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宗

《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經絡論第五十七篇

經絡,經脈、絡脈也。上篇從皮腠而入於絡脈,絡脈而入於經脈。故此復有經絡之論,論經絡之色,有常有變,所以承上篇五色,而補其未盡之義。

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白話文:

所謂經絡,也就是經脈和絡脈。前面從人體皮膚表層開始講,氣血是由絡脈進入經脈的。因此,這裡再對經絡做一番討論。談論經絡的顏色,有恆定的顏色,也有會變化的顏色,這是為了承接上篇提到的五色,並補充上篇未盡的意義。

黃帝詢問道:經絡脈絡所呈現的顏色不同,有青、黃、赤、白、黑等差異,這是什麼原因呢?

上篇言陽明部中之浮絡,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未悉其旨。故帝復問絡脈之見,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所以承上篇而復問也。

白話文:

上篇文章說陽明經的浮絡,如果是青色的話表示疼痛,黑色的話表示麻痹,黃赤色的話表示發熱,白色的話表示寒冷。但是黃帝還沒有完全理解這個意思。所以又問絡脈的表現,為什麼會有青、黃、赤、白、黑五種不同的顏色?這個問題正是承接上篇文章的疑問而再次詢問的。

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經脈內連腑臟,有五行之常色,而絡脈則浮見於外,無有經常,而多變也,無常變,猶言變無常也。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

未問浮絡之變,先問經色之常。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五臟應五色,如心色赤、肺色白、肝色青、脾色黃、腎色黑,此皆以五臟,而亦應其經脈之色,是為常也。

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

帝欲詳明絡色之變,故問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

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

絡有陰陽,陰絡在內,內繫於經,故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在外,外浮於皮,故陽絡之色變無常。

隨四時而行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

白話文:

岐伯回答:經脈有固定的顏色,而絡脈則變化不定。

經脈連接著臟腑,具有五行相應的固定顏色。絡脈卻浮在體外,沒有固定的顏色,變化較多。

**問:**經脈的固定顏色是什麼?

**岐伯答:**心屬赤色、肺屬白色、肝屬青色、脾屬黃色、腎屬黑色,這都與它們所屬經脈的顏色相應。

**問:**絡脈的陰陽是否也與經脈相應?

**岐伯答:**陰絡的顏色與其所屬經脈相應,陽絡的顏色變化不定。

陽絡隨著四季變化。寒冷過多就會凝聚,凝聚則呈現青黑色;炎熱過多就會液化,液化則呈現黃紅色。這些都是正常的顏色,表示沒有生病。

泣,音澀。所謂應其經者,隨四時而行也。如秋冬寒多,則絡脈凝澀,凝澀則色青黑。春夏熱多,則絡脈淖澤,淖澤則色黃赤。此皆隨四時之常色,故謂之無病。

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白話文:

所謂天地之始,春夏秋冬。

若五色皆顯現,則屬寒熱。

陰絡應經,而隨四時,則絡亦有常色。所謂變無常者,若五色具見者,乃浮絡之色,乍青乍黑,乍黃乍赤。變無經常,則非無病,故謂之寒熱。寒熱者,或寒或熱,變無常也。

帝曰:善。

絡脈經脈,淺深不同,而陰絡應其經,陽絡變無常,是絡脈之中,復有陰陽,帝故善之。

白話文:

從經絡的陰分來看,它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改變顏色。所謂「變化無常」,是指同時呈現五種顏色,這些是表層經絡的顏色,有時青色,有時黑色,有時黃色,有時紅色。這些顏色變化不定,並不是沒有病,因此稱為「寒熱」。「寒熱」是指有時寒、有時熱,變化無常。

黃帝說:說得好。

絡脈和經脈,深度不同,陰絡與其經脈相應,陽絡變化無常。這是因為絡脈之中,又有陰陽之分,所以黃帝才稱讚它。

2. 氣穴論第五十八篇

氣穴者,一身之氣,循行三百六十五穴也。孫絡溪谷,亦三百六十五會,皆應一歲之數。帝願聞真數,而藏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是為《氣穴論》也。

白話文:

氣穴是指人體中氣的流動管道,貫通全身三百六十五個穴位。這些穴位就像河川交匯的溪谷,也有三百六十五處,都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數目對應。傳說,炎帝詢問了中醫的真諦,於是就藏匿在金蘭宮室裡,寫下題為「氣穴所在」的文章,這就是《氣穴論》的由來。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一歲三百六十五日。人身氣穴亦三百六十五會,以應一歲之數,而氣穴所在,願盡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處,去聲,下同。以血肉之形身,應天度之歲數。惟天生聖帝,能窮其道,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白話文:

黃帝詢問:「我聽說人體氣穴有三百六十五個,對應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不知這些氣穴在哪裡?希望能全部知道。」

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一年有三65日。人體氣穴也有三百六十五個,對應一年的數量。而這些氣穴的具體位置,希望能夠全部得知。

岐伯行禮拜禮後回答:「您的問題太深奧了!如果不是聖明的帝王,誰能窮盡這個道理呢?只好勉強說明,盡量說出它們的位置。」

「處」,讀去聲,下同。用血肉之身,來對應周天的歲數。只有天生的聖明帝王,才能窮盡這個道理。只好勉強說明,盡量說出它們的位置。

黃帝拱手退後:「老師您替我打開了悟道之門,我的眼睛還沒看到氣穴的具體位置,耳朵還沒聽到具體數量,但我的眼睛已經明亮,耳朵已經聰明瞭。」

逡巡,退讓貌。道,言也。開余道,開示於我而言之也。目未見,耳未聞,而目以明,耳以聰,是伯雖未言,帝先知之,此臣君一德一心,闡明大道也。

白話文:

逡巡:猶豫不決、退讓的樣子。道:道理,言論。開示於我而言之:指打開我心裡的疑惑,傳授道理給我。眼睛沒有看到,耳朵沒有聽到,但是眼睛卻能看得清楚,耳朵卻能聽得分明,這是因為伯夷叔齊雖然沒有開口說話,但是帝堯已經先知先覺了。這是君臣之間心意相通,闡明大道的表現。

岐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易,去聲,下同。未見其處,未聞其數,而目明耳聰,此所謂聖人易語,猶良馬易御也。

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

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白話文:

岐伯說:這就是所謂聖人容易理解言語,好馬容易駕馭。

還沒看到它的所在,還沒聽到它的數量,但眼睛卻能看得清,耳朵卻能聽得明,這就是所謂聖人容易理解言語,就像好馬容易駕馭一樣。

黃帝說:我不是聖人,無法容易理解言語,世俗之言通常能開導人的心意。現在我所探問的,

是用真實的數理來啟發矇昧、解除疑惑,這些還不足以討論。但我希望聽到,老師您暢所欲言,把它的所在盡情說出來,讓我理解,

它的意義,請把它收藏在金櫃中,不敢再外傳。

藏,如字。真數,三百六十五穴之數。帝不自聖,故言余非聖人之易語,但世恆言真數可以開人心意。今余所訪問者,亦真數之發蒙解惑。真數之外,未足以論也。然此真數,余願聞之。上文岐伯云:因請溢意,盡言其處。故曰: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余能解其意,請藏之金匱,而不敢復出。藏之金匱,中心藏之之意。不敢復出,不輕示人之意。

白話文:

「藏」字就是藏的意思。真數,指的是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的數量。

黃帝說自己不是聖人,所以才說他說的這些話不是聖人的經典教導,但是世間上的人總是說,真數可以啟迪人的心意。現在我所詢問的,也是真數的入門解惑之學。除了真數之外,其他的內容都還不足以討論。不過,我還是想要聽聽這個真數。

上面岐伯說的「因請溢意,盡言其處」,意思是讓黃帝盡情地說出他的想法。所以黃帝說:「您盡情地說出您的看法,讓我能明白您的意思。請您把這些藏在金匱之中,不要再拿出來了。」「藏之金匱」的意思是把這些藏在心裡。「不敢復出」的意思是不輕易示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大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系陰陽左右。

白話文:

岐伯叩拜起身說道:臣請進言,背部和心臟互相影響而疼痛,治療時應當針對天突、大椎,以及上紀穴位。上紀穴位是指胃脘,下紀穴位則是關元穴。背胸部邪氣牽涉於陰陽左右。

大椎,舊本訛十椎,下同,今俱改。邪,斜同。控,引也。天突,在結喉下中央。大椎,乃脊骨高起第一椎。胃脘,有上脘中脘下脘,以臍之上下為紀,則此胃脘,乃下脘也,臍上至下脘,臍下至關元,分寸相等,故曰上紀下紀。背與心相控而痛,背痛引心,或心痛引背也。

白話文:

大椎穴,舊版本寫作「十椎」,現在都改回「大椎」。「斜」和「邪」同義,表示引動。「天突穴」位於喉結下方的中央。「大椎穴」是脊椎中第一個明顯隆起的椎骨。「胃脘」分為上脘、中脘、下脘,以上下位置來區分。這裡所提到的胃脘,指的就是下脘。從肚臍上方到下脘,從肚臍下方到關元穴,距離相等,所以稱為「上紀、下紀」。背中與心臟互相引動而疼痛,可能是背痛牽引到心臟,或者心痛引發背痛。

所治在天突,心胸之上也。與大椎,脊背之上也。及上紀,以臍為中,紀其上也。故上紀者,臍上下脘之胃脘也。由臍紀下,則下紀者,臍下小腹之關元也。背心相控,不但從背引胸,從胸引背,乃背胸斜系陰陽左右也。

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

白話文:

所治療的部位在天突,在心胸的上方。與大椎相連,在大椎上,就是脊背的上方。以及上紀,以肚臍為中心,向上延伸。因此上紀指的就是肚臍上下脘的胃脘。從肚臍向下延伸,則下紀指的就是肚臍下小腹的關元。背部和胸部相互控制,不只是從背部引向胸部,從胸部引向背部,而是背部和胸部斜向連接了左右兩邊的陰陽。

這樣一來,他的病痛總是時而疼痛時而酸澀,胸部兩側疼痛,而且無法休息,無法平躺,呼吸淺短,疼痛偏向一邊。

如此,指背胸斜系陰陽左右也。斜系如此,故其病當前後痛澀,前後憑乎脅,故胸脅痛,胸脅痛,則樞轉有垂,而不得息。不得息,則不得臥。不得息,不得臥,則上氣短氣,致有偏痛之病。

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大椎下。

白話文:

如此一來,指背和胸部斜線連接,分別對應著陰陽兩側。斜線這樣連接,所以它的病症應當發生在前胸或後背疼痛、僵硬,前後依靠肋部,所以會有胸脅疼痛。胸脅疼痛,則樞紐轉動有障礙,無法休息。無法休息,就無法入睡。無法休息,無法入睡,則會上氣不足、短氣,導致偏頭痛的疾病。

脈絡盛滿而向上,斜出於尻脈,連繫胸腔兩側,直達心臟,貫穿橫膈,上至肩部,延伸到天突,再斜下到肩部,並交會在「大椎」穴下。

支,如字。此復申明斜系陰陽左右之脈也。脈滿起,經脈滿盛,從下而起,斜出尻,從左右足脛,行身之背,則斜出於尻也。脈絡胸脅者,行身之前,則由脅而至胸,故曰脈絡胸脅也。絡胸則支心貫膈,由膈而斜上於肩,必由天突而上,故曰加天突。經脈既從下而斜上,亦必從上而斜下,故斜下肩,斜下肩,則交大椎而下也。

所以申明斜系陰陽左右也。天突大椎,合胃脘關元,凡四穴。

臟俞五十六。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人體經脈的走向,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斜系陰陽左右的經脈,這些經脈從下而起,斜出臀部,沿著雙腳小腿,上行至背部,然後斜出臀部。另一部分經脈則從胸脅行至身體前方,從脅部到胸部,再貫穿心臟,穿過膈肌,斜上至肩膀,經過天突穴向上,最後斜下至肩膀,與大椎穴相交而下。這兩部分經脈都與天突穴、大椎穴、胃脘穴和關元穴有關,而這四個穴位也與臟俞五十六穴有關。

五臟俞穴,出於井,溜於榮,注於俞,行於經,入於合。肺心之穴,在手。肝脾腎在足。一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合兩手足,共五十俞。

腑俞七十二穴。

白話文:

五臟俞穴的經脈,從井穴開始,流經榮穴,注入俞穴,然後沿著經脈運行,最後進入合穴。肺和心的俞穴在手上。肝、脾、腎的俞穴在腳上。每一個臟腑有五個俞穴,五臟各五個俞穴,總共有二十五個穴位,加上手足兩側,總共是五十個俞穴。

腑俞七十二穴

脾兪十八穴: 胃兪十二穴: 大腸兪六穴: 小腸兪五穴: 膀胱兪七穴: 腎兪八穴: 心兪八穴: 肺兪九穴: 肝兪九穴: 膽兪五穴: 三焦六穴:

六腑俞穴,出於井,溜於榮,注於俞,過於原,行於經,入於合。膀胱膽胃之穴在足。三焦小腸大腸在手,一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合兩手足共七十二俞。

熱俞五十九穴。

白話文:

六腑的俞穴,從井穴開始,流到榮穴,彙聚到俞穴,再經過原穴,沿著經脈運行,最後進入合穴。

  • 膀胱、膽、胃的俞穴位於足部。
  • 三焦、小腸、大腸的俞穴位於手部。

每腑有六個俞穴,總共有六腑乘以六,也就是 36 個俞穴。加上手足的合穴,總共有 72 個俞穴。

熱俞五十九穴

熱俞五十九穴,在脊柱兩旁,與俞募穴相對,分佈在身柱、督脈、膀胱經等諸經上,專門治療熱證。

熱俞,水熱穴論治熱之俞也。論云:頭上五行行五,以越諸陽之熱。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雲門、⿰骨禹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熱俞五十九穴,此之謂也。

水俞五十七穴。

白話文:

熱俞,也就是治療熱證的特定穴位。經典中記載:

  1. **頭部五行穴:**陽谷、頭維、絲竹空、光明、太陽。用來疏散頭部陽熱。

  2. **胸部八俞穴:**大杼、膺窗、缺盆、背俞。用來排泄胸中熱氣。

  3. **腹部八俞穴:**氣街、足三里、巨虛、上廉、下廉。用來排泄胃中熱氣。

  4. **四肢八俞穴:**雲門、曲池、委中、髓空。用來排泄四肢熱氣。

  5. **五臟俞旁穴:**肝俞旁、心俞旁、脾俞旁、肺俞旁、腎俞旁。用來排泄五臟熱氣。

以上五十九個穴位,都是治療熱證的要穴。因此,熱俞穴共有五十九個。

水俞五十七穴

水俞,水熱穴論治水之俞也。論云: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水俞五十七穴,此之謂也。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白話文:

水俞穴,是專門治療水熱病穴。古書上說:尾骨上五條線,每條上有五穴;「伏兔穴」上共兩條線,每條線上有五穴;腳踝上共一條線,有六穴;總共有五十七個穴位,都是臟腑的陰絡,是水氣容易停滯的地方。這五十七個水俞穴,就是指的這些穴位。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頭部有五條經絡交會,每條經絡有五個穴位,共計二十五個穴位。

行,音杭。熱俞五十九穴,內有頭上五行行五。於此復言者,頭有前後,從頭上,前行行五,後行亦五行,重舉之,則前後之穴畢備矣。

白話文:

行字讀作「ㄏㄤˋ」。熱俞穴有五十九個,其中包含頭上五行經脈的行五穴。在此再次提到,頭部有前後之分,從頭上開始,前面有五行行五穴,後面也有五行行五穴。重複列舉,這樣才能包含頭部前後所有的穴位。

中𦛗兩旁各五,凡十穴。

𦛗,膂同,餘篇仿此。熱俞五十九穴,內有五臟俞,旁五乃臟俞兩旁之穴。此中膂兩旁各五,乃五臟之俞穴也。

大椎上兩旁各一,凡二穴。

大椎,脊骨高起第一椎也。上兩旁,肩項相交,肩中俞也,兩旁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目瞳子,乃目稍瞳子髎穴也。浮白穴,在耳骨髮際間。瞳子浮白各二穴,凡四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膽,足少陽之脈,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兩髀厭分中,兩腿硯子骨分界之處,環跳穴也,左右二穴。

犢鼻二穴。

膝蓋下兩旁中央形如牛鼻,左右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

耳內聽宮,左右二穴。

眉本二穴。

本,根也。眉根攢竹左右二穴。

完骨二穴。

耳後髮際浮白上即完骨,左右二穴。

項中央一穴。

項後中央、風府穴也。

枕骨二穴。

腦後左右玉枕穴,即枕骨也。

上關二穴。

聽宮之上為上關,一名客主人穴。

大迎二穴。

頰車之下,頷前一寸二分,為大迎穴。

下關二穴。

聽宮下,頰車上,即下關穴。

天柱二穴。

項後風府兩旁,即天柱穴。

巨虛上下廉四穴。

三里下三寸為巨虛上廉,上廉復下三寸為巨虛下廉,在脛骨間,左右凡四穴。

曲牙二穴。

曲牙即頰車,又名牙車,當牙骨盡處,開口陷中。

天突一穴。

結喉下中央為天突。

天府二穴。

臂臑內為天府。

天牖二穴。

耳後完骨下為天牖。

抉突二穴。

膺胸上,缺盆下,為扶突。

天窗二穴。

天牖下名天容。天容下即天窗,後髮際盡處兩旁。

肩解二穴。

肩上陷中即肩井穴。

關元一穴。

臍下三寸為關元穴。

委陽二穴。

腿後廉之中,兩筋之間,為委陽。

肩貞二穴。

肩臂上兩板骨上側為肩貞。

喑門一穴。

項後風府下為喑門,即啞門也。

齊一穴。

齊,臍通。當臍之中,神厥穴也。

胸俞十二穴。

頷下兩旁,巨骨之下,俞府,或中、神藏、靈墟、神封、步郎,左右凡十二穴。

背俞二穴。

背俞,七椎兩旁,膈俞穴也。

膺俞十二穴。

膺中俞府之外,左右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凡十二穴。

分肉二穴。

臍上水分穴,兩旁滑肉門為分肉。

踝上橫二穴。

踝上橫紋之解谿穴。

陰陽蹺四穴。

陰蹺起於足內踝之照海,左右二穴。陽蹺起於足外踝之申脈,左右二穴,凡四穴。

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白話文:

十一穴

脊椎兩旁各五,共十穴。

二穴

大椎穴上方的左右兩側,共兩穴。

四穴

瞳子髎穴和浮白穴的左右兩側各一,共四穴。

二穴

髀厭穴中間分界處,左右兩側各一,共兩穴。

二穴

膝蓋下方中央像牛鼻的地方,左右兩側各一,共兩穴。

二穴

耳朵內的聽宮穴,左右兩側各一,共兩穴。

二穴

眉毛根部,攢竹穴的左右兩側各一,共兩穴。

二穴

耳後髮際浮白穴上方,左右兩側各一,共兩穴。

一穴

項後中央,風府穴。

二穴

腦後左右,玉枕穴。

二穴

聽宮穴上方,客主人穴。

二穴

頰車穴下方,下巴前一寸二分,大迎穴。

二穴

聽宮穴下方,頰車穴上方,下關穴。

二穴

項後風府穴兩旁,天柱穴。

四穴

三里穴下方三寸,巨虛上廉;巨虛上廉下方三寸,巨虛下廉,左右兩側各兩穴,共四穴。

二穴

牙骨盡頭,開口時凹陷處,頰車穴。

一穴

喉結下方中央,天突穴。

二穴

手臂內側,天府穴。

二穴

耳後完骨穴下方,天牖穴。

二穴

胸骨上,缺盆穴下方,扶突穴。

二穴

天牖穴下方,後髮際盡頭處,左右兩側各一,天窗穴。

二穴

肩部凹陷處,肩井穴。

一穴

臍下三寸,關元穴。

二穴

小腿後方肌肉中間,委陽穴。

二穴

肩胛骨上側,肩貞穴。

一穴

項後風府穴下方,啞門穴。

一穴

臍中央,神厥穴。

十二穴

下巴兩旁,巨骨下方,俞府穴等,左右兩側共十二穴。

二穴

第七椎兩旁,膈俞穴。

十二穴

俞府穴外側,氣戶穴等,左右兩側共十二穴。

二穴

臍上水分穴兩旁,滑肉門穴。

二穴

腳踝上方橫紋處,解谿穴。

四穴

足內踝的照海穴等,左右兩側各兩穴。

水氣不行,則皮膚脹滿,故水俞在諸分。諸分,周身肌腠之分理也。熱氣有餘,則經脈消爍,故熱俞在氣穴。氣穴,陽氣循行之穴孔也。寒熱,陰陽皆病也。左右,乃陰陽之道路。故寒熱俞在兩骸。兩骸,形身左右也。環跳二穴,當身左右。厭中,即上文髀厭分中,環跳穴也。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白話文:

水的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皮膚脹滿。所以,水的聚積處在全身各處的肌膚之間。

熱氣過盛,就會灼傷經絡,導致經絡消瘦。所以,熱氣的聚積處在陽氣運行的穴位中。

寒熱,都是陰陽失衡的表現。左右,則是陰陽運行的道路。因此,寒熱的聚積處在身體左右兩側。

環跳穴兩個穴位,位於身體左右兩側。厭中穴,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髀厭分中穴,即環跳穴。

大禁穴:在天府穴下五寸。

大禁二十五,乃五臟之井榮俞經合。五五二十五俞之禁也。在天府下五寸,乃天府之下,相去五寸,左右五里穴也。本俞論云:尺動脈在五里,五俞之禁者是也。

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白話文:

「大禁二十五」指五臟的井穴、榮穴、俞穴之間的經絡交會點。共有五臟,每個臟器有五個俞穴,因此總共有二十五個「大禁」。

「大禁」位於「天府」穴下方五寸處,也就是天府穴正下方,距離約五里穴的五寸距離。

《本俞論》中記載:「尺動脈位於五里穴」,這裡所說的「五俞之禁」就是指尺動脈所在的部位。

凡是三百六十五個穴位,都是針灸施術所經過的地方。

承上文而總結之,凡三百六十五穴,以應一歲之數,為針之所由行,皆氣穴之所在也。自天突至天府下五寸,共三百六十六穴。一歲三百六十五日而有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則三百六十六數,相吻合也。按頭上五行行五,及天突關元厭中巨虛上下廉,穴有重複,而一歲之數,毫無錯也。此一節言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歲數,皆針之所由行也。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腧穴,總共三百六十五個,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數字相應,這些都是針刺能經過的地方,都是氣穴所在。從天突穴到天府穴再往下五寸,一共三百六十六個穴位。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再加零頭,一週有三百六十五度再加四分之一度,也就是三百六十六度,這兩個數字剛好吻合。按照頭部五行排列的五個穴位,以及天突、關元、厭中、巨虛、上下廉等重複重複的穴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數字沒有錯漏。這一節說氣穴三百六十五個,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應,這些穴位都是針刺經過的地方。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遊針之居,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應乎?

孫絡溪谷亦應一歲之數,故承上文而復問之。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榮衛稽留,衛散營溢,氣竭血著,外為發熱,內為少氣。疾瀉無怠,以通榮衛,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白話文:

**黃帝說:**我知道氣穴所在的位置和遊針的部位,不知道孫絡溪谷,也與一年時辰相應嗎?

孫絡溪谷也應合一年的時辰,因此承接上文再次詢問。

**岐伯說:**孫絡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相會,也與一年時辰相應,用來溢出邪氣,通暢榮衛。榮衛稽留停滯,衛氣散失營氣外溢,氣力耗竭血液凝滯,外在表現為發熱,內在表現為少氣。要趕緊瀉下,以通暢榮衛,發現後就瀉,不要詢問具體穴位。

經脈之外,是為絡脈。絡脈之外,是為孫絡。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言周身孫絡與三百六十五穴相會合也。孫絡與穴會合,故亦以應一歲之歲。奇邪者,《繆刺》論云:邪入舍於孫絡,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奇邪,猶奇病也。奇邪在絡,故孫絡以溢奇邪。溢,泛溢,猶外出也。

白話文:

在經脈之外,還有絡脈。絡脈之外,還有孫絡。孫絡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表示全身的孫絡都與這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相連接。孫絡與穴位相連接,所以也能夠對應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繆刺》一書中提到,奇邪(邪氣)會進入並寄居在孫絡中,但不能進入經脈,會在絡脈中流溢,並引發奇病。奇邪就相當於奇病。奇邪在絡脈中,所以孫絡會流溢奇邪。流溢就是泛濫,類似於向外擴散。

孫絡之所以溢奇邪者,以孫絡合大絡而通榮衛也。如孫絡不通榮衛,則榮衛稽留,稽留則衛散榮溢。衛散則氣外竭,榮溢則血內著,血著則外為發熱,氣竭則內為少氣。如是之證,當疾瀉無怠,以通榮衛。疾瀉者,見其稽留而即瀉之,無問孫絡與氣穴之所會也。

白話文:

孫絡之所以會溢出邪氣,是因為孫絡與大絡相連,負責調節氣血的運行。如果孫絡不通暢,就會導致氣血運行滯留,滯留後衛氣就會散開,血氣就會溢出。衛氣散開就會導致體表氣血耗盡,血氣溢出就會導致體內瘀血。瘀血會在體外表現為發熱,氣血耗盡會在體內表現為氣短。出現這種情況,就應該趕緊瀉下,以疏通氣血。瀉下要及時,發現氣血滯留就要立刻瀉下,不用考慮孫絡和氣穴的具體位置。

帝曰:善。願聞溪谷之會也。

孫絡會氣穴而通榮衛,帝故善之。溪谷亦會三百六十五穴,故又問之。

岐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

白話文:

帝皇說:「好。我想聽聽溪谷之會的事。」

孫絡會聚氣穴,通暢營衛,所以帝皇才讚許它。溪谷也有三百六十五穴,所以帝皇又問起它。

岐伯說:「肌肉的大會聚會是穀道,肌肉的小會聚會是溪,肌肉之間溪谷的會聚,可以運行營衛,會聚於大氣。邪氣溢出會導致氣血壅滯。」

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肉消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會穴,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白話文:

身體堵塞,脉搏热而肉体腐烂,气血运行不畅,必然化脓,肌肉消瘦骨髓受损,外部溃烂到大腿,残留在关节处,必定溃烂。寒气积聚停留,气血不通畅,居住久了,肌肉收缩筋骨紧缩,肋骨肘关节无法伸展。内部是骨痹,外部麻木,称为不足。极寒停留于溪谷,溪谷三百六十五处,汇聚穴位,也相应于一年。小痹邪气流窜,沿着经脉来回,微针可以治疗,方法相同。

會,合也。肉之大合處即為谷,肉之小合處即為溪,會之所在,即分之所在。分之所在,即會之所在。故肉分之間即為溪谷之會。溪谷之會,內外相通。內通經脈,以行榮衛,外通皮毛,以會大氣。大氣、宗氣也,積於胸中,以司呼吸,而合於皮毛者也。如溪谷不通於內外,則邪泛溢,而氣壅滯,血脈熱而肌肉敗。

白話文:

"會",就是結合。肉體上大的結合處就是谷,小的結合處就是溪。結合存在的地方,就是分開存在的地方。分開存在的地方,就是結合存在的地方。所以,肉體的分界線就是溪谷的會合點。

溪谷的會合點,內外相通。內部連通經脈,負責運行氣血,外部連通皮毛,會合外界的大氣。大氣,就是宗氣,聚集在胸腔中,負責呼吸,並與皮毛相結合。

如果溪谷不與內外相通,邪氣就會氾濫,氣血就會瘀滯,血脈就會發熱,肌肉就會腐敗。

夫邪溢氣壅,則榮衛不行,必將為膿,脈熱肉敗,則內消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為膿為敗,皆積寒留舍於溪谷,致榮衛血氣不居於溪谷之間,而卷肉縮筋。夫卷肉縮筋則肋肘不得舒伸,從筋至骨,則內為骨痹;從肉至皮,則外為不仁,邪盛正虛,命曰不足。此皆積寒留舍之所致,乃大寒留於溪谷也。

白話文:

當邪氣和氣血鬱結,就會阻礙血液運行,導致膿腫形成,脈熱肉爛,從內部消耗骨髓,從外部破壞大腿,積聚在關節部位,最終會導致敗壞。

膿腫和敗壞,都是因為寒邪積聚在身體的溝壑處,導致血液無法在溝壑處正常運行,造成肌肉萎縮、筋脈收縮。肌肉萎縮、筋脈收縮後,胸肋和肘部無法正常伸展,從筋脈到骨頭,會導致骨痹;從肌肉到皮膚,會導致麻木不仁,最終邪氣盛而正氣虛弱,稱為「不足」。

這些症狀都是寒邪積聚在溝壑處所致,也就是大寒停留於溝壑部位。

周身三百六十五溪谷,與三百六十五氣穴相會,亦以應一歲之數。故寒留溪谷,而內為骨痹,外為不仁。若其小痹淫溢,則循孫絡之脈,往來於身。治之之法,但當微針所及,與見而瀉之,無問所會之法相同,不若大寒之留於溪谷也。

帝乃闢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

白話文:

人體有三百六十五條經絡,與三百六十五個氣穴相連,就像一年的天數。當寒氣滯留在經絡中,就會導致內部骨頭疼痛,外部肢體麻木。如果輕微的疼痛蔓延擴散,就會沿着經絡脈絡,在身體各處遊走。治療的方法是,只要用針刺到病痛部位,或者看到病竈後進行放血,不需要考慮經絡交會的問題,這不如嚴重寒氣滯留在經絡中那麼難治。

黃帝起身離座,再次行拜禮說:「今日解開了疑惑,我將此祕密收藏在金匱中,不敢再次取出。」於是將之藏在金蘭之室,並題字為「氣穴所在」。

闢,作擗。藏,如字。三百六十五穴,與孫絡溪谷相會。伯明其旨,誠為發蒙解惑,帝尊奉而珍寶之,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而問答之言,即為氣穴論也。

白話文:

「闢」,就是拍打的意思。「藏」,字面意思就是收藏。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它們與身體的經絡像溝壑一樣相交會。伯明清楚地闡述了這些穴位的要旨,的確可以啟發矇昧、解惑答疑。黃帝十分珍視他的著作,將其收藏在珍貴的地方,命名為《氣穴所在》,而問答的形式就是《氣穴論》。

岐伯曰:孫絡之脈別徑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四絡脈,非獨十二絡脈也。

白話文:

岐伯說:孫絡之脈(指絡脈的別支),循行於人體表淺部位的經脈,當需要瀉血治療時,這些經脈也有三百六十五條,與十四條絡脈相通,而不僅僅是十二條絡脈。

四,舊本訛二;二,舊本訛四,今改。此言孫絡之脈,與經脈相別,與大絡相通。所謂奇邪之脈,則繆刺之,以補孫絡未盡之義。繆刺論云: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又云: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夫孫絡受邪,不得入於經,故曰:孫絡之脈別經者,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故曰: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

白話文:

四:舊版本錯誤寫成二:二:舊版本錯誤寫成四,現在更正。這裡所說的孫絡脈絡,與經絡脈絡是不同的,但與大絡脈絡相通。所謂的奇邪脈絡,就是繆刺療法要刺入的脈絡,以補經絡脈絡未盡的作用。繆刺論中說:邪氣侵犯皮毛,停留在孫絡脈絡中。邪氣長期停留,堵塞不通,無法進入經絡脈絡,流竄到大絡脈絡中而產生奇病。又說:查看皮部,凡是有血絡的地方都刺入,這就是繆刺的數量。孫絡脈絡受到邪氣入侵,無法進入經絡脈絡,所以說:孫絡脈絡與經絡脈絡是不同的。查看皮部,凡是有血絡的地方都刺入。所以說:血盛需要瀉血的脈絡,也有三百六十五條。

流注於大絡,而生奇病。故曰:並注於絡。絡,大絡也。靈樞經脈論,有手太陰少陰心主太陽陽明少陽之別,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之別,並任脈之別,督脈之別,為十四大絡。故曰:傳注十四絡脈,非獨手足三陽三陰之十二絡脈也。又脾之大絡,為十四絡脈之主,經脈論云:皆取脾之大絡脈也。

此雖不及脾絡,而脾絡已在其中。

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白話文:

血液流動在大經絡中,就會產生奇怪的疾病。因此說:血液流注於大經絡。經絡,就是指大經絡。

《靈樞經脈論》中記載,手上的經絡有太陰、少陰、心主、太陽、陽明、少陽之分;足上的經絡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之分;加上任脈和督脈,共有十四條大經絡。

所以說血液流注於十四條大經絡,而不是單獨流注於手足三陽三陰的十二條經絡。

此外,脾臟的大經絡是十四條大經絡的主脈。《經脈論》中說:所有的經絡都與脾臟的大經絡相連。

此方雖不是專門針對脾經的,但脾經已經包含在其中。

解,音蟹。解,散也。瀉,行也。十四絡脈,外合孫絡,則有三百六十五會,內合五臟,則有左右五俞之十脈,故曰:內解瀉於中者十脈。所以承十四絡脈,而申明內通五臟之俞脈,以補上文孫絡之未盡者又如此,此一節言孫絡溪谷,亦三百六十五會,以應一歲之數,通榮衛而會大氣,合大絡而行臟俞也。

白話文:

「解」字發音同「蟹」,意思是「分散」。「瀉」字的意思是「排泄」。人體有十四條絡脈,與孫絡脈相連,就會有三百六十五個會聚點。這些絡脈又與內臟相連,就會有左右各五條俞脈,也就是十條脈絡。因此,稱為「內解瀉於中者十脈」。這些脈絡之所以承接十四條絡脈,並且說明內部通達五臟的俞脈,是為了補充上文關於孫絡脈尚未說明完的部分。除此之外,這一段落也提到,孫絡脈的溪谷也有三百六十五個會聚點,與一年的天數相呼應。孫絡脈通達榮衛之氣,匯聚大氣,並且連接大絡脈而通達臟腑的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