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刺志論第五十三篇
本經有《血氣形志篇》,血氣之立乎外者,為形;血氣之存乎內者,為志。刺志者,得其內之所存以為刺也。如形本乎氣,氣本乎谷,血本乎脈,而形氣穀氣血脈,有虛實常反之道,得其虛實常反而刺治之,斯為刺志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有一篇「血氣形志篇」,認為外在顯現的形體是血氣所形成的,內在儲存於體內的則是精神志意。針刺療法治療精神志意,也就是探求內部儲存的精神志意來進行治療。就好像形體是由氣組成的,氣是由食物形成的,血是由脈絡形成的,而形體、氣、食物、血、脈絡之間存在著虛實交替的規律。掌握了虛實變化的規律,並針對虛實變化進行針刺治療,這就是「針刺精神志意」的原理。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
虛實之形,見於外;虛實之原,根乎內。故願聞虛實之要,認為刺志之道。
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知道虛實的關鍵。」岐伯回答道:「氣實則形實,氣虛則形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飲食充足則氣盛,飲食缺乏則氣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脈象強勁則血足,脈象微弱則血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
虛實之要,有常有反。人之形身,氣為之主,故氣實則形實,氣虛則形虛,此虛實之常也。若反常也,氣實而形反虛,氣虛而形反實,則病。人身之氣,谷為之主,故谷盛則氣盛,谷虛則氣虛,此其常也。若谷盛而氣反虛,谷虛而氣反盛,則病。人身之血,脈為之主,故脈實則血實,脈虛則血虛,此其常也。若脈實而血反虛,脈虛而血反實,則病。
白話文:
人體的虛實狀態,有正常的也有反常的。人體的形體,是由氣來主導的,所以氣足則形體健壯,氣虛則形體虛弱,這是正常的虛實狀態。但如果出現反常情況,例如氣足而形體卻虛弱,或氣虛而形體卻健壯,就容易生病。人體的氣,是由食物來主導的,所以吃得好則氣足,吃得不好則氣虛,這是正常的狀態。但如果出現反常情況,例如吃得好卻氣虛,或者吃得不好卻氣足,也容易生病。人體的血,是由脈絡來主導的,所以脈絡強健則血液充盈,脈絡虛弱則血液虧虛,這是正常的狀態。但如果出現反常情況,例如脈絡強健而血液卻虧虛,或脈絡虛弱而血液卻充盈,也容易生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三言反此者病,故問如何而反。
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白話文:
皇帝問:「怎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岐伯回答:「氣盛而身體寒冷,這是反常;氣虛而身體發熱,也是反常;吃得多卻氣虛,這是反常;吃不下卻氣盛,也是反常;脈象盛大而血虛,這是反常;脈象微弱而血多,也是反常。」
氣盛身寒,此謂反也,八字,古本簡脫,今補。夫氣實則形實,若氣盛身寒,則氣實形虛,此謂反也。氣虛則形虛,若氣虛身熱,則氣虛形實,此謂反也。谷盛則氣盛,若谷入多而氣少,則谷盛氣虛,此謂反也。谷虛則氣虛,若谷不入而氣多,則谷虛氣盛,此謂反也脈實則血實,若脈盛血少,則脈實血虛,此謂反也。脈虛則血虛,若脈少血多,則脈虛血實,此謂反也。
白話文:
-
身體強壯卻覺得寒冷,這種情況叫做「反證」。(「八字」這三個字,古時候的醫書上已經遺失,如今補上去)
-
身體的氣血充足,身體也會強壯。如果氣血充足,身體卻虛弱,就屬於「反證」;
-
身體的氣血不足,身體也會虛弱。如果氣血不足,身體卻發熱,就屬於「反證」;
-
飲食充足,身體的氣血也會充足。如果飲食吃得多,但身體的氣血卻很少,就屬於「反證」;
-
飲食不足,身體的氣血也會不足。如果飲食吃得少,但身體的氣血卻多,就屬於「反證」;
-
脈象強盛,表示血氣充足。如果脈象強盛,但血氣卻少,就屬於「反證」;
-
脈象虛弱,表示血氣不足。如果脈象虛弱,但血氣卻多,就屬於「反證」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白話文:
氣盛身寒,得之於傷寒。 氣虛身熱,得之於傷暑。 穀物食入多而氣血不足者,得之於失血,濕氣積聚在下方。 穀物食入少而氣血充盈者,邪氣在胃中,或涉及肺部。 脈搏細小而血氣充盈者,為飲酒後體內生熱。 脈搏粗大而血氣不足者,脈中有風氣水漿不能入內,故稱之為「脈有風氣水漿不入」。
中,去聲。承上文諸反而言其病。小,猶少也。大、猶盛也。上文雲氣盛身寒,夫氣盛身反寒,其內則得之傷寒之病。上文雲氣虛身熱,夫氣虛身反熱,其內則得之傷暑之病。上文云,谷入多而氣少。夫谷入多而氣反少者,其內則得之有所脫血,或濕邪居下之病,脫血濕居下,故氣少,病不在上,故谷入多。上文云,谷不入而氣多,夫谷入少而氣反多者,其內必邪在胃。
白話文:
「中」,念去聲。接著上面所說的症狀描述他們的病因。
「小」猶如「少」。「大」猶如「盛」。
上面說氣盛而身體寒冷,如果氣盛卻身體發寒,那麼內部就得的是傷寒的病症。
上面說氣虛而身體發熱,如果氣虛卻身體發熱,那麼內部就得的是傷暑的病症。
上面說,吃很多東西但氣卻很少,如果吃很多但氣反而很少,那麼內部就得的是失血過多或濕邪蓄積於下焦的病症。失血或濕邪蓄積在下焦,所以氣虛;病症不在上焦,所以能吃得多。
上面說,不吃東西但氣卻很多,如果吃得少但氣反而很多,那麼內部一定是有邪氣在胃中。
及於肺之病,肺胃有邪,故谷入少,病不在下,故氣多。上文云,脈少血多,夫脈小血反多者,其內必飲酒、中熱之病。酒行絡脈,故血多,行於外而虛於內,故脈小。上文,云脈盛血少,夫脈大血反少者,其內必脈有風氣,致水漿不入之病,風氣乘於脈,故脈大,水漿不入故血少。所謂反此者病,即此諸病之謂也。
白話文:
當肺臟生病時,肺和胃會受到邪氣侵擾,導致進食減少。這種疾病不屬於下焦,所以氣會增多。
文中提到,脈搏弱、血量多,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通常患有飲酒過量或熱證。飲酒會擴張血管,因此血量增加,但會導致體內虛弱,所以脈搏會變弱。
文中還提到,脈搏強、血量少,則可能是體內有風氣,導致水液無法進入體內。風氣侵襲脈絡,使脈搏變強,而水液無法進入,則血量會減少。
文中所說的「反此者病」,就是指這些疾病的情況。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右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白話文:
實的徵象,是氣進入體內。虛的徵象,是氣排出體外。氣實的徵象,是發熱。氣虛的徵象,是發寒。針刺入實症,右手打開針孔。針刺入虛症,左手關閉針孔。
空,作孔。此言氣之虛實,即為刺之虛實也。夫實者,乃氣之內入也。虛者,乃氣之外出也。氣實者,有餘而熱也。氣虛者,不足而寒也。入針刺其實者,右手開針孔以瀉之也。入針刺其虛者,左手閉針孔以補之也。此氣之虛實,即為刺之虛實也。合常反虛實,刺得其宜,斯為刺志也。
白話文:
「空」的意思就是「孔」。講的是氣的虛實,也就是針灸的虛實。實是氣往內走,虛是氣往外走。氣實,就是氣太多而造成發熱。氣虛,就是氣不足而造成發冷。刺入實的地方,用右手打開針孔瀉氣。刺入虛的地方,用左手閉住針孔補氣。氣的虛實,就是針灸的虛實。合乎常規、反覆虛實,針灸才能恰到好處,這纔是針灸的真正意義。
2. 針解論第五十四篇
針解,解《靈樞》《素問》所言之針法也。針法始於一,終於九,上應天地,合於人身,故虛實之要,九針最妙,此帝首問九針之解,虛實之道,以為針解也。
白話文:
針解,就是解釋《靈樞》《素問》這兩部中醫典籍中所講述的針灸方法。針灸方法從一針開始,到九針結束,與天地相應,與人體相合,因此掌握虛實的要領,九種針法是最精妙的。這段明確了「九針」作為針解的精髓所在。
黃帝問曰: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
刺法不外九針,九針必因虛實,故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
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想要聽聽關於九針的說明,還有虛實的道理。
刺法離不開九種針法,九針法必須依據虛實而施用,因此希望聽一聽關於九針的說明,以及虛實的道理。
岐伯回答說:對虛證進行針刺,那就會使它變實,這是因為針下溫熱,氣實才會溫熱。
《九針十二原》論云: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故申明刺虛則實之者,候其氣聚,針下熱也,必氣聚而實,針乃熱也。
白話文:
《九針十二原》中說:凡是用針灸療法,虛弱的地方就要補實。所以強調刺灸虛弱部位使其變實的方法,需要等到氣血聚集,針刺部位發熱時。一定要氣血聚集纔算實,針刺部位才會發熱。
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
又云滿則泄之,故申明滿而泄之者,候其氣聚而散,針下寒也,必氣散而虛,乃寒也。
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
又云,菀陳則除之,故申明菀陳則除之者,出其瘀積之惡血也。
邪勝則虛之者,出針勿按。
又云,邪勝則虛之,故申明邪勝則虛之者,出針之時,隨針外泄,勿按針孔也。
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
白話文:
當經絡充盈時,就應該用針灸來疏通它,因為針刺後會感覺寒涼,這是因為氣虛導致寒涼。
同樣的道理,當經絡阻塞時,就應該用針灸來排除它,因為針刺後會排出瘀積的惡血。
如果病邪很強盛,就應該用針灸來虛化它,因為針刺後要隨針外泄,不要按住針孔。
如果病情發展緩慢但病情嚴重,就應該用針灸來實化它,因為針刺後要慢慢拔針,並且快速按壓針孔。
大要曰:徐而疾,則實。故申明徐而疾則實者,針已得氣,徐出其針。針方出穴,而疾按之,此徐而疾,則補虛而實之之法也。
疾而除,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
白話文:
主要的意思是:針灸時,緩慢進針,快速出針,表示穴位內有氣。因此,明確指出緩慢進針,快速出針表示穴位有氣,這是針灸後,緩慢取出針灸,針剛出穴時,馬上按下穴位,這就是緩慢進針,快速出針,用來補充虛弱的元氣、讓它充足的方法。
病情發作快而解除得也快,是虛證,拔出針,慢慢按壓穴位。
又云,疾而徐則虛。故申明疾而徐則虛者,針已得氣,疾出其針。針既出穴,而徐按之,此疾而徐,則瀉實而虛之之法也。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若有若無者,疾不可知也。
白話文:
又說,出針快速而下針緩慢,會導致虛弱。因此闡明快速出針而緩慢下針會導致虛弱的原因,就是針刺已經行氣,快速出針。針刺出穴後,緩慢按壓,這就是快速出針而緩慢按壓,以瀉實而虛弱患者的方法。
說真言和虛言,是寒氣、熱氣多少的問題;假如有時有,有時沒有,那病情就不容易知道了。
舊本,若無若有,今改。又云,言實與虛,若有若無,故申明言實與虛者,針下寒而氣少為虛,針下溫而氣多為實,是寒溫之氣有多少也。若有若無者,當寧靜以俟之,若躁疾,則不可知也。
白話文:
舊版本裡面的「若有若無」已經更改。文章中還提到,「言實與虛」的意思是「好像有,好像沒有」,因此需要進一步說明「言實與虛」的內容:針灸時,如果針下感覺寒冷而氣血較少,就是「虛」;針下感覺溫暖而氣血較多,就是「實」。也就是指寒暖之氣的多少。而「若有若無」的意思是,這時候應該靜候其變化,如果急躁冒進,就無法得知其真實情況。
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
又云,察後與先,若存若亡。故申明察後與先者,治病有先後,知之則能治之,當知病之先後也。
為虛為實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
白話文:
診察後與先
觀察病症的後與先,可以瞭解疾病的先後順序。
又說
觀察後與先,若有若無。因此,明確探查後與先,因為治療疾病有先後之分,知道這一點就能治療疾病,所以必須瞭解疾病的先後順序。
虛實
診斷虛實時,醫生不要失掉法則;如果模稜兩可,就離法則而遠了。
又云,為虛為實,若得若失,故申明為虛為實者,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工當勿失其補瀉之法也。若得若失者,衷無定見,離其補瀉之法也。
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
白話文:
又說,虛損和實熱的病症,似得到又似失去。所以要弄清楚虛損還是實熱,虛損的就用補,實熱的就用瀉。醫生千萬不能弄錯補瀉的原則。似得到又似失去,就是心裡沒有確定的看法,就會偏離補瀉的原則。
虛實的要義,九種針灸針法各有獨到之處,是因為它們各有不同的適宜症狀。
為,去聲。又云,虛實之要,九針最妙。故申明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鑱針瀉陽氣,員針瀉分肉間氣,鍉針按脈致氣,鋒針主發錮疾,鈹針主取大膿,員針主取暴氣,毫針主取痛痹,長針主取遠痹,大針瀉機關之水,為其九針各有所宜也。
白話文:
「為」字讀去聲。古人也說,「九針」是辨別虛實的方法中最好的。現在解釋辨別虛實的方法,之所以說「九針」最好,是因為:鑱針用於瀉陽氣;員針用於瀉肌肉之間的氣;鍉針用於按壓脈絡以致氣血通暢;鋒針用於發作難以根治的疾病;鈹針用於取大量的膿;員針用於取突發的氣;毫針用於取疼痛痹痛;長針用於取遠處的痹痛;大針用於瀉機體內的水。因為這九種針各有其適用的情況。
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又云補瀉之時,以針為之,故申明補瀉之時者,氣開則瀉,氣闔則補,針之補瀉,與氣之開闔相合也。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窮其所當補瀉也。
白話文:
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補瀉時機的選擇,與氣的開合運作相關。
又云補瀉之時,以針為之,故申明補瀉之時者,氣開則瀉,氣闔則補,針之補瀉,與氣之開闔相合也。
又說補瀉的時機,可以用針刺來判斷,所以說明補瀉的時機是,氣開張時瀉,氣閉合時補,針灸的補瀉與氣的開合相互配合。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窮其所當補瀉也。
九針的名稱與形狀各不相同,這是因為針的應用要針對不同的部位需要補瀉。
又云九針之名,各不同形,故申明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針形不同,各窮盡其能當補瀉之用而制之也。凡此解《九針十二原》之說也。
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
白話文:
另外,九針名稱各異,形狀也各不相同。所以要說明九針名稱和形狀不同的原因。九針包括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大針等,針形各異,各有其功能,用於補瀉不同的目的。這些都是對《九針十二原》理論的解釋。
刺實者必須留針到虛症出現,陰氣上升到最高點,纔可拔針。刺虛者必須留針到實症出現,陽氣上升到最高點,針下發熱,纔可拔針。
《寶命全形論》云: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故申明刺實須其虛者,留針候氣,俟陰氣隆至,而針下寒,乃去針,陰氣隆至而去針,所以虛之也。刺虛須其實者,當陽氣隆至,而針下熱,乃去針,陽氣隆至而去針,所以補之也。
白話文:
《寶命全形論》指出,在針灸實踐中,對於實證(氣盛的狀態)應針刺時等待陰氣增強,針下感到寒意後再抽針,這是一種瀉法;對於虛證(氣虛的狀態),則在陽氣強盛時針下感到熱意後抽針,這是補法。這些方法都是為了調和體內的陰陽氣衡。
經氣已至,慎寧勿失者,勿變更也。
更,平聲。又云: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故申明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守此經氣,勿使變更也。
深淺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近遠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
白話文:
經氣已經到達,切記不可失去,不要改變。
又說:經氣已經到達,務必謹守勿失,所以申明經氣已經到達,務必謹守勿失的意思,就是守住這個經氣,不要讓它有所改變。
疾病的深淺在於醫者的意志,這是明白疾病的內外。疾病的近遠如一,是因為深淺的徵候相等。
又云:深淺在志,遠近若一。故申明深淺在志者,病在內則刺深,病在外則刺淺,知病之內外認為深淺也。近遠如一者,深則遠,淺則近,其候氣之法,與深淺等,故曰深淺其候等也。
如臨深淵者,不敢墮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
白話文:
另有說法:疾病的深淺程度取決於醫生的意念,治療的遠近卻應一致。因此,說明疾病深淺取決於醫生的意念,意思是在內臟的疾病就針刺得深,在外層的疾病就針刺得淺,根據疾病的內外位置來確定針刺的深淺。治療的遠近應一致,意思是針刺得深,其治療效果就遠,針刺得淺,其治療效果就近。這種觀察氣的變化方法,與針刺的深淺相似,因此說針刺的深淺及其治療效果是一致的。
若臨臨深的懸崖,不敢不小心翼翼。手像握著老虎一樣,希望它有所作為。心境不受外物紛擾,專注觀察病人的情況,不隨意觀望。
又云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申明如臨深淵者,兢兢業業,不敢墮也。手如握虎者,堅貞不怯,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清靜其志,以觀病人,專一其心,無左右視也。凡此解寶命全形之說也。
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白話文:
此外,古語有「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精神不執著於外物」的說法。其中,「如臨深淵」說明要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鬆懈。「手如握虎」表示要堅定不懼,培養自己的壯志。「精神不執著於外物」則強調要摒棄雜念,專注於觀察病人,保持心無旁騖。這些都是保全自身和救治病人的要領。
義無邪下者,欲以正端也。必正其神者,欲使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如果沒有邪氣需要瀉下,那就應該正端。必須使病人眼睛明亮,這樣才能控制病人的精神,讓氣容易運行。
邪,斜通。易,去聲,下同。九針十二原論云: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者病。夫正指直刺,無針左右,是義無斜下也。申明義無邪下者,針法欲端以正也。神在秋毫,屬意病者,是必正其神也。申明必正其神者,以我之神,正病人之神,故欲瞻病人目以制其神,神制則令氣易行也。
白話文:
邪:同斜。易:去聲,以下同。
《九針十二原論》中提到:正刺指針刺垂直刺入,不偏不倚,心神關注在針刺處,意念專注於病症。
正刺垂直刺入,不偏不倚,這是說針刺過程中沒有斜刺的情況。強調沒有斜刺,是為了說明針刺手法要端正。
心神關注在針刺處,意念專注於病症,這是說針刺時必須端正心神。強調端正心神,是因為我方的端正心神可以端正病人的心神,所以希望看著病人的眼睛以控制其心神,心神被控制後,氣血就能順利運行。
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本俞》論云: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故曰所謂三里者,乃下膝三寸,即巨虛上廉也。
所謂跗上者,舉膝分,易見也。
白話文:
古代文字:
所謂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本俞》論雲: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故曰所謂三里者,乃下膝三寸,即巨虛上廉也。
所謂跗上者,舉膝分,易見也。
所謂的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的地方。
《本俞》一書中提到:三里穴位下方三寸處,是巨虛穴的上端。所以說,所謂的三里穴,就是位於膝蓋下三寸,也就是巨虛穴的上端。
所謂的跗上穴,在提起膝蓋後,很容易就能看到。
上,舊本訛之,今改。分,去聲。《本俞》論云,中陽足跗上五寸陷中為原。故曰所謂跗上者,乃衝陽之動脈。舉膝分,則其脈易見也。
白話文:
最早的中醫古籍版本中,這個內容記載有誤,現在已經更正。當中醫古籍《本俞》論述中提到,中陽(足陽)從腳背往上五寸的凹陷處就是原穴。所以所謂的「跗上」,就是衝陽經的動脈。抬起膝蓋分開腿,就可以輕鬆看見這條動脈。
巨虛者,蹺足䯒獨陷者。
《本俞》論云:膝下三里,䯒骨外三里也。故曰巨虛者,蹺足䯒之間,其脈獨陷者是也。
下廉者,陷下者也。
本俞論云: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下廉。故曰下廉者,乃下巨虛,陷下者也。凡此解本俞胃脈之說也。
帝曰:余聞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願聞其方,今可傳於後世以為常也。
伯解九針之言,故常復言九針。上應天地之四時陰陽,願聞其相應之方,令可傳於後世,以為針法之常也。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曰九針。
白話文:
巨虛:翹起一隻腳,身體傾斜,導致某一處脈絡獨自陷落。
下廉:巨虛之下凹陷處。
《本俞》中提到:膝蓋下方三寸,往外三寸的位置,就是䯒骨。因此所謂的巨虛,就是蹺起一隻腳,導致䯒骨凹陷,而脈絡也因此陷落。
下廉,就是位於巨虛之下的凹陷處。這些都與本俞胃部經脈的解說有關。
**帝曰:**我聽說九針的針法,與天地四時、陰陽相應。希望你能傳授它的方法,留傳後世,成為恆常不變的針法。
伯解熟知九針的學說,因此經常提到九針。所謂的上應天地四時陰陽,就是指針法與天地四時、陰陽之間的相應關係。希望能瞭解這些關係,並將其流傳後世,作為針灸的標準。
**岐伯曰:**天地宇宙中包括天、地、人、四季、五音、六律、七星、八風和九野,人體的形態與這些元素也相應合。針灸治療時,不同的針具適用於不同的部位,因此稱之為九針。
靈樞九針論,岐伯有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之說。故此言之,而言人之身形亦應之。至用針之法,各有所宜,故曰九針,此九針可傳於後世認為常也。
白話文:
《靈樞九針論》中,岐伯曾提出九法,分別是:法天、法地、法人、法時、法音、法律、法星、法風、法野。這些法則是根據自然界的規律而制定的,所以人體也應遵循這些規律。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針灸法,因此稱之為九針。這九針的方法可以代代相傳,作為不變的原則。
人皮應天。
所謂身形亦應之者,人皮包乎通體,一如天包地外,故人皮應天。
人肉應地。
人肉敦厚,一如地之廣厚,故人肉應地。
人脈應人。
人脈上法天時,下則地理,一如人之戴天履地,故人脈應人。
人筋應時。
人筋十二,足筋起於足指,手筋起於手指,手足為四肢,一如十二月分四時,故人筋應時。
人聲應音。
人聲清濁高下不同,一如五音分五行,故人聲應音。
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手足三陰三陽,陰陽合氣,相為表裡,一如陰律陽律之調和,故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齒面目應星。
人齒排列,面目光明,一如星之明朗排列,故人齒面目應星。
人出入氣應風。
人氣出入,編行周身,一如風之偏行六合,故人出入氣應風。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白話文:
人皮應天
所謂身形之所以能與天地相應,是因為人皮包裹全身,就像天包覆著大地一樣,所以人皮應對著天。
人肉應地
人肉厚實敦厚,就像大地廣大無垠,所以人肉應對著地。
人脈應人
人脈在上面遵循著天時,在下面契合地理,就像人頭頂著天、腳踏著地一樣,所以人脈應對著人。
人筋應時
人的筋脈有十二條,足筋從腳趾開始,手筋從手指開始,手腳是四肢,就像十二個月分為四季一樣,所以人筋應對著時。
人聲應音
人的聲音有清濁高低之分,就像五音分屬五行一樣,所以人聲應對著音。
人陰陽合氣應律
人手足各有三個陰經三個陽經,陰陽之氣結合,互為表裡,就像陰律陽律相配合一樣,所以人陰陽交合之氣應對著律。
人齒面目應星
人的牙齒排列有序,面目光明,就像星星明亮地排列在天上一樣,所以人齒面目應對著星。
人出入氣應風
人的氣息出入,遍行全身,就像風飄蕩在六合之中一樣,所以人出入之氣應對著風。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人的九個孔竅和三百六十五條經絡,就像原野上的野草一樣,錯綜複雜地分佈著,所以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對著野。
人有九竅,周身三百六十五絡,一如地有分野,復有山河道路,故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凡此申明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而人之身形亦應之也。
白話文:
人體有九個孔竅,全身有三百六十五條經絡,就像地球有不同的地理區域,還有山川河流和道路。因此,人體的九個孔竅和三百六十五條經絡與大自然的地理環境相呼應。這一切說明瞭天、地、人、四季、音律、律法、星象、風向、野地這九大要素,與人體的形體健康也有著相應的關係。
故一針皮。
所謂針各有所宜者,一曰鑱針,針皮。
二針肉。
二曰員針,針肉。
三針脈。
三曰鍉針,針脈。
四針筋。
四曰鋒針,針筋。
五針骨。
五曰鈹針,針骨。
六針調陰陽。
六曰員利針,主調陰陽。
七針益精。
七曰毫針,主益精。
八針除風。
八曰長針,主除風。
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
九曰大針,主通九竅,併除三百六十五節壅滯之氣。
此之謂各有所主也。
承上文而言,此之謂針各有所宜主也。凡此申明九針之各有所宜也。
人心意應八風。
三才相應,通變無窮,故以所應而推廣言之,人之心意,一如風之變動無常,故人心意應八風。
人氣應天。
人身之氣,一如天之運行不息,故人氣應天。
人發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人上發下齒,兩耳兩目,位同六合,以應六律,其五聲高下,以應五音。
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人身陰陽之脈,血氣循行,一如地裡散殊而會通,故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人肝,目應之。
白話文:
所謂針灸各有用途:
- 一種是鑱針,用於針刺皮膚。
- 一種是員針,用於針刺肌肉。
- 一種是鍉針,用於針刺經脈。
- 一種是鋒針,用於針刺筋腱。
- 一種是鈹針,用於針刺骨骼。
- 一種是員利針,用於調和陰陽。
- 一種是毫針,用於益氣增精。
- 一種是長針,用於祛除風邪。
- 一種是大針,用於通暢九竅,並消除節氣阻滯。
這就是所謂針灸各有用途。
三才相應,變化無窮,所以可以根據適用的症狀而推廣來說,人的心意就像風一樣變幻無常,所以人心意應八風。
人身之氣,就像天體運轉一樣生生不息,所以人氣應天。
人身上的頭髮、牙齒、耳朵、眼睛和五種聲音,與天地六合相應,並應六律,其高低音階也與五音相應。
人體內的陰陽經脈、氣血運行,就像大地上的氣散而不亂,最後匯聚到一起,所以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人體的肝臟,與眼睛相應。
舊本贅一九字,今移下作爛文。人之五臟,外合九竅,故人肝,則兩目應之。此處疑有缺文。此人身針刺之道,通貫三才,而合於天地之陰陽也。
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之以候發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
白話文:
舊有的版本多出十九個字,現在移到下面成為無用文字。人的五臟,與九個孔竅相通,所以肝臟出了問題,兩隻眼睛就會出現症狀。這裡懷疑有缺失的文字。這個人針灸的技術,貫穿了天地人三才,符合了天地陰陽的規律。
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全身九竅,三百六十五個穴位,人體是一個整體,通過觀察這些部位的動靜變化,可以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天二以候五色七星:觀察天象的顏色變化和北斗七星的位置,可以預測疾病的發生。
應之以候發母澤五音:根據天象的變化,推測出疾病的發病部位和性質,並根據五音(宮、商、角、徵、羽)來調養身體。
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愈應之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白話文:
六律(指節氣)有餘或不足時,相應的兩地應有一地(指候氣法)用來觀察高低。有餘時,九野(十二地支)有一節(五天)變化,應對應之以候氣法,觀察閉節(節氣)。三人(指肺、腎、心)變化一分(六候法),應對應之以候氣法,觀察齒泄(脾氣外泄)的多與少。血少十分角(六旬法),變化五分(三十天),應對應之以候氣法,觀察緩急。六分(三十六天)不足三分(十八天),寒關節(關節寒氣侵襲)。第九分(四十五天),四時(春、夏、秋、冬)人寒、溫、燥、濕。四時應對應之以候氣法,觀察相反變化。四方(東西南北)各作解(不同的解釋)。
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而上古書,故且載之,以佇後之具本也」。愚按《素問》一書,論天人運氣之理,經脈俞穴之會,飲食輸瀉、血氣循行,惟生知之聖,開天立極,始能道之。今觀蠹簡爛文,存而不去,則素問傳自軒歧,確乎不爽。
白話文:
王冰說:「這一百二十四個字,被蟲蛀簡牘破損的文字,意義道理不完整,難以探究,但作為上古文獻,暫且記載下來,以等待後人提供更完整的版本。」我認為《素問》這本書,論述了天地人運行的道理,經脈穴位的交會,飲食輸瀉、血氣運行的規律,只有天生的聖人,開天闢地,纔有可能知道這些道理。如今看到這些被蟲蛀簡牘破損的文字,保留而不刪去,說明《素問》確確實實是軒轅黃帝所傳下來的。
奈後儒不能探索,妄疑此書,非上古之文,乃戰國時人所。而戰國時人、未聞有如黃帝之聖者也,有如黃帝之聖,何難自名成倫,豈必假問答於軒歧,而故為隱晦若是耶。西晉王叔和,編次張仲景傷寒論,毫無所得。猶以己之序例,附於論中,稱第二卷,伊何人而甘自沒耶。
白話文:
但是,後來的儒家學者無法探究深奧的道理,便妄自懷疑這部書不是上古的文獻,而是戰國時期的人所著。而戰國時期的人,沒有聽說過像黃帝那樣聖明的人,如果真有像黃帝那樣聖明的人,何必假借軒轅和歧伯之間的問答形式,而故意要用如此隱晦的方式呢?西晉的王叔和編纂張仲景的《傷寒論》,毫無建樹。他卻把自己的序言放在書中,稱為第二卷,他是什麼人,竟然甘心自取其辱呢?
若謂戰國時人,能作是論,則此人亦聖人矣。若謂書傳上古,後人增飾,則爛文必刪去矣。孔安國序尚書云:伏羲、神農、黃帝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宋·林億序《素問》云:至精至微之道,傳之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由此觀之,則後儒不諳三墳,淺下妄疑,不亦宜乎。
白話文:
如果說戰國時代的人能寫出這樣的論述,那這個人也是聖人了。如果說這本書是古籍,後人加以潤色,那麼華麗的文字一定會被刪掉。孔安國曾序《尚書》:「伏羲、神農、黃帝的著作被稱為三墳,是講述大道。」宋朝的林億在《素問》序中說:「這本極精微極高深的著作,能流傳到平庸的人手中,不被遺棄已經很幸運了。」由此看來,後世的儒生不理解三墳,卻妄加懷疑,也是可以理解的。