藏意志,也儲藏精氣。脾臟儲藏思緒,也儲藏肌肉。意志與思緒相通,就能夠內連腎臟精氣的骨髓,形成脾臟肌肉的身體形體。說明意志相通則骨髓通,思緒相通則形體通。

以此類推到心臟,精神相通則經脈相通。以此類推到肺臟,氣息相通則魄力相通。以此類推到肝臟,血液相通則靈魂相通。

雖然文章沒有逐一提到,但涵義已經包含了。珍貴的是學習者能夠善於領悟。

五臟的功能,都通過經脈這個管道來運行氣血。如果氣血運行不調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所以,要重視保護經脈。

道,猶路也。五臟循行之路,皆從出於經脈之隧道,以行血氣於周身,血氣不和,則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調經者,當守其經隧焉。

白話文:

「道」,就像道路一樣。五臟運行所遵循的道路,都源自經脈的隧道,經由這些隧道在全身運行氣血。氣血不調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變化。因此,調理經絡的人,必須遵循其經絡隧道。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

伯言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帝則一一以問。

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灑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白話文:

黃帝說:神氣有餘不足之時,該如何?

岐伯答:神氣、血氣、形體、志向都有餘不足之時。黃帝便一一詢問。

岐伯說:神氣有餘,則會不停地笑;神氣不足,則會悲傷。血氣尚未充盈,五臟安定,邪氣侵犯形體,汗水從毛孔中滲出,尚未進入經絡,所以稱為神氣的微弱表現。

神藏於心,在志為喜,神有餘則笑不休,心氣有餘也;神不足則悲,心氣不足也。靈樞本神論云: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夫血氣相併,內動五臟,為病則甚。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之時,雖邪客於形身,灑淅起於毫毛,是為微邪,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猶言心主之神,外受微邪也。

白話文:

人的精神寄託在心臟,情緒表現為喜悅。精神充沛時就會不停地笑,這也是心氣充沛的表現;精神不足時就會悲傷,這是心氣不足造成的。《靈樞·本神論》中說:心氣虛弱就會悲傷,心氣充實就會不停地笑。

氣血相互作用,影響人體內部的五臟,如果形成疾病就會很嚴重。如果氣血沒有擾亂,五臟安定下來的時候,即使邪氣侵犯身體,在皮膚上輕微流動,這屬於微小的邪氣,還沒有進入經絡,所以稱之為神之微,也就是說心神受到微小的邪氣侵擾。

帝曰:補瀉奈何?

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故論神氣血形志之有餘不足,皆問補瀉奈何?

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白話文:

**黃帝問:**補益和瀉除該怎麼做?

**岐伯答:**不足的地方就要補益,過剩的地方就要瀉除。所以,討論神、氣、血、形、志是否有餘或不足,都要詢問該如何補益或瀉除。

補益:

**神有餘:**瀉除手腳小絡脈的血,放血時不要太深,不可刺中大經脈。神氣就會平衡。

**神不足:**找出虛弱的絡脈,按壓或針刺使其通暢,不要放血或瀉氣,以通暢經脈。神氣就會平衡。

中,去聲,下同。小絡,孫絡也。神有餘,則瀉其孫絡之血,然雖出血,勿之深斥。斥,開拓也。下斥仿此。無中其大經,即勿之深斥之義。刺得其義,則神氣乃平,此瀉有餘之法也。若神不足者,視其不足之虛絡,先按而致之,然後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刺得其宜,則神氣乃平,此補不足之法也。

白話文:

中指中指經脈,發音同「中」。小絡指孫絡,就是主小絡脈。人的精氣充沛時,會瀉出孫絡之血,但出血時不要刺得太深。斥指開拓,下斥同此。如果沒有刺到主大經脈,就不要刺得太深。針刺得法,精氣就會平衡,這就是瀉有餘的方法。如果精氣不足,就要看哪條虛絡絡脈不足,先按壓並讓它通暢,然後針刺並讓它舒暢,不要出血,不要泄氣,這樣就能疏通經脈。針刺得當,精氣就會平衡,這就是補不足的方法。

帝曰:刺微奈何?

邪客於形,未入於經絡,命曰神之微,故問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白話文:

**黃帝問:**針刺細微的點穴手法是怎麼樣呢?

**岐伯回答:**按摩穴位時,不要放鬆;施針時,不要刺得太深。這樣可以將氣血引導到不足之處,讓神氣得以恢復。

刺微之法,當按摩勿釋,使聚其氣,著針勿斥,微泄其邪,移氣於不足之處而補之,則神氣乃得復,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白話文:

使用細針刺法,在按摩時不要放鬆,讓氣聚集起來,下針時不要快速刺入,慢慢釋放邪氣,將氣轉移到不足的地方來補足,這樣才能讓精神和氣血恢復,這就是細瀉兼補的方法。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那氣有過剩不足的狀況該怎麼辦?岐伯回答:氣過剩就會喘咳,呼吸不順;氣不足就會喘息短促,呼吸費力;血氣沒有相互調和,五臟安定,皮膚有輕微小毛病,這稱為「白氣微泄」。

喘咳上氣者,肺氣內逆而有餘,息利少氣者,肺氣內虛而不足。息利,鼻氣出入也。本神論云: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當血氣未並,五臟安定之時,若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白氣,肺氣也。肺主皮膚,故曰白氣。微泄,猶言微虛也。

白話文:

喘息咳嗽並伴有上氣者,是肺氣內行逆滯而過盛所致。呼吸不順暢、氣短者,是肺氣內虛不足所致。呼吸不順暢,是指鼻腔氣息出入不暢通。本神論中提到:肺氣虛弱,則鼻塞不通,呼吸不順暢。肺氣充實,則出現喘息、胸部脹滿、仰首呼吸的情況。當氣血尚未旺盛,五臟安定之時,如果皮膚出現輕微疾病,謂之白氣微泄。白氣,即肺氣。肺主皮膚,所以稱之為白氣。微泄,猶言微弱不足。

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進行補瀉呢? 岐伯答:氣過多時,就要瀉掉經絡中的過剩之氣,但是不能損傷經絡,不能放血,不能耗散正氣。氣不足時,就要補充經絡中的氣,但是不能耗散正氣。

肺氣有餘則氣機內逆,故當瀉其經隧,瀉經隧者,通經脈之隧道,故必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而肺氣乃平,此瀉有餘之法也。若肺氣不足,則當補其經隧,更當無出其氣,此補不足之法也。

白話文:

當肺氣過剩時,氣機就會向內逆行,因此需要疏通肺經的氣血通道。疏通氣血通道的方法是打通經脈的管道,所以必須避免損傷經絡、放出血液或泄掉氣血,這樣肺氣才會平穩,這就是疏通有餘的方法。如果肺氣不足,則需要補充肺經的氣血通道,更要避免泄掉氣血,這就是補益不足的方法。

帝曰:刺微奈何?

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故問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白話文:

**黃帝問道:**刺破皮膚的微小傷口該如何處理?

**岐伯回答:**用按摩繃帶把它綁好,不要鬆開。拔出針後觀察傷口,我將用針刺得更深一點。這樣做會使患者的皮膚起皺,精氣自然會收斂,邪氣會散亂,無法停留。氣血會從皮膚組織的空隙中外泄,正氣才能相互協調。

按摩勿釋,使聚其氣也,刺之極淺,故出針視之,其意若曰,皮膚微病,刺不可深,我將深之,適人必革。適、及也。革、變也。謂深刺及人,血氣虛微,必內變也。精氣自伏者,精氣退伏,不濡空竅也。邪氣散亂者,散亂於經,邪無從出也。無所休息者,正虛邪盛,病無已時也。

白話文:

按摩時不要放手,目的是讓氣血聚集。刺得極淺,所以拔出針來看,針尖的意思好像在說:皮膚只有輕微的病症,不可刺得太深。如果刺得太深,就會傷害人體,造成變化。所謂「傷害人體」是指刺得太深,傷及血氣,導致虛弱,肯定會引起內部變化。

精氣自伏:精氣退縮,無法濡養空竅。

邪氣散亂:邪氣散佈在經絡中,無法排出體外。

無所休息:正氣虛弱,邪氣旺盛,病症無法得到緩解。

惟刺之極淺,使邪氣泄於腠理,泄腠理者,從腠理而外泄也。經脈無傷,故真氣乃相得,其意中之言若此,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白話文:

針灸只刺很淺,讓病邪從皮膚的毛孔排出。這種從毛孔排出的方法,是讓病邪從毛孔流到體外。經脈不受損傷,所以身體的正氣就能得到滋養。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這是一種既能瀉邪又能補正氣的方法。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白話文:

黃帝說:好。血液有過多和不足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岐伯說:血液過多就會發怒,不足就會產生恐懼。血氣運行正常,五臟安定,經絡通暢,血液不會溢出,經脈中也不會積滯血液。

血有餘而肝氣盛則怒,血不足而肝氣虛則恐。本神論云: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當血氣未並,五臟安定之時,若外有微邪,而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夫肝主衝任之血,熱肉充膚,澹滲皮毛,今外有微邪而水溢孫絡,致經脈有留積之血矣。

白話文:

當血液充盈、肝氣旺盛時,人容易發怒;血液不足、肝氣虛弱時,人容易恐懼。

《本神論》說:肝氣虛弱容易恐懼,肝氣旺盛容易發怒。

當血液和氣血還沒有完全充盈身體,五臟六腑還處於平穩狀態時,如果受到外邪輕微的影響,太陽經和絡脈中的水分就會溢出,導致經脈中瘀積著血液。

肝臟主管衝脈和任脈中的血液,這些血液潤澤肌肉、填充皮膚,濡養皮毛。如果外邪侵襲,導致太陽經和絡脈中的水分溢出,就會造成經脈中有瘀積的血液

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白話文:

黃帝問道:「如何進行補瀉?」岐伯回答:「血有餘就要瀉去盛經中的血,將血放出;不足就要觀察虛經,在脈中刺針,停留很久,觀察脈搏跳動有力,再取出針,不要讓血流出。

內,作納,下同。中,如字。肝血有餘,則瀉其有餘之盛經,而出其血,此瀉有餘之法也。肝血不足,則視其不足之虛經,內針於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然後出其針,久留出針,所以候氣,更當無令血泄,此補不足之法也。

白話文:

「內」表示注入,「中」表示在內部。

如果肝血過多,就要瀉掉多餘的經絡,放出它們的血,這叫作瀉有餘。如果肝血不足,就要查看哪一條經絡虛弱,在它的脈絡中針灸,長時間停留,觀察脈搏是否強勁,然後再拔出針,長時間停留針灸可以促進氣血運行,但要注意不要讓血流出來,這叫作補不足。

帝曰:刺留血奈何?

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故問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刺留血者,當視其在外之血絡,而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留血之疾,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白話文:

**帝問:**如果針刺後殘留血水,該怎麼辦?

**岐伯回答:**觀察血絡,針刺放出其血,不要讓壞血進入經絡,造成疾病。

**黃帝說:**針刺後出血怎麼辦?

**岐伯說:**要看血絡的位置,將血刺出來。不要讓壞血進入經絡,形成滯留出血的疾病。這種方法兼具微瀉和補益的作用。

**黃帝說:**很好。身形有虛實該怎麼辦?

**岐伯說:**身形有餘則腹脹,小便不利。不足則四肢無力。血氣不固,五臟不穩,肌肉抽動,稱為虛風。

形肉有餘,則土氣壅滯,故腹脹而涇溲不利,形肉不足,則土氣不達,故四肢不用。《本神》論云:脾氣虛則四肢不用:實則腹脹涇溲不利,當血氣未並,五臟安定之時,風邪入於肌肉,則肌肉蠕動,命曰微風,言微風在肌肉也。

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

白話文:

如果身體豐滿,則脾胃之氣鬱結,因此腹脹且小便不利;如果身體瘦弱,則脾胃之氣運行不暢,因此四肢無力。《六節藏象論》中提到:脾氣虛則四肢無力;脾氣實則腹脹且小便不利。在氣血未充足,五臟已經穩定的時候,風邪侵入肌肉,就會導致肌肉抽動,稱為微風,也就是說微風存在於肌肉之中。

黃帝問:如何施行補瀉?岐伯答:形體有餘,就瀉其陽經;不足,就補其陽絡。

陽經,陽明經也。陽絡,陽明絡也。形肉有餘,則土氣實,故瀉陽明之經。瀉經者,從內而出於外,此瀉有餘之法也。形肉不足,則土氣虛,故補陽明之絡。補絡者,從外而入於內,此補不足之法也。

白話文:

陽經指陽明經。陽絡指陽明絡。身體組織豐滿,說明土氣充足,所以要瀉去陽明經的熱氣。瀉經的方法是從內部向外部排出,這就是瀉去多餘之氣的方法。身體組織虛弱,說明土氣不足,所以要補益陽明絡。補絡的方法是從外部向內部引入,這就是補充不足之氣的方法。

帝曰:刺微奈何?

肌肉蠕動,命曰微風。故問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白話文:

**黃帝詢問:**扎刺微風怎麼辦?

**岐伯回答:**取肌肉之間的部位,不要扎到經脈和絡脈,衛氣恢復,邪氣就會消失。

肌肉蠕動,當取刺於分肉間,分肉在經之外,絡之內,故刺之內無中其經,外無傷其絡,刺得其宜,使衛氣得復。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得復,則邪氣乃索。索,消索也。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

白話文:

當肌肉抽搐時,應在筋肉之間取穴扎針。筋肉之間的位置,在經脈之外,絡脈之內。因此,針刺時既不會傷及經脈,也不會傷及絡脈。針刺得當,可以讓衛氣得到恢復。衛氣的作用是溫暖筋肉,充盈皮膚,潤澤組織,並司掌開合。當衛氣恢復後,邪氣就會消散。消散,指消退的意思。這是微量瀉法與補法的結合運用。

黃帝說:好。志氣有餘或不足怎麼辦?岐伯說:志氣有餘就會腹脹、腹瀉;志氣不足就會發寒。血氣尚未充足,五臟安定,但骨節卻會有所動。

腎志有餘則水氣盛,故腹脹飧泄。腎志不足則生陽內虛,故厥。厥,手足逆冷也。本神論云:腎氣虛則厥,實則脹,當血氣未並,五臟安定之時,微邪傷腎,則骨節有動。有動,不安之意。

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

白話文:

腎臟功能強盛,體內水液過多,就會導致腹脹、腹瀉。腎臟功能虛弱,會產生陽氣不足的現象,就會導致手腳冰冷的症狀。中醫經典《本神論》中記載:腎氣不足就會手腳冰冷,腎氣過盛就會腹脹;在血氣尚未融合,五臟安定的時候,微小的邪氣就會損傷腎臟,就會出現骨節疼痛、不適的症狀。

黃帝問:「如何判別應該是補還是瀉?」

岐伯答:「志氣過剩,就會損傷筋血;志氣不足,就應當補益使其恢復正常。」

然筋,即然谷,在足心斜上內側兩筋間,故曰然筋。腎志有餘則瀉然筋,出其血者,此瀉有餘之法也。腎志不足,則補腎經之復溜。復溜,在內踝後上二寸。此補不足之法也。

白話文:

「然筋」也就是「然谷」,位於足心斜上內側兩條筋之間,因此稱為「然筋」。腎氣旺盛時,就放血「然筋」,將過多的血放出來,這是瀉除過剩的方法。腎氣不足時,則補腎經上的「復溜穴」。「復溜穴」位於內踝後上方兩寸處,這是補益不足的方法。

帝曰:刺未並奈何?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故問刺未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白話文:

**黃帝說:**針刺還沒完成,該怎麼辦?

**岐伯說:**趁著血氣還沒調整好,五臟還沒安定,骨節有動作,所以針刺還沒完成。

趁此時取針,不要刺傷經脈,邪氣就能趁機侵入虛弱處。

血氣未並,骨節有動之時,當即取之,使病無中其經,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虛。立虛者,使邪即去,毋容緩也。此微瀉兼補之法也。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白話文:

在氣血尚未交融、關節還能活動的時候,就要立即採取措施,讓疾病不會深入到經絡,纔能夠捕捉到邪氣所在之處,從而根除病根。根除病根的方法,就是要讓邪氣立即離開,不容許它延誤。這就是一種既能輕微瀉火又能補充元氣的方法。

黃帝說:好。朕已經瞭解虛實的型態,但不知它們是如何產生的?

虛,不足也。實,有餘也。神氣血形志,各有有餘不足之形,帝已聞之,而有餘不足之形,從何以生,故復問之。

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白話文:

虛弱有餘,不足。有之,而立,故,。

岐伯說:氣血並行,陰陽互相傾斜,氣亂於表,血逆於經,氣血分離,一處充實,一處空虛。

並,交併也。傾,欹也,不平也。氣血交併,虛實乃生,故氣血以並,則陰陽相傾,陰陽相傾,不得其平,有氣亂於衛而為氣實者,有血逆於經而為血實者,有血氣離居而為血虛氣虛者。亂衛逆經,實也。離居,虛也。故曰一實一虛。此血氣虛實之大概也。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白話文:

"併",指交錯重合。"傾",指傾斜,不平衡。氣血交錯重合,虛實就產生了。因此,氣血重合,則陰陽失衡,陰陽失衡,不能保持平衡,就會出現氣亂於衛而形成氣實,血逆於經而形成血實,血氣離散而形成血虛氣虛的情況。氣亂於衛,血逆於經,是實證。血氣離散,是虛證。所以說一實一虛。這是氣血虛實的大致情況。

血氣混於陰,則神明錯亂,稱為驚狂。血氣混於陽,則神明閉塞,稱為炅中。

中,如字。此即上文而申明之。血並於陰,是血逆於經也。氣並於陽,是氣亂於衛也。並陰並陽,血氣不平,故為驚狂。並陰則驚,並陽則狂也。血並於陽,是血離其居也。氣並於陰,是氣離其居也。並陽並陰,血氣離居,乃為炅中,炅,熱也。血氣離居,中生熱也。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

白話文:

中醫「並」,字面意思就是相並。這句話是對上文進一步的說明。血氣應該在陰陽相合之中,但如果「血並於陰」,也就是血行逆於經絡;「氣並於陽」,也就是氣運行紊亂而衝擊衛氣,那麼陰陽失調,血氣不和,就會導致驚狂。如果「並陰」,則表現為驚恐;如果「並陽」,則表現為狂躁。

如果「血並於陽」,則是血液脫離了它正常所在的地方;如果「氣並於陰」,則是氣運行脫離了它正常所在的地方。陰陽相並,血氣離位,就會導致「炅中」,「炅」有發熱的意思。血氣離位,就會在身體的中部產生熱氣。

血氣鬱結於上,氣機鬱滯於下,導致心煩意亂,善怒。血氣鬱結於下,氣機鬱滯於上,導致頭腦混亂,容易遺忘。

此即並陽並陰、驚狂、炅中而申明之。血並於上,是血並於陽也。氣並於下,是氣並於陰也。不但炅中,必有心煩惋善怒之病。血並於下,是血並於陰也。氣並於上,是氣並於陽也。不但驚狂,必有亂而喜忘之病。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血氣離居,是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白話文:

這指的是陰陽並行,導致驚狂、心煩、容易發怒的疾病。如果血沉積在上部,就是血並於陽;如果氣沉積在下部,就是氣並於陰。除了心煩之外,還會有容易發怒的症狀。如果血沉積在下部,就是血並於陰;如果氣沉積在上部,就是氣並於陽。除了驚狂之外,還會有胡言亂語、健忘等症狀。

黃帝問:血和陰氣結合,氣和陽氣結合,如果血氣分開,哪一個是實質的,哪一個是虛無的?

舊本如是二字相連,今改。血並氣並,有實有虛,血氣離居,有實有虛,故舉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血氣離居,而問是何者為實,何者為虛?交併為實,亦有虛。離居為虛,亦有實。故復問之。

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

白話文:

原本兩個字「如是」是連在一起的,現在修改。血和氣是同時存在的,有實證也有虛證;血和氣分開存在,也有實證也有虛證。因此將血歸類為陰,氣歸類為陽。如果血氣分開存在,要問哪個是實證,哪個是虛證?如果交織在一起就是實證,但也會有虛證。如果分開存在就是虛證,但也會有實證。所以再次詢問。

岐伯說:血氣喜歡溫暖,討厭寒冷。寒冷的時候,血氣會凝滯無法流動,溫暖的時候,血氣會化解而流動。因此,氣多血少的地方稱為血虛;血多氣少的地方稱為氣虛。

惡,去聲。泣,作澀,下同。承何實何虛之問,言實之所在,皆虛之所在,但有虛而無實也,如人身血氣者,喜溫暖而惡寒冷,以寒冷則血氣凝澀,不能流行,惟溫暖則消而去之。消,不凝也。去,流也。夫寒為虛,溫為實。澀不能流,似乎實矣,然寒則為虛,不寒而溫,似乎實矣,然消去為虛。

白話文:

惡讀「ㄨˋ」,泣讀「ㄙㄜˋ」。

承接著「什麼是實,什麼是虛?」這個問題,所謂的「實」,就是「虛」所在的地方,只有「虛」沒有「實」。就好比人體的血氣,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因為遇到寒冷,血氣就會凝結阻塞,無法流動;只有溫暖,才能消融這些凝結的血氣,讓它們流動。消融就是不凝結,流動就是流通。

所以,寒冷屬於「虛」,溫暖屬於「實」。凝結不能流動,好像很「實」,但遇到寒冷就會變成「虛」;消融後而溫暖,好像很「實」,但消融後就變成了「虛」。

是故氣之所並,氣實也,而為血虛。血之所並,血實也,而為氣虛。此實之所在,即虛之所在,但有虛而無實也。

白話文:

因此,氣匯聚的地方,氣就充實,而血液就會虛弱;血液匯聚的地方,血液就充實,而氣就會虛弱。這就是充實的地方,就是虛弱的地方,而只存在虛弱而沒有充實。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

帝謂有虛必有實,如岐伯血併為氣虛,氣併為血虛之言,豈但有虛而無實乎?

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

白話文:

**黃帝說:**人所擁有的,只有血和氣罷了。如今夫子卻說血液全部化為虛氣,氣體全部化為虛氣,這難道沒有實際存在的嗎?

**帝君說:**有虛必定有實,就像岐伯所說的「血液全部化為虛氣」、「氣體全部化為虛血」,豈僅只有虛而沒有實嗎?

**岐伯說:**有的為實,沒有的為虛。所以氣體全部化為虛氣,就沒有血液;血液全部化為虛血,就沒有氣體。現在血液和氣體相互失去了,所以稱為「虛」。脈絡阻滯不通。

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白話文:

人體的經絡分為太陰和太陽,血脈和氣脈都會輸注到這些經絡中。

如果血和氣同時充盈,就會形成實證。

如果血和氣都運行於上焦(胸部以上),就會形成大厥證。

大厥證如果突然發作,就會暴死。

如果氣脈能恢復正常運行,人就能活過來,否則就會死亡。

虛者,血氣相失。實者,大厥暴死。是虛者固虛,而實者尤虛也。凡虛實之道,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陰陽皆在於氣而無血,血並則陰陽皆在於血而無氣。今無血無氣,是血與氣相失,相失,故為虛焉。人身血氣,內外循行,各有其部,孫脈居外,絡脈居中,經脈居內,絡脈與孫脈之血氣,俱輸於經,是血與氣並,謂血與氣並於經也,皆並於經,則為實焉。

白話文:

「虛」指的是血氣散失不協調。「實」指的是猝死的嚴重情況。所以「虛」本來就虛弱,而「實」其實比「虛」更加虛弱。所有虛實的原理都是:有血有氣為實,無血無氣為虛。因此,當氣血並存時,血和氣都存在,沒有血液;當血液並存時,血和氣都存在,沒有氣血。如今既無血又無氣,說明血與氣已經散失,散失了,所以就成為「虛」了。人體的血氣,在體內外循環,各有自己的部位:孫脈在外側,絡脈在中間,經脈在內側。絡脈和孫脈的血氣,都輸送到經脈中,這就是血與氣並存,也就是說血與氣都並存在經脈中。血與氣都並存在經脈中,那就稱為「實」了。

既並於經,則血之與氣,從經而並走於上,上而不下,則為大厥,厥則陰陽不相順接,故一時暴死,若氣復反於下則生,不反於下則上厥下脫而死,是知血氣相失,虛者固虛,而大厥暴死,則實者尤虛也。

白話文:

血氣在經脈中升降平衡,但如果血氣同時上溢於經脈,導致氣血無法下降,就會產生「大厥」。大厥是指陰陽氣血無法相順運轉,因此會突然死亡。如果這時氣血能夠回降下行,人就能活下去,但如果氣血無法回降,就會導致上厥下脫而死亡。由此可知,血氣失衡時,虛弱的部位會更加虛弱,而大厥暴死的情況下,即使是實證的部位也極度虛弱。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

承上文之意,謂血氣並走於上而為實者,從何道來?血氣相失而為虛者,從何道去?去來虛實之要,願聞其故。

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白話文:

黃帝說:實證從什麼道路而來?虛證從何而去?虛實的要領,希望聽你講解。

承上文之意,所謂血氣並行於上而為實證的,從什麼道路而來?血氣離散而為虛證的,從什麼道路而去?虛實的往來要領,希望聽你講解。

岐伯說:陰陽二氣,都有各自的交會之處。陽氣進入陰處,陰氣滿溢於外,陰陽勻稱平衡,充盈形體,九侯脈象均勻,這就稱之為「平人」。

俞會者,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與周身陰陽血氣相會合也,夫陰與陽皆有俞會,從陽而陰,則陽注於陰,從陰而陽,則陰滿之外,陽注陰滿,斯為陰陽勻平,陰陽勻平,則血氣調和,以充其形,既充其形,則形身之三部九候,上下若一,命曰平人。平人,血氣調和之人也,是知陰陽來去,由於俞會,不由俞會,而血氣相併,則有陰陽之虛實也。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白話文:

俞會指人體的穴位,55 個叫「二十五俞」,66 個叫「三十六俞」,它們與人體全身的陰陽氣血相匯合。陰陽都有俞會穴,從陽到陰,則陽氣滋養陰氣;從陰到陽,則陰氣充足後,陽氣再滋養陰氣。陽氣滋養陰氣,陰氣充足,這就是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則氣血調和,充盈整個身體。身體充盈,則身體的三個部位(上、中、下)和九個部位(頭、頸、胸、腹、腰、四肢)都能得到滋養,上下均衡。這樣的人稱為「平人」。「平人」指的是氣血調和的人。由此可知,陰陽的運行取決於俞會穴,如果不是通過俞會穴,而是直接讓氣血相互交融,就會出現陰陽虛實的狀況。

疾病的產生,有的是因陰邪所致,有的是因陽邪所致。因陽邪所致的疾病,是由風、雨、寒、暑等外邪侵襲而得。因陰邪所致的疾病,是由飲食、居處、情緒等內部因素失調所引起。

上文血氣交併,陰陽虛實,乃經脈不得其平,非六淫外感,七情內傷,故承上文而復論外感內傷,陰陽寒熱之病。夫邪氣之生病也。或有生於陰者,或有生於陽者,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之外感,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之內傷,言風雨寒暑而六氣可該,言喜怒而七情可該,隨舉即是,不必悉具,故或言風雨寒暑,或言風雨寒濕,或言喜怒,或言喜悲,有如下文之問答也。

白話文:

上文中所說的「血氣交併,陰陽失衡」,是身體經脈不順暢造成的,不是由外界的六種病邪(風、寒、暑、溼、燥、熱)或內心的七種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引起。

因此,這裏對「外感」和「內傷」進行進一步討論,說明疾病的根源可以是陰邪,也可以是陽邪。陽邪多是由風寒暑溼等外感因素引起的,而陰邪則由飲食起居、情緒波動等內在因素引起。

文中舉例「風寒暑溼」代表六氣,「喜怒」代表七情,說明這兩種成語可以概括相關的病邪和情緒。文中這種舉例並非要面面俱到,而是靈活使用,就像後面問答部分中所體現的那樣。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帝承岐伯之言,更欲闡明其義,故屢問而詳悉之。

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

白話文:

帝曰:

風雨會如何傷人?

岐伯曰:

風雨傷人,首先侵襲皮膚,然後傳入孫脈(小血管)。當孫脈被風雨之邪塞滿時,便會

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白話文:

邪氣進入絡脈,絡脈滿了就輸送到大經脈,血氣和邪氣一起停留於皮膚淺層之間,因此脈搏堅硬而大,所以稱為實。實脈的外面硬而充滿,無法按壓,按壓就會疼痛。

凡風雨之傷人也,由淺入深,故先客於皮膚,從皮膚而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由外入內,則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故其脈堅大。脈者,孫脈絡脈經脈也。其脈堅大,故曰實。實,即滿也。因言所謂實者,其外堅大充滿,故不可按之,按之則痛者是也。

白話文:

凡是由風雨引起的疾病,症狀由淺到深,會先侵犯皮膚,再由皮膚傳入較深層的孫脈,孫脈滿了之後,再傳入絡脈,絡脈滿了,最後傳入大經脈。由外向內侵犯,邪氣就會和血氣一起停留在分腠之間,因此脈象就會堅實而寬大。脈象指孫脈、絡脈和經脈的狀態。脈象堅實而寬大,也就是說很「實」,實的意思就是滿了。所以,所謂的「實」是指外在的脈象堅實而飽滿,按壓時會疼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白話文:

黃帝問:寒氣濕氣怎麼會傷到人?

岐伯回答:寒氣濕氣侵襲人的身體,會導致皮膚無法收縮,肌肉變得緊繃,氣血無法運行,身體的防衛功能也會減弱。因此,人體就會虛弱。

虛弱的人身體的縫隙就會變寬,氣血不足。若按壓這些縫隙,可以讓氣血流動,溫暖身體,所以按壓時會感到舒暢而不會疼痛。

其寒濕之中人也,在於皮膚肌肉之間,故皮膚不收,肌肉堅緊。不收,汗出而不閉密也。堅緊,澀滯而不柔和也。故肌肉堅緊,則榮血澀。澀,凝澀也。皮膚不收,則衛氣去。去,失守也。血澀氣去,故曰虛。虛者,血氣皆虛,故聶闢,謂肌肉皮膚,聶聶然而闢動也。氣不足者,氣不足以內溫其血也。

白話文:

當寒濕邪氣侵入人體時,會停留於皮膚肌肉之間,導致皮膚收縮不良,肌肉僵硬。說到收縮不良,就是汗水無故滲出,無法控制;肌肉僵硬,則是感覺粗澀緊繃,無法放鬆。因此,肌肉僵硬會導致氣血凝滯,而皮膚收縮不良則會散失衛氣。當氣血凝滯,衛氣散失時,就會出現中醫所謂的「虛弱」狀態。虛弱是指氣血均不足,因此肌肉皮膚會鬆弛無力,彷彿不受控制地顫動。而氣血不足,就無法溫暖身體內部。

上文充滿而實,不可按之,按之則痛,此血氣不足,故按之則氣足以溫之,言氣足以內溫其血,故快然而不痛。上文云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故舉風雨寒濕以明外感之病生於陽,而有實有虛也。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

白話文:

如果腹部上面腫脹結實,按壓後不能凹陷,按壓時感到疼痛,這是血氣不足的緣故。按壓後,血氣就會充盈,溫煦腹中,當血氣充足到可以由內溫熱它時,也就很快不痛了。上文說「生於陽者」是說病邪由風雨寒暑導致,所以舉例說明風雨寒濕外邪的影響,表明由陽氣而生的疾病可以有實證和虛證。

黃帝說:好。陰氣的生成是怎麼回事?

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生於陽者,上文已詳論之,此舉陰之生實生虛,以明喜怒飲食之義。

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白話文:

生長在陽氣盛的地方,會接觸到風雨寒暑等因素,生長在陰氣盛的地方,會接觸到飲食和居住環境等因素。陽氣和陰氣的喜怒變化會影響健康。上面已經詳細討論了陽氣的影響,這裡主要討論陰氣的影響,也就是飲食和喜怒的影響。

岐伯說:情緒喜怒不調節,就會導致陰氣上升,上升則下方虛空,虛空則陽氣流動,所以稱之為「實」。

喜怒人之情也。喜怒不節,則內傷其陰,而陰氣上逆,陰氣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而並於陰,故曰實矣,此言陰之生實也。

白話文:

喜怒是人的正常情緒。如果喜怒無節制,就會傷及體內的陰氣,導致陰氣上逆。陰氣上逆就會造成下體空虛,而陽氣會受到陰氣吸引,聚集在下體。所以,這種情況被稱為「實證」,因為它是陰氣的過盛所造成的。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白話文:

黃帝問:陰氣產生虛損的原因是什麼?

岐伯回答:情緒喜悅時,氣會向下運轉;悲傷時,氣會消散。氣消散,脈絡就會空虛。如果此時飲食寒冷,寒氣就會充斥體內,導致血液流失、氣息消散,因此出現虛損的症狀。

喜而怒則氣上,喜而悲則氣下,故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經脈虛空,復因於寒冷之飲食,寒氣熏滿,則營血澀,衛氣去,故曰虛矣,此言陰之生虛也。上文云: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故舉喜怒悲寒飲食,以明內傷之病,生於陰,而有實有虛也。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白話文:

情緒的變化也對氣的流動有所影響:喜悅使氣向下行,而悲傷則使氣消耗。情緒的消耗會導致經脈虛空,若再遇寒冷的飲食,寒氣將填滿身體,使營血變澀,衛氣消逝,從而導致虛弱。這說明了情緒與飲食、居住環境等因素結合,既可能導致內部實症也可能造成虛症。

黃帝說:「經書上說:陽氣虛弱則會感到外在寒冷,陰氣虛弱則會感到內在火熱;陽氣過盛則會感到外在火熱,陰氣過盛則會感到內在寒冷。我已經聽說過這些,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云: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夫陽主外,陰主內,陽虛陰虛,有外內之寒熱,陽盛陰盛,有外內之寒熱,故引經言而探其所由然也。

白話文:

岐伯說:邪氣的產生,有的來自陰氣,有的來自陽氣。陽氣主外,陰氣主內。陽虛陰虛,有外因內因導致的寒熱;陽盛陰盛,也有外因內因導致的寒熱。因此,我們引用經典著作中的話來探究邪氣產生的原因。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白話文:

岐伯說:陽氣從上焦接收氣體,以溫暖皮膚與肌肉之間,現在寒氣在外面,上焦就不通暢,上焦不通暢,寒氣就會停留在外表,所以才會發冷。

所謂陽虛則外寒者,以陽受氣於上焦,上焦開發,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而外寒也。

白話文:

所謂的陽虛體質的人容易感到外寒,這是因為陽氣在人體的上焦部位(胸腔以上)接受外界清氣,上焦的氣機通達,可以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的部位。現在寒氣侵入人體,導致上焦氣機不通,寒氣就停留在外表,所以會感到寒冷和發抖。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盈,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白話文:

黃帝說:陰虛為什麼會產生內熱?岐伯回答:有所勞累,身體氣力虛弱,飲食過少,導致上腹部(上焦)氣血不通,下腹部(下脘)閉塞,胃部氣體過熱,熱氣上衝到胸中,所以會產生內熱。

中,去聲,下同。所謂陰虛生內熱者,有所勞倦,致形氣衰少,胃中谷氣不盈,谷入少,則上焦不能宣五穀味,故上焦不行,下脘不能化谷之精,故下脘不通,中土虛而胃氣熱。熱氣熏於胸中,故陰虛則內熱也。

帝曰:陽盛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白話文:

中(去聲,以下同):所謂陰虛導致內熱,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元氣衰弱,胃中食物不足。食物攝入量少,就會導致上焦無法運化五穀的營養精華。上焦運化失常,下脘(胃中)無法將食物轉化為精華,導致中土虛弱,胃氣過熱。熱氣蒸騰到胸中,所以陰虛就會導致內熱。

君王問:陽氣過盛,外感發熱,該如何處理?

岐伯回答:上焦不通暢,皮膚緻密,毛孔阻塞,玄府(胸中)不通,衛氣無法發散,因此出現外熱。

所謂陽盛生外熱者,陽主上,主外,上焦不通利,則在外之皮膚緻密,內則因之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腠理者,肌腠之文理。玄府者,毛竅之汗孔,玄府皮膚腠理,不相通貫,則衛氣壅滯,不得泄越,故陽盛則外熱也。

白話文:

所謂陽氣過盛會產生體外發熱,因為陽氣主宰上部和外部。如果上焦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體外的皮膚緊密,體內也因此毛孔閉塞,汗液不能排出。毛孔是肌膚的紋理,汗孔是皮膚的出汗孔。當汗孔、皮膚和毛孔不通暢時,就會導致衛氣鬱滯,無法宣發,所以陽氣過盛就會出現體外發熱的症狀。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白話文:

黃帝問道:「陰氣過盛導致體內產生寒氣,該如何處理?」

岐伯回答:「因為氣血逆行上衝,導致寒氣積聚在胸口而不散發。寒氣不散,就會讓溫暖的氣血消失,只剩下寒冷,導致血液凝滯。血液凝滯,脈絡就會不通暢。脈絡不通暢,則脈象會強而有力,且伴隨澀滯難行,這就是中寒的表現。

中,如字。所謂陰盛生內寒者,陰主下、主內、厥氣上逆、寒厥之氣、從下而逆於上也,陰在內,故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寒氣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澀,凝則脈不通,脈不通者,其脈盛大以澀,故陰盛則內寒,中,猶內也。

白話文:

簡單來說,當陰氣過盛就會產生內寒。陰氣主導著下半身和內部,而寒厥之氣會從下往上逆流。由於陰氣在內,寒氣就會積聚在胸腔而不散發,導致溫氣散去,只剩下寒氣。寒氣停滯會讓血液凝固變粘稠,血管阻塞不通暢。因此,脈搏雖然有力卻顯得滯澀,這就是陰盛內寒的表現。

帝曰: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復承上文陰陽血氣病形,問補瀉虛實之刺,以為調經之法也。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榮,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白話文:

黃帝問:陰陽並存,血氣也同時並存,病症也因此形成,那該如何針刺治療呢?

承續前面討論陰陽、血氣和病症的內容,接著詢問針對虛實的補瀉針刺手法,作為調經的方法。

岐伯回答:治療這些病症時,針刺取穴應選擇經絡循行的道路,取血於榮分,取氣於衛分,使用針刺手法,應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上文云: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故刺此者,當取之經隧,取血於榮,取氣於衛者,以行其血氣也,夫榮衛血氣,周於人身,合於四時,今取之經隧,雖曰用形哉,必因天之四時,以為針之多少高下耳。《繆刺論》云:以月生死為數。即多少之謂也。《金匱真言論》云:春俞在頸項,夏俞在胸脅,秋俞在肩背。冬俞在腰股,即高下之謂也。

白話文:

原來的句子說:五輸的方法都從經脈中得出,用來運行氣血,所以針刺這五輸時,應從經脈中取血,從榮脈中取血,從衛脈中取氣,以此運行氣血。榮衛氣血遍佈人體,與四季相應。現在從經脈中取血,雖然說是用具體的方式,但是一定根據天上的四季,來決定針刺的多少深淺。

《甲乙經》說:「以月的生死多少為針刺的多少」。這就指的是針刺的多少。

《金針真言論》說:「春天的針刺在頭頸,夏天的針刺在胸腹,秋天的針刺在肩背,冬天的針刺在腰股」,這就指的是針刺的深淺。

帝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

血氣並,病形成,陰陽相傾,自有補瀉,不必因於四時,故復問之。

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

白話文:

**黃帝問:**血液和氣息並行,病情因此形成,陰陽相互傾斜,要如何補瀉?

**黃帝進一步詢問:**補瀉是不是要看四時?

**岐伯答:**瀉掉實證,氣血盛的時候就用針刺,針頭和氣血一起進入身體,以打開門戶,就像用刀子割開一樣。

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白話文:

戶穴刺入時,針與氣同時出來,精氣沒有損傷,邪氣就運行離開,外部的門戶沒有閉合,讓邪氣排出。接著,搖動大腸經的部位,就好像拓寬道路一樣,這是所謂的大瀉法。一定刺得深切才能拔出,如此大氣才得以屈服。

相併為實,相失為虛。瀉實者,瀉其血氣之並,故氣盛乃內針,氣盛內針,所以瀉實也,針與氣俱內,針道相併之氣而深之也,以開其門,瀉之也,如利其戶,大瀉也,既開既利,則針與氣俱出,謂針出而相併之氣亦出也,瀉其外邪,不傷正氣,故精氣不傷,而邪氣乃下,所謂開其門者,外門不閉,以出其疾也,所謂利其戶者,搖大其道,如利其路也,夫開門出疾,是謂瀉之,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切,按也,必切而出,謂右手持針,左手必切其穴,而使之外出,然後大氣乃屈。大氣,即相併之盛氣也。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

白話文:

緊密結合的是實,分離發散的是虛。瀉實,就是瀉掉血氣凝聚的部分。因此,血氣旺盛後才針灸,血氣旺盛針灸,就是瀉實的道理。針和血氣一起進入,針頭刺入緊密結合的血氣,把它引出,就像打開門一樣,把邪氣瀉掉。就像打開戶門一樣,把邪氣大量瀉掉。既打開又疏通,那麼針和血氣就一起出來,也就是針出來,緊密結合的血氣也出來了。這樣可以瀉掉外邪,不損傷正氣,所以精氣不傷,而邪氣會排出。所謂打開門,就是外門不關閉,讓疾病從那裡出去。所謂疏通戶門,就是擴大道路,就像使道路暢通一樣。打開門讓疾病出去,這就是瀉。疏通道路,這就是大瀉。按,就是按壓。一定要按壓著出,意思是右手持針,左手一定按壓穴位,讓針往外刺,然後盛大的氣血才能出來。盛大的氣血,就是緊密結合的旺盛氣血。

黃帝說:補虛該怎麼辦呢?

岐伯說:拿著針,不刺入身體,以此安定病人的心意;等待病人呼氣的時候,再將針刺入身體。

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白話文:

針灸時,氣要隨著針刺進出,針孔周圍要緻密,精氣才能留住。針刺穩固後,迅速將針拔出,氣就會進入針孔而出,熱性也不會滯留在體內。封閉針孔,就能防止邪氣侵入,精氣就能得到保留。把握合適的時間動氣,近處的氣不會流失,遠處的氣也會被吸引過來。這就是追氣的方法。

空,作孔。補者,補其血氣相失,故當持針勿置,以定其補之之意。吸則氣入,呼則氣出,候呼內針,乃氣出而針入也。內針,則當針孔四塞,使精無從去、其出針也,候氣聚方實,則當疾出其針,使氣入而針則出,針出則熱不得還,氣入則閉塞其門,熱不得還,則邪氣布散,閉塞其門,則精氣乃得存,夫持針勿置,以定其意者,乃動氣候時,謂穴俞動氣,必候其時,候時則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追之所以補之,此補虛之法為然也。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

白話文:

空調,就是疏通孔道。補益,是補充失去的血氣,所以應該拿穩針灸針不動,以確定補益的意圖。吸氣時,氣體吸入;呼氣時,氣體排出。等到呼氣時針灸針插入,就是氣體排出而針灸針進入的時間。針灸針插入後,針孔應該四面封閉,讓精氣無法散失。針灸針拔出時,等到氣體匯聚,針孔周圍充實時,就要快速拔出針灸針,讓氣體進入,針灸針拔出。針灸針拔出,熱氣就無法再回來;氣體進入,就堵塞了進入的通道,熱氣無法迴流。這樣,邪氣就會散發,通道堵塞,精氣就能夠儲存。持穩針灸針不動,以確定意圖的用意,是在氣動的時候適時行動。所謂的穴位俞穴動氣,一定要等到適當的時間。適時行動,附近的氣就不會失散,遠處的氣也會來匯聚。這就是所謂的「追氣」,追氣的方法就是用來補益的,這適用於補益虛弱的方法。

黃帝說:夫子所說的虛實有十項,產生於五臟,五臟五脈以及十二經絡。

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白話文:

脈絡都由五臟生成,而醫者卻只說「五臟」的病症。十二經脈都連通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穴位發病,必定牽連經脈,而經脈的病症也有虛實之分。這樣如何能用「五臟」來概括呢?

上文岐伯云: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皆生於五臟,帝謂五臟止五脈,五脈虛實何以合十二經脈,及三百六十五節,故舉而復問之。

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白話文:

岐伯上書說:臟腑過剩有五種情況,不足也有五種情況,這些都源自於五臟。黃帝說:五臟只有五條經脈,五條經脈的虛實怎麼會與十二條正經和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相符呢?因此,黃帝再次詢問。

岐伯說:五臟和六腑互相聯繫,形成表裡關係。經絡支節各有所屬,產生虛實變化。如果哪個臟腑發生了疾病,就會隨之調整相對應的經絡支節。

人身五臟,屬於五行,五行合六氣,故五臟得六腑與為表裡,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也,十二經絡,周身肢節也,故經絡肢節,各生虛實之病,隨其病之所居而調治之。

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白話文:

人體的五臟屬於五行,五行與六氣相合,因此五臟配上六腑,形成表裡關係。五臟六腑與十二經絡相連,而十二經絡遍佈全身的四肢關節。因此,經絡和四肢關節都會產生虛實的病症,根據病症所出現的位置進行治療。

疾病在於脈絡的血,疾病在於血絡的絡,疾病在於氣息的衛氣,疾病在於肌肉的分肉,疾病在於筋脈的筋,疾病在於骨骼的骨。

五行之中有二火,以合六氣,故舉包絡所主之脈,心主之血,肺主之氣,脾主之肉,肝主之筋,腎主之骨,以明五臟六腑,為十二經脈也。包絡主脈,心主血,血脈無分,故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絡,猶脈也。肺主氣而衛外,故病在氣,調之衛。其餘則隨其病之所在而調之。

白話文:

五行之中有兩種火氣,它們配合六種氣體,所以概括了包絡所控制的脈絡、心臟所控制的血液、肺臟所控制的氣、脾臟所控制的肌肉、肝臟所控制的筋、腎臟所控制的骨,以表明五臟六腑構成十二經脈。包絡主導脈絡,心臟主導血液,血脈是沒有區別的,所以脈絡生病,就調理血液,血液生病,就調理包絡,包絡和脈絡也差不多。肺臟主導氣息並保護身體外部,所以氣息生病,就調理保護身體外部的津液。其他的治療方法,則根據疾病發生的部位而定。

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淬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白話文:

用火針灼刺或粗大針刺其患處,以及緊急的情況下,病情在骨頭的,用淬火針和藥膏熨敷,病情不知疼痛所在、兩小腿為上,身體有疼痛,九候法都檢查不出病,那就用繆刺法。疼痛在左邊而右脈有病的,用粗針刺。一定要仔細觀察其九候,這樣針灸治療就完備了。

此舉經脈肢節之痹痛,在於形身上下左右,合三部九候,以為調經之法也。燔針劫刺其下者,治痹證也。《靈樞·經筋》篇有十二筋痹證,皆治以燔針劫刺。痹發於陰,故刺其下也,及與急者,謂筋痹也。經筋篇云:腹筋急,引缺盆,及頰、卒口僻。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以馬膏膏,白酒和桂以塗。

白話文:

這種針灸方法是用於治療四肢關節的痺痛,不論是身體上下、左右,結合三部九候,作為調理經絡的方法。用炙針挑刺其下方的部位,是用於治療痺證。《靈樞經筋》篇記載了十二種筋痺證,都用炙針挑刺法治療。痺痛發作在身體的下部,所以刺其下方法;而急著治療,是指筋痺。經筋篇說:腹部的筋急,會牽拉大腿內側,以及面頰,導致口角歪斜。面頰的筋有寒氣,就會急著牽拉麪頰,使嘴巴歪斜,可用馬膏塗抹,再用白酒和桂枝調和塗抹。

病在骨者,骨痹也,痹在骨,則淬針。病在筋,則藥熨也。痹病在五臟之外合者,必痛。若痹病不知所痛,則從奇經之脈而上,故曰兩蹺為上。兩蹺,足之陽蹺陰蹺也。為上,從蹺脈而上行也。陽蹺脈病,陰緩陽急。陰蹺脈病,陽緩陰急。故雖病而不知所痛。若痹病在於肌肉,則身形有痛,無關經脈,故九候莫病,則為繆刺之法以治之。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骨骼,稱為骨痹。骨痹發作時,使用淬針治療。如果疾病在筋,則採用藥熨法。

如果痹病的成因不屬於五臟範疇,一定會疼痛。如果痹病不知疼痛部位,則會沿著奇經的脈絡向上行,所以稱之為「兩蹺為上」。「兩蹺」指的是足部的陽蹺脈和陰蹺脈。稱之為「上」,是因為痹病會沿著蹺脈向上行。陽蹺脈發病時,陰氣遲緩,陽氣急促。陰蹺脈發病時,陽氣遲緩,陰氣急促。因此,儘管患有痹病,但不知道疼痛部位。

如果痹病在於肌肉,則身體會疼痛,但與經脈無關,所以九候中沒有相關病症。這種情況下,採用繆刺療法治療。

《繆刺論》云:凡痹在分肉間痛而刺之,左刺右,右刺左者是也。若痛在左而右脈病者,邪客經脈也,則為巨刺之法以治之。巨刺者,長針深刺,所以取深邪遠痹也。凡此痹痛之證,在於形身上下左右,故必謹察其九候。九候者,上中下三部,一部三候,三部九候,合於經脈,候其形神,謹察於此,針道備矣。

白話文:

《繆刺論》中提到:如果是肌肉間的疼痛而針刺治療的話,左側疼痛就從右邊刺入,右側疼痛就從左邊刺。如果左邊疼痛,而右邊的脈象有問題,那麼這就是經絡中出現了邪氣,應該使用巨刺法來治療。巨刺法是使用長針深刺,以便拔出深處的邪氣和治療遠端的疼痛。所有這些疼痛的症狀,都會出現在身體的上下左右,所以必須仔細觀察九個部位。這九個部位指的是身體分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都有三個候診點,加起來共九個候診點。這些候診點與經絡相符,在這些部位觀察病人的形體和精神,就可以對病情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樣針灸治療就能得心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